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3604B - 离合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3604B
CN104903604B CN201380063604.4A CN201380063604A CN104903604B CN 104903604 B CN104903604 B CN 104903604B CN 201380063604 A CN201380063604 A CN 201380063604A CN 104903604 B CN104903604 B CN 104903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lutch apparatus
pressing plate
lever element
cent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3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3604A (zh
Inventor
弗洛里安·纳赫特曼
费利克斯·福格尔
维利·鲁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903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3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6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5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ment, e.g. slack adjusters
    • F16D13/757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ment, e.g. slack adjusters the adjusting device being located on or inside the clutch cover, e.g. acting on the diaphragm or on the pressure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8/00Electrically-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设备,所述离合器设备具有:反压板;在轴向方向上能受限地移位的压板,用于将离合器从动盘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摩擦配合地夹紧;作用到压板上的杠杆元件,用于将压板沿轴向方向移位;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板和杠杆元件之间的中央法兰,所述中央法兰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压板和/或杠杆元件的穿透构造;和磨损再调整装置,以用于自动地对于离合器磨损进行再调整,其中为了防止不期望的对于离合器磨损的再调整能将杠杆元件与中央法兰贴靠。

Description

离合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设备、尤其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
背景技术
从较早的、然而之前未公开的DE 10 2011 102 222.1中已知一种构成为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所述切换离合器具有反压板、在轴向方向上能受限地移位的压板,用于将离合器从动盘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摩擦配合地夹紧;作用到压板上的杠杆元件,用于将压板在轴向方向上移位;和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具有定子装置,能关于定子装置转动的转子装置和关于转子装置在轴向方向上能受限地移位的、施加拉力和推力的滑块装置。在转子装置和滑块装置之间,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设有多个圈和滚动体回转部,所述滚动体回转部具有在滚动体槽中运行的滚动体。滚动体槽具有换道区域,所述换道区域构成为,使得滚动体在环周上在换道区域之前在第一和第二圈之间运行,并且滚动体在环周方向上在换道区域之后在第二和第三圈之间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长的使用寿命的离合器设备,所述离合器设备尤其适合于用作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设备实现,所述离合器设备具有反压板;离合器从动盘;在轴向方向上能受限地移位的压板,以用于将离合器从动盘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摩擦配合地夹紧;作用到压板上的杠杆元件,以用于将压板沿轴向方向移位;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板和杠杆元件之间的中央法兰,所述中央法兰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压板和/或杠杆元件的穿透构造;和磨损再调整装置,用于自动地对于离合器磨损进行调整,其中为了防止不期望的对于离合器磨损的再调整能将杠杆元件与中央法兰贴靠。尤其,离合器设备构成为用于混合动力机动车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
因为由于摩擦配合,不仅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衬片经受磨损,而且还有反压板和压板的摩擦面以较小程度经受磨损,所以在离合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期间压板必须越来越近地向反压板运动,以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补偿摩擦衬片厚度的减少和摩擦面的厚度的减少并且建立摩擦配合或使离合器设备接合。为此,离合器设备装配有用于自动地调整离合器磨损的磨损再调整装置,其中磨损再调整装置优选构成为基于力的磨损再调整装置。为了在自动的磨损再调整装置中防止例如由于压板的轴向振动或过度行程而造成的不期望的磨损调整,杠杆元件能与中央法兰贴靠。尤其,在基于力的磨损再调整装置中由此防止经过第二调节点。
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例在下文中描述。
优选地,杠杆元件基本上环形地构成。此外,杠杆元件优选具有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内部的舌片,所述舌片能与中央法兰贴靠。因为贴靠能够在特别小的半径上进行,所以离合器设备能够特别紧凑地构成。
