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8376B -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8376B
CN104978376B CN201410478668.7A CN201410478668A CN104978376B CN 104978376 B CN104978376 B CN 104978376B CN 201410478668 A CN201410478668 A CN 201410478668A CN 104978376 B CN104978376 B CN 104978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ent
path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
sh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86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8376A (zh
Inventor
曾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86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8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8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8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8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8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被分享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既相互独立,同时又可以回溯所有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组成汇总评论。

Description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社交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享网络信息后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如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用户通过这些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可接触到大量的文章或者图片、音视频等网络信息的分享场景。一般在分享时用户会写上自已的见解,看到该分享的好友可在该分享路径下追加自已的评论,同时看到该分享的好友也可对该网络信息继续进行转发或分享。
由于不同用户分享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不同(例如分享到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在各用户的分享路径下有可能收到若干评论,或者在各用户的分享路径上又可能存在若干次的转发或分享;这相当于,每一次分享作为一颗分享子树,每颗分享子树下可组织各自的评论。现有这种机制下,各分享子树之间的评论相互独立,无法追踪被分享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及其下的评论,也无法对接入同一评论系统的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业务下产生的分享路径及评论进行汇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回溯评论系统中所有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以组成汇总评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包括:
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
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
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包括:
业务接入模块,用于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
评论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
索引模块,用于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回溯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实施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接收到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时,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接收到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时,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然后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以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汇总评论。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被分享网络信息在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相互独立,同时又可以回溯评论系统中所有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汇总评论,进一步的,便于评论管理和网络信息的定向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所示,实施本发明所需的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及所述服务器网络互联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DA等)。所述智能终端中安装有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应用软件(如浏览器、微信、QQ等),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为处理器、网络连接模块供电的电源。所述网络连接模块可用于通过GPRS、WLAN(WiFi)、WCDMA等方式与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至少包括与所述若干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对应的评论系统,可管理在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下产生的评论,评论系统具体涉及写评论、删评论、置顶评论或赞评论等业务;所述服务器中还包括存储系统,用于存储不同的分享路径及分享评论。
在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的实现流程,该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接收用户的分享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出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这里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被分享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乐或视频等。
在第一实施例中,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后,会生成一个该指令对应的分享路径。该分享路径可包括本次分享指令对应的源地址(即接收用户的分享操作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标识信息,可用对应的业务ID表示)、本次分享的目的地址(即分享到哪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标识信息,可用对应的业务ID表示)、分享用户身份信息(例如用户终端的IP地址、用户的网络ID等)、分享时间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分享ID(shareId)可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只要能区别不同的分享路径即可。
在步骤S102中,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包括但不限于写评论详情、点赞、表情评论等。所述评论ID可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只要能区别不同的评论即可。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之后,还会产生该评论的评论详情与评论ID的关联。优选的,将评论详情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以评论ID作为评论详情的存储关键字,即根据评论ID即可获取对应的评论详情。
在步骤S103中,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在第一实施例中,被分享的网络信息可通过设定的DataID来标识,即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DataID的索引关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可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或第一类索引关系中时间最近的若干条(如时间最近的200条)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第一类索引关系的全量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即本发明实施例中,评论详情的存储跟索引关系的存储是分离的。
在步骤S104中,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在第一实施例中,该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可为:接收以分享ID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分享ID对应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或者,接收以所述网络信息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二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网络信息在所有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或者,定期根据索引关系自行汇总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或者定期汇总所述网络信息在全部分享路径下的评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可先查询所述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的索引关系,再继续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例如若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的查询结果不全,则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1-S104的执行主体可为服务器。通过本方案,各分享子树的评论互独立,同时又可以回溯所有分享子树的评论得到汇总评论。
