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9596A -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9596A
CN104929596A CN201510408151.5A CN201510408151A CN104929596A CN 104929596 A CN104929596 A CN 104929596A CN 201510408151 A CN201510408151 A CN 201510408151A CN 104929596 A CN104929596 A CN 104929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unit
pressure
r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81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恩龙
王雷
吴文明
曾文广
张建军
任波
马清杰
王建海
李婷婷
杨利萍
任向海
劳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4081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29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29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9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掺稀深度;确定管柱结构;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预测开采稠油产量;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开采稠油。该发明中采用气体与稠油掺稀,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掺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气体掺稀开采稠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稠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前苏联等,可采储量约1510×108m3。我国的稠油资源分布也很广泛,已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其资源量约占总石油资源的25%-30%。油藏埋深变化很大,深度范围在300m-5400m,大部分油田稠油埋深300-1000m,而吐哈油田3500m左右,塔里木油田接近5000m,塔河油田稠油油藏埋深5400m。
塔河油田稠油资源分布广泛,探明地质储量约7.54亿吨,占总探明地质储量的58.1%,可采储量1.00亿吨。但是油藏性质与东部稠油油藏相比具有“两超、五高”的特点:超深(5500m-6500m)、超稠、高温(125-130℃)、高压(58-62.7MPa)、高粘(700-1800000mPa·s/50℃)、高矿化度(17.875×104-23.4374×104mg/L)、高含硫化氢。因此,开采难度极大,这类油藏国内外尚无经验可循,亟需一种有效的开采方式,实现降低掺稀比同时提高单井产量,达到高效动用储层的目的。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区块动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掺稀比高,超稠油组分严重失衡,造成生产掺稀比高,常规工艺效益较低;
(2)产量低,由于原油粘度大,造成流动性降低,降低了生产,制约了油井产能;
(3)经济效益差,由于掺稀比大,产量低,造成混合油的油品性质变差;
(4)目前国内外举升工艺尚无成熟的技术借鉴,无法指导塔河油田稠油油藏开采,需对超深稠油油藏掺稀工艺开展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该发明中采用气体与稠油掺稀,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掺稀深度;确定管柱结构;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预测开采稠油产量;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开采稠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根据粘温曲线找到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度,利用地温梯度测井曲线查找对应的深度,该深度即为掺稀深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时,先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环空气油混注压力梯度:
△P/△L=8×10-12R4-10-8R3+6×10-6R2-0.002R+0.859,其中,△P/△L表示压力梯度,单位为MPa/100m,R表示气油比单位为m3/m3;然后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启动压强,并根据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类型:
P启动压力=Pwf+f环空摩阻-Lg气油
其中,P启动压力表示掺稀气举时注入气体由环空进去油管时的压强,单位为MPa;Pwf表示井底流压,单位为MPa;f环空摩阻表示环空中混合液体对管柱的摩擦力所产生的压强,单位为MPa;Lg气油表示流体产生的压强,单位为MP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根据伏格尔法,结合给定的流体压力以及产量绘制油气井流入动态曲线,以获得注气量,通过注气量以及生产压差,预测采油稠油的产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在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D = ( λ + 1 ) Q 0.2 P [ R Q + q / ( λ + 1 ) Q ] - 0.15 ( 100 - f w ) 1.1 3
其中:Q为油井产量,单位为m3/d;q为注气量,单位为m3/d;R为气油比,单位为m3/m3;P为井底压强,单位为MPa;D为油嘴直径,单位为mm;fw为含水百分比;λ为掺稀比。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势在于,
(1)充分利用气体的低密度、溶解性和稀油低粘度、低密度的特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2)可以有效降低井底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动用地层储量的作用;
