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736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32736A CN104932736A CN201410405802.0A CN201410405802A CN104932736A CN 104932736 A CN104932736 A CN 104932736A CN 201410405802 A CN201410405802 A CN 201410405802A CN 104932736 A CN104932736 A CN 1049327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those
- substrate
- grid
- electrod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indium;tin;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In].[Sn]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9289 Silen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18 calcium silic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彩色滤光阵列以及触控电极结构。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彩色滤光阵列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其中彩色滤光阵列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单元以及黑矩阵,彩色滤光单元阵列地排列于第一表面上,黑矩阵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且分隔彩色滤光单元;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于基板的一侧,且触控电极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触控面板依照感测形式的不同大致上可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触控面板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佳以及分辨率高(high definition)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手持电子装置上。
现有的触控技术除了通过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制作成透明电极之外,也有部分触控技术是通过导电材料制作成网格(mesh)电极,用以降低电极阻抗。通常应用于触控面板上的网格电极具有特定的网格形状以及周期,例如是大小一致的矩形网格或六边形网格。因此,当此类触控面板应用于显示装置时,触控面板的网格电极与显示装置中具有特定周期的像素结构产生重叠,使得显示装置产生亮暗条纹,也就是叠纹(moire)效应。此时,显示装置的亮暗条纹容易被使用者以肉眼察觉,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视觉效果。
虽然目前已有部分技术可用来改善具有网格电极的触控面板的叠纹效应,例如是依据像素结构的周期而调整网格电极的周期,或是相对于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旋转网格电极。然而,面对各种不同像素尺寸的显示装置,上述的技术都必须针对单一显示装置重新设计,增加制作成本,且难以预估更改设计后是否能有效改善叠纹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能在应用于显示装置时改善叠纹效应。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彩色滤光阵列以及一触控电极结构。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彩色滤光阵列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其中彩色滤光阵列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单元以及一黑矩阵。彩色滤光单元阵列地排列于第一表面上。黑矩阵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且分隔彩色滤光单元。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于基板的一侧,且触控电极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各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一第一方向串接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各第二电极单元包括一第二网格电极与沿一第一方向连接第二网格电极的一第二连接线,而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网格电极与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二网格电极与第二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网格电极以及各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网格线,各网格线的线宽与各第一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黑矩阵用以分隔彩色滤光单元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网格电极以及各第二网格电极由网格线构成一网状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网格电极以及各第二网格电极由网格线构成一框形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第一表面上的黑矩阵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网格电极的材料包括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各第一电极单元沿一第一方向配置于基板的一侧,各第二电极单元沿一第二方向配置于基板的一侧,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绝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第一方向串接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而各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网格电极与第一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网格线。各网格线的线宽与各第一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黑矩阵用以分隔彩色滤光单元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网格电极由网格线构成一网状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网格电极由网格线构成一框形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单元沿第一方向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并且位在黑矩阵上,而第二电极单元沿第二方向配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一绝缘体,配置于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之间。第一电极单元配置于绝缘体上,且第二电极单元配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一绝缘体,配置于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之间。第一电极单元配置于绝缘体上,且第二电极单元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与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二电极的多个第二连接线,且第二电极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彩色滤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极单元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与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二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二连接线,而各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二网格电极与第二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极单元的材料包括不透光导电材料。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绝缘体。各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第一方向串接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且各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与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二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一网格电极与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绝缘体配置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绝缘体。