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968A -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968A
CN104968968A CN201480007495.9A CN201480007495A CN104968968A CN 104968968 A CN104968968 A CN 104968968A CN 201480007495 A CN201480007495 A CN 201480007495A CN 104968968 A CN104968968 A CN 104968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embodied
shifting element
gear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4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8968B (zh
Inventor
斯特凡·贝克
克里斯蒂安·西卜拉
沃尔夫冈·里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4968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9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2003/44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ets of orbital gears arranged in a single pl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2003/44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out permane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put and the set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5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nine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hre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具有壳体(11)的用于车辆的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第一轴(1)设置为驱动件(An),并且与之轴平行地布置的第二轴(2)设置为从动件(Ab),其中,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组(RS1、RS2、RS3)和另外的轴(3、4、5、6、7、8、9)以及六个换挡元件(K1、K2、K3、K4、B1、B2),通过对它们的操作可以实现多个挡位级,并且其中,设置有机器元件(ST1、ST2)用来在驱动件(An)与从动件(Ab)之间进行转矩传递,其中,作为驱动件的第一轴(1)至少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并且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或连接,并且其中作为从动件(Ab)的第二轴(2)与第一机器元件(ST1)和第二机器元件(ST2)能连接或连接。

Description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详细限定的类型的用于车辆的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例如,从文献DE 10 2007 014 150 A1中公知了一种能动力换挡的多级变速器。在该多级变速器中,驱动轴经由扭振减振器牢固地与第一轴系的第一轴连接。此外,与之平行地布置的第二轴系包含被称为第二轴的从动轴。两个轴系经由三个圆柱齿轮级彼此连接。在第一轴系上存在有三轴式的第一行星齿轮级。在第二轴系上存在有第二行星齿轮级和第三行星齿轮级。因此,该多级变速器包括十个轴,它们经由三个圆柱齿轮级和三个行星齿轮级彼此处于连接。为了切换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需要五个换挡元件。所设置的换挡元件以液压方式操作。
为了减小液压损失,将换挡元件布置为可以从外部良好接近。然而,在将变速器前置横向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仅提供了有限的轴向的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变速器,其在良好的啮合效率以及尽可能小的轴向的结构空间需求的情况下,同时还具有尽可能高的挡位级数量和换挡元件的良好的可达到性。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其中,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得到。
因此,提出了一种能动力换挡的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或具有壳体的用于车辆的多挡位的行星变速器,其中,针对优选的前置横向安装方式,驱动件或驱动轴和从动件或从动轴彼此间轴平行地布置。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包括仅九个轴、三个行星齿轮组和仅六个换挡元件,以便可以实现至少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此外,为了联接驱动件和从动件,优选设置有仅两个机器元件。
通过如下方式得到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即,作为驱动件的第一轴至少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并且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分别以能松开的方式连接或者能连接或者连接,并且作为从动件的第二轴与第一机器元件并且与第二机器元件连接或者以能松开的方式连接或能连接,该多级变速器能够实现对换挡元件的效率改进的且进而符合需求的操作,其中,用于前置横向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的有利的较小数量的变速器元件彼此以如下方式嵌套,即,能够实现特别节省轴向结构空间的布置方案。除了改进效率置外,还得到小的构件负载和小的结构费用。
此外,换挡元件的良好的可接近性一方面可以通过用作换挡元件的制动器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用作换挡元件的离合器来实现,这些换挡元件优选定位在外置的轴上,在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优选定位在驱动件和从动件上。由于结构费用少,所以以有利方式得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的低的制造成本和小的重量。
在本发明的可能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可以设置的是,至少一个圆柱齿轮级或类似装置用作驱动件与从动件之间联接或传递转矩的机器元件,其实现了用于从动差速所需的传动比。优选地设置仅两个机器元件或圆柱齿轮级。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机器元件,例如链、皮带或类似装置来传递力。
从轴向上观察,行星齿轮组以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顺序布置,其中,优选设置有三个负行星齿轮组。然而可能的是,在允许可连接性的情况下,当同时更换行星架连接件或行星齿轮架连接件和齿圈连接件并将标准传动比的值提高数值1时,其中单个或多个负行星齿轮组转化为正行星齿轮组。负行星齿轮组公知地在行星齿轮架上具有以可扭转的方式支承的行星齿轮,这些行星齿轮与该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齿圈咬合,从而在行星齿轮架固定且太阳轮转动的情况下,齿圈沿着与太阳轮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正行星齿轮组公知地在其行星齿轮架上具有以可扭转的方式支承的并且彼此齿啮合的内部和外部的行星齿轮,其中,该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内部的行星齿轮咬合并且该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外部的行星齿轮咬合,从而在行星齿轮架固定且太阳轮转动的情况下,齿圈沿着与太阳轮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可以设置的是,其中多个行星齿轮组在径向上相叠地布置。为了联接嵌套的行星齿轮组,内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外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例如可以实施为一个构件。为此,内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例如可以具有内齿部和外齿部,然而其中,其他实施方案也是能想到的。不依赖于联接类型地,彼此嵌套的行星齿轮组基本上布置在一个轴向平面内,从而以有利的方式节省了轴向上的结构空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液力变矩器或液力离合器可以作为起动元件使用。也能想到的是,使用附加的起动离合器或集成的起动离合器或者起动制动器。此外可能的是,在其中至少一个轴上布置有电机或其他动力源/功率源。此外,在其中至少一个轴上布置有朝向壳体或朝向其他轴的自由轮(Freilauf)。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可以有九个前进挡和至少一个倒挡经由所设置的换挡元件进行切换。然而也能想到的是,例如针对第四前进挡可以通过组合其他的换挡元件的另外的切换组合来实现。
