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8181A -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8181A
CN104888181A CN201510383608.1A CN201510383608A CN104888181A CN 104888181 A CN104888181 A CN 104888181A CN 201510383608 A CN201510383608 A CN 201510383608A CN 104888181 A CN104888181 A CN 104888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moxa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artemisiae
her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3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家兵
曹青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836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8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8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8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艾叶灸剂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艾叶,麝香,阳起石,荜菝,酸藤果,唐古特铁线莲,丁香,肉桂,菖蒲,安石榴籽,草玉梅,鸡蛋参,乳香,刺参,贯众,鹿茸,大花红景天,黑沉香,琥珀,翡翠,冬虫夏草,干姜,密生菠罗花,诃子,百里香杜鹃,喜马拉雅紫茉莉,紫苏,荆芥,五加皮,骨碎补,豨莶草,没药,合欢花。其制备方法为: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后与艾叶混合蒸81h以上;再粉碎吸附药的艾叶,后与麝香混合搓成灸剂。本发明不仅对已发症状的多种疾病有疗效,而且可以治未病,提高人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制备方法药物利用度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叶灸剂是将艾叶捣、碾成绒状,或另加其它药料捻制成卷烟状或其它形状,供熏灼穴位等患病部位的外用剂型。现有的艾叶灸剂大部分只有物理的温热刺激作用,并无化学药效作用。仅有少部分艾叶灸剂有化学药效作用,但是其药效只能针对已经出现病症的疾病,而对即将出现病症的疾病没有预防作用,即不能治未病。
黄帝内经记载: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所谓治未病是指假使见到肝的疾病,就应明白肝邪一定会传到脾部,所以要先充实脾气,不要使脾受到肝邪,因此说治未病。中工只知治己病,见到肝的病,不知互相传变的道理,但只一心治肝所以说只知治己病。
中国医学除了对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乃至各种疾病有多种预防法外,还把预防贯穿在摄生保健、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等整个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级分层预防体系。
1、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疾病发生之前所进行的预防,即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和手段,提高人体素质,增进人体健康,以防止或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未病先防理论包括保养正气,慎避外邪等。
2、既病防变是指在人体疾病发生后,由于体内正邪相争力量的消长,病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和已经萌发的先兆症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阻止或逆转病情的发展,促使疾病朝痊愈方向转化,称之为既病防变。它包括救起萌芽,阻止传变,预防伤残的三个方面。
3、病后防复,疾病证侯基本解除到完全康复(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劳动能力一如常人)这一段时间,属于康复期。此时掌握祛邪务尽,防止复发,和谐体用等预防原则。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叶灸剂,所述的艾叶灸剂由艾叶和其它三十二味药材配伍形成,其可以治未病,提高人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感冒、急性菌痢、高血压、高血脂、低血压、肺心病、心衰、痛经等有显著疗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湿痹症、中风偏瘫、腰腿痛、肘劳、漏肩风、面瘫、胃病、腹痛、泄泻、咳嗽、痿证、心悸、胎位不正、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关节疼痛、肌肤不仁、呼吸不畅有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艾叶充分吸附药效成分,具有药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叶灸剂,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按重量计,艾叶3-30份,麝香0.5-1.5份,阳起石4-8份,荜菝1.5-4.5份,酸藤果1-3份,唐古特铁线莲1.5-4.5份,丁香0.5-2.5份,肉桂1.5-4.5份,菖蒲6-12份,安石榴子4-8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8份,鹿茸6-12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3份,翡翠1-3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3份,诃子1.5-4.5份,百里香杜鹃1-3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3份,紫苏1-3份,荆芥1.5-4.5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3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1.5-4.5份。
上述艾叶灸剂由艾叶和其它三十二味药材配伍形成,其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淤散结、拔毒泻热、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等功效,对于内科疾病、骨伤科疾病、妇科及儿科疾病以及各种痛症、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常灸命门、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和反射区可以强身保健,还可以治疗五脏六腑衰竭之症,性功能或退,治疗癌症(肿瘤)一期、二期的并发症。
统计上述艾叶灸剂的临床疗效如下:灸命门、肾腧穴、肺腧穴可预防流感、腮腺炎。治疗流感34例,全部获效。灸命门穴、关元穴,治疗急性菌痢45例,经1-4次治疗,全部治愈。灸命门、肾腧穴、肺腧穴、涌泉穴三个疗程,每七次为一个疗程,对1、2期高血压疗效较好,且稳定。先灸腰阳关穴,再灸命门、脾腧穴、百会,每天一次,治疗117例体质型低血压,症状均全消失,患者血压均上升16-25毫米汞柱,13例随访3年无复发。年龄在20-40,人数1500名,均存在长期的健康危险因素(高血脂,失眠,肥胖,吸烟,喝酒,熬夜),用本发明的灸剂进行艾灸,所灸部位为神阙穴,足三里穴,肺腧穴,腰阳关穴,经过2个月的调理,都回复正常。
