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7943B -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7943B
CN104957943B CN201510376506.7A CN201510376506A CN104957943B CN 104957943 B CN104957943 B CN 104957943B CN 201510376506 A CN201510376506 A CN 201510376506A CN 104957943 B CN104957943 B CN 104957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ver
inner bag
edge
blank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65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7943A (zh
Inventor
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765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7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7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银器皿,包括毛坯主体与银内胆,毛坯主体的下部的内壁沿壁厚方向向接近外壁的方向凹陷为内胆槽体,银内胆镶嵌于内胆槽体内且二者间无间隙紧密贴合;毛坯主体的底部的环通孔周边处的外表面上还镶有银外胆,银内胆和银外胆间经由填充于通孔内的银一体连接;该镶银器皿的结构简单,避免了在使用该器皿时发生皮肤烫伤的现象,器皿毛坯与镶银层结合牢固、不脱落,寿命长;本发明还提供了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制坯、刻槽、镶银内胆、镶银外胆、抛光等步骤,该方法简单、易于控制,镶银器皿外形美观。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适用于镶银器皿的制作,所制镶银器皿进一步地适用作餐饮容器。

Description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饮用具领域,涉及可盛装热饮品的器皿,具体地说是一种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类使用银器盛装饮食的记载,古人发现银器盛装饮食供人饮用、食用后具有延年益寿及辨毒之神效。银能以离子的形式溶于水,对液体中的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微生物被银吸附后,起呼吸作用的酶就失去功效,微生物就会迅速死亡。银离子的杀菌能力更是特别强,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另外,银离子对人体也是大有裨益,适量的银离子可以加速创伤愈合,防止感染,具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之保健功效。因此,如若将银与生活中的餐具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人类对银需求的摄取,还可以对器皿中盛装的饮食进行灭菌、消毒。
目前,市场上的餐饮用银器多采用纯银材料,外观精致,然而这类银器价格昂贵,重量沉、携带不便,并且因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而致在使用时极易烫伤皮肤及桌面,实用性较差。
公告号为CN10400260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烫陶瓷镶银器皿的制作工艺,该工艺包块制坯、刻槽、开模、压板、退火、银内胆拉升、切边、整形、抛光等步骤,所制的陶瓷银器皿的内壁镶嵌银内胆,解决了纯银器皿烫伤皮肤的缺点,但是陶瓷与银是通过机械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两种材质的性能相差较大,长时间应用后,所镶银料容易松动甚至脱落,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镶银器皿,包括毛坯主体与银内胆,毛坯主体的内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内腔,毛坯主体的下部的内壁沿壁厚方向向接近外壁的方向凹陷为内胆槽体,银内胆和银外胆间经由填充于通孔内的银一体连接;该镶银器皿的结构简单,避免了在使用该器皿时发生皮肤烫伤的现象,银内胆和银外胆通过通孔一体连接,使得器皿毛坯与镶银层结合牢固、不脱落,寿命长;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依次进行的制坯、刻槽、镶银内胆、镶银外胆、抛光等步骤,该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成品镶银器皿外形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镶银器皿,包括毛坯主体与银内胆,毛坯主体的内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内腔,毛坯主体的下部的内壁沿壁厚方向向接近外壁的方向凹陷为内胆槽体,银内胆镶嵌于所述内胆槽体内且二者间无间隙紧密贴合,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该底部的通孔;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的环通孔周边处的外表面上还镶有银外胆,所述银内胆和银外胆间经由填充于通孔内的银一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限定,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相应于通孔外的部位,还设有与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相接并向下延伸的凸环,所述凸环与毛坯主体一体相接为器皿毛坯;所述凸环的内壁、底面,及自底面向上的整个高度或部分高度的外壁包覆于所述银外胆内,且凸环的被包覆部位与所述银外胆间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银内胆和银外胆的厚度为1-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依次进行的制坯、刻槽、镶银内胆、镶银外胆、抛光步骤。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限定,它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进行:
(1)制坯
制作器皿毛坯或毛坯主体,得A;
(2)刻槽
采用精雕机沿着A的内壁雕刻出内胆槽体,得B ;
(3)镶银内胆
将银块置于B内,通过对银块转动、敲打、挤压,在内胆槽体处形成与B无隙紧密贴合的银内胆,多余的银通过通孔挤压到B外部,得C;
(4)镶银外胆
通过对C上处于B外部的银的转动、敲打,使这部分银包覆B的底部外壁,或包覆B的外壁与凸环,并与B的外壁间无隙紧密贴合形成银外胆,得D;
(5)抛光
采用布伦抛光机,对D上相应于B与银内胆的相接处,以及B与银外胆的相接处,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再对银内胆和银外胆的整体进行抛光,得目标的镶银器皿。
作为上述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器皿毛坯或毛坯主体即A的材质,为陶瓷、玻璃、塑料或树脂中的一种。
上述方法还有一种限定,所述的镶银器皿为杯、碟、碗或茶壶。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镶银器皿,具有如下优点:
①银内胆和银外胆通过通孔一体连接,使得器皿毛坯与镶银层结合牢固,镶银层不脱落,寿命长;
②避免了在使用该器皿时皮肤烫伤的现象发生;
③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成品镶银器皿外形美观,在保留其保健价值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适用于镶银器皿的制作,所制镶银器皿进一步地适用作餐饮容器。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器皿毛坯1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器皿毛坯11镶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器皿毛坯,12-内胆槽体,21-银内胆,22-银外胆,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制作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渠道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镶银器皿
一种镶银器皿,如图1所示,包括毛坯主体与银内胆21,毛坯主体的内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内腔,毛坯主体的下部的内壁沿壁厚方向向接近外壁的方向凹陷为内胆槽体12,银内胆21镶嵌于所述内胆槽体12内且二者间无间隙紧密贴合,银内胆21厚度为1-5mm,内胆槽体12的深度与镶银内胆21的厚度相匹配,使得镶银后该器皿内壁能光滑过度。毛坯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该底部的通孔3,毛坯主体的底部的环通孔3周边处的外表面上还镶有银外胆22,银内胆21和银外胆22间经由填充于通孔3内的银一体连接。银外胆22的厚度为1-5mm。
镶嵌银内胆21后,通孔3中充满了银,器皿毛坯11的底部为密封状态,保证了器皿内部不漏水。银外胆22在毛坯主体外壁的高度可根据实际美观的需要设定,由于银外胆22与银内胆21为一体连接,保证了银内胆21的牢固性,使其不易脱落,寿命长。
毛坯主体的底部相应于通孔3外的部位还设有与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相接并向下延伸的凸环,凸环与毛坯主体一体相接为器皿毛坯11,如图1所示的碗形结构,凸环的内壁、底面,及自底面向上的整个高度或部分高度的外壁包覆于所述银外胆22内,且凸环的被包覆部位与所述银外胆22间紧密贴合,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凸环可以带有稍显上细下粗的锥度。
根据实际的需要,该毛坯主体的材质可以为陶瓷、玻璃、塑料或树脂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所示的器皿为茶碗,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器皿可以为杯子、碟子、碗或茶壶等生活中常用盛装液体的器皿。
本实施例中的镶银茶碗在倒入茶水后,该器皿的银内胆21并未在皮肤接触部位,因而避免了对人体皮肤的烫伤;由于内壁镶有银内胆21,其与银外胆22一体相连,不仅保证了银内胆21的牢固度,保证了该器具的严密性,并且发挥了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实施例2 一种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它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进行:
(1)制坯
制作器皿毛坯11或毛坯主体,器皿毛坯或毛坯主体的材质为陶瓷、玻璃、塑料或树脂中的一种,该器皿可以杯子、碟子、碗或茶壶中的一种,器皿毛坯的制作工艺为现有的制作工艺,如经过原料加工、制作泥坯、成型、烧制四个步骤制作陶瓷器皿毛坯,得A;
(2)刻槽
采用精雕机沿着A的内壁雕刻出内胆槽体12,得B ;
(3)镶银内胆
将银块置于B内,通过对银块转动、敲打、挤压(或者可以通过模压的方式),在内胆槽体12处形成与B无隙紧密贴合的银内胆21,由于银较软,多余的银通过向通孔3处挤压至集中到B外部,得C;
(4)镶银外胆
通过对C上处于B外部的银的转动、敲打(或者可以通过模压的方式),使这部分银包覆B的底部外壁,或包覆B的外壁与凸环,并与B的外壁间无隙紧密贴合形成银外胆22,得D;
(5)抛光
采用布伦抛光机,对D上相应于B与银内胆21的相接处,以及B与银外胆22的相接处,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再对银内胆21和银外胆22的整体进行抛光,得目标的镶银器皿。
