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1993A -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1993A
CN104831993A CN201510245490.6A CN201510245490A CN104831993A CN 104831993 A CN104831993 A CN 104831993A CN 201510245490 A CN201510245490 A CN 201510245490A CN 104831993 A CN104831993 A CN 104831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end
spring
thumb wheel
ring
doo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54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萌
李鹏
刘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454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1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1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1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其中门把手包括手柄,安装端上设置有方孔,方孔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挡圈,其套设在手柄的安装端上,挡圈上设置有限位块;指圈弹簧,固定圈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挡圈贴合设置,指簧伸入方孔内,指簧设置有摩擦凸起;复位弹簧,其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固定圈贴合设置,固定圈设置在挡圈与复位弹簧之间,复位弹簧通过限位块与挡圈贴合设置;拨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拨轮内臂和两个拨轮外臂,拨轮内臂与伸入凹槽中,拨轮外臂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复位弹簧贴合设置,限位块设置在两个拨轮外臂之间;卡圈,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拨轮贴合设置,拨轮设置在复位弹簧和卡圈之间。采用本发明的门把手,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五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门把手种类繁多,它们成对地安装在门的内、外两侧,两个门把手通过方杆连成一体,方杆通常是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把手上,在螺钉脱落的情况下,门把手容易脱落,在使用过程中,方杆与把手中的方孔的进行配合,由于门把手经常受到冲击,方杆和方孔均容易磨损,使方杆和方孔之间间隙变大容易造成把手虚晃,掉尾等影响质量的问题,在转动门把手时,会产生噪音,方杆与方孔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久而久之无法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安装方便快捷、配件冗繁及安装螺钉易脱落造成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手柄,其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上设置有方孔,方孔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挡圈,其套设在手柄的安装端上,挡圈上设置有限位块;指圈弹簧,包括相互连接固定圈和指簧,固定圈套设在在安装端上并与挡圈贴合设置,指簧伸入方孔内,指簧设置有摩擦凸起;复位弹簧,其套设在在安装端上并与固定圈贴合设置,固定圈设置在挡圈与复位弹簧之间,复位弹簧通过限位块与挡圈贴合设置;拨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拨轮内臂和两个拨轮外臂,拨轮内臂与伸入凹槽中,拨轮外臂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复位弹簧贴合设置,限位块设置在两个拨轮外臂之间;卡圈,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拨轮贴合设置,拨轮设置在复位弹簧和卡圈之间。
进一步地,指簧朝向方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凸起。
进一步地,摩擦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进一步地,摩擦凸起的为波纹状。
进一步地,指簧的长度为5mm至11mm。
进一步地,固定圈的厚度为0.35mm至0.41mm。
进一步地,指簧与固定圈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为77°至87°。
进一步地,门把手还包括插入方孔的方杆,方杆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进一步地,指簧为波纹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挡圈套设在手柄的安装端上;将指圈弹簧的固定圈套设在安装端上,将指簧插入方孔内;将复位弹簧与挡圈上的限位块卡接;将拨轮的拨轮外臂拨轮套设在安装端上,内臂插入凹槽内;最后将卡圈卡在安装端的自由端。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
1、简化安装,减少安装时间;2、减少配件、降低安装成本;3、提高非专业人士安装的稳定性;4、提高使用稳定性;5、安装时方杆与门把手之间无需螺钉连接,安装方便;由于门把手中装有指圈弹簧,该指圈弹簧可以缓冲来自外力的冲击,减少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相互磨损,消除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晃动间隙,增加门把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挡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拨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方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手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安装端与挡圈和指圈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安装端与挡圈安装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