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6499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6499A
CN104916499A CN201510092023.4A CN201510092023A CN104916499A CN 104916499 A CN104916499 A CN 104916499A CN 201510092023 A CN201510092023 A CN 201510092023A CN 104916499 A CN104916499 A CN 104916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elay
fixed contact
insulating component
contact terminal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2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6499B (zh
Inventor
鹤巢哲朗
野田将之
簑部哲也
井户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16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6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6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6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contact-making surface, e.g. groov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60Contact arrangements moving contac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2050/028Mean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withstanding voltage, e.g. creepage di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36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02Movable contacts fixed to oper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难于发生绝缘劣化现象且能够长时间维持优良的绝缘性能的电磁继电器。通过对设置在基座(10)的上表面上的电磁铁单元(30)的线圈(33)进行通电及断电,使设置在摆动的可动接触片(42)的自由端部上的可动触点(45)交替地与立设在所述基座(10)上的相向的一对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1、22)接触分离。尤其,在相向的一对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1、22)中的一个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设置有固定触点24,并且在另一个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上安装有绝缘构件(50)。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电磁继电器的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的绝缘结构例如存在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铁芯、线圈、轭铁(yoke)、电磁块、基座、外罩,电磁块由衔铁以及使可动触点与该衔铁机械地卡合的可动弹簧构成,基座用于安装固定该电磁块以及所述可动触点所抵接的固定触点组,且所述可动弹簧与所述衔铁及所述轭铁形成通电电路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轭铁和所述外罩之间安装有具有挠性的导热体,该导热体使该轭铁和外罩热接触(参照专利文献1)。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如其图1所示,随着设置在基座9上的电磁块7的励磁或消磁,可动接触片6摆动,由此设置在其自由端的可动触点5交替与常闭固定触点8a及常开固定触点8b接触或分离,来切换触点。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331782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在所述可动触点5交替与常闭固定触点8a以及常开固定触点8b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金属飞散粉末会掉落堆积在所述基座9的上表面。因此,存在外部连接端子11b与外部连接端子11c之间的绝缘性能降低、短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提供一种难于发生绝缘劣化现象,能够长时间维持优良的绝缘性能的电磁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通过对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上的电磁铁单元的线圈进行通电及断电,使设置在能够摆动的可动接触片的自由端部上的可动触点交替地与立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相向的一对固定触点端子接触分离,在相向的一对固定触点端子中的一个固定触点端子上设置有固定触点,并且在另一个固定触点端子上安装有绝缘构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金属飞散粉末不会下落堆积在安装有绝缘构件的固定触点端子的基部上,所以相向的固定触点彼此不会因所述金属飞散粉末而短路,得到能够长期维持优良的绝缘性能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绝缘构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所述可动触点所抵接的相向面上配置有金属构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动触点与金属构件抵接,所以难于产生金属飞散粉末,得到绝缘性能长期不劣化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构件的下端缘部可以以不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沿着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述金属构件的下端缘部和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相向面之间形成有空间,金属飞散粉末不会下落堆积在该空间中。因此,相向的固定触点彼此不会因所述金属飞散粉末而短路,得到能够长期维持优良的绝缘性能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构件的下端缘部可以被从所述绝缘构件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覆盖。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金属构件的下端部被绝缘构件的延伸部覆盖,所以爬电距离进一步变长,得到能够长期维持优良的绝缘性能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设置于所述绝缘构件上的插入孔中嵌合安装有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仅使绝缘构件主体的插入孔与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相嵌合即可,所以得到组装容易,生产率高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设置于所述绝缘构件上的插入孔的内侧面突出卡合爪部,该卡合爪部设置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卡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卡合突起与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卡合,得到能够防止所述绝缘构件脱落,可靠性高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构件可以具有弹性爪部,该弹性爪部是在所述卡合爪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与所述插入孔连通的狭缝而切开形成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弹性爪部的弹性变形,易于将所述绝缘构件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上,因此得到生产率更高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将突出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的弹性突起贯穿安装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经由弹性突起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上,所以得到生产率更高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将突出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的铆接部铆接固定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绝缘构件牢固地固定在固定触点端子上,所以所述绝缘构件不会脱落,得到可靠性高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构件可以通过从其下端部以不与所述基座接触的方式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覆盖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相向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相向面之间形成空间,金属飞散粉末不会下落堆积在该空间中。因此,相向的固定触点彼此不会因所述金属飞散粉末短路,具有得到能够长时间维持良好的绝缘性能的电磁继电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以及主视图。
