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3989B -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3989B
CN104823989B CN201510154411.0A CN201510154411A CN104823989B CN 104823989 B CN104823989 B CN 104823989B CN 201510154411 A CN201510154411 A CN 201510154411A CN 104823989 B CN104823989 B CN 104823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s
hexenols
attractant
bemisia tabaci
agricultural chemic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44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3989A (zh
Inventor
匡先钜
苏建伟
欧阳芳
刘向辉
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Zo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1544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3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3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3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3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39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的引诱剂、相关农药及其应用。所述的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为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丁子香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引诱剂及相关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烟粉虱和/或白粉虱,特别是温室中番茄的烟粉虱和/或白粉虱的防治;在田间使用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适用于当前的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其效率高、性能稳定,1~2天内就可将试验区内许多烟粉虱和/或白粉虱成虫诱捕,且便于运输,使用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和化学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采用所述引诱剂的农药,以及上述引诱剂和农药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均属同翅目,粉虱科,都是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它们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许多栽培和非栽培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都是其共同寄主(David,1991;向玉勇,2004)。它们以成若虫刺吸汁液、分泌蜜露危害,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等,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Liu et al.,2012)。在田间,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常规农药已经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单纯的化学防治已经起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林克剑等,2002;邱宝利和任顺祥,2003)。
反季节大棚蔬菜的种植销售是我国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山东部分地区反季节蔬菜的销售所得的收入超过农民总收入的50%以上,其中包括反季节番茄。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都是蔬菜大棚内的重要害虫。它们常年活跃在蔬菜大棚内,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若虫和成虫还可以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产生,部分烟粉虱携带并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受害番茄叶凋萎、卷曲、焦边、脱落,叶色红褐,状如火烧,给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于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繁殖力强,缺乏有效天敌,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蔬菜大棚的重要害虫,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是,随着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等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加,单纯的化学防治已失去了良好的效果。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防御害虫为害或吸引害虫的天敌与昆虫协同进化形成的挥发性成分,在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定 向中的重要作用。昆虫化学信息物质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剂量微小(mg~μg级)、活性强。20世纪70年代以来,昆虫性信息素一直作为重要的无公害措施之一,成千上万亩地应用。90年代以来,寄主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级间的化学通讯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一些寄主植物的气味招引害虫定位、刺激取食,另外一些植物气味对昆虫具有趋避作用。
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众多优点,符合对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目标。
