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3079A - 储水式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储水式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3079A
CN104833079A CN201410487705.0A CN201410487705A CN104833079A CN 104833079 A CN104833079 A CN 104833079A CN 201410487705 A CN201410487705 A CN 201410487705A CN 104833079 A CN104833079 A CN 104833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combustion chamber
type electric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77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3079B (zh
Inventor
张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 Rong Edifice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in Rong Edifice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 Rong Edifice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Xin Rong Edifice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877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3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3079A/zh
Priority to TW104129832A priority patent/TWI591302B/zh
Priority to HK15109713.0A priority patent/HK120947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3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3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热水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水式热水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用于储水;至少一个炉芯运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内,所述炉芯运水器包括:炉芯运水器罩座,其底部开设有多个炉芯运水器的入水孔;加热管,设置于炉芯运水器罩座内;炉芯运水器循环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顶部;炉芯出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连接。借此,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已加热的热水所储存的潜热混合新产生的热水,使储水式热水器在低能量的情况下达到接近即开即用的功能。

Description

储水式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水式热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储水式热水器,以电热管将储水箱内的水加热,利用较大的储水容量而储存的能量潜热(latent heat),当预定加温到某一高温度,例如50℃,由恒温器操作暂停电热管,当使用者开始使用储水器作沐浴用途,流出的热水会被流入的室温水填补空间,例如室温水的温度为20℃,会对储水箱内的水温降低,恒温器操作重新启动电热管,在热量流走速度较加热速度快时,热水器只能维持沐浴水温(例如40℃)一特定时间,例如20分钟。加热器可有不同方案安装在储水箱内或外面,例如一发明名称为“电热水器改良”,申请号为TW M478120U台湾专利中即采用上述结构,该专利中提供的电热水器使整体水温以热水向上冷水向下形式对流而形成平均温度大致一样。但是,这样的热水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要电热管将整个储水箱的水体加热后才可再用,即储水箱式电热水器不能持续使用,中间要停顿并加热后才可再持继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增加一个加热炉芯在储水箱内,电热管设置在加热炉芯内,加热炉芯限定了直接受热的水体,由于加热炉芯的体积相对储水箱的体积较少,要加热加热炉芯内的水体达到某一高温度所须时间大大减少,在发明名称为“环保型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申请号为CN 02149630.7(WO 2004/055447)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设有辐射热收集器(相当于加热炉芯),其设有一辐射热吸收管(连接到冷进水导管)、一直接注热水导管、作为引导冷水进入辐射热收集器及热水输出辐射热收集器。其缺点是当使用热水器作沐浴或其它用途时,大部份热水从辐射热收集器中输出,其利用热水注射喷咀7,在‘直注快速增热式’的操作情况(参见WO 2004/055447版的说明书第6页第5-18行),以文氏管原理吸取储水箱顶部的水与收集器内的热水混合。实际上,除了因为初始辐射热收集器因加热而令部份水体气化外,辐射热收集器内的水体容量不变,即输出辐射热收集器的热水所引起的真空会以输入的冷水所填满,所以文氏管原理在热水注射喷咀7效用不大,即在这种操作模式时辐射热收集器外的水对流不足。在‘直注循环储水式’的操作情况,(参见WO2004/055447版的说明书第6页第19-第7页3行),辐射热收集器的热水直接射向储水箱顶部,只以其喷射力将热水带到顶部,并依靠这种喷力将热水向下推,与自然热向上升的对流力扩衡,不利于实现将整个储水箱的水温尽量平均。
综上可知,现有的储水式热水器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水式热水器,以实现利用已加热的热水所储存的潜热混合新产生的热水,使储水式热水器在低能量的情况下达到接近即开即用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水式热水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用于储水;
至少一个炉芯运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内,所述炉芯运水器包括:
炉芯运水器罩座,其底部开设有多个炉芯运水器的入水孔;
加热管,设置于炉芯运水器罩座内;
炉芯运水器循环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顶部;
炉芯出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连接。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顶部。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还包括:
第一进水管,其一端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一进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内胆,并且处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顶部的近端;
第一入水探计管,设置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顶部的近端,探测所述第一进水管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
炉内探计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探测所述炉芯出水管底部近端的水体的第二水温,并向温控器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二水温;
温控器,连接于所述加热管,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水温的信息和第二水温的信息控制所述加热管的工作。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加热管;或者
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的平均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加热管。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加热管;或者