术语换挡元件被理解为变速器的两个元件之间的可切换的连接部,其中,在这两个元件之间所要传递的转矩借助力锁合(Kraftschluss)或摩擦锁合(Reibschluss)或借助形状锁合(Formschluss)来传递。如果可切换的连接部的两个元件可旋转地实施,那么换挡元件就被称为离合器,而当可切换的连接部的两个元件中的仅一个旋转时,换挡元件被称为制动器。此外,只要元件的可连接性受允许,那么各个换挡元件的几何上的位置或顺序可以自由选择。以该方式,各个元件可以在其位置中任意移位。此外,只要外部的造型受允许,那么多个齿轮组也可以在径向上相叠地,也就是嵌在一起地布置。
力锁合的换挡元件的实施例是多片式离合器或多片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锥形离合器或锥形制动器、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和电流变离合器。形状锁合的换挡元件的实施例是爪式离合器或爪式制动器和齿式离合器。
因此,通常使用摩擦锁合的和形状锁合的换挡元件来用作换挡元件。优选地,基于其表征,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和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首选可以实施为爪式换挡元件,由此实现显著的消耗方面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更详尽地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的第一实施变体的示意图;
图2示出多级变速器的第二实施变体的示意图;
图2A示出针对根据图2的第二实施变体的第一联锁变体的示意图;
图2B示出针对根据图2的第二实施变体的第二联锁变体的示意图;
图3示出多级变速器的第三实施变体的示意图;
图4示出多级变速器的第四实施变体的示意图;
图4A示出针对根据图4的第四实施变体的第一联锁变体的示意图;
图4B示出针对根据图4的第四实施变体的第二联锁变体的示意图;
图5示出多级变速器的第三实施变体的替选的实施变体的示意图;
图6示出针对多级变速器的不同的之前提到的设施变体的换挡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5中分别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车辆的例如作为自动化的变速器的或自动变速器的根据本发明的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实施变体,其中,在图6中示例性地说明了针对多级变速器的所示的实施变体的换挡图表。
不依赖于相应的实施变体地,多级变速器包括仅示意性地指明的壳体11,该多级变速器具有作为驱动件An的第一轴1和与之轴平行地布置的作为从动件Ab的第二轴2以及另外的七个轴3、4、5、6、7、8、9。此外,还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第二行星齿轮组RS2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第二行星齿轮组RS2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优选分别实施为负行星齿轮组。为了切换多个挡位级,设置有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为了在驱动件An与从动件Ab之间联接或传递转矩,优选设置有两个任意的机器元件,它们在实施变体中示例性地实施为第一圆柱齿轮级ST1和第二圆柱齿轮级ST2。
参照根据图1的实施变体,在图2至图5中示出了作用相同的变速器变体,其中,图5中示出了根据图3的第三实施变体的变体可能性,其中,将配属于圆柱齿轮级ST1和ST2的换挡元件K3和K4从从动轴或中间轴转移到主轴或驱动轴上。根据图1至图5的不同的实施变体在功能上,在效率、分级等方面并不区别于根据图1的实施变体。
关于所设置的轴1、2、3、4、5、6、7、8、9、所设置的三个行星齿轮组RS1、RS2、RS3、所设置的壳体11和所设置的换挡元件K1、K2、K3、K4、B1、B2以及所设置的圆柱齿轮级ST1、ST2之间的连接可能性,术语“能连接”被理解为,所描述的元件例如经由换挡元件以能松开的方式连接,从而在换挡元件激活的情况下连接是闭合的,而在换挡元件未激活的情况下连接是断开的。除了换挡元件以外,以能松开的方式的连接也可以经由至少一个另外的元件,例如轴或类似装置来实现。术语“连接”被理解为,所描述的元件几乎牢固地,也就是以不能松开的方式彼此连接。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可以例如可以经由另外的元件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在多级变速器中设置的是,作为驱动件的第一轴1至少是作为驱动件的第一轴1至少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并且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以能松开的方式连接或者能连接或者连接。作为从动件Ab的第二轴根据实施变体而定地与第一机器元件或者说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并且与第二机器元件或者说第二圆柱齿轮级ST2连接或以能松开的方式连接或能连接。
不依赖于相应的实施变体地,在所有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三个行星齿轮组RS1、RS2、RS3中的两个在径向上相叠地布置,并且因此基本上位于共同的轴向平面中。为此,第一行星齿轮组RS1布置在径向内部,而第二行星齿轮组RS2布置在径向外部,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用作两个行星齿轮组RS1与RS2之间的连接节段。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在此同时是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太阳轮。
在根据图1的第一实施变体中,在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能连接。此外,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此外,在第一实施变体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并且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根据图2的第二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此外,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此外,在第二实施变体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图2A中示出了针对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的图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变体的第一联锁变体。在图2中所示的变体中,为了联锁第三行星齿轮组RS3,齿圈HR3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连接。与此相对地,在根据图2A的变体中,齿圈HR3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或行星架连接。
详细地,在图2A中所示的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此外,在图2A所示的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图2B中示出了关于多级变速器的第二实施变体的第二联锁变体。在第二联锁变体中,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和太阳轮SR3彼此连接。详细地设置的是,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此外,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此外,在第二联锁变体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能连接。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能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根据图3的第三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此外,在第三实施变体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连接。此外,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根据图4,在第四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并且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此外,在第四实施变体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和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图4A中示出了针对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的图4中所示的第四实施变体的第一联锁变体。在图4中所示的联锁变体中,为了联锁第三行星齿轮组RS3,齿圈HR3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连接。与此相对地,在根据图4A的变体中,齿圈HR3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或行星架连接。
