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7159A -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7159A
CN104957159A CN201510148137.6A CN201510148137A CN104957159A CN 104957159 A CN104957159 A CN 104957159A CN 201510148137 A CN201510148137 A CN 201510148137A CN 104957159 A CN104957159 A CN 104957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conazole
spot
bacterium ester
chlorine nalidixic
nalidixic bacte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8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7159B (zh
Inventor
刘润强
郎剑锋
张兆沛
李新安
高杨帆
王建华
郑亚伟
杜鹏举
李明明
聂新远
闫磊
王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148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7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7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组合物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40:1~1:30。该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禾谷类或花卉等作物病害防治。该组合物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残留低,对人、畜、环境等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用于花卉病害的防治。
(二)背景技术
随着花卉种植的越来越广泛,各种病虫害也越来越多,病虫情指数严重的时候严重影响了花卉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对于花卉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为辅”,而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但目前国内用于防治花卉病虫害的化学药剂较少,绝大多数为单剂,且很大部分效果并不理想。
叶菌唑(Metconazole,CAS号125116-23-6)是一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叶菌唑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且活性极佳。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镰孢霉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叶菌唑同传统杀茵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植物病害范围却很广。
氯啶菌酯(Tricyclopyricarb,试验代号SYP-7017)为吡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瓜类白粉病、蔬菜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
实践证明化学农药单剂的长期使用极易出现抗性问题,导致用量不断加大,风险增加,不利于环境生态安全。寻求科学、合理的农药复配,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
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如果两者能复配在一起,就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同时二者复配后相比单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提高单剂单独使用的效力。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用量低、持效期长、残留小、安全且具有增效作用的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花卉病害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叶菌唑和氯啶菌酯,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40:1~1:30。
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优选重量比为4~30:2~20。
更优选地,二者的重量比为10:1~1:10;
最优选的,二者的重量比为1:1。
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乳油或种衣剂等。
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在上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70%。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将所述杀菌组合为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病害;优选地,所述病害为:玫瑰白粉病、锈病、褐斑病、枯萎病,兰花叶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白绢病、轮纹病,菊花褐斑病、灰霉病、立枯病、枯萎病、锈病,茉莉花白绢病、褐斑病,万年青叶斑病、炭疽病,文竹灰霉病、叶斑病,紫罗兰立枯病、黑斑病,千日红猝倒病、叶斑病,百合立枯病、叶枯病、疫病、炭疽病, 郁金香灰霉病、疫病、立枯病、菌核病,美人蕉锈病、叶斑病,仙客来灰霉病、炭疽病、软腐病,荷花叶斑病、黑斑病、腐烂病,茶花炭疽病、叶斑病、疫病,广玉兰褐斑病、叶斑病,桂花褐斑病、炭疽病,白兰花根腐病、炭疽病、叶斑病,红花草白粉病等。优选用于郁金香灰霉病、菊花灰霉病、紫罗兰黑斑病、兰花炭疽病和玫瑰白粉病的防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很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显著提高,其共毒系数至少为120以上,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剂量及成本,减少了残留,也减轻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本发明中两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可以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组合物对经济作物病害防效优良,此外,也可用于它农作物病害的防治。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本发明组合物以叶菌唑和氯啶菌酯为有效成分,经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发现,两者复配之后对抗药性病害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实物测定实例1: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1、试验对象:郁金香灰霉病菌[拉丁学名:Botryotiniatulipgeseriana]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0和共毒系数。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2-2006》,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表1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表1 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18、1∶12、1∶6、1∶1、6∶1、12∶1和18∶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郁金香灰霉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6、1:1和6: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郁金香灰霉病的防治以1:6~6:1复配较好。
实物测定实例2: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菊花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1、试验对象:菊花褐斑病菌[拉丁学名:Pseudocercospora chrysanthemicola(Yen)]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0和共毒系数。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2-2006》,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菊花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表2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表2 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菊花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9、1∶3、1∶3、1∶1、3∶1、6∶1和9∶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菊花褐斑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6、1∶3、1∶1、3:1和6∶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菊花褐斑病的防治以1:6~6:1复配较好。
实物测定实例3: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紫罗兰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1、试验对象紫罗兰黑斑病菌[拉丁学名:Alternaria japonica Yoshii]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0和共毒系数。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2-2006》,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紫罗兰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3,表3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表3 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紫罗兰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15、1∶10、1∶5、1∶1、5∶1、10∶1和15∶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紫罗兰黑斑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10、1∶5、1:1和5: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紫罗兰黑斑病的防治以1:10~5:1复配较好。
实物测定实例4: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兰花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1、试验对象:兰花炭疽病菌[拉丁学名: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Allesch f.Cymbidii Allesch]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14-2008》,采用含药培养基法。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0和共毒系数。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14-2008》,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兰花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4,表4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表4 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兰花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12、1∶9、1∶6、1∶1、6∶1、9∶1和12∶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兰花炭疽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9、1∶6、1∶1、6:1和9∶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兰花炭疽病的防治以1:9~9:1复配较好。