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的平均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加热管。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40℃~50℃;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50℃~60℃。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呈圆柱体形或者长方体形或者圆台体形。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壁厚大于所述加热管的横截面的直径;和/或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管的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还包括:
出水探计管,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的水管内;或者贴近于所述出水口的水管;所述出水探计管探测所述出水口的水体的第三水温,并向显示装置传送所述第三水温;
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外表面,显示所述第三水温的信息。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底部;和/或
所述炉芯出水管的一端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出水管呈一倒放U字形,并且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的所述炉芯出水管的管长小于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的所述炉芯出水管的管长。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顶部。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还包括:
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内用于储水;
第二进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胆,其一端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二进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内胆;
第二入水探计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的近端,探测所述第二进水管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第一内胆的顶部和第二内胆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交换管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和第二内胆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二交换管连接。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第一进水管呈一倒放U字形,其连接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一进水口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管长大于处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顶部的近端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管长。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第二进水管呈一倒放U字形,其连接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二进水口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长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入水探计管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长。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还包括:
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二内胆的顶部。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顶部距离所述第一内胆顶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底部距离所述第一内胆底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1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管的间隙大于等于1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直径为7.6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入水孔的直径的范围为5~6毫米;或者
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的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高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的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
根据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所述炉芯运水器由金属材质制成;
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为41厘米;或者
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为27厘米。
本发明通过将储水式热水器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胆和至少一个炉芯运水器,炉芯运水器的炉芯运水器罩座限制加热水的体积,同时利用其炉芯运水器循环管将热水引入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以及利用炉芯出水管将热水引入到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在使用热水时,使进水口处的室温水通过炉芯运水器的入水孔进入炉芯运水器;利用炉芯运水器内的热水不断加热,炉芯运水器内热水比冷水轻的原理,冷水会向第一内胆的炉芯运水器的底部的入水孔冲入炉芯运水器内部来补充水,使储水式热水器的第一内胆内不断进行运水。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储水式热水器更能够在低能量的情况下使储水式热水器达到接近即开即用的功能,同时也利用了已加热的热水所储存的潜热混合新产生的热水,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储水式热水器综合了现有储水式热水器及即热式热水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芯运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双内胆的储水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6,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储水式热水器100,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内胆10,所述第一内胆10用于储水;
至少一个炉芯运水器20,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10内,所述炉芯运水器20包括:
炉芯运水器罩座30,其底部开设有多个炉芯运水器20的入水孔32;
加热管31,设置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内;
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的顶部;