为了克服传统化学农药使用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天敌和非靶标生物的伤害和农药残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趋避剂、相关农药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括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的农药。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的农药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为3-蒈烯(3-carene),顺-3-己烯醇(Cis-3-Hexenol),里那醇(Linaol),苯甲醇(Benzyl alcohol),反-2-己烯醛(Trans-2-Hexenal),水杨酸甲酯(MethylSalicylate),丁子香酚(Eugenol)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引诱剂可选用从番茄枝条或枝叶中提取出来的符合上述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或者选用相应的人工合成化合物,都能起到引诱白粉虱或烟粉虱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为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的一种。
更优选的,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为上述任一醇类化合物与反-2-己烯醛的混合物;其对烟粉虱有很好的引诱效果。
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也可以为上述任一醇类化合物与3-蒈烯的混合物;其对烟粉虱有很好的引诱效果。
每种昆虫对于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反应都有一个最佳的剂量范围。本研究利用野外生测的方法,测试了19种挥发性化合物在体积浓度为10-1、10-3、10-5、10-74个浓度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结果发现,所有化合物在10-3和10-5浓度下对对烟粉虱的引诱数量显著高于10-1和10-7。10-3、10-5和10-7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数量显著高于10-1
本发明中,所述体积浓度是指化合物与溶剂的体积比,即体积浓度10-1、10-2、10-3、10-4分别是引诱剂体积:溶剂体积比1:10、1:100、1:1000、1:10000。
进一步的,所述引诱剂为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采用的溶剂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溶剂,如水,油、正己烷等;实验证明,该混合物对烟粉虱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引诱剂为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1,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采用的溶剂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溶剂,如水,油、正己烷等;实验证明,该混合物对烟粉虱具有趋避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引诱剂为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采用的溶剂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溶剂,如水,油、正己烷等;实验证明,该混合物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引诱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引诱剂为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1,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采用的溶剂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溶剂,如水,油等;实验证明,该混合物在10-1浓度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趋避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引诱剂可用于防治各种粉虱类害虫,优选的,可用于防治白粉虱和/或烟粉虱,特别是防治温室番茄的白粉虱和/或烟粉虱。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的农药,所述农药包括上述仿植物挥发物引诱剂: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丁子香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所述农药可特别用于引诱烟粉虱;
或所述农药包括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1,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所述农药可特别用于趋避烟粉虱;
或所述农药包括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所述农药可特别用于引诱白粉虱;
或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组合的混合物;更优选上述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1,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所述农药可特别用于趋避白粉虱。
更进一步的,所述农药包括上述混合物中的两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混合物对烟粉虱或白粉虱的引诱或趋避作用施用。
所述农药可以包括上述混合物(指上述三种化合物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中的两种。
具体的说,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以及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上述两种混合物作为农药的A、B包同时施用,如可将A包(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喷撒在希望烟粉虱聚集的地方,同时将B包(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喷撒在不希望烟粉虱聚集的地方,如蔬菜的枝叶上,一方面引诱(并捕杀)烟粉虱,另一方面驱赶烟粉虱,使之无法在诸如蔬菜枝叶的地方寄生或繁殖。
