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0587B -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0587B
CN104930587B CN201410106968.2A CN201410106968A CN104930587B CN 104930587 B CN104930587 B CN 104930587B CN 201410106968 A CN201410106968 A CN 201410106968A CN 104930587 B CN104930587 B CN 104930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data
electric heater
temperature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6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0587A (zh
Inventor
胡荣强
高小淇
刘阳
王垚
陈正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uan Beijing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uan Beijing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uan Beijing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uan Beijing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69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0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0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0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0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功率测量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电功率数据、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后,分别将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后,通过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数据包上传至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对数据包中数据进行接收、解压缩、译码和读取后,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的电暖器台数;将计算结果下发至各个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各个单台电暖器控制器接收后,确定各自的单台电暖器控制器是开启或者关闭。本发明既不需要进行改造电网,又能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需要,还同时能保证稳定地进行供暖;达到了智能化控制室内温湿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现有的电暖器产品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冬天采暖季来临时,室内没有安装采暖设施、“煤改电”或非集中供暖等类型的用户,室内温度无法达到国家要求或体感温度较低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其解决办法是采用空调、小型锅炉或电暖器供暖。
目前空调供暖的效率较低,供暖能力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大,并且室外机结霜问题难以解决;锅炉供暖的燃料(燃煤、燃油)运输成本较高,并且排放的尾气、烟气等对环境影响较大;较合理的方式是采用电暖器供暖。采用电暖器供暖时,以每户居民住宅额定功率为8千瓦、每台电暖器功率额定功率为2千瓦、为了客厅和一间卧室取暖安装4台电暖器为例,每户居民仅用于电暖器供暖的功率为8千瓦,则已达到住宅额定功率的要求,若再考虑居民正常生活负荷(如照明、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那么必然超过了功率上限要求;若仍想采用电暖器供暖的方式,则必须进行电网改造。
如何能既不改造电网,又能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电需要,还同时能保证稳定地进行供暖;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暖器供电必须进行电网改造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既不需要进行改造电网,又能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需要,还同时能保证稳定地进行供暖;达到了智能化控制室内温湿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功率测量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和集中控制器;
在所述电功率测量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和所述集中控制器的内部均设有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
所述电功率测量表用于检测住宅总电功率数据,并将住宅总电功率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湿度数据,并将湿度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集中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中数据进行解压缩、译码和读取,对所读取的全部的所述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在所述集中控制器内部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新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新数据包下发至各个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所述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的电暖器台数;
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新数据包,并进行解压缩、译码和读取操作后,确定各自的所述单台电暖器是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室内温湿度的实时控制。
优选地,所述电功率测量表安装在每户住宅电能计量表处,用于实时检测住宅总用电功率。
更加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选择安装在住宅的房间内的墙壁上或顶棚与墙壁的夹角处的指定区域,用于实时检测住宅内所述指定区域的温度和湿度。
更加优选地,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单台电暖器与插座之间,属于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单台电暖器是开启或者关闭。
更加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为2台以上。
更加优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包括Wi-Fi接收发送器;所述Wi-Fi接收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
更加优选地,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包括Wi-Fi接收发送器和开关;所述Wi-Fi接收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开关用于接收所述集中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或关闭指令后,立即对所述单台电暖器进行开启或关闭。
更加优选地,所述集中控制器预先设置有室内温度、湿度、住宅总电功率和调整时间段的阈值以及住宅房间开启电暖器的优先级;所述温度的阈值包括温度上限和温度下限,所述湿度的阈值包括湿度上限和湿度下限,所述额定总功率的阈值包括总功率上限和总功率下限;所述调整时间段指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开始时间,所述调整时间段在全天24小时范围内。
更加优选地,所述温度的阈值范围是15~26℃,所述湿度的阈值范围是30%~50%;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阈值范围是0~8千瓦;所述调整时间段和所述住宅房间开启电暖器的优先级是,在10:00~22:00,客厅优先级最高,其次是卧室的主卧,最后是客卧;在22:00~次日10:00,主卧优先级最高,其次是客卧,最后是客厅。
