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6772A -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46772A CN104846772A CN201510260413.8A CN201510260413A CN104846772A CN 104846772 A CN104846772 A CN 104846772A CN 201510260413 A CN201510260413 A CN 201510260413A CN 104846772 A CN104846772 A CN 1048467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deposition
- test
- channel deposit
- deposition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数学模型的应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含沙水流作用下,利用水工数学模型测算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方法,属于水利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引入了代表沉积块本身物理特性的参数,并结合待测算河段的试验及实测数据计算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沉积块起动时的受力情况,准确测算不同大小的沉积块的起动流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数学模型应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含沙水流作用下,利用水工数学模型测算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方法,其IPC国际专利分类号E02B1/00,E02B 1/02,属于水利领域。
背景技术:
起动流速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河道泥沙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个泥沙起动流速测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但泥沙在胶结之前的运动规律不同于胶结成块之后,物理状态和受力情况发生较大改变,因此,现有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不能应用到河道沉积块上。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专门针对河道沉积块(胶泥块)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多个国家专利,如CN101713175B、CN102605738B、CN103422460B和CN103422461B等,这些研究结果发现,河床淤积物层理结构中胶泥层(块)的存在为“揭河底”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期条件,而高含沙洪水期水流作用于胶泥块引起上下表面脉动压力波传播速度不同形成瞬时上举力,是发生“揭河底”现象的直接原因,并建立了揭河底现象发生的临界判别指标,但对沉积块(胶泥块)的起动流速还没有提出解析解或者理论计算方法。
由于每个河段淤积的泥沙的粒径级配、化学成分不同,导致河道沉积块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使得沉积块的启动流速在各个河段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现有的关于河道沉积块的研究中,并没有考虑到沉积块本身的物理性质这一影响因素,缺乏一种根据实测数据直接计算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实验方法获得河道特性及河道沉积块物理及力学参数相关数据后,用于确定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建立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数学模型:
Fmax+Ff-G-Fs=0 (1)
式中:Fmax为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沉积块起动时的最大脉动上举力;Ff为沉积块受到的浮力;Fs为沉积块受到的剪断力;G为沉积块重力;γm为浑水容重;d、h分别为沉积块的直径与高;γs为沉积块的湿容重;J为河道比降;K为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vS为沉积块起动时的水流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沉积块土体粘聚力;φ为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
(二)选取“揭河底”现象易发的河段作为试验河段,应当选取河道比降J和沉积块物理性质相似的河段作为一个单元试验河段,每个试验河段根据河道比降J和沉积块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一个或多个单元试验河段;在每个单元试验河段的河道布置视频监控设备和流速测定仪;
(三)通过试验或现场实测获得如下参数:河道沉积块的形状参数、沉积块的湿容重γs、沉积块的强度参数、浑水容重γm和河道比降J;方法如下:
1.河道沉积块的形状参数:沉积块的高度h和直径d
根据河道沉积块的高度和面积,将每个河段的沉积块分为多个类别,选取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沉积块作为试验沉积块;测量从现场获得的试验沉积块,得到所有块体的高度,采用取平均值或中值的方法确定试验沉积块的高度h;测量每个试验沉积块的周长L,并采用等效周长法确定每个沉积块的直径,然后采用取平均值或中值的方法确定试验沉积块直径d;
2.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沉积块的湿容重γs;
3.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河道沉积块强度参数:土体粘聚力c和土体内摩擦角φ;
4.提取发生沉积块起动时的水样,测量水样的浑水容重γm;
5.通过现场实测或参考河流地形资料确定河道比降J;
(四)实测河道内试验沉积块的实际起动流速vs0
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和流速测定仪,测定所述试验沉积块实际起动流速vs0,测定3~5次,计算其平均值
(五)确定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
将步骤(三)得到的各项参数和步骤(四)得到的实际起动流速平均值代入步骤(一)的数学模型中,联立求解,得到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
(六)将步骤(五)得到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代入步骤(一)的数学模型中,联立求解,即得到该单元试验河段或类似河段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测算公式:
(七)重复步骤(二)~(六),即可得到全河段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测算公式;将待测算的沉积块的高度h和直径d、湿容重γs、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φ及土体粘聚力c、浑水容重γm和河道比降J代入公式(15),即可计算得到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vS。