通过第一实施例中,用户在朋友甲的QQ空间(对应的业务ID为03)上看到一篇文章(对应的DataID可为050)觉得很好,于是将其分享到自己的QQ空间(生成分享ID为0010),朋友甲在该用户QQ空间中对该文章评论“值得学习!”(生成评论ID为00200),产生00200评论ID与“值得学习!”评论详情的关联。该用户的朋友乙看到该用户分享的所述文章,将该文章分享到自己的QQ空间(生成分享ID为0011),并在分享时评论“很赞!”(生成评论ID为00201);并且该用户的朋友乙QQ空间中收到用户丙对该文章的评论“之前看过”(生成评论ID可为00202)。
对应的,在服务器端建立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包括如下三条:
分享ID 评论ID
0010 00200
0010 00201
0011 00202
对应的,在服务器端建立的第二类索引关系包括如下三条:
DataID 评论ID
050 00200
050 00201
050 00202
回溯该文章的分享评论时,若接收到的查询关键字为被分享文章对应的ID(DataID),则可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有3条;再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可进一步确定所述3条评论所在的分享路径包括0010分享ID和0010分享ID。还可以根据这3条评论的评论ID回溯到评论详情。
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接收到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时,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接收到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时,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然后通过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被分享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汇总评论。基于本实施例,被分享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既相互独立,同时又可以回溯所有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组成汇总评论。进一步的,根据评论的路径信息还可分析出各分享树下用户参与评论的活跃度,便于网络信息的定向推广。
在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当有不同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接入同一评论系统时,回溯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对应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汇总评论。
在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的流程图,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确定发起该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业务ID,生成一个该指令对应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接收用户的分享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出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这里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被分享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乐或视频等。
在第二实施例中,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后,会生成一个该指令对应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该分享路径包括该指令对应的分享源地址(即接收用户分享操作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标识信息,可用对应的业务ID表示)、该指令对应的分享目标地址(即分享到哪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标识信息,可用对应的业务ID表示)、分享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分享时间等信息。其中,业务ID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用于区别接入同一评论系统的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
在步骤S202中,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
本实施例中的分享ID(shareId)可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只要能区别不同的分享路径即可。
在步骤S203中,产生分享ID与业务ID的关联。
本实施例中,由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可产生多个分享路径,因此一个业务ID可对应多个分享ID。通过此关联方便查询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下对应分享路径下的评论。
在步骤S204中,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并产生该评论对应的评论详情与评论ID的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包括但不限于写评论详情、点赞、表情评论等。这里的评论ID可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只要能区别不同的评论即可。
优选的,在第二实施例中,将评论详情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以评论ID作为评论详情的存储关键字,即根据评论ID即可获取对应的评论详情。
在步骤S205中,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在第二实施例中,被分享的网络信息可通过设定的DataID来标识,即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DataID的索引关系。并且,在第一类索引关系中还包含有业务ID信息,以查询对应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汇总评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可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或第一类索引关系中时间最近的若干条(如200条)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第一类索引关系的全量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即本实施例中将评论详情于索引关系分离存储。
在步骤S206中,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对应各业务ID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对应所述网络信息在所有分享路径下的汇总评论。
在第二实施例中,该步骤具体可为:接收以业务ID为关键字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确定出对应社交网络平台业务下的分享ID,再接收以分享ID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确定出该分享ID对应的评论ID,最后根据该评论ID可获取评论详情;或者,接收以所述网络信息的标识信息(DataID)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确定出该DataID对应的全部评论ID,根据该评论ID获取评论详情;或者后台定期对所述网络信息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进行汇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接收到评论查询指令时,可先查询所述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的索引关系,再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例如若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查询的结果不完全,则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1-S206的执行主体可为服务器。
通过第二实施例中,例如,用户在朋友甲的QQ空间(业务ID为03)上看到一篇文章(对应的DataID可为050)觉得很好,于是将其分享到自己的QQ空间(生成分享ID为0010),朋友甲进入该用户的空间并对该文章评论“值得学习!”(生成评论ID可为00200),产生00200的评论ID与“值得学习!”评论详情的关联。该用户的朋友乙看到用户分享的该文章,将该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生成分享ID为0011,微信朋友圈对应的业务ID为02),并在分享时评论“很赞!”(生成评论ID可为00201);朋友乙的微信朋友圈收到用户丙对该文章的评论“之前看到过”(生成评论ID可为00202)。本实施例中,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可接入同一评论系统。
对应的,在服务器端建立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包括如下三条:
业务ID 分享ID 评论ID
03 0010 00200
03 0010 00201
02 0011 00202
对应的,在服务器端建立的第二类索引关系包括如下三条:
DataID 评论ID
050 00200
050 00201
050 00202
回溯该文章的用户评论时,若接收到的查询关键字为被分享文章对应的ID(DataID),则可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查询到汇总评论有3条;再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可进一步查询到这3条评论的产生路径包括两个业务平台:02微信朋友圈和03QQ空间,具体来自QQ空间业务平台下的两个分享子树和微信朋友圈业务平台下的一个分享子树,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这3条评论的评论ID从数据库服务器中回溯到对应的评论详情。