优选的,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的混合物,以及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的混合物;更优选包括顺-3-己烯醇、苯 甲醇、反-2-己烯醛的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以及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的体积浓度均为10-1,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
或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以及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所述农药可用于引诱烟粉虱和/或白粉虱。
优选的,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的混合物,以及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的混合物;更优选的,所述农药包括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以及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所述农药可特别用于引诱烟粉虱和/或白粉虱;
或所述农药包括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以及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上述两种混合物作为农药的A、B包同时施用,所述农药可用于引诱白粉虱,同时趋避白粉虱。
优选的,所述农药包括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的混合物,以及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的混合物;更优选的,所述农药包括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以及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三种化合物体积浓度均为10-1,体积比为1:1:1时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根据不同的用途,所述农药还可以含有其他混合物。
当然,所述农药还可以含有上述混合物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这都是根据所述农药的设计功效来确定的。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农药的施用方法。所述农药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进行使用,如喷施、诱杀等。特别推荐将上述农药制成引诱剂或趋避剂来诱杀害虫。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农药的缓释诱芯。
所述农药的缓释诱芯包括橡胶头和农药,所述农药滴加到橡皮头上,或将橡皮头浸泡在农药5-12h,自然干燥后,制成所述农药的缓释诱芯。
其中,所述农药可选用上述各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以其中一种为例,如可将按1:1:1组合的10-5浓度的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烟粉虱引诱剂混合物和按1:1:1组合的10-1浓度的3-蒈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趋避剂混合物分别滴加到以优质天然橡胶做成的橡皮头上,制作成烟粉虱引诱剂、烟粉虱趋避剂诱芯各1种。
上述缓释诱芯可以用作烟粉虱和白粉虱植物源诱捕器和趋避器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防治措施,如配合黄板使用。
所述农药主要用于番茄中烟粉虱和/或白粉虱的防治。
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诱捕器和/或趋避器,具体的说,可将诱捕器放入田间诱捕烟粉虱/或白粉虱:烟刺粉虱/或白粉虱高峰期,烟粉虱诱捕器放置于番茄地,诱捕器下底边与番茄植株顶部平齐,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6~10米。
本发明所述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烟粉虱和/或白粉虱,特别是温室中番茄的烟粉虱和/或白粉虱的防治。在田间使用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
与现有化学农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仿植物源农药的优点在于:
1)无污染,适应于当前的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
2)效率高、性能稳定,1~2天内就可将试验区内许多烟粉虱成虫诱捕、减免施用化学农药:在山东禹城中科院实验基地番茄大棚用本方法诱捕烟粉虱,降低虫口49.7%,在山东禹城中科院实验基地无公害番茄大棚用本方法诱捕烟粉虱,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的烟粉虱成虫高达上千头;能有效防治烟粉虱和/或白粉虱,非靶标生物无害,且对蔬菜果实无农药残留;
3)便于运输,使用方便;
4)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发明范围。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验试剂从百灵威和sigma公司购买。
实施例采用野外生测实验测定各种化合物或混合物对烟粉虱或白粉虱的诱导或趋避作用。
实施例1
采用吸附法从健壮番茄枝条中分离鉴定出19种挥发物。制作两头带有口径为6~10毫米细小开口、中空的玻璃柱,容积4.5~5.5升,进口接压缩空气瓶,出口依次接TenaxTA吸附柱、真空泵。在吸附挥发物之前,将Tenax TA柱在270~280℃通氮活化4~8小时,在玻璃容器中加入190~210克健壮茶梢,吹入空气,同时从吸附柱后抽气,在进口前、TenaxTA柱后用流量计控制流量,进、出气流量都为300毫升/分钟。
12小时后取下吸附柱,用重蒸乙醚淋洗,再用氮气缓慢吹扫至20微升,吸取1μL注入GC-MS检测,配合标样鉴定组分。
鉴定了茶梢挥发物中19种化学组分:3-蒈烯(3-Carene)、柠檬烯(limonene)、萜品油烯(Terpinol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罗勒烯(Ocimene)、月桂烯(Myrcene)、顺-3-己烯醇(Cis-3-Hexenol)、反-2-己烯醇(Trans-2-hexanol)、里那醇(Linalool)、苯甲醇(benzyl alcohol)、桉油醇(eucalyptol)、壬醛(Nonanal)、辛醛(Octanal)、反-2-己烯醛(Trans-2-Hexenal)、顺3己烯乙酸酯(Cis-3-Hexenyl acetate)、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丁子香酚(eugenol)、愈创木酚(guaiacol)。
