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6036A -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6036A
CN104886036A CN201510249378.XA CN201510249378A CN104886036A CN 104886036 A CN104886036 A CN 104886036A CN 201510249378 A CN201510249378 A CN 201510249378A CN 104886036 A CN104886036 A CN 104886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latform
meters
feed
vespa mandari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93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6036B (zh
Inventor
田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Liang Da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Liang Da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Liang Da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Liang Da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493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6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6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6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6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6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属农作物害虫防治技术领域。通过人工饲养金环胡蜂并诱导其于一定区域内捕食,利用金环胡蜂捕食性强,猎食范围广的特性对农作物叶面害虫进行控制。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添加特种饲料。优点:可捕食害虫种类多,捕食半径大,蜂的施放密度小,养殖容易,饲养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作物害虫防治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用捕食性昆虫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低农药绿色种植的途径之一。
申请号为201410681997.1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利用胡蜂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方法”。胡蜂总科约有5000种以上已知胡蜂,中国已经发现定名的约200余种。该文件虽然未表明其所适用的胡蜂种类,但实际上只可能是体型较小的胡蜂。当大型胡蜂达到1000头/亩的密度时已经可以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该文件的方案施放密度大于4000头/亩。柑橘潜叶蛾是一种体长不超过5mm的小型昆虫,作为主要以其为食的昆虫相对也不会太大。由以上两点可以判断其适用的胡蜂体型较小的。此外该文件的方案为纯人工饲养,饲养难度及饲养成本也较高。
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mandarinia Smith)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杂食性昆虫,体长3cm~5cm,其食物中80%以上为其它昆虫。金环胡蜂在中国已知胡蜂中体型最大、分布最广、最具攻击性,可捕食包括大型昆虫在内的绝大部分危害农作物的叶面害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做到可捕食害虫种类多,捕食半径大,蜂的施放密度小,养殖容易,饲养成本降低。
本发明通过人工饲养金环胡蜂并诱导其于一定区域内捕食,利用金环胡蜂捕食性强,猎食范围广的特性对农作物叶面害虫进行控制。
本发明方法如下:
(1)、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或中心地带防雨防风处,距地面3~10m,至少一边有半径大于4米的空地,在距蜂巢200米内设置补水点。补水点可以是水池、水盘等。
(2)、设置5~10个半径2~3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出主要种植作物5~2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10~10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2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50~300m,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 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可为平台状,半径2~4cm,平台一般使用黄色、白色等浅色,不使用蓝、红等色彩。需要调整饲喂台位置时,应将时间控制在日落之后。当不同地块虫害加重时在夜间改变饲喂台位置,以便诱导蜂群到该地块捕食。
(3)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如单一的牛羊瘦肉,鱼肉,蜂蜜或食糖,昆虫幼虫等,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特种饲料为:
饲料A,瘦肉细条(牛肉、猪肉或者鱼肉均可)10~50g,于浸泡液中浸泡5~3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5~30g,尿素1~3g,氯化钠0.5~1g,维生素C1~5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
或者是饲料B,牛肉泥20~30g,猪肉泥5~10g,鱼肉泥10~20g,尿素1~3g、维生素C1~5mg,乙醇1ml,小麦粉10~15g,蔗糖5~10g,加水做成细条状,以饲料条不散即可。
(4)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或还在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半期间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5~10g/亩,当虫害密度较大时,在地块中增加饲喂台数量,但地块中饲喂台数量不超过4个/亩,每个饲喂台饲喂量不超过3g,以便刺激金环胡蜂的捕食欲望。
当蜂群数量小于50只/巢时,每100只胡蜂约需要补饲牛羊瘦肉(或鱼肉)10~25g/天、蜂蜜3~7g/天,尽量在1号及2号饲喂台进行饲料投放,如果蜂蜜、肉食饲喂量过高会导致胡蜂捕食性下降,活动面积仅保留在饲喂台周围。
