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8086A -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8086A
CN104958086A CN201510434190.2A CN201510434190A CN104958086A CN 104958086 A CN104958086 A CN 104958086A CN 201510434190 A CN201510434190 A CN 201510434190A CN 104958086 A CN104958086 A CN 104958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wound suture
connecting portions
fixed part
pl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41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341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8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8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8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491Surgical glue applica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创口缝合贴包括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数量相同的至少两个活动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中的每一个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与该连接部对应的所述活动部之间。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黏性,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均具有弹性。该发明结构合理,实用性强,与现有的缝合技术相比,具有能够减少患者痛苦,降低留疤、麻醉等风险的优势。

Description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创口缝合贴能够提供一种方便的缝合方式。现有的缝合技术是使用缝针进行缝合,对伤口会有二次创伤,还有麻醉、留疤等风险,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不利于创口的愈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口缝合贴,该缝合贴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活动部,连接部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缝合时,将固定部与活动部粘贴于创口两侧,利用连接部的弹性作用将创口推到一起,起到闭合创口的作用。上述的固定部、连接部和活动部配合起来以改善现有的缝合技术痛苦多、易留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创口缝合贴,包括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数量相同的至少两个活动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中的每一个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与该连接部对应的所述活动部之间,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黏性,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均具有弹性。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活动部均由胶布制成,所述胶布与皮肤接触的一面贴有覆盖膜。
所述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活动部由胶布制成,成本低,使用时会更加方便。当需要拆除创口缝合贴时,将拆除下的创口缝合贴丢弃即可。覆盖膜能有效保护创口缝合贴的黏性。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由胶布制成,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的黏性小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的黏性。
连接部具有黏性能更好的固定创口,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的黏性小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则能够避免在拆除创口缝合贴时黏性太强再次撕裂创口。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中的每一个活动部与相邻的活动部由虚线切口连接,当所述虚线切口被拉断时,所述每一个活动部与相邻的活动部分离。
虚线切口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该创口缝合贴前活动部相对固定,需要使用时将活动部沿着虚线切口拉断即可,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是否需要拉断可根据创口的不规则程度自行决定。当创口形状较规则时,可以不拉断所述虚线切口直接使用该创口缝合贴;当创口的形状较不规则时,可以拉断一部分虚线切口,再使用该创口缝合贴;当创口的形状较上述两种情况更不规则时,可以将所述虚线切口全部拉断,然后将固定部粘贴于创口形状较规则的一侧,接着根据创口不规则的具体情况将活动部粘贴于适当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连接部之间设有空隙。
连接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空隙能够节约成本,节省材料,同时也利于创口部位的透气。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空隙是扁六边形形状的。
扁六边形形状的空隙更利于聚力,能够更好地将创口推到一起,加快创口愈合。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和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的数量均为三个。
三个连接部与三个活动部既不会浪费材料,又能够对日常生活中造成的不规则伤口起到较好固定作用。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三个活动部、三个连接部以及固定部呈三个横向“工”字形排列。
“工”字形排列使得该创口缝合贴的三个连接部、三个活动部和固定部的分布清晰简洁,更利于客户快速地掌握该创口缝合贴的使用方法。
优选地,上述的创口缝合贴中,所述胶布设有多个圆形、方形或菱形的通气孔。
所述多个圆形、方形或菱形的通气孔能够增加该缝合贴的透气性,更利于创口的愈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缝合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创口缝合贴,将所述固定部贴于创口较规则的一侧,根据所述创口的形状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被调整至所要粘贴的位置,当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粘贴完成时,使用消毒纱布包扎。
本发明提供的创口缝合贴包括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以及至少两个活动部。至少两个连接部中的每一个连接于固定部和与该连接部对应的活动部之间。固定部和至少两个活动部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黏性,至少两个连接部均具有弹性。缝合时,将固定部和活动部粘贴于创口的两侧,利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的弹性将创口推到一起。与现有的缝合技术相比,该创口缝合贴能够实现无针缝合,改善了缝合时给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增加痛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部分覆盖有覆盖膜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活动部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活动部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全面覆盖有覆盖膜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全面覆盖有覆盖膜的创口缝合贴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
