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0793A -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0793A
CN104840793A CN201510274341.2A CN201510274341A CN104840793A CN 104840793 A CN104840793 A CN 104840793A CN 201510274341 A CN201510274341 A CN 201510274341A CN 104840793 A CN104840793 A CN 104840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fever
pure chinese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43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FANGYU CULTURE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FANGYU CULTURE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FANGYU CULTURE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FANGYU CULTURE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43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0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0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0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8-18份,连翘10-20份,甘草3-8份,麦冬4-9份,地蚕2-8份,金银花3-9份,山药5-10份,积雪草5-10份,蜂胶2-5份,菖蒲5-10份,白茅根8-16份,荸荠5-15份。该纯中药退烧贴对小儿高热效果显著,不仅使患者更好的治疗小儿高热,还会治疗因为高热引起肺炎,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Description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急性高热: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小儿高热2.非感染性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长期高热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疾病病因:食史、疫水或禽畜接触史。起病后曾用药物名称、剂量、效果。是否曾行预防接种,有无气温过高或多汗、饮水不足情况。
在现有用于小儿高热的药物中,授权公告号 CN 102973834 B(申请号 201210568285.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高热咳喘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板蓝根1-50 份、连翘1-20 份、单叶铁线莲1-15 份、杏香兔耳风1-40 份、防风1-20 份、葛根1-30 份、蝉蜕1-20 份、白前1-20 份、白芥子1-20 份、生地黄1-40 份、竹茹1-20 份和霜桑叶1-50 份。授权公告号 CN 102188498 B(申请号 201110121320.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高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由下列原料的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各原料的重量份为:太子参331 ~ 999 份、三叶青331 ~ 999 份、抱石莲331 ~ 999 份、虎杖叶220 ~ 496 份。
随着中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用于小儿高热上,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中药用于小儿高热副作用小,承受痛苦小的优点,而中医治疗重视整体观念,重视综合治理,重视辨证施治,在治疗效果上更加显示出中药用于小儿高热的优势。中药有调节内分泌、用于小儿高热,改善气血循环,祛咳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治愈率高的治疗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制备方法。具有疗效好、周期短、价格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并且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8-18份,连翘10-20份,甘草3-8份,麦冬4-9份,地蚕2-8份,金银花3-9份,山药5-10份,积雪草5-10份,蜂胶2-5份,菖蒲5-10份,白茅根8-16份,荸荠5-15份。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优选的方案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12-14份,连翘13-18份,甘草4-7份,麦冬5-8份,地蚕4-6份,金银花5-7份,山药7-9份,积雪草6-9份,蜂胶3-4份,菖蒲7-9份,白茅根10-14份,荸荠8-13份。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更佳优选的方案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13份,连翘15份,甘草5.5份,麦冬6.5份,地蚕5份,金银花6份,山药8份,积雪草7.5份,蜂胶3.5份,菖蒲8份,白茅根12份,荸荠10份。
根据前面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3-7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4-8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90-100℃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3-6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0-20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5-1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2-4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1-5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15-25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2-6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10-20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山药皮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5-7分钟(优选的,山药皮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6分钟)。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用93-98℃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优选的,用95℃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用黄酒喷匀焖4-5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3-18分钟(优选的,用黄酒喷匀焖4.5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5分钟)。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6-0.8倍的白凡士林(优选的,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7倍的白凡士林)。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2-4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优选的,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3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18-23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3-5分钟(优选的,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20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4分钟)。
该纯中药退烧贴对小儿高热效果显著,不仅使患者更好的治疗小儿高热,还会治疗因为高热引起肺炎,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大青叶:味苦,性寒。归经归肝,心,胃,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治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连翘: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止咳平喘作用 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大剂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肝损伤、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地蚕: 别名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性味功效  甘,平。功能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适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金银花: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山药: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积雪草:基原:为双子叶植物伞形科积雪草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成分: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苷、参枯尼苷、异参枯尼苷,羟基积雪草苷,玻热模苷、破热米苷和破热米酸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药性:苦、辛,寒。归肝、脾、肾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是东方人的长寿药,可益脑提神。研究表明具有滋补、消炎、愈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疗效,对血液净化及免疫力有激活作用,因其可刺激深层皮肤细胞的更替。它是神经滋补剂,能提高记忆力,减轻精神疲劳;还可降血压,治疗肝病等。
