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4627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4627B
CN104954627B CN201410111715.4A CN201410111715A CN104954627B CN 104954627 B CN104954627 B CN 104954627B CN 201410111715 A CN201410111715 A CN 201410111715A CN 104954627 B CN104954627 B CN 104954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aramete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nois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7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4627A (zh
Inventor
宋文彬
刘长生
靳玉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17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4627B/zh
Priority to US14/500,375 priority patent/US983239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954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4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6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其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同时,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图像处理单元;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电子设备均设置有摄像头,以便人们随时的拍摄需求。由于人们对于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倾向于使用配置有较高像素的设备进行拍摄。例如通过具有高像素摄像头的手机或者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以获得质量较好的图像。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拍摄环境对图像的质量也具有较大影响,例如由光和电引起的图像噪声,会妨碍人们感觉器官对接收的图像信息的理解。因此,在获取图像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在电子设备中存在通过以实际大量统计数据确定的各种典型场景和场景对应的处理方式,在获得拍摄的图像后,通过假定的摄像头工作环境、噪声环境和对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对应的场景,从而根据该场景对应的处理方式对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和图像处理工作。
但在实际实现过程中,通常是在图像完全从图像传感器中传输出来之后再对其进行各种数据的分析,由于图像传感器的传输图像的速率有限,且数据的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处理的图像数据量较大,故使得图像从传输开始到最后的确定处理方式的过程较为漫长,花费的时间较长,使得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且,电子设备中预存的典型场景有限,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场景,故不能较好地针对特殊场景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增加了后期对图像的处理负担。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显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
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较佳的,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较佳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和/或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较佳的,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
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较佳的,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
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较佳的,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
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较佳的,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包括:
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较佳的,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较佳的,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
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
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
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操作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
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较佳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较佳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和/或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较佳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具体用于: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故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同时采集到处于同一场景且具有不同像素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从而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输出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合成处理,即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异构阵列摄像头,通过将采集的图像进行合成可以较方便地获取采集的图像。其中,在采集到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时,由于图像输出所需的时间与像素相关,故像素较低的第一图像所需的输出时间较短,当所述第一图像被输出后,能够从中提取到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从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信息可以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例如,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可能是图像的噪声或亮度值,因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来自于同一环境,故包含有相同的图像噪声和亮度值,因此,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的所述处理方式能够用于处理合成后的图像,即利用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存在的传输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处理方式,无需在两幅图像都完全从图像传感器中传输出来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确定处理方式,同时无需再花费时间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主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其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故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同时采集到处于同一场景且具有不同像素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从而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输出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合成处理,即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异构阵列摄像头,通过将采集的图像进行合成可以较方便地获取采集的图像。其中,在采集到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时,由于图像输出所需的时间与像素相关,故像素较低的第一图像所需的输出时间较短,当所述第一图像被输出后,能够从中提取到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从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信息可以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例如,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可能是图像的噪声或亮度值,因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来自于同一环境,故包含有相同的图像噪声和亮度值,因此,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的所述处理方式能够用于处理合成后的图像,即利用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存在的传输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处理方式,无需在两幅图像都完全从图像传感器中传输出来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确定处理方式,同时无需再花费时间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笔记本、PAD(平板电脑)、手机等等不同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其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所包含的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均为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由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从而便于采集同一场景中的多个图像进行合成等处理,以获得较好质量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可以是以阵列的方式进行排列的,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构成具有较好拍摄效果的阵列摄像头。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各个图像采集单元之间对应的像素可以是相互不同或部分相同。例如,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的像素可以是低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像素,则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故当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按照阵列方式进行排列时,可以构成异构阵列摄像头,从而通过所述异构阵列摄像头可以采集各个场景的图像。
步骤102: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后,可以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中,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常,在采集到图像后,图像传感器按照图像像素输出图像数据,所以当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不同时,输出数据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为20W,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是120W,则输出所述第一图像所需的时间可能是1t,而输出所述第二图像所需的时间可能是6t,故输出所述第一图像的时间是输出所述第二图像的时间的1/3以下。
