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5960A -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 Google Patents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5960A
CN104895960A CN201510368755.1A CN201510368755A CN104895960A CN 104895960 A CN104895960 A CN 104895960A CN 201510368755 A CN201510368755 A CN 201510368755A CN 104895960 A CN104895960 A CN 104895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arm
friction plate
arm
bounding mean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87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明立
刘道兵
周杰
柏茂生
孙旗
吴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687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59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5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5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车制动器及行车,该行车制动器包括底座、驱动单元、左制动臂、右制动臂、左摩擦片、右摩擦片、连杆组件、弹性组件以及限位件,驱动单元固定于底座上;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相对设置,且底部与底座转动连接;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相对设置,且左摩擦片安装于左制动臂上,右摩擦片安装于右制动臂上;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于驱动单元的伸缩杆上,其另两端分别与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顶端相连;弹性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中上部;还包括限位件,左制动臂和/或右制动臂上与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间隙。

Description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背景技术
行车又称起重机,是对吊车、航车以及天车等的统称,一般的,行车通过电机、减速器及卷筒完成起吊驱动。其中,减速器上还设置有行车制动器,其用于制动行车。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行车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行车制动器包括底座11、驱动单元12、左制动臂13、右制动臂14、左摩擦片15、右摩擦片16、连杆组件17及弹性组件18;其中,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底座11上,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中部分别连接有左摩擦片15和右摩擦片16,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的中上部连接有弹性组件18,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的顶端连接有连杆组件17,连杆组件17由驱动单元12驱动,驱动单元12安装于底座11上。驱动单元12不工作时,弹性组件18拉紧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使得左摩擦片15和右摩擦片16合拢以夹紧减速器19的输入轴,如此完成行车制动;当驱动单元12工作时,其驱动连杆组件17使得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相互远离,并带动左摩擦片15和右摩擦片16相远离,以此停止制动。
现有技术中的当连杆组件17驱动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相远离时,两者远离一定幅度时,左摩擦片16和右摩擦片16即脱离输入轴,制动即停止。理想状态下此时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应该停止背离运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左制动臂13和右制动臂14的行程无法由其自身决定,其必须跟随驱动单元12同步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制动器及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程制动器的制动臂的行程无法自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车制动器,包括:
底座;
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左制动臂、右制动臂,两者相对设置,且底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左摩擦片、右摩擦片,两者相对设置,且所述左摩擦片安装于所述左制动臂上,所述右摩擦片安装于所述右制动臂上;
连杆组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伸缩杆上,其另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顶端相连;当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伸缩杆上升时,所述连杆组件驱动所述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相背离运动;
弹性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中上部;
还包括限位件,所述左制动臂和/或所述右制动臂上与所述左摩擦片和所述右摩擦片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所述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间隙。
上述的行车制动器,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左制动臂和/或所述右制动臂连接,
上述的行车制动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左制动臂上的凸出板,所述限位件为外螺纹件,所述凸出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外螺纹件与所述螺孔相配合。
上述的行车制动器,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芯轴、套筒、压板及弹簧,所述芯轴的一端内套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压板固定于芯轴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套筒上。
上述的行车制动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道相配合。
一种行车,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轴、由所述传动轴驱动的减速器以及由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驱动的卷筒,还包括权利要求上述的行车制动器,所述左摩擦片、右摩擦片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为中心相对设置。
上述的行车,所述行车制动器由两个,两个所述行车制动器分列于所述输入轴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行车制动器,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外侧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的底部与底座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间隙,当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相背离运动时,限位件跟随运动,运动到一定幅度后,限位件的底部抵上底座,以此限制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继续转动,完成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行程限位。