实施例2
按以下方法制备引诱剂诱芯,以进行实施例3和4的野外实验:1)用正己烷为溶剂,将3-蒈烯、柠檬烯、萜品油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罗勒烯、月桂烯、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醇、里那醇、苯甲醇、桉油醇、壬醛、辛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乙酸酯、水杨酸甲酯、丁子香酚、愈创木酚分别配成浓度为0.0001~100μg/ml的味源物,再分别将对烟粉虱具有引诱作用的味源物按0.5-1∶0.5-1∶0.5-1组配,对烟粉虱具有趋避作用的三种味源物按0.5-1∶0.5-1∶0.5-1组配。
2)用无水乙醇浸泡天然橡胶制成的橡皮头24小时以上,晾干,再用引诱剂浸泡这样的橡皮头24小时,就制成了诱芯。
实施例3 野外生测实验
本实验在山东省禹城市南北庄中科院禹城实验基地完成。
2013年6-7月,利用实施例1分离出来的19种挥发性化合物3-蒈烯、柠檬烯、萜品油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罗勒烯、月桂烯、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醇、里那醇、苯甲醇、桉油醇、壬醛、辛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乙酸酯、水杨酸甲酯、丁子香酚、愈创木酚,以正己烷为溶剂配制成的10-1、10-3、10-5、10-7浓度的溶液作为诱芯成分。以空白黄板和挂了正己烷诱芯的黄板作为对照,共78个不同诱芯,每个处理至少重复6次,测试各种诱芯对烟粉虱以及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
数据处理: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利用spss13.0One Way ANOVA分析,利用LSD和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本文中的数据利用平均值±SD表示。
以正己烷为溶剂,19种不同化合物为溶剂配成10-1、10-3、10-5、10-7浓度的溶液制作而成的天然橡胶缓释剂诱芯所诱到的烟粉虱数量为平均134.2±18.0头/板,略低于空白对照135.8±31.60头/板,略高于正己烷对照131.6±26.85头/板,但是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F(2,466)=1.016,P=0.365);不同浓度化合物所引诱到的烟粉虱数量差异显著(F(3,72)=9.123,P=0.000),其中10-5(142.9±21.4头/板)浓度的诱芯显著大于浓度为10-1(121.6±7.6头/板)和10-7(128.7±9.1头/板)浓度的诱芯。
所有10-1浓度的诱芯(121.6±7.6)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低于空白对照(135.8±31.60)和正己烷对照(131.6±26.85)(F(2,124)=2.295,P=0.105);其中引诱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醇,引诱到的烟粉虱为137.9±31.5头/板,引诱效果最差的是顺-3-己烯醇,引诱到的粉虱数为91.8±12.9头/板;10-1浓度的3-蒈烯、顺-3-己烯醇、水杨酸甲酯所诱集到的烟粉虱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正己烷对照,诱集到的粉虱数量分别为93.9±22.8、91.8±12.9和98.7±11.9头/板,分别比空白对照低30.9%、32.4%、27.3%。10-3浓度的诱芯引诱到的烟粉虱数量(133.1±15.8头/板)略高于正己烷对照(131.6±26.85),略低 于空白对照(135.8±31.60)(F(2,124)=0.206,P=0.814);其中引诱效果最好的是顺-3-己烯醇(165.5±36.5头/板),最差的是Nonanal(103.2±31.22头/板)。10-5浓度的诱芯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正己烷对照和空白对照(F(2,124)=4.678,P=0.011);2种醇类顺-3-己烯醇、苯甲醇和1种醛反-2-己烯醛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对照,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分别比空白对照高40.1%、36.8%、38.7%。10-7浓度的诱芯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与对照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F(2,124)=1.717,P=0.185),其中引诱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醇,引诱到的烟粉虱为142.6±32.1头/板,引诱效果最差得是里那醇,引诱到的烟粉虱数为120.2±7.95头(表1)。
表1.正己烷为溶剂,不同化合物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引诱剂对烟粉虱的诱集数的影响(头/板)
*表示引诱效果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Spss13.0,One-Way ANONA,LSD MultipleComparisons.P<0.05)。
以正己烷为溶剂,19种不同化合物为溶剂配成10-1、10-3、10-5、10-7浓度的溶液制作而成的天然橡胶缓释剂诱芯所诱到的温室白粉虱数量为平均301.9±39.0头/板,略低于空白对照(321.4±73.81头/板)和正己烷对照(313.4±75.61头/板),但是差异不显著(F(2,466)=2.605,P=0.075);不同浓度化合物所引诱到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差异显著(F(3,72)=8.878,P=0.000),其中10-3(301.8±22.2头/板)、10-5(322.7±50.7头/板)和10-7(313.8±30.5头/板)浓度的诱芯显著大于浓度为10-1(269.2±25.2头/板)的诱芯。
