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3421A -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3421A
CN104883421A CN201510334404.9A CN201510334404A CN104883421A CN 104883421 A CN104883421 A CN 104883421A CN 201510334404 A CN201510334404 A CN 201510334404A CN 104883421 A CN104883421 A CN 104883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n device
intelligent worn
extending mechanism
receiver extend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4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3421B (zh
Inventor
周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344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3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3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3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3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34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用于将所述设备主体佩戴在用户手腕处的腕带,所述腕带上设有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腕带固定连接的底座,与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旋转模块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模块的第一转轴;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模块连接,另一端设有听筒。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保证用户通话私密性和通话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户在使用该智能穿戴设备通话时可以采用与传统手机基本相同的通话姿势,且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方式也与传统手表一样方便舒适,从而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通讯工具,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强化,可安装应用的软件不断增加,屏幕也越来越大,导致其便携性变差。在此情况下,便携性更好的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应运而生。但是,智能穿戴设备受其体积、形状、穿戴位置的限制,其通话功能的私密性很差。以智能手表为例,用户在通话过程中,需要将佩戴智能手表的手腕放到嘴边,对着智能手表上的话筒说话,而对方的语音则通过智能手表免提播放,这种通话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在嘈杂的环境下,用户双方都很难听清对方的语音;2、在安静的环境下,由免提播放的语音无法保证私密性;3、用户对着手腕说话的姿势别扭,且容易疲劳。
目前,也有研究人员试图在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基础上,试图改善其通话功能的用户体验。例如中国专利CN201310459101.0中,发明人将智能穿戴设备的听筒移到戒指上,话筒则设置在智能穿戴设备本体上。这种方案实质上是两个智能穿戴设备(戒指和手腕处的智能穿戴设备)共同实现通话的功能,确实可以保证用户通话的私密性,但是戒指的体积有限,而且还需要集成听筒、电池和蓝牙等模块,所以其电池的体积必然较小,续航能力差。同时,该方案实际是由两个只能穿戴设备组成的,其成本较高,且需要用户同时穿戴两个设备,用户体验显然不够好。
又如中国专利CN03233282.3中所公开的技术,通过智能手表表 盖的两次翻折,使听话和话筒之间的距离拉大,保证用户通话的私密性。但是该方案忽略了用户的使用习惯,通常情况下,智能手表是佩戴在用户手腕朝手背一侧,可以想象,用户通话是需要将手背贴近面部,该姿势十分别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智能穿戴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该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保证用户通话私密性和通话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户在使用该智能穿戴设备时可以采用与传统手机基本相同的姿势,从而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通话时私密性和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用于将所述设备主体佩戴在用户手腕处的腕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带上设有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腕带固定连接的底座,与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旋转模块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模块的第一转轴;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模块连接,另一端设有听筒。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旋转模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腕带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旋转机构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旋转模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腕带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A。
其中,所述听筒延长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弯曲地贴伏在所述腕带上;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四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伸直,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
其中,所述听筒延长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贴伏在所述旋转模块上;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四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 机构通过第二转轴旋转至第二位置,当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是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的位置。
其中,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与所述旋转模块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贴伏在所述旋转模块上;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四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沿所述滑轨向外滑出至第二位置,当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是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的位置。
其中,所述夹角A的大小为60度至120度。
其中,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连接有听筒延长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或者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连接有听筒延长机构,旋转模块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内设有可将所述旋转机构由所述第一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二状态的阻尼弹簧。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或所述腕带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机构限定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或第二状态的限位机构。
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话筒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或者所述腕带上。
