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1892A -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1892A
CN104821892A CN201510166513.4A CN201510166513A CN104821892A CN 104821892 A CN104821892 A CN 104821892A CN 201510166513 A CN201510166513 A CN 201510166513A CN 104821892 A CN104821892 A CN 104821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index
vfe
vfc
value
switch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65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1892B (zh
Inventor
徐恪
刘玄
沈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665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1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1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892A/zh
Priority to US15/093,691 priority patent/US1004459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1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这两个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生成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根据VFE和VFC对应的ZE和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该方法可以提高行为验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减了验证成本和周期。

Description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由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路由交换系统上运行的协议规模和数量不断膨胀。诸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业务都对路由交换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路由交换系统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行为验证方法日益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目前,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主要是通过对路由交换系统的所有特性和功能进行验证以确保路由交换系统能以预期的功能要求运行。传统的行为验证使用单一的方法,不能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而简单的使用多种方法分别验证则存在验证过程复杂低效,无法通过协作实现更大效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该方法可以确定出哪些验证方法进行组合协作能够达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可以提高行为验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减了验证成本和周期,从而提高了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的可靠性和效益。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包括:S1、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S2、对所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S3、生成所述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S4、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S5、根据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所述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可以确定出哪些验证方法进行组合协作能够达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可以提高行为验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减了验证成本和周期,从而提高了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的可靠性和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所述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可以确定出哪些验证方法进行组合协作能够达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可以提高行为验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减了验证成本和周期,从而提高了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的可靠性和效益。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的示例图;
图3(a)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简单的使用多种验证方法进行行为验证协作时所得到的性能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的性能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出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是一种基于多种验证方式的协作方法,以实现高效的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可以包括:
S101,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个评价指标可包括验证效果V、缺陷检出率E、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和资金需求F等。
具体地,可根据常见的路由交换平台行为验证方法,确定行为验证的各项评价指标,如验证效果V、缺陷检出率E、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和资金需求F等,并建立根据具体验证对象新增相应评价指标的扩展接口。其中,上述路由交换平台行为验证方法可理解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路由交换平台行为验证方法。也就是说,本步骤是在常见的路由交换平台行为验证方法上,确定此次行为验证的各项评价指标。
S102,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
具体地,可根据验证对象系统和实际验证环境对上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即判断上述多个评价指标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如判断评价指标是否满足行为验证需求),若是,则认为评价指标通过评估,之后可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为:对于每种验证方法来说,可将评价指标分为验证效果和代价两类,因此可形成符合验证对象系统和实际验证环境的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V,E,A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P,T,F,Ac},其中,Ai为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中的每个属性值的取值需符合如下要求:
1)验证效果V:各种验证方法中,验证效果最好的V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验证效果的验证方法V取值为0,其余验证方法对应的V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表示验证效果;
2)缺陷检出率E:各种验证方法中,缺陷检出率最高的E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缺陷检出的验证方法E取值为0,其余验证方法对应的E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表示缺陷检出率;
