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2948A -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2948A
CN104832948A CN201510197488.6A CN201510197488A CN104832948A CN 104832948 A CN104832948 A CN 104832948A CN 201510197488 A CN201510197488 A CN 201510197488A CN 104832948 A CN104832948 A CN 104832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surface
cavity
cooling device
combustion chamber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74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鑫
谭胜
程礼
朱晓斌
何立明
王育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5101974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29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2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包括:端盖,其内部设有进油容纳腔及出油容纳腔,所述端盖的一侧设有进油孔、另一侧设有出油孔,所述进油孔与进油容纳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出油容纳腔连通;设于端盖内的凹面腔,该凹面腔端部边缘与端盖端部边缘连接,中间部位与端盖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该凹面腔内部设有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一端与进油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具有使凹面腔燃烧室冷却更加均匀、冷却效率更高、冷却燃油需求量更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以下简称PDE)是一种利用间歇式或脉冲式爆震波产生极高的高温高压燃气来产生推力的发动机。PDE以其循环热效率高、耗油率低、结构简单、推重比高、工作范围宽广等的性能优势,被世界各航空大国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航空动力装置之一。
近年来,在PDE技术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紧凑型燃烧室—凹面腔燃烧室。但是,凹面腔燃烧室在工作过程中由于PDE爆震燃烧的周期性热负荷,易引发凹面腔壁面热疲劳损伤,特别是在较高的工作频率和较长的工作时间下,脉动热冲击的影响更为突出,这将会严重影响到PDE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对PDE燃烧室进行冷却的方式为气膜冷却、冲击冷却等,但是这些冷却方式会占用PDE的空气流量,使PDE推力下降,耗油率增高,从而影响其整体性能。同时,目前还未有见针对凹面腔燃烧室进行冷却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方式导致PDE耗油率高、推力下降而影响其性能的问题,开辟了用于凹面腔燃烧室冷却的新途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包括:
端盖,其内部设有进油容纳腔及出油容纳腔,所述端盖的一侧设有进油孔、另一侧设有出油孔,所述进油孔与进油容纳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出油容纳腔连通;
设于端盖内的凹面腔,该凹面腔端部边缘与端盖端部边缘连接,中间部位与端盖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该凹面腔内部设有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一端与进油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连通。
特别的,所述凹面腔截面为弧形。
特别的,所述冷却通道包括:于凹面腔中间部位轴向设置的入口,其与进油容纳腔相连通;沿凹面腔周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环形流道,相邻的两个环形流道通过沿凹面腔轴向设置的通道相连通,所述每个环形流道两侧通道的轴向夹角为θ;两个出口,其一端与冷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入口通过通道与环形流道相连通。
特别的,所述相邻的两个环形流道通过沿凹面腔轴向设置的两个对称的通道相连通,所述每个环形流道两侧通道的轴向夹角θ为90°。
特别的,还包括:与凹面腔外壁相贴合的衬套,该衬套上设有与出口相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与出油容纳腔连通。
特别的,还包括:设于进油容纳腔与出油容纳腔之间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一端与端盖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衬套相连接。
特别的,所述环形流道的宽度为d,所述相邻环形流道之间的壁厚为D,D与d的之间的比值为1~2。
特别的,所述衬套的材质为石墨。
特别的,所述凹面腔的截面为半球形或半椭球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通过进油容纳腔、凹面腔、出油容纳腔的设置,尤其是凹面腔中冷却通道的设置,增加了冷却面积,使凹面腔燃烧室具有冷却更加均匀、冷却效率更高、冷却燃油需求量更小的优点;采用该冷却装置冷却燃油的过程中,使得燃油的温度提高,从而改善了燃油的雾化、蒸发和掺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中凹面腔的一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中凹面腔的另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包括:
端盖1,其内部设有进油容纳腔2及出油容纳腔3,所述端盖3的一侧设有进油孔4、另一侧设有出油孔5,所述进油孔4与进油容纳腔2连通,所述出油孔5与出油容纳腔3连通;
设于端盖3内的凹面腔6,该凹面腔6端部边缘与端盖3端部边缘连接,中间部位与端盖3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该凹面腔6内部设有冷却通道7,该冷却通道7一端与进油容纳腔2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3连通。
特别的,为了保证冷却装置的冷却更加均匀,所述冷却通道7包括:于凹面腔6中间部位轴向设置的入口8,其与进油容纳腔2相连通;沿凹面腔6周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环形流道9,所述环形流道9以入口8为中心沿凹面腔6逐级设置,且相邻的环形流道9通过沿凹面腔6轴向设置的通道11相连通,所述每个环形流道9两侧通道11的轴向夹角为θ;两个出口10,其一端与冷却通道7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3相连通;所述入口8通过通道11与靠近入口8处环形流道9相连通,于本发明中,环形流道9的数量越多,冷却效率越高。
特别的,所述相邻的两个环形流道9通过沿凹面腔6轴向设置的两个对称的通道11相连通,所述每个环形流道9两侧通道11的轴向夹角θ为90°,如此设置,使得上一环形流道9经过通道11流入下一环形通道11的时间相同,从而使凹面腔6的冷却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
特别的,还包括:与凹面腔6外壁相贴合的衬套12,该衬套12上设有与出口10相对应的通孔14;通过衬套12的设置,将端盖1与凹面腔6隔开,所述衬套12的材质为石墨,避免了PDE工作时,将其中的温度传递给端盖1而影响PDE的工作。
特别的,还包括:设于进油容纳腔2与出油容纳腔3之间的支撑板13,该支撑板13的一端与端盖3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衬套12相连接;通过支撑板13的设置,对凹面腔6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保证其与端盖1的同心度,使凹面腔6对燃油的冷却更加均匀,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工作效率。
