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1395B -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1395B
CN104931395B CN201510240177.3A CN201510240177A CN104931395B CN 104931395 B CN104931395 B CN 104931395B CN 201510240177 A CN201510240177 A CN 201510240177A CN 104931395 B CN104931395 B CN 104931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master control
analog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01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1395A (zh
Inventor
蔡文郁
肖理哲
温端强
周展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401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1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1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1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1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1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本发明中的传感器电路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将光线信息进行采集处理,所得电压信号传回主控电路进行处理,主控电路通过网络物理层芯片,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的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将所得的数据具体化成图表并显示出来;如果网络中断的话,主控电路将经过整合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本地TF存储卡中,等待网络连接重新建立,再重传数据。调试和固件升级电路中包括两个串口和一个USB接口,两个串口作为调试接口和预留外部串行接口传感器,而USB接口则是作为系统的固件升级的接口使用。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扩大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信息检测的范围,极大地提高海洋浮游生物粒径等参数的采集效率。

Description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可应用于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检测领域。
技术背景
针对海洋环境下数量众多的浮游生物实现快速、准确、大范围的量化调查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海洋环境范围大,浮游生物种类多、数量大、体型细小,很多浮游生物必须借助放大装置才能看见,因此给浮游生物的快速量化调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目前,对于海洋浮游生物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拖网方式获取生物样品,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计数统计。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调查数据,但是需要大量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而且调查范围也只局限于几个特定选址点,缺乏大尺度范围的调查结果,调查速度非常缓慢,无法快速及时地形成渔场生态环境和养殖标准的调查结果。海洋浮游生物粒径结构(指不同粒径个体的数量,又称为粒径谱)是海洋生态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颗粒的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粒径谱,粒径谱分布可以反映出一个海洋渔场区域的群落组成等生态特征。因此,基于浮游生物粒径组成和数量分布关系的粒径谱数据分析技术,已成为海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特别适合于海洋渔场生态环境的快速量化调查。如何实现海洋渔场环境中浮游生物及其关键类群的丰度、生物量分布的自动原位探测,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外最著名的浮游生物检测系统VPR II(Video Plankton Recorder II)即浮游生物视频记录仪二代,主要用于水平拖曳工作,记录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VPR II主要是由高压氙灯发光,光线在中轴处发生衍射,在另一边设置了4个分辨率不同的CCD相机,分别将浮游生物的形态成像,再将4个CCD相机所得成像数据传回VPRII主控单元部分,由光纤数据传输单元将水下信息传回上位机。VPRII上还搭载了温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等传感器,能够在机器工作时将水下的一些参数测量出来。但是VPRII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VPRII使用的是CCD成像技术,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对于存储单元容量、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时长等都是一个挑战,并且后续的数据处理也难度不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国内还缺乏一种对大范围浮游生物粒径分布实施快速准确调查的技术手段的现状,利用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技术对浮游生物的粒径大小、数量等参数进行检测。
本发明包括主控电路,网络数据传输电路,传感器电路,电源电路,数据存储电路,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
主控电路包括主控核心板U1、拨码开关S2、电阻R43、R44、R45、R46、R47、R48、R49、R50、R51、R52、R53、R54。主控核心板U1的A35脚、A38脚、A44脚、A49脚、B46脚、C9脚、C14脚、C16脚、C19脚、C34脚、C36脚、C48脚、C50脚、D15脚、D31脚、D44脚、D49脚、D50脚接地,主控核心版U1的B49脚、C43脚、C45脚、C47脚、C49脚接5V电源。3.3V电源分别与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的一端相连,电阻R46、R43、R44、R45的另一端分别接拨码开关的1脚、2脚、3脚、4脚。主控核心板U1的D16脚与BOOT0相连,BOOT0与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7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14脚与BOOT1相连,BOOT1与拨码开关S2的1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12脚与BOOT2相连,BOOT2与拨码开关S2的2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10脚与BOOT3相连,BOOT3与拨码开关S2的3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8脚与BOOT4相连,BOOT4与拨码开关S2的4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6脚与BOOT5相连,BOOT5与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4脚与BOOT6相连,BOOT6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2脚与BOOT7相连,BOOT7与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8、R49、R50、R51的一端分别与拨码开关S2的8脚、7脚、6脚、5脚相连,电阻R48、R49,R48、R49的另一端接地。
网络数据传输电路包括网络物理层芯片U3、晶振Y1、网口座J1、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电容C7、C8、C9、C10、C11、C12、C13、C14。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脚、6脚、12脚、27脚、电容C7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3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4脚与电阻R31的一端、晶振Y1的1脚、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5脚与电阻R31的另一端晶振Y1的3脚电容C14的一端相连,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晶振Y1的2脚、4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2脚与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电阻R27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脚、电阻R6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2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脚、电阻R18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0脚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0脚、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6脚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1脚、电阻R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3脚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8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2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9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脚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4脚、5脚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9脚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24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1脚相连,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网口座J1的13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7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C37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6脚、电阻R15的一端与主控核心板U1的C39脚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1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5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9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1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3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2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5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0脚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D3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5脚、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D7脚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4脚与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5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8脚、电阻R20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9脚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9脚、电阻R2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1脚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0脚、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3脚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1脚、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5脚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3脚、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3脚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7脚、电阻R26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1脚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6脚和电阻R28的一端相连,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7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8脚、电阻R29的一端和电阻R30的一端相连,电阻R29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