3)人员需求P:各种验证方法中,人员需求最高的P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人员需求的验证方法P取值为0,其余验证方法对应的P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表示人员需求;
4)时间代价T:各种验证方法中,时间代价最高的T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时间代价的验证方法T取值为0,其余验证方法对应的T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表示时间代价;
5)资金需求F:各种验证方法中,资金需求最高的F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资金需求的验证方法F取值为0,其余验证方法对应的F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表示资金需求。
可以理解,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中的每个属性可理解是对验证方法的效果的描述,假设效果最好的可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效果的取值为0,其余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中的每个属性可理解是验证方法的代价的描述,假设代价最高的取值为100,并假设完全没有代价的取值为0,其余取值为(0,100)内的有理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评价指标可分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和不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对于不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可根据要求估值,尽量描述其相对强弱和比例关系;对于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可如下例计算:例如,验证方法a时间代价最大,为30hours,验证方法b时间代价为20hours,令验证方法a的时间代价Ta的取值为100,则验证方法b的时间代价Tb的取值应为:Tb=20*(100/30)=66.67。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时,若评估的现有评价指标不能符合需求,则进一步建立n个新的评价指标({Ai|i=0,1,…,n})。具体地,在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时,如果该多个评价指标中有的指标不能符合需求(如指标不能满足行为验证需求),则需进一步建立n个新的评价指标,以确保得到的评价指标能够满足行为验证需求。
S103,生成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
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验证对象系统和实际验证环境,评估上述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在本次验证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根据重要性为每项评价指标i确定一个权值Wi。可以理解,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越强,其对应的权值Wi取值越大。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评价指标i对应的权值Wi
Σ i ∈ VFE W i = 1 , W i ∈ { Q + } - - - ( 1 )
Σ i ∈ VFC W i = 1 , W i ∈ { Q + } - - - ( 2 )
其中,Q+表示有理数集。也就是说,上述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值Wi的取值需满足上述式(1)和式(2)。
S104,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其中,记
ZE j = int [ Σ i ∈ VFE j W i * i ZZ VFE * 10 ] - - - ( 4 )
类似的,记
ZC j = int [ Σ i ∈ VFC j W i * i ZZ VFC * 10 ] - - - ( 6 )
由此,通过上述式(3)至式(6)即可得到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S105,根据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
具体地,在得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之后,可求解多种验证方法组合优化问题,即:可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期望代价值EE,并将该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的0-1背包问题:假设有j种验证方法,已知上述步骤得到的各种验证方法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则在综合代价值ZC之和不超过期望代价值EE的情况下,求使得综合效益值ZE之和最大的验证方法选择方案。
也就是说,该问题可形式化描述为:给定EE>0,ZCi>0,ZEi>0,1≤i≤n,要求找出n元0/1向量(x1,x2,...,xn),xi∈{0,1},1≤i≤n,使得而且达到最大,即如下式(7)。
max Σ i = 1 n ZE i x i Σ i = 1 n ZC i x i ≤ EE x i ∈ { 0,1 } , 1 ≤ i ≤ n - - - ( 7 )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问题的求解步骤可如下:1)可根据问题的状态转移方程(如下述式(8))按照i从n到1,j从1到EE的顺序计算所有的f[i,j](1≤i≤n,1≤j≤EE);
f[i,j]=max{f[i-1,j-ZCi]+ZEi,f[i-1,j]}       (8)
2)记录计算f[n,EE]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在每一步中若f[i-1,j-ZCi]+ZEi>f[i-1,j],则xi=1,否则xi=0。最后{xi}即为问题的最优解。其中,可以理解,xi为1表示在协作的过程中选择其对应的验证方法,xi为0表示在协作的过程中不选择其对应的验证方法,即选择xi=1对应的验证方法对路由交换系统进行验证即可实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
综上所述,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可先确定多种验证方法中的相关评价指标,之后可对已确定的现有评价指标进行评估,若现有评价指标不能满足行为验证要求,则进一步建立新的评价指标,若现有评价指标能够满足行为验证要求,则确定已经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之后,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然后,根据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求解组合优化0-1背包问题,并判断是否能够得到具可行性的解,若能够得到,则该根据该解即可确定哪些验证方法组合协作能够达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的目的;若不能得到,则重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值,直至能够得到具可行性的解为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可以确定出哪些验证方法进行组合协作能够达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可以提高行为验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减了验证成本和周期,从而提高了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的可靠性和效益。
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可通过示例进行描述。
假设考虑以下场景:对某型路由交换系统进行行为验证,要求较高的缺陷检出率,在有限的人力投入下要尽快完成验证工作,资金投入则无严格限制。假设当有三种可用的验证方法(如A、B、C三种验证方法)时,可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进行协作验证的过程如下:
针对A、B、C三种验证方法,可先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这两个属性集中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之后可对该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经评估验证效果V、缺陷检出率E、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资金需求F能够满足行为验证需求。之后,可确定符合验证对象系统和实际验证环境的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V,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P TF}。其中,在该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属性值的取值要求对VFE和VFC中的属性进行取值,如下面表1所示,得到A、B、C三种验证方法的VFE和VFC中的属性分别对应的属性值:
表1
V E P T F
A 40 70 60 100 90
B 50 80 100 70 100
C 100 100 50 60 90
之后,可根据实际验证对象系统和实际验证环境,可评估VFE中属性缺陷检出率E较重要,则可将VFE中的属性(即评价指标V、E)的权值分别置WV=0.4,WE=0.6;评估VFC中属性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较重要,则可将VFC中属性(即评价指标P、T、F)的权值分别置WP=0.4,WT=0.4,WF=0.2。
然后,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通过上述式(3)至式(6)分别计算ZEj和ZCj,得到A、B、C三种验证方法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的值,即如下表2:
表2
ZEj ZCj
A 3 4
B 3 4
C 4 3
显然,从上述表2可以看出,maxZCj≤EE≤∑ZCj,其中置EE=10。
最后,可根据得到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求解多种验证方法组合优化问题,以得到哪些验证方法进行组合验证能够达到最优效率。具体地,以下给出一种求解多种验证方法组合优化问题的方法:
首先,可建立如下的表3:
表3
ZEj ZCj 1 2 3 4 5 6 7 8 9 10
A 3 4
B 3 4
C 4 3 0
其中,要明确说明的是,上述表3是至底向上,从左到右生成的,并且表3中第一行中的数字1至10表示的是期望代价值EE所取值的范围从1到10。为了叙述方便,用C1单元格表示C行1列的单元格,这个单元格填“0”的意义是用来表示只有验证方法C,限定期望代价值EE为j时,综合效益值ZE之和能达到的最大值是0。这是因为验证方法C的综合代价值ZC是3,超出了期望代价值EE。
同理在有B、C两个验证方法时,综合代价值ZC之和也超出了1,故B1=0。A1=0,C2=0,B2=0,A2=0。直到考察C3单元格,有验证方法C时综合代价值ZC不超过期望代价值EE(此时EE为3),C3的值为C的综合效益值ZE,即C3=4。又如B9的值可根据状态转移方程(即上述式(8))求出:即要考察两个值,一个是f[i-1,j],即C9的值4;另一个是f[i-1,j-ZCi]+ZEi,即C6+ZEB=4+3=7。故根据上述式(8)可得到B9=7。
因此,可按照如上方法得到的完整表如下表4:
表4
ZEj ZCj 1 2 3 4 5 6 7 8 9 10
A 3 4 0 0 4 4 4 4 7 7 7 7
B 3 4 0 0 4 4 4 4 7 7 7 7
C 4 3 0 0 4 4 4 4 4 4 4 4
从上述表4可以看出,A10=7,即有A、B、C三种验证方法,期望代价值EE为10时,综合效益值ZE之和能达到的最大值是7。下面逆推出问题的最优解,即三种验证方法的选择方案:由上述状态转移方程
f[i,j]=max{f[i-1,j-ZCi]+ZEi,f[i-1,j]}          (8)
对A10,要考察两个值:一个是f[i-1,j],即B10的值7;另一个是f[i-1,j-ZCi]+ZEi,即B6+ZEA=4+3=7≤B10,选取的是方程的后一项f[i-1,j],故验证方法A未被选取,即xA=0。
继而考察以上被选取的项即B10,要考察两个值:一个是f[i-1,j],即C10的值4,另一个是f[i-1,j-ZCi]+ZEi,即C6+ZEB=4+3=7>C10。选取的是方程的前一项f[i-1,j-ZCi]+ZEi,故验证方法B被选取,即xB=1。
继而考察以上被选取的项即C6,显然此时验证方法C被选取,即xC=1。
可见,记录下每个状态的最优值是由状态转移方程的哪一项推出来的,便可根据这条策略找到上一个状态,从上一个状态接着向前推即可求得最优方案。因此,得到问题的最优解(xA,xB,xC)=(0,1,1)。即选用B、C这两种验证方法,可实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
另外,图3(a)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简单的使用多种验证方法进行行为验证协作时所得到的性能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的性能示意图。从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直接使用多种行为验证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验证效果,但也带来了极大的代价增长,然而通过使用本发明提出的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旨在使验证效果的增长大于验证代价的增长,获得最佳“性价比”。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相对应,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相对应,因此在前述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可以包括:建立模块10、第一生成模块20、第二生成模块30、计算模块40和第三生成模块50。
具体地,建立模块10可用于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个评价指标可包括验证效果V、缺陷检出率E、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和资金需求F等。
第一生成模块20可用于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建立模块10还用于在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时,若评估的现有评价指标不能符合需求,则进一步建立n个新的评价指标({Ai|i=0,1,…,n})。由此,确保得到的评价指标能够满足行为验证需求。
第二生成模块30可用于生成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生成模块30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评价指标i对应的权值Wi
Σ i ∈ VFE W i = 1 , W i ∈ { Q + } - - - ( 1 )
Σ i ∈ VFC W i = 1 , W i ∈ { Q + } - - - ( 2 )
其中,Q+表示有理数集。
计算模块40可用于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计算模块40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其中,记
ZE j = int [ Σ i ∈ VFE j W i * i ZZ VFE * 10 ] - - - ( 4 )
类似的,记
ZC j = int [ Σ i ∈ VFC j W i * i ZZ VFC * 10 ] - - - ( 6 )
第三生成模块50可用于根据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可以确定出哪些验证方法进行组合协作能够达到最优效率的行为验证,可以提高行为验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减了验证成本和周期,从而提高了路由交换系统的行为验证的可靠性和效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
S2、对所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
S3、生成所述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
S4、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S5、根据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所述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评价指标包括验证效果V、缺陷检出率E、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和资金需求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时,若评估的现有评价指标不能符合需求,则进一步建立n个新的评价指标({Ai|i=0,1,…,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评价指标i对应的权值Wi
Σ i ∈ VFE W i = 1 , W i ∈ { Q + } ,
Σ i ∈ VFC W i = 1 , W i ∈ { Q + }
其中,Q+表示有理数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其中,记
ZE j = int [ Σ i ∈ VFE j W i * i ZZ VFE * 10 ]
类似的,记
ZC j = int [ Σ i ∈ VFC j W i * i ZZ VFC * 10 ] .
