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1920B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1920B
CN104901920B CN201410074603.6A CN201410074603A CN104901920B CN 104901920 B CN104901920 B CN 104901920B CN 201410074603 A CN201410074603 A CN 201410074603A CN 104901920 B CN104901920 B CN 104901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transmission capacity
capacity
data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4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1920A (zh
Inventor
刘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74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1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1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1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分别规定自身的数据传输容量,两个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得自身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摆脱第一协议的限制,通过上述方式得到两者每次传输的数据容量。当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一协议规定的标准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增大,从而加快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中具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通过USB接口一个电子设备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从其他电子设备中获取数据或者将其存储的电子设备传输给其他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之间通过USB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ADB(Android Debug Bridge,调试桥)连接和U盘挂载方式,其中ADB连接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管家这类应用上,在手机连接到其他电子设备后,通过ADB连接将手机管家这类应用显示在其他电子设备上,这样其他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手机管家这类应用与手机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ADB协议规定了标准传输容量,所述标准传输容量为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最大容量为4KB(千字节)。当两个电子设备采用ADB连接时,两个电子设备需要遵守ADB协议的规定,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小于等于标准传输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使两个电子设备得到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以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优选地,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低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
将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作为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优选地,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前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拒绝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优选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的同时,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中央处理器使用率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内存功耗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四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起始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范围的终值。
优选地,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后,发送的数据获取响应,所述数据获取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推送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传输单元,用于以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比对单元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低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将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作为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重启单元,用于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地址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所述传输单元以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或者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前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拒绝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的同时,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中央处理器使用率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内存功耗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四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起始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范围的终值。
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后,发送的数据获取响应,所述数据获取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推送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容量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通用传输容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向其他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
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都规定了自身的数据传输容量,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得自身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并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摆脱第一协议的限制,通过上述方式得到两者每次传输的数据容量。
当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一协议规定的标准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增大,从而加快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0和第二电子设备200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该第一协议可以为ADB协议,这样第一电子设备100和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一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通过该USB传输数据。
在图1中第一电子设备100内设置有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该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了第一电子设备100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
即第一电子设备100在基于第一协议与第二电子设备200建立通信连接后,在不受第一协议和第二电子设备200传输容量限制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0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最大数据包容量为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比如,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16KB,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包最大为16KB。
同样第二电子设备200内也设置有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该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了第二电子设备200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
即第二电子设备200在基于第一协议与第一电子设备100建立通信连接后,在不受第一协议和第一电子设备100传输容量限制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200每次向第一电子设备100发送的最大数据包容量为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比如,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64KB,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包最大为64K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最大容量大于等于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最大容量大于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其中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为第一协议规定的标准传输容量。
现有技术中,当第一电子设备100和第二电子设备200基于第一协议通信时,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为标准容量。为了使得第一电子设备100和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采用大于标准容量的容量传输数据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得到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
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也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作为执行主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要得到向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则需要首先获取自身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以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其中通用传输容量为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与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
202: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第一电子设备要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两者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必然要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该第二数据传输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该数据获取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该数据获取请求后,从自身内查找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携带于数据获取响应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如图3所示,在图3中第一电子设备100预和第二电子设备200协商通用传输容量,第一电子设备100通过USB向第二电子设备20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第二电子设备200从存储文件中获取该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封装于数据获取响应中,通过USB将数据获取响应反馈给第一电子设备100,至此第一电子设备100获取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推送(主动发送)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至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二电子设备被可以在检测到USB接口连接上第一电子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上开始运行第一协议对应的第一应用。
当USB接口上电平发生变化,如由低电平变化至高电平,则表示USB接口连接上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上是否开始运行第一应用,则可以通过检测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进程中是否有第一应用的进程标识,如果有,则表示第二电子设备上开始运行第一应用。
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都存储在第三电子设备中,该第三电子设备用于管理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容量,则第一电子设备则需要从第三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其获取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请求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或者第三电子设备推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WIFI(Wi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03: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