通过1.5~3周的补饲后蜂群会增值至100~150只/群或更大数量,此时需要减少1号饲喂台的补饲量,减少肉食至1~3g/天,蜂蜜不再补饲,并在2号、3号饲喂台适当补饲。
当蜂群数量超过1000只/巢时,金环胡蜂的捕食半径约为800~1000米,可通过饲喂特种饲料使绝大部分胡蜂受控在所需控制的地块。
(5)胡蜂攻击性的控制及预防:由于胡蜂是一类极具攻击性的昆虫,尤其金环胡蜂是一种大型胡蜂,它的攻击性更为显著。但由于金环胡蜂的攻击性主要在早晨、傍晚、上午最为突出,农事时间应避开这一时间。当农事时间无法错开时,应提前进行预防和技术驱赶。
A、诱导预防,当需要进行农事活动的地块与时间刚好在金环胡蜂的活动高峰期时,可提前半小时在距地块20米开外地域放置饲喂台,以重量比为10%~25%的蜂蜜水诱导胡蜂采食。
B、驱赶预防,金环胡蜂极具攻击性,但是也是一种较易受惊的昆虫。可以使用80分呗以上的噪音对需驱赶的区域以3~20秒噪音/次,间隔2~10分钟一次间断播放3~4次进行驱赶。但该方法不能再在蜂巢附近使用。
C、如果地块中蜂群密度小于15只/亩时,可不人为干预,金环胡蜂在离巢时未受攻击不会主动攻击人。
(6)胡蜂数量的控制:夏秋季节由于金环胡蜂种群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增殖较快,当每巢工蜂数量超过2000时,蜂巢直径超过80CM时应及时控制工蜂数量。控制方法:夜间采捕蜂蛹或成蜂。
金环胡蜂主要控制的害虫为:鳞翅目成虫、幼虫,直翅目成虫及若虫,鞘翅目成虫、幼虫,及其它叶面活动昆虫。每亩土地只需要10~100只成蜂控制。每巢胡蜂可控制半径为200~1000米距离的以内害虫。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可捕食害虫种类多,捕食半径大,蜂的施放密度小,养殖容易,饲养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物为毛白菜(小白菜),地块面积为1.7亩,主要害虫为小菜蛾,捕食期间为1~3月份。
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270米,带防雨防风的台架上端,距地面3m,一边有半径5米的空地,在距蜂巢150米内设水盘为补水点。
设置6个半径2.5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度为3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6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1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120米,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抵5和6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为平台状,半径3cm,白色。
普通饲料食糖,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特种饲料为:瘦牛肉细条30g,于浸泡液中浸泡2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20g,尿素2g,氯化钠0.8g,维生素C3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
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还在下午1点半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7g/亩。
本实施例除害虫效果:经过三天引导刺激捕食,使小菜蛾密度从12只/㎡迅速降至0.3只/㎡
本实施例还进行了以下对比试验:
特种饲料为: 
饲料A,瘦牛肉细条30g,于浸泡液中浸泡2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20g,尿素2g,氯化钠0.8g,维生素C3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
饲料B,牛肉泥25g,猪肉泥7g,鱼肉泥15g,尿素1g、维生素C2mg,乙醇1ml,小麦粉10g,蔗糖9g,加水做成细条状。
在1号饲喂台补饲特种饲料后观察到的捕食情况如下:
经观察表明,饲料A,饲料B显著提高了单位时间内金环胡蜂的捕食量。
实施例2:
作物为大豆,地块面积为1亩,主要害虫为豆天蛾,捕食期间为5~7月份。
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160米,放置在树木建筑物背风、避雨处,距地面8m,一边有半径5米的空地,在距蜂巢150米内设水池为补水点。
设置5个半径2.5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度为6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10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5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8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20米,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为平台状,半径2.5cm,黄色。
普通饲料为瘦牛肉,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特种饲料为:牛肉泥25g,猪肉泥7g,鱼肉泥15g,尿素1g、维生素C2mg,乙醇1ml,小麦粉10g,蔗糖9g,加水做成细条状。
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还在下午2点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3g/亩。
本实施例除害虫效果:经过两天引导刺激捕食,使豆天蛾密度从4只/㎡迅速降至0.08只/㎡
实施例3:
作物为番茄,地块面积为4亩,主要害虫为黄跳甲,捕食期间为7~10月份。
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600米,放置在树木建筑物背风、避雨处,距地面10m,一边有半径5米的空地,在距蜂巢100米内设水池为补水点。
设置10个半径2.5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度为10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10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10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300米,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为平台状,半径2.5cm,黄色。
普通饲料为瘦牛肉,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特种饲料为:牛肉泥10g,猪肉泥10g,鱼肉泥20g,尿素3g、维生素C5mg,乙醇1ml,小麦粉10g,蔗糖10g,加水做成细条状。
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还在中午11点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7g/亩。
本实施例除害虫效果:经过四天引导刺激捕食,使黄跳甲密度从27只/㎡迅速降至6只/㎡
实施例4:
作物为莴笋,地块面积为1.6亩,主要害虫为蛞蝓,捕食期间为5~7月份。