图2A、图2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1A、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A、图3B是图2A、图2B所示的立体图的分解立体图。
图4A、图4B是图3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A、图5B以及图5C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绝缘构件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6A、图6B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以及主视图。
图7A、图7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6A、图6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8A、图8B是图7A、7B所示的立体图的分解立体图。
图9A、图9B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A、图11B以及图11C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绝缘构件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1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4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5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6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基座
11 纵槽部
12 纵槽部
13 横槽部
21 常闭固定触点端子
22 常开固定触点端子
23 常闭固定触点
24 常开固定触点
25 可动触点端子
26 线圈端子
30 电磁铁单元
31 铁芯
31a 磁极部
32 卷轴
33 线圈
34 轭铁
40 可动触点单元
41 可动铁片
42 可动接触片
45 可动触点
50 绝缘构件
51 绝缘构件主体
51a 延伸部
52 金属构件
52a 下端缘部
53 铆接部
54 插入孔
54a 突出部
54b 突出部
55 狭缝
56 弹性爪部
56a 卡合爪部
57 弹性突起
58 铆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A至图16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
如图1A至图5C尤其如图3A、图3B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有基座10、电磁铁单元30、可动触点单元40和绝缘构件50。
上述基座10是俯视为方形的树脂成形品,在其上表面的相邻的角部,分别立设有两个作为一组的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上安装有后述的绝缘构件50,另一方面,在上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上铆接固定有常开固定触点24。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上,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之间设置有横槽部13,并且设置有与上述横槽部13交叉连通且穿过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的内侧基部的两个纵槽部11、12。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的剩余的相邻的角部分别立设有线圈端子26,并且在上述线圈端子26的内侧基部突出设置有一对定位突部15、15。在上述定位突部15、15之间设置有螺孔16。另外,在上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和线圈端子26之间立设有可动触点端子25。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相向的侧端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卡止突起17。
就上述电磁铁单元30而言,在压入有截面为方形的铁芯31的卷轴32上卷绕有线圈33,将突出的一端部作为磁极部31a,另一方面,在突出的另一端部31b(图1A)上铆接固定有截面为大致L字形的轭铁34。就上述轭铁34而言,在从其下端部延伸的安装舌片35上设置有螺孔35a(图3B),另一方面,在从其水平部切开并立起而形成的卡止爪36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7的一端部。
并且,就上述电磁铁单元30而言,将其安装舌片35定位在上述基座10的定位突部15、15之间,经由螺孔16通过螺钉36a(图2A、图2B)进行紧固,并且,将上述线圈33的引出线固定焊接在线圈端子26的固定部26a上。
就可动触点单元40而言,利用铆接板44将绝缘台43铆接固定在可动铁片41上,其中,可动铁片41被上述轭铁34的水平部的顶端支撑且能够转动,在绝缘台43上嵌入成形有一对可动接触片42、42。另外,在上述可动铁片41的被上述铁芯31的磁极部31a吸附的位置铆接固定有磁屏蔽构件41b(图3B)。另外,上述复位弹簧37的另一端部与从上述可动铁片41的上端缘部延伸的止爪41a卡止。另外,就上述可动接触片42、42而言,在其自由端部铆接固定有可动触点45,并且,经由与可动接触片42、42的上端部连接的引线46与可动触点端子25电连接。
如图5A至图5C所示,就上述绝缘构件50而言,通过3处铆接部53将金属构件52固定在树脂成形品即绝缘构件主体51的前后表面中的与上述可动触点45相向的面上。另外,上述金属构件52具有从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向规定的方向延伸的下端缘部52a。另外,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具有插入孔54,该插入孔54能够从上方安装在上述基座10上所立设的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的上端部,并且在上述插入孔54的开口缘部的中央分别形成突出部54a、54b。另外,在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的前后表面中的没有设置金属构件52的面上设置与上述插入孔54连通的一对狭缝55、55,来切开形成弹性爪部56。在上述弹性爪部56的内侧面突出设置有与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的贯通孔21a(图3A、图3B)相卡合的卡合爪部56a。位于上述弹性爪部56的顶端部的上述突出部54a被配置为即使产生电弧也不损伤。另一方面,与上述金属构件52接触的上述突出部54b位于上述可动触点45所抵接的位置,吸收且缓和上述可动触点45的冲击力。此外,铆接部53的位置、数量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
并且,如图4A、图4B所示,在上述绝缘构件50从上方与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的上端部嵌合时,上述卡合爪部56a与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的贯通孔21a卡合来防止拔出,并且上述金属构件52以能够与可动触点45接触或分离的方式与可动触点45相向。此时,位于金属构件52的下端的下端缘部52a朝向基座10的上表面延伸但不与基座10的上表面接触。
接着,说明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动作。
首先,如图1A、图1B所示,在没有向电磁铁单元30的线圈33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复位弹簧37的弹力对可动铁片41施力,可动接触片42的可动触点45与绝缘构件50的金属构件52压力接触。
然后,通过向上述电磁铁单元30的线圈33施加电压,可动铁片41被铁芯31的磁极部31a吸引,因此,上述可动铁片41克服复位弹簧37的弹力进行摆动。因此,上述可动触点45从上述绝缘构件50的金属构件52离开,在与常开固定触点24接触后,上述可动铁片41的磁屏蔽构件41b吸附于磁极部31a。
接着,在停止对上述线圈33施加电压时,借助复位弹簧37的弹力,可动铁片41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摆动,可动触点45从常开固定触点24离开与上述金属构件52抵接。此时,在常开固定触点24和可动触点45之间产生的电弧不会到达绝缘构件主体51,因此不损伤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