其中通用传输容量为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与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自行决定通用传输容量。假如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电子设备处获得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则需要重新分配第二电子设备中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以使地址空间范围满足通用传输容量的要求。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得到一通用传输容量后,需要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申请请求,该申请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当第二电子设备同意后,第一电子设备才可以将自身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的基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通用传输容量可以为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中取值最小的容量,或者为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中取值最大的容量。当然若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标准容量,且内存中未有多余的地址空间范围分配,则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仍可以采用标准容量传输数据包,实现与现有技术的兼容。若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标准容量,则第一电子设备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增加,即每次传输的数据增加从而使得数据传输加快。
仍以图1为例,假如第一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16KB,第二电子设备200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为64KB,则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可以为16KB或者64KB。假如第一电子化设备100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4KB,而其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有限,则通用传输容量可以取4KB。
204: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通过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都规定了自身的数据传输容量,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得自身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并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摆脱第一协议的限制,通过上述方式得到两者每次传输的数据容量。
当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一协议规定的标准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增大,从而加快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速度。
请参阅图4,其阐述了在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小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得到通用传输容量的一种可行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402: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第二数据传输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步骤401和步骤402:与步骤201和步骤202相同,对此不再阐述。
403: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
404:当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低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修改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
405:将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作为通用传输容量。
通过上述步骤404和步骤405,提高了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得到一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的第三数据传输容量。并且为了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大于标准容量,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将第三数据传输容量配置为通用传输容量。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16KB,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为64KB,则将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修改为64KB,通用传输容量也为64KB。由于64KB的数据包容量明显大于16KB的数据包,其内传输的数据量增加,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在传输相同的数据量时,采用64KB的通用传输容量,其传输时长明显小于16KB或4KB的传输时长,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当然,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小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将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作为通用传输容量,或者将标准容量作为通用传输容量,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阐述。
406: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407: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地址空间范围与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第一电子设备在设置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时,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中同样会为其分配等容量的地址空间范围,以存储等容量的数据包。因此当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修改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中与其对应的地址空间范围也需要进行修改。
当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修改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需要首先重启支持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以完成这些硬件模块的初始化,其中硬件模块为第一电子设备在执行第一协议时使用的硬件模块。如第一协议为ADB协议时,硬件模块包括:USB接口、内存和CPU等。
并且当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修改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还需要重新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使重新分配后的地址空间范围与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以满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大于标准容量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在摆脱第一协议的约束下,还可以增加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此外,在得到通用传输容量后,还可以依据第一电子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如何动态调整通用传输容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502: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第二数据传输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503: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
504: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步骤501至步骤504:与步骤201至步骤204相同,对此不再赘述。
505: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以确定如何可以对通用传输容量进行调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CPU使用率或内存功耗来表示。
506:依据运行情况,调整通用传输容量。
当运行情况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可以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更多数据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提高通用传输容量;当运行情况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需要减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时,第一电子设备降低通用传输容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以CPU使用率来表示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当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提高通用传输容量;当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降低通用传输容量,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其中第一预设范围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较低,第一电子设备处理的应用较少,处于空闲状态,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加大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即提高通用传输容量。第二预设范围表明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较高,第一电子设备此时处理的应用较多,处于繁忙状态,所以第一电子设备应该降低通用传输容量,以减轻CPU的负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可以以CPU使用率50%为分界线划分,[0,49%]为第一预设范围,[50%,100%]为第二预设范围。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以内存功耗来表示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当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提高通用传输容量,内存功耗用于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当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四预设范围内时,降低通用传输容量,第三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四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其中第三预设范围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较低,第一电子设备处理的应用较少,处于空闲状态,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加大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即提高通用传输容量。第二预设范围表明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较高,第一电子设备此时处理的应用较多,处于繁忙状态,所以第一电子设备应该降低通用传输容量,以减轻第一电子设备负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可以以内存功耗50%为分界线划分,[0,49%]为第三预设范围,[50%,100%]为第四预设范围。
当然上述第一预设范围、第二预设范围、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的取值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但是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需要满足的关系为: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满足的关系为:第三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四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第一电子设备在调整通用传输容量后,还需要通知第二电子设备。当第二电子设备同意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方生效,否则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仍以调整前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
507: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第一响应消息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满足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的要求,如第二电子设备中内存的地址空间剩余大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并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告知第一电子设备。
并且当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不论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与调整前的通用传输容量的大小关系,第一电子设备还需要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地址空间范围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当然,第一电子设备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还可以是在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调整前的通用传输容量的情况下执行,这样可以减少第一电子设备重启次数,提高效率。