本发明提供的镶银器皿的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成品镶银器皿外形美观,在保留其保健价值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1-2,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所作的其它形式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制作镶银器皿的方法,所述镶银器皿,包括毛坯主体与银内胆(21),毛坯主体的内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内腔,毛坯主体的下部的内壁沿壁厚方向向接近外壁的方向凹陷为内胆槽体(12),银内胆(21)镶嵌于所述内胆槽体(12)内且二者间无间隙紧密贴合,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该底部的通孔(3);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的环通孔(3)周边处的外表面上还镶有银外胆(22),所述银内胆(21)和银外胆(22)间经由填充于通孔(3)内的银一体连接;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相应于通孔(3)外的部位,还设有与所述毛坯主体的底部相接并向下延伸的凸环,所述凸环与毛坯主体一体相接为器皿毛坯(11);所述凸环的内壁、底面,及自底面向上的整个高度或部分高度的外壁包覆于所述银外胆(22)内,且凸环的被包覆部位与所述银外胆(22)间紧密贴合;所述银内胆(21)和银外胆(22)的厚度为1-5mm;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进行的制坯、刻槽、镶银内胆、镶银外胆、抛光步骤;
(1)制坯
制作器皿毛坯(11);
(2)刻槽
采用精雕机沿着器皿毛坯(11)的内壁雕刻出内胆槽体(12),得B ;
(3)镶银内胆
将银块置于B内,通过对银块转动、敲打、挤压,在内胆槽体(12)处形成与B无隙紧密贴合的银内胆(21),多余的银通过通孔(3)挤压到B外部,得C;
(4)镶银外胆
通过对C上处于B外部的银的转动、敲打,使这部分银包覆B的外壁与凸环,并与B的外壁间无隙紧密贴合形成银外胆(22),得D;
(5)抛光
采用布伦抛光机,对D上相应于B与银内胆(21)的相接处,以及B与银外胆(22)的相接处,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再对银内胆(21)和银外胆(22)的整体进行抛光,得目标的镶银器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镶银器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毛坯(11)的材质,为陶瓷、玻璃或树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镶银器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银器皿为杯、碟、碗或茶壶。
CN201510376506.7A 2015-07-01 2015-07-01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4957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06.7A CN104957943B (zh) 2015-07-01 2015-07-01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06.7A CN104957943B (zh) 2015-07-01 2015-07-01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943A CN104957943A (zh) 2015-10-07
CN104957943B true CN104957943B (zh) 2017-07-21

Family

ID=5421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6506.7A Active CN104957943B (zh) 2015-07-01 2015-07-01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7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5283B (zh) * 2020-11-17 2022-08-30 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杀菌的银钛复合内胆及水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0778U (zh) * 1971-03-04 1972-10-07
JPH0710778U (ja) * 1993-07-13 1995-02-14 株式会社マックエイト Led表示装置
JP2000093278A (ja) * 1998-09-17 2000-04-04 Kawabata Shoten:Kk 食器およびその製法
CN201938938U (zh) * 2011-03-16 2011-08-24 朱维矩 安全卫生餐具
CN202589087U (zh) * 2012-04-26 2012-12-12 施欣文 一种镀银保健碗
CN104002605B (zh) * 2014-04-25 2016-08-24 支绍云 一种防烫陶瓷镶银器皿的制作工艺
CN204908891U (zh) * 2015-07-01 2015-12-30 李达 镶银器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943A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7943B (zh) 镶银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CN204908891U (zh) 镶银器皿
CN104433768A (zh) 可升降双层火锅盘
CN105962765A (zh) 自带螺旋牙片的旋转式升降火锅
CN101352229B (zh) 功能食用菌及其制备工艺
CN213829504U (zh) 一种新的模具套
CN210446501U (zh) 一种便于叠放的陶瓷果盘
CN208510537U (zh) 一种自身防烫防滑的快客杯
CN215993568U (zh) 一种茶杯的杯盖垫
CN210883085U (zh) 一种可应用铝箔感应密封的陶瓷罐
CN205359077U (zh) 一种瓷木结合的陶瓷水杯
CN211432080U (zh) 一种焖茶器
CN201208127Y (zh) 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
CN210471773U (zh) 抑菌陶瓷银器皿
CN210581956U (zh) 分餐盘
CN206979269U (zh) 可叠成半球状的餐具组合
CN207411945U (zh) 一种双腔新式茶壶
CN209789418U (zh) 一种陶瓷温酒器
CN2746826Y (zh) 透明外壳纯银内胆容器类餐饮用具
CN201894464U (zh) 玉石杯
CN207590417U (zh) 一种一次性防烫塑料碗
CN209528782U (zh) 防烫纸塑容器
CN207323211U (zh) 一种竹身杯
CN206933918U (zh) 一种茶海
CN208581925U (zh) 旅行品茗功能紫砂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