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866B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Google Patents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71866B CN104871866B CN201510328318.7A CN201510328318A CN104871866B CN 104871866 B CN104871866 B CN 104871866B CN 201510328318 A CN201510328318 A CN 201510328318A CN 104871866 B CN104871866 B CN 1048718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volume
- loading
- case
- wall
- colored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0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35 plant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125929 Trisopterus lusc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73 per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12 desal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73 nox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54 plant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01G9/025—Containers and elements for greening wa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花箱一体化布置,花箱上设置有左、右排列的用于装载植物的装载容腔和用于水分过渡的过渡容腔,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开口向上并且它们之间设置有间隔壁,装载容腔、过渡容腔中分别设置有装载腔露水孔、过渡腔露水孔;装载容腔包括有装载腔外侧壁,装载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上部壁体设置为朝外倾斜向上的弧形壁;过渡容腔包括有过渡腔外侧壁,过渡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下部壁体设置为朝内倾斜向下的弧形壁。这样,花箱为一体化的结构,为此简化了制造、安装花箱的结构,而且节省材料。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能够形成绿化墙的花箱产品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植物的容腔,具体来说是一种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花箱,所述花箱不仅能够用于装载植物,还能够用于装载和储存适量的水。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可供绿化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缺,人均绿化占有面积越来越少,传统的地面平面绿化方式很难达到城市绿化量的要求,因此,适用于绿化室内、外的墙面绿化或者说是垂直绿化技术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垂直绿化墙是将植物垂直种植于墙体,以达到吸收有毒物质、释放氧气、减少灰尘、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等效果,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墙体视觉效果。一般的情况下,把装载有植物的花箱放置或悬挂到支撑骨架上,或者是把装载有植物的花箱从下往上堆砌而成垂直绿化墙。所述垂直绿化墙实质上是一个微型的绿化生态系统。如何能够方便地组建所述绿化生态系统,以及在后期如何能够维护所述绿化生态系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鉴于所述花箱是组建所述绿化墙的一个重要组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对所述花箱的结构进行改良、研究和实验,希望能够在所述花箱的改良结构中寻求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在专利号为201220248585.5的中国专利中,披露了一种挂墙式组合花盆,包括种植箱以及储水箱,种植箱以及储水箱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种植箱以及储水箱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合插接的部件,并通过所述卡合插接部件使种植箱以及储水箱纵横交替式错位连接。其中,我们观察该专利中的附图可以发现,在储水箱的限位卡扣与凹槽的连接处形成有溢水孔,从所述溢水孔流出的水能够通过凹槽流入位于其下方的种植箱。在所述种植箱底部还设置有漏水通孔,所述种植箱中的水通过所述漏水通孔流入位于其下方的储水箱。
发明内容
专利201220248585.5中的组合花盆,实质上也就是本发明所研究的对象——花箱。现有技术的所述花箱包括具有不同外型的种植箱以及储水箱,而所述种植箱以及储水箱纵横错位的布局方式确实使该种花箱的以及由其所组建而成的绿化墙具有了标新立异、独具匠心的外观风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纵横错位的布局方式也使该种花箱存在缺陷,特别是,由于所述储水箱位于所述种植箱的上方而遮挡了部分所述种植箱的开口部,收窄的开口部不便于把植物放置到所述种植箱内,放置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也不便于植物的更换,而且位于上方的所述储水箱也阻碍了植物的生长。另外,由于所述储水箱的溢水孔位于所述限位卡扣与凹槽的连接处,所述溢水孔与所述储水箱的底壁之间具有比较大的高度差,这样,所述储水箱的额定溢水水位定义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位置,也决定了所述储水箱一般情况下会储存有比较多的水。大量的水增加了所述花箱的重量,这样并不利于所述花箱的稳定性。而且所述种植箱和储水箱分开配置,也使制造和安装它们的工作比较复杂性,而且成本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进一步简化现有技术例如专利201220248585.5中的花箱的结构,而且在于让储水箱具有更加合理储水量进而减轻绿化墙的整体承载量,进一步的也在于让所述种植箱就有更好的植物布置空间,也让所述花箱所组成的绿化墙在整体上显得非常整齐和具有美观的一致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箱一体化布置,所述花箱上设置有左、右排列的用于装载植物的装载容腔和用于水分过渡的过渡容腔,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开口向上并且它们之间设置有间隔壁,所述装载容腔、过渡容腔中分别设置有装载腔露水孔、过渡腔露水孔;所述装载容腔包括有装载腔外侧壁,所述装载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上部壁体设置为朝外倾斜向上的弧形壁;所述过渡容腔包括有过渡腔外侧壁,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下部壁体设置为朝内倾斜向下的弧形壁。