特别的,所述环形流道9的宽度为d,所述相邻环形流道9之间的壁厚为D,D与d的之间的比值会影响凹面腔6的冷却效果,当比值小于1时,凹面腔6的结构强度不够,会影响凹面腔6的使用寿命;当比值大于2时,冷却效果不好。本发明中D与d的比值选用1~2,在保证凹面腔6使用寿命的同时使冷却效果达到最优,比值在1~2之间时,越靠近比值1在保证凹面腔6使用寿命的同时,使凹面腔6的冷却效果越好,比值越靠近2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凹面腔的使用寿命越高。
本发明提供的凹面腔为球形或椭球形的一部分,如:半球形或四分之一球形或半椭球形或四分之一椭球形等。
工作原理:
于本发明中,通入冷却装置的冷却剂是燃油。其冷却基本原理是:当燃油在该冷却装置中快速流动时,一方面,燃油的比热容大,传热效率高,能快速带走高温壁面的热量;另一方面,该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较大,这使得燃油与高温壁面能充分交换热量,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同时,这个过程可以提高燃油的温度,改善了燃油的雾化、蒸发和掺混质量,提高了燃烧效率,从而将凹面腔的热量变废为宝。
工作过程:
于工作时,燃油沿进油孔4进入进油容纳腔5;之后沿凹面腔6的入口8进入第一组(每组两个)通道11,燃油流出通道11后被分成两股,之后沿第一个环形流道9周向流动;之后相反流向的燃油在下一组通道11处汇聚成一股流入下一个环形流道9,如此重复,直至燃油沿出口10流入出油容纳腔3;之后出油容纳腔3中的燃油沿出油孔5流出,如此循环直至工作结束,即完成PDE燃烧室的冷却。于图1-图3中,燃油在冷却装置中的流向如箭头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中的指纹网状冷却结构,不仅适用于航空领域中PDE凹面腔燃烧室的冷却,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中任何需进行冷却的装置或设备或机构等。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1),其内部设有进油容纳腔(2)及出油容纳腔(3),所述端盖(3)的一侧设有进油孔(4)、另一侧设有出油孔(5),所述进油孔(4)与进油容纳腔(2)连通,所述出油孔(5)与出油容纳腔(3)连通;
设于端盖(3)内的凹面腔(6),该凹面腔(6)端部边缘与端盖(3)端部边缘连接,中间部位与端盖(3)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该凹面腔(6)内部设有冷却通道(7),该冷却通道(7)一端与进油容纳腔(2)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腔(6)的截面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7)包括:
于凹面腔(6)中间部位轴向设置的入口(8),其与进油容纳腔(2)相连通;
沿凹面腔(6)周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环形流道(9),相邻的两个环形流道(9)通过沿凹面腔(6)轴向设置的通道(11)相连通,所述每个环形流道(9)两侧通道(11)的轴向夹角为θ;
两个出口(10),其一端与冷却通道(7)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容纳腔(3)相连通;
所述入口(8)通过通道(11)与环形流道(9)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环形流道(6)通过沿凹面腔(6)轴向设置的两个对称的通道(11)相连通,所述每个环形流道(9)两侧通道(11)的轴向夹角θ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凹面腔(6)外壁相贴合的衬套(12),该衬套(12) 上设有与出口(10)相对应的通孔(14),该通孔(14)与出油容纳腔(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进油容纳腔(2)与出油容纳腔(3)之间的支撑板(13),该支撑板(13)的一端与端盖(3)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衬套(1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流道(9)的宽度为d,所述相邻环形流道(9)之间的壁厚为D,D与d的之间的比值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10)的材质为石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腔(6)的截面为半球形或半椭球形。
CN201510197488.6A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Pending CN1048329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488.6A CN104832948A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488.6A CN104832948A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948A true CN104832948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1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7488.6A Pending CN104832948A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29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083A (zh) * 2016-09-06 2017-0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变边界条件的微尺度爆震系统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3422A (en) * 1967-03-15 1970-03-04 Delmag Verwaltungsgmbh Diesel Hammer
US5205251A (en) * 1992-08-05 1993-04-27 Ibex Technologies, Inc. Rotary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0054883A (ja) * 1998-08-10 2000-02-22 Mazda Motor Corp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01070961A (zh) * 2007-06-27 2007-1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涡燃烧室
CN101566353A (zh) * 2009-05-11 2009-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涡燃烧室
JP2009287486A (ja) * 2008-05-30 2009-12-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内燃機関のピストン
CN101709656A (zh) * 2009-11-13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提高叶片冷却效率及级间/加力/通道燃烧室燃烧效率的耦合方法
CN202057030U (zh) * 2011-04-14 2011-11-30 刘同柱 一种常压立式锅炉
CN102410113A (zh) * 2011-11-25 2012-04-11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燃油冷却器总成
CN202883038U (zh) * 2012-10-08 2013-04-17 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气缸体油路结构
CN103266922A (zh) * 2013-06-15 2013-08-28 厦门大学 一种带有级间燃烧室的涡轮静子叶片
CN203892065U (zh) * 2014-05-06 2014-10-2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一种燃烧室内衬冷却结构