(3)可以大大降低掺稀比,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油井经济效益;
(4)本发明不受井筒深度、原油粘度的影响,适合各类稠油油藏,对国内外稠油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掺稀气举开采稠油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原油粘温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气油混注压力梯度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生产压差与产能的关系曲线;
图5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参见图1-图5,如图所示,本发明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掺稀深度,根据图2的粘温曲线选择掺稀深度,具体为根据粘温曲线找到某口井的拐点所对应的温度,利用地温梯度测井曲线查找对应的深度,该深度即为掺稀深度临界点,再利用管柱载荷确定最终的下入深度;确定管柱结构,该管柱结构优先采用Ф73mm/Ф89mm油管组合配套封隔器、掺稀滑套,下入深度和允许承担的负荷受管柱抗拉强度条件限制,结合API油管标准和国内防硫油管的实际,对与防硫油管同等级别的油管分别进行强度校核;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预测开采稠油产量;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开采稠油。
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时,先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环空气油混注压力梯度:△P/△L=8×10-12R4-10-8R3+6×10-6R2-0.002R+0.859,其中,△P/△L表示压力梯度,单位为MPa/100m,R表示气油比单位为m3/m3;另外,该公式中的压力梯度根据图3中的气油比选定;然后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启动压强,并根据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类型:
P启动压力=Pwf+f环空摩阻-Lg气油
其中,P启动压力表示掺稀气举时注入气体由环空进去油管时的压强,单位为MPa;Pwf表示井底流压,单位为MPa;f环空摩阻表示环空中混合液体对管柱的摩擦力所产生的压强,单位为MPa;Lg气油表示流体产生的压强,单位为MPa。
根据伏格尔法,结合给定的流体压力以及产量绘制油气井流入动态曲线,以获得注气量,通过注气量以及生产压差,预测采油稠油的产量。
在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D = ( λ + 1 ) Q 0.2 P [ R Q + q / ( λ + 1 ) Q ] - 0.15 ( 100 - f w ) 1.1 3
其中:Q为油井产量,单位为m3/d;q为注气量,单位为m3/d;R为气油比,单位为m3/m3;P为井底压强,单位为MPa;D为油嘴直径,单位为mm;fw为含水百分比;λ为掺稀比。
确定管柱结构中,本发明专利通过增大井底生产提高油井产能,因此采用闭式管柱可以减少因油套环空掺稀气举对井底产生冲击,避免降低生产压差。并且根据下述公式确定管柱的上下部分悬重,具体如下:
G1=H1×M1+G2;G2=H2×M2;H=H1+H2;K1=(F1-f)/G1≤1.8;K2=(F2-f)/G2≤1.8,
其中:H为管柱下入深度,单位为m;G1为组合管柱上部分悬重,单位为t;H1为组合管柱上部分长度,单位为m;M1为组合管柱上部分单位重量,单位为kg/m;G2为组合管柱下部分悬重量,单位为t;H2为组合管柱下部分长度,单位为m;M2为组合管柱下部分单位重量,单位为kg/m;K为安全系数;F1为组合管柱上部分抗拉极限,单位为t;F2为组合管柱下部分抗拉极限,单位为t;f为封隔器解封拉力,单位为t。管柱结构包括油管以及环设在油管外部的封隔器8,设置在封隔器8与油管之间的掺稀滑套7。
另外,本发明中的稠油掺稀为气体与稠油的混合,其中参见图5,气体通过注气设备3进入,稠油经过闸阀1,且在掺稀高压泵2的作用下,经过压井管线4流入到采油树6中,另外,稠油与气体在拐角处混合,通过注气与掺稀管线5流入到采油树6,通过采油树6采出的石油流入到水套炉9中。
为了说明上述发明,下面以一YQ5-1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选择管柱结构为油管挂+31/2〞双公+31/2〞TP110S*EUE油管5497.85m+31/2〞EUE母变27/8〞EUE公+压井滑套+27/8〞TP110S*EUE油管1根+LXY211-142封隔器+27/8〞TP110S*EUE油管1根+27/8〞EUE喇叭口;油气混注气举启动压强计算;本井地层压强为59.5MPa,5mm油嘴时井口油压为7.5MPa,同时计算摩阻5MPa,根据启动压强公式计算,启动压强为17.5MPa,设备选用35MPa的注气设备;产能预测,利用Vogel方法,根据给定的流压计算出的相应产量,得出产能方程。
考虑到目前注气设备情况,选择注气量为900m3/h,通过图4中查询气油混注压力梯度优化图版,得到生产压差4MPa。利用YQ5-1生产压差与产能的关系曲线,查找该井在生产压差为4MPa时对应的日产液54.5t/d。
q 0 463.4 = 1.0 - 0.2 [ P w f 59.51 ] - 0.8 [ P w f 59.51 ] 2
最后预测油嘴大小,根据修正的缝洞型油藏油井的嘴流计算公式,得到表1。
井底流压(MPa) 日产液(m3/d) 掺稀比 掺稀量(m3/d) 总液量(m3/d) 注气量(m3/d) 油嘴(mm)
55.5 54.5 10 545.2 599.72 21600 8.6
55.5 54.5 9 490.68 545.2 21600 8.4
55.5 54.5 8 436.16 490.68 21600 8.2
55.5 54.5 7 381.64 436.16 21600 7.9
55.5 54.5 6 327.12 381.64 21600 7.6
55.5 54.5 5 272.6 327.12 21600 7.3
55.5 54.5 4 218.08 272.6 21600 6.9
55.5 54.5 3 163.56 218.08 21600 6.5
表1
由上表看出,在实际气举中,考虑掺稀比及产能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将产量定在54.5m3/d,掺稀比控制在5:1左右(根据现场粘度检测情况适当调整)。此时的油嘴预计在7.3mm左右。
通过上述实施例,得到的效果具体为:本次掺稀气举试验实现了5500m的气举深度,掺稀比由试验前的11:1下降到3.4:1,产量由10t/d增加到38t/d,对应油嘴6.5mm,基本符合预期效果,为超稠油区块的开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掺稀深度;