由于上述行车制动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行车制动器的行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行车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器的合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器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1、底座;12、驱动单元;13、左制动臂;14、右制动臂;15、左摩擦片;16、右摩擦片;17、连杆组件;18、弹性组件;19、减速器。
本发明:
21、底座;22、驱动单元;23、左制动臂;24、右制动臂;25、左摩擦片;26、右摩擦片;27、连杆组件;28、弹性组件;281、芯轴;282、套筒;283、压板;284、弹簧;29、限位件;210、减速器;211、高度调节机构;212、电机;213、传动轴;214、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制动器,包括底座21、驱动单元22、左制动臂23、右制动臂24、左摩擦片25、右摩擦片26、连杆组件27、弹性组件28以及限位件29,驱动单元22固定于底座21上;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相对设置,且底部与底座21转动连接;左摩擦片25和右摩擦片26相对设置,且左摩擦片25安装于左制动臂23上,右摩擦片26安装于右制动臂24上;连杆组件27的一端连接于驱动单元22的伸缩杆上,其另两端分别与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的顶端相连;当驱动单元22驱动伸缩杆上升时,连杆组件27驱动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相背离运动;弹性组件28,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的中上部;还包括限位件29,左制动臂23和/或右制动臂24上与左摩擦片25和右摩擦片26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限位件29,且限位件29的底部与底座21之间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间隙。
具体的,行车制动器的传动过程为:驱动单元22启动,其驱动连杆组件27运动,连杆组件27运动带动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相背离运动,由此安装于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上的左摩擦片25和右摩擦片26同步发生背离运动,使得两者离开减速器210的输入轴,输入轴可以正常转动。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22为液压缸,连杆组件27为两个转动连接的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液压缸的液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一杆件的另一端具有两个相距一预设距离的连接点,两个连接点中一者与右制动臂24的顶端转动相连,另一者与第二杆件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左制动臂23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当液压缸启动,液压杆上升时,第一杆件与液压缸相连的一端同步上升,第一杆件的另一端由于右制动臂24的限制而绕右制动臂24的顶部转动,如此迫使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连的部分向左制动臂23转动,这样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由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转动而发生背离运动。需要说明的是,连杆组件27为常见的机械传动结构,一端发生运动而导致另一端的尺寸发生变化的连杆结构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本实施例除图1和2所示的连杆组件27外,其它任何符合上述要求的连杆组件27均可适用。相应的,其它能够驱动连杆组件27的动力源也能作为上述驱动单元22使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驱动单元22关闭时,弹性组件28拉动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合拢,使得左摩擦片25和右摩擦片26合拢并贴上减速器210的输入轴,输入轴的转动被限制,完成行程的制动。
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在于设置限位件29,限位件29的作用在于当左制动臂23与右制动臂24发生相背离运动时,限制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的最大运动行程。限位件29可以是杆件或者柱件,固定连接如焊接于左制动臂23上,其底部与底座21的距离根据需要预设,如0.3cm,当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相背离运动时,左制动臂23绕底座21转动,当其转动到一定幅度时,限位件29的底部就与底座21相接触并抵接,此时,左制动臂23无法继续转动,由此限制了左制动臂23的最大行程。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左摩擦片25的行程算出左制动臂23的行程,根据左制动臂23的行程可计算出限位件29与底座21支架的预设间隙,同时,可根据该间隙计算出驱动单元22及连杆组件27的行程,作为优选的,可将驱动单元22和连杆组件27的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一方面连杆组件27驱动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相背离运动,而另一方面限位件29阻止该运动,消除可能发生的干涉。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限位件29的底面为一斜面,当限位件29与底座21相抵接时,该斜面与底座21相贴合,如此防止限位件29与底座21点接触,相对点接触,面接触的抵接力更大。
本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制动器,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的外侧设置有限位件29,限位件29的底部与底座21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间隙,当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相背离运动时,限位件29跟随运动,运动到一定幅度后,限位件29的底部抵上底座21,以此限制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的继续转动,完成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的行程限位。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211,限位件29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11与左制动臂23和/或右制动臂24连接。当限位件29的底部与底座21的距离不同时,左制动臂23能够转动的最大行程就不同。高度调节机构211的作用在于,其使得左制动臂23的最大行程变得可调节。
作为优选的,高度调节机构211为设置于左制动臂23上的凸出板,限位件29为外螺纹件,凸出板上开设有螺孔,外螺纹件与螺孔相配合。螺接结构性能稳定可靠,且在高度调节时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弹性组件28包括芯轴281、套筒282、压板283及弹簧284,芯轴281的一端内套于套筒282中,压板283固定于芯轴281的一端,弹簧28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压板283和套筒282上,套筒282和芯轴281上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左制动臂23和右制动臂24转动连接。弹簧284的压缩和回复发生于套筒282中,其运动更为顺畅。
更进一步的,套筒282上设置有滑道,压板283上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与滑道相配合。如滑道为截面为弧形的凹槽,压板283上凸出有弧形的滑动部,弧形的滑动部与凹槽滑道连接,滑道与滑动部的配合使得芯轴281和套筒282的相对运动更为顺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行车,包括电机212、由电机212驱动的传动轴213、由传动轴213驱动的减速器210以及由减速器210的输出轴驱动的卷筒,还包括权利要求上述的行车制动器,左摩擦片25、右摩擦片26以减速器210的输入轴为中心相对设置。
由于上述行车制动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行车制动器的行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如图6所示,上述的行车制动器,行车制动器由两个,两个行车制动器分列于输入轴的两端。
一般的,减速器210的输入轴仅一端伸出其壳体,本实施例中,延长减速器210的输入轴,使得其两端均伸出于壳体,在其两端上均安装行车制动器,如此使得输入轴得到均衡的减速制动,同时也降低行车制动器与输入轴的磨损。
