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7084A -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7084A
CN104867084A CN201510330734.0A CN201510330734A CN104867084A CN 104867084 A CN104867084 A CN 104867084A CN 201510330734 A CN201510330734 A CN 201510330734A CN 104867084 A CN104867084 A CN 104867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level
medical system
patient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07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彦青
郭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307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70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7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7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患者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来决定和完成医疗行为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它包括医疗系统、户籍确认系统、医保系统、救援系统、支付系统和医疗监督系统,各系统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中,医疗系统用于完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户籍确认系统用于实现新生儿的资料在派出所进行信息备案;医保系统用于实现患者与医疗系统之间的医保手续的办理;救援系统用于实现患者的快速救援;支付系统用于实现患者治疗费用的支付;医疗监督系统用于监督医疗系统的医疗行为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Description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系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方便患者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来决定和完成医疗行为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上世纪的90年代我国就有了第一批医疗网站,尤其是非典浩劫之后,形形色色的医疗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充斥网络,到了本世纪初,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突显,面对如此巨大的医疗蛋糕,不少IT商家都纷纷将目光投向网络医疗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医疗网站有3600多家。
医疗网站在开创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医疗模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量网站的建立也为百姓的看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但纵观所有医疗网站(包括全国最知名的几个大型医疗网站,如:《好医生在线》《中国医疗网》《家庭医生在线》等)仍处在医疗中介的水平上,网络只能完成医生的电话问诊和面诊预约,部分大型医疗机构所办的远程医疗网站也才开始在医院间实施网上会诊、网上手术指导和视频问诊项目,针对一哄而上,乱象丛生网络医疗现象,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8月29日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对网络医疗的医疗行为加以规范,文件明确规定了非医疗机构不得从事远程医疗服务,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也在文件下发后的第3个月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获批的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除了是获得第一家的网络医院的名称外,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上,并没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目前网络医疗无法突破的瓶颈:由I T成业衍生出来的医疗网站纯属网络医疗中介机构,是悬在空中没有基础支撑的信息平台,他们没有医疗资质,没有医疗队伍,真实性受到质疑,利润点全依靠广告、药品及医疗器材的推销等等,这都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患者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来决定和完成医疗行为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它包括医疗系统、户籍确认系统、医保系统、救援系统、支付系统和医疗监督系统,各系统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中,医疗系统用于完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户籍确认系统用于实现新生儿的资料在派出所进行信息备案;医保系统用于实现患者与医疗系统之间的医保手续的办理;救援系统用于实现患者的快速救援;支付系统用于实现患者治疗费用的支付;医疗监督系统用于监督医疗系统的医疗行为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医疗系统包括按照医疗条件由低至高分布的多级医疗系统。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医疗系统包括第一级医疗系统、第二级医疗系统、第三级医疗系统、第四级医疗系统、第五级医疗系统和第六级医疗系统,所述第一级医疗系统、第二级医疗系统、第三级医疗系统、第四级医疗系统、第五级医疗系统和第六级医疗系统的医疗条件由低至高分布。