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120米,放置在树木建筑物背风、避雨处,距地面10m,一边有半径5米的空地,在距蜂巢100米内设水池为补水点。
设置6个半径2.5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度为7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4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20米,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为平台状,半径2.5cm,黄色。
普通饲料为瘦牛肉,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特种饲料为:瘦牛肉细条50g,于浸泡液中浸泡1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5g,尿素1g,氯化钠1g,维生素C3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
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还在中午12点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6g/亩。
本实施例除害虫效果:经过两天引导刺激捕食,使蛞蝓密度从10只/㎡降至3 只/㎡
实施例5:
作物为玉米,地块面积为1亩,主要害虫为稻蝗,捕食期间为5~9月份。
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60米,放置在树木建筑物背风、避雨处,距地面8m,一边有半径3米的空地,在距蜂巢50米内设水池为补水点。
设置6个半径2.5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度为8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2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20米,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为平台状,半径2.5cm,黄色。
普通饲料为瘦牛肉,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特种饲料为:瘦牛肉细条10g,于浸泡液中浸泡5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1g,尿素0.5g,氯化钠0.5g,维生素C1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
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还在下午2点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10g/亩。
本实施例除害虫效果:经过两天引导刺激捕食,使稻蝗密度从9只/㎡降至0.5只/㎡。

Claims (2)

1.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或中心地带防雨防风处,距地面3~10m,至少一边有半径大于4米的空地,在距蜂巢200米内设置补水点;
(2)、设置5~10个半径2~3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出主要种植作物5~2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10~10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2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50~300m,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
(3)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
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特种饲料为:
饲料A,瘦肉细条(牛肉、猪肉或者鱼肉均可)10~50g,于浸泡液中浸泡5~3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5~30g,尿素1~3g,氯化钠0.5~1g,维生素C1~5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
或者是饲料B,牛肉泥20~30g,猪肉泥5~10g,鱼肉泥10~20g,尿素1~3g、维生素C1~5mg,乙醇1ml,小麦粉10~15g,蔗糖5~10g,加水做成细条状;
(4)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或还在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半期间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5~10g/亩,或者还在在地块中增加饲喂台数量,但地块中饲喂台数量不超过4个/亩,每个饲喂台饲喂量不超过3g;
当蜂群数量小于50只/巢时,每100只胡蜂补饲牛羊瘦肉或鱼肉10~25g/天、补饲蜂蜜3~7g/天;通过1.5~3周的补饲后蜂群增值至100~150只/群或更大数量,减少1号饲喂台的补饲量,减少肉食至1~3g/天,蜂蜜不再补饲,并在2号、3号饲喂台补饲;
(5)胡蜂攻击性的控制及预防:
A、诱导预防,当需要进行农事活动的地块与时间刚好在金环胡蜂的活动高峰期时,提前半小时在距地块20米开外地域放置饲喂台,以重量比为10%~25%的蜂蜜水诱导胡蜂采食;
B、驱赶预防,使用80分呗以上的噪音对需驱赶的区域以3~20秒噪音/次,间隔2~10分钟一次间断播放3~4次进行驱赶;
C、如果地块中蜂群密度小于15只/亩时,不人为干预,
(6)胡蜂数量的控制:夏秋季节当每巢工蜂数量超过2000时,蜂巢直径超过80CM时控制工蜂数量,控制方法为夜间采捕蜂蛹或成蜂。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补水点是水池或水盘,饲喂台为浅色平台状。
CN201510249378.XA 2015-05-16 2015-05-16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Active CN104886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9378.XA CN104886036B (zh) 2015-05-16 2015-05-16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9378.XA CN104886036B (zh) 2015-05-16 2015-05-16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6036A true CN104886036A (zh) 2015-09-09
CN104886036B CN104886036B (zh) 2017-03-29

Family