由此可见,上述灸剂不仅对已发症状的多种疾病有疗效,而且可以治未病,提高人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另外,上述艾叶灸剂采用不同的施灸方法时主要针对的疾病不同,具体为:
一、温和灸法主要用于腰腿痛,风寒湿痹,肘劳,漏肩风,面瘫,胃病,腹痛,泄泻,咳嗽,哮喘,心悸,胎位不正等多种慢性病的防治,还常用于保健灸。
温和灸的方法为:将灸剂放入温灸盒中,将温灸盒放置在需要防治的部位,点燃灸剂。因温度的承受度因人而异,温和灸时要自己去调节灸剂的高度。
二、疤痕灸疗法主要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湿痹症,中风偏瘫的防治。各种癌症的延年益寿的康复保健灸。
疤痕灸疗法:在施灸部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红药水或紫药水做出标记。再用大蒜汁或凡士林等涂于施灸部位,以增加其粘附和刺激作用(不涂也可)。将灸剂置于穴位上点燃,若患者无法忍受疼痛可以局部麻醉后施灸。建议操作时间:每隔15天至一个月1次,以受术者承受为度。
三、温针灸主要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可缓解关节疼痛,肌肤不仁等。
温针灸的方法为:在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cm艾药条施灸,或在针柄上捏上一小团艾药绒,点燃施灸直至艾药条或艾药绒烧完为止,使火势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防治的目的。
上述灸剂的禁忌人群为: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者慎用。灸疗期不可以洗澡;所灸部位若有水泡,待到结痂脱落后且皮肤完好后才能接触水,不可以吃生冷冰冻食品,包括凉性食物和中药材,全身上下不能吹冷凉风,脚心不能受凉(要穿棉质布鞋),做到清心寡欲。上述灸剂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此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晕灸时立即停止艾灸,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领口,给予温白糖水(糖尿病者慎用)或温开水,闭目休息即可。对于猝倒神昏者,可以针刺水沟,十宣,中冲,涌泉,百会,气海,内关,关元,太冲,合谷等穴以急救。
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的,若艾火势力过强,施灸过重,皮肤易发生水泡。如果水泡较大用消毒针刺破后消毒,防治感染,数日内可痊愈。一个月内局部可能留有色素沉着。
在上述的各种施灸过程中,从事艾灸灸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国家考核鉴定取得卫生(中医药)行业健康服务技师技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优选地,艾叶3-30份,麝香0.5-1份,阳起石4-6份,荜菝1.5-3份,酸藤果1-3份,唐古特铁线莲1.5-3份,丁香0.5-2份,肉桂1.5-3份,菖蒲6-10份,安石榴子4-6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6份,鹿茸6-10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3份,翡翠1-3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3份,诃子1.5-3份,百里香杜鹃1-3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3份,紫苏1-3份,荆芥1.5-3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3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1.5-3份。
该配方对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更具针对性。
优选地,艾叶3-30份,麝香1-1.5份,阳起石6-8份,荜菝1.5-3份,酸藤果1-2份,唐古特铁线莲3-4.5份,丁香0.5-2.5份,肉桂3-4.5份,菖蒲6-10份,安石榴子4-6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6份,鹿茸6-10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2份,翡翠1-2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2份,诃子1.5-4.5份,百里香杜鹃1-2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2份,紫苏1-2份,荆芥3-4.5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2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3-4.5份。
该配方对急性痢疾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更具针对性。
优选地,菖蒲优选为西藏菖蒲,安石榴子优选为青海安石榴子,草玉梅优选为西藏草玉梅,鸡蛋参优选为西藏鸡蛋参,乳香优选为索马里乳香,刺参优选为西藏刺参,贯众优选为西藏贯众,鹿茸优选为梅花鹿鹿茸,琥珀优选为西藏琥珀,翡翠优选为西藏翡翠,冬虫夏草优选为玉树冬虫夏草,干姜优选为四川九蒸九晒干姜。
上文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得到药粉;
将所述药粉与艾叶混合置于蒸笼中,蒸81h以上,取出吸附药的艾叶;
粉碎所述吸附药的艾叶,得到艾绒;
将麝香和所述艾绒混合搓成预设形状的灸剂。
上述制备方法通过蒸的方式既可以使药效成分被艾叶充分吸附,又可以避免温度过高破坏药效成分,同时相对于其它高温提取方式“蒸”的工艺成本更低。由此可见,上述制备方法具有药物利用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预设形状为卷状或柱状。这两类形状可以使艾叶缓慢燃烧,从而使药效成分缓慢释放,即具有缓释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卷状灸剂的制备方法为:
用棉纸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卷成卷状,并粘合所述棉纸的两边的结合处。
该方法对药物的干湿度要求相对宽松,降低药物加工难度。
优选地,所述卷状灸剂的制备方法为:所述柱状灸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直接搓成柱状。
相对上文的另一制备方法,该方法节省了包裹纸,材料成本降低。
优选地,在所述蒸的过程中,每隔2-3h翻动所述药粉,将所述艾叶翻面。通过翻动和翻面使艾叶充分吸附药效成分。
优选地,所述药粉与艾叶在蒸笼中的放置方法为:先将所述药粉铺于蒸笼内隔层的无菌纱布上,再将艾叶覆盖所述药粉。借用该方法可以避免易挥发的药效成分过多挥发散失,不被艾叶吸收。
优选地,所述蒸笼为柳木蒸笼,其具有蒸汽水不易倒流的优点,从而避免艾叶过湿无法有效吸收药物。
优选,所述药粉的粒径为80目以上,药粉的粒径越小越有利于艾叶吸收药效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艾叶灸剂不仅对已发症状的多种疾病有疗效,而且可以治未病,提高人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2)制备方法药物利用度高、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8
实施例1-8的配方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8的配方
实施例1-2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过60目筛,得到药粉;先将所述药粉铺于蒸笼上,再将艾叶覆盖所述药粉,蒸81h,取出吸附药的艾叶;粉碎所述吸附药的艾叶,得到艾绒;用棉纸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卷成卷状,并粘合所述棉纸的两边的结合处。
