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2044A -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2044A
CN104902044A CN201510355442.2A CN201510355442A CN104902044A CN 104902044 A CN104902044 A CN 104902044A CN 201510355442 A CN201510355442 A CN 201510355442A CN 104902044 A CN104902044 A CN 104902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electronic cards
card
screens
electron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54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佳男
陈兴华
刘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3554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2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2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该卡托结构包括:第一卡托以及装配于所述第一卡托上的第二卡托;所述第一卡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所述第二卡托上设置有第二电子卡位;其中,所述第二卡托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电子卡位匹配,且所述第二卡托可选择地装配于任一所述第一电子卡位。本公开的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在第一卡托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卡位,并设计了一种第二卡托,利用第二卡托可选择地在两个卡位上装配尺寸较小的电子卡,以使第一卡托上的任一卡位均可适应性地装配各种类型尺寸的电子卡,从而满足用户对不同卡位的需求。

Description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发展趋势,电子设备内的电子卡趋向于通过卡托装配于电子设备内,例如: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装配入手机等。卡托的容置空间(即卡位)的大小、形状需要与电子卡相适配,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目前,很多电子设备会装配多个电子卡。下面以手机为例具体说明。
随着双卡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一般会有两个卡托或者一个卡托上设置有两个卡位。但是无论哪种方案,两个卡位只能为限定的卡位,而且只能装配特定形状的SIM卡,例如:卡位1为主卡位且只能装配Micro-SIM卡,卡位2为副卡位且只能装配Nano-SIM卡,如此在主卡位需要使用Nano-SIM卡时,只能去营业厅换卡,如此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一种可灵活切换卡托的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卡托结构,包括:第一卡托以及装配于所述第一卡托上的第二卡托;所述第一卡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所述第二卡托上设置有第二电子卡位;
其中,所述第二卡托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电子卡位匹配,且所述第二卡托可选择地装配于任一所述第一电子卡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托包括于所述第一电子卡位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供承托第一电子卡或所述第二卡托的第一凸缘。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托包括于所述第二电子卡位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供承托第二电子卡的第二凸缘。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托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凸缘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托卡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二卡托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凸缘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电子卡的厚度之和。
可选的,在装配所述卡托结构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电子卡位并排设置。
可选的,在装配所述托卡结构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电子卡位依序排列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卡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卡的尺寸。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卡为Micro-SIM卡,所述第二电子卡为Nano-SIM卡。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卡为SIM卡,所述第二电子卡为Micro-SIM卡或Nano-SIM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装配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在第一卡托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卡位,并设计了一种第二卡托,利用第二卡托可选择地在两个卡位上装配尺寸较小的电子卡,以使第一卡托上的任一卡位均可适应性地装配各种类型尺寸的电子卡,从而满足用户对不同卡位的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卡托结构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卡托结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卡托结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卡托结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卡托结构中第二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卡托结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卡托结构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卡托结构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卡托结构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移动终端装配有卡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公开卡托结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公开的卡托结构2可以装配至少两个电子卡,满足用户对移动终端具有双卡双待功能的需求,进一步地,本公开的第一卡托21包括至少有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即容置第一电子卡的卡位),第二卡托22可根据需要选择地装配在第一卡托21上,如此设置使第一卡托21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可根据客户需求装配各种类型市场普及使用的电子卡,从而可以满足客户任意选用第一电子卡(未图示)或第二电子卡(未图示)适配于移动终端上的主卡位置和副卡位置,进而使用户不必受限于固定卡位的困扰,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卡托结构2包括第一卡托21以及装配于第一卡托21上的第二卡托22;进一步地,第一卡托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第二卡托22上设置有第二电子卡位221(即容置第二电子卡的卡位)。其中,该第二卡托22的外轮廓与第一电子卡位211匹配(即第二卡托22正好覆盖在该第一电子卡位211内),且第二卡托22可选择地装配于任一第一电子卡位211。简单地说,即该第二卡托22的外轮廓与第一电子卡位211的外轮廓相重合,和该第二卡托22可以拆卸地代替任一第一电子卡装配在该第一卡托21上。另外,为了描述的方便,本公开中第一卡托21以具有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为例详细描述。
其中,第一卡托21包括于第一电子卡位211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供承托第一电子卡或第二卡托22的第一凸缘212,通过设置该第一凸缘212使得第一电子卡或第二卡托22装配于该第一卡托21上时,可以承托住第一电子卡和/或第二卡托22,从而使第一电子卡和/或第二卡托22装配在第一卡托21上。进一步地,该第二卡托22包括于第二电子卡位221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供承托第二电子卡的第二凸缘222。该第一凸缘212和第二凸缘222可适配的对应设置在第一电子卡位211和第二电子卡位221的任意一对相对内侧面上,例如:第一凸缘212可以设置在第一电子卡位211内的横向两侧,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电子卡位211内的纵向两侧。
在本公开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卡托21的厚度等于第一凸缘212的厚度与第二托卡22的厚度之和;第二卡托22的厚度等于第二凸缘222的厚度与第二电子卡的厚度之和,其中,第一凸缘212与第二凸缘222的厚度尽可能地薄,如此设置以使该装配有第二电子卡的第二卡托22放置在第一卡托21上时,使第一卡托21的上表面、第一电子卡的上表面以及第二电子卡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在装配该卡托结构2时避免出现第二托卡22或者电子卡刮蹭到终端壳体1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公开中,所提及到的第一卡托21、第二卡托22及第二电子卡的厚度为各自相对应在第二卡托22装配于第一卡托21的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在装配卡托结构2的方向上,即将该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并排设置,该第二托卡22对应地装配在第一托卡21上,具体的包括如图所示的两种优选的形式设置。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子卡位211具体的位置根据设计的需要任意转变角度,并不限于图示的两种形式,例如:其中一个第一电子卡位211的长度方向与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一致,另外一个第一电子卡位211的宽度方向与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一致;或者两个第一电子卡相对于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呈任意角度等等。