ID=5401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9378.XA Active CN104886036B (zh) 2015-05-16 2015-05-16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60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2427A (zh) * 2019-06-06 2019-08-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蔬菜大棚释放黑盾胡蜂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5701A1 (fr) * 2002-02-14 2003-08-15 Univ Rennes Procede d'elevage d'un insecte parasitoide
CN102845366A (zh) * 2012-09-10 2013-01-02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赤眼蜂稻田释放方法
CN103168750A (zh) * 2013-03-28 2013-06-2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通过菜蛾绒茧蜂的扩繁与田间释放消减小菜蛾的方法
JP2013252123A (ja) * 2011-06-24 2013-12-19 National Agriculture &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ハダニ類の天敵昆虫の飼育方法及び飼育容器
CN104472439A (zh) * 2014-11-24 2015-04-01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胡蜂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方法
CN104521634A (zh) * 2014-12-15 2015-04-22 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马铃薯重大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5701A1 (fr) * 2002-02-14 2003-08-15 Univ Rennes Procede d'elevage d'un insecte parasitoide
JP2013252123A (ja) * 2011-06-24 2013-12-19 National Agriculture &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ハダニ類の天敵昆虫の飼育方法及び飼育容器
CN102845366A (zh) * 2012-09-10 2013-01-02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赤眼蜂稻田释放方法
CN103168750A (zh) * 2013-03-28 2013-06-2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通过菜蛾绒茧蜂的扩繁与田间释放消减小菜蛾的方法
CN104472439A (zh) * 2014-11-24 2015-04-01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胡蜂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方法
CN104521634A (zh) * 2014-12-15 2015-04-22 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马铃薯重大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2427A (zh) * 2019-06-06 2019-08-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蔬菜大棚释放黑盾胡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6036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3461038B (zh) 一种有机茶园茶树幼苗期病虫草无害化管理方法
CN106508794A (zh) 一种蟾蜍早繁育高产立体化工厂养殖方法及应用
JP2007297293A (ja) 生物農薬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害虫防除方法
Van Huis Harvesting desert locusts for food and feed may contribute to crop protection but will not suppress upsurges and plagues
CN102487887A (zh) 一种在中草药种植基地散养土鸡的方法
Ingram Insects injurious to the rice crop
Parasharya et al. Natural regulation of white grub (Holotrichia sp: Scarabidae) by birds in agroecosystem
CN109328819B (zh) 自然循环全生态高效农场及生物资源自然循环利用方法
CN110892852A (zh) 一种立体稻鸭共育生态系统
Fedde Elm spanworm, a pest of hardwood forests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
Jones et al. THE RELEASE OF CAPTIVE-BRED PINK PIGEONS
Mackintosh Sugar milling
Atkins Jr The Beet Armyworm, Spodoptera exigua; an Economic Pest of Citrus in California
CN104886036B (zh)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Skeod A study of the Crowned Guinea Fowl Numida meleagris coronata Gurney
CN109938165A (zh) 一种用茶籽饼加两段式稻田养鸭全过程系统控制稻田福寿螺的生态方法
Hsiao Forest entomology in China—a general review
Zabrodina et al. Ukrainian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apple-tree from apple-blossom weevil (Anthonomus pomorum Linnaeus, 1758)
Volkov et al. Development and Predation of Picromerus bidens (Hemiptera: Pentatomidae) on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Sandeep et al. Behavior of blue banded bees, Amegilla zonata L.(Apidae: Hymenoptera)
CN106359312B (zh) 一种蚂蜂蜂王的驯养方法
CN2507252Y (zh) 人工圈养林蛙的饲养圈舍
CN104285732A (zh)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Patel Biointensiv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for Horticultural Crops of Arid Reg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