方差分析表明,10-1浓度的诱芯(269.2±25.2头/板)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显著低于空白对照(321.4±43.81头/板)和正己烷对照(313.4±45.61头/板)(F(2,124)=5.775,P=0.004);10-1浓度的诱芯中引诱效果最好的是Cis-3-Hexenyl acetate,引诱到的温室白粉虱为309.7±47.9头/板,引诱效果最差的是水杨酸甲酯,引诱到的粉虱数为226.8±27.6头/板;其中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数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引诱到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分别比空白对照低27.7%、28.3%、29.4%。10-3浓度的诱芯(301.8±22.2头/板)引诱到的温室白粉虱的数量低于正己烷对照和空白对照(F(2,124)=4.419,P=0.014),但是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10-3浓度的诱芯中引诱效果最好的是Nonanal(333.8±35.5头/板),引诱效果最差的是丁子香酚(265.2±72.1头/板)。10-5浓度的所有诱芯(322.7±50.7头/板)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高于正己烷对照和空白对照,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F(2,124)=0.361,P=0.698);对温室白粉虱引诱效果最好的是顺-3-己烯醇(427.8±51.2头/板),引诱效果最差的是反-2-己烯醛(245.0±44.9头/板);其中,3-蒈烯(421.8±30.5头/板)、顺-3-己烯醇(427.8±51.2头/板)、反-2-己烯醛(413.2±37.9头/板)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对照,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分别比空白对照高31.2%、33.3%、28.6%。10-7浓度的诱芯(313.8±30.5头/板)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与正己烷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F(2,124)=0.463,P=0.630),其中引诱效果最 好的是Cis-3-Hexenyl acetate(359.6±50.3头/板),引诱效果最差的是水杨酸甲酯(260.7±37.4头/板)(表2)。
表2.正己烷为溶剂,不同化合物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引诱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诱集数的影响(头/板)
*表示引诱效果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Spss13.0,One-Way ANONA,LSD MultipleComparisons.P<0.05)。
实施例4 野外生测实验
2013年8月,利用已筛选出的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组配,筛选出对以上两种粉虱具引诱效果最好的引诱剂配方。
数据处理: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利用spss13.0 One Way ANOVA分析,利用LSD和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本文中的数据利用平均值±SD表示。
根据实验1的结果,分别选用对烟粉虱具有引诱效果的10-5的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苯甲醇和对烟粉虱有趋避作用的10-1浓度的3-蒈烯、顺-3-己烯醇、水杨酸甲酯作为原料,不同化合物溶液按等体积比混合,以不加诱芯的黄板和各单个化合物溶液配成的诱芯作为对照,共配制成个15个不同编号的诱芯(0:空白对照、1:顺-3-己烯醇(10-5)、2:苯甲醇(10-5)、3:反-2-己烯醛(10-5)、4:顺-3-己烯醇(10-5)+苯甲醇(10-5)、5:苯甲醇(10-5)+反-2-己烯醛(10-5)、6:顺-3-己烯醇(10-5)+反-2-己烯醛(10-5)、7:顺-3-己烯醇(10-5)+苯甲醇(10-5)+反-2-己烯醛(10-5)、8:3-蒈烯(10-1)、9:顺-3-己烯醇(10-1)、10:水杨酸甲酯(10-1)、11:3-蒈烯+顺-3-己烯醇(10-1)、12:顺-3-己烯醇(10-1)+水杨酸甲酯(10-1)、13:3-蒈烯(10-1)+水杨酸甲酯(10-1)、14:3-蒈烯(10-1)+顺-3-己烯醇(10-1)+水杨酸甲酯(10-1))测试它们对烟粉虱引诱效果和趋避效果。
选用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引诱效果的10-5的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和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趋避作用的10-1的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作为原料,不同化合物溶液按等体积比混合,以不加诱芯的黄板和各单个化合物溶液配成的诱芯作为对照,配制成个15个不同编号的诱芯(0:空白对照、1:3-蒈烯(10-5)、2:顺-3-己烯醇(10-5)、3:里那醇(10-5)、4:3-蒈烯(10-5)+顺-3-己烯醇(10-5)、5:3-蒈烯(10-5)+里那醇(10-5)、6:顺-3-己烯醇(10-5)+里那醇(10-5)、7:顺-3-己烯醇(10-5)+3-蒈烯(10-5)+里那醇(10-5)、8:顺-3-己烯醇(10-1)、9:水杨酸甲酯(10-1)、10:反-2-己烯醛(10-1)、11:顺-3-己烯醇(10-1)+水杨酸甲酯(10-1)、12: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10-1)、13:水杨酸甲酯(10-1)+反-2-己烯醛(10-1)、14:水杨酸甲酯(10-1)+反-2-己烯醛(10-1)+顺-3-己烯醇(10-1)),测试它们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和趋避效果。
利用对烟粉虱有引诱作用的3个成分配成的7种诱芯所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为平均1251.9头/板,比空白对照高34.6%。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按等体积比相互组合成的3种2组分化合物和1种3组分化合物与单组份对照比较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有显著差异(F(2,39)=3.560,P=0.038);2种醇类化合物组合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与单组份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而任 意一种醇与反-2-己烯醛组合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与单组份比较都有显著差异;3种化合物顺-3-己烯醇(10-5)+苯甲醇(10-5)+反-2-己烯醛(10-5)组合引诱效果,所诱集到的烟粉虱数为1331.0±95.6头/板,比空白对照多43.0%(表3)。
表3.特定浓度单组份具有引诱效果的化合物组合配成的诱芯对烟粉虱的引诱作用
相同字母表示引诱效果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Spss13.0,One-Way ANONA,Duncan’s Multiple Comparisons.P>0.05)