假如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第二电子设备也需要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地址空间范围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508: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前的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第二响应消息表示第二电子设备拒绝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此时说明第二电子设备的运行情况无法满足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的要求,如第二电子设备的内存消耗较大,无法再分配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的相同容量的地址空间范围。
通过上述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依据运行情况实时调整通用传输容量,以有效利用第一电子设备,提高处理效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最大容量大于等于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最大容量大于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
所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1、第二获取单元62、比对单元63和传输单元64。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61,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要得到向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则需要首先获取自身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以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其中通用传输容量为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与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
第二获取单元62,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第二数据传输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第一电子设备要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两者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必然要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该第二数据传输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62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该数据获取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该数据获取请求后,从自身内查找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携带于数据获取响应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如图3所示,在图3中第一电子设备100预和第二电子设备200协商通用传输容量,第一电子设备100通过USB向第二电子设备20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第二电子设备200从存储文件中获取该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封装于数据获取响应中,通过USB将数据获取响应反馈给第一电子设备100,至此第一电子设备100获取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推送(主动发送)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至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二电子设备被可以在检测到USB接口连接上第一电子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上开始运行第一协议对应的第一应用。
当USB接口上电平发生变化,如由低电平变化至高电平,则表示USB接口连接上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上是否开始运行第一应用,则可以通过检测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进程中是否有第一应用的进程标识,如果有,则表示第二电子设备上开始运行第一应用。
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都存储在第三电子设备中,该第三电子设备用于管理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容量,则第一电子设备则需要从第三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其获取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请求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或者第三电子设备推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比对单元63,用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
其中通用传输容量为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与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自行决定通用传输容量。假如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电子设备处获得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则需要重新分配第二电子设备中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以使地址空间范围满足通用传输容量的要求。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得到一通用传输容量后,需要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申请请求,该申请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当第二电子设备同意后,第一电子设备才可以将自身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的基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通用传输容量可以为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中取值最小的容量,或者为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中取值最大的容量。当然若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标准容量,且内存中未有多余的地址空间范围分配,则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仍可以采用标准容量传输数据包,实现与现有技术的兼容。若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标准容量,则第一电子设备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增加,即每次传输的数据增加从而使得数据传输加快。
以图1为例,假如第一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16KB,第二电子设备200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为64KB,则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可以为16KB或者64KB。假如第一电子化设备100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4KB,而其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有限,则通用传输容量可以取4KB。
传输单元64,用于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通过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都规定了自身的数据传输容量,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可以获得自身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然后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并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摆脱第一协议的限制,通过上述方式得到两者每次传输的数据容量。
当得到的通用传输容量大于第一协议规定的标准传输容量时,传输单元64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增大,从而加快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速度。
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图7中,比对单元63将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低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修改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将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作为通用传输容量,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
比对单元63这样操作将通用传输容量设置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大数据包容量,可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大于标准容量,并且以最大数据包容量传输数据可以提高每次发送的数据量,加快传输速度。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16KB,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为64KB,则将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修改为64KB,通用传输容量也为64KB。由于64KB的数据包容量明显大于16KB的数据包,其内传输的数据量增加,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在传输相同的数据量时,采用64KB的通用传输容量,其传输时长明显小于16KB或4KB的传输时长,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当然,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小于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比对单元64也可以将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作为通用传输容量,或者将标准容量作为通用传输容量,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阐述。
图7中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重启单元65和地址分配单元66,其中重启单元65用于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地址分配单元66,用于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地址空间范围与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
上述重启单元65和地址分配单元66可以在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提高至第三数据传输容量后,仍满足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要求。其中硬件模块为第一电子设备在执行第一协议时使用的硬件模块。如第一协议为ADB协议时,硬件模块包括:USB接口、内存和CPU等。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还可以对通用传输容量进行调整,如图8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67和调整单元68。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67,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以确定如何可以对通用传输容量进行调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CPU使用率或内存功耗来表示。
调整单元68,用于依据运行情况,调整通用传输容量。
当运行情况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可以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更多数据时,调整单元68可以提高通用传输容量;当运行情况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需要减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时,调整单元68可以降低通用传输容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以CPU使用率来表示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当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调整单元68提高通用传输容量;当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调整单元68降低通用传输容量,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其中第一预设范围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较低,第一电子设备处理的应用较少,处于空闲状态,此时调整单元68可以加大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即提高通用传输容量。第二预设范围表明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较高,第一电子设备此时处理的应用较多,处于繁忙状态,所以调整单元68应该降低通用传输容量,以减轻CPU的负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可以以CPU使用率50%为分界线划分,[0,49%]为第一预设范围,[50%,100%]为第二预设范围。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以内存功耗来表示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当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调整单元68提高通用传输容量,内存功耗用于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当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四预设范围内时,调整单元68降低通用传输容量,第三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四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其中第三预设范围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较低,第一电子设备处理的应用较少,处于空闲状态,此时调整单元68可以加大每次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容量,即提高通用传输容量。第二预设范围表明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较高,第一电子设备此时处理的应用较多,处于繁忙状态,所以调整单元68应该降低通用传输容量,以减轻第一电子设备负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可以以内存功耗50%为分界线划分,[0,49%]为第三预设范围,[50%,100%]为第四预设范围。