各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第一方向串接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且各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与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二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一网格电极与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绝缘体配置于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网格线。各网格线的线宽与各第二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黑矩阵用以分隔彩色滤光单元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网格电极由网格线构成一网状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网格电极由网格线构成一框形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的材料包括金属。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具有配置于基板上的彩色滤光阵列与触控电极结构,其中彩色滤光阵列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单元以及分隔彩色滤光单元的黑矩阵,而触控电极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当触控面板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由于触控电极结构被黑矩阵遮蔽,而不会与对应于彩色滤光阵列的像素结构产生亮暗条纹。据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能在应用于显示装置时改善叠纹效应。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触控面板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触控面板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触控面板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200、200a至200e:触控面板;
110、210:基板;
120、220:彩色滤光阵列;
130、130a、230、230a至230e:触控电极结构;
132、232:第一电极单元;
132a、232a:第一网格电极;
132b、232b:第一连接线;
134、234:第二电极单元;
134a、234c:第二网格电极;
134b、234b、234d:第二连接线;
234a:第二电极;
236、236a:绝缘体;
B、G、R:彩色滤光单元;
BM:黑矩阵;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网格线;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触控面板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彩色滤光阵列120以及触控电极结构130。基板110具有第一表面S1与相对于第一表面S1的第二表面S2。彩色滤光阵列120配置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S1上,其中彩色滤光阵列120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单元R、G、B以及黑矩阵BM,其中基板110可为彩色滤光基板,而触控电极结构130配置于彩色滤光基板的第二表面S2上。如此,触控面板100可以搭配显示装置(未示出),以使用以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具备触控功能。当触控面板100应用于显示装置时,触控面板100的彩色滤光阵列120对应于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pixel structure),其中像素结构通常是制作在一主动元件基板上,而像素结构中的多个像素电极分别对应于彩色滤光单元R、G、B,并可通过多个主动元件分别驱动,以使显示装置显示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技术可采用现有的相关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此时,由于像素电极对应于彩色滤光单元R、G、B,可以使应用触控面板100的显示装置显示彩色图像。
具体而言,彩色滤光单元R、G、B阵列地排列于第一表面S1上。黑矩阵BM配置于第一表面S1上,并且分隔彩色滤光单元R、G、B,其中彩色滤光单元R为红色滤光膜,彩色滤光单元G为绿色滤光膜,而彩色滤光单元B为蓝色滤光膜。换言之,黑矩阵BM可视为是具有排列成矩阵的多个开口,而彩色滤光单元R、G、B分别对应地配置于开口内,以达成彼此交错排列并互相分离的目的。本发明不限制彩色滤光单元R、G、B的排列方式,也不限制彩色滤光单元的种类。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结构130配置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S2上,且触控电极结构13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至少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结构130例如是单层电极式(one layer solution,简称OLS)触控结构,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3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34,其中第一电极单元132与第二电极单元134配置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S2上。再者,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结构130的每一第一电极单元132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沿第一方向D1串接第一网格电极132a的第一连接线132b,而每一第二电极单元134包括第二网格电极134a与沿第一方向D1连接第二网格电极134a的第二连接线134b。其中,第一连接线132b不限定如图1所示串接多个第一网格电极132a,其也可单独连接至单一第一网格电极132a。类似地,第二连接线134b不限定如图1所示单独连接至单一第二网格电极134a,其也可串接多个第二网格电极134a。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串接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132a视为驱动电极,而独立的第二网格电极134a视为感应电极,反之亦可。换言之,多条第一连接线132b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设计成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一网格电极132a,以对应地构成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32,而多条第二连接线134b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设计成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网格电极134a,以对应地构成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34。其中,各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各第二网格电极134a包括多条网格线L,且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第二网格电极134a分别由网格线L构成一网状图案,而具有多个网格,如图1所示。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各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各第二网格电极134a也可以分别由网格线L构成一框形图案,而仅具有一个网格。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第二网格电极134a的网格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有彩色滤光阵列120与触控电极结构130的触控面板100通常会如前所述应用于具有像素结构的显示装置(未示出),以使显示装置具备触控功能。另一方面,用来制作第一电极单元132的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第一连接线132b以及第二电极单元134的第二网格电极134a与第二连接线134b的材料通常多为不透光导电材料,例如是金属或是其他适用的不透光导电材料。金属包括银(Ag)、铝(Al)、铜(Cu)、铬(Cr)、钛(Ti)、钼(Mo)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述材料的复合迭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所构成。举例而言,复合迭层为钼/铝/钼或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的三层结构。此时,第一电极单元132与第二电极单元134的排列方式可能会与像素电极的排列方式互相干涉。当具有特定排列周期的像素电极与具有特定排列周期的第一电极单元132互相干涉时,显示装置容易产生亮暗条纹而影响视效。因此,为了避免显示装置产生上述状况,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单元132的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第一连接线132b以及第二电极单元134的第二网格电极134a与第二连接线134b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更进一步地说,从图1的俯视图来看,第一网格电极132a的网格线L与第一连接线132b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且第二网格电极134a的网格线L与第二连接线134b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其中第一网格电极132a的网格线L的线宽与第一连接线132b的线宽小于或等于黑矩阵BM的用以分隔彩色滤光单元R、G、B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也就是黑矩阵BM在各个局部的宽度,而第二网格电极134a的网格线L亦同。