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例,离合器设备具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具有:定子装置;关于定子装置能转动的转子装置和关于转子装置在轴向方向上能受限地移位的、施加拉力和推力的滑块装置,所述滑块装置与施加拉力和推力到杠杆元件上的牵拉和推动装置处于有效连接。由此可能的是,不仅拉力还有推力施加到杠杆元件上,其中离合器设备例如能够通过推力分离,而能够经由拉力通过提高压板的力水平的方式来短时间地提高离合器设备的最大扭矩,由此离合器从动盘更强地夹紧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因此总的来说,离合器设备能够设计为在正常运行时扭矩较小,并且扭矩峰值能够借助于所述牵拉和推动装置防止。
有利的是,操作装置在中央法兰上能转动地支承。中央法兰在轴承的区域中、优选在中央轴承的区域中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突出的部段,杠杆元件能与所述突出的部段贴靠。这能够实现离合器设备的特别紧凑的构造。
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牵拉和推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杠杆元件能穿过所述凹部与中央法兰贴靠。由此,在离合器设备的紧凑的构造中,能够特别可靠地防止对于离合器磨损的不期望的再调整。
优选地,牵拉和推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牵拉元件和至少一个推动元件,在所述牵拉元件和所述推动元件之间能够容纳有杠杆元件并且牵拉元件和推动元件能彼此连接。在离合器设备的紧凑的构造中,能够以这种方式和方法简化离合器设备的安装。
杠杆元件优选具有卡簧特性。在此,杠杆元件例如在离合器设备分离的状态中经过负的力范围,其中分离力下降。为了导入接合过程并且离开负的力范围,能够通过牵拉元件加载、也就是说牵引杠杆元件。
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例,牵拉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杠杆元件能穿过所述凹部与中央法兰贴靠。尤其有利的是,所述凹部构成在杠杆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舌片的一个或多个自由端部的区域中。
优选地,牵拉元件和推动元件优选借助于多个在环周方向上分布地设置的螺丝-套筒连接机构可松开地彼此连接。在本文中,表述“可松开地”尤其包含“可无损坏地松开地”的含义。通过这种构造可能的是,例如当在安装中出现故障时或者当修理情况下需要时,将操作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卸载并且尤其与其余的离合器设备分离。
有利的是,牵拉元件具有多个在环周方向上分布地设置的凹部,杠杆元件通过所述凹部能与中央法兰贴靠,并且所述凹部设置在螺丝-套筒连接机构之间。这也能够实现离合器设备的特别紧凑的构造。
尤其有利的是,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在转子装置和滑块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三个圈和滚动体回转部,所述滚动体回转部具有在滚动体槽中运行的滚动体,其中所述滚动体槽具有换道区域,换道区域构成为,使得滚动体在环周方向上在所述换道区域之前在第一和第二圈之间运行,并且滚动体在环周方向上在换道区域之后在所述第二和第三圈之间运行。以这种方式和方法尤其可以产生在牵拉方向和推动方向上相同大小的力。
除了用滚动体填充的、环形的滚动体回转部,转子装置具有轭状部。转子装置的轭状部能转动地经由支撑轴承、尤其经由径向轴承间接地或直接地支撑在定子装置上。
优选地,定子装置和关于定子装置能转动的转子装置构成电动机。电动机优选构成为无刷直流电动机或构成为交流电动机,其中磁体、更准确地说永磁体设在转子侧上并且能交替地通电的圈设在定子侧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电动机构成为外转子,也就是说,在其内部中具有定子装置,所述定子装置由环形的、能转动的转子装置包围。然而,电动机也能够构成为内转子。
操作装置能经由供电部通电并且优选安装在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使得所述操作装置仅为了离合器设备的接合和分离而必须通电。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沿作用方向设置在转子装置和滑块装置之间,通过所述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将转子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装置的平移运动。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优选自锁地构成。分离轴承例如构成为径向推力球轴承、然而也能够构成为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或滑动轴承,经由所述分离轴承,滑块装置能够借助于能分开的牵拉和推动装置将拉力和推力施加到离合器设备的杠杆元件上。
例如,定子装置能够与承载构件、尤其与壳体载体抗扭地构成,使得用于定子装置的供电部可以借助于线缆并且在没有回转接头或感应联接器的情况下实现。离合器的输入轴或内燃机的输出轴沿径向方向在定子装置内部或在承载构件内部运行。输入轴关于定子装置或承载构件能转动地支承。
然而,也可能的是,定子装置抗扭地设置在离合器的输入轴上,也就是说随着内燃机的转速转动。在此情况下,回转接头或感应联接器需要用于操作装置的通电。操作装置在一个方向上的通电产生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转速相比提高的转子装置的转速,由此离合器设备分离。操作装置在另一方向上的通电产生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转速相比减小的转子装置转速,由此离合器设备接合。因此,离合器设备的分离过程能够经由转子装置的加速来导入,而离合器设备的接合过程经由转子装置的制动来导入。同样也可能的是,离合器设备的分离过程通过转子装置的制动来导入,而离合器设备的接合过程通过转子装置的加速来导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具有外套筒,具有多个圈的异形弹簧装入所述外套筒中。异形弹簧尤其由螺旋状缠绕的弹簧丝构成,其中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缠绕的弹簧丝具有轮廓,也就是说沿轴向方向在两侧设有贴靠轮廓,所述贴靠轮廓通过位于其之间的凸脊分开。异形弹簧的两个连续的圈的相邻的贴靠轮廓构成滚动体的表面几何形状的一部分,使得相应的滚动体能够沿轴向方向在异型弹簧的两个相邻的圈之间的在环周方向上运行的轨道中引导。