结构与指圈弹簧安装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结构与复位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结构与波轮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手柄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15为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手柄;11、安装端;12、方孔;121、第二凸起;13、凹槽;20、挡圈;21、限位块;22、安装孔;30、指圈弹簧;31、固定圈;32、指簧;321、摩擦凸起;40、复位弹簧;50、拨轮;51、拨轮内臂;52、拨轮外臂;60、卡圈;70、方杆;71、第一凸起;80、套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手柄10,其一端为安装端11,安装端11上设置有方孔12,方孔1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13;挡圈20,其套设在手柄10的安装端上,挡圈20上设置有限位块21;指圈弹簧30,包括相互连接固定圈31和指簧32,固定圈31套设在在安装端11上并与挡圈20贴合设置,指簧32伸入方孔12内,指簧32设置有摩擦凸起321;复位弹簧40,其套设在在安装端11上并与固定圈31贴合设置,固定圈31设置在挡圈20与复位弹簧40之间,复位弹簧40与挡圈20通过限位块21相连接;拨轮50,包括相互连接的拨轮内臂51和两个拨轮外臂52,拨轮内臂51与伸入凹槽13中,拨轮外臂52套设在安装端11上并与复位弹簧40贴合设置,限位块21设置在两个拨轮外臂52之间;卡圈60,套设在安装端11上,并与拨轮50贴合设置,拨轮50设置在复位弹簧40和卡圈60之间。
具体地,如图5所示,门把手还包括插入方孔12的方杆70,方杆7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71。如图6和图12所示,手柄10是一个中空的手柄,在手柄10的中心有一方孔12,在方孔12内有四个朝向方孔12中心突出的第二凸起121,第二凸起121与方杆70配合,安装端11与第一凸起71配合,防止方杆70在门体两端的门把手内移动;两个凹槽13对称地设置在安装端11的圆周上,挡圈20有一限位块21和两个安装孔22,安装端11的外径与手柄10的主体的外径形成阶梯状,挡圈20套装在安装端11上并靠紧在手柄10主体上;指圈弹簧30装在挡圈20的外侧,固定圈31套装在安装端11,指簧32通过一个凹槽13装在方孔12内。如图13至图15所示,指簧32朝向方孔1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凸起321。摩擦凸起321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摩擦凸起321的为波纹状。摩擦凸起321也可以在朝向方杆70的一侧设置摩擦凸起321,或整个指簧32为波纹状,波纹状的指簧32两侧均设置耐磨层。指簧32的长度为5mm至11mm。固定圈31的厚度为0.35mm至0.41mm。指簧32与固定圈3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为77°至87°。复位弹簧40装在指圈弹簧30的外侧,复位弹簧40为圆形盘簧,复位弹簧40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21上,复位弹簧40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凹槽13内。如图1和图4所示,拨轮50装在复位弹簧40的外侧,拨轮50是一个有两个拨轮内臂51和两个拨轮外臂52的圆环,拨轮内臂51设置在圆环内侧,沿圆环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拨轮外臂52沿圆环的外轮廓切线方向设置且向同一方向延伸,拨轮内臂51与凹槽13匹配设置,分别插装在两个凹槽13内,限位块21在两个拨轮外臂52之间,两个拨轮外臂52之间距离决定门把手的转动角度。在拨轮50的外侧的安装端11上开有一个卡圈槽,卡圈60被装在卡圈槽内,指圈弹簧30、复位弹簧40和拨轮50被固定在挡圈20和卡圈60之间。如图1所示,门把手还包括套盖80,套盖80扣装挡圈20上,或者套盖80同时固定在手柄10和扣装在挡圈20上。
按照图8至图11的顺序,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把手安装方法,在安装时,将门体两侧的在两个安装端11上分别依次安装挡圈20、指圈弹簧30、复位弹簧40、拨轮50和卡圈60,组成了的门把手。如图7所示,首先将挡圈20套设在手柄10的安装端11上并与手柄10主体靠紧;然后将指圈弹簧30的固定圈31套设在安装端11上,将指簧32插入方孔12内;然后将复位弹簧40套在安装端11上,一端与挡圈20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凹槽13内;然后将拨轮50的套设在安装端11上,拨轮内臂51插入凹槽13内,两个拨轮外臂52之一抵住限位块21;最后将卡圈60卡在安装端11的自由端。然后将方杆70的一端插入一个门把手的方孔12中,方杆70的另一端插入到门的安装孔内,并从门的安装孔中伸出,再将从安装孔伸出的方杆70另一端插入到另一个门把手的方孔12中,然后通过螺栓(图中未画出)和挡圈20中的安装孔22,将上述两个门把手固定在门的两侧。最后再把套盖80扣装在挡圈20上。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简化安装,减少安装时间;2、减少配件、降低安装成本;3、提高非专业人士安装的稳定性;4、提高使用稳定性;5、安装时方杆与门把手之间无需螺钉连接,安装方便;由于门把手中装有指圈弹簧,该指圈弹簧可以缓冲来自外力的冲击,减少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相互磨损,消除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晃动间隙,增加门把手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0),其一端为安装端(11),所述安装端(11)上设置有方孔(12),所述方孔(1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13);
挡圈(20),其套设在所述手柄(10)的安装端上,所述挡圈(20)上设置有限位块(21);
指圈弹簧(30),包括相互连接固定圈(31)和指簧(32),所述固定圈(31)套设在在所述安装端(11)上并与所述挡圈(20)贴合设置,所述指簧(32)伸入所述方孔(12)内,所述指簧(32)设置有摩擦凸起(321);
复位弹簧(40),其套设在在所述安装端(11)上并与所述固定圈(31)贴合设置,所述固定圈(31)设置在所述挡圈(20)与所述复位弹簧(40)之间,所述复位弹簧(40)通过所述限位块(21)与所述挡圈(20)贴合设置;
拨轮(50),包括相互连接的拨轮内臂(51)和两个拨轮外臂(52),所述拨轮内臂(51)与伸入所述凹槽(13)中,所述拨轮外臂(52)套设在所述安装端(11)上并与所述复位弹簧(40)贴合设置,所述限位块(21)设置在两个所述拨轮外臂(52)之间;
