CN104979431A - 一种光衰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衰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9431A
CN104979431A CN201510402834.XA CN201510402834A CN104979431A CN 104979431 A CN104979431 A CN 104979431A CN 201510402834 A CN201510402834 A CN 201510402834A CN 104979431 A CN104979431 A CN 104979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conveyer
hypostracum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28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9431B (zh
Inventor
唐岳泉
苏金财
洗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lo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olungwin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olungwin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olungwin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28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9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9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9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9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9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衰炉,包括上炉胆、下炉胆、光源箱、传送装置和加热装置,传送装置设置于由上炉胆和下炉胆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加热装置与容置空间连接,光源箱设置于上炉胆的上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上炉胆、下炉胆、光源箱、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控温装置,使用时,将硅片产品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即带着产品经过容置空间,控温装置控制整个容置空间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且一致,光源箱则将光照射在硅片的表面,使得硅片发生光衰,衰竭到平衡状态后,硅片在之后组装成太阳能电池或者在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再衰竭,从而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光衰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衰炉。
背景技术
自从1973年Fischer和Pschunder第一次发现硼掺杂硅片的光衰现象以来,晶体硅材料及其太阳能电池的光衰问题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晶体硅片及其太阳能电池光衰规律研究的报道,但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厂家一般不会对硅片进行光衰处理,这就使得硅片的光衰要到太阳能电池使用时才会发生,这就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而且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光衰炉,其能够在恒定温度下,采用强光照射硅片,使其衰竭到平衡状态,从而该硅片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再衰减,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光衰炉,其能够在恒定温度下,采用强光照射硅片,使其衰竭到平衡状态,从而该硅片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再衰减,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衰炉,包括上炉胆、下炉胆、光源箱、传送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于由所述上炉胆和所述下炉胆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容置空间连接,所述光源箱设置于所述上炉胆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光源箱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可拆卸的光源小箱,每个所述光源小箱的光照强度和光照高度均可调。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光源小箱均包括光源箱体、灯管和玻璃底板,所述灯管设置于所述光源箱体内,所述玻璃底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箱体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光源箱体上还设置有冷凝器和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光源箱体的上部相连,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箱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相通。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光源箱体包括第一内壳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一表壳层,所述第一内壳层和所述第一表壳层均设置为不锈钢构件,所述第一中间层设置为保温棉层。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板、热风马达和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置于所述下炉胆内,所述发热板设置于所述加热炉体上,所述热风马达的一端嵌入所述加热炉体内,所述热风马达上还设置有鲜风补入口,所述加热炉体内还连接有热排口。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炉体包括第二内壳层和第二表壳层,所述第二内壳层和所述第二表壳层均设置为不锈钢构件,所述发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壳层上,所述第二内壳层和所述第二表壳层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道,所述发热板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并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空气流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内壳层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热风马达穿出的通孔,所述侧壁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通过所述倾斜段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下炉胆和所述加热炉体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设置为保温棉层。
作为本发明光衰炉的一种改进,所述下炉胆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若干个所述压缩空气进入管的开口朝向与所述传送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反,并且若干个所述压缩空气进入管均位于所述发热板的上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上炉胆、下炉胆、光源箱、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控温装置,使用时,将硅片产品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即带着产品经过容置空间,控温装置控制整个容置空间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且一致(200℃-250℃),光源箱则将光照射在硅片的表面,使得硅片发生光衰,衰竭到平衡状态后,硅片在之后组装成太阳能电池或者在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再衰竭(实践表明:硅片在光照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其特征参数衰减得,随后衰减变慢,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光衰很小,趋于饱和),从而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光源小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光源小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加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下炉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上炉胆;