详细地,在图4A所示的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此外,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此外,在根据图4A的第一联锁变体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可以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图4B中示出了关于多级变速器的第四实施变体的第二联锁变体。在第二联锁变体中,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和太阳轮SR3彼此连接。详细地设置的是,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此外,在第二联锁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能连接。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圆柱齿轮级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最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在根据图5的第五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此外,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能连接。此外,第二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3A并且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此外,在第五实施变体中设置的是,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壳体11能连接。此外,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2A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以及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并且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此外,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4A经由第六轴6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以及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能连接。
针对所示的作用相同的实施变体,在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了针对变速器变体的换挡图表或换挡矩阵。为了实现不同的挡位级,在换挡图表中以表格方式示出了所要闭合的或者说所要激活的换挡元件K1、K2、K3、K4、B1、B2,其中,给每个换挡级提供有传动比i,并且在不同的挡位级之间提供有相应的挡间传动比比值φ。除了九个前进挡G1、G2、G3、G4、G5、G6、G7、G8、G9和所提供的倒挡R以外,还提供了作为替选的第四前进挡M1、M2、M3的另外附加的换挡组合。从换挡图表中总体上得到的是,所提出的多级变速器具有最佳的传动比序列,该传动比序列具有低的绝对和相对转速,以及具有小的行星齿轮组力矩和换挡元件力矩。此外,从所选择的齿轮组布置方案中还得到良好的啮合效率和小的牵引力矩。
在第一行星齿轮组RS1中的例如i0=-1.920的值、在第二行星齿轮组RS2中的例如i0=-1.650的值以及在第三行星齿轮组RS3中的例如i0=-1.750的值可以用作优选的标准传动比。在第一圆柱齿轮级ST1中,旋转例如iST1=-1.666的值作为标准传动比,而在第二圆柱齿轮级ST2中,旋转例如iST2=-1.000的值作为标准传动比。此外,从换挡图表中得到的是,为了切换挡位级,分别闭合仅三个换挡元件。
详细地,从根据图6的换挡图表中得到的是,为了实现第一前进挡G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二前进挡G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三前进挡G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四前进挡G4,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五前进挡G5,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六前进挡G6,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七前进挡G7,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八前进挡G8,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九前进挡G9,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最后,为了切换至倒挡R,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
关于替选的第四前进挡M1、M2、M3的挡位组合设置的是,为了切换至替选的第四前进挡M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此外,为了切换至替选的第四前进挡M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替选的第四前进挡M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是闭合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作为驱动件的第一轴
2        作为从动件的第二轴
3        第三轴
4        第四轴
5        第五轴
6        第六轴
7        第七轴
8        第八轴
9        第九轴
11      壳体
K1      作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
K2      作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
K3      作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
K4      作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
B1      作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
B2      作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
RS1     第一行星齿轮组
RS2     第二行星齿轮组
RS3     第三行星齿轮组
SR1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PT1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
HR1     作为一个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或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PT2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
HR2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SR3     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PT3     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
HR3     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ST1     第一圆柱齿轮级
ST2     第二圆柱齿轮级
12      第一圆柱齿轮级的固定轮
12A     第一圆柱齿轮级的浮动轮
13      第一圆柱齿轮级的浮动轮
13A     第一圆柱齿轮级的固定轮
14      第二圆柱齿轮级的固定轮
14A     第二圆柱齿轮级的浮动轮
15      第二圆柱齿轮级的固定轮
15A     第二圆柱齿轮级的浮动轮
G1      第一前进挡
G2      第二前进挡
G3      第三前进挡
G4      第四前进挡
G5      第五前进挡
G6      第六前进挡
G7      第七前进挡
G8      第八前进挡
G9      第九前进挡
R       倒挡
M1      替选的第四挡位级
M2      替选的第四挡位级
M3      替选的第四挡位级
i       传动比
i0      行星齿轮组的标准传动比
iST1    第一圆柱齿轮级的标准传动比
iST2    第二圆柱齿轮级的标准传动比
      挡间传动比比值

Claims (26)

