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8719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38719A CN104838719A CN201380063400.0A CN201380063400A CN104838719A CN 104838719 A CN104838719 A CN 104838719A CN 201380063400 A CN201380063400 A CN 201380063400A CN 104838719 A CN104838719 A CN 1048387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formation
- group
- arp
- dist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8—Caching of addresses or n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终端与对方终端交换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因特网协议(IP)分配所需的IP分配信息以及交换地址解析协议(ARP)所需的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终端基于所交换的至少一个信息建立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的主要通信链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个人计算机(PCs)的出现,已经创建了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获得并共享更多种信息的环境。按照意欲更快地接受服务的用户的需求,对高速地提供服务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最近,在广泛使用的Wi-Fi通信中,需要实施多个步骤以建立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然而,所述多个步骤导致了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通信服务用户的满意度,对于高速地建立通信链路的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技术方案
已经做出本公开,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以下描述的优点。相应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高速地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其中终端预先彼此交换建立主要通信链路所需的信息。
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其中在终端建立通信链路后,终端预先彼此交换网络服务所需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与对方终端交换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因特网协议(IP)分配所需的IP分配信息以及交换地址解析协议(ARP)所需的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并且基于所交换的至少一个信息建立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的主要通信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控制器,其与对方终端交换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因特网协议(IP)分配所需的IP分配信息以及交换地址解析协议(ARP)所需的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发射器/接收器,其基于所交换的至少一个信息建立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的主要通信链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例子的信号流程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终端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新终端加入预设的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在车辆控制系统中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以及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在家庭网络系统中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操作原理。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可能使本发明的主题不清楚时,包含在本文的已知的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然后,后述术语考虑到本公开内容的功能而定义,但也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或惯例改变。因此,将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做出它的定义。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例子的信号流程图。
参照图1,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终端的例子可以包括所有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终端。
第一终端100通过使用近场通信(NFC)技术向第二终端110发送发现信息元素(IE)、群组形成IE、因特网协议(IP)分配IE和地址解析协议(ARP)IE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从第二终端110接收发现信息元素(IE)、群组形成IE、浏览器、因特网协议(IP)分配IE和地址解析协议(ARP)IE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发现IE包括终端需要的用以发现对方终端的信息、该终端自身能够提供给对方终端的服务信息等。群组形成IE包括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协商角色(例如,群主或客户)时所需的信息。IP分配IE包括IP分配所需的信息。ARP IE包括交换ARP所需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将描述一个例子,其中终端通过使用NFC技术彼此交换发现IE、群组形成IE、IP分配IE和ARP IE。然而,终端可以通过使用蓝牙低功耗(BLE)技术彼此交换发现IE、群组形成IE、IP分配IE和ARPIE。
下文将详细描述一个操作,其中两个终端彼此交换发现IE、群组形成的IE、IP分配IE和ARP IE。
第二终端110在步骤101向第一终端100发送带外(OOB)消息(例如,切换请求消息),其包括发现IE、群组形成IE、IP分配IE和ARP IE中的至少一个。在此,发现IE包括发现第一终端100所需的信息以及第二终端110可以提供给第一终端100的服务信息。群组形成IE包括在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信息。IP分配IE包括IP分配所需的信息。ARP IE包括交换ARP所需的MAC地址信息。
第一终端100在步骤103向第二终端110发送OOB消息(例如,切换选择消息),其中包括发现IE、群组形成IE、IP分配IE和ARP IE中的至少一个。在此,发现IE包括发现所述第二终端110所需的信息以及第一终端100可以提供给第二终端110的服务信息。群组形成IE包括在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信息。IP分配IE包括IP分配所需的信息。ARP IE包括交换ARP所需的MAC地址信息。
在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在步骤101和步骤103中彼此交换群组形成IE之后,鉴于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中的每一个已发送的群组形成IE以及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中的每一个从对方终端已接收的群组形成IE,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中的每一个确定自己在Wi-Fi对等(P2P)连接中的角色。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考虑了在Wi-Fi P2P连接中第一终端100充当群主(GO),以及第二终端110充当客户的情况。