其中,所述听筒的排线依次通过所述听筒延长机构、旋转模块、第一转轴、底座和腕带接入所述设备主体。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两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前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使用方法包括:
在需要使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将所述旋转机构调整至第二状态;使所述旋转模块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一端指向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掌心;
将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调整至第四状态,使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位于所述用户的掌心中下部。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另一种使用方法包括:
在需要使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将所述听筒延长机构 调整至第四状态,使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处于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的位置;
将所述旋转机构调整至第二状态;使所述旋转模块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一端指向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掌心;同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位于所述用户的掌心中下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腕带处通过旋转机构和听筒延长机构,使听筒可以延伸到用户掌心中下部,而话筒则位于用户手腕内侧,这与用户使用传统手机通话时,手机话筒和听筒的位置十分接近,使用户可以使用与传统手机相同的通话姿势完成通话,且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方式也与传统手表一样方便舒适,同时保证通话内容的私密性和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又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过度状态);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又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过度状态);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又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过度状态);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1--设备主体;12--腕带;21--旋转机构;22--底座;
23--第一转轴;24--旋转模块;25--第二转轴; 
31--听筒延长机构;32--听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腕带处通过旋转机构和听筒延长机构,使听筒可以延伸到用户掌心中下部,而话筒则位于用户手腕内侧,这与用户使用传统手机通话时,手机话筒和听筒的位置十分接近,使用户可以使用与传统手机相同的通话姿势完成通话,且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方式也与传统手表一样方便舒适,同时保证通话内容的私密性和通话质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创造的内容,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2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 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1和用于将设备主体11佩戴在用户手腕处的腕带12,腕带12上设有一旋转机构21,旋转机构21包括:与腕带12固定连接的底座,与听筒延长机构31连接的旋转模块以及连接底座和旋转模块的第一转轴。听筒延长机构31一端与旋转机构21的旋转模块连接,另一端设有听筒32。
更为具体的,当旋转机构21在第一状态时(如图1所示),旋转模块的长度方向与腕带12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旋转机构21在第二状态时(如图2所示),旋转模块的长度方向与腕带12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A。在旋转机构21由第一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二状态或者由第二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连接在旋转模块一端的听筒延长机构31将随旋转模块一同旋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点主要在于:在腕带上增加了旋转机构和听筒延长机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在腕带处设置的旋转机构和听筒延长机构,解决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通话时的私密性、通话质量和通话姿势(用户体验)问题。在该智能穿戴设备未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听筒延长机构与腕带处于重叠的状态,其外观基本与现有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相同,保证了用户佩戴的舒适和方便。在该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的旋转模块、听筒延长机构与腕带形成90度左右的夹角,使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处于用户掌心中下部位置,而话筒则位于用户手腕内侧的腕带或旋转机构上,这与用户使用传统手机通话时,手机话筒和听筒的位置十分接近,用户可以使用与传统手机相同的通话姿势完成通话(如图3所示),同时保证通话内容的私密性和通话质量,且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方式也与传统手表一样方便舒适,从而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下面,本发明将列举3种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此类结构类的改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无法穷尽。本发明列举的仅是其中典型的3种具体实施方式,不应以 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4、图5和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智能穿戴设备与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一样,都包括设备主体11和用于将设备主体佩戴在用户手腕处的腕带12。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设置于腕带12上的旋转机构21,旋转机构21包括:与腕带12固定连接的底座22,与听筒延长机构31连接的旋转模块24以及连接底座22和旋转模块24的第一转轴(图中未示出)。听筒延长机构31一端与旋转机构21的旋转模块24连接,另一端设有听筒32。
听筒32的排线(图中未示出)从设备主体11引出,依次穿过腕带12、底座22、第一转轴(图中未示出)、旋转模块24和听筒延长机构31后,接入听筒32。
更为具体的,当旋转机构21在第一状态时(如图4所示),旋转模块24的长度方向与腕带12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旋转机构21在第二状态时(如图6所示),旋转模块24的长度方向与腕带12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A,夹角A的大小为60度至120度。在旋转机构21由第一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二状态或者由第二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如图5所示),连接在旋转模块24一端的听筒延长机构31将随旋转模块24一同旋转。
更为具体的,旋转机构21可以由用户手动进行旋转以变换状态;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机构21旋转变换状态;还可以在旋转机构21内设置可将旋转机构21由第一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二状态的阻尼弹簧(图中未示出),且在旋转机构21或腕带12上设置用于将旋转机构21限定在第一状态和\或第二状态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听筒延长机构31也有两种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三状态时,听筒延长机构31弯曲地贴伏在腕带12上。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四状态时,听筒延长机构31伸直,伸直后,听筒延长机 构31上的听筒32达到距离旋转机构21最远的位置。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变换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外力;而到达到第三状态或第四状态后,听筒延长机构31可在无外力的情况下保持该状态。优选的,听筒延长机构31及腕带12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磁性贴片组件,使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三状态,且旋转机构21处于第一状态时,听筒延长机构31可以依靠磁力贴伏在腕带12。优选的,该听筒延长机构31可以由钢片弹簧复合材料制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未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应该处于第一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三状态,此时,该智能穿戴设备与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表\手环外观基本相同,用户佩戴方便舒适;而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应该处于第二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四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在本发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大听筒与话筒之间的距离,使用户通话过程中,听筒在用户耳部的时候,话筒位于用户嘴附近(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采用传统手机通话的姿势完成通话,且具有较好的通话质量和私密性。