蜂胶:抗菌作用。蜂胶能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霉、防腐,解决了抗生素只对单一微生物起作用的缺陷,且没有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抗病毒作用。蜂胶是天然的抗病毒物质,对多种病毒都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氧化作用。蜂胶被称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因肥胖、过度劳累、环境污染、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外界因素产生的过剩活性氧和自由基等废物。增强免疫力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容易被病毒侵害,蜂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抵抗病毒侵害的能力。
抗癌作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蜂胶在抑癌抗癌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促进细胞再生作用。蜂胶能够加快组织再生和伤口的愈合。美容养颜作用。蜂胶能够分解色素、平复皱纹、减缓衰老等,是女性美容佳品。镇痛作用。蜂胶在麻醉镇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预防肿瘤。蜂胶中含有丰富的抗癌物质,研究证明,癌症患者在服用蜂胶后,可缩小癌细胞且能减轻化疗、 放疗引起的副作用。十、抗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连续服用含非常多的黄酮类物质及具有非常强抗氧化能力的蜂胶,不仅可以减少过氧化脂质对血管的危害,防止血管硬化,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甘油三脂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可以降低过高的血压,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因而,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病人,常常服用蜂胶,对健康长寿颇有裨益。
菖蒲:别名九节菖蒲、水剑草、粉菖、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性味功效:辛,平或微温。入心、肝、脾经。鲜品气味浓郁,辛散之力较之干品更胜,故为宣气通窍之佳品。本品既长于芳香化湿、醒脾健胃,用于治疗湿浊阴滞中焦,气机不畅、胸脘闷胀、不思饮食诸症;且又能芳华痰浊,开窍宁神,用于治疗湿浊蒙蔽清窍所引起的神智昏乱,舌苔白腻之症;并擅治痰热堕滞心包所致的神识不清,抽搐等症。
白茅根:甘,寒。归经归肺、胃、膀胱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治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荸荠:别名马蹄、乌芋、地栗。性味功效:甘、寒。功能清热、化痰、消积、化疣。适用于温病消渴、黄疸、热淋、痞积、目赤、咽喉肿痛、赘疣等。预防急性传染病、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尿通便祛痰、消食除胀,调理痔疮或痢疾便血、妇女崩漏、阴虚肺燥、痰热咳嗽、咽喉不利、痞块积聚、目赤障翳、辅助退烧等功效。此外,荸荠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效果体现在:
(1)制备方法简单,提取效率高,能耗及损耗小,成本低;
(2)增加了药效成分,还增加了连翘的鲜香,但没有改变各原料制备的纯中药退烧贴的风味。
(3)长期服用本品对具有治疗小儿高热、咳嗽、惊厥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大青叶8份,连翘10份,甘草3份,麦冬4份,地蚕2份,金银花3份,山药5份,积雪草5份,蜂胶2份,菖蒲5份,白茅根8份,荸荠5份。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3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4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90℃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3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0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5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2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1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15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2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10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实施例2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5g):大青叶18份,连翘20份,甘草8份,麦冬9份,地蚕8份,金银花9份,山药10份,积雪草10份,蜂胶5份,菖蒲10份,白茅根16份,荸荠15份。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7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8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100℃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6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20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1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4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5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25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6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20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实施例3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大青叶12份,连翘13份,甘草4份,麦冬5份,地蚕4份,金银花5份,山药7份,积雪草6份,蜂胶3份,菖蒲7份,白茅根10份,荸荠8份。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4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5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93℃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4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3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6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2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2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18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3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13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实施例4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5g):大青叶14份,连翘18份,甘草7份,麦冬8份,地蚕6份,金银花7份,山药9份,积雪草9份,蜂胶4份,菖蒲9份,白茅根14份,荸荠13份。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6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7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98℃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5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8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5-1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4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4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23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5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18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实施例5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大青叶13份,连翘15份,甘草5.5份,麦冬6.5份,地蚕5份,金银花6份,山药8份,积雪草7.5份,蜂胶3.5份,菖蒲8份,白茅根12份,荸荠10份。
上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5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6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95℃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4.5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5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7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3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3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20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4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15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试验例1为验证实施例5所得纯中药退烧贴对用于小儿高热的疗效,本发明课题组随机选择400名有小儿高热方面疾病的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人,对照组200人,平均年龄25岁,实验组饮用本发明所得产品,实验例服用其他用于小儿高热的药物,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每天二贴,于早上起床和睡觉前更换。有效: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组别 药物类别 病例数 有效人数 有效率 自感症状变化