实施例3-4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过60目筛,得到药粉;先将所述药粉铺于蒸笼上,再将艾叶覆盖所述药粉,蒸81h,取出吸附药的艾叶;粉碎所述吸附药的艾叶,得到艾绒;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直接搓成柱状。
实施例5-6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过80目筛,得到药粉;先将所述药粉铺于蒸笼上,再将艾叶覆盖所述药粉,蒸90h,取出吸附药的艾叶;粉碎所述吸附药的艾叶,得到艾绒;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直接搓成柱状。
实施例7-8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过100目筛,得到药粉;先将所述药粉铺于蒸笼上,再将艾叶覆盖所述药粉,蒸70h,取出吸附药的艾叶;粉碎所述吸附药的艾叶,得到艾绒;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直接搓成柱状。
临床例
案例一:
张某某,女,60岁,被房屋上的砖头掉下来砸伤左上肢,疼痛,不能抬举,左手拇指麻木,其余四指轻度麻木,脱臼复位后于8月9日转到安徽。入院后X平片排除骨折,未疑诊,左肩关节外伤,左肩臂丛神经损伤。对症治疗3周,症状无明显进步。后给予实施例1的灸剂治疗。
灸前检查: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30°,局部略肿无力抬举。艾药灸曲泽,命门,局部阿是穴,当天就立即感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可外展75°,第二次灸疗后,疼痛止,活动正常,生活自理。
案例二:
南某某,男,94岁,昏迷不醒,面如死灰,唇,指,舌青紫,头汗如油,痰声漉漉,口鼻气冷,手冷过肘,气息奄奄,经询问患者阻寒性肺气肿,肺心病代偿期达10年。后用实施例3的灸剂灸肚脐眼,关元,天枢,中脘,气海,开窍醒脑而救,子时过后汗敛喘定,厥冷退至肘膝以下,手足冰冷,面色由灰转为萎黄,紫疳少退,痰鸣大减,呼之可睁眼,神志不清,六脉迟细弱代48次/分,已无雀啄,回生有望,嘱用实施例5的灸剂灸9根。次日再诊,患者已醒,唯气息微弱,声如蚊虫类,四肢回温,可以平卧,知饥索食。脉沉迟细,58次/分,已无代象。多年来喉间痰鸣小时,腿已不肿,正是艾药条破阴回阳之效,真阳一旺,阴霾百消,病已脱险。
案例三:
赵某,3岁,哮喘反复发作并迅速加重,端坐呼吸,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唇青紫三凹症。使用实施例6的灸剂灸命门,肺腧穴,二个疗程共12天,该小孩食欲逐渐增强,体重增加,面色红润,唇由紫变红,重新入幼儿园,至今哮喘未再发作。
案例四:
李某,女,28岁,结婚一年多来,没有怀孕,并且每次月经期间小腹疼痛难忍,胸闷烦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在医院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性激素,B超等检查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用实施例7的灸剂灸肚脐眼、关元、命门共七次,连续三个月月经无明显不适,且体力比以前好了,已经痊愈,半年后怀孕了。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艾叶灸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按重量计,艾叶3-30份,麝香0.5-1.5份,阳起石4-8份,荜菝1.5-4.5份,酸藤果1-3份,唐古特铁线莲1.5-4.5份,丁香0.5-2.5份,肉桂1.5-4.5份,菖蒲6-12份,安石榴子4-8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8份,鹿茸6-12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3份,翡翠1-3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3份,诃子1.5-4.5份,百里香杜鹃1-3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3份,紫苏1-3份,荆芥1.5-4.5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3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1.5-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叶灸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按重量计,艾叶3-30份,麝香0.5-1份,阳起石4-6份,荜菝1.5-3份,酸藤果1-3份,唐古特铁线莲1.5-3份,丁香0.5-2份,肉桂1.5-3份,菖蒲6-10份,安石榴子4-6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6份,鹿茸6-10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3份,翡翠1-3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3份,诃子1.5-3份,百里香杜鹃1-3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3份,紫苏1-3份,荆芥1.5-3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3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1.5-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叶灸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按重量计,艾叶3-30份,麝香1-1.5份,阳起石6-8份,荜菝1.5-3份,酸藤果1-2份,唐古特铁线莲3-4.5份,丁香0.5-2.5份,肉桂3-4.5份,菖蒲6-10份,安石榴子4-6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6份,鹿茸6-10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2份,翡翠1-2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2份,诃子1.5-4.5份,百里香杜鹃1-2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2份,紫苏1-2份,荆芥3-4.5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2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3-4.5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得到药粉;
将所述药粉与艾叶混合置于蒸笼中,蒸81h以上,取出吸附药的艾叶;
粉碎所述吸附药的艾叶,得到艾绒;
将麝香和所述艾绒混合搓成预设形状的灸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形状为卷状或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灸剂的制备方法为:用棉纸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卷成卷状,并粘合所述棉纸的两边的结合处;
优选地,所述柱状灸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混合后的麝香和所述艾绒直接搓成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的过程中,每隔2-3h翻动所述药粉,将所述艾叶翻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粉与艾叶在蒸笼中的放置方法为:先将所述药粉铺于蒸笼内隔层的无菌纱布上,再将艾叶覆盖所述药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为柳木蒸笼。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粉的粒径为80目以上。