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引入了代表沉积块本身物理特性的参数,并结合待测算河段的试验及实测数据计算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沉积块起动时的受力情况,准确测算不同大小的沉积块的起动流速。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现场测试设备布置图
图2、河道沉积块起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中,1为视频及流速监控设备,2为连接电缆线,3为流速测定仪,4为支架,5为视频监控设备,6为沉积层,7为河底,8为上游调节闸,9为下游调节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首先,建立本发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同时也阐明本发明的原理。河道天然形成的沉积块多为黏土形成的胶泥块,为了便于理论分析,假设沉积块为一薄圆柱形,河道沉积块起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1,其中:G为沉积块重力;Fs为沉积块受到的剪断力;Ff为沉积块受到的浮力;Fmax为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沉积块起动时的上举力。
根据静力平衡原理可知
Fmax+Ff-G-Fs=0 (1)
Ff=γmV (2)
式中:γm为浑水容重;d、h分别为沉积块的直径与高;γs为沉积块的湿容重;V为沉积块体积;J为河道比降;A为沉积块表面积,K为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由试验率定;vS为沉积块起动时的水流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发明人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实际观测发现,由于各段河道的沉积块的化学成分、沉积时间、受力历史等不同,导致沉积块的土体粘聚力、土体内摩擦角等物理性质的不同,这些物理性质,也是影响沉积块起动流速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发明建立了公式(7)、(8):
τAxz=σnAxy (7)
τ=c+σntanφ (8)
式中:τ为抗剪强度;σn为沉积块所受正应力;Axz为沉积块x、z轴向面积,Axz=πdh;Axy为沉积块x、y轴向面积,即表面积,c为沉积块土体粘聚力;φ为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
则
则由(1)式可知,
如通过多次实测得到某段河道沉积块的平均起动流速为则可得到该段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从而可以率定该段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
由此可见,沉积块起动流速vS与河道沉积块的形状(高度h和直径d)、湿容重γs、内摩擦角φ、粘聚力c、浑水容重γm、河道比降J等有关。这些参数与土的力学特性指标及河床形态密切相关,可根据现场实测和室内试验取得。
利用上述数学模型,本发明关于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进一步采取以下步骤:
(二)选取“揭河底”现象易发的河段作为试验河段,应当选取河道比降J和沉积块物理性质相似的河段作为一个单元试验河段,每个试验河段根据河道比降J和沉积块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1个或多个单元试验河段。在每个单元试验河段的河道布置视频监控设备5和流速测定仪3,利用支架4将所述视频监控设备5和流速测定仪3固定在河底7(具体布置见图2),全程记录“揭河底”现象发生和发展过程,实际测试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vS。
(三)通过试验或现场实测获得如下参数:河道沉积块的高度h和直径d、沉积块的湿容重γs、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φ及土体粘聚力c、浑水容重γm和河道比降J;方法如下:
1.河道沉积块的形状参数:高度(即厚度)h和直径d
根据河道沉积块的厚度和面积,对沉积块分类,将厚度和面积相近的沉积块作为一类,由于河道沉积块的形状差别较大,每个河段的沉积块可以分为多个类别,选取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沉积块作为试验沉积块;根据现场所获得的试验沉积块,测量所有块体厚度,采用取平均值或中值的方法确定试验沉积块高度h。
直径d:所取试验沉积块多为不规则形状,测量其周长L,采用等效周长法确定所有块体的直径,即所等效的圆形的直径然后采用取平均值或中值的方法确定试验沉积块直径d。
2.河道沉积块的湿容重γs
河道沉积块的湿容重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第10章节)和《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 T5355-2006)(第8.1、8.2章节)相关规范进行室内试验获取。
3.沉积块强度参数:土体粘聚力c和土体内摩擦角φ
河道沉积块土体粘聚力c和土体内摩擦角φ是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第20、21章节)和《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5355-2006)(第19.4、19.5、19.6章节)相关规范进行室内试验获取。
4.浑水容重γm
在所选定的试验河段内,在发生“揭河底”冲刷过程中取水,即提取沉积块发生起动时的水样,通过室内试验完成浑水容重的测定。
5.河道比降J
河道比降J的取值可以参考地区河流地形资料或现场实测。
(四)实测河道内试验沉积块的实际起动流速vs0
利用视频监控设备5和流速测定仪3,测定所述试验沉积块实际起动流速vs0,测定3~5次,计算其平均值
(五)确定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
将步骤(四)得到的河道沉积块的平均值代入式(16),计算得到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的数值。
(六)将步骤(五)得到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代入公式(15),即得到该单元试验河段或类似河段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vS测算公式。
(七)重复步骤(二)~(六),即可得到全河段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vS测算公式。
在某河段实际应用步骤(七)得到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vS测算公式(15)时,将待测算的沉积块的高度h和直径d、湿容重γs、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φ及土体粘聚力c、浑水容重γm和河道比降J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vS。
Claims (1)
1.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建立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数学模型:
Fmax+Ff-G-Fs=0 (1)
