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7172A -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7172A
CN104967172A CN201510392776.7A CN201510392776A CN104967172A CN 104967172 A CN104967172 A CN 104967172A CN 201510392776 A CN201510392776 A CN 201510392776A CN 104967172 A CN104967172 A CN 104967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switch
cell
transformer
voltage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27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登坚
王志勇
洪长文
洪超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27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7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7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7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若干均衡电路;每一均衡电路包括开关放电模块、开关充电模块和变压器;控制器用于比对电池组中的任意两单体电池的电压,当任意两单体电池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过压,另一单体电池欠压时,控制器通过过压单体电池所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控制该过压单体电池放电至对应的变压器的副边,并通过欠压单体电池所对应的开关充电模块将来自对应变压器的副边的电能给欠压单体电池充电。本发明可在任意两单体电池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过压,另一单体电池欠压时将过压单体电池的过充电能通过变压器的副边直接给欠压单体电池充电,从而实现同一电池组中任意两单体电池之间的均衡一致性。

Description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品主要采用由若干锂离子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为主要电源,当一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时,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往往需要采取均衡控制系统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现有的采用变压器进行均衡调节的电池组均衡电路一般在检测到单个电池过压或欠压时,往往使得过压的单体电池对整个电池组放电,或使得整个电池组对欠压的单体电池充电,而同一电池组有可能会同时存在过压的单体电池和欠压的单体电池,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均衡电路将无法实现整体协调,使得均衡效果较差。另外,此种电池组均衡电路需要在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均设置开关振荡电路和同步整流电路,使得电路复杂,耗能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和与电池组的单体电池数量相同的均衡电路,均衡电路和单体电池一一对应;每一均衡电路包括开关放电模块、开关充电模块和变压器;
每一单体电池均通过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和开关充电模块电性连接对应的变压器的原边,所有均衡电路的变压器的副边并联连接;开关放电模块和开关充电模块均电性连接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比对电池组中的任意两单体电池的电压,当任意两单体电池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过压,另一单体电池欠压时,控制器通过过压单体电池所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控制该过压单体电池放电至对应的变压器的副边,并通过欠压单体电池所对应的开关充电模块将来自对应变压器的副边的电能给欠压单体电池充电。
优选地,每一均衡电路包括储能电感、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电流采样电阻和该变压器;变压器的原边同名端通过储能电感连接对应单体电池的正极,变压器的原边异名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电流采样电阻连接单体电池的负极,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同名端,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
储能电感、第一电子开关和电流采样电阻构成该开关放电模块;储能电感、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和电流采样电阻构成该开关充电模块。
优选地,第一电子开关为场效应管,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优选地,第二电子开关为场效应管,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本发明可在任意两单体电池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过压,另一单体电池欠压时将过压单体电池的过充电能通过变压器的副边直接给欠压单体电池充电,从而实现同一电池组中任意两单体电池之间的均衡一致性。另外,变压器的副边直接并联连接,在两单体电池进行电能转移时可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高均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和与电池组的单体电池CELL数量相同的均衡电路10,均衡电路10和单体电池CELL一一对应;每一均衡电路10包括开关放电模块、开关充电模块和变压器T1。
每一单体电池CELL均通过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和开关充电模块电性连接对应的变压器T1的原边,所有均衡电路10的变压器T1的副边并联连接;开关放电模块和开关充电模块均电性连接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比对电池组中的任意两单体电池CELL的电压,当任意两单体电池CELL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CELL过压,另一单体电池CELL欠压时,控制器通过过压单体电池CELL所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控制该过压单体电池CELL放电至对应的变压器T1的副边,并通过欠压单体电池CELL所对应的开关充电模块将来自对应变压器T1的副边的电能给欠压单体电池CELL充电。
本发明可在任意两单体电池CELL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CELL过压,另一单体电池CELL欠压时将过压单体电池CELL的过充电能通过变压器的副边直接给欠压单体电池CELL充电,从而实现同一电池组中任意两单体电池CELL之间的均衡一致性。另外,变压器T1的副边直接并联连接,在两单体电池CELL进行电能转移时可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高均衡效率。
本实施例中,每一均衡电路10包括储能电感L1、第一电子开关Q1、第二电子开关Q2、电流采样电阻R1和该变压器T1。
变压器T1的原边同名端通过储能电感L1连接对应单体电池CELL的正极,变压器T1的原边异名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Q1的输入端,第一电子开关Q1的输出端通过电流采样电阻R1连接单体电池CELL的负极,第一电子开关Q1和第二电子开关Q2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第二电子开关Q2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1的原边同名端,第二电子开关Q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Q1的输出端。
当控制器要控制过压单体电池放电时,控制器发送放电信号至对应均衡电路10的第一电子开关Q1,以驱动第一电子开关Q1做高速开关操作,从而驱动变压器T1反激振荡,向外传输能量以实现放电均衡;该控制器还根据电流采样电阻R1的电流控制第一电子开关Q1的控制端信号(即该发电信号)的占空比,以实现放电电流调节。
当控制器要控制欠压电池充电时,控制器同步驱动第一电子开关Q1和第二电子开关Q2作开关操作,以同步整流,进而通过储能电感L1和电流采样电阻接收电能给欠压电池充电。