具体地,首先执行相关应用的第一终端100可以确定属于相关群组的客户,并且可以通过NFC标签化形成群组,同时期望自身成为GO。可替代地,在不执行相关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可以仅通过NFC标签化确定第一终端100为GO。在本例中,形成群组所需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OOB消息发送到客户。
然后,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中的每一个根据自己确定的角色确定IP地址,并且基于所确定的IP地址和通过使用ARP IE获取的MAC地址生成ARP表。ARP表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然后,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建立对应于主要通信连接的Wi-FiP2P连接。具体地,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在步骤105执行Wi-Fi保护设置(WPS)过程以及在步骤107执行Wi-Fi保护访问(WPA)的过程(例如,使用4次握手的认证过程),从而建立Wi-Fi P2P连接。当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终止建立Wi-Fi P2P连接,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110在步骤109彼此交换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通过OOB消息预先彼此交换建立Wi-Fi P2P连接过程所需的群组形成IE,从而使终端可以高速地建立Wi-FiP2P连接。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通过OOB消息预先交换在P2P连接建立之后的网络服务所需的IP分配IE和ARP IE,从而可以减少提供网络服务所需的时间。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终端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2,第一终端200包括控制器202和发射器/接收器204,并且第二终端210包括控制器212和发射器/接收器214。
在步骤220,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和第二终端210的控制器212通过OOB消息交换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步骤220,OOB消息可以通过使用NFC技术、BLE技术等进行交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群组形成信息包括在第一终端200和第二终端210之间协商角色(例如,GO或客户)所需的信息。IP分配信息包括IP分配所需的信息。ARP信息包括交换ARP所需的MAC地址信息。
换句话说,鉴于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自身已经发送的群组形成信息和从第二终端210的控制器212接收的群组形成信息,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确定第一终端200是GO终端还是客户终端。然后,根据所确定的角色,鉴于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自身已经发送的IP分配信息和从第二终端210的控制器212接收的IP分配信息,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确定自己的IP地址。
然后,鉴于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自身已经发送的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以及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自身已经从第二终端210的控制器212接收的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生成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ARP表。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举例描述了一个操作,其中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在生成ARP表之前确定其自身的角色和自身的IP地址。然而,上述操作可以类似地应用于第二终端200的控制器212。
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附加地与第二终端210的控制器212通过OOB消息交换发现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发现信息包括为发现对方终端所需的信息和终端自身能够提供给对方终端的服务信息两者。
在步骤230,第一终端200的发射器/接收器204建立自身和第二终端的210的发射器/接收器214之间的主要通信链路。主要通信链路的例子可以包括Wi-Fi P2P连接、蓝牙连接等。
虽然未示出,但是鉴于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生成的ARP表以及第一终端200的控制器202已确定的IP地址,第一终端200的发射器/接收器204向/从第二终端210的发射器/接收器214发送和接收网络服务数据。
下文将描述将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于不同的环境的例子。
(1)第一实施例:多个终端共享内容的例子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将举例描述一个环境,其中两个或多个终端临时共享内容(例如,照片、音乐、动态图像、地址簿等等)或会议期间共享会议材料。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参照图3,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310在步骤320中通过NFC标签化彼此交换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步骤320中,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通过OOB交换,并且NFC标签化由第一终端300的控制器302和第二终端310的控制器312执行。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举例描述了NFC标签化,并且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可以通过BLE通信交换。
第一终端300的控制器302和第二终端310的控制器312中的每一个通过在步骤320交换的群组形成信息确定自己的角色。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终端300被确定为GO和第二终端310被确定为客户的情况。
然后,鉴于在步骤320中交换的IP分配信息,第一终端300的控制器302根据自身预先确定的角色确定IP地址,并且鉴于在步骤320中已交换的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生成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ARP表。
在步骤330中,鉴于它们自己的角色,第一终端300和第二终端310高速地建立主要通信链路(即,Wi-Fi P2P连接)。鉴于第一终端300的控制器302已经生成的ARP表和第一终端300的控制器302已确定的IP地址两者,第一终端300的发射器/接收器304向/从第二终端310的发射器/接收器314发送和接收网络服务数据。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新终端加入预设的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参照图4,在步骤450,第一终端400处于建立在第一终端400和第二终端410之间的P2P连接的状态。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将描述第一终端400是GO终端以及第二终端410是客户终端的情况。
另外,新终端第三终端420可以通过NFC标签化在第三终端420与作为GO的第一终端400或作为客户的第二终端410之间形成NFC链路,并且可以与第一终端400或第二终端410交换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本例中,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第三终端420通过NFC标签化在第三终端420与作为GO终端的第一终端400之间形成NFC链路,并且与第一终端400交换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在步骤430中,第三终端420通过NFC标签化在第三终端420和作为GO终端的第一终端400之间形成NFC链路,并且与第一终端400交换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步骤430中,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通过OOB消息交换,并且NFC标签化由第一终端400的控制器402和第三终端420的控制器422执行。在本例中,第三终端420发送的群组形成信息包括指示包括第一终端400和第二终端410的群组当前已经形成的信息。另外,举例描述了NFC标签化,并且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可以通过BLE通信交换。