在需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可以先将旋转机构21调整至第二状态;使旋转模块24与听筒延长机构31连接的一端指向佩戴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掌心;然后将听筒延长机构31调整至第四状态,使听筒延长机构31上的听筒32位于用户的掌心中下部。也可以先将听筒延长机构31调整至第四状态,使听筒延长机构31上的听筒32处于距离旋转模块24最远的位置;然后将旋转机构21调整至第二状态;使旋转模块24与听筒延长机构31连接的一端指向佩戴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掌心,听筒延长机构31上的听筒32位于用户的掌心中下部。当然,也可以使听筒延长机构31与旋转机构21同时调整状态。
参见图7、图8和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1、腕带 12、旋转机构21,以及旋转机构21和腕带12的连接结构(如果有阻尼弹簧/或电机,也包括阻尼弹簧/或电机)与上一实施例没有明显区别,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听筒延长机构31,以及听筒延长机构31与旋转模块24的连接结构不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中,听筒延长机构31与旋转机构21的旋转模块24之间通过第二转轴25连接。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三状态时(如图7、8所示),听筒延长机构31贴伏重叠在旋转模块24上。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四状态时(如图9所示),听筒延长机构31通过第二转轴25旋转至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指听筒延长机构31上的听筒32距离旋转模块24最远的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5可以沿旋转模块24的短边设置,听筒延长机构31由第三状态变换到第四状态时,听筒延长机构31是由旋转模块24上方翻转而出(如图7、图8、图9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第二转轴也可以垂直于旋转模块表面设置,听筒延长机构由第三状态变换到第四状态时,由旋转模块侧方旋转而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在使用方式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式基本一致。未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应该处于第一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三状态;而在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应该处于第二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四状态。旋转机构21和听筒延长机构31的状态变换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0、图11和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设备主体11、腕带12、旋转机构21,以及旋转机构21和腕带12的连接结构(如果有阻尼弹簧/或电机,也包括阻尼弹簧/或电机)与上一实施例没有明显区别,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图中23为第一 转轴)。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听筒延长机构31,以及听筒延长机构31与旋转模块24的连接结构不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中,听筒延长机构31与旋转模块24之间通过滑轨连接。
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三状态时,听筒延长机构31贴伏在旋转模块24上。听筒延长机构31在第四状态时,听筒延长机构31沿滑轨向外滑出至第二位置(如图12所示)。第二位置是指听筒延长机构31上的听筒32距离旋转模块24最远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在使用方式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式基本一致。未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处于第一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三状态;而在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处于第二状态,听筒延长机构31处于第四状态。状态的具体变换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腕带处设置的旋转机构和听筒延长机构,解决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通话时的私密性、通话质量和通话姿势(用户体验)问题。
在该智能穿戴设备未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机构21、听筒延长机构31与腕带12处于重叠的状态,其外观基本与现有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相同。在该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旋转模块24与腕带形成90度左右的夹角,而听筒延长机构31则增大听筒32与话筒之间的距离(此时,听筒32位于用户掌心中下部位置,话筒位于腕带12或旋转机构21上),使用户通话过程中,听筒在用户耳部的时候,话筒位于用户嘴附近(如图3所示)。这与用户使用传统手机通话时,手机话筒和听筒的位置十分接近,使用户可以使用与传统手机相同的通话姿势完成通话,同时保证通话内容的私密性和通话质量,且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方式也与传统手表一样方便舒适,从而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用于将所述设备主体佩戴在用户手腕处的腕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带上设有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腕带固定连接的底座,与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旋转模块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模块的第一转轴;
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模块连接,另一端设有听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旋转模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腕带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旋转机构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旋转模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腕带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弯曲地贴伏在所述腕带上;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四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伸直,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
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贴伏在所述旋转模块上;
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四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通过第二转轴旋转至第二位置,当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是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与所述旋转模块通过滑轨连接;
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贴伏在所述旋转模块上;