式中:Fmax为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沉积块起动时的最大脉动上举力;Ff为沉积块受到的浮力;Fs为沉积块受到的剪断力;G为沉积块重力;γm为浑水容重;d、h分别为沉积块的直径与高;γs为沉积块的湿容重;J为河道比降;K为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vS为沉积块起动时的水流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沉积块土体粘聚力;φ为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
(二)选取“揭河底”现象易发的河段作为试验河段,应当选取河道比降J和沉积块物理性质相似的河段作为一个单元试验河段,每个试验河段根据河道比降J和沉积块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一个或多个单元试验河段;在每个单元试验河段的河道布置视频监控设备和流速测定仪;
(三)通过试验或现场实测获得如下参数:河道沉积块的形状参数、沉积块的湿容重γs、沉积块的强度参数、浑水容重γm和河道比降J;方法如下:
1.河道沉积块的形状参数:沉积块的高度h和直径d
根据河道沉积块的高度和面积,将每个河段的沉积块分为多个类别,选取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沉积块作为试验沉积块;测量从现场获得的试验沉积块,得到所有块体的高度,采用取平均值或中值的方法确定试验沉积块的高度h;测量每个试验沉积块的周长L,并采用等效周长法确定每个沉积块的直径,然后采用取平均值或中值的方法确定试验沉积块直径d;
2.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沉积块的湿容重γs;
3.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河道沉积块强度参数:土体粘聚力c和土体内摩擦角φ;
4.提取发生沉积块起动时的水样,测量水样的浑水容重γm;
5.通过现场实测或参考河流地形资料确定河道比降J;
(四)实测河道内试验沉积块的实际起动流速vs0
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和流速测定仪,测定所述试验沉积块实际起动流速vs0,(测定3~5次),计算其平均值
(五)确定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
将步骤(三)得到的各项参数和步骤(四)得到的实际起动流速平均值代入步骤(一)的数学模型中,联立求解,得到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
(六)将步骤(五)得到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系数K代入步骤(一)的数学模型中,联立求解,即得到该单元试验河段或类似河段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测算公式:
(七)重复步骤(二)~(六六六六),即可得到全河段的河道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测算公式;将待测算的沉积块的高度h和直径d、湿容重γs、沉积块土体内摩擦角φ及土体粘聚力c、浑水容重γm和河道比降J代入公式(15),计算得到沉积块起动临界流速vS。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0413.8A CN104846772B (zh) | 2015-05-20 | 2015-05-20 |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0413.8A CN104846772B (zh) | 2015-05-20 | 2015-05-20 |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6772A true CN104846772A (zh) | 2015-08-19 |
CN104846772B CN104846772B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384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604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6772B (zh) | 2015-05-20 | 2015-05-20 |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46772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33538A (zh) * | 2015-09-16 | 2015-12-09 | 李方跃 | 一种模拟黄河泥沙污染规律的水工模型 |
CN108398377A (zh) * | 2018-02-28 | 2018-08-14 | 河海大学 | 一种测定浅水湖泊底摩擦系数的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794169A (zh) * | 2019-10-10 | 2020-02-14 | 沈阳化工大学 | 一种仿海底洋流实验中水流动状况智能监控系统 |
CN112147365A (zh) * | 2020-09-30 | 2020-12-29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河道流速视频监测装置及方法 |
CN112160282A (zh) * | 2020-09-09 | 2021-01-01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衡量河流水沙同步性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98614A (ja) * | 2000-09-26 | 2002-04-05 | Penta Ocean Constr Co Ltd | 水理実験装置 |
CN101713175A (zh) * | 2009-09-29 | 2010-05-26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模拟试验方法 |
CN102619187A (zh) * | 2012-01-13 | 2012-08-01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胶泥块底部水流紊动结构监测方法 |
CN203213070U (zh) * | 2013-04-19 | 2013-09-25 | 河海大学 | 一种研究江河大堤流土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 |
CN103981833A (zh) * | 2014-05-27 | 2014-08-13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高含沙量涌潮模拟试验方法 |
-
2015
- 2015-05-20 CN CN201510260413.8A patent/CN1048467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98614A (ja) * | 2000-09-26 | 2002-04-05 | Penta Ocean Constr Co Ltd | 水理実験装置 |
CN101713175A (zh) * | 2009-09-29 | 2010-05-26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模拟试验方法 |
CN102619187A (zh) * | 2012-01-13 | 2012-08-01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胶泥块底部水流紊动结构监测方法 |
