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1538B -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1538B
CN104881538B CN201510273894.6A CN201510273894A CN104881538B CN 104881538 B CN104881538 B CN 104881538B CN 201510273894 A CN201510273894 A CN 201510273894A CN 104881538 B CN104881538 B CN 104881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pty terminal
smart machine
empty
terminal
arrangement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38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1538A (zh
Inventor
李响
高宏
陈伟
王增华
夏广福
王克祥
周玲
于同伟
耿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 Of Chinese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Liaoning Prospecting & Designing Inst Of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Of Chinese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Liaoning Prospecting & Designing Inst Of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Of Chinese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Liaoning Prospecting & Designing Inst Of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Co Ltd Of Chinese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Liaoning Prospecting & Designing Inst Of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5102738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1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1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1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1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1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系统虚端子设计领域,具体地来讲涉及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以每个智能设备为基准,不考虑其余智能设备的连接关系,根据IEC61850或DLT860的编制规范,对需要连接的虚端子进行逻辑回路号的赋值;对相同间隔内的智能终端,线路保护,线路测控赋值,完成虚端子配置表;根据虚端子配置表,按照间隔内智能设备的相互关联查询“逻辑回路号”相同的虚端子进行连接,同时根据相同的智能设备开入与开出的虚端子不能连接,不同智能设备之间开入与开出虚端子相连接的约束,完成SCD文件的配置;避免设计过程中在2个智能设备海量的虚端子中反复查询所需要的虚端子。在调试及运维的过程中,脱离集成商提供的虚端子制作软件的制约,并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系统虚端子设计领域,具体地来讲涉及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目前智能电网的建设以智能变电站为起点。而与传统变电站的最大区别为智能变电站增加了虚端子设计的环节。
近年来针对虚端子设计的软件层出不穷,但设计原理均为从两个相互之间有连接关系的智能设备的开出虚端子与开入虚端子中寻找相对应的虚端子进行连接。然而虚端子数目众多,在查询过程中需要在两个智能设备之间反复查询,容易造成错误连接,并且重复查询使得工作效率不高。虚端子制作结束后形成的SCD文件是针对智能设备的开入形成的报表类文件,使得在后期调试及运维阶段中无法直观或简明的查询虚端子的开出有哪些,并且连接于那种智能设备。
由于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速度很快,部分运维人员仍以传统站的模式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维护,因此对于SCD文件的掌握不是十分纯熟,需要一个过渡的环节来缓冲智能变电站带来的变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避免设计过程中在2个智能设备海量的虚端子中反复查询所需要的虚端子。在调试及运维的过程中,脱离集成商提供的虚端子制作软件的制约,并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以每个智能设备为基准,不考虑其余智能设备的连接关系,根据IEC61850或DLT860的编制规范,对需要连接的虚端子进行逻辑回路号的赋值;
2)对相同间隔内的智能终端,线路保护,线路测控赋值,完成虚端子配置表;
3)根据虚端子配置表,按照间隔内智能设备的相互关联查询“逻辑回路号”相同的虚端子进行连接,同时根据相同的智能设备开入与开出的虚端子不能连接,不同智能设备之间开入与开出虚端子相连接的约束,完成SCD文件的配置。
4)利用步骤1-3中相同的制作方式完成跨间隔设备的SCD文件设计。
所述逻辑回路号的赋值按照《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12)》中“附录G、H、J”为标准。
智能设备厂家提供的IED文件中导出虚端子配置,或直接利用厂家提供的EXCEL文件中增加一列“逻辑回路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制作虚端子时,设计人员仅针对一个智能设备的IED文件进行虚端子设计,而不用同时在两个智能设备中反复寻找所需要的虚端子。设计人员在常规变电站设计时,对各个装置中原理接线及回路号非常熟悉。因此,在制作虚端子的时候,设计人员可根据常规变电站各个装置的回路编号进行虚端子的逻辑回路号进行编辑。省却了反复查询虚端子的工作时间,提高了设计准确度。
目前设备集成商、现场调试人员及运维人员,收到设计人员提供的虚端子的时候,无法直观、准确的查询设计人员提供的虚端子。而利用本发明可以直观的了解设人员的设计意图。在解读虚端子报表,或者在制作SCD文件时,也不会错误的提取虚端子,或者错误的理解设计意图。
当设备集成商收到设计人员提供的虚端子报表的时候,可以先根据间隔内智能设备的关联来进行SCD文件的制作。根据不同智能设备之间开入虚端子与开出虚端子相连接的原则,可以将“逻辑回路号”相同的不同虚端子进行连接。将间隔内的SCD文件制作完成后,再利用相同的制作方式完成跨间隔设备的SCD文件设计。避免了设备集成商在虚端子制作时,不能充分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表达意图,或者错误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而运维人员利用本虚端子报表时,可以通过逻辑回路图来查看所对应的虚端子,了解逻辑回路号就可以明确虚端子所表达的功能需求。
