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6424A -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6424A
CN104926424A CN201410106793.5A CN201410106793A CN104926424A CN 104926424 A CN104926424 A CN 104926424A CN 201410106793 A CN201410106793 A CN 201410106793A CN 104926424 A CN104926424 A CN 104926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ilicon
fertilizer
parts
rice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6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玉峰
杨成龙
孙广维
周起凯
杨世奎
刘启
何明莉
于向华
王永欢
苏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JINDA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JINDA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JINDA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JINDA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67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26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26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6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该育苗肥由硝铵磷、过磷酸钙、硫酸钾、七水硫酸镁、腐殖酸、稻壳粉、高温水淬硅钙粉、浓硫酸、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四水氯化锰、复合营养型螯合剂(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富马酸)和云苔素内酯乳粉组成。将通过螯合反应形成的可降解螯合物、酸化的高温水淬硅钙粉及其它物质混合均匀得到该产品。应用本发明生产的水稻育苗肥,提高肥料了利用率,增强水稻秧苗抗病性,根系发达,秧苗粗壮,移栽后缓苗快,分蘖增加,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新型水稻育苗肥。

Description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食用水稻。水稻育苗时水稻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培养根系发达健壮的秧苗是水稻丰产和稳产的基础。水稻苗期立枯病普遍发生,经常出现烂根、黑根,甚至死苗现象。目前水稻育苗生产中普遍采用旱育苗、盘育苗等,这些育苗技术的关键是营养土的配制。为了解决水稻育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水稻苗床调理剂和育苗肥应运而生。 
育苗肥自8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基本组正是营养物质和调酸物质,通过降低苗床pH值来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对水稻育苗生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水稻秧苗生长不但需要大量元素氮磷钾,而且还需要中微量元素。经文献查新检索,到目前为止,未发现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报导。含中微量元素的水稻苗床肥,如CN101665387B“水稻育苗专用肥”,在水稻育苗肥中应用了中微量元素,虽然提高了具有一定的效果,提高了肥料效率,但是中、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后很快被土壤固定和流失。据文献报导,中微量元素螯合后可显著提高其利用率2~5倍,如CN1194964A“多元素螯合肥及制造方法”,在常规中应用了螯合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加了作物产量。但是在水稻育苗肥中应用螯合技术目前还未被报导。在肥料中应用的螯合剂EDTA、EDDHA价格昂贵,施如土壤后很难降解,进入生态环境后会污染环境。在肥料中以腐植酸作物螯合剂,由于腐植酸的分子量大、浓度低、螯合能力低,发挥的作用很小,腐植酸中如CN102040424“一种黄腐酸钾螯合肥”。另外有的以氨基酸为螯合剂,如CN200810138483.6“一种双螯合复合肥”,氨基酸的螯合能力也很弱。硅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第四大营养元素,水稻的抗逆性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以前的报导过的水稻育苗肥中,虽然应用了粉煤灰作为硅肥,但有效性极低,很难被水稻幼苗利用。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对此方法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研制出了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该肥特点是: 
(1)该肥中加入的硝酸铵磷,不但给水稻幼苗提供了硝态氮,而且提供了铵态氮。硝态氮在水稻秧苗中的积累,为移苗后发新根和缓苗奠定了营养基础。因此应用该肥育出的水稻秧苗插秧后缓苗快,叶色浓绿。 
(2)该肥中加入的是酸化的2000度高温后水淬硅钙粉,粉末微孔中充满了酸性物质,不但提高了硅钙肥中水溶硅的含量,而且调节了水稻苗床酸度,增加了水稻秧苗的抗逆性。 
(3)该肥加入的复合螯合剂中的成分是三聚磷酸钾和柠檬酸铵,其配位数分别为4和3,它们不但对中微量元素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而且是容易被微生物降解,为植物提供磷营养和钾营养。另外,在螯合过程中通过抽真空降低硫酸亚铁中二价铁的氧化,增加了铁的有效性,水稻秧苗叶色浓绿,因此该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水稻秧苗抗病性,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新型肥料。 
(4)在北方,早春育苗期间低温较低,不利于水稻幼苗的生长,因此在该肥中加入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云苔素内酯具有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低温和抗病的作用。田间试验实践证明,在该育苗肥中加入云苔素内酯后,水稻秧苗根系多而粗壮,抗低温能力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组成和制造方法。本发明在水稻育苗肥中加入了营养型生物可降解的螯合剂和酸化的多孔高温水淬硅钙粉,显著地抑制了水稻秧苗病害的发生,根系发达,秧苗粗壮,抗逆性强和移栽后缓苗快的优点。 
本发明的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是由如下组分组成,均为重量份: 
硝铵磷25~30份,过磷酸钙15~30份,硫酸钾2~5份,七水硫酸镁0.5~1份,腐殖酸10~20份,80目稻壳粉2~5份,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5~15份,92.5%的浓硫酸0.5~1份,七水硫酸锌0.5~1份,七水硫酸亚铁0.2~0.5份,五水硫酸铜0.01~0.03,硼砂0.2~0.5份,四水氯化锰0.2~0.3份,复合营养型螯合剂10~ 15份,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0.02份。 