较佳地,网格线L的线宽介于0.5μm至15μm之间。黑矩阵BM(Black Matrix)的遮光区宽度介于4μm至15μm之间。如此,当触控面板100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由于第一网格电极132a、第一连接线132b、第二网格电极134a与第二连接线134b被黑矩阵BM遮蔽,而不会与对应于彩色滤光阵列120的像素结构产生亮暗条纹而影响视效,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能改善叠纹效应。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a与图1及图2所示的触控面板100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俯视图可以参照图1。触控面板100a与触控面板100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电极结构130a的位置不同于触控电极结构130的位置,其余构件可参照前述有关触控面板100的说明,在此不多加赘述。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结构130a配置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S1,并且位在黑矩阵BM上。触控电极结构130a例如是单层电极式触控结构,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3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34,其中第一电极单元132与第二电极单元134配置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S1上的黑矩阵BM上,可视为是配置在由基板110与彩色滤光阵列120所构成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内侧。同样地,第一电极单元132的第一网格电极132a与第一连接线132b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且第二网格电极134a的网格线L与第二连接线134b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如此,当触控面板100a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由于触控电极结构130a的第一网格电极132a、第一连接线132b、第二网格电极134a与第二连接线134b被黑矩阵BM遮蔽,而不会与对应于彩色滤光阵列120的像素结构产生亮暗条纹而影响视效,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a能改善叠纹效应。由上述两个实施例可知,本发明不限制选用的触控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单元132与第二电极单元134配置于第一表面S1或第二表面S2。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触控面板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包括基板210、彩色滤光阵列220以及触控电极结构230。基板210与彩色滤光阵列220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前述有关于基板110与彩色滤光阵列120的说明,在此不多加赘述。触控面板200与前述的触控面板100与100a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电极结构23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232与多个第二电极单元234。各第一电极单元232沿第一方向D1配置于基板210的一侧,例如是基板210的第一表面S1,并且位于黑矩阵BM上,而各第二电极单元234沿第二方向D2配置于基板210的一侧,例如是基板210的第二表面S2上,其中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绝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元232可视为是配置在由基板210与彩色滤光阵列220所构成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内侧,而第二电极单元234可视为是配置在彩色滤光基板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结构230的各第一电极单元232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沿第一方向D1串接第一网格电极232a的多条第一连接线232b。其中,各第一网格电极232a包括多条网格线L,而各第一网格电极232a可以是如图4所示由网格线L构成网状图案,也可以是由网格线L构成仅具有外框的框形图案。此外,各第一网格电极132a的网格线L的线宽与各第一连接线132b的线宽小于或等于黑矩阵BM用以分隔彩色滤光单元R、G、B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也就是黑矩阵BM在各个局部的宽度,以使各第一电极单元232的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一连接线232b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第一电极单元232与图1与图2所示的第一电极单元132的差异在于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一网格电极132a的形状不同,故有关第一电极单元232的具体内容仍可参照前述有关第一电极单元132的说明,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各第二电极单元234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34a与沿第二方向D2串接第二电极234a的多个第二连接线234b,且第二电极单元234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彩色滤光单元R、G、B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如此,触控面板200可通过分别沿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之间的电容值变化而进行感测。此时,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分别位在基板210的相对两表面,故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可通过基板210而彼此电性绝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电极234a与第二连接线234b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或其他适当的透明导电材料如纳米金属丝、硅烯、石墨烯或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所构成。由于第二电极单元234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故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电极234a不限定需如同第一网格电极232a一样制作成网格状,并通过黑矩阵BM来遮蔽网格线L。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电极234a可以是片状电极,且其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可以重叠于彩色滤光单元R、G、B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此外,第二电极234a的侧边不限于如同图4所示制作成锯齿状,其也可以制作成直线形。再者,用以串接第二电极234a的第二连接线234b也不限于需对应于黑矩阵BM。换言之,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单元234为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其配置位置对于触控面板200应用于显示装置之后的视效影响较小,故其可依据需求调整其形状与位置。如此,当触控面板200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由于由不透光导电材料所制成的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一连接线232b被黑矩阵BM遮蔽,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能改善叠纹效应。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触控面板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a与触控面板200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200a的触控电极结构230a不同于触控面板200的触控电极结构23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结构230a的第二电极单元234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沿第二方向D2串接第二网格电极234c的多条第二连接线234d。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单元234采用类似于第一电极单元232的结构而制作形成网格状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也即,第二电极单元234的各第二网格电极234c包括多条网格线L,且其可以由网格线L构成网状图案或是框形图案。此时,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的材料也可以参照第一电极单元232而采用不透光导电材料,例如是金属或是其他适用的不透光导电材料。因此,为了避免影响触控面板200a应用于显示装置之后的视效,本实施例的各第二网格电极234c的网格线L的线宽与各第二连接线234d的线宽小于或等于黑矩阵BM用以分隔彩色滤光单元R、G、B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也就是黑矩阵BM在各个局部的宽度,以使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如此,当触控面板200a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由于由不透光导电材料所制成的第一网格电极232a、第一连接线232b、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被黑矩阵BM遮蔽,使得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a能改善叠纹效应。