当然上述第一预设范围、第二预设范围、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的取值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但是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需要满足的关系为: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满足的关系为:第三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第四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调整单元68在调整通用传输容量后,还需要通知第二电子设备。当第二电子设备同意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方生效,否则传输单元64仍以调整前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
比如传输单元64以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包括: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第一响应消息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或者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前的通用传输容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第二响应消息表示第二电子设备拒绝以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进一步,在图8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重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的同时,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地址空间范围与调整后的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300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电子设备300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最大容量大于等于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图6至8任一个附图所示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301,用于将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其他电子设备400的数据传输容量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通用传输容量用于指示电子设备300向其他电子设备400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以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低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
将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作为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前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拒绝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的同时,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并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中央处理器使用率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内存功耗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四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起始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范围的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后,发送的数据获取响应,所述数据获取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推送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9.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传输容量;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传输单元,用于以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单元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低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为第三数据传输容量,将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作为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重启单元,用于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地址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
所述传输单元以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同意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或者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后,以调整前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拒绝以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传输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的同时,重启初始化硬件模块,所述初始化硬件模块为支持所述第一协议的硬件模块;
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内存的地址空间范围,所述地址空间范围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通用传输容量设置的数据包的容量大小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中央处理器使用率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起始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依据所述运行情况,调整所述通用传输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提高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内存功耗用于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功耗在第四预设范围内时,降低所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起始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范围的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后,发送的数据获取响应,所述数据获取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推送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容量。
1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所述电子设备基于第一协议设置的每次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容量,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规定的所述最大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协议的标准容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容量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容量比对,得到通用传输容量,所述通用传输容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向其他电子设备每次传输的数据包容量。
CN201410074603.6A 2014-03-03 2014-03-03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01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4603.6A CN104901920B (zh) 2014-03-03 2014-03-03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4603.6A CN104901920B (zh) 2014-03-03 2014-03-03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920A CN104901920A (zh) 2015-09-09
CN104901920B true CN104901920B (zh) 2018-06-01

Family

ID=5403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4603.6A Active CN104901920B (zh) 2014-03-03 2014-03-03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1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190B (zh) * 2016-03-17 2019-09-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器
TWI629596B (zh) 2016-08-11 2018-07-11 祥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橋接模組及資料傳輸方法
CN107689996B (zh) * 2017-09-05 2020-07-3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392A (zh) * 1999-07-26 2002-08-14 西门子公司 用于监视和必要时控制数据传输链路的传输容量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CN101141639A (zh) * 2007-09-28 2008-03-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流媒体视频帧边界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19561A (zh) * 2010-04-21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下载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7998B2 (ja) * 2000-04-28 2004-08-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処理デバイス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処理装置
US7298748B2 (en) * 2001-09-28 2007-11-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of packet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DE10222156A1 (de) * 2002-05-17 2003-11-2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seffizienten Aufbereitung von Multimedianachrichten
WO2010144815A2 (en) * 2009-06-11 2010-12-16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ity aboard a moving platfor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392A (zh) * 1999-07-26 2002-08-14 西门子公司 用于监视和必要时控制数据传输链路的传输容量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CN101141639A (zh) * 2007-09-28 2008-03-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流媒体视频帧边界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19561A (zh) * 2010-04-21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下载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920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2222B (zh) 充电器、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59781B (zh) 调节智能终端应用网速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1442513B (zh) 实现多种业务处理功能的方法和多核处理器设备
CN102571996B (zh) 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JP6595112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端末
JP6345810B2 (ja) 逆方向給電管理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0851387A (zh) 一种接口功能配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686876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90192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7032203A1 (zh) 控制载波聚合ca下载速率的方法及基站
CN104461581B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硬件调用、共享方法及系统
KR20160011994A (ko) 무선 충전 방법
CN106851790B (zh) 一种功耗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205071315U (zh) 无线路由设备、无线路由系统
CN111586714A (zh) 网络端口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用介质
CN102710629B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3856558B (zh) 一种用于终端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45194B (zh) 多设备无线充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23929A (zh)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及退避控制方法
CN10402337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转发装置
WO2015196452A1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d2d资源管理方法
CN104243089A (zh) 数据传输速率动态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5554151A (zh) 一种保活时间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US8046602B2 (en) Controlling connection status of network adapters
JP2021514555A (ja) サービス配布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