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3830A -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3830A
CN104933830A CN201510419655.7A CN201510419655A CN104933830A CN 104933830 A CN104933830 A CN 104933830A CN 201510419655 A CN201510419655 A CN 201510419655A CN 104933830 A CN104933830 A CN 104933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described water
conical shell
wir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9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静
柴军
陈郁良
耿红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nk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nk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nk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nk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196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3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3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包括:水箱、锥形外壳,所述水箱中部设有一隔板,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拉线一端与所述浮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孔塞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设有报警结构,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洪灾害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可以达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
通常在发生山洪灾害后,水势迅猛,人们往往很难逃避,因此需要提前多山洪灾害进行预警,现有技术中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通常较为复杂,设备成本较高,布置在山区成本较高,需求长期进行维护,且维护麻烦。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存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洪灾害监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存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水箱、锥形外壳,所述水箱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箱中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锥形外壳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锥形外壳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径,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拉线一端与所述浮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孔塞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第二触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其中,所述水箱为长方体状,所述水箱采用角钢制成,所述水箱表面涂有防锈漆。
其中,所述锥形外壳竖直放置,所述锥形外壳的上端开口面积大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开口面积。
其中,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处均设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浮块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设计为包括:水箱、锥形外壳,所述水箱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箱中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锥形外壳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锥形外壳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径,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拉线一端与所述浮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孔塞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第二触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当出现暴雨时,锥形外壳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进水管流入水箱上半部分,一部分由出水管流出,设置出水管是为了保障只有在大雨暴雨的时候,雨量特别大,进水速度大雨出水速度,水箱上半部分水位才能升高,雨水较少的时候,则雨水从出水管全部排出,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不会上升,当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逐渐上升,将浮块淹没,由于浮块的浮力将拉线向上拉伸,进而将孔塞从排水孔内拔出,水流入水箱下半部分内,进而通过雨水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间距接触,进而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电路导通,使得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对人们进行山洪预警,由于本设备并没有采用复杂的结构,且设备价格便宜,维护方便,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存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山洪灾害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箱,2-锥形外壳,3-隔板,4-支架,5-进水管,6-出水管,7-孔塞,8-浮块,9-拉线,10-第一触头,11-第二触头,12-第一导线,13-蓄电池,14-第二导线,1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洪灾害监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存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了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设计为包括:水箱、锥形外壳,所述水箱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箱中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锥形外壳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锥形外壳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径,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拉线一端与所述浮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孔塞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第二触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当出现暴雨时,锥形外壳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进水管流入水箱上半部分,一部分由出水管流出,设置出水管是为了保障只有在大雨暴雨的时候,雨量特别大,进水速度大雨出水速度,水箱上半部分水位才能升高,雨水较少的时候,则雨水从出水管全部排出,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不会上升,当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逐渐上升,将浮块淹没,由于浮块的浮力将拉线向上拉伸,进而将孔塞从排水孔内拔出,水流入水箱下半部分内,进而通过雨水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间距接触,进而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电路导通,使得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对人们进行山洪预警,由于本设备并没有采用复杂的结构,且设备价格便宜,维护方便,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存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请参考图1,所述设备包括:
水箱1、锥形外壳2,所述水箱1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箱1中部设有一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水箱1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锥形外壳2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锥形外壳2通过支架4固定在所述水箱1的上方,所述水箱1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1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5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2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6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5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6的直径,所述隔板3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7,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8,拉线9一端与所述浮块8连接,所述拉线9另一端与所述孔塞7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触头10和第二触头11,第一导线12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10连接,所述第一导线12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3正极连接,第二导线14一端与第二触头11连接,所述第二导线14的另一端与报警器15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13的负极连接。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为长方体状,所述水箱采用角钢制成,所述水箱表面涂有防锈漆。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角钢可以保障设备的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外壳竖直放置,所述锥形外壳的上端开口面积大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开口面积。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处均设有密封圈。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浮块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可以保障浮块能够产生良好的浮力。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设计为包括:水箱、锥形外壳,所述水箱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箱中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锥形外壳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锥形外壳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径,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拉线一端与所述浮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孔塞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第二触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当出现暴雨时,锥形外壳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进水管流入水箱上半部分,一部分由出水管流出,设置出水管是为了保障只有在大雨暴雨的时候,雨量特别大,进水速度大雨出水速度,水箱上半部分水位才能升高,雨水较少的时候,则雨水从出水管全部排出,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不会上升,当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逐渐上升,将浮块淹没,由于浮块的浮力将拉线向上拉伸,进而将孔塞从排水孔内拔出,水流入水箱下半部分内,进而通过雨水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间距接触,进而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电路导通,使得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对人们进行山洪预警,由于本设备并没有采用复杂的结构,且设备价格便宜,维护方便,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山洪灾害预警设备存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设备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山洪灾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水箱、锥形外壳,所述水箱为空心结构,所述水箱中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上下两半部分,所述锥形外壳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锥形外壳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一进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侧面设有一出水孔,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径,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设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内设有一浮块,拉线一端与所述浮块连接,所述拉线另一端与所述孔塞连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第二触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报警器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为长方体状,所述水箱采用角钢制成,所述水箱表面涂有防锈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外壳竖直放置,所述锥形外壳的上端开口面积大于所述锥形外壳的下端开口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处均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
CN201510419655.7A 2015-07-17 2015-07-17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Pending CN104933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9655.7A CN104933830A (zh) 2015-07-17 2015-07-17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9655.7A CN104933830A (zh) 2015-07-17 2015-07-17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3830A true CN104933830A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9655.7A Pending CN104933830A (zh) 2015-07-17 2015-07-17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383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7619A1 (zh) * 2015-12-26 2017-06-29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体滑坡监测设备
CN112880602A (zh) * 2021-03-20 2021-06-0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滑坡变形监测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6148U (zh) * 1987-12-05 1988-11-09 向忠万 周期性排水水箱
CN201016779Y (zh) * 2007-03-09 2008-02-06 王豪杰 洪水来临遥控报警器
CN201247329Y (zh) * 2008-08-21 2009-05-27 王继民 雨量报警装置
CN102354006A (zh) * 2011-07-03 2012-02-15 河海大学 一种山洪、泥石流警报器
CN204884077U (zh) * 2015-07-17 2015-12-16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山洪灾害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6148U (zh) * 1987-12-05 1988-11-09 向忠万 周期性排水水箱
CN201016779Y (zh) * 2007-03-09 2008-02-06 王豪杰 洪水来临遥控报警器
CN201247329Y (zh) * 2008-08-21 2009-05-27 王继民 雨量报警装置
CN102354006A (zh) * 2011-07-03 2012-02-15 河海大学 一种山洪、泥石流警报器
CN204884077U (zh) * 2015-07-17 2015-12-16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山洪灾害监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7619A1 (zh) * 2015-12-26 2017-06-29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体滑坡监测设备
CN112880602A (zh) * 2021-03-20 2021-06-0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滑坡变形监测系统
CN112880602B (zh) * 2021-03-20 2022-07-19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滑坡变形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2491U (zh) 一种旋流式截污装置
CN104120782A (zh) 一种用于隔除浮渣的浮动挡板
CN204197254U (zh) 水域防护网
CN104933830A (zh) 山洪灾害监测设备
CN204343434U (zh) 一种防水冲击的下水井井盖
CN204884077U (zh) 山洪灾害监测装置
CN204174598U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CN203247634U (zh) 一种新型排水排淤装置
CN203947568U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排涝装置
CN203201823U (zh) 一种电缆沟自动排水装置
CN204884080U (zh) 山洪灾害监测系统
CN206158313U (zh) 电杆安全警示防护装置
CN103290912B (zh) 下水道井口自动防护装置
CN204590215U (zh) 一种雨洪紧急泄洪系统
CN204059540U (zh) 一种防堵塞污水管道
CN203270531U (zh) 一种水电站库区钢制拦污装置
CN204349651U (zh) 一种发电机空气冷却器防渗漏装置
CN104933832A (zh) 报警及时准确的山洪灾害监测系统
CN107763270B (zh) 一种新型大流量自身撇渣式限流恒流阀
CN103104815B (zh) 一种管道堵塞报警装置
CN203113496U (zh) 一种马路路边防尘雨盖
CN207959133U (zh) 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压力坝
CN214783761U (zh) 一种市政用便于清理河道漂浮物的清洁装置
CN205399362U (zh) 农田排水装置
CN203022027U (zh) 有腿的窨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