传感器电路包括光电二极管阵列U12、模拟开关U16、U17、U19、U21、U23、运算放大器U15、U18、U20、U22、同步采样ADC U14、电阻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R71、电容C65、C66、 C67、C68、C69、C70、C71、C72、C73、C74、C75、C76。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脚、21脚连接到5V电源,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脚与模拟开关U16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3脚与模拟开关U16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4脚与模拟开关U17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5脚与模拟开关U17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6脚与模拟开关U19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7脚与模拟开关U19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8脚与模拟开关U21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9脚与模拟开关U21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0脚与模拟开关U23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2脚与模拟开关U23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3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4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5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7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8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9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2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3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4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5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7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8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9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0脚与模拟开关U23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1脚与模拟开关U23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2脚与模拟开关U21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3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4脚与模拟开关U19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5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7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8脚与模拟开关U16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9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脚相连。模拟开关U16的6脚、模拟开关U17的6脚、模拟开关U19的6脚、模拟开关U21的6脚、模拟开关U23的6脚分别与主控核心板U1的D21脚、 D23脚、D24脚、D27脚、D29脚相连。拟开关U16的9脚、模拟开关U17的9脚、模拟开关U19的9脚、模拟开关U21的9脚、模拟开关U23的9脚接主控核心板U1的D17脚。模拟开关U16的10脚、模拟开关U17的10脚、模拟开关U19的10脚、模拟开关U21的10脚、模拟开关U23的10脚接主控核心板U1的D19脚。模拟开关U16的13脚、模拟开关U17的13脚、模拟开关U19的13脚、模拟开关U21的13脚、模拟开关U23的13脚、电容C67的一端、电阻R6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的2脚相连,电容C67的另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一端相连,电阻R6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的6脚和电容C65的一端相连,电容C65的另一端与电阻R67的一端相连,电阻R67的另一端、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和电容C74的一端相连,电容C7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6的另一端、电容C7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0的6脚和同步采样ADC U14的51脚相连,电容C73的另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0的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3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7脚接3.3V电源,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4脚接-3.3V电源。模拟开关U16的3脚、模拟开关U17的3脚、模拟开关U19的3脚、模拟开关U21的3脚、模拟开关U23的3脚、电容C72的一端、电阻R6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8的2脚相连,电容C72的另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阻R65的一端相连,电阻R6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8的6脚和电容C66的一端相连,电容C66的另一端与电阻R70的一端相连,电阻R70的另一端、电阻R69的一端、电阻R671的一端和电容C76的一端相连,电容C7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9的另一端、电容C7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2的6脚和同步采样ADC U14的49脚相连,电容C75的另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2的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3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7脚接3.3V电源,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4脚接-3.3V电源,同步采样ADC U14的1脚、6脚、23脚、34脚、37脚、38脚、48脚接5V电源,同步采样ADC U14的2脚、3脚、4脚、5脚、26脚、33脚、35脚、40脚、41脚、43脚、46脚、47脚、50脚、52脚、53脚、54脚、55脚、56脚、58脚、60脚、61脚、62脚、63脚、64脚接地,电阻R63的一端接5V电源,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同步采样ADC U14的7脚,同步采样ADC U14的8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40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9脚、10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35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1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36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2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2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0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39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5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48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2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4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36脚与电容C71的一端相连,电容C71的另一端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39脚与电容C70的一端相连,电容C70的另一端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42脚与电容C69的正极相连,电容C69的负极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44脚、45脚与电容C68的一端正极相连,电容C68的负极接地。