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在第四状态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沿所述滑轨向外滑出至第二位置,当所述听筒延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是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的大小为60度至120度。
7.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连接有听筒延长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或者
所述旋转模块的一端连接有听筒延长机构,旋转模块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
8.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内设有可将所述旋转机构由所述第一状态旋转变换到第二状态的阻尼弹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或所述腕带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机构限定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或第二状态的限位机构。
10.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话筒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或者所述腕带上。
11.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的排线依次通过所述听筒延长机构、旋转模块、第一转轴、底座和腕带接入所述设备主体。
12.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在需要使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将所述旋转机构调整至第二状态;使所述旋转模块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一端指向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掌心;
将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调整至第四状态,使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位于所述用户的掌心中下部。
1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在需要使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将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调整至第四状态,使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处于距离所述旋转模块最远的位置;
将所述旋转机构调整至第二状态;使所述旋转模块与所述听筒延长机构连接的一端指向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掌心;同时,所述听筒延长机构上的听筒位于所述用户的掌心中下部。
CN201510334404.9A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3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404.9A CN104883421B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404.9A CN104883421B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3421A true CN104883421A (zh) 2015-09-02
CN104883421B CN104883421B (zh) 2017-12-12

Family

ID=5395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440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3421B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34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319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穿戴设备
CN108721888A (zh) * 2018-08-09 2018-11-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操控手柄的可穿戴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9228Y (zh) * 2007-03-29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表式手机
CN201114184Y (zh) * 2006-12-12 2008-09-10 陈远燮 一种手表式和手持式两用手机的结构
US8477986B1 (en) * 2009-04-22 2013-07-02 Mary Kiser Audience participation gloves
JP2015099974A (ja) * 2013-11-18 2015-05-28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受話方法および送受話装置
CN204795205U (zh) * 2015-06-16 2015-11-18 周海滨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4184Y (zh) * 2006-12-12 2008-09-10 陈远燮 一种手表式和手持式两用手机的结构
CN201039228Y (zh) * 2007-03-29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表式手机
US8477986B1 (en) * 2009-04-22 2013-07-02 Mary Kiser Audience participation gloves
JP2015099974A (ja) * 2013-11-18 2015-05-28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受話方法および送受話装置
CN204795205U (zh) * 2015-06-16 2015-11-18 周海滨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319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穿戴设备
US10356229B2 (en) 2015-12-31 2019-07-16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wearable device
CN108721888A (zh) * 2018-08-09 2018-11-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操控手柄的可穿戴装置
CN108721888B (zh) * 2018-08-09 2024-02-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操控手柄的可穿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3421B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1903U (zh) 带有蓝牙耳机及免提通话功能的智能腕表
CN103209238A (zh) 免提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远程控制方法
CN204795205U (zh)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4883421A (zh)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86399Y (zh) 一种具有手机功能的拐杖
KR20130007175U (ko) 모바일 단말기의 휴대용 고리
CN103412476A (zh) 带蓝牙功能的手表
CN202183810U (zh) 一种带蓝牙免提功能的手套
CN206178996U (zh) 具有自助点餐功能的手表式信息终端
CN102025820A (zh) 具嵌入式蓝牙耳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4119278U (zh) 手机壳体
CN106990707A (zh) 智能手表
CN203446008U (zh) 耳挂可伸缩式耳机装置
CN202340929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CN102406260A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CN216649754U (zh) 一种带有伸缩手柄的手机保护壳
CN205377985U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电话
CN201388223Y (zh) 可作支撑架的手机挂件
CN21924944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翻译设备
CN201465107U (zh) 地球村语言交流机
CN102638287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袖珍型对讲机
CN206100174U (zh) 一种手机转接装置
CN203406925U (zh) 一种手机通话辅助装置及背包
CN201878330U (zh) 适合执勤使用的通信定位装置
CN201378840Y (zh) 一种覆有橡胶漆的移动通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