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农村或者城市网络运营商已开通网络的分散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农村的村卫生室或家庭,或者第一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城市的家庭、学校、厂矿、幼儿园、监狱、看守所、药店、诊所或者街道医疗服务中心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级医疗系统设置在乡镇卫生院或者城市街道卫生院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三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城市医疗卫生机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四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地区级的三甲医疗机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五级医疗系统设置在省级医院或者建立在自愿申请加入系统的基础上,但要求其综合医疗水平以及专科医疗水平均属一流的医疗机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六级医疗系统为整个系统的最高终端系统,同样具有第五级医疗系统的各项医疗功能,这个终端除了要维护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外,同时也肩负着组织人员对下级网络机构提出的接诊、会诊、指导、监护和巡诊最终端的一切医疗服务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借助网络和先进的医疗设施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远距离医患之间面对面的医疗全过程。
2、让边远山区的患者也能足不出门享受到一流的专家医疗服务。
3、让患者在离家最近的基层医疗机构也能享受到顶级医疗机构的服务。
4、医院也可以搭建在家庭,可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家庭医疗。
5、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权去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6、解决了我国卫生医疗资源中最主要的优秀医疗专业人才分布不均的难题,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7、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了医药分家的目的。
8、提高了卫生医疗人员的医疗效益。
9、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城市医疗机构特别是城市大型医疗机构的压力。
10、患者对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自由选择权,远距离的医疗过程以及医药的彻底分家。不但杜绝了医疗腐败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医疗纠纷和医闹发生的风险,同时在一个依靠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环境里,必然会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的普遍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的系统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是建立在充分总结和汲取了现有远程网络医疗方式利弊的基础上,依托一个强大的医疗教学集团作为网络医疗的顶级终端,借助现有的有线网络系统和4G无线系统,按行政区域的省、市、(地区)县、乡、(社区)村(家庭)相应搭建起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通的多层级卫生医疗网络系统,将一些已经纳入到本医疗网络系统的当地医疗机构的现有医疗检查设备如:电子病理诊断仪、医学影像诊断仪(含影像、超声、核医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以及由本系统研发和组装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电子检查组合仪》等医疗设施联接到网络中,根据患者病情自己来确认需要求诊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再经过支付宝和网银系统来完成对所需医疗机构及医生的求诊活动,医生则借助本系统所提供的网络医疗检查设施并结合本地医疗机构所具有医疗诊断设施以及网络设备中所具有的视频、音频等功能来完成对患者的问诊和器械诊疗过程。患者则可以根据医生所开出的诊断和处方来决定和完成自己医疗行为的一种远距离医患间直接面对面诊疗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
本发明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包括医疗系统1、户籍确认系统2、医保系统3、救援系统4、支付系统5和医疗监督系统6,各系统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中,医疗系统1用于完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户籍确认系统2用于实现新生儿的资料在派出所进行信息备案;医保系统3用于实现患者与医疗系统1之间的医保手续的办理;救援系统4用于实现患者的快速救援;支付系统5用于实现患者治疗费用的支付;医疗监督系统6用于监督医疗系统1的医疗行为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医疗系统1为按照距离由近至远,以及医疗条件由低至高分布的多级医疗系统,医疗系统1包括第一级医疗系统11、第二级医疗系统12、第三级医疗系统13、第四级医疗系统14、第五级医疗系统15和第六级医疗系统16。
其中,第一级医疗系统11主要设置在农村和城市等网络运营商已开通网络的比较分散的地方,第一级医疗系统11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相对最低,主要用于诊断与治疗一些常见的病症,例如农村一般设置在村卫生室或个别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城市则可以设置到任何有需求的家庭、学校、厂矿、幼儿园、监狱、看守所、药店、诊所和街道医疗服务中心等位置,第一级医疗系统11主要是完成对病情较轻的患者的初步诊断,属于患者就医环节中的初诊环节。第一级医疗系统11配置有普通医师、简单的医疗器械、远程视频、语音系统和电话,会诊的时候,首先,患者登陆到本系统,在系统中选择第一级医疗系统11中对应(位置匹配)的服务终端(医师),服务终端与患者之间建立远程通信;然后,医师通过语音的方式询问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视频的方式观察患者的症状,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诊断,并出具一级诊断报告;患者根据一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或者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的帮助。这样,避免了所有的患者拥堵在医院里,治疗一些简单的感冒、发烧等之类的病情也要去大医院排队,极大的节省就医的时间和效率,同时,相对就医的成本也更低。