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转换芯片U4、电源转换芯片U5、电源转换芯片U6、电源转换芯片U7、电感L1、L2、二极管D1、D2、D3、D4、电阻R32、R33、R34、R36、R37、R38、R39、R40、R41、R42、电容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电源转换芯片U5的7脚、电容C16的正极、C17的一端与12V电源相连,电容C16的负极、C1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5的1脚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8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18的正极、电容C19、C20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相连,作为5V电源输出,电阻R32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4脚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5的6脚、9脚、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8的负极、电容C19、C20的另一端与电阻R34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4的3脚接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正极相连,作为3.3V电源输出,电源转换芯片U4的1脚、电容C2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负极相连并接地,电阻R33的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6的7脚、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27的正极与12V电源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5脚、电源转换芯片U6的5脚和电阻R37的一端相连,电阻R3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6的1脚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6的8脚、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24、C26的一端、电容C25的正极、电阻R38的一端相连接地,电阻R38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6的4脚与电阻R39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6的6脚、9脚、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4、C26的另一端、电容C25、C27的负极与电阻R39的另一端相连,作为-5V电源输出。电源转换芯片U7的2脚接-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7的1脚、电阻R41、R42的一端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5的3脚、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正极与电阻R42的另一端相连,作为-3.3V电源输出,电容C29的负极、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3.3V电源。
数据存储电路包括存储卡座J2、电阻R55、R56、R57、R58、R59、R60、电容C30。电阻R55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1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9脚相连,电阻R56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2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7脚相连,电阻R57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3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5脚相连,电阻R58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5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7脚相连,电阻R59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7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3脚相连,电阻R60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8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1脚相连,存储卡座J2的9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3脚相连,电阻R55、R56、R57、R58、R59、R60的另一端、电容C30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4脚连接到3.3V电源,电容C30的另一端、存储卡座J2的6脚、10脚、11脚、12脚接地。
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24、接插件J3、J4、J5、电阻R72、R73、电容C77、C78、C79、C80、C81、C82。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2脚、23脚、26脚、电容C77、C78的一端接3.3V电源,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5脚、电容C77、C7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9的一端接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8脚,电容C79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4脚相连,电容C81的一端接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脚相连,电容C81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6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20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9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4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8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8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7脚与电容C80的一端相连,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24的3脚与电容C82的一端相连,电容C82的另一端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24的9脚与接插件J3的3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0脚与接插件J4的3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4脚与接插件J3的2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5脚与接插件J4的2脚相连,接插件J3的5脚、10脚、11脚接地,接插件J4的5脚、10脚、11脚接地,接插件J5的1脚接5V电源,接插件J5的2脚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接主控核心板U1的B48脚相连,接插件J5的3脚接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接主控核心板U1的B50脚相连,接插件J5的4脚、5脚、6脚接地。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光电二极管阵列U12将接收到的光线信息转换成电流信号进行调理放大,经过同步采样ADC U14进行A/D转换所得的数据输入到主控核心板,主控核心板U1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通过网络物理层芯片U3,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科考船上的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将所得的数据具体化成图表并显示出来;如果网络中断的话,主控核心板U1将经过整合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本地TF存储卡中,等待网络连接重新建立,再重传数据。本发明中的两个串口作为调试接口和预留外部串行接口传感器,而USB接口则是作为系统的固件升级的接口使用。
本发明中的主控核心版U1,网络物理层芯片U3、光电二极管阵列U12、模拟开关U16、U17、U19、U21、U23、运算放大器U15、U18、U20、U22、同步采样ADC U14、电源转换芯片U4、电源转换芯片U5、电源转换芯片U6、电源转换芯片U7、电平转换芯片U24均采用成熟产品,主控核心板U1采用广东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SOM-TL138核心板,网络物理层芯片U3使用SMSC(Standard Micro Systems Corporation)公司的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LAN8710,光电二极管阵列U12使用日本滨松公司的S4111-35Q光电二极管阵列,模拟开关使用北京圣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SGM4782,运算放大器U15、U18使用TI公司的OPA656,运算放大器U20、U22使用TI公司的OPA355,同步采样ADC U14使用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7606,电源转换芯片U4使用Maxium公司的AMS1117,电源转换芯片U5、U6使用TI公司的TPS5430,电源转换芯片U7使用TI公司的LM337,电平转换芯片U24使用TI公司的MAX3243E。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扩大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信息检测的范围,能够将浮游生物的粒径谱通过图表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来,极大地提高海洋浮游生物粒径等参数的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控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BOOT引导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网络数据传输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光电二极管和模拟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信号调理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A/D采样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TF存储卡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串口通信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USB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包括主控电路1,网络数据传输电路2,传感器电路3,电源电路4,数据存储电路5,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6。
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4给主控电路1提供5V电源,给传感器电路3提供5V、3.3V、-3.3V电源,给网络数据传输电路2提供3.3V电源,给数据存储电路5提供3.3V电源,给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6提供5V、3.3V电源。传感器电路3在主控电路1的控制下,将光线信息进行采集处理,所得电压信号传回主控电路1进行处理,主控电路1通过网络物理层芯片U3,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的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将所得的数据具体化成图表并显示出来;如果网络中断的话,主控电路1将经过整合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本地TF存储卡中,等待网络连接重新建立,再重传数据。调试和固件升级电路6中包括两个串口和一个USB接口,两个串口作为调试接口和预留外部串行接口传感器,而USB接口则是作为系统的固件升级的接口使用。
如图2、3所示,主控电路1包括主控核心板U1、拨码开关S2、电阻R43、R44、R45、R46、R47、R48、R49、R50、R51、R52、R53、R54。其中主控核心板U1采用广东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SOM-TL138核心板,其CPU为TI公司的OMAPL138。
如图2所示主控核心板U1的A35脚、A38脚、A44脚、A49脚、B46脚、C9脚、C14脚、C16脚、C19脚、C34脚、C36脚、C48脚、C50脚、D15脚、D31脚、D44脚、D49脚、D50脚接地,主控核心版U1的B49脚、C43脚、C45脚、C47脚、C49脚作为整个核心板的供电输入端接入5V电源。