通过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接收到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时,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接收到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时,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然后通过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业务ID的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索引关系,回溯被分享网络信息在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汇总评论。基于本实施例,被分享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既相互独立,同时又可以回溯所有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组成汇总评论。进一步的,根据评论的路径信息还可得出各分享树下用户参与评论的活跃度,便于网络信息的定向推广。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所述系统的实施例与上述的方法第一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系统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下面对第三实施例中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包括:业务接入模块301、评论管理模块302、索引模块303和回溯模块304,下面对各模块进行具体介绍。
所述业务接入模块301,用于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
在第三实施例中,由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接收用户的分享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出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这里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被分享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乐或视频等。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接入模块301,还用于在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之后,生成该指令对的分享路径。该分享路径包括:该指令对应的分享源地址(即接收用户分享操作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标识信息,可用对应的业务ID表示)、该指令对应的分享目标地址(即分享到哪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业务标识信息,可用对应的业务ID表示)、分享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分享时间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分享ID(shareId)可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只要能区别不同的分享路径即可。
所述评论管理模块302,用于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
本实施例中各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包括但不限于写评论详情、点赞、表情评论等,这里的评论ID可为数字序列号、或者字母代号,只要能区别不同的评论即可。
较佳的,所述评论管理模块302,还用于产生该评论对应的评论详情与评论ID的关联。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将该评论的评论详情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以评论ID作为评论详情的存储关键字,即根据评论ID即可获取对应的评论详情。
所述索引模块303,用于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被分享的网络信息可通过设定的DataID来标识,即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DataID的索引关系。
所述的回溯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溯模块304可具体用于:接收以分享ID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分享ID对应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或者,接收以所述网络信息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二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网络信息在所有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或者,定期对所述网络信息的所有分享路径的评论进行汇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索引模块303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或第一类索引关系中最新200条的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第一类索引关系的全量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即本实施例中将评论详情与索引关系分离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回溯模块304,还用于接收到评论查询指令时,先查询所述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DCache)中的索引关系,再继续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例如若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查询结果不完全时,再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业务接入模块301,还可用于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之后,确定发起该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业务ID,产生分享ID与业务ID的关联。由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业务可产生多个分享路径,因此一个业务ID可对应多个分享ID,通过此关联方便查询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
通过上述第三实施例,业务接入模块接收到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时,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然后通过索引模块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业务ID的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索引关系;追踪分享路径评论时,回溯模块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基于本实施例,被分享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既相互独立,同时又可以回溯所有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组成汇总评论;进一步的,根据评论的路径信息还可得出各分享树下用户参与评论的活跃度,便于网络信息的定向推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确定发起该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业务ID,产生分享ID与业务ID的关联;
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所述分享ID用于区别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所述分享路径至少包括所述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所对应的源地址及目的地址;
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
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之后,还包括:
产生该评论对应的评论详情与评论ID的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该评论对应的评论详情与评论ID的关联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评论详情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包括:
接收以分享ID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分享ID对应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
接收以所述网络信息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二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网络信息在所有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路径包括:所述指令对应的分享源地址、所述指令对应的分享目标地址和分享用户的身份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之后,还包括:
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 或第二类索引关系中时间最近的若干条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第二类索引关系的全量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包括:
接收到评论查询指令时,先查询所述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的索引关系,再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8.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接入模块,用于接收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生成该指令对应的分享ID,确定发起该指令的社交网络平台业务的业务ID,产生分享ID与业务ID的关联;产生分享ID与分享路径的关联,所述分享ID用于区别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所述分享路径至少包括所述分享网络信息的指令所对应的源地址及目的地址;
评论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分享路径下产生的评论,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
索引模块,用于建立评论ID与分享ID的第一类索引关系,建立评论ID与所述网络信息的第二类索引关系;