由上述原理可知,储能电感L1、第一电子开关Q1和电流采样电阻R1构成该开关放电模块,储能电感L1、第一电子开关Q1、第二电子开关Q2和电流采样电阻R1构成该开关充电模块。
优选地,第一电子开关Q1为场效应管,第一电子开关Q1的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优选地,第二电子开关Q2为场效应管,第二电子开关Q2的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器和与电池组的单体电池数量相同的均衡电路,均衡电路和单体电池一一对应;每一均衡电路包括开关放电模块、开关充电模块和变压器;
每一单体电池均通过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和开关充电模块电性连接对应的变压器的原边,所有均衡电路的变压器的副边并联连接;开关放电模块和开关充电模块均电性连接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比对电池组中的任意两单体电池的电压,当任意两单体电池中存在其中一单体电池过压,另一单体电池欠压时,控制器通过过压单体电池所对应的开关放电模块控制该过压单体电池放电至对应的变压器的副边,并通过欠压单体电池所对应的开关充电模块将来自对应变压器的副边的电能给欠压单体电池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均衡电路包括储能电感、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电流采样电阻和该变压器;变压器的原边同名端通过储能电感连接对应单体电池的正极,变压器的原边异名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电流采样电阻连接单体电池的负极,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同名端,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
储能电感、第一电子开关和电流采样电阻构成该开关放电模块;储能电感、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和电流采样电阻构成该开关充电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开关为场效应管,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子开关为场效应管,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CN201510392776.7A 2015-07-07 2015-07-07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4967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776.7A CN104967172A (zh) 2015-07-07 2015-07-07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776.7A CN104967172A (zh) 2015-07-07 2015-07-07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7172A true CN104967172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2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2776.7A Pending CN104967172A (zh) 2015-07-07 2015-07-07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717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8587A (zh) * 2007-07-25 2010-11-03 丹麦特克尼斯克大学 具有多个功率变换器的开关模式脉宽调制的dc-dc转换器
CN102170154A (zh) * 2011-04-21 2011-08-31 无锡市凌翔电气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主动均衡系统及均衡方法
CN102522790A (zh) * 2011-12-05 2012-06-27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池组均衡装置
CN103607006A (zh) * 2013-11-15 2014-02-26 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复用电路
CN204271706U (zh) * 2014-12-19 2015-04-15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交流总线的电池模块电压均衡装置
CN204334038U (zh) * 2014-12-25 2015-05-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系统
CN204794196U (zh) * 2015-07-07 2015-11-18 厦门乾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8587A (zh) * 2007-07-25 2010-11-03 丹麦特克尼斯克大学 具有多个功率变换器的开关模式脉宽调制的dc-dc转换器
CN102170154A (zh) * 2011-04-21 2011-08-31 无锡市凌翔电气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主动均衡系统及均衡方法
CN102522790A (zh) * 2011-12-05 2012-06-27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池组均衡装置
CN103607006A (zh) * 2013-11-15 2014-02-26 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复用电路
CN204271706U (zh) * 2014-12-19 2015-04-15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交流总线的电池模块电压均衡装置
CN204334038U (zh) * 2014-12-25 2015-05-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系统
CN204794196U (zh) * 2015-07-07 2015-11-18 厦门乾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8628B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均衡装置
US20230027457A1 (en) A Parallel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Multiple Batteries
CN101740827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动均衡系统及其均衡方法
CN108011425B (zh)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4578288A (zh) 一种双层桥臂串联蓄电池组高效均衡器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64995U (zh) 一种多路电池组充放电控制装置
CN105140998A (zh)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205829227U (zh) 一种锂充电电池转换电路
CN203104011U (zh) 一种蓄电池或电容充放电管理均衡系统
CN103036256A (zh) 变压器扫描链式蓄电池组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9638904A (zh) 锂电池保护板
CN103346605A (zh) 一种蓄电池组电压均衡装置
CN201752078U (zh) 一种多节锂离子电池组能量转移方式的充电管理系统
CN203166552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07658925A (zh) 电池模组的控制系统
CN204376462U (zh) 一种双层桥臂串联蓄电池组高效均衡器拓扑电路
CN207819499U (zh) 主被动结合升降压电池均衡电路
CN204794196U (zh) 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CN110190656A (zh) 串联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
CN202309118U (zh) 变压器扫描链式蓄电池组均衡电路
CN205407296U (zh) 一种电池组互补均衡电路
CN102270871B (zh) 动力电池组气压控制充电式电量均衡系统
CN112217263B (zh) 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及电源芯片
CN112670607B (zh) 一种多电池串联化成的控制系统
CN103199580A (zh) 智能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