其中,所述花箱是一种具有储物容腔的一体化容器,至少包括有一个用于装载植物的装载容腔和一个用于水分过渡的过渡容腔。在设置多个所述装载容腔、过渡容腔的花箱结构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将多个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交替排列。
其中,所述外侧壁是指把所述花箱安装到绿化墙后,朝向观察者的正面壁体,也就是植物的主要覆盖面壁,而相对的一侧壁为内侧壁。所述装载容腔的外侧壁和所述过渡容腔的外侧壁也就位于所述绿化墙的正立面。
其中,所述装载容腔可以用于直接装载植物的根部,还可以先把植物装载在花盘或袋子上后,再把植物的根部间接装载到所述装载容腔内。另外,所述装载容腔开口向上,实质上定义了所述装载容腔为敞口结构而具有大致向上开口的开口部,通过所述开口部能把植物的根部放置到所述装载容腔内,而且由上往下浇灌的水分也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进入到所述装载容腔内,所述开口部至少具有设置在所述装载容腔的上方向空间的上开口部。但在将多个所述花箱上下直接堆叠的结构中,所述装载容腔的向上方向的上开口部已经被上面的花箱所盖压。在所述装载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上部壁体设置为朝外倾斜向上的弧形壁,实质上定义了所述装载腔外侧壁的结构,所述装载腔外侧壁可以是部分或整个的上部壁体为倾斜向上的弧形壁,还可以是整体外侧壁为倾斜向上的弧形壁。而由于所述装载腔外侧壁整体或部分为倾斜向上的弧形壁,所述弧形壁扩展了所述装载容腔的容纳空间还扩展了所述装载容腔的开口部的接纳范围,所述装载容腔的开口部不仅具有朝向所述装载容腔上方空间的上开口部,还延伸到所述装载容腔的侧向空间从而延伸出一个侧开口部,这样从所述花箱的侧面看,所述装载腔的侧开口部实际上已经部分倾斜地外凸出于所述花箱的外侧壁面的基准面,象人张开的噘嘴突出于脸部平面一样。倾斜外凸的所述侧开口部的接纳范围的扩展不仅大大便利于植物的放取,特别是在所述花箱采用上下堆叠的形式组建绿化墙后,也便于从侧部放入植物的根部,也能够合理布置植物的枝叶部分与所述花箱主体之间的距离,让植物的枝叶部分不会过分地贴近所述花箱主体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空间;另外,顾名思义,所述弧形壁具有弧形的外观轮廓,所述弧形可以是由圆弧段组成的圆弧形,还可以是由直线段组成的类弧形等等(所述过渡容腔的弧形壁也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不再重复论述),为此所述弧形壁从外观看类似向侧向伸出并随时准备捧托物品的手部,当植物放置到所述装载容腔内后,所述弧形壁还能够给予植物柔软松散的枝桠一定的支撑和形状整理,便于对植物外形的控制和修正。而弧形壁的弧形外轮廓符合植物辐射状的生长特性,为此不会阻碍或过多地阻碍植物的生长,其次,弧形壁的弧形外轮廓使所述弧形壁或者说所述装载腔外侧壁具有饱满而生动的外观。
其中,所述过渡容腔与所述装载容腔在功能上有所区别,所述过渡容腔主要用于过渡水分,也能储存适量的水分,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如果单一使用一个所述花箱的应用中或在多个所述花箱上下间隔距离比较大的应用中,在所述过渡容腔内装载植物对所述花箱的使用或绿化墙的组建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当将多个所述花箱上下直接堆叠的结构中,由于所述过渡容腔的上部开口部已经被上面的花箱所盖压为此所述过渡容腔内已经不宜装载植物。至于所述过渡容腔的水分过渡功能主要是指,储存在所述过渡容腔内的水分能够通过所述过渡腔露水孔滴落到位于它下方的装载容腔或过渡容腔内,所述过渡容腔的设置主要在于为植物供应补充水分,同时也在于使所述装载容腔之间形成隔离空间,使装载在所述装载容腔内的植物具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其中,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下部壁体设置为朝内倾斜向下的弧形壁,实质上定义了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结构,所述过渡腔外侧壁可以是部分或整个的下部壁体为朝内倾斜的弧形壁,还可以是整个所述外侧壁为朝内倾斜的弧形壁,这样,在所述过渡腔的弧形壁的下方形成向内凹陷的凹陷区。所述过渡腔的弧形壁的作用首先在于提高了壁体的抗折能力,而所述凹陷区的主要功能在于:(1)与位于下面的花箱上的所述装载容腔上、下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腔,(2)扩大了位于下部的装载容腔的容纳植物根部土壤的容纳体积。其次,所述过渡容腔的弧形壁和所述装载容腔的弧形壁在所述花箱上分别形成鲜明对比的凹造型和凸造型,凹凸造型相映成趣,大大提高了所述花箱的外观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优化所述花箱对绿化墙的装饰效果。
所述花箱可以是由横向左、右排列一个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组成的单一绿化模块,也可以是由横向左、右排列并由多个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交替组成的单一绿化模块;还可以是由该种单一绿化模块例如下面即将论述的由上花箱和下花箱上、下堆叠而成的组合绿化模块,具体的组合方式可以安装实际的使用情况予以安排。
针对所述组合绿化模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载容腔与所述过渡容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花箱设置为上花箱和下花箱,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左右错位设置;当所述上花箱与所述下花箱在上、下堆叠设置时,所述上花箱上的过渡容腔与所述下花箱上的装载容腔上下对齐,所述上花箱上的所述过渡腔外侧壁上的弧形壁与所述下花箱上的所述装载腔外侧壁上的弧形壁上下组合为上部敞开的环形腔。