回溯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根据第二类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论管理模块,还用于生成该评论对应的评论ID之后,产生该评论对应的评论详情与评论ID的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论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评论详情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溯模块,具体用于接收以分享ID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分享ID对应的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接收以所述网络信息为关键词的评论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第二类索引关系查询到对应的评论ID,根据所述评论ID获取所述网络信息在所有分享路径下的评论详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路径包括:所述指令对应的分享源地址、所述指令对应的分享目标地址和分享用户的身份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模块,还用于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 或第二类索引关系中时间最近的若干条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将第一类索引关系和第二类索引关系的全量索引关系存储到预设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溯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到评论查询指令时,先查询所述目录项高速缓存系统中的索引关系,再继续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索引关系,回溯所述网络信息在不同分享路径下的评论及所述网络信息的分享路径汇总评论。
CN201410478668.7A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978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668.7A CN104978376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668.7A CN104978376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8376A CN104978376A (zh) 2015-10-14
CN104978376B true CN104978376B (zh) 2018-05-22

Family

ID=54274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8668.7A Active CN104978376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8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6037A (zh) * 2015-12-23 2016-08-31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评论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72836B (zh) * 2016-03-30 2019-01-29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网站中增加用户互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US10445385B2 (en) 2016-05-31 2019-1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cial sharing path user interface insights
CN106227819A (zh) * 2016-07-22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评论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27535A (zh) * 2016-08-24 2016-11-16 四川众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广告推送系统及方法
WO2018058611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节点路径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6997372B (zh) * 2016-12-07 2020-04-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图片实现业务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56787B (zh) * 2017-09-26 2021-04-30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书生成话题的方法、计算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36092A (zh) * 2018-06-26 2021-10-2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播内容的检索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395A (zh) * 2007-03-16 2007-08-22 钱晓东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平台的用户信息分享及管理的方法
CN103399968A (zh) * 2013-07-16 2013-11-2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博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412920A (zh) * 2013-08-09 2013-11-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服务器和信息显示方法
CN103688513A (zh) * 2013-06-29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分享方法和社交同步装置
CN103778168A (zh) * 2012-10-26 2014-05-07 北京华购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网页评论、评论查询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395A (zh) * 2007-03-16 2007-08-22 钱晓东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平台的用户信息分享及管理的方法
CN103778168A (zh) * 2012-10-26 2014-05-07 北京华购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网页评论、评论查询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3688513A (zh) * 2013-06-29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分享方法和社交同步装置
CN103399968A (zh) * 2013-07-16 2013-11-2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博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412920A (zh) * 2013-08-09 2013-11-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服务器和信息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8376A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8376B (zh) 一种追踪分享路径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78881B (zh) 网络资源下载信息的分享控制系统和方法
KR101445950B1 (ko) 스케일러블 데이터 구조를 이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55781B (zh) 一种人物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5338113B (zh) 一种针对城市数据资源共享的多平台数据互联系统
Sarwat et al. Sindbad: a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US10681099B2 (en) Determining a referral source by a mobile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CN103905471B (zh) 社交网络的信息推送方法、服务器及社交网络
CN104516927A (zh)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561133A (zh) 一种ip地址归属信息索引方法及快速查询方法
AU2013397053B2 (en) Content sharing method and social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CN111258978B (zh)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
CN102769640B (zh) 用户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US20230090175A1 (en) Contextual situation analysis
CN105869057A (zh) 评论存储设备、评论读取、评论写入方法及装置
US100258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ond-degree friend query
CN104917754A (zh) 一种视频数据发送及接收的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9889865B (zh) 一种视频播放源推荐方法
CN110263108B (zh) 一种基于道路网的关键词Skyline模糊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9948056B (zh) 一种推荐系统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036908A (zh) 一种p2p节点分组方法
CN105095454A (zh) 定向推送自定义二维码的方法与系统
CN105791334A (zh) 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09438A (zh) 一种ElasticSearch分片扩展方法
Al-Aaridhi et al. Distributed data structures improvement for collective retrieval ti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518000 Tencent Building, No. 1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5 Floors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 518044, East 403 room, SE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enxing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Fut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