上述营养型复合螯合剂是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和富马酸的混合物,它们的重量比为10~15∶1~5∶1~2。 
上述的硅钙粉是浓硫酸酸化的的高温水淬多孔硅钙粉 
本发明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1)酸性硅钙肥和调酸载体的制备:首先将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与92.5%的浓硫酸混合,并不断搅拌。待搅拌均匀后与80目稻壳粉混合,然后用塑料布盖好过夜。 
(2)螯合物的制备:首先将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和富马酸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密闭的反应釜中,加入复合营养型螯合剂总重量10%的水,搅拌均匀后抽真空10分钟,降低混合物中氧气的含量。紧接着加入锌、铁、硼、铜和锰等微量元素,搅拌均匀后,立即封闭反应釜,升温至100℃后,然后在70~80℃下保温2~3小时。然后将螯合物低温结晶,离心甩滤,最后得到螯合物。 
(3)最后将硝铵磷、过磷酸钙、硫酸钾、七水硫酸镁、腐殖酸、酸性硅钙粉、调酸载体、螯合物和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充分混合,即成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酸化高温水淬硅钙粉,能够显著地增加水稻苗床肥中有效硅的含量,调节水稻苗床酸度。由于添加了营养型复合螯合剂,增加了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促进了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植物体内的养分更平衡,增强了水稻植株的抗病性、抗旱和抗寒性,植株表现植株粗壮坚挺,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缓苗期缩短。肥料中加入的这两种螯合剂,不但可以螯合中、微量元素,而且是微生物可降解的,直接转化为秧苗后期所需的磷、钾营养,不污染环境。除了以上优点外,该该肥还加入了还加入了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进一步增强了作物抗旱、抗寒、抗低温和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硝铵磷25份,过磷酸钙30份,硫酸钾3份,七水硫酸镁0.6份,腐殖酸15份,80目稻壳粉3份,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7份,92.5%的浓硫酸0.7份,七水硫酸锌0.6份,七水硫酸亚铁0.3份,五水硫酸铜0.02份,硼砂0.3份,四水氯化锰0.2份,复合营养型螯合剂15份,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0.02份。其中复合营养型螯合剂的组成比例为: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富马酸=15∶1∶1(重量比)。 
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具体制造过程如下: 
(1)酸性硅钙肥和调酸载体的制备:首先将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与92.5%的浓硫酸混合,并不断搅拌。待搅拌均匀后与80目稻壳粉混合,然后用塑料布盖好过夜。 
(2)螯合物的制备:首先将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和富马酸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密闭的反应釜中,加入复合营养型螯合剂总重量10%的水,搅拌均匀后抽真空10分钟,降低混合物中氧气的含量。紧接着加入事先混拌均匀的锌、铁、硼、铜和锰等微量元素,搅拌均匀后,立即封闭反应釜,升温至100℃后,然后在70~80℃下保温2~3小时。然后将螯合物低温结晶,离心甩滤,最后得到螯合物。 
(3)最后将硝铵磷、过磷酸钙、硫酸钾、七水硫酸镁、腐殖酸、酸性硅钙粉、调酸载体、螯合物和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充分混合,即成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 
对实施例1制造的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进行了田间旱育苗试验:首先将育苗床精细整理,然后按每20平方米2.5kg育苗肥的用量将育苗肥均匀撒在整理好的水稻育苗床上,并混拌均匀,最后播种覆土即可。以市场上销售的 某一苗床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本品处理的水稻出苗期为5天,出苗率为98.5%,出苗30天后没有立枯病发生,根系白嫩,根量和根重增加,秧苗粗壮且富有弹性。而对照水稻出苗期为6天,出苗率为93%,出苗30天后立枯病发生率为7%,根系发黄,根量和根重低于处理,秧苗纤细。本品处理的水稻秧苗移栽后缓苗快、分蘖早。 
实施例2: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硝铵磷30份,过磷酸钙20份,硫酸钾5份,七水硫酸镁0.8份,腐殖酸15份,80目稻壳粉5份,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10份,92.5%的浓硫酸1份,七水硫酸锌0.5份,七水硫酸亚铁0.5份,五水硫酸铜0.02份,硼砂0.2份,四水氯化锰0.2份,复合营养型螯合剂12份,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0.02份。其中复合营养型螯合剂的组成比例为: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富马酸=12∶1∶1(重量比)。 
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具体制造过程同实施例1. 
对实施例2制造的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进行了田间旱育苗试验:首先将育苗床精细整理,然后按每20平方米2.5kg育苗肥的用量将育苗肥均匀撒在整理好的水稻育苗床上,并混拌均匀,最后播种覆土即可。以市场上销售的某一苗床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本品处理的水稻出苗期为4.5天,出苗率为99.5%,出苗30天后没有立枯病发生,根系白嫩,根量和根重增加,秧苗粗壮且富有弹性。而对照水稻出苗期为5.5天,出苗率为91%,出苗30天后立枯病发生率为6.5%,根系发黄,根量和根重低于处理,秧苗纤细。本品处理的水稻秧苗移栽后缓苗快、分蘖早。 
实施例3: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硝铵磷28份,过磷酸钙25份,硫酸钾4份,七水硫酸镁1份,腐殖酸15份,80目稻壳粉2份,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8份,92.5%的浓硫酸0.6份,七水硫酸锌0.7份,七水硫酸亚铁0.2份,五水硫酸铜0.02份,硼砂0.5份,四水氯化锰0.3份,复合营养型螯合剂15份,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0.02份。其中复合营养型螯合剂的组成比例为: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富马酸=15∶1∶1(重量比)。 
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的具体制造过程同实施例1. 