为了借助于盖支承异形弹簧将外套筒封闭,所述盖与外套筒通过多个在环周方向上分布地设置的螺丝拧紧。在盖和外套筒之间优选设有补偿盘。补偿盘具有不同的厚度,以便在操作装置运行中一方面确保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沿轴向方向尽可能没有间隙并且另一方面确保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的灵活性和尤其是不被夹住。因此,借助于匹配的补偿盘在组装操作装置时精确地设定其中设有螺旋状的异形弹簧的腔的轴向长度。
其中设有异形弹簧的腔沿轴向方向在两侧分别通过密封件朝向外限界。两个密封件中的每个能滑动运动地分别与内套筒贴靠,以便能够实现滑块装置的平移运动,其中所述密封件中的一个设在外套筒侧并且另一个设在盖侧。在两个密封件之间的腔优选填充有润滑脂,也就是说构成为润滑脂腔,以便将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的摩擦最小化并且防止滚动体被夹住。
有利的是,第二圈与换道区域仅在滚动体槽的最大深度的区域中相交。滚动体槽的深度沿操作装置的或离合器设备的径向方向来确定。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滚动体在异形弹簧的第二圈相交时被夹住。
优选地,滚动体构成为球。滚动体槽优选构成为环绕的球槽。在一个承载区域中,球槽优选基本上U形地构成,其中球基本上以其直径的一半沿操作装置的径向方向沉入球槽中。此外有利的是,换道区域的深度基本上等于、优选大于球的直径。这意味着,在换道区域中球沿操作装置的径向方向能够至少近似完全地沉入球槽中。沉入深度必须至少大至,使得球能够从在操作装置的轴向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圈之间的轨道变换到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第二和第三圈之间的轨道,而在此不接触第二圈、尤其在第二圈的区域中的异形弹簧的凸脊。这也应在滑块装置在操作装置的运行期间倾斜的情况下得到确保,从而尤其有利的是,在换道区域中的球能够完全地沉入到球槽中,也就是说,球的直径至少对应于换道区域的沿操作装置的径向方向的深度。优选地,直径小于换道区域的深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构成为外转子的电动机中,滚动体回转部设置在转子装置的外环周中,而与之相应地异形弹簧设置在径向外部并且构成为具有内轮廓的异形弹簧,其中滚动体在异形弹簧的圈之间运行,其中不仅凸脊还有用于滚动体的贴靠轮廓在径向方向上指向内。与之相应地,转子装置在其外环周中具有环绕的滚动体槽。然而也可能的是,例如在电动机构成为内转子时,将滚动体回转部设在转子装置的内环周中,并且与之相应地异形弹簧设置在径向内部并且构成为具有外轮廓的异形弹簧。与之相应地,转子装置在其内环周中具有环绕的滚动体槽。
离合器设备能够一方面构成为单离合器,然而也能够构成为多离合器、尤其构成为双离合器。在双离合器中,优选设有两个前述类型的操作装置。尤其,摩擦离合器也能够构成为用于将内燃机耦联在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上和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脱开的切换离合器,以便例如在纯电的行驶中将惯性矩和摩擦通过使内燃机脱开而最小化。
离合器设备能够不仅构成为干式离合器而且也构成为湿式离合器。离合器设备一方面能够是在无操作的状态中接合的、也就是说常闭式的离合器,或者另一方面是在无操作的状态中分离的、也就是说常开式的离合器。在常闭式的离合器中,操作装置所作用于的杠杆元件通常构成为碟形弹簧,而在常开式的离合器中,操作装置所作用于的杠杆元件通常构成为杠杆弹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具有操作装置的离合器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操作装置具有牵拉和推动装置;
图2示出图1中的牵拉和推动装置的牵拉元件的剖视图;以及
图3示出图2中的牵拉元件的一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涉及用于机动车的具有操作装置18的离合器设备1的一个实施例。尤其,图1至3涉及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在本说明书中未表明为本发明主要的特征可理解为可选的。因此,下文也涉及离合器设备1的其他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具有下面要阐述的特征的部分组合。
离合器设备1能围绕旋转轴线Z转动地支承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压板7、至少一个反压板10和至少一个沿离合器设备1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压板7和反压板10之间的离合器从动盘11。反压板10与离合器设备1的壳体构件2固定地连接、尤其拧紧、销固定或啮合,然而也能够与壳体构件2一件式地构成。压板7在壳体构件2中抗扭地支承并且能沿轴向方向A受限地移位。尤其,压板7借助于多个、在离合器设备1的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片簧9抗扭地固定在壳体构件2中并且背离反压板10地预紧。
片簧9能够为了将扭矩传递到压板7上并且为了将压板7预紧而固定在壳体构件2上或固定在反压板10上,然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优选固定在离合器设备1的中央法兰4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中央法兰4在壳体构件2内部设置在离合器从动盘11的与反压板10相对置的侧上,也就是说与压板7相邻地设置。中央法兰4固定地与壳体构件2连接,例如拧紧、销固定或啮合,然而也能够与壳体构件2一件式地构成。在中央法兰的径向外部区域中,中央法兰4与壳体构件2的内壁相邻地具有多个、在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凹部,压板凸块8穿过所述凹部延伸。
压板凸块8与压板7一件式地构成并且在离合器设备1的轴向方向A上从压板7的背离反压板10一侧穿过在中央法兰4中设有的凹部,以便贴靠在杠杆元件12的力边缘上。由此,中央凸轮4在轴向方向A上在反压板10和杠杆元件12之间、更确切地说在压板7的摩擦面和杠杆元件12之间设置,其中压板7的压板凸块8穿过中央法兰4延伸。
经由中央轴承6,中央法兰4在离合器设备1的径向方向R上向内能转动地支撑在承载构件19上。中央轴承6设置在中央法兰4的突出的部段5之内,以便支撑在与操作装置18相关的承载构件19上。中央轴承6优选构成为滚动轴承、例如构成为单列的或双列的球轴承、尤其双径向推力球轴承,然而也能够构成为圆柱滚子轴承,例如圆锥滚子轴承或滑动轴承。
