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5384A -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5384A
CN104935384A CN201510256467.7A CN201510256467A CN104935384A CN 104935384 A CN104935384 A CN 104935384A CN 201510256467 A CN201510256467 A CN 201510256467A CN 104935384 A CN104935384 A CN 104935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qam
ofdm
carrier
signal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64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5384B (zh
Inventor
刘凌
肖石林
毕美华
张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564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5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5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5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3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本发明基于副载波调制,用DSB-SC模块产生副载波调制所需的光副载波,即单个激光器为两个下行射频OQAM-OFDM信号提供光载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接入网系统成本;并综合利用OQAM-OFDM调制信号高旁瓣抑制比、高频谱效率及对ICI和ISI干扰具有松弛性等优点,以实现低载波间隔的下行信号传输,增加带宽利用率、提高用户的接入数。该系统经灵活部署后也可实现用直接检测光电探测器完成OQAM-OFDM信号的远程外差相干检测。

Description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Internet流量和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据思科最近发布的报告,在2015年“最后一公里”流量将超过长距离传输流量,带宽瓶颈大幅度转移至“最后一公里”。无源光网络PON因其高容量和低成本成为最有前景接入网技术之一。而现有的EPON/GPON技术均难以满足带宽不断增长的需求,且现有商业PON结构因简单及低成本的考虑常采用OOK调制和检测。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率、带宽容量,业界为NG-PON2提出了多种体系结构及调制方式。
数字信号处理DSP近来被用在核心网中使得系统性能大幅度提升,故业界正研究将其用于PON。DSP的显著优点是能根据链路状况来改变链路功率预算,从而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支持更多的用户。而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FDM-PON是基于DSP的弹性PON典型结构。OFDM-PON最早是在2007年的欧洲光通信会议ECOC上,由美国普林斯顿NEC实验室的Dayou Qian等人提出。其具有系统频谱利用率高、服务透明、灵活带宽、基于成熟DSP技术的实现成本效益高、降低高速PON系统对光器件的要求和限制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接入网最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
然而,因传统OFDM信号具有时域和频域内的双重正交性,对传输系统的线性度要求较高;且信号频谱具有较高的旁瓣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具有较低的抗噪声能力,从而影响信号在光纤信道中的传输特性。而基于交错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ffset-QA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OQAM-OFDM信号具有较高的旁瓣抑制比,抗噪声能力及频谱效率高大大提升,已作为增强调制技术,提交至美国电讯工业化协会(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TIA)、IEEE 802.22WRAN以及3GPP TR 25.814。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带宽利用率及下行系统的传输速率,副载波调制(SCMSubcarrier modulation)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DSB-SCDouble Sideband-Suppressed Carrier)是副载波产生方式之一,即使得单个激光器产生两路副载波,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降低系统成本。
经对现有文献检索发现,2008年美国NEC实验室的Jianjun Yu,Dayou Qian等人在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Centralized LightwaveWDM-PON Employing 16-QAM Intensity Modulated OFDM Downstream and OOKModulated Upstream Signals"(采用下行16QAM OFDM调制和上行OOK调制的集中式光波WDM-PON系统)。该文章中提出了一种OFDM-WDM-PON结构。下行传输信号采用OFDM调制,首先OFDM基带信号与RF射频源相乘后从基带搬至高射频域,再与光源一同注入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将OFDM信号搬至光域实现DSB信号。然而,这种载波产生方式需要高频的射频时钟源才能实现,增加了系统成本。另外,OFDM的低旁瓣抑制比会使得下行载波间隔的增大,且该系统结构的远端节点采用光阵列波导光栅来实现上/下行数据的合/分路,会改变已铺设网络系统中的光分布式网络的结构。
又经检索发现Dayou Qian,Neda Cvijetic等人2009年在Optical Fiber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National Fiber Optic Engineers ConferenceOFC/NFOEC会议上发表了题为“40-Gb/s MIMO-OFDM-PON Using PolarizationMultiplexing and Direct-Detection”(采用偏振复用和直接检测的40-Gb/sMIMO-OFDM-PON)。该文献中,作者提出了基于偏振复用技术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均衡算法的OFDM-PON系统,以此来提高下行系统的传输速率。该文章在光线路终端对连续波通过抑制载波的调制方式产生两个光副载波信号,从而实现副载波复用。经OFDM调制的两路光载波分别通过偏振合波器合路,产生偏振复用下行OFDM信号。下行OFDM信号在光网络单元经过偏振分束器分成两路分别送入两个光电检测器。但该系统采用的副载波产生方法需要高频的射频时钟源才能实现,增加了系统成本;且基于单波长OFDM-PON直接检测,OFDM信号的高旁瓣及系统保护边带预留会导致频谱利用率降低;另外采用基于直接检测的偏振复用技术,需要对传统的偏振解复用方法及相应的相干解调技术进行改进,增加了ONU解调模块的复杂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无源光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系统综合利用副载波复用和OQAM-OFDM调制技术,其中,采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产生副载波复用所需的副载波。具体地,此DSB-SC模块采用低频射频时钟源使单个激光器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分别用来承载使用OQAM-OFDM调制方式的不同数据,实现副载波复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接入网系统成本,且充分利用OQAM-OFDM信号高旁瓣抑制比、高频谱效率及对ICI和ISI干扰具有松弛性等优点,可实现低载波间隔的下行信号传输,增加带宽利用率、提高用户的接入数。光网络单元的下行信号检测模块可采用直接检测或者相干检测,且通过光线路终端器件部署的简单调整该系统也可实现用直接检测光电探测器完成OQAM-OFDM信号的远程外差相干检测。另外,远端节点采用光分路/合路器,与现有的TDM-PON系统兼容,易于实现和升级改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馈入式光纤、远端节点、分布式光纤网络、光网络单元;
其中,光线路终端与馈入式光纤的一端相连并输出下行信号,馈入式光纤的另一端连接至远端节点,远端节点通过分布式光纤网络中的不同分布式光纤分别将下行信号输入各个光网络单元。