对实施例3制造的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进行了田间旱育苗试验:首 先将育苗床精细整理,然后按每20平方米2.5kg育苗肥的用量将育苗肥均匀撒在整理好的水稻育苗床上,并混拌均匀,最后播种覆土即可。以市场上销售的某一苗床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本品处理的水稻出苗期为4.5天,出苗率为98.7%,出苗30天后没有立枯病发生,根系白嫩,根量和根重增加,秧苗粗壮且富有弹性。而对照水稻出苗期为5.5天,出苗率为93%,出苗30天后立枯病发生率为11%,根系发黄,根量和根重低于处理,秧苗纤细。本品处理的水稻秧苗移栽后缓苗快、分蘖早。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多元素螯合水稻育苗肥,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组分组成,均为重量份:
硝铵磷25~30份,过磷酸钙15~30份,硫酸钾2~5份,七水硫酸镁0.5~1份,腐殖酸10~20份,80目稻壳粉2~5份,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5~15份,92.5%的浓硫酸0.5~1份,七水硫酸锌0.5~1份,七水硫酸亚铁0.2~0.5份,五水硫酸铜0.01~0.03,硼砂0.2~0.5份,四水氯化锰0.2~0.3份,复合营养型螯合剂10~15份,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0.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素螯合水稻育苗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营养是酸化的高温水淬硅钙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素螯合水稻育苗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营养型螯合剂是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和富马酸的混合物,它们的重量比为10~15∶1~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素螯合水稻育苗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酸性硅钙肥和调酸载体的制备:首先将200目高温水淬硅钙粉与92.5%的浓硫酸混合,并不断搅拌。待搅拌均匀后与80目稻壳粉混合,然后用塑料布盖好过夜。
(2)螯合物的制备:首先将三聚磷酸钾、柠檬酸铵和富马酸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密闭的反应釜中,加入复合营养型螯合剂总重量10%的水,搅拌均匀后抽真空10分钟,降低混合物中氧气的含量。紧接着加入锌、铁、硼、铜和锰等微量元素,搅拌均匀后,立即封闭反应釜,升温至100℃后,然后在70~80℃下保温2~3小时。然后将螯合物低温结晶,离心甩滤,最后得到螯合物。
(3)最后将硝铵磷、过磷酸钙、硫酸钾、七水硫酸镁、腐殖酸、酸性硅钙粉、调酸载体、螯合物和0.15%的云苔素内酯乳粉充分混合,即成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
CN201410106793.5A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926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6793.5A CN104926424A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6793.5A CN104926424A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6424A true CN104926424A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13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6793.5A Pending CN104926424A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264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6733A (zh) * 2016-03-25 2017-10-03 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 新型多元素生态螯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52079A (zh) * 2018-08-02 2018-11-06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中微量元素冲施滴灌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964A (zh) * 1998-02-25 1998-10-07 孙荣祥 多元素螯合肥及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964A (zh) * 1998-02-25 1998-10-07 孙荣祥 多元素螯合肥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6733A (zh) * 2016-03-25 2017-10-03 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 新型多元素生态螯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52079A (zh) * 2018-08-02 2018-11-06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中微量元素冲施滴灌肥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3537B (zh) 一种含黄棕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1881A (zh) 一种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61580A (zh) 一种生物有机无机液体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355927A (zh) 一种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59708A1 (zh) 一种花卉用缓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1220B (zh) 一种柑橘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0424A (zh) 一种黄腐酸钾螯合肥
CN104591901A (zh) 亚氨基二琥珀酸盐作为肥料增效剂的应用
CN104987224A (zh) 一种新型富硒营养液配制方法
CN104892206A (zh) 一种高浓缩抗低温液体磷钾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5950A (zh) 一种液体有机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346A (zh) 一种富硒有机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0580B (zh) 一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普通田菁专用肥
CN107082716B (zh) 一种可活化土壤的增值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424A (zh) 一种多元素螯合富硅水稻育苗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08356A (zh) 一种含纳米碳活性水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6792A (zh) 一种膜下滴灌水稻专用液体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115B (zh) 一种兰科植物的培育方法及其使用的三种肥料
CN105541436A (zh) 一种多元营养液态复合肥
CN107311754A (zh) 一种高磷高钾型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1762A (zh) 以饲料磷酸氢钙副产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有机磷酸钙方法
CN107827680A (zh) 一种锌基活化水溶性复合微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05105A (zh) 一种促进花芽分化的水溶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175142B (zh) 一种可降解腐殖酸和微肥双膜多功能的缓控释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8752083A (zh) 一种适合基质栽培蓝莓挂果期浇灌的营养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