确定管柱结构;
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
预测开采稠油产量;
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
开采稠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粘温曲线找到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温度,利用地温梯度测井曲线查找对应的深度,该深度即为掺稀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掺稀气举启动压强时,先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环空气油混注压力梯度:△P/△L=8×10-12R4-10-8R3+6×10-6R2-0.002R+0.859,其中,△P/△L表示压力梯度,单位为MPa/100m,R表示气油比单位为m3/m3
然后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启动压强,并根据启动压强选择注气设备类型:
P启动压力=Pwf+f环空摩阻-Lg气油
其中,P启动压力表示掺稀气举时注入气体由环空进去油管时的压强,单位为MPa;Pwf表示井底流压,单位为MPa;f环空摩阻表示环空中混合液体对管柱的摩擦力所产生的压强,单位为MPa;Lg气油表示流体产生的压强,单位为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伏格尔法,结合给定的流体压力以及产量绘制油气井流入动态曲线,以获得注气量,通过注气量以及生产压差,预测采油稠油的产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稠油输出油嘴直径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D = ( λ + 1 ) Q 0.2 P [ R Q + q / ( λ + 1 ) Q ] - 0.15 ( 100 - f w ) 1.1 3
其中:Q为油井产量,单位为m3/d;q为注气量,单位为m3/d;R为气油比,单位为m3/m3;P为井底压强,单位为MPa;D为油嘴直径,单位为mm;fw为含水百分比;λ为掺稀比。
CN201510408151.5A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Pending CN104929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8151.5A CN104929596A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8151.5A CN104929596A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9596A true CN104929596A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1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8151.5A Pending CN104929596A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2959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592A (zh) * 2016-05-27 2016-08-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井下气油比提高泵效的采油方法与装置
CN106761680A (zh) * 2017-01-17 2017-05-3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
CN108798623A (zh) * 2018-06-27 2018-11-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
CN110761743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掺稀气举工艺管柱及实施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4179A (zh) * 2008-09-05 2009-05-06 李志明 超深超稠油热汽-气(co2、n2)井筒降粘采油技术
US20100032153A1 (en) * 2007-10-12 2010-02-11 Pt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Public Company Ltd. Bypass gas lif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ell
US20110132593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Pt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Public Company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ple zones well
CN102146782A (zh) * 2011-01-06 2011-08-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与氮气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CN102400668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井筒降粘方法及适用于稠油掺稀比的确定方法
CN203783536U (zh) * 2014-03-05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井高压注气深抽一体化管柱
CN104314539A (zh) * 2014-10-20 2015-0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油藏人造泡沫油吞吐采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32153A1 (en) * 2007-10-12 2010-02-11 Pt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Public Company Ltd. Bypass gas lif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ell