另外,即使因上述电弧而产生的金属飞散粉末飞散堆积,也不会下落堆积在上述金属构件52的后表面。因此,即使金属飞散粉末因长时间的开闭操作而下落堆积,金属飞散粉末也不会到达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另外,通过绝缘构件50将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和可动触点45绝缘,因此具有可动接触片42和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不会短路的优点。
另外,由于通过上述横槽部13以及纵槽部11、12确保上述基座10的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所以得到绝缘性能更优良的电磁继电器。
此外,上述横槽部13以及纵槽部11、12为仅具有底部的槽形状,但是例如当然可以为贯通的孔形状。
如图6A至图8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安装绝缘构件50的位置。
即,在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上铆接固定有常闭固定触点23,并且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23上以能够与常闭固定触点23接触或分离的方式配置可动接触片42的可动触点45,另一方面,在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上安装绝缘构件50。并且,上述可动接触片42、42经由引线46电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可动触点端子。
其它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在相同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得到用途不同的电磁继电器的优点。
如图9A、图9B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使用通过铆接部53在板状的绝缘构件主体51上铆接固定有金属构件52的绝缘构件50。另外,使突出设置在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上的弹性突起57与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的贯通孔21a弹性卡合来防止拔出。此外,当然可以将上述绝缘构件50安装在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上。其它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在相同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缘构件50易于安装,具有设计自由度高的优点。
如图10A、图10B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在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的贯通孔21a中铆接固定有绝缘构件主体51的铆接部58。其它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在相同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牢固地在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上固定绝缘构件50的优点。
如图11A、图11B、图11C所示,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绝缘构件50,可以在绝缘构件主体51上嵌入成形弯曲的金属构件52。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使组装作业简单,生产率高的优点。
另外,上述绝缘构件50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如下的方式,即,如图12所示,金属构件52仅与绝缘构件主体51的一面接合来与绝缘构件主体51形成一体(即,金属构件52的外周形状与安装上述金属构件52的绝缘主体51的安装面的形状为同一形状)(第六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上述金属构件52的下端缘部52a向下方侧延伸(第七实施方式)。
另外,如图14所示,上述金属构件52的下端缘部52a可以被从绝缘构件主体51的下端缘部延伸的延伸部51a覆盖(第八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上述金属构件52的下端缘部52a被绝缘构件主体51的延伸部51a覆盖,所以具有爬电距离变长,绝缘特性变得更好的优点。
另外,不需要一定在上述绝缘构件50上设置金属构件,可以如图15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那样,使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的下端缘部延伸形成延伸部51a。
另外,可以如图16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那样,不使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的下端缘部延伸。
此外,上述绝缘构件主体51不限于树脂成形品,例如,可以是陶瓷制品。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当然还能够用于其它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对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上的电磁铁单元的线圈进行通电及断电,使设置在能够摆动的可动接触片的自由端部上的可动触点交替地与立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相向的一对固定触点端子接触分离,其特征在于,
在相向的一对固定触点端子中的一个固定触点端子上设置有固定触点,并且在另一个固定触点端子上安装有绝缘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构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面中的所述可动触点所抵接的相向面上配置有金属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的下端缘部以不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沿着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的下端缘部被从所述绝缘构件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绝缘构件上的插入孔中嵌合安装有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绝缘构件上的插入孔的内侧面突出设置有卡合爪部,该卡合爪部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构件具有弹性爪部,该弹性爪部是在所述卡合爪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与所述插入孔连通的狭缝而切开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将突出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的弹性突起贯穿安装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将突出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的铆接部铆接固定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贯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构件通过从其下端部以不与所述基座接触的方式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覆盖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相向面。
CN201510092023.4A 2014-03-14 2015-02-27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4916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2072 2014-03-14
JP2014052072A JP6277795B2 (ja) 2014-03-14 2014-03-14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6499A true CN104916499A (zh) 2015-09-16
CN104916499B CN104916499B (zh) 2018-06-05

Family

ID=5259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2023.4A Active CN104916499B (zh) 2014-03-14 2015-02-27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62764A1 (zh)
EP (1) EP2919252B1 (zh)
JP (1) JP6277795B2 (zh)