炉芯出水管5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10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口33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储水式热水器100包括第一内胆10,该第一内胆10存储水,包括冷、热水。在该第一内胆10内设置有炉芯运水器20。该炉芯运水器20具有炉芯运水器罩座30,并且在该炉芯运水器罩座30内设置有加热管31。炉芯运水器罩座30限定加热管31直接可加热的水体的体积,这个体积越小,炉芯运水器罩座30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水体与加热管31的距离越近。因此,炉芯运水器20内水体升温越快,由此用户在使用储水式热水器100的过程中,无需等待过长水加热的时间,一般小于5分钟,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器需要等待至少15分钟以上的时间。另一方面,冷水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底部的入水孔32及由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底边对上距离空间进入炉芯运水器20,水受热后向上升,并透过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使第一内胆10内的水开始运行,所以可以使用户不用等待太久的时间便可以使用热水。即这些热水分别进入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和炉芯出水管50,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可以将热水带到第一内胆10的顶部,使第一内胆10内的冷热水充分混合,利用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已加热水的热潜能使低温水快速加热。炉芯出水管50则可以将热水运送到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口,能够快捷的供应热水。同时,用户在使用热水时,首先使用的将会是先加热的热水。因此,该实施例提供的储水式热水器100能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由于该实施例利用了炉芯运水器20内的热水不断加热,利用热水比冷水轻的原理,冷水会向第一内胆10的炉芯运水器20的底部的入水孔32冲入炉芯运水器20内部来补充水,所以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第一内胆10内不断进行运水的物理原理。较好的,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另一端伸向第一内胆10的顶部。此结构设计利用储水式热水器100潜热的利用,使冷热水充分流动。
优选的,炉芯运水器罩座30呈圆柱体形或者长方体形或者圆台体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柱体形,由这些柱体限定加热水的体积。为了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壁厚设计为大于加热管31的横截面的直径;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内壁与加热管31的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利用炉芯运水器罩座30内水流的流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炉芯运水器20可以为圆柱体形(如图1所示),其大小可以其内壁约比加热管31大,加热管31与炉芯运水器20的内壁间距在1cm大小或以上。
参见图1~图6,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还包括:
第一进水管60,其一端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底部的第一进水口34,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内胆10,并且处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的近端;
第一入水探计管70,设置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的近端,探测所述第一进水管60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90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
炉内探计管80,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10的底部,探测所述炉芯出水管50底部近端的水体的第二水温,并向温控器90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二水温;
温控器90,连接于所述加热管3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水温的信息和第二水温的信息控制所述加热管31的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进水管60一端连接于第一进水口34,另一端伸入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的近端;由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处于第一内胆10的中部,炉芯运水器罩座30内的水在加热后会上升,因此在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近端处的水温会比较高。所以可以将冷水,或者说是室温水在进入第一内胆10时,带入到水温较高的区域,充分利用该处热水的热潜能。第一入水探计管70则设置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的近端,即将靠近于第一进水管60的出水处,能够准确快速的探测所述第一进水管60的水体的第一水温的偏差,并向温控器90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炉内探计管80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10的底部,能够准确快速探测所述炉芯出水管50底部近端的水体的第二水温。由于第一入水探计管70、炉内探计管80能够准确的探测相关区域的水温,因此,温控器90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水温的信息和第二水温的信息控制所述加热管31的工作,适时的开启或者关闭加热管31,使储水式热水器100能够迅速的供应热水,且节能。
优选的,温控器90在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加热管;或者温控器90在所述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的平均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加热管。由于,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是能够较为代表第一内胆10中当前的水温的温度,所以在这两者的温度,或者这两者的平均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则表明当前第一内胆10中的水需要加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40℃~50℃;这个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预设温度为40℃或者45℃或者50℃,该温度通常是沐浴时的最佳温度,但是由于有室温水的不断补入,因此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储水式热水器100出水口33出水的温度将低于40℃或者45℃或者50℃,即低于预设温度。所以需要启动加热管31加热储水式热水器100内的水。另一方面,温控器90在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关闭所述加热管;或者所述温控器90在所述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的平均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加热管。如上所述的原理,在上述两者的温度,或者这两者的平均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表明当前第一内胆10中的水需要暂停加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50℃~60℃;这个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预设温度为50℃或者55℃或者60℃,该第二预设温度对于沐浴来说的温度太高,由于有室温水的不断补入,因此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入口的出水的温度将高于第二预设温度达到适宜沐浴的40℃或者45℃,所以关闭加热管31停止加热水。当然,第二预设温度还可以是其他的温度,例如80℃或者90℃,在达到该温度后,关闭加热管31停止加热水,储水式热水器100保温一段时间。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温控器90为一电子智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储水式热水器100还包括:
出水探计管101,设置于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口33的水管内;或者贴近于出水口33的水管;出水探计管101探测出水口33的水体的第三水温,并向显示装置传送所述第三水温;
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外表面,显示所述第三水温的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储水式热水器100还设置有出水探计管101,通过该出水探计管101探测出水口33的水体的第三水温,该第三水温为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温度,即为用户使用该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热水的温度,该温度由外置设置显示装置显示,提示用户当前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温度。具体的,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口33设置于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底部。即可与储水式热水器100入水口平行设置。此外,炉芯出水管50的一端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这样的结构设计将便于热水的排出,以及潜热的利用。
参见图1~图6,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炉芯出水管50呈一倒放U字形,并且连接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的炉芯出水管50的管长小于伸向第一内胆10的底部的炉芯出水管50的管长。这样的设置,可以将炉芯运水器罩座30内加热的热水直接从炉芯运水器罩座30内引出到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口33。同时其弯管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其管内的热水的热潜能,处理第一内胆10中的混合水。此外,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另一端伸向第一内胆10的顶部。由于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垂直设计,因此可以更快捷的处理第一内胆10中的运水及更快供应热水。而将第一进水管60设置为呈一倒放U字形,并且其连接于储水式热水器100底部的第一进水口的第一进水管60的管长大于处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顶部的近端的所述第一进水管60的管长。由此,可以将室温水引入到储水式热水器100的中部,更高效的处理引入的室温水(冷水)。储水式热水器100包括放水口81
在图3~图6中,储水式热水器100的运水系统包括了两种状态,其中,图3和图5所示为关上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热水时,第一内胆10中的运水状态;图4和图6所示为出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热水时,第一内胆10中的运水状态。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内胆10中箭头所示的高温水、低温水、中温水的运行途径可以获知,在关上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热水时,将第一内胆10加热到标准温度,同时由炉芯运水器20会产生冷热物理循环,由炉芯运水器20顶部排出热水,循环在炉芯运水器20底部处比较低温的低温水再加热,直到第一内胆10内所有热水达到标准温度,做到最好的水物理循环。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内胆10中箭头所示的高温水、低温水、中温水、进入第一进水管60的水的运行途径可以获知,出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热水时,把储水式热水器100炉芯运水器20立即加热出水,也在第一内胆10中进行冷热循环。因此,炉芯运水器20的设计比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器相比,可以达到速热的效果,储水保温以后,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出水温度更高。
参见图7,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储水式热水器100还包括:
第二内胆103,所述第二内胆103内用于储水;
第二进水管104,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胆103,其一端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底部的第二进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内胆103;
第二入水探计管105,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104的出水口的近端,探测所述进水管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90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
在该实施例中,储水式热水器100可以具有多个内胆,例如两个内胆,包括第一内胆10和第二内胆103。双胆是外形为两个储水箱,储水式热水器100设置为两个储水箱或双胆将加大储水式热水器100储水的水体,加大水体即增加潜热(latent heat),即在储水式热水器100通电加热备用时。大的储水体积增加的同时,也将增加储存能量。一般来说,当使用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热水用作沐浴时热水器加入室温水(或冷水)时,因为有较大潜热而减慢水体降温速度。相反,大体积的储水的体积增加了预热所须时间。但是,在该实施例中以炉芯运水器20限定一个较小的直接加热水体的体积,但同时加大储水量,即当不是直接使用热水时,炉芯运水器20加热并传送热水到储水式热水器100内的炉芯运水器20之外的水体位置,实现以间接方式对整个储水式热水器100的第一内胆10和第二内胆103的水体加热。
优选的,在第一内胆10内设置有炉芯运水器20,而在第二内胆103内不设置炉芯运水器20,进水管不设置在第一内胆10上,而设置在第二内胆103内,即第二内胆103中设置第二进水管104。同时,第二入水探计管105设置于第二进水管104的出水口的近端,探测所述第二进水管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90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由此,加大了储水式热水器100储水能力,同时也保持了高能效。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第一内胆10的顶部和第二内胆103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交换管108连接;和/或
第一内胆10的底部和第二内胆103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二交换管107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内胆10与第二内胆103的顶部及底部各有一管道相连,交换顶部的热水及底部的较低温水体,即第一交换管108将交换第一内胆10与第二内胆103顶部的热水;第二交换管107将交换第一内胆10与第二内胆103底部的较低温水。同样的,如同第一进水管60的设置,第二进水管104呈一倒放U字形,并且其连接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底部的第二进水口的所述第二进水管104的管长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入水探计管105的所述第二进水管104的管长。优选的,炉芯运水器20还包括: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其一端垂直连接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部,另一端伸向第二内胆103的顶部,以从炉芯运水器20引热水到第二胆的顶部。同样的,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顶盖垂直连接,将利于炉芯运水器罩座30热水运输。
