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5635B -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5635B
CN104845635B CN201510160687.XA CN201510160687A CN104845635B CN 104845635 B CN104845635 B CN 104845635B CN 201510160687 A CN201510160687 A CN 201510160687A CN 104845635 B CN104845635 B CN 104845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attapulgite
acid
alkalization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06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5635A (zh
Inventor
蔡冬清
吴正岩
张欣
王冬芳
贺璐璐
吴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1606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5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5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5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5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5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凹凸棒土矿粉加入自来水中,搅拌得第一悬浊液;往第一悬浊液中添加NaOH、KOH、Ca(OH)2得第二悬浊液;往第二悬浊液中加入腐殖酸钠,利用高能电子束进行辐照,得到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将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与稻壳灰混匀,即可。本发明优点:可有在耕作层和深层土壤间形成微纳网络,通过螯合、配位、吸附、氢键、静电引力等作用减少耕作层盐基阳离子的淋溶损失,抑制土壤盐基饱和度的降低,缓解土壤酸化,改善根部微区土壤微环境,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作物耐酸能力,从而起到增加出苗率、提高产量的作用;同时该方法用量少、成本低、原料环境友好、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酸化土壤约有2亿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形成原因为:(1)自然酸化;(2)空气干湿沉降;(3)不合理施肥。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因此,酸性土壤改良和开发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酸性土壤改良方法主要有大气污染控制、农业措施(轮作、套种等)、生物法(生物排酸)、化学法(改良剂:石灰、工业废弃物;有机-无机肥料联用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效,但各自具有局限性:大气污染控制周期长且成本高,农业措施和生物法耗时较长且受气候条件限制,化学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改良剂用量大。这些方法难以大范围实施,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对于酸性土壤的改良需要。因此,需要发展一种低成本、小用量、高效、便捷的酸性土壤改良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矿粉(胶体级,200-500目)加入装有0.5-1L自来水的烧杯中,配成10-20g/L的悬浊液,然后在80-100摄氏度下搅拌30-50分钟,静置5-10分钟后,弃去烧杯底部含杂质较多的悬浊液0.1-0.2L,使得剩余的悬浊液中凹凸棒土的纯度在80%以上,剩余的悬浊液为第一悬浊液;
(2)往第一悬浊液中,添加浓度为1-3g/L的NaOH、浓度为0.5-1g/L的KOH、浓度为2-4g/L的Ca(OH)2,然后在50-80摄氏度下搅拌40-80分钟,得到第二悬浊液,完成凹凸棒土的碱化改性处理;
(3)往第二悬浊液中加入浓度为1-2g/L的腐殖酸钠,在40-60摄氏度下搅拌20-30分钟后,利用高能电子束(能量为5-10MeV,剂量为10-50kGy)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辐照,使腐殖酸接枝在碱化后的凹凸棒土表面上,然后在50-90摄氏度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100-200目,得到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
(4)将步骤(3)中所得的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与稻壳灰(100-200目,硅含量30-50%,炭含量10-30%)按照(4-7):(1-3)的质量比混匀,即可得到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搅拌转速为5000-10000rpm。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搅拌转速为50-100rpm。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搅拌转速为50-100rp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所制得的改良剂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有在耕作层和深层土壤间形成微纳网络,通过螯合、配位、吸附、氢键、静电引力等作用减少耕作层盐基阳离子的淋溶损失,抑制土壤盐基饱和度的降低,缓解土壤酸化,改善根部微区土壤微环境,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作物耐酸能力,从而起到增加出苗率、提高产量的作用。同时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原料环境友好、效率高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矿粉(胶体级,200目)加入装有0.5L自来水的烧杯中,配成10g/L的悬浊液,然后在80摄氏度下高速(5000rpm)搅拌30分钟,静置5分钟后,弃去烧杯底部含杂质较多的悬浊液(0.1L),剩余的悬浊液凹凸棒土的纯度在80%以上,剩余的悬浊液为第一悬浊液。
(2)往第一悬浊液中,添加NaOH(1g/L)、KOH(0.5g/L)、Ca(OH)2(2g/L),然后在50摄氏度下搅拌(50rpm)40分钟,得到第二悬浊液,完成凹凸棒土的碱化(钠化、钾化和钙化)改性处理。
(3)往第二悬浊液中加入腐殖酸钠(1g/L),在40摄氏度下搅拌(50rpm)20分钟后,利用高能电子束(能量为5MeV,剂量为10kGy)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辐照,使腐殖酸接枝在碱化凹凸棒土表面上,然后在50摄氏度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100目,得到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
(4)将(3)中所得的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与稻壳灰(100目;硅含量30%;炭含量10%)按照4:1的质量比混匀,得到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
所得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采用两种使用方法验证情况如下:
第一种使用方法为:
将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按照5kg/亩的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旋耕1遍,即可;
2014年5月13日,广西贵港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将水稻田酸性土壤中盐基饱和度提高10%,pH增加0.9(由5.5增至6.4)。
第二种使用方法为:
将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按照10kg/亩的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20cm深)即可;2014年6月12日,广西贵港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将玉米田酸性土壤中盐基饱和度提高9%,pH增加0.8(由4.9增至5.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矿粉(胶体级,500目)加入装有1L自来水的烧杯中,配成20g/L的悬浊液,然后在100摄氏度下高速(10000rpm)搅拌50分钟,静置10分钟后,弃去烧杯底部含杂质较多的悬浊液(0.2L),剩余的悬浊液凹凸棒土的纯度在80%以上,剩余的悬浊液为第一悬浊液。
(2)往第一悬浊液中,添加NaOH(3g/L)、KOH(1g/L)、Ca(OH)2(4g/L),然后在80摄氏度下搅拌(100rpm)80分钟,得到第二悬浊液,完成凹凸棒土的碱化(钠化、钾化和钙化)改性处理。
(3)往第二悬浊液中加入腐殖酸钠(2g/L),在60摄氏度下搅拌(100rpm)30分钟后,利用高能电子束(能量为10MeV,剂量为50kGy)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辐照,使腐殖酸接枝在碱化凹凸棒土表面上,然后在90摄氏度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200目,得到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
(4)将(3)中所得的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与稻壳灰(200目;硅含量50%;炭含量30%)按照7:3的质量比混匀,得到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
所得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采用两种使用方法验证情况如下:
第一种使用方法为:
将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按照10kg/亩的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旋耕3遍,即可;2014年5月13日,广西贵港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将水稻田酸性土壤中盐基饱和度提高15%,pH增加1.3(由5.5增至6.8)。
第二种使用方法为:
将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按照20kg/亩的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40cm深)即可;2013年5月18日,福建福州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将水稻田酸性土壤中盐基饱和度提高14%,pH增加1.2(由5.1增至6.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矿粉(胶体级,300目)加入装有0.8L自来水的烧杯中,配成15g/L的悬浊液,然后在90摄氏度下高速(8000rpm)搅拌40分钟,静置8分钟后,弃去烧杯底部含杂质较多的悬浊液(0.15L),剩余的悬浊液凹凸棒土的纯度在80%以上,剩余的悬浊液为第一悬浊液。
(2)往第一悬浊液中,添加NaOH(2g/L)、KOH(0.7g/L)、Ca(OH)2(3g/L),然后在70摄氏度下搅拌(80rpm)60分钟,得到第二悬浊液,完成凹凸棒土的碱化(钠化、钾化和钙化)改性处理。
(3)往第二悬浊液中加入腐殖酸钠(1.5g/L),在50摄氏度下搅拌(70rpm)25分钟后,利用高能电子束(能量为7MeV,剂量为40kGy)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辐照,使腐殖酸接枝在碱化凹凸棒土表面上,然后在70摄氏度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150目,得到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
(4)将(3)中所得的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与稻壳灰(150目;硅含量40%;炭含量20%)按照5:2的质量比混匀,得到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
所得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采用两种使用方法验证情况如下:
第一种使用方法为:
将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按照7kg/亩的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旋耕2遍,即可;2014年5月23日,广西贵港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将甘蔗田酸性土壤中盐基饱和度提高12%,pH增加1.1(由5.3增至6.4)。
第二种使用方法为:
将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按照15kg/亩的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30cm深)即可;2014年3月18日,湖南长沙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将水稻田酸性土壤中盐基饱和度提高11%,pH增加0.9(由5.3增至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矿粉加入装有0.5-1L自来水的烧杯中,且凹凸棒土矿粉具体为胶体级,200-500目,配成10-20g/L的悬浊液,然后在80-100摄氏度下搅拌30-50分钟,静置5-10分钟后,弃去烧杯底部含杂质较多的悬浊液0.1-0.2L,使得剩余的悬浊液中凹凸棒土的纯度在80%以上,剩余的悬浊液为第一悬浊液;
(2)往第一悬浊液中,添加浓度为1-3g/L的NaOH、浓度为0.5-1g/L的KOH、浓度为2-4g/L的Ca(OH)2,然后在50-80摄氏度下搅拌40-80分钟,得到第二悬浊液,完成凹凸棒土的碱化改性处理;
(3)往第二悬浊液中加入浓度为1-2g/L的腐殖酸钠,在40-60摄氏度下搅拌20-30分钟后,利用高能电子束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辐照,且高能电子束能量为5-10MeV,剂量为10-50kGy,使腐殖酸接枝在碱化后的凹凸棒土表面上,然后在50-90摄氏度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100-200目,得到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
(4)将步骤(3)中所得的腐殖酸-碱化凹凸棒土与稻壳灰按照4~7:1~3的质量比混匀,且所述稻壳灰具体为100-200目,硅含量30-50%,炭含量10-30%,即可得到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转速为5000-10000rp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转速为50-100r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搅拌转速为50-100rpm。