如图3所示拨码开关S2与电阻组成了主控核心板的BOOT引导电路, 3.3V电源分别与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的一端相连,电阻R46、R43、R44、R45的另一端分别接拨码开关的1脚、2脚、3脚、4脚。主控核心板U1的D16脚与BOOT0相连,BOOT0与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7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14脚与BOOT1相连,BOOT1与拨码开关S2的1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12脚与BOOT2相连,BOOT2与拨码开关S2的2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10脚与BOOT3相连,BOOT3与拨码开关S2的3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8脚与BOOT4相连,BOOT4与拨码开关S2的4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6脚与BOOT5相连,BOOT5与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4脚与BOOT6相连,BOOT6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2脚与BOOT7相连,BOOT7与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8、R49、R50、R51的一端分别与拨码开关S2的8脚、7脚、6脚、5脚相连,电阻R48、R49,R48、R49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4所示网络数据传输电路2包括网络物理层芯片U3、晶振Y1、网口座J1、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电容C7、C8、C9、C10、C11、C12、C13、C14。其中网络物理层芯片U3使用SMSC(Standard Micro Systems Corporation)公司的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LAN8710。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脚、6脚、12脚、27脚、电容C7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3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4脚、5脚是其外部时钟输入端,无源晶振Y1、电容C13、C14、电阻R31组成了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外部时钟电路,给网络物理层芯片U3提供时钟。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4脚与电阻R31的一端、晶振Y1的1脚、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5脚与电阻R31的另一端晶振Y1的3脚电容C14的一端相连,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晶振Y1的2脚、4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2脚与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电阻R27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脚、3脚是网口座的两个LED控制端,28脚、29脚、30脚、31脚是其数据输出管脚,与电容电阻和网口座J1组成数据输出接口,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脚、电阻R6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2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脚、电阻R18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0脚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0脚、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6脚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1脚、电阻R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3脚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8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2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9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脚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4脚、5脚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9脚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24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1脚相连,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网口座J1的13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7脚、8脚、9脚、10脚、11脚、13脚、14脚、15脚、18脚、20脚、21脚、22脚、23脚、24脚、25脚、26脚是以太网接口MII总线定义管脚,主控核心版U1与网络物理层芯片U3按照MII总线定义的协议连接起来进行传输数据。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7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C37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6脚、电阻R15的一端与主控核心板U1的C39脚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1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5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9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1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3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2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5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0脚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D3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5脚、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D7脚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4脚与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5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8脚、电阻R20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9脚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9脚、电阻R2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1脚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0脚、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3脚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1脚、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5脚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3脚、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3脚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7脚、电阻R26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1脚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6脚和电阻R28的一端相连,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7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8脚、电阻R29的一端和电阻R30的一端相连,电阻R29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5、6、7所示,传感器电路3包括光电二极管阵列U12、模拟开关U16、U17、U19、U21、U23、运算放大器U15、U18、U20、U22、同步采样ADC U14、电阻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R71、电容C65、C66、 C67、C68、C69、C70、C71、C72、C73、C74、C75、C76。光电二极管阵列U12使用日本滨松公司的S4111-35Q光电二极管阵列,模拟开关使用北京圣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SGM4782,运算放大器U15、U18使用TI公司的OPA656,运算放大器U20、U22使用TI公司的OPA355,同步采样ADC U14使用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7606。
如图5所示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脚、21脚是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阴极公共端,本发明中给光电二极管一个反向偏置,连接到5V电源,每一个光电二极管的阳极均接上一个模拟开关来减少信号调理电路的数目,从而降低成本。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脚与模拟开关U16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3脚与模拟开关U16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4脚与模拟开关U17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5脚与模拟开关U17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6脚与模拟开关U19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7脚与模拟开关U19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8脚与模拟开关U21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9脚与模拟开关U21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0脚与模拟开关U23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2脚与模拟开关U23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3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4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5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7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8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9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2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3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4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5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7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8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9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0脚与模拟开关U23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1脚与模拟开关U23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2脚与模拟开关U21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3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4脚与模拟开关U19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5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7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8脚与模拟开关U16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9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脚相连。模拟开关U16的6脚、模拟开关U17的6脚、模拟开关U19的6脚、模拟开关U21的6脚、模拟开关U23的6脚分别与主控核心板U1的D21脚、 D23脚、D24脚、D27脚、D29脚相连。拟开关U16的9脚、模拟开关U17的9脚、模拟开关U19的9脚、模拟开关U21的9脚、模拟开关U23的9脚接主控核心板U1的D17脚。模拟开关U16的10脚、模拟开关U17的10脚、模拟开关U19的10脚、模拟开关U21的10脚、模拟开关U23的10脚接主控核心板U1的D19脚。模拟开关U16的13脚、模拟开关U17的13脚、模拟开关U19的13脚、模拟开关U21的13脚、模拟开关U23的13脚相连,为信号的X端输出,模拟开关U16的3脚、模拟开关U17的3脚、模拟开关U19的3脚、模拟开关U21的3脚、模拟开关U23的3脚相连,为信号的Y端输出,这两个信号输出为后续的信号调理电路提供信号输出。