更加优选地,所述集中控制器用于判断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数据或所述温度数据是否不在所述集中控制器的阈值范围内;当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大于阈值上限时,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延迟2分钟,若2分钟内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下降至阈值范围内,则所述系统没有任何操作,若2分钟后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仍然超过阈值上限,则根据优先级从低到高的次序关闭所述单台电暖器;开启或关闭的电暖器台数则利用减法计算所述集中控制器的阈值与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差值,用所述差值分别除以单台电暖器的额定功率,得到所述单台电暖器的台数的计算结果;统计计算结果,所述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或关闭的电暖器台数。
更加优选地,所述电功率测量表的检测频率为1秒,即每1秒将上传一次数据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更加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频率为15分钟,即每15分钟将上传一次数据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更加优选地,所述集中控制器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将每1秒内接收到的电功率数据和每15分钟接收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控制数据和报警数据进行保存,用以查用或事故分析。
更加优选地,所述集中控制器若发现所述电功率测量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超出30分钟,仍没有上传数据,则报警提示请用户检查无线网络连接;若网络连接完好,则在系统重启后,超出1分钟仍无数据上传,则切断系统,并报警提示系统已断开。
其中,所述Wi-Fi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Wi-Fi。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Wi-Fi在无线局域网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以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WI-FI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释放住宅额定功率与生活负荷之间的功率差值,用于进行室内供暖,解决了现有电暖器供暖存在的技术难题,避免了电网改造的负担。
(2)本发明引入智能家居的先进理念,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构建高效智能的住宅和家庭环境之间的管理系统,提升了家居的便利性、舒适性和艺术性,实现了节能环保。
(3)本发明不需要更换原电暖器和任何家电设备,仅在住宅内安装检测机构和集中控制器、在原电暖器与插座之间安装执行机构,则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布置工作,调试简单方便,性价比较高。
(4)集中控制器具有故障报警、安全保护、紧急停机功能,不仅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兼有故障初期事故处理的功能,若发现电功率测量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单台电暖器控制器超出30分钟,仍没有上传任何数据,则报警提示请用户检查无线网络连接;若网络连接完好,则在系统重启后,超出1分钟仍无数据上传,则切断系统,并报警提示系统已断开。
综上所述,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即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中,在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即可实现住宅内温湿度的控制自主化、智能化,为客户提供了舒适、创意、人性和节能环保的高品质生活。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流程示意图;
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居民住宅日负荷曲线与峰谷电价的曲线关系示意图;
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采暖季居民住宅日负荷曲线与峰谷电价的曲线关系示意图;
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中采暖季居民住宅日负荷曲线与峰谷电价的曲线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包括:电功率测量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和集中控制器;
在所述电功率测量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和所述集中控制器的内部均设有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
所述电功率测量表用于检测住宅总电功率数据,并将住宅总电功率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湿度数据,并将湿度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集中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中数据进行解压缩、译码和读取,对所读取的全部的所述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在所述集中控制器内部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新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新数据包下发至各个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所述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的电暖器台数;
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新数据包,并进行解压缩、译码和读取操作后,确定各自的所述单台电暖器是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室内温湿度的实时控制。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电功率测量表安装在每户住宅电能计量表处,用于实时检测住宅总用电功率。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选择安装在住宅的房间内的墙壁上或顶棚与墙壁的夹角处的指定区域,用于实时检测住宅内所述指定区域的温度和湿度。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单台电暖器与插座之间,属于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单台电暖器是开启或者关闭。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为2台以上。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包括Wi-Fi接收发送器;所述Wi-Fi接收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包括Wi-Fi接收发送器和开关;所述Wi-Fi接收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开关用于接收所述集中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或关闭指令后,立即对所述单台电暖器进行开启或关闭。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控制器预先设置有室内温度、湿度、住宅总电功率和调整时间段的阈值以及住宅房间开启电暖器的优先级;所述温度的阈值包括温度上限和温度下限,所述湿度的阈值包括湿度上限和湿度下限,所述额定总功率的阈值包括总功率上限和总功率下限;所述调整时间段指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开始时间,所述调整时间段在全天24小时范围内。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的阈值范围是15~26℃,所述湿度的阈值范围是30%~50%;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阈值范围是0~8千瓦;所述调整时间段和所述住宅房间开启电暖器的优先级是,在10:00~22:00,客厅优先级最高,其次是卧室的主卧,最后是客卧;在22:00~次日10:00,主卧优先级最高,其次是客卧,最后是客厅。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控制器用于判断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数据或所述温度数据是否不在所述集中控制器的阈值范围内;当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大于阈值上限时,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延迟2分钟,若2分钟内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下降至阈值范围内,则所述系统没有任何操作,若2分钟后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仍然超过阈值上限,则根据优先级从低到高的次序关闭所述单台电暖器;开启或关闭的电暖器台数则利用减法计算所述集中控制器的阈值与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差值,用所述差值分别除以单台电暖器的额定功率,得到所述单台电暖器的台数的计算结果;统计计算结果,所述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或关闭的电暖器台数。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电功率测量表的检测频率为1秒,即每1秒将上传一次数据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频率为15分钟,即每15分钟将上传一次数据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控制器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将每1秒内接收到的电功率数据和每15分钟接收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控制数据和报警数据进行保存,用以查用或事故分析。
