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1699B - 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41699B CN104841699B CN201410051623.1A CN201410051623A CN104841699B CN 104841699 B CN104841699 B CN 104841699B CN 201410051623 A CN201410051623 A CN 201410051623A CN 104841699 B CN104841699 B CN 1048416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ckness
- control
- agc
- gain
- devi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B21B37/20—Automatic gauge control in tandem m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通过与测厚仪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实施,该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测厚仪检测头部厚度信号;在头部运行延时n秒启动AGC;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厚度偏差;厚度偏差范围判断:在m秒内按照厚度偏差量取不同的增益系数KP;m秒后,按照另外一套厚度偏差划分区间取不同的增益系数KP;通过计算模块和数字模拟模块计算辊缝调节量;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至限幅升速发生器;以及通过AGC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生成的辊缝调节量,并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实时控制厚度。本发明可实现热连轧精轧厚度反馈分层、分段动态增益控制,以减少厚度超差和波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钢生产控制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热连轧机厚度自动反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板带厚度控制系统在整个生产过程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及合格率。一般情况下,热轧带钢厚度控制主要在精轧过程中实现,而精轧的厚度自动控制手段是实现厚度精度控制的强有力工具。其中的厚度反馈控制是保证带钢全长厚度控制的关键。
厚度反馈控制原理是:在精轧机出口处设置X射线测厚仪,根据精轧出口测厚仪检测的厚度偏差量即出口板厚的绝对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被反馈到各机架,以调整各机架辊缝和轧辊转速,从而使出口厚度差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达到最佳值。其厚度反馈控制的基本过程是在厚度监控调节器开始工作后,经过计算给出各个机架的辊缝调节量,分别发送到各个机架上去。
厚度监控的基本模型是一个积分调节器,进行厚度偏差的积分,其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厚度偏差值;In为辊缝调节量;kp为增益系数;
其中,厚度偏差:厚度检测值-厚度目标值,表示厚度实际偏离厚度目标的程度;增益:表示调节速度的参数,越大,调节速度越快,调节效果越显著。
该计算结果通过限幅和升速发生器之后,输送到压下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系统,再通过转换,和AGC一起生成辊缝调节量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
厚度反馈控制属于闭环反馈控制,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被广泛采用在冷热连轧精轧机组上。现有技术的AGC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测厚仪检测头部厚度信号→在延时n秒后,使监控AGC启动→实时检测厚度偏差→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闭环反馈控制生成辊缝调节量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控制厚度。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增益系数设置单一,没有与厚度检测偏差量对应。在实际控制中,如果增益系数设置大,厚度测量偏差小时,容易出现AGC超调现象,导致厚度曲线出现震荡即厚度调节速度快导致厚度波动;反之,如果增益系数设置小,厚度检测偏差大时,往往调节速度不够而导致厚度无法及时调整到位,造成厚度超差。在后者情况下,带钢头部一段距离在前面机架已咬钢,后续机架咬钢之前处于失张状态,带钢没有前向张力的情况下,轧制力大导致轧辊弹跳大,厚度易超厚,而且头部冷点加剧了超厚程度。
在带钢厚度判定标准中规定,头部厚度若干米(约10m)内不能保证控制精度。对于厚度自动控制而言,这段距离也不能直接反映带钢厚度的真正设定情况,但是如果数据经过一定的处理,这段距离的厚度实际可对带钢真正设定情况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举例如下:在无厚度反馈调节情况下,厚度曲线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1s内厚度检测偏差超过0.3m,1s后厚度偏厚;情况二:1s内厚度检测偏差在0.1~0.3m,1s后厚度正常;情况三:1s内厚度检测偏差在小于0.1m,1s后厚度偏薄;情况四:1s内厚度检测偏差在小于0m,1s后厚度显著偏薄;
以上各种情况带来以下问题:
1)如果厚度反馈的头部启动时刻早,则:
情况一:厚度反馈调节较为及时,有利于厚度控制;
情况二:厚度反馈进行了没有必要的调节,会导致厚度有偏薄趋势;
情况三:厚度反馈调节方向和期望方向相反,导致厚度偏薄明显;
情况四:由于头部1s检测厚度偏差为负,调节方向正确,但较小的调节量根本无法保证1s后的厚度控制情况。
2)如果厚度反馈的头部启动时刻晚,则:
情况一:厚度反馈调节不及时,导致厚度较长距离偏厚;
情况二:此种情况AGC调节量较小,对厚度控制较好;
情况三:调节方向正确,对厚度控制较好;
情况四:调节方向正确,但较小的调节量根本无法保证1s后的厚度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在目前控制条件下,厚度反馈启动时刻设置早、晚都不能保证各种情况厚度合理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可热实现连轧精轧厚度反馈分层、分段动态增益控制,以减少厚度超差和波动。
本发明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通过与测厚仪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实施,所述计算机系统设置有计算模块和数字模拟转换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连接限幅升速发生器、位置调节器;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测厚仪检测头部厚度信号;
在头部运行延时n秒启动AGC;
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范围判断:在m秒内按照厚度偏差量取不同的增益系数;m秒后,按照另外一套厚度偏差划分区间取不同的增益系数;
通过计算模块和数字模拟模块计算辊缝调节量;
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至限幅升速发生器;