对照组 其他用于小儿高热的药物 200人 150人 75% 71%的人认为服用10天,不适病症没有明显变化,疼痛红肿症状更为严重。
实验组 服用本发明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 200人 198人 99% 95%的人认为服用10天,不适症状减轻,红肿改善。
经临床试验证明,饮用本发明用于小儿高热纯中药退烧贴与服用其他用于小儿高热的药物相比,能很好的起到用于小儿高热的作用,长时间的使用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本发明用于小儿高热纯中药退烧贴有效率为99%,因此本发明用于小儿高热纯中药退烧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高热纯中药退烧贴。

Claims (10)

1.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8-18份,连翘10-20份,甘草3-8份,麦冬4-9份,地蚕2-8份,金银花3-9份,山药5-10份,积雪草5-10份,蜂胶2-5份,菖蒲5-10份,白茅根8-16份,荸荠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12-14份,连翘13-18份,甘草4-7份,麦冬5-8份,地蚕4-6份,金银花5-7份,山药7-9份,积雪草6-9份,蜂胶3-4份,菖蒲7-9份,白茅根10-14份,荸荠8-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更佳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13份,连翘15份,甘草5.5份,麦冬6.5份,地蚕5份,金银花6份,山药8份,积雪草7.5份,蜂胶3.5份,菖蒲8份,白茅根12份,荸荠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用铁丝从山药块的中间穿过,置于无烟的炉火上,烤制外焦里脆,研磨成细粉待用;
(2)将步骤(1)的山药皮淘洗3-7遍,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4-8分钟,将煮好的山药皮和荸荠一同在烤箱内烤2分钟,荸荠去皮研磨成粉放于盘子内待用,山药皮与菖蒲混匀,用90-100℃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过滤,滤液待用;
(3)将大青叶、甘草、麦冬、地蚕、金银花、积雪草和白茅根洗净,用黄酒喷匀焖3-6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0-20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4)将步骤(1)所得细粉与步骤(3)所得细末混匀,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5-1倍的白凡士林,充分搅拌成膏状物待用;
(5)将连翘淘洗2-4遍,置于步骤(2)所得滤液中,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1-5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15-25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2-6分钟,出锅前放入步骤(2)所得荸荠粉,充分搅拌成稠膏,将胶布按照长10厘米,宽5厘米分割、在胶布的中间部位贴附一块药棉,在药棉上涂上稠膏,并密封10-20小时,装袋即得纯中药退烧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山药皮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5-7分钟(优选的,山药皮与鲜荸荠一同置于蒸笼上,大火烧开后在蒸煮6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用93-98℃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优选的,用95℃的热水浸泡至水完全变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用黄酒喷匀焖4-5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3-18分钟(优选的,用黄酒喷匀焖4.5小时,取出,置于烧热的锅内,炒1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6-0.8倍的白凡士林(优选的,加入混合细末重量0.7倍的白凡士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2-4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优选的,大火煎煮至沸腾,待沸腾3分钟后放入步骤(4)所得膏状物)。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纯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18-23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3-5分钟(优选的,充分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煨20分钟,加入蜂胶,停火稍焖4分钟)。
CN201510274341.2A 2015-05-27 2015-05-27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40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341.2A CN104840793A (zh) 2015-05-27 2015-05-27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341.2A CN104840793A (zh) 2015-05-27 2015-05-27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0793A true CN104840793A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4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4341.2A Pending CN104840793A (zh) 2015-05-27 2015-05-27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07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910A (zh) * 2016-06-21 2016-08-31 刘文峰 儿科护理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9543A (zh) * 2006-07-10 2007-01-24 左耀武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68373A (ja) * 2008-12-25 2010-08-05 Kowa Co ロキソプロフェン含有医薬組成物
CN104474045A (zh) * 2014-12-18 2015-04-01 郝贵华 治疗幼儿高热惊厥的中药贴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9543A (zh) * 2006-07-10 2007-01-24 左耀武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68373A (ja) * 2008-12-25 2010-08-05 Kowa Co ロキソプロフェン含有医薬組成物
CN104474045A (zh) * 2014-12-18 2015-04-01 郝贵华 治疗幼儿高热惊厥的中药贴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颜景夫等: "外感退热饮治疗外感高热508例", 《山东中医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910A (zh) * 2016-06-21 2016-08-31 刘文峰 儿科护理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8580B (zh) 清热解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05656A (zh) 一种治疗口腔炎的中药制剂
CN107308097A (zh) 一种化妆组成物
CN101926882A (zh) 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316A (zh) 防治鸡病的药粉
CN102266487B (zh) 治疗高脂血症的含葛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62125A (zh) 一种保健足贴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88781B (zh) 一种抑制癌肿及止痛的中药擦剂
CN101766799B (zh) 参附蜈蚣保健酒
CN103656048B (zh) 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4989A (zh) 治疗肺结核的中草药
CN104840793A (zh) 用于小儿高热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237A (zh) 治疗小儿腹泻的纯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4503A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7319A (zh) 一种修复剖腹产疤痕的药膏
CN1029496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8185055A (zh) 一种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1020B (zh) 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治疗的外敷软膏及其制法
CN103393940B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4840683A (zh) 一种治疗产后尿道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644A (zh)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
CN102406913A (zh) 一种治疗郁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40684A (zh)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引起的红肿的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1959B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
CN104922502A (zh)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