在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控制器若发现所述电功率测量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超出30分钟,仍没有上传数据,则报警提示请用户检查无线网络连接;若网络连接完好,则在系统重启后,超出1分钟仍无数据上传,则切断系统,并报警提示系统已断开。
具体实施例: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流程示意图;系统通电后,首先集中控制器和外部设备(电功率测量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单台电暖器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并且每15秒检测一次用户是否设定/修改了系统参数,若是则读取用户设定的系统参数,若否则读取系统上次设置默认参数。电功率测量表每1秒检测一次住宅总用电功率,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集中控制器。
集中控制器收到数据包后与系统参数中的住宅总用电功率最高值(或称为阈值)对比:
若用电功率已高于阈值,则在2分钟之内保持系统现状不下达任何指令。若2分钟后住宅总用电功率值仍然高于阈值,集中控制器计算需要切除的电暖器台数,按照优先级从低到高,依次关闭电暖器。
若用电功率低于阈值,则集中控制器计算住宅可开启电暖器的总台数(S),对照温湿度传感器上传的温湿度数据,以客厅为例(其他区域如卧室等同理),若客厅温湿度超过阈值,则客厅不需要开启电暖器,集中控制器下达指令至客厅的电暖器,命令其关闭;若客厅温湿度低于阈值,则集中控制器计算客厅需要开启的电暖器台数(A1),并且将卧室、客厅等住宅全部安装了电暖器的区域所计算得到的需要开启电暖器台数(A1、A2……An)统计加和后,得到的总台数(A)是否超过计算可以开启的总台数(S),若A>S,则按照前述的优先级,依次从高到低开启电暖器,若A<S,则下令开启全部需要开启的电暖器。
以下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阐述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一、住宅负荷:
以普通居民家庭为例,额定功率为8千瓦。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要求来看,主要分为照明、厨房用电设备、电热水器、空调以及普通插座等。家用电器因功能不同,其工作时间段也有所不同,因此可预计居民住宅日负荷曲线如图3所示。图3中的柱状图表示,目前北京市采暖期峰谷电价为:采暖季(4个月,120天)22:00~次日6:00的电价为0.3元/度,其他时间为0.4883元/度;线形图表示,居民住宅平均日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二、安装普通蓄热式电暖器后负荷情况:
蓄热式电暖器单台充电功率1600瓦,放热功率约为800瓦。蓄热式电暖器的特点是满功率充电8小时,其余16小时可不充电,利用蓄热部分的释放为房间供暖。
考虑到居民家庭分房间供暖,热负荷按100瓦/平米,则考虑一间卧室和客厅各15平米,各需要每小时热量1500瓦,因此按照满足一间卧室和客厅的供暖要求,每户住宅共需要安装4台1600瓦蓄热式电暖器。在低谷电价22:00~次日6:00时间段开启4台蓄热式电暖器时,居民日负荷曲线如图4所示。图4中菱形线表示居民家庭平均用电负荷曲线(不包括电暖器)、方形线表示开启4台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曲线、三角形线表示居民家庭总负荷曲线,可见若居民家庭仍按照平时采暖季的生活习惯,只要开启4台蓄热式电暖器,家庭总负荷就将超过总额定功率8千瓦的限制,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在蓄热式电暖器充电时间段内需要关闭大部分家用电器,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三、安装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后负荷情况:
保留原4台蓄热式电暖器,并且安装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使电暖器接通时间可调,接通台数可调。此时居民日负荷曲线如图5所示。
图5中菱形线表示居民家庭平均用电负荷曲线(不包括电暖器)、方形线表示开启智能控制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曲线、三角形线表示居民家庭总负荷曲线,绿色曲线为居民家庭总负荷曲线,可见安装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后,可保证居民家庭总负荷不超过额定限制,同时保证供暖,又不影响居民家庭的正常生活习惯。
综上数据比较可见,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既不需要改造电网,又可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即可实现住宅内温湿度的控制。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地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组合及等同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功率测量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和集中控制器;
在所述电功率测量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和所述集中控制器的内部均设有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
所述电功率测量表用于检测住宅总电功率数据,并将住宅总电功率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湿度数据,并将湿度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上传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集中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中数据进行解压缩、译码和读取,对所读取的全部的所述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在所述集中控制器内部进行编码、压缩和打包成新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将所述新数据包下发至各个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所述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的电暖器台数;
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新数据包,并进行解压缩、译码和读取操作后,确定各自的所述单台电暖器是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室内温湿度的实时控制;
所述集中控制器预先设置有室内温度、湿度、住宅总电功率和调整时间段的阈值以及住宅房间开启电暖器的优先级;所述温度的阈值包括温度 上限和温度下限,所述湿度的阈值包括湿度上限和湿度下限,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阈值包括总功率上限和总功率下限;所述调整时间段指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开始时间,所述调整时间段在全天24小时范围内;
所述温度的阈值范围是15~26℃,所述湿度的阈值范围是30%~50%;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阈值范围是0~8千瓦;所述调整时间段和所述住宅房间开启电暖器的优先级是,在10:00~22:00,客厅优先级最高,其次是卧室的主卧,最后是客卧;在22:00~次日10:00,主卧优先级最高,其次是客卧,最后是客厅;