第二级医疗系统12主要设置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街道卫生院,第二级医疗系统12是在第一级医疗系统11初步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诊断的,第二级医疗系统12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略高于第一级医疗系统11,当第一级医疗系统11无法准确确诊或者没有相关治疗条件的时候,由第二级医疗系统12进行最终确诊和提供治疗,并在一级诊断报告的基础上出具二级诊断报告,以供患者参考。第二级医疗系统12一般会配置有较为专业医师、较先进的医疗器械、远程视频、语音系统和电话,当一级诊断报告上提示需要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帮助的时候(第一级医疗系统11无法诊断病情),或者患者对一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不是很有信心的时候,首先,患者登陆到本系统中,在系统中选择第二级医疗系统12中对应(位置匹配)的服务终端(医师),服务终端与患者之间建立远程通信;然后,患者将一级诊断报告发送给第二级医疗系统12的医师,以供医师参考;接着,医师通过语音的方式询问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视频的方式观察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再一次的诊断,并出具二级诊断报告;患者根据二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或者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的帮助。这样,降低了患者对一级诊断报告的过于依赖和信任,避免出现误诊和骗诊现象,同时也方便患者在病情无法确认的时候,更快的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的帮助。
第三级医疗系统13主要设置在县级主要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对应的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第三级医疗系统13是在第二级医疗系统12诊断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诊断的,第三级医疗系统13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略高于第二级医疗系统12,当第二级医疗系统12无法准确确诊或者没有相关治疗条件的时候,由第三级医疗系统13进行最终确诊和提供治疗,并在二级诊断报告的基础上出具三级诊断报告,以供患者参考。第三级医疗系统13一般会配置有专业医师、先进的医疗器械、远程视频、语音系统和电话,当二级诊断报告上提示需要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帮助的时候(第二级医疗系统12无法诊断病情),或者患者对二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不是很有信心的时候,首先,患者登陆到本系统中,在系统中选择第三级医疗系统13中对应(位置匹配)的服务终端(医师),服务终端与患者之间建立远程通信;然后,患者将二级诊断报告发送给第三级医疗系统13的医师,以供医师参考;接着,医师通过语音的方式询问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视频的方式观察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再一次的诊断,再结合医疗器械的检查结果出具三级诊断报告;患者根据三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或者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的帮助。第三级医疗系统13是完成患者在第一级医疗系统11和第二级医疗系统12中无法完成的一些医疗项目而设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建立的基础主要是为了患者医疗就近原则,进一步对病情进行诊疗而设置的一个完全具备和达到了通过本系统来完成所有普通疾病治疗条件的医疗点。
第四级医疗系统14主要设置在地区级的三甲医疗机构,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它想加入网络的医疗机构实力来决定网点的设置。第四级医疗系统14是在第三级医疗系统13诊断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诊断的,第四级医疗系统14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略高于第三级医疗系统13,当第三级医疗系统13无法准确确诊或者没有相关治疗条件的时候,由第四级医疗系统14进行最终确诊和提供治疗,并在三级诊断报告的基础上出具四级诊断报告,以供患者参考。第四级医疗系统14一般会配置有极为专业的医师、极为先进的医疗器械、远程视频、语音系统和电话,当三级诊断报告上提示需要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帮助的时候(第三级医疗系统13无法诊断病情),或者患者对三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不是很有信心的时候,首先,患者登陆到本系统中,在系统中选择第四级医疗系统14中对应(位置匹配)的服务终端(医师),服务终端与患者之间建立远程通信;然后,患者将三级诊断报告发送给第四级医疗系统14的医师,以供医师参考;接着,医师通过语音的方式询问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视频的方式观察患者的症状,再结合医疗器械的检查结果出具四级诊断报告;患者根据四级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或者寻求更高级别的医疗系统的帮助。第四级医疗系统14是完成患者在第三级医疗系统13中无法完成的一些医疗项目设置的一个由患者根据自身条件、就医远近距离等各方面综合因素来进行自由选择的一个医疗点。
第五级医疗系统15设置在省级医院或者建立在自愿申请加入系统的基础上,但要求其综合医疗水平以及专科医疗水平均属一流的医疗机构。以此类推,第五级医疗系统15是完成患者在第四级医疗系统中14无法完成的一些医疗项目设置的一个由患者根据自身条件、就医远近距离等各方面综合因素来进行自由选择的一个医疗点。
第六级医疗系统16是整个系统的最高终端系统,同样具有第五级医疗系统15的各项医疗功能,第五级医疗系统15是整个网络医疗系统的顶层,也是整个网络医疗系统的终端,这个终端除了要维护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外,同时也肩负着组织人员对下级网络机构提出的接诊、会诊、指导、监护、巡诊等最终端的一切医疗服务工作。
户籍确认系统2是第三级医疗系统13与派出所户籍管理系统之间的桥梁,在第三级医疗系统13出身的新生儿的信息会通过户籍确认系统2第一时间在派出所户籍管理系统内进行信息备案,可以避免新生儿出生证的违规操作,也能杜绝新生儿的黑户现象。新生儿出生的时候,由接生医师在第一时间内将新生儿的信息录入到户籍确认系统2内,户籍确认系统2立刻将录入的新生儿的信息同步到派出所户籍管理系统内进行备案,安全性也更高,更加规范户籍管理。
医保系统3包括县级医保系统31、全国医保系统32和退休医务医疗系统33,县级医保系统31与第三级医疗系统13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用于实现患者的县级医保手续的办理;全国医保系统32分别与第四级医疗系统14、第五级医疗系统15和第六级医疗系统16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用于实现患者的全国医疗保险的医保手续的办理;退休医务医疗系统33分别与第三级医疗系统13、第四级医疗系统14、第五级医疗系统15和第六级医疗系统16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用于实现患者的退休医务人员的医保手续的办理。
救援系统4包括现场救援系统41和救护车呼叫系统42,现场救援系统41分别与第三级医疗系统13、第四级医疗系统14和第五级医疗系统15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用于实现患者的现场救援;救护车呼叫系统42分别与第三级医疗系统13、第四级医疗系统14和第五级医疗系统15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用于实现救护者的外出安排。