上述包括两个内胆的储水式热水器100在使用时,操作原理与只有一个第一内胆10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原理一样。冷水(室温水)加到第二内胆103,因为第一内胆10,特别是炉芯运水器20内的水体由炉芯出水管50所接连的沐浴花洒流出,第一内胆10内出现负压,冷水进入第二内胆103,第二内胆103内水体流向第一内胆10并经过炉芯运水器20的入水口进入炉芯运水器20。热水器在备用时,由温控器90控制炉芯运水器20的加热管31开关。即在储水式热水器100的出水口为关闭,并无水体流出储水式热水器100。加热管31是对整个储水式热水器100内水体加热。由于炉芯运水器20内水体受热,相对炉芯运水器20底部进入的水体温度为高,因温水向上升的原理,带动炉芯运水器20内水体全体上升,经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流向第二内胆103顶部,第二内胆103顶部热水也会部份流向第一内胆10,并因大压力及冲力将第一内胆10及第二内胆103内水体向下压,将第二内胆103内底部较冷水流向第一内胆10,并进入炉芯运水器20。以上动作为完成水体的流动向整个第一内胆10及第二内胆103内水体加热。
参见图1~图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的顶部距离第一内胆10顶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厘米;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底部距离第一内胆10底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1厘米;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内壁与加热管31的间隙大于等于1厘米;炉芯运水器罩座30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直径为7.6厘米;炉芯运水器20入水孔的直径的范围为5~6毫米。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储水式热水器100包括双胆时,同样适用。即在包括双胆时,炉芯运水器循环管40的顶部距离第二内胆103顶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厘米。
另外,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为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100时的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高度,高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为低压式(花洒式)的储水式热水器100时的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高度。例如,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为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100时,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高度为41厘米,并设有温度压力阀108及防真空阀及109;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100为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100时,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30的高度为27厘米。所述炉芯运水器20由金属材质制成。这些例如,铁、铜、铝、生铁及任何合金等合成化工原料。此外,6000W的储水式热水器100在使用热水的过程中,只需等待5分钟以下的时间便可以供应热水长达2小时,出水的温度也不小于40℃。每分钟的出水量能够达到3.5公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储水式热水器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胆和至少一个炉芯运水器,炉芯运水器的炉芯运水器罩座限制加热水的体积,同时利用其炉芯运水器循环管将热水引入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以及利用炉芯出水管将热水引入到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在使用热水时,使进水口处的室温水通过炉芯运水器的入水孔进入炉芯运水器;利用炉芯运水器内的热水不断加热,炉芯运水器内热水比冷水轻的原理,冷水会向第一内胆的炉芯运水器的底部的入水孔冲入炉芯运水器内部来补充水,使储水式热水器的第一内胆内不断进行运水。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储水式热水器更能够在低能量的情况下使储水式热水器达到接近即开即用的功能,同时也利用了已加热的热水所储存的潜热混合新产生的热水,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储水式热水器综合了现有储水式热水器及即热式热水器的优点。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用于储水;
至少一个炉芯运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内,所述炉芯运水器包括:
炉芯运水器罩座,其底部开设有多个炉芯运水器的入水孔;
加热管,设置于炉芯运水器罩座内;
炉芯运水器循环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顶部;
炉芯出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还包括:
第一进水管,其一端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一进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内胆,并且处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顶部的近端;
第一入水探计管,设置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顶部的近端,探测所述第一进水管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
炉内探计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探测所述炉芯出水管底部近端的水体的第二水温,并向温控器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二水温;
温控器,连接于所述加热管,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水温的信息和第二水温的信息控制所述加热管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加热管;或者
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的平均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或第二水温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加热管;或者
所述温控器在所述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的平均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40℃~50℃;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50℃~6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呈圆柱体形或者长方体形或者圆台体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壁厚大于所述加热管的横截面的直径;和/或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管的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还包括:
出水探计管,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的水管内;或者贴近于所述出水口的水管;所述出水探计管探测所述出水口的水体的第三水温,并向显示装置传送所述第三水温;
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外表面,显示所述第三水温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的底部;和/或
所述炉芯出水管的一端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出水管呈一倒放U字形,并且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的所述炉芯出水管的管长小于伸向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的所述炉芯出水管的管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还包括:
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内用于储水;
第二进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胆,其一端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二进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内胆;
第二入水探计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口的近端,探测所述第二进水管的水体的第一水温,并向温控器传送探测到的所述第一水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胆的顶部和第二内胆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交换管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和第二内胆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二交换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呈一倒放U字形,其连接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一进水口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管长大于处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顶部的近端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管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呈一倒放U字形,其连接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底部的第二进水口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长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入水探计管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顶部,另一端伸向所述第二内胆的顶部。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运水器循环管的顶部距离所述第一内胆顶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底部距离所述第一内胆底部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1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管的间隙大于等于1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直径为7.6厘米;
所述炉芯运水器入水孔的直径的范围为5~6毫米;或者
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的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高于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的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储水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运水器由金属材质制成;
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高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为41厘米;或者
在所述储水式热水器为低压式的储水式热水器时,所述炉芯运水器罩座的高度为27厘米。
CN201410487705.0A 2014-09-22 2014-09-22 储水式热水器 Active CN104833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7705.0A CN104833079B (zh) 2014-09-22 2014-09-22 储水式热水器
TW104129832A TWI591302B (zh) 2014-09-22 2015-09-09 Water storage water heater
HK15109713.0A HK1209477A1 (zh) 2014-09-22 2015-10-05 儲水式熱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7705.0A CN104833079B (zh) 2014-09-22 2014-09-22 储水式热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3079A true CN104833079A (zh) 2015-08-12
CN104833079B CN104833079B (zh) 2017-12-05

Family

ID=5381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7705.0A Active CN104833079B (zh) 2014-09-22 2014-09-22 储水式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3079B (zh)
HK (1) HK1209477A1 (zh)
TW (1) TWI59130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8325A (zh) * 2015-09-08 2016-01-20 铳领实业有限公司 储水式热水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08061379A (zh) * 2017-12-07 2018-05-22 巨浪(苏州)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容积可调节热水器
CN109386958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江门市印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缸储水式速热电热水器
CN109386957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江门市印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式速热电热水器
CN109405273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华发贸易有限公司 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09539558A (zh) * 2018-11-20 2019-03-29 星牌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内胆及热水器
RU2690898C1 (ru) * 2018-08-17 2019-06-06 Алим Аубекирович Байрамуков Термосифонный электровод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с накопительной емкостью
CN110332714A (zh) * 2019-06-24 2019-10-15 安徽威博新能源供暖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冷水回流加热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281A (zh) * 1999-07-13 2001-01-17 徐宝安 热水供应装置