在径向方向R上在中央轴承6之外,中央法兰4固定地与盖构件3连接并且与所述盖构件例如借助于台阶销隔开。在其径向外部区域中,盖构件3在其一侧上固定在壳体构件2上或至少贴靠在所述壳体构件上。盖构件3将离合器设备1的传递扭矩的区域沿轴向方向A相对于操作装置18隔开。杠杆元件12基本上在离合器设备1的径向方向R上在壳体构件2内部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A上在盖构件3和中央法兰4之间延伸。杠杆元件12优选具有凹部,穿过所述凹部,将盖构件3与中央法兰4隔开的台阶销在轴向方向A上延伸。
杠杆元件12能够对于常闭式的、在图1中示出的离合器设备1而言构成为碟形弹簧并且对于常开式的离合器设备构成为杠杆弹簧。杠杆元件12在壳体侧上支撑,并且能通过操作装置18操作。为此,基本上环形地构成的杠杆元件12具有舌片13,所述舌片在径向方向R上从所述杠杆元件12的力边缘向内延伸。优选之前提到的将盖构件3和中央法兰4隔开的台阶销在舌片13的凹部之间延伸。舌片13能与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操作装置18的牵拉和推动装置42形成有效连接,以便使离合器设备1接合或分离。
在常闭式的离合器设备1中,构成为碟形弹簧的杠杆元件12的有效的力超过片簧9的反作用力,而在常开式的离合器设备中,片簧9的反作用力超过构成为杠杆弹簧的杠杆元件的有效的力。与之相应地,常闭式的离合器设备1的碟形弹簧的通过操作装置18的操作引起离合器设备1经由碟形弹簧的倾斜或卡住而分离,也就是说为了压板7的脱离和将压板7从反压板10移除,而杠杆弹簧的通过操作装置的操作在常开式的离合器设备中引起离合器设备通过杠杆弹簧的倾斜而接合。
在接合的离合器设备1中,扭矩从离合器设备1的输入侧、例如从双质量飞轮或内燃机或牵引电动机经由离合器壳体和反压板10以及压板7摩擦配合地传递到离合器从动盘11上,所述反压板以及压板与离合器壳体、尤其与壳体构件2抗扭地连接。从摩擦配合地在反压板10和压板7之间夹紧的离合器从动盘11,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设备1的输出侧上、例如传递到变速器的输入轴上。
然而,尤其在图1中示出的、并且优选设在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的实施例中其他的传递路径也是可能的。例如,离合器设备1能够构成为用于将内燃机耦联在混合动力传动系上和从混合动力传动系脱开的切换离合器。为此,内燃机、更确切地说内燃机的驱动轴或设置在内燃机和离合器设备1之间的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侧能够与离合器从动盘11以扭矩传递的方式连接。
在图1中仅初步地示出的牵引电动机设置在离合器设备1的外环周中,使得牵引电动机的转子抗扭地与壳体构件2连接或者与壳体构件2一件式地构成。因此,即使离合器设备1分离,构成为内转子的牵引电动机的扭矩也作用到中央法兰4、压板7和反压板10上。在离合器设备1接合时,牵引电动机的扭矩能够用于起动内燃机。此外,在离合器设备1接合时,牵引电动机的和内燃机的扭矩能够用于车辆的驱动。同样可能的是,在接合的离合器设备1中仅借助于内燃机行驶并且在发电机运行中驱动牵引电动机,以便为蓄电池充电。
因为由于摩擦配合,不仅离合器从动盘11的摩擦衬片经受磨损,而且还有反压板10和压板7的摩擦面以较小程度经受磨损,在离合器设备1的使用寿命期间压板7必须越来越近地向反压板10运动,以便在轴向方向A上补偿摩擦衬片的厚度的减少和摩擦面的厚度的减少并且建立摩擦配合或能够使离合器设备1接合。为此,离合器设备1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装配有基于力的磨损再调整装置14。磨损再调整装置14具有传感器弹簧15,所述传感器弹簧间接地或直接地在中央法兰4和杠杆元件12之间张紧。此外,磨损再调整装置14具有调节环17,所述调节环设置在杠杆元件12和盖构件3之间,并且其斜坡以能在配合斜坡上滑动运动的方式设置,所述配合斜坡构成在盖构件3上。此外,调节环17相对于盖构件3通过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尤其至少一个驱动弹簧在环周方向U上预紧,使得调节环17的斜坡能够通过弹簧预应力在盖构件3的配合斜坡上向上滑动。
当由于离合器磨损尤其离合器从动盘11的摩擦衬片的厚度减少时,为了离合器设备1的接合,构成为碟形弹簧的杠杆元件12经由压板凸块8将压板7进一步朝反压板10的方向压紧,也就是说根据图1向右压紧,以便将离合器从动盘11摩擦配合地在压板7和反压板10之间压紧,也就是说使得离合器设备1接合。在此,必须更坚固地设置杠杆元件12,由此杠杆元件12的力水平升高。杠杆元件12的升高的力水平在离合器设备1分离时确保,传感器弹簧15在分离过程期间在经过第一调节点的情况下移位,也就是说感测离合器磨损,并且为此,杠杆元件12通过传感器弹簧15从在环周方向U上预紧的调节环17移位而升高。由此,调节环17变为不具有夹紧力,使得其能够在驱动弹簧的预应力下相对于盖构件3扭转,其中调节环17的斜坡在盖构件3的配合斜坡上向上滑动,直至调节环17再与杠杆元件12贴靠进而卡住,也就是说,直至离合器磨损被再调整。
为了防止经过可能造成不期望的磨损感应和磨损再调整的第二调节点,杠杆元件12能与中央法兰4贴靠。更确切地说,杠杆元件12的舌片13、尤其杠杆元件12的舌片13的自由端部能与中央法兰4贴靠。为此,操作装置18在中央法兰4上能转动地支承,并且中央法兰4的在轴线方向A上突出的、在中央轴承6的区域中构成的部段5能与杠杆元件12贴靠。
尽管在图1中仅示出基于力的磨损再调整装置14,在此处提到的是,也能够设有基于位移的磨损再调整装置。在基于位移的磨损再调整装置中,之前所阐述的止挡也能够防止在离合器设备1的横向运动中不期望地触发磨损再调整。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传感器弹簧15间接地、通过将线环16设在传感器弹簧15和杠杆元件12之间的方式作用到杠杆元件12上。线环16限定如下枢转支承机构,借助于所述枢转支承机构杠杆元件12为了离合器设备1的接合和分离能倾斜地支承。然而,所述枢转支承机构也能够与磨损再调整装置14分开地设置,例如通过将线环16支撑在台阶销上或中央法兰4上或盖构件3上的方式设置。也能够完全地弃用线环16,例如在构成有支承凸块的情况下,其中所述支承凸块相应地设计在中央法兰4上和/或在盖构件3上,所述杠杆元件12能够经由所述支承凸块枢转。
设在离合器设备1中的、作用到杠杆元件12的舌片13上的操作装置18具有定子装置20和关于定子装置20能转动的转子装置22。例如,定子装置20能够与承载构件19、尤其与壳体载体抗扭地构成。优选地,定子装置20和转子装置22构成电动机、尤其无刷直流电动机或交流电动机。为此,定子装置20设有供电部21,以便在未示出的、定子侧的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磁场。转子装置22为了与定子侧的电磁体相互作用而具有磁体23、更确切地说永磁体。
优选地,电动机构成为所谓的外转子,也就是说定子装置20在离合器设备1的径向方向R上设置在转子装置22内部。然而也可能的是,将电动机构成为内转子,也就是说定子装置20在径向方向R上设置在转子装置22外部。
在图1中示出的转子装置22具有轭状部24,所述轭状部参照图1在径向方向R上在右侧上通过支撑轴承25邻近于中央轴承6地支撑在承载构件19上。由此,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撑轴承25在离合器设备1的轴向方向A上设置在用于定子装置20的供电部21的相反的侧上。支撑轴承25能够间接地或直接地与定子装置20连接。支撑轴承25优选构成为滚动轴承、尤其构成为球轴承、优选如所示出地构成为双径向推力球轴承。然而,圆柱滚子轴承或滑动轴承也是可能的。