支付系统5包括网上银行系统51和支付宝系统52,方便患者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支付宝支付相关的资料费用。
医疗监督系统6与第六级医疗系统16之间进行数据通信,通过医疗监督系统6监督各级医疗系统的医疗行为和收费标准等。
下面以两个病患人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边远山区和城镇小病患者
边远山区的村级医务室和城镇家庭或诊所如果配置了“便携式远程医疗电子检查组合仪”并进入了整个医疗网络系统就完成了一个首诊医疗机构的搭建工作,当小病患者24小时内发现自己身体有不适感觉时。边远山区患者和城乡居民患者可分别到村卫生室、附近诊所以及在家打开网络,点击已建立好的网络界面,界面中会出现各个层级的医疗机构及该医疗机构在线候诊医务人员名单以及每位医务人员的情况介绍、患者点击量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需求、信任度等情况选择自己所需的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给自己就诊,这种选择可以直接选择最高级层的网络医疗机构中的名医,也可以选择该网络中的县级、地市级、省级以及患者居住地附近的乡卫生院或城市街道卫生院的医疗机构中的网络在线医务人员进行求诊。选择确定后,患者根据该医务人员挂号及诊疗收费标准通过网银完成就诊的付费环节,在线医生就可以借助“便携式远程医疗电子检查组合仪”中的设备对患者进行远程面对面的实时检查和诊断工作,通过初步检查如果发现没有大病仅需患者吃药便可以缓解和治愈病症,医生即可开出电子处方让患者自行购药解决或告知患者采取何种有效的方法来完成这次医疗行为。
实施例二:边远山区及城镇居民大病患者
当患者完成首诊,医生发现患者还需要借助更专业的医疗仪器进行进一步更深度的检查时,就可以根据患者所需检查的项目开出电子检查项目单,患者在最近的具备检查项目医疗仪器的医疗机构完成整个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出来后,患者可以将结果直接传输回原诊医生,也可根据结果重新寻找更高、更好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会诊,从而完成对患者的病情确诊的第一步医疗诊断程序。如患者必须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行住院治疗时(这一步主要为需要手术的患者),患者再根据自己的各方面情况选择医疗机构和医生在网上完成预约住院手续。手术完成后患者可以直接回到离家最近的小医疗机构住院,通过网络来接受手术医院主治医生的远程异地康复住院治疗环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医疗系统、户籍确认系统、医保系统、救援系统、支付系统和医疗监督系统,各系统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中,医疗系统用于完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户籍确认系统用于实现新生儿的资料在派出所进行信息备案;医保系统用于实现患者与医疗系统之间的医保手续的办理;救援系统用于实现患者的快速救援;支付系统用于实现患者治疗费用的支付;医疗监督系统用于监督医疗系统的医疗行为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系统包括按照医疗条件由低至高分布的多级医疗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系统包括第一级医疗系统、第二级医疗系统、第三级医疗系统、第四级医疗系统、第五级医疗系统和第六级医疗系统,所述第一级医疗系统、第二级医疗系统、第三级医疗系统、第四级医疗系统、第五级医疗系统和第六级医疗系统的医疗条件由低至高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农村或者城市网络运营商已开通网络的分散的地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农村的村卫生室或家庭,或者第一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城市的家庭、学校、厂矿、幼儿园、监狱、看守所、药 店、诊所或者街道医疗服务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医疗系统设置在乡镇卫生院或者城市街道卫生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城市医疗卫生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医疗系统设置在地区级的三甲医疗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级医疗系统设置在省级医院或者建立在自愿申请加入系统的基础上,但要求其综合医疗水平以及专科医疗水平均属一流的医疗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级医疗系统为整个系统的最高终端系统,同样具有第五级医疗系统的各项医疗功能,这个终端除了要维护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外,同时也肩负着组织人员对下级网络机构提出的接诊、会诊、指导、监护和巡诊最终端的一切医疗服务工作。
CN201510330734.0A 2015-06-15 2015-06-15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Pending CN1048670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734.0A CN104867084A (zh) 2015-06-15 2015-06-15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734.0A CN104867084A (zh) 2015-06-15 2015-06-15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7084A true CN104867084A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1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0734.0A Pending CN104867084A (zh) 2015-06-15 2015-06-15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708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704A (zh) * 2017-03-16 2017-07-14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 多级远程诊疗及护理脑卒患者的系统
CN107038345A (zh) * 2017-05-13 2017-08-11 贵州中信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社区医疗服务信息服务终端的工作方法
CN107092809A (zh) * 2017-06-19 2017-08-25 广州和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远程会诊共享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WO2017177414A1 (zh) * 2016-04-14 2017-10-19 汤美 一种校园医务室智能就医系统