利用对烟粉虱具有趋避效果的3个成分配成的7种诱芯所诱到的粉虱数量为平均582.6头/板,比空白对照低37.4%。10-1的3-蒈烯、顺-3-己烯醇、水杨酸甲酯按等体积比相互组合成的3种2组分化合物和1种3组分化合物与单组份对照比较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具有显著差异(F(2,39)=0.,P=0.025);任意两种化合物组合与单组份比较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都有显著差异,3种化合物组合趋避效果最好,为3-蒈烯(10-1)+顺-3-己烯醇(10-1)+水杨酸甲酯(10-1),所诱集到的烟粉虱数为487.4±46.7头/板,比空白对照低47.6%(表4)。
表4.特定浓度单组份具有趋避效果的化合物组合配成的诱芯对烟粉虱的趋避作用
相同字母表示引诱效果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Spss13.0,One-Way ANONA,Duncan’s Multiple Comparisons.P>0.05)
利用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引诱作用的3个成分配成的7种诱芯所诱集到的温室白粉虱数为平均445.0±22.3头/板,比空白对照高21.9%。10-5的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组合配成的3个2组分混合物(450.3±24.5头/板)和1个3组分混合物诱芯(501.6±27.9头/板)所引诱到的温室白粉虱数量显著高于单组份对照(425.7±20.2头/板)(F(3,44)=33.808,P=0.000);2种醇类化合物组合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与单组份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而任意一种醇与3-蒈烯组合对烟粉虱的引诱效果与单组份比较都有显著差异;诱虫效果最好的是3组分混合物3-蒈烯(10-5)+顺-3-己烯醇(10-5)+里那醇(10-5),诱虫量为501.7±27.9头/板,比空白对照高37.5%(表)。
表5.特定浓度对白粉虱有引诱作用的单体化合物组配成的诱芯对白粉虱的引诱作用
相同字母表示引诱效果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Spss13.0,One-Way ANONA,Duncan’s Multiple Comparisons.P>0.05)
利用对温室白粉虱趋避效果最好的3个成分所配成的7个诱芯所诱集到 的温室白粉虱数量为头/板261.4±10.8头/板,比空白对照低28.4%。10-1的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组合配成的1个3组分混合物诱芯(201.3±18.1头/板)所引诱到的温室白粉虱数量显著低于3个2组分混合物(258.0±13.9)所诱集到的温室白粉虱数,3个2组分混合物所诱集到的温室白粉虱数又显著低于3个单组份化合物所诱集到的温室白粉虱数(284.7±18.8头/板)(F(3,44)=36.439,P=0.000);趋避效果最好的是3组分混合物顺-3-己烯醇(10-1)+反-2-己烯醛(10-1)+水杨酸甲酯(10-1),诱虫量为201.3±30.1头/板(表),比空白对照低44.8%(表6)。
表6.特定浓度对白粉虱有趋避作用的单体化合物组配成的诱芯对温室白粉虱的趋避作用
相同字母表示引诱效果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Spss13.0,One-Way ANONA,Duncan’s Multiple Comparisons.P>0.05)
本研究发现两种醇类顺-3-己烯醇、苯甲醇和一种醛类反-2-己烯醛在10-5浓度对烟粉虱具有引诱作用;一种烯3-蒈烯、一种醛类反-2-己烯醛和一种酯水杨酸甲酯在10-1浓度对烟粉虱有趋避作用;一种烯类3-蒈烯两种醇类顺-3-己烯醇、里那醇在10-5浓度对温室白粉虱有引诱作用,一种醇顺-3-己烯醇、一种醛反-2-己烯醛和一种酯水杨酸甲酯在10-1浓度对温室白粉虱有趋避作用。
每种昆虫对于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反应都有一个最佳的剂量范围。本研究利用野外生测的方法,测试了19种挥发性化合物在10-1、10-3、10-5、10-74个浓度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效果。结果发现,所有化合物在10-3和 10-5浓度下对对烟粉虱的引诱数量显著高于10-1和10-7。10-3、10-5和10-7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数量显著高于10-1。顺-3-己烯醇、苯甲醇、反-2-己烯醛只在10-5浓度下对烟粉虱具有引诱作用,3-蒈烯、顺-3-己烯醇,MethylSalicylat只在10-1浓度对烟粉虱具有趋避作用,其他浓度下与对照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3-蒈烯、顺-3-己烯醇、里那醇只在10-5浓度对温室白粉虱有引诱作用,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MethylSalicylat只在10-1浓度对温室白粉虱有趋避作用,这些物质在其他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作用于对照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也说明了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是决定化合物对昆虫是否发生作用的重要影响因子。
本实验利用大田生测的方法,找到了3种特定浓度下对烟粉虱具有引诱作用的单体化合物和3种特定浓度下对烟粉虱具有趋避作用的单体化合物,3种特定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引诱作用和2种特定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趋避作用的单体化合物。大田试验的结果与Y型嗅觉仪实验的结果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在于,实验过程中,大棚番茄地不仅存在诱芯中的化合物成分,而且还存在番茄挥发物成分,这些成分会与诱芯中的化合物成分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大棚内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本实验利用对烟粉虱具有引诱作用的3种化合物组合发现它们能够显著增强对烟粉虱的引诱作用(表3),利用对烟粉虱具有趋避作用的3种化合物组合发现它们组合能够显著增强对烟粉虱的趋避作用(表4)。利用在特定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组合,发现它们能够显著增强对温室白粉虱的引诱作用(表5);利用在特定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趋避作用的化合物组合,发现它们的趋避作用增强(表6)。