除了定子装置20和转子装置22以外,操作装置18具有关于转子装置22在轴向方向A上能受限地移位的、施加拉力和推力的滑块装置26。滑块装置26在径向方向R上设置在转子装置22外部。滑块装置26具有外套筒27,所述外套筒在用于定子装置20的供电部21的侧上,也就是说根据图1在左侧上,通过未示作单独的构件的盖封闭。在轴向方向A上在外套筒27和盖之间设置有为作为单独的构件示出的补偿盘,以便定义或设定通过外套筒27和盖限定的用于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的异形弹簧31的结构空间的轴向长度,在下文中还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借助于多个在离合器设备1的环周方向U上设置的、未示出的螺丝,盖穿过补偿盘与外套筒27拧紧。
在轴向方向A上在滑块装置26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密封件34、35,所述密封件将设置在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的异形弹簧31所设置的空间向外密封。第一和第二密封件34、35例如构成为环形的、由弹性体或者含橡胶或树胶的材料构成的密封唇。在径向方向R上内部,第一密封件34以滑动运动的方式贴靠在第一内套筒36上,而第二密封件35以滑动运动的方式贴靠在第二内套筒37上。两个内套筒36、37间接地或直接地优选抗扭地与定子装置20或承载构件19、尤其壳体载体连接。通过内套筒36、37,密封件34、35,盖和外套筒27,对润滑脂腔33限界,其中设置有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的异形弹簧31。
在径向方向R上在外套筒27之外设有分离轴承38。分离轴承38的内环39抗扭地安装、例如挤压在外套筒27上,然而也能够与外套筒27一件式地构成。分离轴承38的外环40能相对于内环39扭转地构成并且抗扭地在轴承套筒41中容纳、例如压入,或与轴承套筒41一件式地构成。轴承套筒41能够具有一个或两个至少部分地覆盖分离轴承38的一个或两个端侧的凸缘部段。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分离轴承38构成为单列的球轴承,然而也例如能够构成为多列的球轴承、径向推力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或滑动轴承。经由外套筒27、分离轴承38和与分离轴承38经由轴承套筒41连接的牵拉和推动装置42,滑块装置26作用到杠杆元件12的在径向方向R上位于内部的舌片13上,以便使离合器设备分离或接合。为此,不仅能够传递拉力还能够传递推力。
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优选在径向方向R上设置在转子装置22和滑块装置26之间。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的异形弹簧31包括十五个圈,其中原则上任意大于/等于3的圈数是可能的。
除了异形弹簧31以外,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具有带有滚动体槽30的滚动体回转部,在所述滚动体槽中优选在整个环周上分布地,滚动体29以单列的方式、或必要时以在轴向方向A上彼此隔开的多列的方式设置。滚动体槽30能够一方面作为单独的构件与转子装置22、尤其轭状部24连接,然而也能够与转子装置22或轭状部24一件式地构成。尤其,当操作装置18的驱动借助于外转子进行时,滚动体槽30在转子装置22或轭状部24的外环周中构成。当操作装置18的驱动借助于内转子进行时,相反有利的是,滚动体回转部的滚动体槽30设置在转子装置22或轭状部24的内环周中。
滚动体29在通过密封件34、35在轴向方向A上密封的润滑脂腔33中运行,并且优选构成为球。然而也可能的是,滚动体29构成为针状物或具有筒形或桶形。与滚动体29的外轮廓对应地,异形弹簧31具有贴靠轮廓,滚动体29的表面区域贴靠在所述贴靠轮廓上。在此,所述贴靠轮廓基本上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滚动体29的相应的表面区域。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异形弹簧21的圈具有两个在轴向方向A上彼此隔开的贴靠轮廓,所述贴靠轮廓通过位于其之间的凸脊彼此分开。由此,异形弹簧31构成为具有内轮廓的异形弹簧31,因为滚动体29在径向方向R上在异形弹簧31内部运行。相反地,然而也可能的是,异形弹簧31在应用内转子时构成为具有外轮廓的异形弹簧31。
滚动体回转部的滚动体槽30具有这样构成的、未示出的换道区域,使得滚动体29在环周方向U上在滚动体槽30中的换道区域之前并且在轴向方向A上在异形弹簧31的第一和第二圈32a、32b之间运行,并且滚动体29在环周方向U上在滚动体槽30中的换道区域之后并且在轴向方向A上在异形弹簧31的第二和第三圈32b、32c之间运行。由此,在异形弹簧31的第一和第二圈32a、32b之间,在环周方向U上限定用于滚动体29的第一轨道,而在异形弹簧31的第二和第三圈32b、32c之间,在环周方向U上限定用于滚动体29的第二轨道。在此指出的是,第一圈32a、第二圈32b和第三圈32c是异形弹簧31的三个依次连接的圈,所述圈能够沿轴向方向A在异形弹簧31的任意部位上构成。
根据滑块装置29的位置,当从侧面观察操作装置18时,第二圈32b与换道区域相交。在此有利的是,第二圈32b仅在滚动体槽30的在径向方向R上要确定的最大的深度的区域中与换道区域相交。因为滚动体29优选由球构成,滚动体槽30优选构成为环绕的球槽。在换道区域中要确保的是,滚动体29、也就是说球在径向方向R上能够在异形弹簧31的第二圈32b的凸脊之下沉入,以便进行从在第一和第二圈32a、32b之间的一个轨道到在第二和第三圈32b、32c之间的另一轨道的换道。为此有利的是,换道区域的在与异形弹簧31的第二圈32b相交时最大深度基本上等于球的直径。优选地,换道区域的最大深度大于球的直径,由此所述球能够完全地沉入球槽中并且可靠地不接触异形弹簧31的第二圈32b的凸脊。
在操作装置18的运行中,转子装置22的转动通过为定子装置20相应地通电引起滚动体回转部的或滚动体槽30的围绕离合器设备1的旋转轴线Z的转动。滚动体29在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的内部穿过地运行到在异形弹簧31的第一和第二圈32a、32b之间的和在异形弹簧31的第二和第三圈32b、32c之间的轨道中,而滚动体29在滚动体槽30中环绕,由此轨道在轴向方向A上运动,并且转子装置2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装置26的平移运动,异形弹簧31轴向固定地支承在所述滑块装置中。滑块装置26的平移运动能够用于离合器设备1的间接的或直接的操作。通过其构造,操作装置18不仅能够传递拉力还能够传递推力。