由于该虚端子配置表的制作是利用智能设备厂家提供的EXCEL文件进行的设计,保留了原虚端子配置中的“虚端子数据属性”,“虚端子定义”等元素,因此,集成商在制作SCD文件时能够清晰的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可以精准的查询在其它智能设备中,设计人员给予相同编号的虚端子即可连接,不需要在海量的虚端子中重复查询。
在虚端子配置表中由于有“逻辑回路号”的存在,使得调试及运维人员可以快速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以及智能设备的功能需求,并可以在两个智能设备中查询虚端子的连接是否正确。
通常设计人员制作虚端子时,需要同时查询2个或多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报表进行虚端子的搭建。每个虚端子报表中均有海量的虚端子信息,在确定一个智能设备虚端子时,需要在另一个智能设备虚端子报表中查询相对应的虚端子;而在同一个智能设备中第二个虚端子可能需要在第三个、第四个智能设备的海量虚端子中查询。当第一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制作完成后,制作第二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时仍需要查询第一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
因此,海量的信息为设计人员带来查询的困扰,在工程设计中会降低设计准确率,造成虚端子的错误链接;延长施工周期,使施工延误。该项虚端子配置表的设计简洁、方便,相同类型及功能的智能设备的虚端子配置表可以供多个间隔使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设计方法无需同时在多个智能设备海量的虚端子中重复查找所需要的虚端子,只需要制作完成一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即可满足工程需求,节省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虚端子配置错误的风险。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改扩建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减轻了设计负担。也为后期虚端子的可视化提供了方便。
设计人员完成的虚端子报表提交给设备集成人员,由设备集成人员进行SCD文件的制作。原有的虚端子报表信息量众多,使设备集成人员无法快速定位虚端子。
利用本发明制作的虚端子报表可以快速而直接的进行定位,减少设备集成人员误读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或者纠正设计人员的设计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运维人员对于传统变电站的物理回路十分熟悉,而智能变电站内智能设备简化了物理回路,各回路功能由虚端子来实现。运维人员无法在智能变电站中查询物理回路,只能抽象的去理解虚端子的功能。
而本发明制作的虚端子报表,利用传统变电站内物理回路的回路号,为虚端子进行赋值;利用运维人员熟悉的方式去标明抽象的信息。可以使运维人员快速的解读虚端子信息,理解虚端子的功能。使运维人员快速的掌握智能变电站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以某智能变电站为例,介绍虚端子配置表制作过程: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1)以每个智能设备为基准,不考虑其余智能设备的连接关系,根据IEC61850或DLT860的编制规范,对需要连接的虚端子进行逻辑回路号的赋值;
传统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自动化均是利用电缆传输信息,将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信息传输至保护,测控的物理回路中,实现对断路器的操作及保护的判据。
而智能变电站内,物理回路简化,在继电保护及二次接线的施工图中,保护原理接线图,物理回路均没有明确的体现,实现断路器的操作及保护的判据是利用虚端子的搭建来体现。虚端子的搭建是实现变电站逻辑功能的依据。因此,需要搭建的虚端子可以根据传统变电站内各个设备的物理回路的功能来提取,也就是说,传统变电站内有哪些物理回路,就可以确定智能变电站内各智能设备中有哪些虚端子需要赋值,编辑逻辑回路号。
虚端子以种类划分可分为SV及GOOSE两种,SV及GOOSE虚端子还可以划分为开入虚端子及开出虚端子两种。虚端子的搭建需要将一个智能设备的开入虚端子,与另一个智能设备的开出虚端子连接,才可以实现一个逻辑回路,因此,需要连接的虚端子可以以一个相同的逻辑回路号来进行赋值。虚端子逻辑回路号的编辑可以以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或字母数字相结合的方式来赋值。
例如:SV虚端子中交流电流、电压的虚端子;GOOSE虚端子中保护动作虚端子,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位置虚端子,一次设备信号虚端子,以及智能设备的自检信号等虚端子。上述虚端子均可以用传统变电站中常规回路号来进行编辑,例如:“A630”,“A411”,“R133”,“161”,“TJR”等回路号进行编辑。
以某220kV智能变电站220kV线路合并单元为例,确定合并单元SV量开入的协议为IEC61850-9-2协议,在EXCEL表格中查询SV开入,为需要连接的SV虚端子的“逻辑回路号”赋值,暂时不考虑相对应的其他智能设备的SV开出虚端子;在根据GOOSE的需求,为所需要的虚端子赋予相对应的“逻辑回路号”,完成合并单元的虚端子配置表。
步骤2)对相同间隔内的智能终端,线路保护,线路测控赋值,完成虚端子配置表;
根据虚端子配置表,按照间隔内智能设备的相互关联查询“逻辑回路号”相同的虚端子进行连接,同时根据相同的智能设备开入与开出的虚端子不能连接,不同智能设备之间开入与开出虚端子相连接的约束,完成SCD文件的配置。
4)利用步骤1-3中相同的制作方式完成跨间隔设备的SCD文件设计。对于跨间隔设备的虚端子的逻辑回路号的赋值也是采用同一种方式进行赋值,例如母线保护,母线电压合并单元等智能设备。以母线电压合并单元举例,母线电压合并单元为同一电压等级的保护设备,测控设备提供电压的SV信息,一般先传输至电流合并单元,再由电流合并单元处理后传输至保护及测控装置。而对于电流合并单元来说,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提供的SV信息为开入信息,而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本身的SV信息为开出虚端子,因此,“逻辑回路号”为相同的赋值,即可以满足虚端子配置的需求。
智能变电站内智能设备需要虚端子配置的一般分为四类,分别为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而智能变电站一个间隔内实现对一次设备进行保护及操作的智能设备不脱离这四种智能设备。因此,在各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报表完成后,可以根据间隔内不同智能设备之间“逻辑回路号”赋值相同的开入与开出虚端子进行连接,同时根据相同的智能设备开入与开出的虚端子不能连接的约束,来进行SCD文件的制作。
所述逻辑回路号的赋值按照《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12)》中“附录G、H、J”为标准。
智能设备厂家提供的IED文件中导出虚端子配置,或直接利用厂家提供的EXCEL文件中增加一列“逻辑回路号”。
根据本发明制作的任一个智能设备的虚端子报表可以在其它工程通用,其它工程中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文件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该智能设备的虚端子报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以每个智能设备为基准,不考虑其余智能设备的连接关系,根据IEC61850或DLT860的编制规范,对需要连接的虚端子进行逻辑回路号的赋值;