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需如同第一电极单元232一样由不透光导电材料所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制作成网格状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也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换言之,前述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的第二电极234a也可以制作成网格状。此时,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可以如图6所示对应于黑矩阵BM,也可以如图4所示不对应于黑矩阵BM。也即,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不限定需对应黑矩阵BM而配置,其可依据需求调整其形状与位置。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8的俯视图可参考图6,而图8可视为是图6的触控面板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与图8,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b与前述的触控面板200与200a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200b的触控电极结构230b不同于触控电极结构230与230a。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结构230b还包括绝缘体236,其中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均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二表面S2上(可视为是配置在由基板210与彩色滤光阵列220所构成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外侧),而绝缘体236配置于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之间。其中,当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的材料为不透光导电材料时,第一网格电极232a、第一连接线232b、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如图6与图8所示,以避免触控面板200b应用于显示装置之后影响显示装置的视效。当第一电极单元232的材料为不透光导电材料,而第二电极单元234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时,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一连接线232b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BM在基板210上的正投影,而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不限定其配置位置,其可如图4的第二电极234a与第二连接线234b或图6所示。同样地,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结构230b的第二电极单元234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第二电极234a与第二连接线234b的组合,且第二电极234a可以为片状电极或网格电极。由此可知,当第二电极单元234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时,本发明不限定其位置需对应于黑矩阵BM,也不限定电极的形状,其可依据需求作调整。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单元234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二表面S2,绝缘体236覆盖于第二电极单元234与第二表面S2,而第一电极单元232配置于绝缘体236上。如此,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位于不同的平面。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的位置也可以对调,例如是第一电极单元232配置于第二表面S2,绝缘体236覆盖于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表面S2,而第二电极单元234配置于绝缘体236上。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位在绝缘体236的相对两侧,因此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通常是在不同的制程步骤中制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9的俯视图可参考图6,而图9可视为是图6的触控面板沿D-D’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与图9,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c与前述的触控面板200b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在于,相较于图8中的绝缘体236是以完全覆盖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表面S2为例,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c的绝缘体236a仅覆盖在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的交错处,也就是第一连接线232b与第二连接线234d之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结构230c还包括多个绝缘体236a,其中图9的剖面图是以其中一个绝缘体236a作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二网格电极234c(未示出在图9的剖面图中)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二表面S2上,而多个绝缘体236a分别配置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232b以及第二连接线234d之间。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线234d配置于第二表面S2并连接相邻两第二网格电极234c,绝缘体236a对应覆盖在第二连接线234d上,而第一连接线232b配置在绝缘体236a上并连接相邻两第一网格电极232a,且第一连接线232b跨越第二连接线234d。如此,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大致上位于同一平面,而第一连接线232b与第二连接线234d通过绝缘体236分隔,以使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彼此电性绝缘。
除了上述的配置方式之外,图6所示的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还可以具有其他的配置方式。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0的俯视图可参考图6,而图10可视为是图6的触控面板沿D-D’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与图10,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d与前述的触控面板200c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200d的触控电极结构230d不同于前述的触控电极结构230c。在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d的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中,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二网格电极234c(未示出在图10的剖面图中)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二表面S2上,且多个绝缘体236a分别配置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232b与第二连接线234d之间,但第一连接线232b与第二连接线234d的位置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线232b配置于第二表面S2并连接相邻两第一网格电极232a,绝缘体236a覆盖在第一连接线232b上,而第二连接线234d配置在绝缘体236a上并连接相邻两第二网格电极234c,且第二连接线234d跨越绝缘体236a。如此,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同样可通过绝缘体236a分隔第一连接线232b与第二连接线234d而彼此电性绝缘。由此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网格电极232a、第一连接线232b、第二网格电极234c与第二连接线234d的制作顺序。