固定部101;活动部102;连接部103;虚线切口201;空隙202;覆盖膜203;通气孔301。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缝合技术是使用缝针进行缝合,对伤口会有二次创伤,还有麻醉、留疤等风险,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不利于创口的愈合。
鉴于上述情况,研究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创口缝合贴,该缝合贴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活动部,连接部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缝合时,将固定部与活动部粘贴于创口两侧,利用连接部的弹性作用将创口推到一起,起到闭合创口的作用。上述的固定部、连接部和活动部配合起来以改善现有的缝合技术痛苦多、易留疤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共同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口缝合贴,包括固定部101、至少两个连接部103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数量相同的至少两个活动部102。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中的每一个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01和与该连接部103对应的所述活动部102之间。所述固定部101和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102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黏性,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均具有弹性。在使用时,所述固定部101与所述活动部102分别粘贴于创口的两侧,在所述连接部103的弹性作用下,使创口闭合。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01是一个整体,由胶布制成。所述胶布与日常中创可贴的胶布可以由同一材料制成。所述连接部103为横向排列的三根长条状胶布,所述连接部103与连接部103之间开设有空隙202,所述空隙202的形状是扁六边形形状。扁六边形的形状结构更利于聚力。所述活动部102为三个长条形的形状,三个长条形的活动部102的较窄的边分别与三个连接部103连接。所述三个活动部102两两之间设有虚线切口201。
上述的固定部101、三个连接部103和三个活动部102均具有黏性,且所述三个连接部103的黏性小于所述固定部101或所述三个活动部102的黏性,连接部103具有黏性能够起到固定创口的作用,而连接部103的黏性小于所述固定部101或活动部102的黏性则能在拆除创口缝合贴时不至于将创口再次撕裂。
上述的固定部101、三个连接部103和三个活动部102的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同一侧设置有覆盖膜203,所述覆盖膜203可以防止上述固定部101、三个连接部103和三个活动部102的黏性降低,同时也可以使创口缝合贴更加卫生安全。
上述的固定部101、三个连接部103和三个活动部102均设有通气孔301,所述通气孔301在固定部101、三个连接部103和三个活动部102均匀分布,避免因通风不畅而对创口造成不良影响。
在使用该创口缝合贴时,首先将创口清洗消毒,然后可以根据创口的不规则程度来决定所述活动部102的分离程度。
当创口形状较规则时,可以不拉断所述虚线切口201直接使用该创口缝合贴,详细请参照图2,将所述固定部101与所述活动部102分别粘贴于创口的两侧,扁六边形的空隙202以及所述连接部103的黏性可以起到闭合创口的作用。
当创口的形状较不规则时,可以拉断一部分数量的虚线切口201,再使用该创口缝合贴,详情请参照图1。先把所述固定部101粘贴于所述创口一侧,再将已拉断所述虚线切口201的所述活动部102依照创口的形状粘贴于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未拉断所述虚线切口201的仍然连接在一起的活动部102粘贴于创口较前述位置更规则的位置。利用所述连接部103的弹性作用可以起到将所述创口推到一起的作用。
当创口的形状较上述两种情况更不规则时,可以将所述虚线切口201全部拉断,详情请参照图3,然后将固定部101粘贴于创口形状较规则的一侧,接着根据创口不规则的具体情况将活动部102粘贴于适当的位置。利用所述连接部103的弹性作用可以起到将所述创口推到一起的作用。
创口缝合贴在粘贴完成后六至八天不能拆下,在所述创口缝合贴的外侧还需要覆盖消毒纱布进行包扎处理,消毒纱布可以每过一至两天更换一次。
拆除上述创口缝合贴时,可以将缝合贴按照从缝合贴的两端向缝合贴的中心方向轻轻撕下,避免过于用力再次将创口撕裂。
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口缝合贴。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102的形状由有边角的四边形改为有圆滑线条的椭圆形。
使用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创口缝合贴时,平滑的线条能够更贴合皮肤,同时因为没有边角使得上述的创口缝合贴粘贴在皮肤后更不容易脱落。
可以理解,所述活动部102的形状可以是长条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活动部102的形状不应该理解为是对该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口缝合贴。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的两两之间的空隙202为四边形。
四边形的空隙202使得制造工艺更加简洁,相对于扁六边形的形状来说,四边形形状的空隙202在边角处更不容易损坏。
可以理解,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的两两之间的空隙202可以为四边形,也可以为扁六边形,所述空隙202的形状不应该理解为是对该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口缝合贴。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通气孔301的形状为菱形,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的两两之间的空隙202为四边形。
请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口缝合贴。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通气孔301的形状为正方形。
可以理解,所述通气孔30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可以是菱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所述通气孔301的形状不应该理解为是对该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8,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口缝合贴。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连接部103由弹簧制成。
弹簧的弹性比胶布的弹性强,且弹簧相对胶布更不容易被拉断,固定伤口时更结实。
可以理解,所述弹簧可以用韧性较强的材料,例如缝合手术用的丝线,也可以用塑料材质的。塑料材质的所述弹簧可以与现有的座机电话的听筒连接线的结构相同。
图1至图8均为本发明实施例部分覆盖有覆盖膜203的创口缝合贴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覆盖膜203只覆盖了创口缝合贴的一部分,露出了设有通气孔301的部分。全面覆盖有覆盖膜203的创口缝合贴请参照图9和图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缝合创口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创口缝合贴,将所述固定部101贴于创口较规则的一侧,根据所述创口的形状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102被调整至所要粘贴的位置,当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102粘贴完成时,使用消毒纱布包扎。