1.一种具有壳体(11)的用于车辆的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第一轴(1)设置为驱动件(An),并且与之轴平行地布置的第二轴(2)设置为从动件(Ab),其中,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组(RS1、RS2、RS3)和另外的轴(3、4、5、6、7、8、9)以及六个换挡元件(K1、K2、K3、K4、B1、B2),通过对它们的操作能够实现多个挡位级,并且其中,还设置有机器元件(ST1、ST2)用来在驱动件(An)与从动件(Ab)之间进行转矩传递,其特征在于,作为驱动件的第一轴(1)至少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并且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或能连接,并且作为从动件(Ab)的第二轴(2)与第一机器元件(ST1)并且与所述第二机器元件(ST2)连接或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圆柱齿轮级(ST1、ST2)或链设置为机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并且经由所述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能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连接,并且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和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能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能连接,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连接,并且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并且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并且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所述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连接,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并且经由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并且经由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5A)能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以及经由第八轴(8)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能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2)和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以及经由所述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并且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4)经由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能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太阳轮(SR1)和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太阳轮(SR3)经由第三轴(3)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第一轴(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行星齿轮架(PT2)连接,第一轴(1)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并且经由所述第八轴(8)与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齿圈(HR3)能连接,并且第二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固定轮(13A)并且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固定轮(15)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行星齿轮架(PT1)经由第四轴(4)并且经由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与所述壳体(11)能连接,并且第一圆柱齿轮级(ST1)的浮动轮(12A)经由第五轴(5)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以及经由第九轴(9)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并且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RS3)的行星齿轮架(PT3)能连接,第二圆柱齿轮级(ST2)的浮动轮(14A)经由第六轴(6)并且经由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以及经由第七轴(7)与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的齿圈(HR2)能连接。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RS1、RS2、RS3)中的多个在径向上相叠地布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RS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RS2)在径向上依次布置,其中,径向内置的第一行星齿轮组(RS1)和径向外置的第二行星齿轮组(RS2)经由第一行星齿轮组(RS1)的齿圈(HR1)彼此连接。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能切换至至少九个前进挡(G1至G9)和至少一个倒挡(R)。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设置的换挡元件(K1、K2、K3、K4、B1、B2)能够实施为摩擦锁合或形状锁合的换挡元件。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切换至第一前进挡(G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二前进挡(G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三前进挡(G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四前进挡(G4),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五前进挡(G5),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六前进挡(G6),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七前进挡(G7),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二换挡元件(K2)、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八前进挡(G8),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为了切换至第九前进挡(G9),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最后,为了切换至倒挡(R),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切换至替选的第四前进挡(M1、M2、M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六换挡元件(B2)是闭合的或者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一换挡元件(K1)、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和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是闭合的或者实施为离合器的第三换挡元件(K3)、实施为离合器的第四换挡元件(K4)和实施为制动器的第五换挡元件(B1)是闭合的。
CN201480007495.9A 2013-02-22 2014-01-22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9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2885.7A DE102013202885A1 (de) 2013-02-22 2013-02-22 Mehrstufengetriebe in Planetenbauweise
DE102013202885.7 2013-02-22
PCT/EP2014/051175 WO2014127946A1 (de) 2013-02-22 2014-01-22 Mehrstufengetriebe in planetenbauwei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968A true CN104968968A (zh) 2015-10-07
CN104968968B CN104968968B (zh) 2017-09-05

Family

ID=4999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4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968B (zh) 2013-02-22 2014-01-22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89468B2 (zh)