其中,所述花箱设置为上花箱和下花箱,是指所述花箱可以设置为上花箱结构,也能够设置为下花箱结构;所述上花箱与所述下花箱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左右错位设置。而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左右错位设置,首先定义了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在同一个单一绿化模块,即分别在上花箱、下花箱上的布局方式,即从横向方向看,当第一容腔为装载容腔时,第二容腔为过渡容腔,而第三容腔又为装载容腔……,如此循环交替设置;其次还定义了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在整体的组合绿化模块上的上下布局方式,不仅在横向方向采用上述交替设置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采用错位设置的方式,即从纵向方向看,当位于上面的所述上花箱上的第一容腔为所述过渡容腔时,位于下面的所述下花箱的第一容腔为所述装载容腔,再下面的第一容腔又为所述过渡容腔……,如此循环错位设置。
由于所述上花箱与所述下花箱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采用了上述纵横错位的设置方式,而且所述装载容腔与所述过渡容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当所述上花箱与所述下花箱上下堆叠设置时,所述上花箱上的过渡容腔与所述下花箱上的装载容腔上下对齐。此时,所述上花箱的过渡腔外侧壁下部位置上的内凹的弧形壁与所述下花箱的装载腔外侧壁上部位置上的外凸的弧形壁上、下组合为侧向敞口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成为所述植物根部的生长空间,而且所述内凹的弧形壁扩大了所述环形腔的容腔容积。
其中,由于所述装载容腔、过渡容腔中分别设置有装载腔露水孔、过渡腔露水孔,为此,所述装载容腔、过渡容腔中多余的水分能够通过装载腔露水孔、过渡腔露水孔而溢出到外界空间、回收管或下面的花箱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花箱为一体化的结构,为此简化了制造、安装所述花箱的结构,而且节省材料。
2. 由于所述装载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上部壁体设置为朝外倾斜向上的弧形壁,从而不仅形成一种倾斜外凸的侧开口部结构,而且倾斜外凸的所述弧形壁扩展了所述装载容腔的容纳空间还扩展了所述装载容腔的侧开口部的接纳范围,让植物与所述花箱的基体之间具有更多的水平间隔距离,装载在所述装载容腔的植物能够顺应所述弧形壁倾斜向上的趋势倾斜向上生长,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绿化墙的正立面,不会类似上述专利201220248585.5中的花箱一样,装载在所述种植箱内的植物的部分向上生长空间被上面的储水箱所障碍。
3.由于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下部壁体设置为朝内倾斜向下的弧形壁,为此,在所述过渡腔底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向内凹陷的凹陷区,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弧形壁和所述装载容腔的弧形壁在所述花箱上分别形成鲜明对比的凹造型和凸造型,凹凸造型相映成趣,大大提高了所述花箱的外观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优化所述花箱对绿化墙的装饰效果。
4.由于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左右错位设置,为此所述过渡腔所占用的空间不仅位于左、右两个所述装载容腔之间,而且当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上下叠堆设置时也位于上、下两个所述装载容腔之间,这样就能使装载到所述花箱中的植物纵横有序地间隔设置。
5. 当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上下叠堆设置时,所述上花箱的所述凹陷区能够与所述下花箱的所述装载容腔对接结合,扩展或扩大了植物根部的容纳空间;其次由于所述装载容腔的外凸弧形壁能够形成倾斜的上部敞口,所述装载容腔又与所述过渡腔的内凹弧形壁组合成为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形成非常巧妙,外观又非常自然美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渡腔露水孔设置在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弧形壁上,所述过渡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与所述过渡容腔的底壁的最低点位置之间具有间距。
其中,由于所述过渡腔露水孔设置在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弧形壁上,也就是说具有弧形面的弧形壁成为所述过渡腔露水孔的构造基础,借用所述弧形壁成为所述过渡腔露水孔的构造基础还能够简化所述过渡容腔的内部结构。而由于所述弧形壁具有相对大的面积并具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所述过渡腔露水孔也就具有了相对大面积的设置空间,也就说,可以在所述弧形壁上设置多个所述过渡腔露水孔,并且还能够顺应所述弧形壁的高度落差的变化设置不同数量的所述过渡腔露水孔,从而能够按照所述过渡容腔内的水位高度控制不同的排水速度。
另外,所述过渡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划定了所述过渡容腔的溢水水位的位置,位于所述溢水水位之上的水将通过所述过渡腔露水孔溢流出所述过渡容腔,而所述溢水水位之下的水将被保留,为此在所述过渡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之下的空间成为所述过渡容腔的水分储存空间。在完成浇灌操作后,所述水分储存空间内储存的水分经过蒸发的形式仍能在后期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位于所述过渡容腔上方的植物供应水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内凸壁体部,所述装载腔露水孔设置在所述内凸壁体部上,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与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的最低点位置之间具有间距。