本实验中所发现的具有引诱效果的同类化合物组合没有增效作用,而不同类化合物组合具有增效作用以及趋避作用的增效作用这些现象的嗅觉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找到了3种特定浓度下对烟粉虱具有引诱作用,3种特定浓度下对烟粉虱有趋避作用的化合物成分,3种特定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引诱作用和2种特定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有趋避作用的化合物成分。并筛选出了一种对烟粉虱引诱效果最好的诱芯组合顺-3-己烯醇(10-5)+苯甲醇(10-5)+反-2-己烯醛(10-5),一种对烟粉虱趋避效果的诱芯组合3-蒈烯(10-1)+顺 -3-己烯醇(10-1)+水杨酸甲酯(10-1),一种对温室白粉虱引诱效果最好的诱芯组合3-蒈烯(10-5)+顺-3-己烯醇(10-5)+里那醇(10-5)和一种对温室白粉虱趋避效果最好的诱芯组合顺-3-己烯醇(10-1)+反-2-己烯醛(10-1)+水杨酸甲酯(10-1)(表3,4,5,6)。然而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如植物挥发物种类多、量微,提取、分离、鉴定的难度较大;大多数植食性昆虫所感受到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具有多样性、易变性;信息化合物一般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最具生理活性等特点。由此可见,研制出害虫的高效植物性引诱剂难度很大,多学科、多技术的结合是克服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前提条件。而且,要不断地改进实验思路、方法、技术,且必须有昆虫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和化学家等从多角度、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Claims (4)

1.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在防治烟粉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为顺-3-己烯醇、苯甲醇和反-2-己烯醛的混合物;所述顺-3-己烯醇、苯甲醇和反-2-己烯醛的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
所述体积浓度是指化合物和溶剂的体积比。
2.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在防治白粉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为顺-3-己烯醇、3-蒈烯和里那醇的混合物;所述顺-3-己烯醇、3-蒈烯和里那醇的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
所述体积浓度是指化合物和溶剂的体积比。
3.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农药在防治烟粉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植物挥发类农药包含顺-3-己烯醇、苯甲醇和反-2-己烯醛的混合物;所述顺-3-己烯醇、苯甲醇和反-2-己烯醛的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
所述体积浓度是指化合物和溶剂的体积比。
4.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农药在防治白粉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植物挥发物类农药包含顺-3-己烯醇、3-蒈烯和里那醇的混合物;所述顺-3-己烯醇、3-蒈烯和里那醇的体积浓度均为10-5,体积比为1:1:1;
所述体积浓度是指化合物和溶剂的体积比。
CN201510154411.0A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3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4411.0A CN104823989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4411.0A CN104823989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3989A CN104823989A (zh) 2015-08-12
CN104823989B true CN104823989B (zh) 2017-07-28

Family

ID=5380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44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3989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39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4338B (zh) * 2015-12-24 2018-07-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植物气味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应用
CN107624807A (zh) * 2017-09-10 2018-01-26 张月婵 一种芳香蓟马引诱剂
EP3709806A4 (en) * 2017-11-16 2021-09-15 State of Israel,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R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A.R.O.), Volcani Center PESTICIDES AND PEST CONTROL METHODS
CN108552247A (zh) * 2018-06-05 2018-09-21 蚌埠市刘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固体烟粉虱驱虫剂的制备方法
CN109258638B (zh) * 2018-11-07 2021-04-23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蠋蝽性诱剂及其应用
CN109452275B (zh) * 2018-12-03 2021-03-16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及应用
CN110999694A (zh) * 2020-02-27 2020-04-14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绿色防控番茄苗期烟粉虱及tylcv的方法
CN113558061B (zh) * 2021-07-06 2022-09-27 内蒙古农芯科技有限公司 黑绒鳃金龟诱捕剂活性组分、诱捕剂及诱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2669C (zh) * 2004-04-27 2006-02-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3989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3989B (zh) 一种仿植物挥发物类引诱剂及农药