卡圈(60),套设在所述安装端(11)上,并与所述拨轮(50)贴合设置,所述拨轮(50)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40)和所述卡圈(6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簧(32)朝向所述方孔(1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凸起(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凸起(321)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凸起(321)的为波纹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簧(32)的长度为5mm至1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31)的厚度为0.35mm至0.4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簧(32)与所述固定圈(3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为77°至8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所述方孔(12)的方杆(70),所述方杆(7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7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簧(32)为波纹状。
10.一种门把手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挡圈(20)套设在手柄(10)的安装端(11)上;
将指圈弹簧(30)的固定圈(31)套设在所述安装端(11)上,将指簧(32)插入方孔(12)内;
将复位弹簧(40)与所述挡圈(20)上的限位块(21)卡接;
将拨轮(50)的拨轮外臂(52)拨轮套设在所述安装端(11)上,内臂(51)插入凹槽(13)内;
最后将卡圈(60)卡在所述安装端(11)的自由端。
CN201510245490.6A 2015-05-14 2015-05-14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04831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5490.6A CN104831993A (zh) 2015-05-14 2015-05-14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5490.6A CN104831993A (zh) 2015-05-14 2015-05-14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1993A true CN104831993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1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5490.6A Pending CN104831993A (zh) 2015-05-14 2015-05-14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19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1982U (zh) * 1991-12-24 1992-08-05 俞海宏 门锁拉手
JPH10220083A (ja) * 1997-02-07 1998-08-18 Sekisui House Ltd プッシュプル式玄関錠機構
CN203729675U (zh) * 2014-02-27 2014-07-23 浙江永精锁业有限公司 门把锁
CN204252649U (zh) * 2014-11-24 2015-04-08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门把手
CN204728814U (zh) * 2015-05-14 2015-10-28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门把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1982U (zh) * 1991-12-24 1992-08-05 俞海宏 门锁拉手
JPH10220083A (ja) * 1997-02-07 1998-08-18 Sekisui House Ltd プッシュプル式玄関錠機構
CN203729675U (zh) * 2014-02-27 2014-07-23 浙江永精锁业有限公司 门把锁
CN204252649U (zh) * 2014-11-24 2015-04-08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门把手
CN204728814U (zh) * 2015-05-14 2015-10-28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门把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47051A3 (en) Stabilizer bar
US20110243675A1 (en) Hole saw
CN204728814U (zh) 门把手
CN105756099A (zh) 一种市政用消音防盗窨井盖
CN105345796A (zh) 钻头放置架
CN106523791A (zh) 车用管线安装管夹
CN104831993A (zh) 门把手及其安装方法
CN204586903U (zh) 转向架、减振装置和斜楔结构
CN108213511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电钻装置
CN104828744A (zh) 一种叉车用新型复合轴承
CN204844511U (zh) 建材钻孔用安全装置
CN204252649U (zh) 门把手
CN101416892B (zh) 快装手柄
KR200437927Y1 (ko) 건축용 커튼월
CN205636812U (zh) 一种市政用消音防盗窨井盖
CN104775697A (zh) 一种井盖用弹簧三防锁紧装置及解锁工具
CN107139346A (zh) 一种轻型耐用切割机过线轮
CN103967951A (zh) 一种刷辊旋转驱动连接轴
CN105065779A (zh) 一种汽车油管固定支架
CN204113274U (zh) 测井仪器扶正堵头
CN2523942Y (zh) 旋转式扶正器
CN204527109U (zh) 汽车主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结构
CN205314018U (zh) 一种道路护栏
CN205704755U (zh) 一种玻璃钻孔机钻头夹具
CN205587971U (zh) 一种冲击机的刀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Meng

Inventor after: Li Peng

Inventor before: Guo Meng

Inventor before: Li Pe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ongtao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