从图8至图10的三个实施例可知,当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均配置在基板210的同一表面(例如是第二表面S2)时,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结构与制作顺序。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可以分别配置在绝缘体236的相对两侧而位于不同平面(如图8所示),也可以通过图案化的绝缘体236a分隔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的交错处(如图9与图10所示)。此外,虽然前述如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是将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配置在基板210的第二表面S2,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也可以配置在基板210的第一表面S1。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1的俯视图可参考图6,而图11可视为是图6的触控面板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与图1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e与图8的触控面板200b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e的触控电极结构230e的第一电极单元232、第二电极单元234与绝缘体236均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一表面S1上,而绝缘体236配置于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之间,其中第二电极单元234的第二网格电极234c(未示出在图11的剖面图)与第二连接线234d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一表面S1上,且第一电极单元232的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一连接线232b(未示出在图11的剖面图)配置于绝缘体236上。彩色滤光阵列220配置于触控电极结构230e上。换言之,触控电极结构230e与彩色滤光阵列220可视为是均配置在触控面板200e的内侧。类似地,触控面板200e的触控电极结构230e中的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也可以如同图9至图10所示的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具有多种结构变化。举例而言,第一网格电极232a与第二网格电极234c可配置于基板210的第一表面S1上,绝缘体236a配置于第一连接线232b以及第二连接线234d之间,以使第一电极单元232与第二电极单元234彼此电性绝缘。由此可知,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具有配置于基板上的彩色滤光阵列与触控电极结构,其中彩色滤光阵列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单元与分隔彩色滤光单元的黑矩阵,而触控电极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其中,触控电极结构具有由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多条第一连接线串接而成的第一电极单元,且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网格电极与第一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此外,触控电极结构还可以具有第二电极单元,而当第二电极单元采用如同第一电极单元的结构时,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二网格电极与第二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黑矩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如此,当触控面板应用在显示装置时,由于触控电极结构的第一网格电极、第一连接线、第二网格电极与第二连接线被黑矩阵遮蔽,使得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结构不会与对应于彩色滤光阵列的像素结构产生亮暗条纹而影响显示装置的视效。据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能在应用于显示装置时改善叠纹效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彩色滤光阵列,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其中该彩色滤光阵列包括:
多个彩色滤光单元,阵列地排列于该第一表面上;以及
黑矩阵,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并且分隔该些彩色滤光单元;以及
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于该基板的一侧,且该触控电极结构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重叠于该黑矩阵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各该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第一方向串接该些第一网格电极的第一连接线,各该第二电极单元包括第二网格电极与沿第一方向连接该第二网格电极的第二连接线,而该些第一电极单元的该些第一网格电极与该第一连接线以及该些第二电极单元的该些第二网格电极与该第二连接线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该黑矩阵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网格电极以及各该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网格线,各该网格线的线宽与各该第一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该黑矩阵用以分隔该些彩色滤光单元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网格电极以及各该第二网格电极由该些网格线构成网状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网格电极以及各该第二网格电极由该些网格线构成框形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的该黑矩阵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网格电极的材料包括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各该第一电极单元沿第一方向配置于该基板的一侧,各该第二电极单元沿第二方向配置于该基板的一侧,该第二方向不同于该第一方向,且该些第一电极与该些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该第一方向串接该些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而各该第一电极单元的该些第一网格电极与该些第一连接线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该黑矩阵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网格线,各该网格线的线宽与各该第一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该黑矩阵用以分隔该些彩色滤光单元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网格电极由该些网格线构成网状图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网格电极由该些网格线构成框形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沿该第一方向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并且位在该黑矩阵上,而该些第二电极单元沿该第二方向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绝缘体,配置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之间,该些第一电极单元配置于该绝缘体上,且该些第二电极单元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绝缘体,配置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之间,该些第一电极单元配置于该绝缘体上,且该些第二电极单元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与沿该第二方向串接该些第二电极的多个第二连接线,且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该些彩色滤光单元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与沿该第二方向串接该些第二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二连接线,而各该第二电极单元的该些第二网格电极与该些第二连接线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于该黑矩阵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的材料包括不透光导电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绝缘体,各该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该第一方向串接该些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且各该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与沿该第二方向串接该些第二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二连接线,该些第一网格电极与该些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该些绝缘体配置于该些第一连接线以及该些第二连接线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绝缘体,各该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与沿该第一方向串接该些第一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一连接线,且各该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与沿该第二方向串接该些第二网格电极的多条第二连接线,该些第一网格电极与该些第二网格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该些绝缘体配置于该些第一连接线以及该些第二连接线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网格线,各该网格线的线宽与各该第二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该黑矩阵用以分隔该些彩色滤光单元的多个开口之间的间距。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网格电极由该些网格线构成网状图案。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网格电极由该些网格线构成框形图案。