步骤103: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的、可以用于对采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时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处理。例如,环境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需要对采集的整体图像进行图像去噪处理,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图像的噪声点参数的分布特征确定相应的处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输出数据时,像素较低的所述第一图像会先于所述第二图像输出,因此,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过程中,即所述第二图像未完全输出前,可能所述第一图像已经输出,则可以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从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可以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和/或图像噪声参数信息。通常,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在同一采集区域采集的多个图像均具有相同的图像特征。例如,图像噪声、图像色彩等。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其中,确定所述图像灰度信息具体可以是根据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灰度直方图来确定的。所述图像灰度直方图是灰度级的函数,它可以表示图像中具有某种灰度级的像素的个数,反映了图像中某种灰度出现的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图像灰度信息可以是指是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灰度。通常,一幅完整的图像,是由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组成的。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的缩览图都是以灰度显示的。用不同的灰度色阶来表示“红,绿,蓝”在图像中的比重。通道中的纯白,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为最高亮度,亮度级别是255。色彩的变动,实际上就是间接在对通道灰度图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像素点都有一个采样颜色,该采样颜色对应的灰度级的取值可以是0-255,从而根据灰度级,所述每个像素点可以呈现从最暗的黑色到最亮的白色的视觉效果。
通常,像素也叫分辨率,是指可以显示出的水平和垂直像素的数组,其值通常与若干显示方式相对应。分辨率为1366×768时,就是指在等离子屏幕的横向上划分了1366个像素点,竖向上划分了768个像素点。分辨率越高,则可接收分辨率的范围越大,则等离子的信号接收范围越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灰度级可以是指黑白显示器中显示像素点的亮暗差别,在彩色显示器中表现为颜色的不同,灰度级越多,图像层次越清楚逼真。现在的灰度分为256级,类似于黑白电视的明暗图像,灰度级别越高,图像越暗。所述预设灰度级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的环境光线自动设置的灰度级。例如,在阴天时,所述预设灰度值可以是180,以使得图像的色度偏明亮一些。或者,所述预设灰度值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例如,在拍摄过程中用户根据拍摄需求,通过调节预设灰度值可以获得多种显示效果的图像。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的过程也可以是根据所述图像灰度直方图来确定的。例如,由于每个像素点都具有对应的灰度级,则通过对所述图像灰度直方图中各灰度级的像素点出现次数的统计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到各个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个数。从而根据所述第一灰度级,可以在所述图像灰度直方图中确定出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灰度级可以是指所述图像灰度直方图中灰度级大于所述预设灰度级且对应了最多像素点的灰度级。
较佳的,在确定出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确定所述第一比例。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点的总量可以根据像素与分辨率的关系进行确定。例如,当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为30W时,其对应的分辨率为640×480,即所述第一图像总共含有307200个像素点。若确定出的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为107520,则可知所述第一比例约为35%。
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该过程具体可以是: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亮度值可以与灰度级对应的表示亮度的数字,图像亮度与图像的灰度级具有相同的数值。例如,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可以将所述第一灰度级确定为所述第一亮度值。即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若所述第一灰度值为180,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亮度值为18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比例阈值可以是预先根据所述特定像素点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灰度级确定的。例如,当所述特定像素点对应的所述第一灰度级为160,即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亮度较为正常的部分,则所述预设比例可以设置为50%,则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时,则说明所述第一图像中超过一半的像素点对应有较高的灰度级,从而可以确定所述第一亮度值,例如所述第一亮度值为160。
如果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则可以将数值处于所述预设灰度级与所述第一灰度级之间的数值确定为所述第二亮度值。例如,所述第一灰度级为150,所述预设灰度值为110,若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则所述第二亮度值可以是130。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亮度值可以能够反映将所述第一图像当前的亮度调为正常亮度所需要提高或降低的亮度的程度。所述调整亮度值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绝对值按照预设规则自动确定的调整值。例如,获得所述绝对值后,可以确定所述绝对值所处的绝对值范围,再根据绝对值范围与调整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所述调整亮度值。例如,当所述绝对值为10%时,所述绝对值所处的绝对值范围为第一绝对值范围,例如为5%-10%,而与所述第一绝对值范围对应的第一调整值为3,则可将所述第一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亮度值,从而可以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值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可以包括: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目前,大多数数字图像系统中,确定图像噪声的过程与输入图像一样,都是采用先冻结再扫描方式将多维图像变成一维电信号,再对其进行处理、存储、传输等加工变换,最后往往还要在组成多维图像信号,在这些过程中电气系统和外界影响将使得图像噪声的精确分析变得十分复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主要通过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的参数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通常,图像噪声会对图像中的像素的亮度及灰度值均有影响,因此通过对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灰度值或亮度的分析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故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直方图信息可以是指与图像灰度直方图对应的信息,两者可以具有相同的灰度值分布,从而根据其中的函数关系确定出能够反映所述第一图像中图像噪声的噪声分布趋势的所述图像噪声均值。其中,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如下:
公式(1)中,a[i]代表所述第一图像中第i个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数量。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出所述图像噪声均值之后,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所述均方值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2)中,均值即为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的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噪声均值。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得多个预设均方差可以是根据统计的实际数据确定的对应有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的数值。从而在确定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后,可以确定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为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具体可以是: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即在确定出所述图像噪声信息后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噪声类型,例如为椒盐噪声、高斯/瑞利噪声或其它类型的图像噪声。从而可以知道目前图像噪声处理方法中针对该类型的图像噪声较合适的处理方法,即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步骤104: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合成单元可以通过图像合成技术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是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从而获得所述合成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合成技术是指将多谱段黑白图像经多光谱图像彩色合成而变成彩色图像。
步骤105: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于同一环境的同对象,故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与环境有关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相同,故在获得所述合成图像后,可以就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特征参数信息确定的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可以包括: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即在获得所述合成图像后,可以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的合成图像进行修正。例如,当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亮度信息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可以确定将所述合成图像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即所述调整亮度值,以使所述合成图像的合成图像亮度能够处于正常范围内。
请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操作单元201、传输单元202、第一处理单元203、合成单元204和第二处理单元205。
所述操作单元201可以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所述传输单元202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可以用于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
所述合成单元204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5可以用于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较佳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5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和/或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还可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具体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较佳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5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具体可以用于: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较佳的,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具体可以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3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其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故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同时采集到处于同一场景且具有不同像素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从而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输出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合成处理,即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异构阵列摄像头,通过将采集的图像进行合成可以较方便地获取采集的图像。其中,在采集到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时,由于图像输出所需的时间与像素相关,故像素较低的第一图像所需的输出时间较短,当所述第一图像被输出后,能够提取到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从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信息可以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例如,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可能是图像的噪声或亮度值,因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来自于同一环境,故包含有相同的图像噪声和亮度值,因此,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来确定的所述处理方式能够用于处理合成后的图像,即利用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间存在的传输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也无需再花费时间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