在第三终端420的控制器422接收来自第一终端400的包括指示群组形成的信息的群组形成信息之后,第三终端420的控制器422确定自己作为客户角色。然后,鉴于在步骤430交换的IP分配信息,第三终端420的控制器422根据预先确定的角色确定自身的IP地址,并且鉴于在步骤430中交换的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生成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ARP表。
此后,鉴于它们自己的角色,在步骤440,第一终端400和第三终端420高速地建立主要通信链路(例如,Wi-Fi P2P连接)。鉴于第一终端400的控制器402已经生成的ARP表与和第一终端400的控制器402已确定的IP地址两者,第一终端400的发射器/接收器404向/从第三终端420的发射器/接收器424发送和接收网络业务数据,。
(2)第二实施例:终端与车头单元共享内容的例子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将举例描述一个环境,其中便携式终端与安装在车辆中并控制车辆提供的所有功能的终端(例如,车头单元)共享内容或交换车辆的控制信息。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在车辆控制系统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第一终端500是便携式终端以及第二终端510是安装在车辆中并且控制车辆提供的所有功能的终端的情况。
在步骤530,通过NFC标签化,第一终端500和第二终端510彼此交换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步骤530,通过OOB消息交换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并且NFC标签化由第一终端500的控制器502和第二终端510的控制器512执行。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举例描述了NFC标签化,并且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可以通过BLE通信交换。
通过使用在步骤530交换的群组形成信息,第一终端500的控制器502和第二终端510的控制器512中的每一个确定自己的角色。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确定所述第一终端500和第二终端510都充当GO。
然后,鉴于在步骤530中交换的IP分配信息,第一终端500的控制器502根据自身预先确定的角色确定IP地址,并鉴于在步骤530中已交换的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生成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ARP表。
然后,在步骤540,鉴于它们自己的角色,第一终端500和第二终端510高速地建立主要通信链路(即,Wi-Fi P2P连接)。鉴于第一终端500的控制器502已经生成的ARP表和的第一终端500的控制器502已确定的IP地址两者,第一终端500的发射器/接收器504向/从第二终端510的发射器/接收器514发送和接收网络业务数据。
(3)第三实施例:终端与家电共享内容的例子
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将举例描述一个环境,其中便携式终端与家电共享内容或交换家电控制信息。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在家庭网络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例子的视图。
参照图6,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第一终端600是便携式终端,以及第二终端610可以是可安装在房子中的家电或任何终端。
在步骤630,第一终端600和第二终端610通过NFC标签化彼此交换的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步骤630中,通过OOB消息交换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并且NFC标签化由第一终端600的控制器602和第二终端610的控制器612执行。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举例描述了NFC标签化,并且发现信息、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可以通过BLE通信交换。
通过使用在步骤630交换的群组形成信息,第一终端600的控制器602和第二终端610的控制器612中的每一个确定其自身的角色。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600和第二终端610都充当GO的情况。
然后,鉴于在步骤630交换的IP分配信息,第一终端600的控制器602根据自身预先确定的角色确定IP地址,并鉴于在步骤630中IP已交换的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生成表示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ARP表。
然后,在步骤640,鉴于它们自己的角色,第一终端600和第二终端610高速地建立主要通信链路(即,Wi-Fi P2P连接)。鉴于第一终端600的控制器602已经生成的ARP表以及第一终端600的控制器602已确定的IP地址两者,第一终端600的发射器/接收器604向/从第二终端610的发射器/接收器614发送和接收网络服务数据。
虽然已经在本公开内容的详细描述中描述了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可以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做出各种修改。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被定义为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定义。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任何这样的软件可以存储在例如,诸如ROM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诸如RAM、存储器芯片、存储设备或存储器IC的存储器,或例如CD、DVD光碟、磁盘或磁带的可记录光学或磁介质,而不考虑它的擦除能力或它的重录能力。也可以理解的是,包括在移动终端中的存储器是适于存储包括指令的程序的机器可读设备的一个例子,所述指令由处理器设备运行以由此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因此,本公开包括程序用于实现在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代码,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程序的机器(计算机等)可读的存储介质。此外,如上述这样的程序可以通过任意介质电子地传送,例如通过电缆或无线连接传送的通信信号,并且本公开适当地包括其等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从提供程序的设备接收程序,并且可以存储所接收的程序,所述程序提供设备有线或无线地连接到终端。该程序提供装置可包括程序,其包括执行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指令,存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需的信息等的存储器,与电子装置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响应于来自所述电子装置的请求或自动地发送相应的程序到发送/接收装置。
Claims (16)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由终端与对方终端交换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因特网协议(IP)分配所需的IP分配信息以及交换地址解析协议(ARP)所需的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