CN (1) CN10491649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1441A (zh) * 2018-03-12 2018-06-29 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头结构
CN10942750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10047707A (zh) * 2019-04-30 2019-07-23 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立方英寸两组转换触点继电器的压簧片和密封继电器
CN111463069A (zh) * 2019-01-19 2020-07-28 百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11819649A (zh) * 2018-03-13 2020-10-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开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2043B1 (ja) * 2016-02-23 2017-05-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力開閉装置
JP7029284B2 (ja) * 2017-12-12 2022-03-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TWI680483B (zh) * 2019-07-03 2019-12-21 百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繼電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7469A (en) * 1935-03-21 1941-07-01 Utah Radio Products Company Vibratory motor
US4769295A (en) * 1985-06-20 1988-09-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and switch to be mounted on vehicles
CN1298548A (zh) * 1998-12-28 2001-06-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限流装置和具有限流功能的断路器
CN201490104U (zh) * 2009-08-24 2010-05-26 刘方云 一种继电器的轭铁组件的结构装置
CN203882895U (zh) * 2014-06-05 2014-10-15 温州西卡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1348U (zh) * 1980-03-25 1981-10-26
US4686500A (en) * 1985-01-31 1987-08-11 Ne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DE3823315A1 (de) * 1988-07-09 1990-01-11 Zettler Elektrotechn Alois Isolierkoerper zwischen den spannungsfuehrenden kontakten eines kontaktfedersatzes fuer elektromagnetische relais
JP2006331782A (ja) * 2005-05-25 2006-12-07 Nec Tokin Corp 電磁リレー
US8383975B2 (en) * 2011-01-28 2013-02-26 Zippy Technology Corp. Enhanced withstand voltage micro switch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7469A (en) * 1935-03-21 1941-07-01 Utah Radio Products Company Vibratory motor
US4769295A (en) * 1985-06-20 1988-09-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and switch to be mounted on vehicles
CN1298548A (zh) * 1998-12-28 2001-06-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限流装置和具有限流功能的断路器
CN201490104U (zh) * 2009-08-24 2010-05-26 刘方云 一种继电器的轭铁组件的结构装置
CN203882895U (zh) * 2014-06-05 2014-10-15 温州西卡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接触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50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9427508B (zh) * 2017-08-31 2020-06-0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8231441A (zh) * 2018-03-12 2018-06-29 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头结构
CN108231441B (zh) * 2018-03-12 2024-02-20 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头结构
CN111819649A (zh) * 2018-03-13 2020-10-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开关装置
US11309153B2 (en) 2018-03-13 2022-04-19 Omron Corporation Contact switching device
CN111819649B (zh) * 2018-03-13 2022-08-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开关装置
CN111463069A (zh) * 2019-01-19 2020-07-28 百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10047707A (zh) * 2019-04-30 2019-07-23 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立方英寸两组转换触点继电器的压簧片和密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6499B (zh) 2018-06-05
US20150262764A1 (en) 2015-09-17
EP2919252A1 (en) 2015-09-16
JP2015176743A (ja) 2015-10-05
EP2919252B1 (en) 2018-05-09
JP6277795B2 (ja) 201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6499A (zh) 电磁继电器
US830516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016358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including yoke-retaining bottom plate
CN105050675B (zh) 电磁继电器
US1074134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9437382B2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US9806442B2 (en) Plug connection device
US20150155121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terminal fitting,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hav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4916498A (zh) 电磁继电器
EP2945178B1 (en) Contact device
CN105097359A (zh) 触点装置
US1019270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relay device
CN104037023B (zh) 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81034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0797233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US1037378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4154496A (ja) 電磁継電器
US932452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722850B2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電磁リレー
JP5822804B2 (ja) 電磁リレー
WO2021083331A1 (zh) 电磁继电器
CN211294986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4037022B (zh) 电磁继电器
JP5541819B2 (ja) 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