CN101424179A (zh) * 2008-09-05 2009-05-06 李志明 超深超稠油热汽-气(co2、n2)井筒降粘采油技术
US20110132593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Pt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Public Company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ple zones well
CN102400668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井筒降粘方法及适用于稠油掺稀比的确定方法
CN102146782A (zh) * 2011-01-06 2011-08-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与氮气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CN203783536U (zh) * 2014-03-05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井高压注气深抽一体化管柱
CN104314539A (zh) * 2014-10-20 2015-0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油藏人造泡沫油吞吐采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忠能 等: "《稠油环空掺稀气举技术——以吐哈油田吐玉克区块为例》", 《石油学报》 *
崔辉 等: "《吐鲁番——哈密盆地油气田开发工程》", 31 August 1998 *
张琪 主编: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 31 March 2003 *
生如岩 等: "《通过井口油嘴的临界及亚临界两相流动的新关系式》", 《国外油田工程》 *
石善志 等: "《气液两相嘴流回归模型在自喷井采油设计中的应用——以北特鲁瓦油田为例》", 《新疆石油地质》 *
陈志海 等: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油井产量的嘴流公式研究》", 《石油钻探技术》 *
韩冬冰: "《中国石油化工科技信息指南 2002年 下》", 31 August 2002 *
马孝春 等: "《钻井工程》", 31 August 2010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592A (zh) * 2016-05-27 2016-08-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井下气油比提高泵效的采油方法与装置
CN105863592B (zh) * 2016-05-27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井下气油比提高泵效的采油方法与装置
CN106761680A (zh) * 2017-01-17 2017-05-3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
CN108798623A (zh) * 2018-06-27 2018-11-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
CN110761743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掺稀气举工艺管柱及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0492B (zh) 可降解高强度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4949B (zh) 一种页岩连续式加砂压裂工艺
WO2017121112A1 (zh) 一种多级水力喷射压裂管柱性能评价方法
CN102865060B (zh) 一种页岩油藏水力压裂支撑剂量的确定方法
CN104929596A (zh) 一种掺稀气举开采稠油的方法
US10000998B2 (en) Recovery from a hydrocarbon reservoir
CN104975827B (zh) 预测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的物质平衡方法
CN110761743A (zh) 一种稠油掺稀气举工艺管柱及实施方法
CN103726815B (zh) 一种co2驱采出井井筒流态确定及参数优化方法
CN106547930A (zh) 考虑致密气藏渗流机理的泄气半径计算方法
CN108612507A (zh) 一种利用剪切增稠液体进行暂堵转向压裂的方法
CN102654048A (zh) 注采两趟管柱平衡压井控制方法
CN110761764B (zh)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方法
CN104481481B (zh) 稠油井套管掺药降粘方法
Chen et al. A summary of wellbore fluid accumulation and drainage gas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gas wells
RU2447272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яной залежи массивного типа
CN117436319B (zh) 一种基于地面示功图的抽油机井生产气油比计算方法
CN113833445B (zh) 裂缝油藏改造工艺
CN103089213A (zh) 空心抽油杆掺化学剂工艺管柱
He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ual tube gas lift technology in coal bed methane well
CN103104221A (zh) 油井稀释剂管式泵的改进型井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121605B (zh) 一种含气稠油油藏化学降粘有效施工半径的确定方法
Al-Attar et al. A Study of Multiphase Flow in High-Rate Oil Wells
Li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ouble-Tube Gas Lift Drainage Recovery in Coalbed Methane Wells: A Case Study of the Hancheng Block, China
Kongdachudomkul et al. DeepLift–The Innovative Gaslift Bypass Packer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