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8195A -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8195A
CN104938195A CN201510379610.1A CN201510379610A CN104938195A CN 104938195 A CN104938195 A CN 104938195A CN 201510379610 A CN201510379610 A CN 201510379610A CN 104938195 A CN104938195 A CN 104938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garcane
soybean
ridging
cultivation method
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96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泽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XIN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DAXIN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XIN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DAXIN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3796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8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8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8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甘蔗与大豆间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甘蔗的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甘蔗间种大豆对解决耕地资源瓶颈,增加复种指数,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并能提高甘蔗产量,且甘蔗和大豆品质良好,达到最大利益化,增加蔗农的经济收入。

Description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2008/2009年榨季广西蔗糖产量941万吨,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68.6%,全国食糖总产量的63.4%,可见,广西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甘蔗生长期长,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甘蔗生长前期的土地和空间,发展甘蔗合理间间种,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蔗田小气候,发挥作物间互利作用间间种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糖料蔗生产的传统耕作模式,走出一条不影响糖料蔗生产,不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又大幅增加农业收益的新路子,因此,探索一种适合甘蔗间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非常紧迫,同时探索一条适合甘蔗主产区进行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与管理模式,增加蔗农的经济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深20~30cm结合深耕亩施三元复合肥12~15kg、钙镁磷肥30~35公斤,再整平地做畦,畦面宽145~155cm、沟宽35~40cm、沟深35~40cm;
步骤二,甘蔗与大豆间种:畦面单边留80cm供种植甘蔗,其余间种2~3行大豆,株行距25cm×25cm;
步骤三,播种施肥:甘蔗安排在2月下旬播种,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的复合肥1000~1100kg/hm2、150~200kg/hm2有机肥混合作为基肥,3月下旬施120~140kg/hm2作为苗肥,大豆在3月中下旬播种,在甘蔗种植行旁预留地间种大豆,播种量控制在每亩5~6kg;
步骤四,田间管理: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适时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大豆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并追施复合肥每亩25kg,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5%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液;
步骤五,甘蔗的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防治甘蔗二点螟,每次用辉丰杀敌乳油80ml兑水喷杀;7月中旬喷施70%多菌灵稀释至2000倍液防治褐条病,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步骤六,适时收获:在12月中旬气温8~10℃时对甘蔗进行砍收,并收藏好,在来年1月上旬气温8℃时出售甘蔗;在当年6月下旬收获大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肥为酒渣20~28%、余厨垃圾1~5%、牛粪20~25%、豆秸秆8~10%、稻草12~20%、中药废渣15~25%,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
作为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田间管理中甘蔗的两次培土为,第一次培土是待大豆收获后进行,并每亩施用复合肥45kg、尿素25kg;第二次培土是在分蘖末期至伸长前期时,同时每亩施用复合肥20kg。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甘蔗间种大豆后,在生长前期影响甘蔗分蘖和长势,到大豆收获后影响逐渐消除到后期甘蔗的茎长、茎径和单茎重明显提高,使得甘蔗产量提高了7.68%,且间种平均多收2127.8kg/hm2的大豆,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可见,甘蔗间种大豆可争取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土地、光照等自然条件,既可提高甘蔗产量,又可提高复种指数,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蔗田生态环境,减少杂草危害,提高甘蔗的抗旱能力。有效利用甘蔗生长期慢、大豆生长期短及长势快的特点,实现空间与时间的有效利用,并能提高甘蔗产量,且甘蔗和大豆品质良好,达到最大利益化,增加蔗农的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深25cm结合深耕亩施三元复合肥13kg、钙镁磷肥32公斤,再整平地做畦,畦面宽150cm、沟宽38cm、沟深37cm;
步骤二,甘蔗与大豆间种:畦面单边留80cm供种植甘蔗,其余间种2行大豆,株行距25cm×25cm;
步骤三,播种施肥:甘蔗安排在2月下旬播种,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的复合肥1050kg/hm2、180kg/hm2有机肥混合作为基肥,3月下旬施130kg/hm2作为苗肥,大豆在3月中下旬播种,在甘蔗种植行旁预留地间种大豆,播种量控制在每亩5.5kg;
步骤四,田间管理: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适时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大豆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并追施复合肥每亩25kg,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5%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液;