因为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优选自锁地构成,优选仅在离合器设备1的运行状态要改变时才需要为定子装置20通电。通电能够在转子装置22的两个转动方向上进行,其中在转动方向中离合器设备1接合并且在相反的转动方向上离合器设备1分离。然而,在定子装置20随着转动时,其他种类的通电也是可能的。
为了能够将拉力和推力传递到基本上环形构成的杠杆元件12的舌片13上,牵拉和推动装置42不仅具有基本上环形的牵拉元件44而且具有基本上环形的推动元件43。杠杆元件12的舌片13在轴向方向A上设置在推动元件43和牵拉元件44之间。推动元件43和牵拉元件44设置为,在操作操作装置18时,杠杆元件12的舌片13随着推动元件43和牵拉元件44能够交替地并且优选不同时地贴靠。为此,推动元件43和牵拉元件44通过螺丝-套筒连接机构46在轴向方向A上彼此隔开并且彼此连接。优选地,借助于多个在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螺丝-套筒连接机构46可松开地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尤其无损坏地可松开地进行连接。
牵拉和推动装置42、更准确地说推动元件43和牵拉元件44在轴向方向A上设置在分离轴承38和中央法兰4之间。中央法兰4在轴向方向A上在牵拉和推动装置42和反压板10之间、更准确地说在牵引和推动元件42和固有的压板7之间没有压板凸块8地设置。牵拉元件44在轴向方向A上比推动元件43更接近于中央法兰4地设置。
牵引和推动元件42具有在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多个凹部45,通过所述凹部杠杆元件12能与中央法兰4贴靠,以便尤其在之前所阐述的、基于力的磨损再调整装置14中防止经过第二调节点。更准确地说,牵拉元件44具有多个在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凹部45,通过所述凹部杠杆元件12能与中央法兰4贴靠。所述凹部45在环周方向U上设置在螺丝-套筒连接机构46之间,其中在图3中用于螺丝-套筒连接机构46的孔设有相应的附图标记46。凹部45优选在环形的牵拉元件44的内边缘上构成。
前述实施例涉及离合器设备1、尤其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备具有:反压板10;在轴向方向A上能受限地移位的压板7,以用于将离合器从动盘11在压板7和反压板10之间摩擦配合地夹紧;作用到压板7上的杠杆元件12,以用于将压板沿轴向方向A移位;至少部分设置在压板7和杠杆元件12之间的中央法兰4,所述中央法兰具有至少一种对于压板7和/或杠杆元件12的穿透构造;和磨损再调整装置14,以用于自动地调整离合器磨损,其中为了防止不期望的对于离合器磨损的再调整能将杠杆元件12与中央法兰4贴靠。
附图标记列表
1 离合器设备
2 壳体构件
3 盖构件
4 中央法兰
5 突出的部段
6 中央轴承
7 压板
8 压板凸块
9 片簧
10 反压板
11 离合器从动盘
12 杠杆元件
13 舌片
14 磨损再调整装置
15 传感器弹簧
16 线环
17 调节环
18 操作装置
19 承载构件
20 定子装置
21 供电部
22 转子装置
23 磁体
24 轭状部
25 支撑轴承
26 滑块装置
27 外套筒
28 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
29 滚动体
30 滚动体槽
31 异形弹簧
32a 第一圈
32b 第二圈
32c 第三圈
33 润滑脂腔
34 第一密封件
35 第二密封件
36 第一内套筒
37 第二内套筒
38 分离轴承
39 内环
40 外环
41 轴套
42 牵拉和推动装置
43 推动元件
44 牵拉元件
45 凹部
46 螺丝-套筒连接机构
A 轴向方向
R 径向方向
U 环周方向
Z 旋转轴线

Claims (11)

1.一种离合器设备(1),所述离合器设备具有:反压板(10);离合器从动盘(11);在轴向方向(A)上能受限地移位的压板(7),以用于将所述离合器从动盘(11)在所述压板(7)和所述反压板(10)之间摩擦配合地夹紧;作用到所述压板(7)上的杠杆元件(12),以用于将所述压板(7)沿轴向方向(A)移位;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压板(7)和所述杠杆元件(12)之间的中央法兰(4),所述中央法兰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所述压板(7)和/或所述杠杆元件(12)的穿透构造;和磨损再调整装置(14),以用于自动地对于离合器磨损进行再调整,其中为了防止不期望的对于离合器磨损的再调整能将所述杠杆元件(12)与所述中央法兰(4)贴靠,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设备(1)还具有操作装置(18),所述操作装置具有:定子装置(20);关于所述定子装置(20)能转动的转子装置(22)和关于所述转子装置(22)在轴向方向(A)上能受限地移位的、施加拉力和推力的滑块装置(26),所述滑块装置与施加拉力和推力到所述杠杆元件(12)上的牵拉和推动装置(42)处于有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杠杆元件(12)基本上环状地构成,并且具有沿径向方向(R)设置在内部的舌片(3),所述舌片能与所述中央法兰(4)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操作装置(18)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中央法兰(4)上,并且所述中央法兰(4)在支承件的区域中具有在轴向方向(A)上突出的部段(5),所述杠杆元件(12)能与所述突出的部段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支承件是中央轴承(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牵拉和推动装置(42)具有至少一个凹部(45),所述杠杆元件(12)能穿过所述凹部与所述中央法兰(4)贴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牵拉和推动装置(42)具有至少一个牵拉元件(44)和至少一个推动元件(43),在所述牵拉元件和所述推动元件之间能够容纳有所述杠杆元件(12),并且所述牵拉元件和所述推动元件能彼此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牵拉元件(44)具有至少一个凹部(45),所述杠杆元件(12)能穿过所述凹部与所述中央法兰(4)贴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牵拉元件(44)和所述推动元件(43)借助于多个在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螺丝-套筒连接机构(46)能松开地彼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牵拉元件(44)具有多个在环周方向(U)上分布地设置的凹部(45),所述杠杆元件(12)能穿过所述凹部与所述中央法兰(4)贴靠,并且所述凹部设置在螺丝-套筒连接机构(4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在所述转子装置(22)和所述滑块装置(26)之间设有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28),所述滚动体螺纹传动机构具有至少三个圈(32a,32b,32c)和滚动体回转部,所述滚动体回转部具有在滚动体槽(30)中运行的滚动体(29),其中所述滚动体槽(30)具有换道区域,所述换道区域构成为,使得滚动体(29)在环周方向(U)上在所述换道区域之前在第一和第二圈(32a,32b)之间运行,并且滚动体(29)在环周方向(U)上在所述换道区域之后在第二和第三圈(32b,32c)之间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设备(1),其中所述离合器设备(1)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切换离合器。