US20010029905A1 (en) * 2000-04-17 2001-10-18 Paloma Industries, Limited Water heater with a flame arrester
CN2589882Y (zh) * 2002-12-16 2003-12-03 陈继雄 环保型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508490A (zh) * 2002-12-16 2004-06-30 陈继雄 环保型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JP2006343011A (ja) * 2005-06-08 2006-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給湯装置
US20080011867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Archiscience Inc. Storage type water heating method and storage type water heater
CN201016507Y (zh) * 2007-02-12 2008-02-06 冯伶 一种双内胆预热或预、即电热水器
CN101162107A (zh) * 2006-10-13 2008-04-16 陈继雄 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1184685Y (zh) * 2008-01-14 2009-01-21 欧永源 一种电热水器
CN102109220A (zh) * 2011-04-06 2011-06-29 张伟 一种速热式空气源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JP5315630B2 (ja) * 2007-05-21 2013-10-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貯湯式給湯暖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281A (zh) * 1999-07-13 2001-01-17 徐宝安 热水供应装置
US20010029905A1 (en) * 2000-04-17 2001-10-18 Paloma Industries, Limited Water heater with a flame arrester
CN2589882Y (zh) * 2002-12-16 2003-12-03 陈继雄 环保型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508490A (zh) * 2002-12-16 2004-06-30 陈继雄 环保型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JP2006343011A (ja) * 2005-06-08 2006-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給湯装置
US20080011867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Archiscience Inc. Storage type water heating method and storage type water heater
CN101162107A (zh) * 2006-10-13 2008-04-16 陈继雄 恒温即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1016507Y (zh) * 2007-02-12 2008-02-06 冯伶 一种双内胆预热或预、即电热水器
JP5315630B2 (ja) * 2007-05-21 2013-10-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貯湯式給湯暖房装置
CN201184685Y (zh) * 2008-01-14 2009-01-21 欧永源 一种电热水器
CN102109220A (zh) * 2011-04-06 2011-06-29 张伟 一种速热式空气源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8325A (zh) * 2015-09-08 2016-01-20 铳领实业有限公司 储水式热水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09386958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江门市印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缸储水式速热电热水器
CN109386957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江门市印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式速热电热水器
CN109405273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华发贸易有限公司 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08061379A (zh) * 2017-12-07 2018-05-22 巨浪(苏州)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容积可调节热水器
RU2690898C1 (ru) * 2018-08-17 2019-06-06 Алим Аубекирович Байрамуков Термосифонный электровод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с накопительной емкостью
CN109539558A (zh) * 2018-11-20 2019-03-29 星牌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内胆及热水器
CN110332714A (zh) * 2019-06-24 2019-10-15 安徽威博新能源供暖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冷水回流加热装置
CN110332714B (zh) * 2019-06-24 2020-12-22 安徽威博新能源供暖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冷水回流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1302B (zh) 2017-07-11
HK1209477A1 (zh) 2016-04-01
CN104833079B (zh) 2017-12-05
TW201616070A (zh) 201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3079A (zh) 储水式热水器
CN105004055B (zh) 用于家用储水式电磁热水器上的动态水循环分离加热装置
CN206951511U (zh) 一种镭射膜涂料加热装置
CN204853980U (zh) 用于家用储水式电磁热水器上的动态水循环分离加热装置
CN201779858U (zh) 一种快热式储热水箱
CN204026622U (zh) 蒸汽锅炉
CN202581774U (zh) 一种家用热水器
CN206269107U (zh) 一种水地暖用节能型蒸汽锅炉
CN204787264U (zh) 换热水箱及热水机
CN209588401U (zh) 蒸汽速热换热器
CN102058317A (zh) 电磁即热饮水机
CN202813736U (zh) 立式节能热水水箱
CN109405273A (zh) 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7527542U (zh) 一种利用熔盐供汽的灭菌室
CN105042842A (zh) 一种水循环热水器
CN204987437U (zh) 一种水循环热水器
CN104964429A (zh) 一种封闭式高效蒸发-冷凝即热式热水器
CN204460734U (zh) 热水管中残留水自动循环系统
CN204201927U (zh) 一种高效节能锅炉
CN202813778U (zh) 卧式节能热水水箱
CN204165230U (zh) 一种节能热风炉结构
CN103110356A (zh) 咖啡机热水蒸汽内胆
CN208025623U (zh) 一种家用独立供暖供热水系统
CN101701748B (zh) 过流即热液体加热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暖热两用机
CN104828413B (zh) 一种可加热卧式砂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94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94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