步骤五,甘蔗的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防治甘蔗二点螟,每次用辉丰杀敌乳油80ml兑水喷杀;7月中旬喷施70%多菌灵稀释至2000倍液防治褐条病,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步骤六,适时收获:在12月中旬气温10℃时对甘蔗进行砍收,并收藏好,在来年1月上旬气温8℃时出售甘蔗;在当年6月下旬收获大豆。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酒渣25%、余厨垃圾3%、牛粪22%、豆秸秆10%、稻草15%、中药废渣25%,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
其中,田间管理中甘蔗的两次培土为,第一次培土是待大豆收获后进行,并每亩施用复合肥45kg、尿素25kg;第二次培土是在分蘖末期至伸长前期时,同时每亩施用复合肥20kg。
实施例2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深30cm结合深耕亩施三元复合肥15kg、钙镁磷肥35公斤,再整平地做畦,畦面宽155cm、沟宽40cm、沟深40cm;
步骤二,甘蔗与大豆间种:畦面单边留80cm供种植甘蔗,其余间种3行大豆,株行距25cm×25cm;
步骤三,播种施肥:甘蔗安排在2月下旬播种,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的复合肥11100kg/hm2、200kg/hm2有机肥混合作为基肥,3月下旬施140kg/hm2作为苗肥,大豆在3月中下旬播种,在甘蔗种植行旁预留地间种大豆,播种量控制在每亩6kg;
步骤四,田间管理: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适时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大豆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并追施复合肥每亩25kg,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5%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液;
步骤五,甘蔗的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防治甘蔗二点螟,每次用辉丰杀敌乳油80ml兑水喷杀;7月中旬喷施70%多菌灵稀释至2000倍液防治褐条病,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步骤六,适时收获:在12月中旬气温10℃时对甘蔗进行砍收,并收藏好,在来年1月上旬气温8℃时出售甘蔗;在当年6月下旬收获大豆。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酒渣28%、余厨垃圾5%、牛粪25%、豆秸秆8%、稻草12%、中药废渣22%,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
其中,田间管理中甘蔗的两次培土为,第一次培土是待大豆收获后进行,并每亩施用复合肥45kg、尿素25kg;第二次培土是在分蘖末期至伸长前期时,同时每亩施用复合肥20kg。
实施例3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深20cm结合深耕亩施三元复合肥12kg、钙镁磷肥30公斤,再整平地做畦,畦面宽145cm、沟宽35cm、沟深35cm;
步骤二,甘蔗与大豆间种:畦面单边留80cm供种植甘蔗,其余间种2行大豆,株行距25cm×25cm;
步骤三,播种施肥:甘蔗安排在2月下旬播种,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的复合肥1000kg/hm2、150kg/hm2有机肥混合作为基肥,3月下旬施120kg/hm2作为苗肥,大豆在3月中下旬播种,在甘蔗种植行旁预留地间种大豆,播种量控制在每亩5kg;
步骤四,田间管理: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适时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大豆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并追施复合肥每亩25kg,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5%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液;
步骤五,甘蔗的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防治甘蔗二点螟,每次用辉丰杀敌乳油80ml兑水喷杀;7月中旬喷施70%多菌灵稀释至2000倍液防治褐条病,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步骤六,适时收获:在12月中旬气温8℃时对甘蔗进行砍收,并收藏好,在来年1月上旬气温8℃时出售甘蔗;在当年6月下旬收获大豆。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酒渣20%、余厨垃圾5%、牛粪20%、豆秸秆10%、稻草20%、中药废渣25%,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
其中,田间管理中甘蔗的两次培土为,第一次培土是待大豆收获后进行,并每亩施用复合肥45kg、尿素25kg;第二次培土是在分蘖末期至伸长前期时,同时每亩施用复合肥20kg。
以下通过试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甘蔗茎长和茎径都是甘蔗主要的产量构成因素,间种处理(按照实施例1)和对照甘蔗(常规甘蔗种植)的有关产量性状和大豆产量如表1:
表1 甘蔗间种大豆时甘蔗产量性能和大豆产量
由表1可见,对比甘蔗茎长、茎径和单茎重,实施例1的处理高于对照组,实施例1比对照组产量提高7.68%。甘蔗价格以2013/2014榨季450元/吨计算,大豆价格以2012年7月份全国平均价格4.68元/kg计算,间种区要比对照组的产值多18553.1元/hm2。实施例2和3与实施例2具有相同的效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深20~30cm结合深耕亩施三元复合肥12~15kg、钙镁磷肥30~35公斤,再整平地做畦,畦面宽145~155cm、沟宽35~40cm、沟深35~40cm;
步骤二,甘蔗与大豆间种:畦面单边留80cm供种植甘蔗,其余间种2~3行大豆,株行距25cm×25cm;
步骤三,播种施肥:甘蔗安排在2月下旬播种,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的复合肥1000~1100kg/hm2、150~200kg/hm2有机肥混合作为基肥,3月下旬施120~140kg/hm2作为苗肥,大豆在3月中下旬播种,在甘蔗种植行旁预留地间种大豆,播种量控制在每亩5~6kg;
步骤四,田间管理: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适时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大豆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土,追施复合肥每亩25kg,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5%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液;
步骤五,甘蔗的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防治甘蔗二点螟,每次用辉丰杀敌乳油80ml兑水喷杀;7月中旬喷施70%多菌灵稀释至2000倍液防治褐条病,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步骤六,适时收获:在12月中旬气温8~10℃时对甘蔗进行砍收,并收藏好,在来年1月上旬气温8℃时出售甘蔗;在当年6月下旬收获大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酒渣20~28%、余厨垃圾1~5%、牛粪20~25%、豆秸秆8~10%、稻草12~20%、中药废渣15~25%,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间管理中甘蔗的两次培土为,第一次培土是待大豆收获后进行,并每亩施用复合肥45kg、尿素25kg;第二次培土是在分蘖末期至伸长前期时,同时每亩施用复合肥20kg。