CN201510383608.1A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88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3608.1A CN104888181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3608.1A CN104888181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8181A true CN104888181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2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3608.1A Pending CN104888181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81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8124A (zh) * 2016-06-21 2016-10-12 陈铭鸿 一种沉香艾条的制备工艺
CN106137731A (zh) * 2016-07-07 2016-11-23 南阳纯爱香颂美容有限公司 一种单穴养生灸疗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46899A (zh) * 2020-01-09 2020-04-03 张雪琴 神阙灸药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862A (zh) * 2007-01-11 2007-07-25 李艳敏 一种中医灸疗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590A (zh) * 2011-01-13 2011-06-01 刘雅君 一种中医灸疗用的药棒
CN102357161A (zh) * 2011-10-26 2012-02-22 宋溪岩 艾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3603A (zh) * 2013-09-18 2013-12-25 赵建春 一种无烟中医灸疗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905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李桂林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艾灸药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862A (zh) * 2007-01-11 2007-07-25 李艳敏 一种中医灸疗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590A (zh) * 2011-01-13 2011-06-01 刘雅君 一种中医灸疗用的药棒
CN102357161A (zh) * 2011-10-26 2012-02-22 宋溪岩 艾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90905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李桂林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艾灸药条
CN103463603A (zh) * 2013-09-18 2013-12-25 赵建春 一种无烟中医灸疗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建武等: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 《湖北中医杂志》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8124A (zh) * 2016-06-21 2016-10-12 陈铭鸿 一种沉香艾条的制备工艺
CN106137731A (zh) * 2016-07-07 2016-11-23 南阳纯爱香颂美容有限公司 一种单穴养生灸疗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46899A (zh) * 2020-01-09 2020-04-03 张雪琴 神阙灸药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0772A (zh) 治疗脏腑经脉瘀滞、气血不荣病症的药灸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29202B (zh) 治疗颈椎疼痛及颈椎病变引起的其他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77251B (zh) 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CN104888181A (zh)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334B (zh) 一种驱寒化瘀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35495A (zh) 一种培元固本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6038698B (zh) 一种用于灸疗的中药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8772A (zh) 用于全身调理的医用雷火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60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559B (zh) 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CN103550601B (zh) 一种治疗肾阴虚型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9689A (zh) 一种治疗自汗、漏汗的中药制剂
CN102579750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67510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5982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40863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敷膏
CN105362987A (zh) 一种用于产后护理的中药制剂
CN101264256B (zh) 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中药胶囊
CN104623432A (zh) 一种消除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836711A (zh) 一种治疗骨痹症的中草药制剂
CN103223012B (zh) 一种治疗闪腰岔气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8580A (zh) 一种治疗妇女血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9102A (zh) 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3768464A (zh) 一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10153A (zh) 一种治疗体虚体寒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