如图6所示以运算放大器U15、U18为核心的电路将信号X、Y端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以运算放大器U20、U22为核心的电路是无限增益多路反馈低通滤波器,将I/V变换后所得的数量级是毫伏的电压进行放大滤波。电容C67的一端、电阻R6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的2脚相连,电容C67的另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一端相连,电阻R6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的6脚和电容C65的一端相连,电容C65的另一端与电阻R67的一端相连,电阻R67的另一端、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和电容C74的一端相连,电容C7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6的另一端、电容C7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0的6脚和同步采样ADCU14的51脚相连,电容C73的另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0的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3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7脚接3.3V电源,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4脚接-3.3V电源。模拟开关U16的3脚、模拟开关U17的3脚、模拟开关U19的3脚、模拟开关U21的3脚、模拟开关U23的3脚、电容C72的一端、电阻R6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8的2脚相连,电容C72的另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阻R65的一端相连,电阻R6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8的6脚和电容C66的一端相连,电容C66的另一端与电阻R70的一端相连,电阻R70的另一端、电阻R69的一端、电阻R671的一端和电容C76的一端相连,电容C7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9的另一端、电容C7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2的6脚和同步采样ADC U14的49脚相连,电容C75的另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2的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3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7脚接3.3V电源,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4脚接-3.3V电源。
如图7所示,同步采样ADC U14与主控核心板U1通过SPI总线通信方式进行控制以及数据传输,采样率高达200k的四路同步采样能力,16位的采样精度用来采集信号调理之后的数据。同步采样ADC U14的1脚、6脚、23脚、34脚、37脚、38脚、48脚接5V电源,同步采样ADC U14的2脚、3脚、4脚、5脚、26脚、33脚、35脚、40脚、41脚、43脚、46脚、47脚、50脚、52脚、53脚、54脚、55脚、56脚、58脚、60脚、61脚、62脚、63脚、64脚接地,电阻R63的一端接5V电源,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同步采样ADC U14的7脚,同步采样ADC U14的8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40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9脚、10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35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1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36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2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2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0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39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5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48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2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4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36脚与电容C71的一端相连,电容C71的另一端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39脚与电容C70的一端相连,电容C70的另一端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42脚与电容C69的正极相连,电容C69的负极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44脚、45脚与电容C68的一端正极相连,电容C68的负极接地。
如图8所示,电源电路4包括电源转换芯片U4、电源转换芯片U5、电源转换芯片U6、电源转换芯片U7、电感L1、L2、二极管D1、D2、D3、D4、电阻R32、R33、R34、R36、R37、R38、R39、R40、R41、R42、电容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电源转换芯片U4使用Maxium公司的AMS1117,电源转换芯片U5、U6使用TI公司的TPS5430,电源转换芯片U7使用TI公司的LM337。电源转换芯片U5、U6将输入的12V电源VCC转换成±5V电源输出,给主控核心板U1、同步采样ADC U12、USB接口电路提供+5V电源,给电源转换芯片U7提供-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4将+5V电源转换成+3.3V,给模拟开关、网络数据传输电路、本地数据存储电路和调试电路等提供电力。电源转换芯片U5的7脚、电容C16的正极、C17的一端与12V电源相连,电容C16的负极、C1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5的1脚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8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18的正极、电容C19、C20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相连,作为5V电源输出,电阻R32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4脚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5的6脚、9脚、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8的负极、电容C19、C20的另一端与电阻R34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4的3脚接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正极相连,作为3.3V电源输出,电源转换芯片U4的1脚、电容C2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负极相连并接地,电阻R33的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6的7脚、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27的正极与12V电源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5脚、电源转换芯片U6的5脚和电阻R37的一端相连,电阻R3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6的1脚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6的8脚、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24、C26的一端、电容C25的正极、电阻R38的一端相连接地,电阻R38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6的4脚与电阻R39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6的6脚、9脚、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4、C26的另一端、电容C25、C27的负极与电阻R39的另一端相连,作为-5V电源输出。电源转换芯片U7的2脚接-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7的1脚、电阻R41、R42的一端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5的3脚、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正极与电阻R42的另一端相连,作为-3.3V电源输出,电容C29的负极、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3.3V电源。
如图9所示,数据存储电路5包括存储卡座J2、电阻R55、R56、R57、R58、R59、R60、电容C30。电阻R55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1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9脚相连,电阻R56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2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7脚相连,电阻R57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3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5脚相连,电阻R58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5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7脚相连,电阻R59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7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3脚相连,电阻R60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8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1脚相连,存储卡座J2的9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3脚相连,电阻R55、R56、R57、R58、R59、R60的另一端、电容C30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4脚连接到3.3V电源,电容C30的另一端、存储卡座J2的6脚、10脚、11脚、12脚接地。