CN107977545A (zh) * 2017-11-22 2018-05-01 安徽普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通信的就诊方法及其远程医疗系统
CN109472440A (zh) * 2018-09-14 2019-03-15 曾庆胜 信息化、智能化医防融合平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8791A (zh) * 2006-05-30 2006-11-08 杨贻方 网络医院
CN101827131A (zh) * 2010-04-29 2010-09-08 上海索羽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医院急救中心临床信息系统
CN201928311U (zh) * 2010-11-25 2011-08-10 杭州安保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医疗会诊社区服务系统
CN103425858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刘黎明 医患沟通专科平台(门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8791A (zh) * 2006-05-30 2006-11-08 杨贻方 网络医院
CN101827131A (zh) * 2010-04-29 2010-09-08 上海索羽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医院急救中心临床信息系统
CN201928311U (zh) * 2010-11-25 2011-08-10 杭州安保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医疗会诊社区服务系统
CN103425858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刘黎明 医患沟通专科平台(门诊)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414A1 (zh) * 2016-04-14 2017-10-19 汤美 一种校园医务室智能就医系统
CN106951704A (zh) * 2017-03-16 2017-07-14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 多级远程诊疗及护理脑卒患者的系统
CN107038345A (zh) * 2017-05-13 2017-08-11 贵州中信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社区医疗服务信息服务终端的工作方法
CN107092809A (zh) * 2017-06-19 2017-08-25 广州和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远程会诊共享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77545A (zh) * 2017-11-22 2018-05-01 安徽普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通信的就诊方法及其远程医疗系统
CN109472440A (zh) * 2018-09-14 2019-03-15 曾庆胜 信息化、智能化医防融合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7084A (zh) 多级互联网络实时卫生医疗系统
Altuwaijri Electronic-health in saudi arabia
CN103942432B (zh) 智慧健康管理系统
King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strategy
Fathi et al. Nurses advancing telehealth services in the era of healthcare reform.
CN110310732A (zh) 一种多级联动康复医疗技术联合体系统
CN104298867A (zh) 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及该系统的建立与使用方法
CN104299090A (zh) 社区医生信息管理系统
CN105912845A (zh) 一种云分级诊疗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802264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临床咨询方法
CN106920196A (zh) 分级诊疗医患签约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包分群定制系统工具
Dela Cruz et al. Telemedicine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in underserved areas of the Philippines
CN110111862A (zh) 信息平台
Brittain et al. Community paramedicine in British Columbia: A virtual response to COVID-19
Stevenson et al. The co-construction of medical disposals in emergency medicine consultations
Parikh et al. An update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elemedicine with pharmacological implications
Wools-Kaloustian et al. Extending HIV care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Brown et al. Develop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breast cancer care in Southern Malawi
Nandan et al. Telemedicine (e-Health, m-Health): Requirements, 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
CN114500494A (zh) 一种基于视频通话系统与互联网医院平台解决多医院联合门诊的方法
Little Into the Future: The Statutory Implications of North Carolina's Telepsychiatry Program
Pal et al. Telemedicine: E-health and hospital of the future
Hill Telerehabilitation in Scotland: current initiativ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Hall et al. Developing frailty friendly hospitals: The Specialised clinical frailty Network
Fukami Ethical Dilemmas on the Medical Data Platform for Patient-Centred Approaches: Consideration from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