2)对相同间隔内的智能终端,线路保护,线路测控赋值,完成虚端子配置表;
3)根据虚端子配置表,按照间隔内智能设备的相互关联查询“逻辑回路号”相同的虚端子进行连接,同时根据相同的智能设备开入与开出的虚端子不能连接,不同智能设备之间开入与开出虚端子相连接的约束,完成SCD文件的配置;
4)利用步骤1)-3)中相同的制作方式完成跨间隔设备的SCD文件设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智能设备厂家提供的IED文件中导出虚端子配置,或利用厂家提供的EXCEL文件中增加一列逻辑回路号的方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需要连接的虚端子以一个相同的逻辑回路号来进行赋值。
CN201510273894.6A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Active CN104881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3894.6A CN104881538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3894.6A CN104881538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1538A CN104881538A (zh) 2015-09-02
CN104881538B true CN104881538B (zh) 2017-12-08

Family

ID=53949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3894.6A Active CN104881538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15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625B (zh) * 2017-01-21 2020-03-3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scd的变电站网管业务自动发现方法
CN109884422B (zh) * 2019-01-22 2020-12-11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带负荷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051870B (zh) * 2021-03-04 2022-07-12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7628A (zh) * 2013-10-09 2014-02-12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设计的优化方法
CN104318006A (zh) * 2014-10-20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设计的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1201A1 (en) * 2008-04-03 2013-01-31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for network top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7628A (zh) * 2013-10-09 2014-02-12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设计的优化方法
CN104318006A (zh) * 2014-10-20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设计的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1538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3271B (zh) 基于Excel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系统
CN102023853B (zh) 一种用于一、二次设备同步开票的变电站设备建模方法
CN105809260A (zh) 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信息点表智能生成方法
CN103354353B (zh) 一种智能配电网全线速动主保护判别系统及方法
CN105335342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虚端子联线正确性自动审查方法
CN103680238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混合仿真培训系统
CN104881538B (zh)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CN102354976B (zh) 快速网络拓扑分析方法
CN104090194A (zh)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非侵入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166944B (zh) 一种铁路变配电所的倒闸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
CN105548948A (zh) 一种数字化电能计量系统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360835A (zh) 一种基于拓扑方式的顺控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
CN106339800A (zh) 一种基于Graphx的大电网快速拓扑分析的方法
CN106877500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虚端子自动连线方法及装置
CN103455678B (zh) 基于标准化虚端子的二次虚回路图表协同设计方法
CN106254124B (zh) 一种基于短地址改进的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配置方法
CN109543156A (zh) 一种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操作票自动开票系统
CN109581098A (zh) 就地化保护装置的智能运维测试方法
CN106229974B (zh) 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力网络快速拓扑分析的方法
CN107025329B (zh) 智能变电站的虚回路自动连接方法
CN106532667B (zh) 智能配电网差动保护参数网络拓扑自适应方法
CN109038554A (zh)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局部拓扑生成方法
CN109522045B (zh) 一种基于信息流图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快速配置方法
CN106159943B (zh)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电力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
CN105449853B (zh) 一种建立数字化变电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