2-下炉胆;
21-压缩空气进入管;
3-光源箱;
31-光源箱体,32-灯管,33-玻璃底板,34-离心风机,35-冷凝器;
4-传送装置;
5-加热装置;
51-发热板,511-进风口,52-热风马达,53-加热炉体,531-第二内壳层,532-第二表壳层,533-空气流道,534-底板,5341-通孔,535-侧壁,5351-倾斜段,5352-竖直段,54-鲜风补入口,55-热排口,56-第二中间层;
6-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至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衰炉,包括上炉胆1、下炉胆2、光源箱3、传送装置4、加热装置5和控温装置,传送装置4设置于由上炉胆1和下炉胆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加热装置5与容置空间连接,光源箱3设置于上炉胆1的上方。其中,光源箱3内的光源为红外光源,因为其照射效果较好,能使硅片6有较好的光衰效果。传送装置4设置为传送带,硅片6置于传送带上,通过调节传送带的移动速度,可以控制硅片6在容置空间内停留的时间,加热装置5和控温装置的配合可以使得容置空间的各处的温度保持一致且恒定,以保证光衰效果。
光源箱3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可拆卸的光源小箱,每个光源小箱的光照强度和光照高度均可调,即每个光源小箱都是模组化的,将每个光源小箱与控制系统连接,即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节光照的强度和光照的高度,以达到最佳的光衰效果。
每个光源小箱均包括光源箱体31、灯管32和玻璃底板33,灯管32设置于光源箱体31内,玻璃底板33设置于光源箱体31的底部。玻璃底板33为高透玻璃,灯管32能够高效率地透过该玻璃底板33。优选的,灯管32为红外灯管。光源小箱主要是用于提供光源,但是由于光源小箱置于加热装置5上方,因此其内部也会积蓄部分热量,这会使得光源小箱内温度过高,因此,本发明的光源箱体31内还设置有离心风机34和冷凝器35,离心风机34与光源箱体31的上部相连,冷凝器35的一端与光源箱体31的内部相通,冷凝器35的另一端与离心风机34相通。光源小箱内的空气流动方式如图3所示,其通过强制回流形成内循环,热风经过冷凝器35冷却后回到光源箱体31内,从而可以减少热效应对灯管32造成的影响。
光源箱体31包括第一内壳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一表壳层,第一内壳层和第一表壳层均设置为不锈钢构件,第一中间层设置为保温棉层,以防止外界环境对光源箱体31的影响。
加热装置5包括发热板51、热风马达52和加热炉体53,加热炉体53置于下炉胆2内,发热板51设置于加热炉体53上,热风马达52的一端嵌入加热炉体53内,热风马达52上还设置有鲜风补入口54,加热炉体53内还连接有热排口55。本发明采用热风马达52和发热板5的方式对容置空间进行加热,不均能够实现温度均匀的效果,而且耗电量低。从鲜风补入口54可以补入新鲜空气,以控制温度,热排口55则可以及时排出光衰炉内的高温气体。
加热炉体53包括第二内壳层531和第二表壳层532,第二内壳层531和第二表壳层532均设置为不锈钢构件,发热板51设置于第二内壳层531上,第二内壳层531和第二表壳层532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道533,发热板51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511,并且进风口511与空气流道533连通。加热炉体53内的空气流动方向如图5所示,在热风马达52的驱动下,空气从进风口511进入到空气流道533内,即,加热装置5采用四面回风的方式可以保证风压稳定,进而保证控温效果,使得容置空间的各处温度均匀、恒定。加热炉体53的各温区采用强制独立循环、独立控制、上下加热的方式,升温迅速,使得炉腔内的温度准确、均匀。
第二内壳层531包括底板534和侧壁535,底板534上设置有可供热风马达52穿出的通孔5341,侧壁535包括倾斜段5351和竖直段5352,竖直段5352的一端通过倾斜段5351与底板534连接,竖直段5352的另一端与发热板51连接。如此,就能在第二内壳层531和第二表壳层532之间形成渐宽的空气流道533。
下炉胆2和加热炉体53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层56,第二中间层56设置为保温棉层,以防止外界环境对其造成影响。
下炉胆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21,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21的开口朝向与传送装置4的运动方向相反,并且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21均位于发热板51的上方,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21形成隧道式降温系统。因为在传送装置4的带动下,硅片6随着传送装置4一起运动,由于发热板51的加热作用,硅片6越往后运动温度越高,而压缩空气进入管21则可以将压缩空气向前吹,即压缩空气由高温区往低温区吹,以有效快速地中和下炉胆2内的温度,快速达到设置的温度,如此就能较好的保证硅片6各处的位置的均匀性和恒定性。
本实施例中,发热板51与硅片6之间的距离为30mm-70mm,灯管32与硅片6之间的距离为150mm -250mm。
综上,本发明的控温装置包括三个系统:一个是光源箱3内的风冷循环系统(包括离心风机34和冷凝器35),第二个是由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21形成的隧道式降温系统,第三个是每个温区由鲜风补入口54、热排口55和进风口511形成的循环系统,三重控温系统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炉内各处的温度保持均匀、稳定。
总之,本发明包括上炉胆1、下炉胆2、光源箱3、传送装置4、加热装置5和控温装置,使用时,将硅片6产品置于传送装置4上,传送装置4即带着产品经过容置空间,控温装置控制整个容置空间内的温度保持恒定(200℃-250℃),光源箱3则将光照射在硅片6的表面,使得硅片6发生光衰,衰竭到平衡状态后,硅片6在之后组装成太阳能电池或者在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再衰竭(实践表明:硅片6在光照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其特征参数衰减得,随后衰减变慢,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光衰很小,趋于饱和),从而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衰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胆、下炉胆、光源箱、传送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于由所述上炉胆和所述下炉胆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容置空间连接,所述光源箱设置于所述上炉胆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箱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可拆卸的光源小箱,每个所述光源小箱的光照强度和光照高度均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源小箱均包括光源箱体、灯管和玻璃底板,所述灯管设置于所述光源箱体内,所述玻璃底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箱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箱体上还设置有冷凝器和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光源箱体的上部相连,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箱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箱体包括第一内壳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一表壳层,所述第一内壳层和所述第一表壳层均设置为不锈钢构件,所述第一中间层设置为保温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板、热风马达和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置于所述下炉胆内,所述发热板设置于所述加热炉体上,所述热风马达的一端嵌入所述加热炉体内,所述热风马达上还设置有鲜风补入口,所述加热炉体内还连接有热排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包括第二内壳层和第二表壳层,所述第二内壳层和所述第二表壳层均设置为不锈钢构件,所述发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壳层上,所述第二内壳层和所述第二表壳层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道,所述发热板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并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空气流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层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热风马达穿出的通孔,所述侧壁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通过所述倾斜段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胆和所述加热炉体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设置为保温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胆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缩空气进入管,若干个所述压缩空气进入管的开口朝向均与所述传送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反,并且若干个所述压缩空气进入管均位于所述发热板的上方。