实物测定实例5: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玫瑰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
1、试验对象:玫瑰白粉病菌[拉丁学名:Sphaerotheca pannosa]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4-2006》,采用盆栽法。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防治效果(%),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0和共毒系数。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4-2006》, 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玫瑰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5,表5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表5 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玫瑰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0∶1、1∶5、1∶3、1∶1、3∶1、5∶1和10∶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玫瑰白粉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5、1∶3、1:1、3:1、5∶1和10: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玫瑰白粉病的防治以1:5~10:1复配较好。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与已知的助剂和辅剂、用已知的方法制备呈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其中比较好的剂型有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乳油或种衣剂,这些已知的助剂、辅剂有分散剂、扩散剂、消泡剂、润湿剂、崩解剂、成膜剂及填料等。
以下用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将叶菌唑25g、氯啶菌10g、农乳1601#10g、环己酮15g、矿物油加至 100g,混合至均匀液相,制得本发明组合物35%乳油。
实施例2:
将叶菌唑20g、氯啶菌酯2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g、十二烷基硫酸钠6g、尿素1g、高岭土加至100g,经混合、超细粉碎、造粒制得本发明组合物45%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
将叶菌唑5g、氯啶菌酯20g、十二烷基磺酸钠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g、扩散剂NNO 2g、黄原胶0.5g、丙二醇3g、有机硅0.5g,加水至100g,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本发明组合物25%悬浮剂。
实施例4:
将叶菌唑5g、氯啶菌酯40g、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5g、白炭黑10g、膨润土加至100g,混合经气流粉碎制得本发明组合物45%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将叶菌唑15g、氯啶菌酯5g、环己酮7g、烷基芳基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g、乙二醇4g及加水至100g,配制油相,配制水相,在高剪切下,将油相均匀水相中或者将水相加入油相中,剪切制得本发明组合物20%水乳剂。
实施例6:
将叶菌唑1g、氯啶菌酯1g、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硅酸铝镁1g、聚乙烯醇2g、有机硅0.5g、乙二醇2g、碱性玫瑰精0.5g,加水至100g,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本发明组合物2%悬浮种衣剂。
本发明的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已经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鉴本发明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 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叶菌唑和氯啶菌酯,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40:1~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5~30:3~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10:1~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乳油或种衣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在上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7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为玫瑰白粉病、锈病、褐斑病、枯萎病,兰花叶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白绢病、轮纹病,菊花褐斑病、叶枯病、立枯病、枯萎病、锈病,茉莉花白绢病、褐斑病,万年青叶斑病、炭疽病,文竹灰霉病、叶斑病,紫罗兰立枯病、黑斑病,千日红猝倒病、叶斑病,百合立枯病、叶枯病、疫病、炭疽病,郁金香灰霉病、疫病、立枯病、菌核病,美人蕉锈病、叶斑病,仙客来灰霉病、炭疽病、软腐病,荷花叶斑病、黑斑病、腐烂病,茶花炭疽病、叶斑病、疫病,广玉兰褐斑病、叶斑病,桂花褐斑病、炭疽病,白兰花根腐病、炭疽病、叶斑病或红花草白粉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为郁金香灰霉病、菊花褐斑病、紫罗兰黑斑病、兰花轮纹病或玫瑰白粉病。
CN201510148137.6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04957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137.6A CN104957159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137.6A CN104957159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159A true CN104957159A (zh) 2015-10-07
CN104957159B CN104957159B (zh) 2017-04-05

Family

ID=5421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137.6A Active CN104957159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71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8853A (zh) * 2008-04-10 2008-09-10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
CN102017955A (zh) * 2010-12-27 2011-04-20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叶菌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237447A (zh) * 2010-10-07 2013-08-07 巴斯夫欧洲公司 嗜球果伞素用于增加冬季禾谷类中面筋强度的用途
CN104106581A (zh) * 2013-04-20 2014-10-2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啶菌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8853A (zh) * 2008-04-10 2008-09-10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
CN103237447A (zh) * 2010-10-07 2013-08-07 巴斯夫欧洲公司 嗜球果伞素用于增加冬季禾谷类中面筋强度的用途
CN102017955A (zh) * 2010-12-27 2011-04-20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叶菌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06581A (zh) * 2013-04-20 2014-10-2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啶菌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159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6540B (zh)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942240B (zh) 一种包含大黄素衍生物与苯并异噻唑啉酮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422213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63910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315400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857511A (zh) 一种包含大黄素衍生物与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3719099A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和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2550600B (zh) 一种含有氟啶胺和硫磺的杀菌组合物
CN110402937B (zh) 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醚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242242A (zh) 包含灭菌丹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4585185A (zh)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385244A (zh)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7396926A (zh) 一种含增产胺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抗菌增长组合物
CN104686539A (zh)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灭菌丹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550563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957159A (zh)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604883A (zh) 一种氟唑菌酰胺与种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488869A (zh) 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4782640A (zh) 一种含有缬霉威和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526958A (zh) 含有大黄素和叶菌唑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8782579A (zh) 一种包含克菌丹和联苯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563934B (zh) 一种含噻呋酰胺和代森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371186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7087609A (zh) 含有蒽醌类化合物与乙蒜素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5831125A (zh) 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