2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的材料包括金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10708 | 2014-03-21 | ||
TW103110708A TW201537401A (zh) | 2014-03-21 | 2014-03-21 | 觸控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2736A true CN104932736A (zh) | 2015-09-23 |
Family
ID=54119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5802.0A Pending CN104932736A (zh) | 2014-03-21 | 2014-08-18 | 触控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32736A (zh) |
TW (1) | TW201537401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6701A (zh) * | 2016-05-28 | 2017-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665054A (zh) * | 2016-07-28 | 2018-0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53034A (zh) * | 2016-12-02 | 2018-06-12 | 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002224A (zh) * | 2018-08-31 | 2018-12-14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n cell金属网格结构、触摸屏以及制作方法 |
CN109814304A (zh) * | 2019-03-18 | 2019-05-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87790A (zh) * | 2018-11-12 | 2019-08-3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WO2022227674A1 (zh) * | 2021-04-30 | 2022-11-03 |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 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5292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具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
US20130194524A1 (en) * | 2010-10-05 | 2013-08-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CN103235666A (zh) * | 2013-05-09 | 2013-08-07 |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滤光片组件和触摸显示组件 |
CN103278955A (zh) * | 2012-12-14 | 2013-09-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
2014
- 2014-03-21 TW TW103110708A patent/TW201537401A/zh unknown
- 2014-08-18 CN CN201410405802.0A patent/CN10493273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94524A1 (en) * | 2010-10-05 | 2013-08-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CN103135292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具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
CN103278955A (zh) * | 2012-12-14 | 2013-09-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235666A (zh) * | 2013-05-09 | 2013-08-07 |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滤光片组件和触摸显示组件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6701A (zh) * | 2016-05-28 | 2017-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436701B (zh) * | 2016-05-28 | 2022-04-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665054A (zh) * | 2016-07-28 | 2018-0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 |
EP3493035A4 (en) * | 2016-07-28 | 2020-01-2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TOUCH-CONTROLLED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
CN108153034A (zh) * | 2016-12-02 | 2018-06-12 | 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002224A (zh) * | 2018-08-31 | 2018-12-14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n cell金属网格结构、触摸屏以及制作方法 |
CN110187790A (zh) * | 2018-11-12 | 2019-08-3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187790B (zh) * | 2018-11-12 | 2022-07-1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814304A (zh) * | 2019-03-18 | 2019-05-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2227674A1 (zh) * | 2021-04-30 | 2022-11-03 |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 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37401A (zh) | 2015-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32736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4698700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3759664U (zh) |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 |
US10037117B2 (en) | Two-dimensional sensor arrangement | |
CN103439818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3824616B (zh) | 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触控元件、触控显示装置 | |
JP6224224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4571678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3474133A (zh) | 一种透明导电膜 | |
CN104281313A (zh) | 触控面板 | |
TW201447393A (zh) | 基板結構以及包含其的觸控面板 | |
US20180031905A1 (en)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CN104461111A (zh) | 触控面板 | |
CN203825588U (zh) | 金属网格结构以及触控面板 | |
TW201525801A (zh) | 觸控遮光基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 |
CN104850295A (zh) | 触控显示装置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 |
CN103440065B (zh) | 触控元件 | |
CN103440060A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3809828A (zh) | 双颜色层的窄边框单片式电容感应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681561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345932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5549804B (zh) |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2281616B1 (ko)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 |
CN103677433A (zh) | 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6066720B (zh) | 感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