优选地,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耦合器、耦合器、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上行信号接收阵列、第一光环行器以及第一粗波分复用器;
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中的每个DFB激光器分别连接一个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
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的输出端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其中一路光副载波与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进行调制,其中另一路光副载波与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进行调制,即所述两路光副载波分别作为不同下行OQAM-OFDM信号的光载波;
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输出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至耦合器,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通过耦合器输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第一粗波分复用器连接馈入式光纤进而实现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输出;
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连接第一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一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以实现上行种子光源的输出,第一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输出注入上行信号接收阵列以实现上行信号的接收。
优选地,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耦合器、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上行信号接收阵列、第一光环行器以及第一粗波分复用器;所述光线路终端中不部署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和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中的每个DFB激光器分别连接一个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
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的输出端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其中一路光副载波通过第一偏振控制器与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进行调制,用作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下行光载波;其中另一路光副载波注入第二偏振控制器以接受偏振状态的调整,使所述另一路光副载波的偏振态与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下行光载波保持一致,用作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外差检测的本振光源;第二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耦合器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的一端,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的另一端连接馈入式光纤进而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下行本振光的输出;
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连接第一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一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以实现上行种子光源的输出,第一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输出注入上行信号接收阵列以实现上行信号的接收。
优选地,所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用于产生副载波调制所需的光副载波,包括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射频时钟源、第二光环行器以及布拉格光栅滤波器;
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一DFB激光器,调节由射频时钟源驱动的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置在传输零点,以使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输出载波抑制的双边带信号;
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连接第二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二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布拉格光栅滤波器以分离载波抑制双边带信号的上边带和下边带,第二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布拉格光栅滤波器分别输出载波抑制双边带信号的上边带、下边带即分别输出用来承载OQAM-OFDM信号的两路光副载波。
优选地,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第二粗波分复用器、下行信号检测模块、射频OQAM-OFDM信号解调模块、上行信号发生模块;
其中,分布式光纤的一端与远端节点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粗波分复用器相连,所述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分别注入下行信号检测模块以实现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检测,下行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射频OQAM-OFDM信号解调模块以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解调;所述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上行种子光源注入上行信号发生模块。
优选地,所述下行信号检测模块为光电检测器以实现直接检测,或者为本振光源、混频器及一对平衡光电探测器以实现相干检测。
优选地,所述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所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所述下行本振光注入下行信号检测模块,所述下行信号检测模块采用直接检测光电检测器以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下行本振光的外差相干检测。
优选地,所述的远端节点为1:N光分路/合路器,该光分路/合路器将下行信号和上行种子光源通过分路器经分布式光纤传送到各个光网络单元,并将各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通过馈入式光纤传送到光线路终端。
优选地,所述的1:N光分路/合路器中N取64、128、256或512。
优选地,所述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为M个下行L波段DFB激光器,每个DFB激光器分别通过所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产生两路光副载波,为使用OQAM-OFDM调制方式的下行数据提供光载波或者为所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提供外差检测的本振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综合采用OQAM-OFDM调制和副载波复用技术:充分利用OQAM-OFDM信号高旁瓣抑制比、高频谱效率及对ICI和ISI干扰具有松弛性等优点,提高PON系统的接入能力,实现低载波间隔的下行信号传输,增加带宽利用率、实现更大传输容量。
2、本发明采用副载波复用,其中DSB-SC模块使用低频射频时钟源即可使单个激光器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分别为两个射频OQAM-OFDM信号提供载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接入网系统成本,提高用户的接入数。