通过AGC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生成的辊缝调节量,并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实时控制厚度。
所述计算模块是积分调节器。
所述厚度偏差范围判断是根据厚度检测偏差指定不同增益系数,厚度检测偏差量越大,指定大的增益系数越大。
本发明通过对精轧出口厚度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对厚度反馈增益进行分段控制,从而实现在需要厚度快速调节时实现机架辊缝的快速调节,而在需要缓慢调节的阶段保持稳定慢速度辊缝调节,防止超调和调节量不足,从而提高厚度控制的稳定性,减少厚度超差和波动。具体说,根据实时检测厚度偏差情况指定不同的调节增益,实现厚度偏差量大时快速调节和厚度偏差量小时缓慢调节,防止调节量不够或超调现象;根据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特性,将头部和中尾部指定不同的调节增益判断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热连轧厚度的AGC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方法中根据厚度检测偏差设定增益系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发明,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本发明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可热实现连轧精轧厚度反馈分层、分段动态增益控制,以减少厚度超差和波动。
在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前需定义术语如下:厚度偏差:厚度检测值-厚度目标值,表示厚度实际偏离厚度目标的程度;增益:表示调节速度的参数,越大,调节速度越快,调节效果越显著。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通过与测厚仪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实施,所述计算机系统设置有计算模块例如积分调节器和数字模拟转换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连接限幅升速发生器、位置调节器;如图2所示,该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测厚仪检测头部厚度信号;
在头部运行延时n秒启动监控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
实时检测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范围判断:在m秒内按照厚度偏差量取不同的增益系数;m秒后,按照另外一套厚度偏差划分区间取不同的增益系数;
通过积分调节器计算模块和数字模拟模块计算辊缝调节量;
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至限幅升速发生器;以及
通过AGC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生成的辊缝调节量,并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实时控制厚度。
后机架辊缝调节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式中:为厚度偏差值;In为后机架辊缝调节量;In-1为前机架辊缝调节量;kp为增益系数
将以上各步骤归纳如下:
通过测厚仪检测头部厚度信号→在延时n秒后,使监控AGC启动→实时检测厚度偏差→厚度偏差范围判断,取增益系数KP1→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闭环反馈控制生成辊缝调节量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控制厚度→在延时m秒后,实时检测厚度偏差→再厚度偏差范围判断,取增益系数KP2→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再闭环反馈控制生成辊缝调节量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控制厚度。
在上述方法中,在头部运行延时n秒启动AGC后,在m秒内按照厚度偏差量取不同的增益系数;m秒后,按照另外一套厚度偏差划分区间取不同的增益系数;根据厚度检测偏差指定不同增益系数,厚度检测偏差量越大,指定大的增益系数越大。
其中参数设置原则如图3所示,归纳如下:
对于头部m秒的偏厚段,厚度检测偏差值对应KP调整参数设置要体现出头部对带钢设定情况的预测作用,厚度检测偏差值处于a2~a3之间,KP采用较小的调节量KP13,随着偏差值的逐步较大,调节量也逐步加大。
对于头部m秒后,对于KP调整参数设置按照厚度测偏差值进行设定,但厚度偏差量在b2~b3之间,采用较小的调节量KP23,随着偏差量的进一步加大,调节量也逐步较大。根据厚度检测偏差对于增益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表中的推荐取值范围:
a1:450~550um;a2:250~350um;a3:-0.1~-0.05um;a4:-0.2~-0.1um
KP11>KP12>1>KP13;KP15>KP14>1>KP13;
KP21>KP22>1>KP23;KP25>KP24>1>KP23。
以下列举一个应用实例予以说明,以便能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特点和效果。
在该应用实例中,带钢头部通过测厚仪检测到厚度偏差,延时0.2秒后AGC启动,此时判断厚度偏差≥0.3mm,采用增益系数3,0.8秒之后,厚度偏差≥0.2mm,增益系数4,厚度偏差下降到≥0.15mm,增益系数2,然后厚度偏差下降到≤0.15mm,增益系数0.8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精轧出口厚度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对厚度反馈增益进行分段控制,从而实现在需要厚度快速调节时实现机架辊缝的快速调节,而在需要缓慢调节的阶段保持稳定慢速度辊缝调节,防止超调和调节量不足,从而提高厚度控制的稳定性,减少厚度超差和波动。具体说,根据实时检测厚度偏差情况指定不同的调节增益,实现厚度偏差量大时快速调节和厚度偏差量小时缓慢调节,防止调节量不够或超调现象;根据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特性,将头部和中尾部指定不同的调节增益判断标准。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通过与测厚仪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实施,所述计算机系统设置有计算模块和数字模拟转换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和AGC系统连接限幅升速发生器、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测厚仪检测头部厚度信号;
在头部运行延时n秒启动AGC;
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范围判断:在m秒内按照厚度偏差量取不同的增益系数KP;m秒后,按照另外一套厚度偏差划分区间取不同的增益系数KP;
通过计算模块和数字模拟模块计算辊缝调节量;
后机架辊缝调节量输出至限幅升速发生器;