本发明提供的创口缝合贴包括固定部101、至少两个连接部103以及至少两个活动部102。至少两个连接部103中的每一个连接于固定部101和与该连接部103对应的活动部102之间。固定部101和至少两个活动部102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黏性,至少两个连接部103均具有弹性。缝合时,将固定部101和活动部102粘贴于创口的两侧,利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103的弹性将创口推到一起。与现有的缝合技术相比,该创口缝合贴能够实现无针缝合,改善了缝合时给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增加痛苦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数量相同的至少两个活动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中的每一个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与该连接部对应的所述活动部之间,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黏性,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均具有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至少两个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活动部均由胶布制成,所述胶布与皮肤接触的一面贴有覆盖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由胶布制成,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的黏性小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的黏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中的每一个活动部与相邻的活动部由虚线切口连接,当所述虚线切口被拉断时,所述每一个活动部与相邻的活动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连接部之间设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是扁六边形形状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和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的数量均为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活动部、三个连接部以及固定部呈三个横向“工”字形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布设有多个圆形、方形或菱形的通气孔。
10.一种缝合创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创口缝合贴,将所述固定部贴于创口较规则的一侧,根据所述创口的形状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被调整至所要粘贴的位置,当所述至少两个活动部粘贴完成时,使用消毒纱布包扎。
CN201510434190.2A 2015-07-22 2015-07-22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Pending CN104958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4190.2A CN104958086A (zh) 2015-07-22 2015-07-22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4190.2A CN104958086A (zh) 2015-07-22 2015-07-22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8086A true CN104958086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4190.2A Pending CN104958086A (zh) 2015-07-22 2015-07-22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80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645A (zh) * 2016-04-21 2016-09-07 蔡尚党 一种医用三分区式体表弹性包扎带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9990A (en) * 1983-09-16 1985-09-10 Stivala Oscar G Sutureless closure system
US4702251A (en) * 1982-04-12 1987-10-27 Kells Medical, Incorporated Wound closure device
DE4243681C2 (de) * 1992-12-18 1997-04-10 Richter Soeren Chirurgischer Wundverschluß
US6106544A (en) * 1994-10-06 2000-08-22 Theratechnologies, Inc. Cutaneous harness for sutureless wound closing
CN2587357Y (zh) * 2002-12-31 2003-11-26 重庆亚美国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医用拉链
CN1522765A (zh) * 2003-02-21 2004-08-25 汤海鹰 无痕愈合切口胶带
CN201194879Y (zh) * 2008-03-21 2009-02-18 朱保霖 护创贴布结构
CN202637012U (zh) * 2012-04-13 2013-01-02 张立 皮肤伤口锁合器
CN202665600U (zh) * 2012-06-12 2013-01-16 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
CN203914986U (zh) * 2014-06-03 2014-11-05 杭州千岛湖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
CN205054314U (zh) * 2015-07-22 2016-03-02 郑为兵 创口缝合贴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251A (en) * 1982-04-12 1987-10-27 Kells Medical, Incorporated Wound closure device
US4539990A (en) * 1983-09-16 1985-09-10 Stivala Oscar G Sutureless closure system
DE4243681C2 (de) * 1992-12-18 1997-04-10 Richter Soeren Chirurgischer Wundverschluß
US6106544A (en) * 1994-10-06 2000-08-22 Theratechnologies, Inc. Cutaneous harness for sutureless wound closing
CN2587357Y (zh) * 2002-12-31 2003-11-26 重庆亚美国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医用拉链
CN1522765A (zh) * 2003-02-21 2004-08-25 汤海鹰 无痕愈合切口胶带
CN201194879Y (zh) * 2008-03-21 2009-02-18 朱保霖 护创贴布结构
CN202637012U (zh) * 2012-04-13 2013-01-02 张立 皮肤伤口锁合器
CN202665600U (zh) * 2012-06-12 2013-01-16 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
CN203914986U (zh) * 2014-06-03 2014-11-05 杭州千岛湖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
CN205054314U (zh) * 2015-07-22 2016-03-02 郑为兵 创口缝合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645A (zh) * 2016-04-21 2016-09-07 蔡尚党 一种医用三分区式体表弹性包扎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4314U (zh) 创口缝合贴
CN104958086A (zh) 创口缝合贴及缝合创口的方法
CN203829150U (zh) 一种创可贴
CN202497333U (zh) 脑膨出急救包扎装置
CN202263103U (zh) 一种头部伤口敷料固定网套
CN202223390U (zh) 医用护理头套
CN202982131U (zh) 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
CN202288628U (zh) 一种伤者可自行完成包扎的绷带
CN213697504U (zh) 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颈部固定带
CN206934248U (zh) Picc抗压银离子敷贴
CN203208213U (zh) 一种伤口缝合胶布
CN202235920U (zh) 一种术后刀口护理装置
CN204092820U (zh) 肛周术后治疗固定器
CN203493688U (zh) 一次性止血头套
CN203647597U (zh) 胸外科手术后保护装置
CN219332063U (zh) 一种防止大鼠创面皮肤收缩的固定和处理装置
CN204655237U (zh) 固定带
CN204337332U (zh) 两用伤痛膏
CN215275063U (zh) 医用敷贴
CN201959093U (zh) 一种创可贴
CN203576584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压脉带
CN211096582U (zh) 一种输液器弹性夹紧式固定器
CN211433709U (zh) 一种儿科急诊伤口包扎固定装置
CN213076226U (zh) 一种创可贴
CN211187400U (zh) 一种用于妇科门诊的伤口缝合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