CN201510402834.XA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光衰炉 Active CN104979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2834.XA CN104979431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光衰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2834.XA CN104979431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光衰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9431A true CN104979431A (zh) 2015-10-14
CN104979431B CN104979431B (zh) 2017-04-05

Family

ID=5427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2834.XA Active CN104979431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光衰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943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054A (zh) * 2016-10-08 2017-01-18 苏州南北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抗光衰炉的单元式灯箱结构
CN106990345A (zh) * 2017-05-18 2017-07-28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硅片衰减测试所用常温暴晒装置
CN107046081A (zh) * 2017-03-07 2017-08-15 东莞市科隆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抗光衰炉
CN110021684A (zh) * 2019-04-19 2019-07-16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及退火炉
CN110783240A (zh) * 2019-11-20 2020-02-11 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炉体设备
CN111276571A (zh) * 2020-02-17 2020-06-1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p型太阳能电池光退火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0015U (zh) * 2009-07-08 2010-05-05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光致衰减特性的装置
CN203967054U (zh) * 2014-07-16 2014-11-26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快速改善晶硅太阳电池光致衰减的量产装置
CN204857761U (zh) * 2015-07-10 2015-12-09 东莞市科隆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衰炉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0015U (zh) * 2009-07-08 2010-05-05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光致衰减特性的装置
CN203967054U (zh) * 2014-07-16 2014-11-26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快速改善晶硅太阳电池光致衰减的量产装置
CN204857761U (zh) * 2015-07-10 2015-12-09 东莞市科隆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衰炉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054A (zh) * 2016-10-08 2017-01-18 苏州南北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抗光衰炉的单元式灯箱结构
CN107046081A (zh) * 2017-03-07 2017-08-15 东莞市科隆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抗光衰炉
CN106990345A (zh) * 2017-05-18 2017-07-28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硅片衰减测试所用常温暴晒装置
CN110021684A (zh) * 2019-04-19 2019-07-16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及退火炉
CN110783240A (zh) * 2019-11-20 2020-02-11 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炉体设备
CN111276571A (zh) * 2020-02-17 2020-06-1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p型太阳能电池光退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9431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9431A (zh) 一种光衰炉
CN106102189B (zh) 加热器单元和热处理装置
CN104795469A (zh) 辊道式太阳电池辐照退火炉
CN204857673U (zh) 一种光衰炉的控温系统
KR20170009386A (ko) 원적외선을 이용한 실내공기 정화기능을 갖는 엘이디조명장치
CN204857761U (zh) 一种光衰炉
KR101462107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의 광조사 안정화 장치
CN216010481U (zh) 一种补温植物灯
CN204285927U (zh) 一种野外用冰箱
CN110630954A (zh) 一种用于城市照明的具有调节功能的太阳能路灯
KR101573901B1 (ko) 대류관이 구비된 난로
CN109695061A (zh) 灯箱装置、保温装置及退火炉设备
CN110394570A (zh) 焊接方法及系统
KR20160007235A (ko) 카본 발열체를 이용한 열풍기
CN202564426U (zh) 一种多晶硅电池片光衰减箱
CN208825854U (zh) 焊接系统
CN209685956U (zh) 灯箱装置、保温装置及退火炉设备
CN207944016U (zh) 一种高强耐磨玻璃器皿退火装置
KR101253701B1 (ko) 수평방향의 열전달파이프를 구비하는 열풍기
JP2005328718A (ja) 植物栽培装置
KR20160136126A (ko) 저비용 고효율 제트 온풍기
CN201081527Y (zh) 一种节能橡胶硫化或物料烘干装置
CN110404743A (zh) 一种在线立式固化炉的高效循环加热系统
CN21016737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抗光衰设备的加热模组
CN214747206U (zh) 可快速升降温的红外退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Building 2, 11 Jinfu West Road, Tangchun, Li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elo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Shi Bu Cun Shi Da Lu, Li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LUNGWIN AUTOMATIC EQUI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