如图10、11所示,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6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24、接插件J3、J4、J5、电阻R72、R73、电容C77、C78、C79、C80、C81、C82。电平转换芯片U24使用TI公司的MAX3243E。电平转换芯片U24将主控核心板传输出的TTL电平的数据转换成232电平数据,再通过串口与PC端相连,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2脚、23脚、26脚、电容C77、C78的一端接3.3V电源,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5脚、电容C77、C7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9的一端接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8脚,电容C79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4脚相连,电容C81的一端接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脚相连,电容C81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6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20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9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4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8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8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7脚与电容C80的一端相连,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24的3脚与电容C82的一端相连,电容C82的另一端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24的9脚与接插件J3的3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0脚与接插件J4的3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4脚与接插件J3的2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5脚与接插件J4的2脚相连,接插件J3的5脚、10脚、11脚接地,接插件J4的5脚、10脚、11脚接地,接插件J5的1脚接5V电源,接插件J5的2脚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接主控核心板U1的B48脚相连,接插件J5的3脚接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接主控核心板U1的B50脚相连,接插件J5的4脚、5脚、6脚接地。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浮游生物在船载拖曳作用下进入探测仪的导流腔,导流腔内通过激光扫描成像进行粒径计数;激光片状光束经过被测区域会被光电传感器接收,由于浮游生物对片光束的遮挡效应,引起一维光电传感器上光强信号的变化,光电传感器横向像素点对应横向空间位置,由于光电传感器像素点的尺寸已知,可以通过浮游生物在光电传感器的横向像素点分布判定在此维度上浮游生物的粒径尺寸,然后通过时间轴扫描实现浮游生物的形态成像,最终实现海洋浮游生物粒径参数的快速准确采集。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浮游生物粒径分辨率:1mm-35mm;
(2)浮游生物形态匹配粒径:2mm-35mm;
(3)具有自容式存储和实时传输功能;
(4)最大数据存储容量:16G;
(5)实时传输接口:以太网;
(6)工作流速:≤0.5m/s;
(7)工作水深:0-50m。

Claims (1)

1.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包括主控电路,网络数据传输电路,传感器电路,电源电路,数据存储电路,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核心板U1、拨码开关S2、电阻R43、R44、R45、R46、R47、R48、R49、R50、R51、R52、R53、R54;主控核心板U1的A35脚、A38脚、A44脚、A49脚、B46脚、C9脚、C14脚、C16脚、C19脚、C34脚、C36脚、C48脚、C50脚、D15脚、D31脚、D44脚、D49脚、D50脚接地,主控核心版U1的B49脚、C43脚、C45脚、C47脚、C49脚接5V电源;3.3V电源分别与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的一端相连,电阻R46、R43、R44、R45的另一端分别接拨码开关的1脚、2脚、3脚、4脚;主控核心板U1的D16脚与BOOT0相连,BOOT0与电阻R47的一端相连,电阻R47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14脚与BOOT1相连,BOOT1与拨码开关S2的1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12脚与BOOT2相连,BOOT2与拨码开关S2的2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10脚与BOOT3相连,BOOT3与拨码开关S2的3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8脚与BOOT4相连,BOOT4与拨码开关S2的4脚相连;主控核心板U1的D6脚与BOOT5相连,BOOT5与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4脚与BOOT6相连,BOOT6与电阻R53的一端相连,电阻R5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核心板U1的D2脚与BOOT7相连,BOOT7与电阻R54的一端相连,电阻R5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8、R49、R50、R51的一端分别与拨码开关S2的8脚、7脚、6脚、5脚相连,电阻R48、R49,R48、R4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网络数据传输电路包括网络物理层芯片U3、晶振Y1、网口座J1、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电容C7、C8、C9、C10、C11、C12、C13、C14;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脚、6脚、12脚、27脚、电容C7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3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4脚与电阻R31的一端、晶振Y1的1脚、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5脚与电阻R31的另一端晶振Y1的3脚电容C14的一端相连,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晶振Y1的2脚、4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2脚与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电阻R27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脚、电阻R6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2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脚、电阻R18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0脚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0脚、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6脚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31脚、电阻R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3脚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8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2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9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脚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4脚、5脚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9脚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24的一端与网口座J1的11脚相连,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网口座J1的13脚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7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C37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6脚、电阻R15的一端与主控核心板U1的C39脚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1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5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9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1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13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2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5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0脚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D3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5脚、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D7脚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4脚与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5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8脚、电阻R20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9脚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9脚、电阻R2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1脚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0脚、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3脚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1脚、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35脚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3脚、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3脚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7脚、电阻R26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1脚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26脚和电阻R28的一端相连,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主控核心版U1的C27脚相连,网络物理层芯片U3的18脚、电阻R29的一端和电阻R30的一端相连,电阻R29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光电二极管阵列U12、模拟开关U16、U17、U19、U21、U23、运算放大器U15、U18、U20、U22、同步采样ADC