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可选的,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和/或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
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
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
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包括:
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
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
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
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相同的图像采集方向;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操作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单元中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及在同一时刻,通过其中的第二图像采集元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相同的采集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低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传输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和/或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传输完成之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处理,获得对应的合成图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灰度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灰度信息确定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特定像素点为所述第一图像中与灰度级大于等于预设灰度级的第一灰度级对应的像素点;确定所述特定像素点的数量占所述第一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第一比例;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当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一亮度值;当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根据所述绝对值确定一调整亮度值;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一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减去所述调整亮度值;或者,当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信息对应的图像亮度值为所述第二亮度值时,确定所述处理方式为将所述合成图像对应的合成图像亮度值加上所述调整亮度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修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为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直方图信息;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处理方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具体为: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直方图信息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噪声均值;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均值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均方差;确定多个预设均方差中与所述均方差匹配成功的第一预设均方差;其中,不同的预设均方差为预设的与不同的图像噪声参数信息对应的均方差;将与所述第一预设均方差对应的第一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信息,确定一处理方式,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噪声参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噪声类型;将与所述噪声类型相关的噪声处理方式确定为所述处理方式。
CN201410111715.4A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54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715.4A CN104954627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4/500,375 US9832395B2 (en) 2014-03-24 2014-09-2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lied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t least two image capturing units that have the same image capturing dire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715.4A CN104954627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627A CN104954627A (zh) 2015-09-30
CN104954627B true CN104954627B (zh) 2019-03-08

Family

ID=5414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715.4A Active CN104954627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32395B2 (zh)
CN (1) CN104954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512A (zh) * 2018-05-17 2018-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4811A (zh) * 2021-02-26 2021-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US11863881B2 (en) * 2021-07-06 202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increasing depth-of-field in scenes with multiple regions of interest
CN114187216A (zh) * 2021-11-17 2022-03-15 海南乾唐视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260A (zh) * 2008-06-27 2009-12-30 索尼株式会社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1622862A (zh) * 2006-12-12 2010-01-06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具有多个传感器的hdr照相机
CN102165783A (zh) * 2008-09-25 2011-08-24 苹果公司 利用独立的亮度与色度传感器的图像捕捉
CN103546730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北京博雅华录视听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感光度增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4781B1 (en) * 1999-02-02 2001-02-06 Intel Corporation Rear looking vision system
US7613360B2 (en) * 2006-02-01 2009-11-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spectral fus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JP2012165259A (ja) * 2011-02-08 2012-08-30 Olympus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2862A (zh) * 2006-12-12 2010-01-06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具有多个传感器的hdr照相机
CN101616260A (zh) * 2008-06-27 2009-12-30 索尼株式会社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2165783A (zh) * 2008-09-25 2011-08-24 苹果公司 利用独立的亮度与色度传感器的图像捕捉
CN103546730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北京博雅华录视听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感光度增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71416A1 (en) 2015-09-24
US9832395B2 (en) 2017-11-28
CN104954627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60397C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veness analysis
CN102724400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18470B (zh) 一种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EP2582125B1 (en) Use of noise-optimized selection criteria to calculate scene white points
US8698910B2 (en) Apparatus, camera,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generating advice for capturing an image
KR101007101B1 (ko) 적응형 톤 매핑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영상 처리 시스템
WO2014099284A1 (en) Determining exposure times using split paxels
McKay et al. Image acquisition forensics: Forensic analysis to identify imaging source
US20120070102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079740A (zh) 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0510130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verting images from low dynamic range to high dynamic range
JP2004357277A (ja) デジタル画像処理方法
KR20090111136A (ko) 최적 영상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495462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4093048A1 (en) Determining an image capture payload burst structure
Rana et al. Evaluation of feature detection in HDR based imaging under changes in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JP201225616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20100302399A1 (en) High linear dynamic range imaging
WO2008102296A2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depth sensation of an image
Barkowsky et al. On the perceptual similarity of realistic looking tone mapped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CN113344843B (zh) 一种图像质量测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24541A (zh) 一种监控影像智能诊断恢复方法
CN111062926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1847958B1 (fr) Segmentation d'image numérique d'une zone d'observation en temps réel
CN107862681A (zh) 一种自拍图像质量推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