其中,所述内凸壁体部是所述底壁的部分壁体,所述内凸壁体部成为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构造基础。而由于所述内凸壁体部具有相对大的面积并具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所述装载腔露水孔也就具有了相对大面积的设置空间,也就说,可以在所述内凸壁体部上设置多个所述装载腔露水孔,并且还能够顺应所述内凸壁体部的高度落差的变化设置不同数量的所述过渡腔露水孔,从而能够按照所述装载腔内的水位高度控制不同的排水速度。
另外,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划定了所述装载容腔的溢水水位的位置,位于所述溢水水位之上的水将通过所述装载腔露水孔溢流出所述装载容腔,而所述溢水水位之下的水将被保留,为此在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之下的空间成为所述装载腔的水分储存空间,即一级水分储存腔。在完成浇灌操作后,所述一级水分储存腔内储存的水分仍能在后期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装载在所述装载容腔内植物供应水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载容腔与所述过渡容腔之间设置的间隔壁部位设置有通道柱,所述通道柱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道,所述间隔壁与所述通道柱连接。
其中,所述通道柱可以用作多种用途,例如穿插导水管,或者穿插定位连杆。而所述间隔壁与所述通道柱连接,为此所述间隔壁能够增强所述通道柱的机械强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所述间隔壁上都需要设置所述通道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花箱设置为上花箱和下花箱,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分别设置有所述通道柱,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通道柱上下对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小凸起,环形所述的小凸起形成小容纳腔,所述小凸起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
其中,呈环形的所述小凸起在其内圈定了一个小容纳空间,所述小容纳空间具有一定的高度,而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额定最高水位高度由所述小凸起的最低点决定。而所述小凸起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为此,所述小凸起内圈定的小容纳空间的水位能够在所述装载容腔的溢水水位之上,所述小凸起内圈定的小容纳空间成为二级水分储存腔。这样,所述小容纳空间能够在所述一级水分储存腔所储存的水分的基础上再储存多一些的水分,在完成浇灌操作后,所述二级水分储存腔能够延续其外围的所述一级水分储存腔在后期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绿化墙提供水分。所述小凸起圈定的小容纳空间除了用于储存水分外,还可以用于储存其他的物质,例如固态肥料。另外,所述小凸起能够成为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的加强筋,增强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靠近所述花箱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凹口实质上一个向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内凹陷的卡口部,其可以作为一个定位构件的构造体,例如可以在所述凹口内放置喷水管,借助所述喷水管对花箱内是植物进行灌灌;或者还可以在所述凹口内放置横向连杆,借助所述横向连杆横向固定所述花箱,也能借助所述横向连杆横向串联并固定多个左右设置的所述花箱。所述凹口能够收藏这些喷水管或横向连杆使其不至于外露,也能在设置所述喷水管的情况下几乎不会浪费从所述喷水管中流出的水。
其中,所述凹口靠近所述花箱的内侧壁,实质上定义了所述凹口的位置,所述凹口靠近所述内侧壁能够提高所述凹口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花箱的内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挂钩。这样,借助所述挂钩能够非常便捷地把所述花箱钩挂到所述绿化墙骨架上的支撑骨架上。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能够形成绿化墙的花箱产品中。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花箱应用到绿化墙上的立体图;
图2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花箱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花箱B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中的A方向的剖面图(图中所示为花箱B逆时针旋转了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3中的B方向的剖面图(图中所示为花箱B逆时针旋转了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花箱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花箱应用到绿化墙100上的立体图。所述绿化墙100包括绿化墙支撑骨架(图中未画出)和上下堆叠设置的上花箱A和下花箱B,所述上花箱A和下花箱B都采用一体化的结构。
如图2所示是所述下花箱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下花箱B上设置有左、右排列的三个用于装载植物的装载容腔(1a、1b、1c)和三个用于水分过渡的过渡容腔(2a、2b、2c)。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和所述过渡容腔(2a、2b、2c)左右交替设置,即第一容腔为装载容腔1a,第二容腔为过渡容腔2a,而第三容腔为装载容腔1b……,如此循环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和过渡容腔(2a、2b、2c)之间设置有间隔壁(3a、3b、3c、3d、3e)。进一步的所述装载容腔(1a、1b、1c)与所述过渡容腔(2a、2b、2c)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其中,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和过渡容腔(2a、2b、2c)是按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为了给予区分这两种容腔而按照它们各自的装载功能予以命名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装载容腔(1a、1b、1c)主要用于装载植物,可以用于直接装载植物,还可以先把植物装载在花盘或袋子上,再把植物间接装载到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内。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以位于最左侧的装载容腔1a为例,作详细的介绍:
所述装载容腔1a由前、后设置的外侧壁11、内侧壁12,左、右设置的左侧壁13和隔离壁3a,以及封闭底部的底壁14围成,所述隔离壁3a实质上也就是所述装载容腔1a的右侧壁。其中,所述外侧壁11是指把所述下花箱B安装到所述绿化墙100后,朝向观察者的正面壁体,也就是植物的主要覆盖面壁,而相对的一侧壁为所述内侧壁12,所述装载容腔1a的外侧壁11也就位于所述绿化墙100的正立面。所述装载容腔1a具有开口向上的上开口部171,通过所述上开口部171能把植物放置到所述装载容腔1a内,而且由上往下浇灌的水分也能够通过所述上开口部171进入到所述装载容腔1a内。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装载腔外侧壁11的上部壁体设置为朝外倾斜向上的弧形壁110。所述弧形壁110进一步扩展了所述装载容腔1a的容纳空间还扩展了所述装载容腔1a的开口部17的接纳范围,所述装载容腔1a的开口部17不仅具有朝向所述装载容腔1a上空间的上开口部171,还延伸到所述装载容腔1a的侧空间从而延伸出一个侧开口部170。所述这样从所述花箱的侧面看,所述装载腔1a的侧开口部170实际上已经倾斜地外凸出于所述下花箱B的外侧壁面的基准面,象人张开的噘嘴突出于脸部平面一样。所述侧开口部170的接纳范围的扩展大大便利于植物的放取,特别是在所述下花箱B采用上下堆叠的形式组建所述绿化墙100后,种植人员能够借助所述侧开口部170把植物从所述花箱的侧边倾斜插入或抽离到所述装载腔1a内。另外,顾名思义,所述弧形壁110具有弧形的外观轮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是由圆弧段组成的圆弧形。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是由直线段组成的类弧形等等(所述过渡容腔的弧形壁也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不再重复论述)。为此所述弧形壁110从外观看类似向外伸出并随时准备捧托物品的手部,当植物放置到所述装载容腔1a内后,所述弧形壁110也就能够给予植物柔软松散的枝桠一定的支撑和形状整理,便于对植物外形的控制和修正。而所述弧形壁110的弧形外轮廓符合植物辐射状的生长特性,为此不会阻碍或过多地阻碍植物的生长,其次,所述弧形壁110的弧形外轮廓使所述弧形壁110或者说所述装载腔外侧壁11具有饱满而生动的外观。当然,作为另一种等同的实施方式,所述装载腔外侧壁11的整体壁体为倾斜向上的弧形壁也是可行的方案。
在所述装载容腔1a的底壁14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内凸壁体部140,所述内凸壁体部140呈弧面状。在所述内凸壁体部140上设置有多个装载腔露水孔16,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最低点位置161与所述底壁14的最低点位置141之间具有间距H1。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最低点位置161实质上是位于最低位置的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下孔壁下端点所在的位置。
其中,所述内凸壁体部140是所述底壁14的部分壁体,所述内凸壁体部140成为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构造基础。而由于所述内凸壁体部140具有相对大的面积并具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也就具有了相对大面积的设置空间,也就是说,所述内凸壁体部140具有了设置多个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可用空间,并且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还能够顺应所述内凸壁体部140的高度落差的变化设置不同的数量,如图2和图3可以清楚观察到,在所述内凸壁体部140上设置有三排装载腔露水孔16,每排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数量随所述内凸壁体部140的高度而增加,为此,能够按照所述装载腔1a内的水位高度控制不同的排水速度。
另外,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最低点位置161划定了所述装载容腔1a的溢水水位的位置,位于所述溢水水位之上的水将通过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溢流出所述装载容腔1a,而所述溢水水位之下的水将被保留,为此在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最低点位置161之下的空间成为所述装载容腔1a的水分储存空间,即一级水分储存腔。在完成浇灌操作后,所述一级水分储存腔在后期仍能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装载在所述装载容腔1a内植物供应水分。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装载容腔1a的底壁14上还设置有呈环形的小凸起15,所述环形小凸起15实质上是设置在所述底壁14上纵横交错的筋条的一部分。在所述环形小凸起15内圈定了一个小容纳腔150,所述小容纳腔150具有一定的高度,而所述小容纳腔150内的额定最高水位高度由所述小凸起15的最低点151决定。而所述小凸起15的最低点151高于所述装载腔露水孔16的最低点位置161。为此,所述小容纳腔150内的水位能够在所述装载容腔1a的溢水水位之上,所述小容纳腔150成为二级水分储存腔。这样,所述小容纳腔150能够在所述一级水分储存腔所储存的水分的基础上再储存多一些的水分,在完成浇灌操作后,所述小容纳腔150能够延续所述一级水分储存腔在后期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所述绿化墙内的植物供应水分。所述小容纳腔150除了用于储存水分外,还可以用于储存其他的物质,例如肥料。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过渡容腔(2a、2b、2c)与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在功能上有所区别,所述过渡容腔(2a、2b、2c)主要用于过渡水分。所述过渡容腔(2a、2b、2c)的水分过渡功能主要是指,储存在所述过渡容腔(2a、2b、2c)内的水分能够通过下面将论述到的过渡腔露水孔26过渡到位于它下方的装载容腔(1a、1b、1c)内,所述过渡容腔(2a、2b、2c)的设置主要在于为植物供应水分,同时也在于使所述装载容腔(1a、1b、1c)之间形成隔离空间,使装载在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内的植物具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其次,所述过渡容腔(2a、2b、2c)与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在结构上也有所区别,由于所述过渡容腔(2a、2b、2c)具有类似的结构,为此下面以紧靠所述装载容腔1a的过渡容腔2a为例作介绍。