U14、电阻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R71、电容C65、C66、 C67、C68、C69、C70、C71、C72、C73、C74、C75、C76;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脚、21脚连接到5V电源,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脚与模拟开关U16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3脚与模拟开关U16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4脚与模拟开关U17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5脚与模拟开关U17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6脚与模拟开关U19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7脚与模拟开关U19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8脚与模拟开关U21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9脚与模拟开关U21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0脚与模拟开关U23的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 12脚与模拟开关U23的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3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4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5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7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8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19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4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2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3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4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5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7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8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5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29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0脚与模拟开关U23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1脚与模拟开关U23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2脚与模拟开关U21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3脚与模拟开关U21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4脚与模拟开关U19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5脚与模拟开关U19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6脚与模拟开关U17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7脚与模拟开关U17的1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8脚与模拟开关U16的2脚相连,光电二极管阵列U12的39脚与模拟开关U16的1脚相连;模拟开关U16的6脚、模拟开关U17的6脚、模拟开关U19的6脚、模拟开关U21的6脚、模拟开关U23的6脚分别与主控核心板U1的D21脚、 D23脚、D24脚、D27脚、D29脚相连;拟开关U16的9脚、模拟开关U17的9脚、模拟开关U19的9脚、模拟开关U21的9脚、模拟开关U23的9脚接主控核心板U1的D17脚;模拟开关U16的10脚、模拟开关U17的10脚、模拟开关U19的10脚、模拟开关U21的10脚、模拟开关U23的10脚接主控核心板U1的D19脚;模拟开关U16的13脚、模拟开关U17的13脚、模拟开关U19的13脚、模拟开关U21的13脚、模拟开关U23的13脚、电容C67的一端、电阻R6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的2脚相连,电容C67的另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与电阻R62的一端相连,电阻R6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的6脚和电容C65的一端相连,电容C65的另一端与电阻R67的一端相连,电阻R67的另一端、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和电容C74的一端相连,电容C7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6的另一端、电容C7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0的6脚和同步采样ADC U14的51脚相连,电容C73的另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0的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3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7脚接3.3V电源,运算放大器U15、运算放大器U20的4脚接-3.3V电源;模拟开关U16的3脚、模拟开关U17的3脚、模拟开关U19的3脚、模拟开关U21的3脚、模拟开关U23的3脚、电容C72的一端、电阻R6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8的2脚相连,电容C72的另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阻R65的一端相连,电阻R6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8的6脚和电容C66的一端相连,电容C66的另一端与电阻R70的一端相连,电阻R70的另一端、电阻R69的一端、电阻R671的一端和电容C76的一端相连,电容C7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9的另一端、电容C7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2的6脚和同步采样ADC U14的49脚相连,电容C75的另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2的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3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7脚接3.3V电源,运算放大器U18、运算放大器U22的4脚接-3.3V电源,同步采样ADC U14的1脚、6脚、23脚、34脚、37脚、38脚、48脚接5V电源,同步采样ADC U14的2脚、3脚、4脚、5脚、26脚、33脚、35脚、40脚、41脚、43脚、46脚、47脚、50脚、52脚、53脚、54脚、55脚、56脚、58脚、60脚、61脚、62脚、63脚、64脚接地,电阻R63的一端接5V电源,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同步采样ADC U14的7脚,同步采样ADC U14的8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40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9脚、10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35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1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36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2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2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0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39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15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D48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2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4脚相连,同步采样ADC U14的36脚与电容C71的一端相连,电容C71的另一端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39脚与电容C70的一端相连,电容C70的另一端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42脚与电容C69的正极相连,电容C69的负极接地,同步采样ADC U14的44脚、45脚与电容C68的一端正极相连,电容C68的负极接地;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转换芯片U4、电源转换芯片U5、电源转换芯片U6、电源转换芯片U7、电感L1、L2、二极管D1、D2、D3、D4、电阻R32、R33、R34、R36、R37、R38、R39、R40、R41、R42、电容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电源转换芯片U5的7脚、电容C16的正极、C17的一端与12V电源相连,电容C16的负极、C1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5的1脚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8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18的正极、电容C19、C20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相连,作为5V电源输出,电阻R32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4脚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5的6脚、9脚、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8的负极、电容C19、C20的另一端与电阻R34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4的3脚接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正极相连,作为3.3V电源输出,电源转换芯片U4的1脚、电容C2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负极相连并接地,电阻R33的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6的7脚、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27的正极与12V电源相连,电阻R36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5的5脚、电源转换芯片U6的5脚和电阻R37的一端相连,电阻R3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6的1脚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6的8脚、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24、C26的一端、电容C25的正极、电阻R38的一端相连接地,电阻R38的另一端、电源转换芯片U6的4脚与电阻R39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6的6脚、9脚、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4、C26的另一端、电容C25、C27的负极与电阻R39的另一端相连,作为-5V电源输出;电源转换芯片U7的2脚接-5V电源,电源转换芯片U7的1脚、电阻R41、R42的一端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5的3脚、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正极与电阻R42的另一端相连,作为-3.3V电源输出,电容C29的负极、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3.3V电源;