基于所交换的至少一个信息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建立主要通信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与对方终端交换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包括群组形成信息,则基于所述群组形成信息确定终端是群主终端还是客户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与对方终端交换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包括IP分配信息,则鉴于所述IP分配信息和基于所述群组形成信息确定终端是群主终端还是客户终端的结果,确定终端的IP地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与对方终端交换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包括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则鉴于所述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生成表示IP地址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之间映射关系的ARP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鉴于终端的IP地址和ARP表,由终端向/从对方终端发送和接收网络服务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与新的终端交换在新的终端与终端和对方终端中的一个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新的终端与终端和对方终端中的一个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包括指示已经形成包括终端和对方终端的群组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通过带外(OOB)消息交换。
9.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控制器,其与对方终端交换在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因特网协议(IP)分配所需的IP分配信息以及交换地址解析协议(ARP)所需的ARP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
发射器/接收器,基于所交换的至少一个信息建立终端与对方终端之间的主要通信链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如果与对方终端交换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包括群组形成信息,则控制器基于所述群组形成信息确定终端是群主终端还是客户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如果与对方终端交换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包括IP分配信息,则控制器鉴于所述IP分配信息和基于所述群组形成信息确定终端是群主终端还是客户终端的结果确定终端的IP地址。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如果与对方终端交换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包括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则控制器鉴于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生成表示IP地址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ARP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鉴于终端的IP地址和ARP表,发射器/接收器向/从对方终端发送和接收网络服务数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新的终端交换在新的终端与终端和对方终端中的一个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新的终端与终端和对方终端中的一个协商角色时所需的群组形成信息包括指示已经形成包括终端和对方终端的群组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群组形成信息、IP分配信息和ARP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通过带外(OOB)消息交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139925 | 2012-12-04 | ||
KR20120139925 | 2012-12-04 | ||
PCT/KR2013/011151 WO2014088308A1 (en) | 2012-12-04 | 2013-12-04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communication 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38719A true CN104838719A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088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3400.0A Pending CN104838719A (zh) | 2012-12-04 | 2013-12-0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319559A1 (zh) |
EP (1) | EP2929750A4 (zh) |
KR (1) | KR20140071937A (zh) |
CN (1) | CN104838719A (zh) |
WO (1) | WO2014088308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12504A1 (en) * | 2006-09-27 | 2008-09-04 | Mukundan Venkataraman | Dynamic stack-based networks for resource constrained devices |
US20100070758A1 (en) * | 2008-09-18 | 2010-03-18 | Apple Inc. | Group Formation Using Anonymous Broadcast Information |
WO2011153269A1 (en) * | 2010-06-01 | 2011-1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homed peer-to-peer network |
WO2012111999A2 (en) * | 2011-02-19 | 2012-08-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nfc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20120233266A1 (en) * | 2011-03-11 | 2012-09-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eer-to-peer group with renegotiation of group own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28232B2 (en) * | 2002-03-15 | 2004-04-27 | Mesh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configuration and discovery of IP to MAC address mapping and gateway presence in wireless peer-to-peer ad-hoc routing networks |
WO2010006100A1 (en) * | 2008-07-11 | 2010-01-14 |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 Ip assignment scheme for dynamic peer-to-peer networks |
KR101085629B1 (ko) * | 2009-03-16 | 2011-11-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에서 ⅰp 통신의 네트워크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8224246B2 (en) * | 2010-05-10 | 2012-07-17 | Nokia Corporation |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setup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
