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561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5614A
CN104935614A CN201410100927.2A CN201410100927A CN104935614A CN 104935614 A CN104935614 A CN 104935614A CN 201410100927 A CN201410100927 A CN 201410100927A CN 104935614 A CN104935614 A CN 104935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ne network
server
node
routing node
network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09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5614B (zh
Inventor
刘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09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56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4485 priority patent/WO201513963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93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5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主干网系统,其中,主干网系统包括:路由节点以及至少两个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而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路由节点,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然后,路由节点依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上述通信信息发送往目标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服务器也包含在上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内。之后,目标服务器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上述通信信息。可见,本发明实现了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服务器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线服务平台中的服务器架构通常为树形结构,树形结构包括第一层级服务器、第二层级服务器、第三层级服务器直至第N层级服务器,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不同级别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但是不同级别的服务器之间是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同服务器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干网系统,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路由节点以及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路由节点,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所述路由节点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路由节点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优选的,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
将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优选的,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
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优选的,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干网系统中的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
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优选的,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优选的,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优选的,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在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主干网系统中的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优选的,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还包括:
第一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理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理模块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第二管理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干网系统,其中,主干网系统包括:路由节点以及至少两个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而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路由节点,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然后,路由节点依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上述通信信息发送往目标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服务器也包含在上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内。之后,目标服务器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上述通信信息。可见,本发明实现了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服务器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的主干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数据传输方法中信息传输时的信号流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的主干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主干网系统包括:路由节点以及至少两个服务器,其中,每个服务器均设置有主干网接口。
为了举例说明,图1中包含两个路由节点以及两个路由节点的备份节点,其中,路由节点分别为BackBone1以及BackBone2,路由节点的备份节点分别为BackBone(backup)1以及BackBone(backup)2。其中,各个路由节点以及备份节点之间能够进行两两相连,如图中双向箭头所示。
除此,图中采用了四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即客户进程1、客户进程2、客户进程3以及客户进程4,且每个客户进程均通过本身的主干网接口KN_api1与路由节点以及该路由节点的备份节点相连,如客户进程1通过主干网接口KN_api1与路由节点BackBone1以及路由节点BackBone1的备份节点BackBone(backup)1相连。
为了便于主干网的管理,本主干网系统还设置有主干网管理节点KNManager。其中,当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通过KNManager手动将发生故障的工作机切为从机,此时,备机由KNManager驱动成为工作机,为备机分配logic_id。当从机故障解决后,则通过KNManager手动将从机切为备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路由节点以及服务器的数量,上述对各路由节点以及服务器数量的限定只是为了举例说明。
基于上述主干网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101: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路由节点,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结合图1,客户进程1通过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KN_api1将第一消息发送至路由节点BackBone1,其中,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该通信信息可以是客户进程1发送的消息内容,如文字消息,链接等。
S102:所述路由节点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路由节点BackBone1依据第一消息,计算或查找到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这里,第一消息可以包含目标服务器的特性标识,如目标服务器的逻辑地址或目标服务器的类型等信息,当然,第一消息还可以包含其他信息,此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服务器也是主干网系统中的服务器。
S103: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
假设图1中,客户进程3为目标服务器上配置的客户进程,那么,此时,目标进程3通过设置在目标服务器上的主干网接口KN_api3接收第一消息中的通信信息。其中,主干网接口可以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可见,本发明实现了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服务器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上文介绍过,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则,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02可以具体为:
S1021:所述路由节点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S1022: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有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查表得到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然后,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请参阅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工作原理进行形象的说明,如下:
客户进程1通过主干网接口KN_api1将第一信息发送至路由节点,其中,第一消息包括:通信信息,即图中的“msg”、目标服务器的类型,对应图中“sync”以及实体的唯一地址,如图中“separate_id:n”。
然后,路由节点根据第一消息先计算separate_id为n的服务器的逻辑地址,再查表得到该逻辑地址对应的服务器类型为sync的目标服务器的物理地址,之后,向该物理地址发送信息msg。
除此,在图1中,不难发现,本实施例在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相对应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
S104: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
S105:将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步骤S104以及步骤S105的目的是在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由主干网管理节点控制故障的路由节点的备份节点进行工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安全考虑,在检测到路由节点发生故障后,需要进行报警,人工切换备用路由节点,以防止由于主干网管理节点误判断导致的运营事故。
优选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步骤S104的某一具体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包括步骤:
S1041: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S1042: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除此,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本实施例在确定了路由节点故障或客户进程故障后还提供故障解决方案,当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
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上文介绍过,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当服务器的客户进程发生故障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步骤: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干网系统,实现了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服务器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除此,本技术方案中,新增的服务器只需简单的将服务器挂载在路由节点上,不需要做复杂的逻辑链路配置,为服务器的部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除此,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服务器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服务器的运作。且,主干网系统可以通过增加路由节点的方式增强系统处理能力,实现扩容的目的,而非绝限于现有技术中每个服务器最大承载3-5千人的瓶颈。本主干网可以在多个IDC间搭建统一的网络,使不同的IDC的用户进行通信,不受服务器级别的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干网系统中的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