所述过渡容腔2a为开口向上的收容腔,由前、后设置的外侧壁21、内侧壁22,左、右设置的隔离壁3a和隔离壁3b,以及封闭底部的底壁24围成。所述过渡腔外侧壁21的下部壁体为朝内倾斜向下的弧形壁210,当然作为另一种等同的实施方案,所述外侧壁21整体壁体为弧形壁也是可行的方案。实质上,所述弧形壁210也是所述过渡腔底壁24的外部壁体。这样,在所述过渡腔底壁24和外侧壁21之间形成向内凹陷的凹陷区23,所述凹陷区23也就收容于所述弧形壁210的下方。所述凹陷区23扩大了的放置在其下方的植物根部的生长空间。其次,由于所述过渡容腔2a的弧形壁210和所述装载容腔1a的弧形壁110在所述下花箱B上分别形成鲜明对比的凹造型和凸造型,凹凸造型相映成趣,大大提高了所述下花箱B的外观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优化所述下花箱B对绿化墙的装饰效果。
在所述过渡容腔2a上还设置有过渡腔露水孔26,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设置在所述弧形壁210上,也就是说具有弧形面的弧形壁210成为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的构造基础,借用所述弧形壁210成为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的构造基础还能够简化所述过渡容腔2a的内部结构。而由于所述弧形壁210具有相对大的面积并具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也就具有了相对大面积的设置空间,也就说,可以在所述弧形壁210上设置多个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并且还能够顺应所述弧形壁210的高度落差的变化设置不同数量的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从而能够按照所述过渡容腔2a内的水位高度控制不同的排水速度。
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的最低点位置261与所述过渡容腔2a的底壁24最低点位置241之间具有间距H2。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的最低点位置261划定了所述过渡容腔2a的溢水水位的位置,位于所述溢水水位之上的水将通过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溢流出所述过渡容腔2a,而所述溢水水位之下的水将被保留,为此在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的最低点位置261之下的空间成为所述过渡容腔2a的水分储存空间。在完成浇灌操作后,所述水分储存空间内储存的水分经过蒸发的形式仍能在后期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位于所述过渡容腔2a上方的植物供应水分。在所述过渡腔露水孔26的底壁24上同样设置有环形小凸起25。
如图1所示,所述上花箱A与所述下花箱B具有类似的结构,同样设置有左、右排列的三个用于装载植物的装载容腔和三个用于水分过渡的过渡容腔。不同的是所述装载容腔和所述过渡容腔左右交替设置的顺序,所述上花箱A的第一容腔为过渡容腔2a'、第二容腔为装载容腔1a',而第三容腔为过渡容腔2b'……,如此循环交替设置。当所述上花箱A与所述下花箱B在上下堆叠设置时,所述上花箱A与下花箱B中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左右错位排列,即所述上花箱A的过渡容腔(2a'、2b'、2c')与所述下花箱B上的装载容腔(1a、1b、1c)分别上下对齐, 所述上花箱A的装载容腔(1a'、1b'、1c')与所述下花箱B上的过渡容腔(2a、2b、2c)分别上下对齐。此时所述上花箱A的所述过渡腔外侧壁21'上的弧形壁210'与所述下花箱B上的所述装载腔外侧壁11上的弧形壁110上下组合为上部敞口的环形腔101,实质上,收容于所述弧形壁210'的下方的凹陷区成为所述环形腔101的部分腔体。所述环形腔101的形成非常巧妙,外观又非常自然美感。而当把植物通过所述环形腔101放置到所述装载容腔内后,所述植物则犹如从悬崖徒壁生长出来一般,自然而优美,有效淡化绿化墙的人为加工的人造气息,使绿化墙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为了方便把所述上、下花箱(A、B)安装到绿化墙支撑骨架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上、下花箱(A、B)的内侧壁的外侧设置有三个挂钩6。这样,借助所述挂钩6能够非常便捷地把所述上、下花箱(A、B)钩挂到所述绿化墙100的支撑骨架上。
另外,为了加强所述上、下花箱(A、B)安装到所述绿化墙100上后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方案:
第一,在纵向方向上对多个上、下堆叠设置的上、下花箱(A、B)进行定位。
如图2所示,在所述下花箱B的所述装载容腔(1a、1b、1c)与所述过渡容腔(2a、2b、2c)之间设置的间隔壁(3a、3c、3e)部位设置有通道柱(4a、4b、4c),所述通道柱(4a、4b、4c)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道(40a、40b、40c),所述间隔壁(3a、3c、3e)分别与所述通道柱(4a、4b、4c)连接。在上花箱A上同样设置有通道柱(4a'、4b'、4c')。进一步地,当所述上花箱A与所述下花箱B在上下堆叠设置时,所述上花箱A的通道柱(4a'、4b'、4c')分别与下花箱B中的所述通道柱(4a、4b、4c)上下对齐。这样,上下对齐的通道柱(4a、4b、4c 、4a'、4b'、4c')在所述上花箱A与下花箱B中形成左、中、右排列的三条通道总成,这样,把两根纵向连杆8分别穿插到位于左、右两端的所述通道总成内,能够从纵向方向上把所述上花箱A与下花箱B连接一起,增强它们之间的机械连接强度,也有助于提高所述绿化墙100的安装稳定性。