CN201380063604.4A 2012-12-13 2013-12-10 离合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36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22998 2012-12-13
DE102012222998.1 2012-12-13
PCT/DE2013/200345 WO2014090249A1 (de) 2012-12-13 2013-12-10 Kuppl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3604A CN104903604A (zh) 2015-09-09
CN104903604B true CN104903604B (zh) 2017-07-07

Family

ID=4995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36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3604B (zh) 2012-12-13 2013-12-10 离合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6430B2 (zh)
EP (1) EP2932127B1 (zh)
CN (1) CN104903604B (zh)
DE (2) DE112013005982A5 (zh)
WO (1) WO20140902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3527A1 (de) 2013-08-08 2015-02-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Kraffahrzeugantriebsstrang
DE102014218878B3 (de) * 2014-09-19 2016-02-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etätig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zum Ankuppel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n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Hybrid-Kraftfahrzeugs, und Verwendung einer Betätigungsanordnung
JP6820863B2 (ja) 2015-04-15 2021-01-27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ー・ゲ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内部にプラグが保持されるキャリアを備える自動車クラッチ用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備えるハイブリッドモジュール
DE102015206800B4 (de) 2015-04-15 2023-09-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Elektrischer Zentralausrücker mit in Träger gehaltertem Stecker und Hybridmodul mit solchem Aktor
DE102015216684A1 (de) 2015-09-01 2017-03-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ktorträger mit durch Stege unterteilter Ausnehmung zur Radialkontaktierung und Hybridmodul mit Kupplung und Aktor
CN107139711B (zh) * 2016-03-01 2022-01-1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
WO2021020314A1 (ja) * 2019-07-26 2021-0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クラッチ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3039B1 (en) * 1997-06-17 2001-02-27 Valeo Friction clutch with friction lining wear take-up device
CN102203447A (zh) * 2008-11-03 2011-09-28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具有运输保持装置的离合器装置
CN102434595A (zh) * 2010-09-16 2012-05-02 优尼邦斯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控制装置
DE102011085836A1 (de) * 2010-11-19 2012-05-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Reibungskupplung mit Nachstelleinrichtung
CN102562848A (zh) * 2011-12-14 2012-07-11 陈定河 汽车离合器的压盘调整装置
DE102012203468A1 (de) * 2011-03-31 2012-10-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ampenring und Halter für eine Nachstelleinrichtung einer Reibungskupp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0381A (en) * 1996-12-13 2000-04-18 Exedy Corporation Wear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clutch mechanism