US9043395B2 (en) * | 2011-04-30 | 2015-05-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egating group ownership in a Wi-Fi peer to peer network |
US9288228B2 (en) * | 2011-08-05 | 2016-03-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nection setup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TR201900801T4 (tr) * | 2011-09-13 | 2019-02-21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Yerleşme sistemi aracılığıyla kablosuz lan bağlantısı el değiştirmesi ve jenerik ağ cihazı sürücüsü. |
CN103138806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 连接建立方法、连接建立模块和终端设备 |
WO2013184128A1 (en) * | 2012-06-08 | 2013-12-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ecure wireless peer-peer connection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
US10158602B2 (en) * | 2012-12-04 | 2018-12-18 | Samsung Electronic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3
- 2013-12-04 KR KR1020130149817A patent/KR2014007193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12-04 US US14/649,808 patent/US2015031955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12-04 WO PCT/KR2013/011151 patent/WO201408830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2-04 CN CN201380063400.0A patent/CN104838719A/zh active Pending
- 2013-12-04 EP EP13859701.8A patent/EP2929750A4/en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12504A1 (en) * | 2006-09-27 | 2008-09-04 | Mukundan Venkataraman | Dynamic stack-based networks for resource constrained devices |
US20100070758A1 (en) * | 2008-09-18 | 2010-03-18 | Apple Inc. | Group Formation Using Anonymous Broadcast Information |
EP2166788A1 (en) * | 2008-09-18 | 2010-03-24 | Apple Inc. | Group formation using anonymous broadcast information |
WO2011153269A1 (en) * | 2010-06-01 | 2011-1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homed peer-to-peer network |
WO2012111999A2 (en) * | 2011-02-19 | 2012-08-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nfc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20120233266A1 (en) * | 2011-03-11 | 2012-09-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eer-to-peer group with renegotiation of group owner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WI-FI ALLIANCE TECHNICAL COMMITTEE P2P TASK GROUP: "《Wi-Fi Peer-to-Peer (P2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1.2》", 14 December 201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40071937A (ko) | 2014-06-12 |
EP2929750A1 (en) | 2015-10-14 |
EP2929750A4 (en) | 2016-07-20 |
WO2014088308A1 (en) | 2014-06-12 |
US20150319559A1 (en) | 2015-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7809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RU2639299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хост, устройство-клиент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тыковки в динамическом окружении для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х клиентов | |
CN104854916B (zh) | 采用直接无线电信号进行设备到设备发现 | |
US765684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bluetooth for WLAN service authentication and discovery | |
US9843886B2 (en) | User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enabled gateway | |
US9204390B2 (en) | Energy-saving mobile node control method using wireless multi-interfaces | |
KR101674903B1 (ko) | 개인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0121902B (zh) | 一种通信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 |
US20150334516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
US20150230283A1 (en)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
CN102308290B (zh) | 用于在云计算环境中传输虚拟化数据的方法 | |
EP281305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wireless devices | |
CN103891396A (zh) | 在wi-fi直接连接的建立中确定组所有者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5814915B (zh) | 在连接建立之后切换至通告定位符 | |
US9270571B2 (en) | Router collaboration | |
CN105281809A (zh) | 辅助蓝牙低功耗设备配对的方法及系统 | |
JP2017528074A5 (zh) | ||
CN102612033B (zh) | 具有瘦无线接入点功能的手机以及其通信方法 | |
KR20100071827A (ko) | 모바일 게이트웨이 장치 및 이의 ip 기반 서비스 연결방법 | |
CN103442328B (zh) | 一种物联网终端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13794996B (zh) |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4519061A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451367A (zh)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 |
KR101072717B1 (ko) | 근거리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무선 인터넷 공유 방법 및시스템 | |
CN104838719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