EP (1) EP2959187A1 (zh)
CN (1) CN104968968B (zh)
DE (1) DE102013202885A1 (zh)
WO (1) WO201412794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061A (zh) * 2016-01-19 2016-05-0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107339389A (zh) * 2016-04-29 2017-11-10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以及用于机动车的包括这种变速器的动力总成系统
CN112867618A (zh) * 2018-10-18 2021-05-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3916B4 (de) * 2014-11-25 2019-09-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hrstufen Stirnrad-Planetengetriebe
JP6511943B2 (ja) * 2015-04-30 2019-05-1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DE102016214845A1 (de) * 2016-08-10 2018-02-15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8974A1 (en) * 2007-10-12 2009-04-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ight and nine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US20100035718A1 (en) * 2008-08-07 2010-02-11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10286092A (ja) * 2009-06-15 2010-12-24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
CN101949434A (zh) * 2009-07-08 2011-0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N102817974A (zh) * 2012-08-24 2012-12-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八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4150A1 (de) 2007-03-23 2008-09-25 EGS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für Getriebesysteme mbH Lastschaltbares Mehrstufengetriebe
JP4757327B2 (ja) * 2009-06-04 2011-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5184456B2 (ja) * 2009-07-10 2013-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2012127398A (ja) * 2010-12-14 2012-07-0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
JP2012127399A (ja) * 2010-12-14 2012-07-0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
DE102012207028A1 (de) 2012-04-27 2013-10-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Lastschaltbares Mehrstufengetrieb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8974A1 (en) * 2007-10-12 2009-04-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ight and nine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US20100035718A1 (en) * 2008-08-07 2010-02-11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10286092A (ja) * 2009-06-15 2010-12-24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
CN101949434A (zh) * 2009-07-08 2011-0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N102817974A (zh) * 2012-08-24 2012-12-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八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061A (zh) * 2016-01-19 2016-05-0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105546061B (zh) * 2016-01-19 2018-02-1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七挡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N107339389A (zh) * 2016-04-29 2017-11-10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以及用于机动车的包括这种变速器的动力总成系统
CN112867618A (zh) * 2018-10-18 2021-05-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
CN112867618B (zh) * 2018-10-18 2024-04-19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968B (zh) 2017-09-05
US20160003328A1 (en) 2016-01-07
US9689468B2 (en) 2017-06-27
EP2959187A1 (de) 2015-12-30
DE102013202885A1 (de) 2014-08-28
WO2014127946A1 (de) 2014-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9195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9039562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9182014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8444525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8663056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8403803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8303455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9458910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9482318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20120115671A1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20110045936A1 (en) Multi step transmission
US9267576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9175752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9234569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US9360086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CN105026794B (zh) 行星结构式多级变速器
CN104968968A (zh)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US9188199B2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US9366320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CN104081087A (zh) 多级变速器
CN105074274B (zh)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CN105008767A (zh) 行星结构式多级变速器
CN104968969B (zh) 呈行星结构形式的多级变速器
CN105026793B (zh) 行星结构式多级变速器
CN105008766B (zh) 行星结构式多级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