而实质上,所述通道总成还可以具有其他的用途,例如把导水管94穿插到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通道总成内,借助所述通道总成对所述导水管94予以收藏和保护。位于所述绿化墙100的底端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储存从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溢流出来的水分的水池92、能够把由所述水池92收集的水分提升到下面将论述到的喷水管93内的水泵90、以及连通于所述水泵90和水池92、水泵90和导水管94之间输水管91。所述水泵90能够把所述水池92内的水分通过所述导水管94和输水管91输送到位于所述绿化墙100顶端位置的花洒头(图中未画出),由所述花洒头对植物进行浇灌,而所述花洒头所洒出的水部分会落入到所述喷水管93上,所述喷水管93收集水分后继续对植物进行浇灌。所述水泵90、输水管91、水池92、所述喷水管93、导水管94以及花洒头组成所述绿化墙的水循环供应系统。
第二,在横向方向上对多个左右设置的上花箱A或下花箱B进行定位。
下面以所述下花箱B为例作介绍,在所述下花箱B的装载容腔1a和过渡容腔2a的左右侧壁(13、3a、3b、3c、3d、3e、2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凹口30,所述凹口30靠近所述下花箱B的内侧壁。其中,所述凹口30靠近所述下花箱B的内侧壁,实质上定义了所述凹口30的位置,所述凹口30靠近所述内侧壁能够提高所述凹口30的结构强度。其次,所述凹口30实质上为一个向所述装载容腔(1a、1b、1c)和过渡容腔(2a、2b、2c)内凹陷的卡口部,其可以作为一个定位构件的构造体,如图1所示,在所述下花箱B的凹口30上穿插上横向连杆5,这样,借助所述横向连杆5横向串联并固定多个左右设置的所述下花箱B。而且所述凹口30能够收藏所述横向连杆5使其不至于外露,有效延长所述横向连杆5的使用寿命。
同理,对于横向方向上的多个所述上花箱A,也可以在多个所述上花箱A上设置凹口30',在所述凹口30'上穿插上所述横向连杆5,从而也借助所述横向连杆5横向串联并固定多个左右设置的所述上花箱A。而在所述凹口30'内还可以用于固定其他的构件,如图1所示,在最上方的上花箱A的凹口30'内放置所述喷水管93,借助所述喷水管93对所述上花箱A内的植物进行灌灌。这样,所述凹口30'能够收藏所述导水管93使其不至于外露,也能在设置所述喷水管93的情况下几乎不会浪费从所述喷水管93中流出的水。
Claims (8)
1.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箱一体化布置,所述花箱上设置有左、右排列的用于装载植物的装载容腔和用于水分过渡的过渡容腔,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开口向上并且它们之间设置有间隔壁,所述装载容腔、过渡容腔中分别设置有装载腔露水孔、过渡腔露水孔;所述装载容腔包括有装载腔外侧壁,所述装载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上部壁体设置为朝外倾斜向上的弧形壁;所述过渡容腔包括有过渡腔外侧壁,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至少部分下部壁体设置为朝内倾斜向下的弧形壁;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内凸壁体部,所述装载腔露水孔设置在所述内凸壁体部上,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与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的最低点位置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装载容腔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呈环形的小凸起,所述小凸起形成小容纳腔,所述小凸起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装载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露水孔设置在所述过渡腔外侧壁的弧形壁上,所述过渡腔露水孔的最低点位置与所述过渡容腔的底壁的最低点位置之间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容腔与所述过渡容腔之间设置的间隔壁部位设置有通道柱,所述通道柱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道,所述间隔壁与所述通道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箱包括多个所述装载容腔、过渡容腔,多个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容腔与所述过渡容腔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花箱设置为上花箱和下花箱,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左右错位设置;当所述上花箱与所述下花箱上下堆叠设置时,所述上花箱上的过渡容腔与所述下花箱上的装载容腔上下对齐,所述上花箱上的所述过渡腔外侧壁上的弧形壁与所述下花箱上的所述装载腔外侧壁上的弧形壁上下组合为上部敞开的环形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箱设置为上花箱和下花箱,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分别设置有所述通道柱,所述上花箱与下花箱中的所述通道柱上下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容腔和过渡容腔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靠近所述花箱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花箱的内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挂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28318.7A CN104871866B (zh) | 2015-06-15 | 2015-06-15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28318.7A CN104871866B (zh) | 2015-06-15 | 2015-06-15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1866A CN104871866A (zh) | 2015-09-02 |
CN104871866B true CN104871866B (zh) | 2018-01-23 |
Family