通过AGC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生成的辊缝调节量,并送至位置调节器,完成辊缝调节以实时控制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是积分调节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偏差范围判断是根据厚度检测偏差指定不同增益系数,厚度检测偏差量越大,指定大的增益系数越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1623.1A CN104841699B (zh) | 2014-02-14 | 2014-02-14 | 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1623.1A CN104841699B (zh) | 2014-02-14 | 2014-02-14 | 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1699A CN104841699A (zh) | 2015-08-19 |
CN104841699B true CN104841699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384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51623.1A Active CN104841699B (zh) | 2014-02-14 | 2014-02-14 | 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416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9277B (zh) * | 2015-12-11 | 2018-01-23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轧机秒流量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570462B (zh) * | 2019-09-29 | 2022-09-09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带钢全长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 |
CN111570514B (zh) * | 2020-06-01 | 2022-05-03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极薄规格钛板的稳定生产方法 |
CN114393033B (zh) * | 2021-12-17 | 2024-04-05 | 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 一种酸连轧机组轧制0.24mm极薄料的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2003A (zh) * | 2001-06-14 | 2003-01-2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 |
CN1502424A (zh) * | 2002-11-20 | 2004-06-09 | Posco��ʽ���� | 带钢热精轧中的故障诊断设备和方法 |
CN1775394A (zh) * | 2005-11-29 | 2006-05-24 | 苏州有色金属加工研究院 | 铝板带轧机厚度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55515A (ja) * | 1994-11-30 | 1996-06-18 | Kawasaki Steel Corp | 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 |
JP2011088172A (ja) * | 2009-10-21 | 2011-05-06 | Kobe Steel Ltd | 冷間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及び板厚制御方法 |
-
2014
- 2014-02-14 CN CN201410051623.1A patent/CN1048416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2003A (zh) * | 2001-06-14 | 2003-01-2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 |
CN1502424A (zh) * | 2002-11-20 | 2004-06-09 | Posco��ʽ���� | 带钢热精轧中的故障诊断设备和方法 |
CN1775394A (zh) * | 2005-11-29 | 2006-05-24 | 苏州有色金属加工研究院 | 铝板带轧机厚度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热连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钟云峰等;《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5(第2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1699A (zh) | 2015-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80480B (zh) | 一种焊缝过机架时带钢头部厚度控制补偿方法 | |
CN104841699B (zh) | 热连轧厚度的具有增益分段控制的agc控制方法 | |
CN100493748C (zh) | 利用前滑自适应动态修正带钢厚度偏差的控制方法 | |
CN104226697B (zh) | 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速度控制方法 | |
CN101844155B (zh) | 一种轧机agc控制方法 | |
CN101934292A (zh) | 热轧带钢粗轧机组镰刀弯和楔形自动控制方法 | |
CN102688899B (zh) | 双机架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 | |
CN101995822A (zh) | 一种大时滞系统的灰色自抗扰控制方法 | |
JPH04288917A (ja) | 圧延ストリップの調節方法 | |
CN107913911B (zh) | 一种监视厚度控制对入口张力的前馈补偿方法及系统 | |
CN102950155A (zh) | 一种基于秒流量计算厚度的agc控制方法 | |
CN108213085B (zh) | 基于金属厚度控制模型的推理传感器 | |
US10095199B2 (en) |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ng device for rolling line | |
CN102485364B (zh) |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926453A (zh) | 确定单机架可逆冷轧机升降速轧制效率系数的方法 | |
CN102274863B (zh) | 具有pi参数限制的单机架轧机自动板厚控制方法 | |
CN103415818B (zh) | 用于信号滤波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过程的控制装置 | |
CN105983582A (zh) | 一种热连轧带钢的厚度反馈控制方法 | |
CN104668294A (zh) | 一种动态等厚度比楔形控制法 | |
CN102873106B (zh) | 一种平整机延伸率快速精确控制方法 | |
CN107999545A (zh) | 基于系统辨识与参数自适应的冷轧机秒流量厚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5499277B (zh) | 一种轧机秒流量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583236B (zh) | 冷轧带钢塑性系数的在线获取方法 | |
CN102601124A (zh) | 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 | |
JP5783925B2 (ja) | 熱間タンデム圧延ミ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熱間タンデム圧延ミル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