CN201510160687.XA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845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687.XA CN104845635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687.XA CN104845635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5635A CN104845635A (zh) 2015-08-19
CN104845635B true CN104845635B (zh) 2017-11-17

Family

ID=5384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687.XA Active CN104845635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56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4970B (zh) * 2016-03-10 2017-07-2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土壤混合矿物的盐基离子和硅风化计量关系估算方法
CN106083457A (zh) * 2016-06-14 2016-11-0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附子连作土地专用化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295A (zh) * 2016-08-29 2017-02-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无害化有机肥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7197A (zh) * 2013-09-10 2013-12-2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耐酸、保水、强效林业专用化肥技术及助剂
CN103483070A (zh) * 2013-09-10 2014-01-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受控化肥技术及助剂
CN103788960A (zh) * 2014-03-05 2014-05-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功能性肥料及修复剂
CN103937507A (zh) * 2014-03-31 2014-07-23 高程华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94799A (zh) * 2014-09-09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盐碱地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7197A (zh) * 2013-09-10 2013-12-2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耐酸、保水、强效林业专用化肥技术及助剂
CN103483070A (zh) * 2013-09-10 2014-01-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受控化肥技术及助剂
CN103788960A (zh) * 2014-03-05 2014-05-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功能性肥料及修复剂
CN103937507A (zh) * 2014-03-31 2014-07-23 高程华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94799A (zh) * 2014-09-09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盐碱地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Facile Approach To Remediate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Saline-Alkali Soil;Na Jiang, Dongqing Cai, et al.;《ACS Sustainable Chem. Eng.》;20150112;第3卷(第2期);第374-38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5635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1366B (zh) 一种富硒降镉叶面硅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10997B (zh) 一种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635B (zh) 一种酸性土壤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89181B (zh) 一种磁性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1921288B (zh) 一种膏状甲基硅醇钾钠高效防水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90684A (zh) 一种盐碱地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1557B (zh) 一种海藻酸封孔型缓释生态肥的制备方法
CN101798513A (zh) 一种土壤盐碱调理剂的配制方法
CN105110909A (zh) 一种海洋生物钙镁肥的制备方法
CN103468042A (zh) 具有负离子、远红外、除甲醛内墙乳胶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366A (zh) 一种花生种植保水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799A (zh) 一种盐碱地微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4072276B (zh) 一种可以活化土壤的生物有机复合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0602B (zh) 一种凝胶型盐渍土壤调理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012A (zh) 可降解包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219719A (zh) 一种富硒水矿化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03936504B (zh) 一种微纳米矿物硒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71295A (zh) 一种提高茶树对硒肥吸收效率的方法
CN107523280A (zh) 一种用于海水泥浆的增粘降滤失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1097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1282A (zh) 一种西兰花专用化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7798A (zh) 一种氨基酸纳米螯合钙的制备方法
CN104844359A (zh) 一种水稻田高效利用的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1481B (zh) 包埋甲霜灵的方法
CN106187598A (zh) 硅钙胶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