CN204006121U (zh) * 2014-07-21 2014-12-10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大深宽比变截面换热通道
CN204254677U (zh) * 2014-10-31 2015-04-08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通道式冷却结构
CN204987086U (zh) * 2015-04-23 2016-0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3422A (en) * 1967-03-15 1970-03-04 Delmag Verwaltungsgmbh Diesel Hammer
US5205251A (en) * 1992-08-05 1993-04-27 Ibex Technologies, Inc. Rotary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0054883A (ja) * 1998-08-10 2000-02-22 Mazda Motor Corp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01070961A (zh) * 2007-06-27 2007-1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涡燃烧室
JP2009287486A (ja) * 2008-05-30 2009-12-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内燃機関のピストン
CN101566353A (zh) * 2009-05-11 2009-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涡燃烧室
CN101709656A (zh) * 2009-11-13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提高叶片冷却效率及级间/加力/通道燃烧室燃烧效率的耦合方法
CN202057030U (zh) * 2011-04-14 2011-11-30 刘同柱 一种常压立式锅炉
CN102410113A (zh) * 2011-11-25 2012-04-11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燃油冷却器总成
CN202883038U (zh) * 2012-10-08 2013-04-17 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气缸体油路结构
CN103266922A (zh) * 2013-06-15 2013-08-28 厦门大学 一种带有级间燃烧室的涡轮静子叶片
CN203892065U (zh) * 2014-05-06 2014-10-2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一种燃烧室内衬冷却结构
CN204006121U (zh) * 2014-07-21 2014-12-10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大深宽比变截面换热通道
CN204254677U (zh) * 2014-10-31 2015-04-08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通道式冷却结构
CN204987086U (zh) * 2015-04-23 2016-0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净玉: "某型斜流驻涡燃烧室火焰筒冷却结构优化研究", vol. 43, no. 4, pages 1113 - 112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083A (zh) * 2016-09-06 2017-0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变边界条件的微尺度爆震系统
CN106338083B (zh) * 2016-09-06 2019-04-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变边界条件的微尺度爆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7310B2 (en) Heat pip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turbomachine
EP2899370B1 (en) Turbine blade having swirling cooling channel and cooling method thereof
CN103133138A (zh) 基于非定常燃烧具有增压功能的内燃波转子及工作方法
CN104196571B (zh) 一种提高涡轮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987086U (zh)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EP2812631B1 (en) Vaporization apparatus
CN203464332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
US20160290174A1 (en) Heat pipe aftercooling system for a turbomachine
US20160290234A1 (en) Heat pip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for wheels and buckets in a turbomachine
US20160319671A1 (en) Turbine airfoil turbulator arrangement
CN104763533A (zh) 航空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
CN104832948A (zh) 一种凹面腔燃烧室用指纹网状冷却装置
CN204552947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
CN104963774A (zh) 一种新型轮机
CN210289846U (zh) 一种带冠有冷涡轮转子叶片前缘冷却结构
CN204254678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交错式冷却结构
CN204084461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导流衬套
CN204404235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
US9915421B2 (en) Saturated water explosive device
CN109723554A (zh) 一种中心分布等离子体裂解活化补油装置及方法
RU2441998C1 (ru)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й струй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CN204591484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压缸结构
CN104566458A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
CN204648317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
CN105736076A (zh) 一种利用汽轮机排汽余速损失的导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Xin

Inventor after: Tan Sheng

Inventor after: Cheng Li

Inventor after: Zhu Xiaobin

Inventor after: He Liming

Inventor after: Wang Yuqian

Inventor before: Chen Xin

Inventor before: Tan S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Li

Inventor before: Zhu Xiaobin

Inventor before: He Li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uq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