3、本发明通过灵活部署光线路终端结构,在光网络单元中用直接检测光电探测器完成OQAM-OFDM信号的远程外差相干检测。同时,该系统不改变现有铺设的无源光网络的光纤分布式网络结构,且可沿用现有PON系统中的远端节点结构,与现有PON系统兼容,易于升级改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无源光网络下行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无源光网络下行传输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馈入式光纤、远端节点、若干分布式光纤和若干光网络单元。其中,光线路终端与馈入式光纤的一端相连并输出下行信号、馈入式光纤的另一端连接至远端节点,远端节点通过若干分布式光纤分别将下行信号输入各个光网络单元。本发明基于副载波调制,用DSB-SC模块产生副载波调制所需的光副载波,即单个激光器为两个下行射频OQAM-OFDM信号提供光载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接入网系统成本;并综合利用OQAM-OFDM调制信号高旁瓣抑制比、高频谱效率及对ICI和ISI干扰具有松弛性等优点,以实现低载波间隔的下行信号传输,增加带宽利用率、提高用户的接入数。该系统经灵活部署后也可实现用直接检测光电探测器完成OQAM-OFDM信号的远程外差相干检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馈入式光纤、远端节点、若干分布式光纤和若干光网络单元。其中,光线路终端与馈入式光纤的一端相连并输出下行OQAM-OFDM信号、馈入式光纤的另一端连接至远端节点,远端节点通过若干分布式光纤分别将下行信号输入各个光网络单元。远端节点为1:N光分路/合路器,光分路/合路器通过分布式光纤连接光网络单元1、光网络单元2、……,光网络单元N。具体地,N值取决于光分路合路器的分光比,N可取64、128、256或512。
其中,图1中虚线框(1)内的模块为本发明可灵活部署的结构,若部署此结构,耦合器输出的下行信号为不同副载波承载的OQAM-OFDM调制信号;若不部署此结构,耦合器输出的下行信号为OQAM-OFDM调制信号和其本振光源,可在光网络单元实现外差检测。
光线路终端包括M个下行L波段(λd1~λdM)DFB激光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耦合器、耦合器、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上行信号接收阵列、第一光环行器、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其中,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中的每个DFB激光器分别连接一个DSB-SC模块,DSB-SC模块的输出端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其一路光副载波与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另一路光副载波与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两路光副载波分别作为不同下行OQAM-OFDM信号的光载波。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通过耦合器输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第一粗波分复用器连接馈入式光纤进而实现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光信号的输出。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连接第一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一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以实现上行种子光源的输出,第一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输出注入上行信号接收阵列以实现上行信号的接收。具体的M值取决于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下行速率,M可取4、8或10。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分别部署在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前,以便调整偏振控制器使得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出光功率最大。再如图1所示,任一光网络单元包括第二粗波分复用器、下行信号检测模块、射频OQAM-OFDM信号解调模块、上行信号发生模块。其中,分布式光纤的一端与第二粗波分复用器相连,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分别注入下行信号检测模块以实现不同中心波长的OQAM-OFDM调制信号的检测,下行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OQAM-OFDM信号解调模块以实现OQAM-OFDM信号的解调。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上行种子光源注入上行信号发生模块。此下行信号检测模块可为光电检测器以实现直接检测也可为本振光源、混频器及一对平衡光电探测器以实现相干检测。
进一步地,DSB-SC模块使用低频射频时钟源即可产生副载波复用所需的两路光副载波,包括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射频时钟源、第二光环行器和布拉格光栅滤波器。其中,单个DFB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调节由射频时钟源驱动的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其偏置在传输零点,使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输出载波抑制的双边带信号。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连接第二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二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布拉格光栅滤波器用于分离载波抑制双边带信号的上边带和下边带,第二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和布拉格光栅滤波器分别输出载波抑制双边带信号的上边带和下边带即两路光副载波。
此外,如图1(1)所示,实施例中光线路终端的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和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可灵活部署,若不部署,则需在光线路终端内部署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此时DSB-SC模块输出的两路光副载波其一与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用作OQAM-OFDM信号的下行光载波;另一路副载波注入第二偏振控制器以调节其偏振状态,使其与调制OQAM-OFDM信号后的边带光载波保持一致,用作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外差检测的本振光源。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耦合器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的另一端连接馈入式光纤进而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下行本振光源的输出。
进一步地,此时,任一光网络单元中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下行OQAM-OFDM信号和下行本振光注入下行信号检测模块,下行信号检测模块采用直接检测光电检测器即可实现下行OQAM-OFDM信号和下行本振光的外差相干检测。
远端节点为1:N光分路/合路器,该光分路/合路器将下行信号和上行种子光源通过分路器经分布式光纤传送到各个光网络单元并将各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通过馈入式光纤传送到光线路终端。
本实施例为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无源光网络下行传输系统,综合利用副载波复用和OQAM-OFDM调制,具有以下的优点:
1)该体系结构下行采用OQAM-OFDM调制技术,充分利用其高旁瓣抑制比、高频谱效率及对ICI和ISI干扰具有松弛性等优点,可实现低载波间隔的下行信号传输,增加带宽利用率及传输容量,提高无源光网络系统的接入能力。
2)基于副载波调制技术,使用DSB-SC模块产生副载波调制所需的副载波,即利用低频射频时钟源使单个激光器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分别承载使用OQAM-OFDM调制方式的不同数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接入网系统成本,结合OQAM-OFDM调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接入数。