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优选的,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优选的,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优选的,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在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本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施例一类似,请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发明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主干网系统中的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02,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02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21,用于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第二发送模块1022,用于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优选的,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还包括:
第一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理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理模块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第二管理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干网系统,其中,主干网系统包括:路由节点以及至少两个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而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路由节点,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然后,路由节点依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上述通信信息发送往目标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服务器也包含在上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内。之后,目标服务器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上述通信信息。可见,本发明实现了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服务器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干网系统,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路由节点以及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路由节点,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所述路由节点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路由节点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
将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
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干网系统中的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
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在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干网系统中的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每一所述服务器设置有主干网接口,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通信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出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所述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主干网接口接收所述通信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特征信息与服务器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信息发送往具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路由节点配置有备份路由节点,所述路由节点包括第一路由节点,所述主干网系统包括主干网管理节点,还包括:
第一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对应的备份路由节点替换所述第一路由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分别向所述路由节点发送心跳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络管理节点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响应所述心跳包时,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模块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备份路由节点发送第一激活指示后,向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所述路由节点将心跳包发送往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服务器;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所述路由节点相连的主干网管理节点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服务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心跳包时,通过所述路由节点向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发送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设置有客户进程以及备用客户进程,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向客户进程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备用客户进程发送第二激活指示以及分配逻辑地址;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反馈的第二消息后,向所有路由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
第二管理模块,用于所述主干网管理节点将所述备用客户进程切换为主机,将所述用户进程切换为从机。
CN201410100927.2A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935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0927.2A CN104935614B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5/074485 WO2015139633A1 (en) 2014-03-18 2015-03-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0927.2A CN104935614B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5614A true CN104935614A (zh) 2015-09-23
CN104935614B CN104935614B (zh) 2019-12-10

Family

ID=5412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0927.2A Active CN104935614B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5614B (zh)
WO (1) WO20151396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624A (zh) * 2017-04-11 2017-05-31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失效路由恢复方法
US11277377B2 (en) 2017-11-02 2022-03-15 Prisma Analytics Gmbh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random network addresses and apparatus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3571A (zh) * 2021-05-28 2021-08-27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测算方法和风险测算系统
CN116800558B (zh) * 2023-08-25 2023-11-17 山东未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确定性省级骨干网的应急调度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280A (zh) * 2002-06-26 2005-09-14 诺基亚公司 Ip路由器的可编程调度
CN1675882A (zh) * 2002-08-17 2005-09-28 株式会社Kt 卫星ip组播系统和方法
CN102355417A (zh) * 2011-10-08 2012-0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二层互联方法和装置
CN102447626A (zh) * 2010-11-18 2012-05-09 微软公司 具有策略驱动路由的主干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280A (zh) * 2002-06-26 2005-09-14 诺基亚公司 Ip路由器的可编程调度
CN1675882A (zh) * 2002-08-17 2005-09-28 株式会社Kt 卫星ip组播系统和方法
CN102447626A (zh) * 2010-11-18 2012-05-09 微软公司 具有策略驱动路由的主干网
CN102355417A (zh) * 2011-10-08 2012-0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二层互联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624A (zh) * 2017-04-11 2017-05-31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失效路由恢复方法
US11277377B2 (en) 2017-11-02 2022-03-15 Prisma Analytics Gmbh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random network addresses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11563716B2 (en) 2017-11-02 2023-01-24 Prisma Analytics Gmbh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random network addresses and apparatu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39633A1 (en) 2015-09-24
CN104935614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8161B (zh) 一种实现跨设备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16275A (zh) 一种bfd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2006184B (zh) 堆叠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4104570A (zh)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36683B (zh) 一种实现隧道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53767A (zh) 一种虚拟分片网络的实现方法及一种交换机
CN1049356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262753A (zh) 一种基于sdn虚拟交换机的安全策略的系统及方法
CN105471610A (zh) 一种使用多板卡保护HQoS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18936A (zh) 链路动态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03036728A (zh) 一种多冗余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7948063B (zh) 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3200117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6559323A (zh) 一种sdn设备首包上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30829B (zh) 一种lsp的建立方法、装置
CN111327527B (zh) 流量转发方法、系统、sdn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63462A (zh) 一种处理堆叠分裂的方法及交换机
CN104618157A (zh) 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704167A (zh) 一种业务链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150711B (zh) 点到多点二层组播业务的保护倒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790411B (zh) 虚拟交换机与物理交换机的非聚合端口级联系统及方法
CN102970236B (zh) 一种组播分发树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1327524B (zh) 流量转发方法、系统、sdn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74152B (zh) 一种光网络分配单元
CN105471598A (zh) 一种虚拟以太网端口归属单板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