输入轴两端的行车制动器优选为同一类型,可选的,也可为不同类型。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行车制动器,包括:
底座;
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左制动臂、右制动臂,两者相对设置,且底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左摩擦片、右摩擦片,两者相对设置,且所述左摩擦片安装于所述左制动臂上,所述右摩擦片安装于所述右制动臂上;
连杆组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伸缩杆上,其另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顶端相连;当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伸缩杆上升时,所述连杆组件驱动所述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相背离运动;
弹性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制动臂和右制动臂的中上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左制动臂和/或所述右制动臂上与所述左摩擦片和所述右摩擦片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所述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左制动臂和/或所述右制动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左制动臂上的凸出板,所述限位件为外螺纹件,所述凸出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外螺纹件与所述螺孔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芯轴、套筒、压板及弹簧,所述芯轴的一端内套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压板固定于芯轴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套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道相配合。
6.一种行车,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轴、由所述传动轴驱动的减速器以及由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驱动的卷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行车制动器,所述左摩擦片、右摩擦片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为中心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制动器由两个,两个所述行车制动器分列于所述输入轴的两端。
CN201510368755.1A 2015-06-26 2015-06-26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Pending CN104895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8755.1A CN104895960A (zh) 2015-06-26 2015-06-26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8755.1A CN104895960A (zh) 2015-06-26 2015-06-26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5960A true CN104895960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2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8755.1A Pending CN104895960A (zh) 2015-06-26 2015-06-26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596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1304A (zh) * 2018-03-30 2018-09-28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式刹车装置
CN110529519A (zh) * 2019-08-15 2019-12-03 襄阳彼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力推动的湿式车用制动器
CN110901589A (zh) * 2019-12-10 2020-03-24 温州科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轮传感器
CN113586626A (zh) * 2021-08-27 2021-11-02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风力发电机组风叶转轴制动器
CN113697635A (zh) * 2021-10-28 2021-11-26 江苏钜熙矿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提升机制动部件的优化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1304A (zh) * 2018-03-30 2018-09-28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式刹车装置
CN110529519A (zh) * 2019-08-15 2019-12-03 襄阳彼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力推动的湿式车用制动器
CN110529519B (zh) * 2019-08-15 2021-07-30 襄阳彼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力推动的湿式车用制动器
CN110901589A (zh) * 2019-12-10 2020-03-24 温州科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轮传感器
CN113586626A (zh) * 2021-08-27 2021-11-02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风力发电机组风叶转轴制动器
CN113697635A (zh) * 2021-10-28 2021-11-26 江苏钜熙矿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提升机制动部件的优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5960A (zh)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US10501287B2 (en) Damper unit for an elevator
RU2018136606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онтакта
JP2016538442A5 (zh)
US9487924B2 (en) Tamper
US8807297B2 (en) Mechanical disk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1634861A (en) Operating apparatus for vertically-sliding panels
US10476347B2 (en) In-prosthesis linear drive system
CN108026992B (zh) 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CN204729511U (zh) 行车制动器及行车
CN108340899B (zh) 一种无人驾驶赛车制动系统
FR3021890B1 (fr) Articulation motorisee securisee destinee a equiper un robot a caractere humanoide
CN2915800Y (zh) 流延膜机收卷装置的浮动辊机构
CN202707879U (zh) 电子楔块鼓式制动器
CA2514916A1 (en) Drive assembly for a reciprocating pump utilizing a linear actuator
CN103738450A (zh) 机械式双动碟刹
CN104074896B (zh) 摩擦制动间隙补偿装置
CN201099746Y (zh) 缝纫机直线位移传感器
CN208719526U (zh) 电动控制装置及阀门
CN102758867A (zh) 电子楔块鼓式制动器
CN108132151B (zh) 一种发动机快装小车压紧机构
CN205854326U (zh) 自适应可调式定位机构
CN210882083U (zh) 一种用于无人车的制动传动装置
CN204210476U (zh) 一种双轨车用外侧刹车制动装置
US1166725A (en) Bra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