3)通过灵活部署光线路终端结构,可在光网络单元中用直接检测光电探测器完成OQAM-OFDM信号的远程外差相干检测,提升系统灵敏度。
4)该体系结构不改变现有铺设的无源光网络的光纤分布式网络结构,且可沿用现有PON系统中的远端节点结构,与现有PON系统兼容,易于升级改造。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路终端、馈入式光纤、远端节点、分布式光纤网络、光网络单元;
其中,光线路终端与馈入式光纤的一端相连并输出下行信号,馈入式光纤的另一端连接至远端节点,远端节点通过分布式光纤网络中的不同分布式光纤分别将下行信号输入各个光网络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耦合器、耦合器、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上行信号接收阵列、第一光环行器以及第一粗波分复用器;
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中的每个DFB激光器分别连接一个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
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的输出端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其中一路光副载波与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进行调制,其中另一路光副载波与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第二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进行调制,即所述两路光副载波分别作为不同下行OQAM-OFDM信号的光载波;
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第三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输出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至耦合器,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通过耦合器输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第一粗波分复用器连接馈入式光纤进而实现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输出;
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连接第一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一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以实现上行种子光源的输出,第一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输出注入上行信号接收阵列以实现上行信号的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耦合器、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上行信号接收阵列、第一光环行器以及第一粗波分复用器;
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中的每个DFB激光器分别连接一个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
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的输出端产生两路光副载波,其中一路光副载波通过第一偏振控制器与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第一射频OQAM-OFDM信号一同注入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进行调制,用作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下行光载波;其中另一路光副载波注入第二偏振控制器以接受偏振状态的调整,使所述另一路光副载波的偏振态与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下行光载波保持一致,用作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外差检测的本振光源;第二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耦合器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的一端,第一粗波分复用器的另一端连接馈入式光纤进而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下行本振光的输出;
上行C波段激光器阵列连接第一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一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第一粗波分复用器以实现上行种子光源的输出,第一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输出注入上行信号接收阵列以实现上行信号的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用于产生副载波调制所需的光副载波,包括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射频时钟源、第二光环行器以及布拉格光栅滤波器;
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一DFB激光器,调节由射频时钟源驱动的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置在传输零点,以使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输出载波抑制的双边带信号;
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连接第二光环形器的第1端口,第二光环行器的第2端口连接布拉格光栅滤波器,第二光环行器的第3端口、布拉格光栅滤波器分别输出载波抑制双边带信号的上边带、下边带即分别输出用来承载OQAM-OFDM信号的两路光副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第二粗波分复用器、下行信号检测模块、射频OQAM-OFDM信号解调模块、上行信号发生模块;
其中,分布式光纤的一端与远端节点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粗波分复用器相连,所述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分别注入下行信号检测模块以实现不同中心波长的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检测,下行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射频OQAM-OFDM信号解调模块以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的解调;所述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上行种子光源注入上行信号发生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号检测模块为光电检测器以实现直接检测,或者为本振光源、混频器及一对平衡光电探测器以实现相干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粗波分复用器滤出的所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所述下行本振光注入下行信号检测模块,所述下行信号检测模块采用直接检测光电检测器以实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和下行本振光的外差相干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端节点为1:N光分路/合路器,该光分路/合路器将下行信号和上行种子光源通过分路器经分布式光纤传送到各个光网络单元,并将各个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通过馈入式光纤传送到光线路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N光分路/合路器中N取64、128、256或51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L波段激光器阵列为M个下行L波段DFB激光器,每个DFB激光器分别通过所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模块产生两路光副载波,为使用OQAM-OFDM调制方式的下行数据提供光载波或者为所述下行OQAM-OFDM调制信号提供外差检测的本振光源。