Hussein et al. Repellent, attractive, and insecticidal effect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Schinus terebinthifolius fruits and Corymbia citriodora leaves on two whitefly species, Bemisia tabaci, and Trialeurodes ricini
de Lir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toxicity of essential oil from Alpinia purpurata inflorescences to Sitophilus zeamais (maize weevil)
Murugesan et al. Identification insecticidal properties in common weed-Lantana camara Linn.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um (GC-MS-MS)
KR20060100743A (ko) 식물로부터 추출된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병해충방제용 조성물
Carlos et 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mating disruption of scale insects
Jemâa et al. Composition and repellent efficacy of essential oil from Laurus nobilis against adults of the cigarette beetle Lasioderma serricorne (Coleoptera: Anobiidae)
Serrano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ex Pheromones and Sex Pheromone Mimics for Two North American Click Beetle Species (Coleoptera: Elateridae) in the Genus Cardiophorus Esch.
Song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 Plutellidae) to volatiles from a non-host plant, Geranium, Pelargonium× hortorum (Geraniaceae)
Mona Insecticidal potential of cardamom and clove extracts on adult red palm weevil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HAN et al. Exploiting push-pull strategy to combat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 based on volatiles of Lavandula angustifolia and Flemingia macrophylla
Emsen et al. Activities of two major lichen compounds, diffractaic acid and usnic acid against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1824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Rajus et al. Behavioral Ecology of the Coffee White Stem Borer: Toward Ecology-Based Pest Management of India's Coffee Plantations
Murugesan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of the leaf oil of Lantana camara Linn from Tamilnadu regions
KR20090100321A (ko) 식물로부터 추출된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병해충 방제용 조성물
Kabugi Mwangi et al. Repellent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Capparis tomentosa against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WO2011077588A1 (ja) 松の材線虫の駆除・防除薬剤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松の材線虫病による松枯れ防除方法
Wist et al. The use of plant volatiles for host location by an ash (Fraxinus) specialist, Caloptilia fraxinella
Huiting et al. Biology, control and luring of the cockchafer, Melolontha melolontha: literature report on biology, life cycle and pest incidence, current control possibilities and pheromones
Siegwart et al. Botanical pesticides as biocontrol products
Yousif et al. Evaluation of water extracts from seven Sudanese plants as natural insecticides
Mishra et 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 through biomolecules and traps
Rohim et al. Repellency of Lemongrass Extract (Cymbopogon nardus) in Solid and Liquid Formulation on Diaphorina citri and Menochilus sexmaculatus
Bett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er and Eucalyptus saligna, Smith essential oils and bioactivity against Lepidopteran and Coleopteran pests of stored grains
Aboaba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Cardiospermum grandiflorum (Sweet) Sapindaceae on Sitophilus zeama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