所述数据存储电路包括存储卡座J2、电阻R55、R56、R57、R58、R59、R60、电容C30;电阻R55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1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9脚相连,电阻R56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2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7脚相连,电阻R57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3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5脚相连,电阻R58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5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7脚相连,电阻R59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7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3脚相连,电阻R60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8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41脚相连,存储卡座J2的9脚和主控核心板U1的A33脚相连,电阻R55、R56、R57、R58、R59、R60的另一端、电容C30的一端、存储卡座J2的4脚连接到3.3V电源,电容C30的另一端、存储卡座J2的6脚、10脚、11脚、12脚接地;
所述调试和固件升级接口电路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24、接插件J3、J4、J5、电阻R72、R73、电容C77、C78、C79、C80、C81、C82;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2脚、23脚、26脚、电容C77、C78的一端接3.3V电源,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5脚、电容C77、C7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9的一端接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8脚,电容C79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4脚相连,电容C81的一端接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脚相连,电容C81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4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6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3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20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9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4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8脚与主控核心板U1的B18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27脚与电容C80的一端相连,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24的3脚与电容C82的一端相连,电容C82的另一端接地,电平转换芯片U24的9脚与接插件J3的3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10脚与接插件J4的3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4脚与接插件J3的2脚相连,电平转换芯片U24的5脚与接插件J4的2脚相连,接插件J3的5脚、10脚、11脚接地,接插件J4的5脚、10脚、11脚接地,接插件J5的1脚接5V电源,接插件J5的2脚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接主控核心板U1的B48脚相连,接插件J5的3脚接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接主控核心板U1的B50脚相连,接插件J5的4脚、5脚、6脚接地;
所述主控核心板U1采用广东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SOM-TL138核心板,网络物理层芯片U3使用SMSC公司的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LAN8710,光电二极管阵列U12使用日本滨松公司的S4111-35Q光电二极管阵列,模拟开关使用北京圣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SGM4782,运算放大器U15、U18使用TI公司的OPA656,运算放大器U20、U22使用TI公司的OPA355,同步采样ADC U14使用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7606,电源转换芯片U4使用Maxium公司的AMS1117,电源转换芯片U5、U6使用TI公司的TPS5430,电源转换芯片U7使用TI公司的LM337,电平转换芯片U24使用TI公司的MAX3243E。
CN201510240177.3A 2015-05-12 2015-05-12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Active CN104931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0177.3A CN104931395B (zh) 2015-05-12 2015-05-12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0177.3A CN104931395B (zh) 2015-05-12 2015-05-12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1395A CN104931395A (zh) 2015-09-23
CN104931395B true CN104931395B (zh) 2017-07-11

Family

ID=5411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0177.3A Active CN104931395B (zh) 2015-05-12 2015-05-12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1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4403A (zh) * 2017-04-11 2017-09-22 中国海洋大学 浮游生物粒径谱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8968936A (zh) * 2018-08-14 2018-12-1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作业的人体健康状态测试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3763C (zh) * 2008-04-22 2010-03-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深海数据采集控制装置
CN101738179B (zh) * 2009-11-05 2011-08-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感应耦合的锚泊自升降剖面监测浮标
JP2011153856A (ja) * 2010-01-26 2011-08-11 Toshiba Corp テラヘルツ波を用いた粒径測定装置及び粒径測定方法
CN102208936B (zh) * 2011-05-27 2013-08-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自容式铱星卫星数据多路传输终端装置
CN102353906B (zh) * 2011-07-07 2013-06-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CN102394674B (zh) * 2011-10-17 2013-10-23 杭州鸥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塑包链感应耦合的水下数据收发装置
CN102420871B (zh) * 2011-12-02 2014-01-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网络数据采集器
CN103065453B (zh) * 2012-12-29 2014-08-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水下can组网数据采集节点
CN103149573B (zh) * 2013-02-20 2015-04-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CN203135861U (zh) * 2013-03-21 2013-08-14 杭州聚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载gps/gprs多功能智能终端
CN103268275B (zh) * 2013-05-03 2014-12-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手持式串口模拟器
CN103344975B (zh) * 2013-07-02 2015-01-14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基于北斗定位和铱星通信的船载定位设备
CN104216323B (zh) * 2014-09-04 2016-11-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空气净化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1395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1395B (zh) 海洋浮游生物粒径谱激光检测电路
CN102253024B (zh) 光学溶解氧传感器
CN10950671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管理系统
CN103760312A (zh) 一种高效粮食水分在线烘干系统
CN204089882U (zh) 一种碳纤维生产数据实时预测云平台
CN201749100U (zh) 一种木材含水率检测装置
CN10938009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灌溉系统
CN102445417A (zh) 一种一体式溶解氧分析仪及方法
CN202041230U (zh) 植物环境监测器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image sensing system in mineral/rock identification: Sensing mod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
CN206848263U (zh) 一种土壤温湿度监控系统
CN207529419U (zh) 一种耦合燃煤机组的生物质燃气发电量计算装置
CN109725122A (zh) 一种手持式水质检测装置
CN201681045U (zh) 便携式无线传输图像显示型微生物快速检测探照灯
CN203672486U (zh) 一种智能pH传感器
CN206990001U (zh) 一种农业物联网多传感器集成化数据采集系统
CN208076067U (zh) 一种表面压力无线检测装置
CN208239619U (zh) 去水汽的干性气溶胶质量浓度探测激光雷达系统
CN207866269U (zh) 一种光纤传感器
CN206710847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信息检测系统
CN205530199U (zh) 一种无缆的静力触探采集系统
CN204241912U (zh) 6dof并联机器人高精度数据采集器
CN204439123U (zh) 一种贝类养殖环境的多参数采集装置
CN107864314A (zh) 一种基于滤波电路的图像处理系统
CN203688546U (zh) 一种一体化水质多参数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Assignee: Hangzhou Ouying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33000044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arine plankton particle size spectrum laser detection circui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24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