CN201510256467.7A 2015-05-19 2015-05-19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35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6467.7A CN104935384B (zh) 2015-05-19 2015-05-19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6467.7A CN104935384B (zh) 2015-05-19 2015-05-19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5384A true CN104935384A (zh) 2015-09-23
CN104935384B CN104935384B (zh) 2017-08-01

Family

ID=5412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64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35384B (zh) 2015-05-19 2015-05-19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53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649A (zh) * 2017-09-01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传输系统及光信号传输方法
CN112805939A (zh) * 2019-03-01 2021-05-14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相干/im-dd双操作光收发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724A (zh) * 2011-10-17 2012-03-1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单波长ofdma无源光网络上下行传输系统
CN103401832A (zh) * 2013-08-12 2013-11-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包含数据的光信号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及方法
CN103686474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远程差频检测的波分复用ofdm-pon传输系统
US20140341561A1 (en) * 2013-05-20 2014-11-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724A (zh) * 2011-10-17 2012-03-1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单波长ofdma无源光网络上下行传输系统
US20140341561A1 (en) * 2013-05-20 2014-11-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CN103401832A (zh) * 2013-08-12 2013-11-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包含数据的光信号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及方法
CN103686474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远程差频检测的波分复用ofdm-pon传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JUN YU 等: "Centralized Lightwave WDM-PON Employing 16-QAM Intensity Modulated OFDM Downstream and OOK Modulated Upstream Signals",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649A (zh) * 2017-09-01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传输系统及光信号传输方法
US11082131B2 (en) 2017-09-01 2021-08-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2805939A (zh) * 2019-03-01 2021-05-14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相干/im-dd双操作光收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5384B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Coheren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for 100G/λ-and-beyond fiber access: recent progress and outlook
CN107919915B (zh) 多路nrz光信号转单路多电平光信号的光纤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075822B (zh)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通信方法及光线路终端设备
CN102035789A (zh) 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动态分配的无源接入网系统和方法
CN102710333A (zh) 基于PON/RoF的全双工有线/无线混合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3686474B (zh) 基于远程差频检测的波分复用ofdm-pon传输系统
CN102036135A (zh) Ofdma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
CN104796376B (zh) 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调制的无源光网络下行传输系统
CN104579536A (zh) 上下行通道重用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48427A (zh) 一种RoF-PON混合接入系统
CN102238130B (zh) 基于ofdm的wdm-pon系统及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JP2020109887A (ja) 光伝送方法および光伝送装置
CN204481832U (zh) 一种基于光梳和载波重用的rof-pon全双工系统
Li et al. Real-time bidirectional coherent ultra-dense TWDM-PON for 1000 ONUs
CN104935384A (zh) 基于副载波调制的oqam-ofdm波长堆叠pon下行传输系统
CN104104638A (zh) 无源光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4936047A (zh) 基于滤波器多载波调制技术的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系统
CN105450325A (zh) 低成本的40Gb/s对称的TWDM-PON系统
Shukla et al. Next generation PON architecture using PD-NOMA employing OAM and WDM multiplexing
Kumari Modeling of disaster resilience 5G fronthaul/backhaul hybrid ring-mesh topology based PON/FSO system using 2D-modified FRS code
Kaur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ith square root module for WDM RoF-EPON link
KHAN et al. Simple and spectrally-efficient design of high capacity hybrid WDM/TDM-PON with improved receiver sensitivity
Lei et al. Dynamic and balanced capacity allocation scheme with uniform bandwidth for OFDM-PON systems
CN106067859B (zh) 基于低带宽器件的大容量通信系统及方法
Lei et al. A colorless ONU scheme for WDM-OFDM-PON with symmetric bitrate and low-cost direct-detection recei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