在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在装配托卡结构2的方向上,即将该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依序排列设置,即两个第一电子卡位211沿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一字排开,并且该第一电子卡位211可根据图示的两种优选的形式设置。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子卡位211具体的位置根据设计的需要任意转变角度,并不限于图示的两种形式,例如:其中一个第一电子卡位211的长度方向与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一致,另外一个第一电子卡位211的宽度方向与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一致;或者两个第一电子卡相对于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的方向呈任意角度等等。
另外,在本公开中,第一电子卡的尺寸大于第二电子卡的尺寸,可选的,随着移动终端趋向于超薄的方向发展,该第一电子卡可以为Micro-SIM卡(第三代SIM卡标准),第二电子卡可以为Nano-SIM卡(第四代SIM卡标准);当然,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子还可以为SIM卡,第二电子卡为Micro-SIM卡或者Nano-SIM卡。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子卡还可以为满足本公开的其他类型的电子卡,该第二电子卡也可以为满足本公开条件的其他类型的电子卡。
本公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卡托结构2,设计了一种可以将尺寸大的电子卡转换为尺寸相对较小的电子卡的第二卡托22,并利用该第二卡托22可以任意选择地装配在任一第一卡托21的第一电子卡位211的特点,可以满足移动终端主卡位置和副卡位置对多种SIM卡形式的适配,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1,以及卡托结构2,该卡托结构2装配于终端壳体1内,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地装配不同类型及尺寸的电子卡,其中,有关该卡托结构2具有的结构特征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卡托结构2所描述,在此就不再重复赘述。在本公开中,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数字助理等,本公开的图中以手机为例进行展示。
本公开的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在第一卡托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卡位,并设计了一种第二卡托,利用第二卡托可选择地在两个卡位上装配尺寸较小的电子卡,以使第一卡托上的任一卡位均可适应性地装配各种类型尺寸的电子卡,从而满足用户对不同卡位的需求,减少了用户对换卡的困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托以及装配于所述第一卡托上的第二卡托;所述第一卡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电子卡位,所述第二卡托上设置有第二电子卡位;
其中,所述第二卡托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电子卡位匹配,且所述第二卡托可选择地装配于任一所述第一电子卡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托包括于所述第一电子卡位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供承托第一电子卡或所述第二卡托的第一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托包括于所述第二电子卡位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供承托第二电子卡的第二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托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凸缘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托卡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二卡托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凸缘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电子卡的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卡托结构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电子卡位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托卡结构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电子卡位依序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卡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卡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卡为Micro-SIM卡,所述第二电子卡为Nano-SIM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卡为SIM卡,所述第二电子卡为Micro-SIM卡或Nano-SIM卡。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装配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CN201510355442.2A 2015-06-24 2015-06-24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4902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5442.2A CN104902044A (zh) 2015-06-24 2015-06-24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5442.2A CN104902044A (zh) 2015-06-24 2015-06-24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044A true CN104902044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3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5442.2A Pending CN104902044A (zh) 2015-06-24 2015-06-24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204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51432U (zh) * 2013-05-16 2013-10-23 王鸿春 一种新型手机sim卡专用复原卡
CN203481477U (zh) * 2013-08-23 2014-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3826714U (zh) * 2014-02-20 2014-09-10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双Micro-SIM卡卡座及具有该卡座的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51432U (zh) * 2013-05-16 2013-10-23 王鸿春 一种新型手机sim卡专用复原卡
CN203481477U (zh) * 2013-08-23 2014-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3826714U (zh) * 2014-02-20 2014-09-10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双Micro-SIM卡卡座及具有该卡座的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0115A2 (en) Exterior cover
CN101706718A (zh) 一种自动改变桌面文字颜色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07074433A3 (en) Phone batch calling task management system
CN104902044A (zh)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5507839U (zh) 一种内嵌sim卡芯片的存储卡
CN205212075U (zh) 一种卡托
EP2197125A3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communication scheme
CN203537493U (zh) 一种近距离对焦手机摄像头
CN104902045A (zh)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JP2007201775A (ja) Uimカード
WO2016090780A1 (zh) 一种适用终端设备的卡连接器及终端
CN208172338U (zh) 镜头组件
CN207910853U (zh) 一种高散热手机保护套
CN20331430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套
KR20170069709A (ko) 종이 스마트폰 거치대
CN204966912U (zh) 手机转接头
Dragoi et al. The role of virtual networks in a virtual enterprise
CN204258866U (zh) 可触控式智能手机套
CN209869874U (zh) 一种笔筒一体式桌面手机支架
CN213521981U (zh) 一种多功能三角站立保护套
Bartholomew STARVING SUPPLIERS NOT THE ANSWER.
CN211378071U (zh) 一种具有卡笔装置的手机壳
CN105704350A (zh) 播音主持专业专用提词器
CN201315605Y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后盖
CN207884706U (zh) 可拆卸式手机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