CN203213070U (zh) * | 2013-04-19 | 2013-09-25 | 河海大学 | 一种研究江河大堤流土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 |
CN103981833A (zh) * | 2014-05-27 | 2014-08-13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高含沙量涌潮模拟试验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33538A (zh) * | 2015-09-16 | 2015-12-09 | 李方跃 | 一种模拟黄河泥沙污染规律的水工模型 |
CN105133538B (zh) * | 2015-09-16 | 2016-12-28 | 李方跃 | 一种模拟黄河泥沙污染规律的水工模型 |
CN108398377A (zh) * | 2018-02-28 | 2018-08-14 | 河海大学 | 一种测定浅水湖泊底摩擦系数的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398377B (zh) * | 2018-02-28 | 2020-11-10 | 河海大学 | 一种测定浅水湖泊底摩擦系数的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794169A (zh) * | 2019-10-10 | 2020-02-14 | 沈阳化工大学 | 一种仿海底洋流实验中水流动状况智能监控系统 |
CN112160282A (zh) * | 2020-09-09 | 2021-01-01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衡量河流水沙同步性的方法 |
CN112160282B (zh) * | 2020-09-09 | 2021-11-26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衡量河流水沙同步性的方法 |
CN112147365A (zh) * | 2020-09-30 | 2020-12-29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河道流速视频监测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6772B (zh) | 2016-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esser et al.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model | |
CN104846772B (zh) |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河道沉积块起动流速的测算方法 | |
CN106599374A (zh) | 一种适用于径流潮汐河口段的河相关系及其推导方法 | |
CN105223315B (zh) |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结构物相互作用的计算预测方法 | |
Yong-Gang et al. | The effects o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n geotechnical strength of the sediment in Yellow River Delta | |
Huntley et al. | Modeling sand transport on continental shelves | |
Wu et al. | Wave ripple development on mixed clay‐sand substrates: effects of clay winnowing and armoring | |
CN105040627B (zh) | 一种预测黄河河道冲刷的方法 | |
Chenxi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silty seabed scour around the single pile induced by the current | |
Wu et al. | Cyclic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marine clay based on CPTu data: a case study of Shaba Wind Farm | |
Gong et al. | Large-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cour around offshore monopile under combined wave and current condition | |
CN110346247B (zh) | 一种吹填区底泥盐分扩散系数中尺度试验测定方法 | |
Mohr | Erosion and scour behaviour of marine sediments | |
Wood et al. | Measurements and preliminary modelling of current velocity over an intertidal mudflat, Humber estuary, UK | |
Wang et al. | The impact of surface wave on the sediment erosion and deposition near the wellow river mouth, China. | |
Jiang et al. | Estimation of contraction scour in riverbed using SERF | |
Furgerot et al. | Suspended sediment dynamics induced by the passage of a tidal bore in an upper estuary | |
Huang | Enhancement of a Turbulence Sub-Model for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Vertical Stratifications in 3D Coastal and Estuarine Modeling | |
Zhang et al. | Astronomical tide and typhoon-induced storm surge in Hangzhou Bay, China | |
du Bois et al. | The Alderney Race | |
CN104234024A (zh) | 测量地震液化土体侧向永久位移的加速度计串联分布式位移测试仪 | |
Chen et al. | Numerical study on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Qingshuigou channel o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water and sediment regimes | |
Abualtayef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hydrostatic modeling of a bay coastal area | |
Kwon et al. | A preliminary implication of the constant erosion rate model to simulate turbidity maximums in the York River, Virginia, USA | |
Wu et al.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ransport and diffusion of dissolved pollutants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