所述集中控制器用于判断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数据或所述温度数据是否不在所述集中控制器的阈值范围内;当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大于阈值上限时,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延迟2分钟,若2分钟内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下降至阈值范围内,则所述系统没有任何操作,若2分钟后所述住宅总电功率或所述温度数据仍然超过阈值上限,则根据优先级从低到高的次序关闭所述单台电暖器;开启或关闭的电暖器台数则利用减法计算所述集中控制器的住宅总电功率的阈值与上传的所述住宅总电功率的差值,用所述差值分别除以单台电暖器的额定功率,得到所述单台电暖器的台数的计算结果;统计计算结果,所述计算结果为住宅需要开启或关闭的电暖器台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功率测量表安装在每户住宅电能计量表处,用于实时检测住宅总用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选择安装在住宅的房间内的墙壁上的指 定区域或顶棚与墙壁的夹角处的指定区域,用于实时检测住宅内所述指定区域的温度和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单台电暖器与插座之间,属于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单台电暖器是开启或者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为2台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接收与发送装置包括Wi-Fi接收发送器;所述Wi-Fi接收发送器用于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包括Wi-Fi接收发送器和开关;所述Wi-Fi接收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开关用于接收所述集中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或关闭指令后,立即对所述单台电暖器进行开启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功率测量表的检测频率为1秒,即每1秒将上传一次数据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频率为15分钟,即每15分钟将上传一次数据至所述集中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将每1秒内接收到的电功率数据和 每15分钟接收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控制数据和报警数据进行保存,用以查用或事故分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若发现所述电功率测量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单台电暖器控制器超出30分钟,仍没有上传数据,则报警提示请用户检查无线网络连接;若网络连接完好,则在系统重启后,超出1分钟仍无数据上传,则切断系统,并报警提示系统已断开。
CN201410106968.2A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Active CN104930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6968.2A CN104930587B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6968.2A CN104930587B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0587A CN104930587A (zh) 2015-09-23
CN104930587B true CN104930587B (zh) 2017-11-03

Family

ID=5411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6968.2A Active CN104930587B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05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465A (zh) * 2019-12-27 2020-04-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9081A (zh) * 2016-12-13 2017-06-13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采暖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90385B (zh) * 2019-04-15 2021-05-0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分散式电采暖的需求侧管理系统
CN110160132A (zh) * 2019-07-05 2019-08-23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和湿度值控加湿型电暖器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6034A1 (de) * 1997-06-19 1998-12-24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zur Erzielung einer Behaglichkeitstemperatur (Empfindungs-Solltemperatur) in einem Raum und Anordn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01628307U (zh) * 2009-10-20 2010-11-10 刘福文 一种电热取暖装置
CN202066117U (zh) * 2011-03-31 2011-12-07 北京海信达能源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热力能源区域供热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6034A1 (de) * 1997-06-19 1998-12-24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zur Erzielung einer Behaglichkeitstemperatur (Empfindungs-Solltemperatur) in einem Raum und Anordn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01628307U (zh) * 2009-10-20 2010-11-10 刘福文 一种电热取暖装置
CN202066117U (zh) * 2011-03-31 2011-12-07 北京海信达能源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热力能源区域供热控制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465A (zh) * 2019-12-27 2020-04-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1045465B (zh) * 2019-12-27 2021-07-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0587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0587B (zh)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TWI467879B (zh) Intelligent tap
CN205787728U (zh) 一种基于物联云的多功能智慧社区能耗管理系统
CN203164687U (zh) 住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CN105159110B (zh) 一种建筑综合智能用电系统
CN103389710B (zh) 一种基于情境感知的物联网环境控制方法及设备
CN203731622U (zh) 智能空调
CN208607491U (zh) 一种基于NB-IoT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3138395A (zh) 楼宇智能用电管理系统
CN105674481A (zh)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
CN204089846U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03576645A (zh) 一种电力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7085418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Mohsenzadeh et al. Applying fuzzy techniques to model customer comfort in a smart home control system
CN102117063A (zh) 空调连动系统
CN205227502U (zh) 一种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CN206629077U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0786407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节能智能家居系统
CN112393386A (zh) 一种空调器和能耗控制方法
CN109298641A (zh) 一种家庭用电监测控制装置
CN207743977U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节能智能家居系统
CN206908630U (zh) 一种建筑节能一体化监控平台
CN106568159A (zh) 可控制室内湿度的终端节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Murakami et al. Application of ECHONET Lite which is open standard into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206639074U (zh)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