CN201510379610.1A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4938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9610.1A CN104938195A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9610.1A CN104938195A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8195A true CN104938195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5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9610.1A Pending CN104938195A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819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8735A (zh) * 2016-09-14 2017-02-0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甘蔗间作种植的野生豆育种后代的方法
CN106518370A (zh) * 2016-11-07 2017-03-22 广西罗城中科嘉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种植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06576743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花生的方法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2017-05-31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CN112970549A (zh) * 2021-03-01 2021-06-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南方甘蔗间作绿豆黑豆压青还田培肥地力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3961A (zh) * 2012-10-08 2014-04-09 黄秀英 一种新植甘蔗地套种黄豆的栽培方法
CN103718799A (zh) * 2013-12-20 2014-04-16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套种西瓜技术
CN103733865A (zh) * 2014-01-16 2014-04-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宿根蔗间种绿豆压青的培肥方法
CN103988653A (zh) * 2014-04-23 2014-08-20 李平 一种甘蔗套种马铃薯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3999670A (zh) * 2014-05-18 2014-08-27 陈洪佳 甘蔗和大豆间种的种植方法
CN104521465A (zh) * 2014-11-21 2015-04-22 广西大学 一种甘蔗地套种南瓜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3961A (zh) * 2012-10-08 2014-04-09 黄秀英 一种新植甘蔗地套种黄豆的栽培方法
CN103718799A (zh) * 2013-12-20 2014-04-16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套种西瓜技术
CN103733865A (zh) * 2014-01-16 2014-04-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宿根蔗间种绿豆压青的培肥方法
CN103988653A (zh) * 2014-04-23 2014-08-20 李平 一种甘蔗套种马铃薯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3999670A (zh) * 2014-05-18 2014-08-27 陈洪佳 甘蔗和大豆间种的种植方法
CN104521465A (zh) * 2014-11-21 2015-04-22 广西大学 一种甘蔗地套种南瓜的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翠娟: "果蔗间作茄子栽培技术", 《农家之友(理论版)》 *
林作龙: "甘蔗套种毛豆配套栽培效益高", 《福建农业》 *
白云忠等: "水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陈德珍: "新植甘蔗间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云南农业》 *
陈立军等: "甘蔗套春大豆提高蔗田生产效益技术要点", 《新农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8735A (zh) * 2016-09-14 2017-02-0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甘蔗间作种植的野生豆育种后代的方法
CN106518370A (zh) * 2016-11-07 2017-03-22 广西罗城中科嘉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甘蔗种植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06576743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花生的方法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2017-05-31 武宣县禄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CN112970549A (zh) * 2021-03-01 2021-06-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南方甘蔗间作绿豆黑豆压青还田培肥地力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2252B (zh)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CN103947428B (zh) 一种春花生-夏玉米套作种植方法
CN102067774B (zh) 大豆玉米时空错位利用栽培方法
CN106105930A (zh) 双季机械化稻草还田的水稻栽培方法
CN102461407B (zh)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套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2326486A (zh) 一种紫番薯的种植技术
CN102067775B (zh) 一种马铃薯套大豆补偿栽培方法
CN103975743A (zh) 一种提高潮土夏马铃薯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7182496A (zh) 一种香葱种植方法
CN103798037A (zh) 一种夏大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方法
CN104938195A (zh)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CN104838854A (zh) 一种无公害玉米高产种植方法
CN107087465A (zh) 一种冬小麦推荐施肥方法
CN105165337A (zh) 一种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4920055A (zh) 一种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CN104396536A (zh) 一种甘蔗地套种马铃薯的方法
CN104798589A (zh) 一种旱地全膜覆盖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8901732A (zh) 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
CN103704083A (zh) 水稻膜上精准附种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CN107079684A (zh) 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8849312A (zh) 一种芒果种植方法
CN104718962A (zh) 黄淮海麦区小麦“两深一浅”简化高效栽培方法
CN107306659A (zh) 黄河三角洲重度氯化盐粘土盐碱地棉花油葵玉米间套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
CN104938192A (zh) 一种甘蔗套种香芋的免耕栽培方法
CN110226477A (zh) 马铃薯谷子一年三熟节水高效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