BR9901492A (pt) * 1998-06-18 2000-01-04 Mannesmann Sachs Ag Módulo de placas de pressão..
JP3717690B2 (ja) * 1998-12-18 2005-11-16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クラッチカバー組立体
CN102105710B (zh) * 2008-07-25 2013-09-1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环形轴向磨损补偿装置
EP2715175B1 (de) 2011-05-23 2018-08-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orrichtung zum antrieb eines kraftfahrzeuges
WO2012167767A1 (de) * 2011-06-09 2012-12-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vbridmodul für einen triebstrang eines fahrzeuges
WO2013007232A1 (de) * 2011-07-11 2013-01-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trennkupplung in einem hybridischen antriebsstrang und antriebsstrang
DE112013005134A5 (de) * 2012-10-24 2015-07-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klinke für eine verschleißnachstellende Reibkuppl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3039B1 (en) * 1997-06-17 2001-02-27 Valeo Friction clutch with friction lining wear take-up device
CN102203447A (zh) * 2008-11-03 2011-09-28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具有运输保持装置的离合器装置
CN102434595A (zh) * 2010-09-16 2012-05-02 优尼邦斯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控制装置
DE102011085836A1 (de) * 2010-11-19 2012-05-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Reibungskupplung mit Nachstelleinrichtung
DE102012203468A1 (de) * 2011-03-31 2012-10-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ampenring und Halter für eine Nachstelleinrichtung einer Reibungskupplung
CN102562848A (zh) * 2011-12-14 2012-07-11 陈定河 汽车离合器的压盘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3005982A5 (de) 2015-10-01
US20150330460A1 (en) 2015-11-19
EP2932127B1 (de) 2016-10-19
EP2932127A1 (de) 2015-10-21
US10036430B2 (en) 2018-07-31
DE102013225354A1 (de) 2014-06-18
WO2014090249A1 (de) 2014-06-19
CN104903604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3604B (zh) 离合器设备
CN207128609U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组件
KR102334149B1 (ko) 자동차용 멀티 클러치 장치 및 하이브리드 모듈
US10320277B2 (en)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CN207128608U (zh) 离合器装置、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组件
CN110114238A (zh) 混合动力模块以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
CN207128610U (zh)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模块和驱动组件
JP2021021485A (ja) クラッチ装置
CN104854362B (zh) 用于离合器的操纵设备、离合器、电行驶模块和用于安装离合器的方法
US11802594B2 (en) Clutch device
US20080121446A1 (en) Hybrid drive apparatus
WO2021020318A1 (ja) クラッチ装置
CN104246266B (zh) 运行用于离合器的操纵设备的方法
KR20170138425A (ko) 클러치 시스템
US6333577B1 (en) Automotive AC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03946573A (zh) 离合式从动装置和相关联的离合器机构
CN103688077B (zh) 机动车变速器的形锁合离合器操纵装置
US5209085A (en) Clutch/brake drive unit
CN103132443A (zh) 自行进施工机械中的驱动设备
EP1466105B1 (en) Clutch by wire having multiple starter-generator means
US20060117876A1 (en) Sealed and oil lubricated starter motor gear reduction and overrunning clutch mechanism
RU2265764C2 (ru) Привод
CN108779814A (zh) 离合器系统
TW201602480A (zh) 用於交流發電機之皮帶輪
CN106787429A (zh) 轮毂驱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