ID=53939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28318.7A Active CN104871866B (zh) | 2015-06-15 | 2015-06-15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718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3935A (zh) * | 2016-01-12 | 2016-04-20 | 邵优良 | 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连续式花盆及其安装方法 |
CN107980413A (zh) * | 2017-12-20 | 2018-05-04 | 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环保型绿化墙 |
CN109463173B (zh) * | 2018-12-22 | 2020-09-15 | 浙江金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切换式垂直绿化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35196U (zh) * | 2012-05-29 | 2013-01-02 | 林柏伦 | 挂墙式组合花盆 |
CN203735886U (zh) * | 2014-01-03 | 2014-07-30 | 林柏伦 | 组合式植物屏风 |
CN204168812U (zh) * | 2014-09-03 | 2015-02-25 | 浙江长兴安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墙体绿化花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92985Y (zh) * | 2004-02-23 | 2005-04-20 | 周子富 | 改进的花盆结构 |
CN2862862Y (zh) * | 2006-01-13 | 2007-01-31 | 林柏伦 | 组装式花柱 |
CN201131196Y (zh) * | 2007-12-28 | 2008-10-15 | 汤华 | 蓄水环保花盆 |
CN201869613U (zh) * | 2010-11-02 | 2011-06-22 | 王洪磊 | 一种垂吊花盆 |
IN2013MU01357A (zh) * | 2013-04-11 | 2015-04-10 | Kumarpal Shah | |
DE202013008853U1 (de) * | 2013-09-27 | 2014-02-03 | Burkhard Adam | Biodegradierbarer und recycelbarer Pflanzbehälter |
CN104170680B (zh) * | 2014-08-27 | 2017-05-03 | 潍坊和济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水种植装置 |
CN204762415U (zh) * | 2015-06-15 | 2015-11-18 | 区应绍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
2015
- 2015-06-15 CN CN201510328318.7A patent/CN1048718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35196U (zh) * | 2012-05-29 | 2013-01-02 | 林柏伦 | 挂墙式组合花盆 |
CN203735886U (zh) * | 2014-01-03 | 2014-07-30 | 林柏伦 | 组合式植物屏风 |
CN204168812U (zh) * | 2014-09-03 | 2015-02-25 | 浙江长兴安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墙体绿化花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1866A (zh) | 2015-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39379B1 (ko) | 식재가 용이한 저수조 멀티 화분 | |
CN104871866B (zh)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
US20080141587A1 (en) | Planter container inserts | |
CN206791106U (zh) | 一种组合式花盆 | |
CN204119871U (zh) | 一种错位叠垒式花盆及其叠垒组合形成的立体绿化墙面 | |
CN104206199A (zh) | 一种立式花盆 | |
CN204762415U (zh) | 能够应用于绿化墙上的一体化花箱 | |
CN201042142Y (zh) | 可自动浇水的夹层花盆 | |
CN206559865U (zh) | 一种壁挂组合花盆 | |
CN204119864U (zh) | 植生墙容器结构 | |
CN205884097U (zh) | 可折叠便于移植花盆 | |
CN209390730U (zh) | 一种挂墙式组合花盆 | |
KR20150088003A (ko) | 게비온형 녹화구조물 | |
KR102281940B1 (ko) | 벽면 설치용 식물 포트의 적층 설치 구조 | |
CN106665165A (zh) | 悬挂式家居立体花园 | |
CN203761937U (zh) | 一种层壁组合式花盆 | |
EP2529616B1 (en) | Plant pot assembly | |
CN207820776U (zh) | 匀水浇灌装置 | |
KR200416035Y1 (ko) | 관상용 식물재배 화분 | |
CN201846645U (zh) | 一种植物栽培器皿 | |
JP4701317B1 (ja) | 岩石状植栽具 | |
KR101835770B1 (ko) | 화분조립체 | |
CN214593089U (zh) | 攀岩式种植用的花盆 | |
CN201349434Y (zh) | 一种易维护种草模块 | |
KR200417567Y1 (ko) | 다단 화분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9 Address after: 528200 11B801, eighth tower, tower B, 11 tower, 11, Nanling Road,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Foshan one Ben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31 1, Lane thirteen, South Street, Dali Qi Cha Le Zhu Kou West Village,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Qu Yings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