6.一种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分别建立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其中,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数据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和所述可扩展的路由交换平台控制平面行为验证方法属性集分别具有多个评价指标;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生成综合效能属性值集VFE和综合代价属性值集VFC;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通过评估的评价指标的权值;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值分别计算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FE和VFC对应的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生成状态转移方程,并获取所述状态转移方程的最优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评价指标包括验证效果V、缺陷检出率E、人员需求P、时间代价T和资金需求F。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时,若评估的现有评价指标不能符合需求,则进一步建立n个新的评价指标({Ai|i=0,1,…,n})。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评价指标i对应的权值Wi
Σ i ∈ VFE W i = 1 , W i ∈ { Q + } ,
Σ i ∈ VFC W i = 1 , W i ∈ { Q + }
其中,Q+表示有理数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综合效益值ZE和综合代价值ZC:
其中,记
ZE j = int [ Σ i ∈ VFE j W i * i ZZ VFE * 10 ]
类似的,记
ZC j = int [ Σ i ∈ VFC j W i * i ZZ VFC * 10 ] .
CN201510166513.4A 2015-04-09 2015-04-09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821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6513.4A CN104821892B (zh) 2015-04-09 2015-04-09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US15/093,691 US10044594B2 (en) 2015-04-09 2016-04-07 Collab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ifying behavior in route switch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6513.4A CN104821892B (zh) 2015-04-09 2015-04-09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1892A true CN104821892A (zh) 2015-08-05
CN104821892B CN104821892B (zh) 2018-06-19

Family

ID=53732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6513.4A Active CN104821892B (zh) 2015-04-09 2015-04-09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4594B2 (zh)
CN (1) CN104821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9082B (zh) * 2019-12-03 2021-08-31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人机工程设备综合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831A (zh) * 2005-07-15 2006-01-11 清华大学 基于集群路由器结构的高可用分布式边界网关协议系统
CN1960283A (zh) * 2006-10-20 2007-05-09 清华大学 可扩展路由器系统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性能评价方法
CN103546334A (zh) * 2013-08-26 2014-01-29 清华大学 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6598B1 (en) * 1998-07-10 2001-07-0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control-flow structure which represents control logic, reconfigurable logic controller having the control logic, method for designing the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its control logic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831A (zh) * 2005-07-15 2006-01-11 清华大学 基于集群路由器结构的高可用分布式边界网关协议系统
CN1960283A (zh) * 2006-10-20 2007-05-09 清华大学 可扩展路由器系统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性能评价方法
CN103546334A (zh) * 2013-08-26 2014-01-29 清华大学 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建平,吴茜,徐恪: "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 《计算机学报》 *
徐恪,朱敏,林闯: "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机制及方法研究综述", 《计算机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01596A1 (en) 2016-10-13
US10044594B2 (en) 2018-08-07
CN104821892B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mchi-Levi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ng chain and sparse designs in process flexibility
Yeh A simple minimal path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weighted multi-commodity multistate unreliable networks reliability
Hao et al. A quick inclusion-exclusion technique
CN102368226B (zh) 一种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可行路径分析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
Abbas et al. Robustness-guided temporal logic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for stochastic cyber-physical systems
Gondzio et al. A new unblocking technique to warmstart interior point methods 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Malikopoulos A duality framework for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of complex systems
Wang et al. Critical sectors and path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within supply chain networks
Hannemann-Tamás et al. How to verify optimal controls computed by direct shooting methods?–A tutorial
CN103942147A (zh) 一种线性拟合函数驱动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
Chen A novel reliability estimation method of complex network based on Monte Carlo
CN104182518A (zh) 一种协同过滤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3336884A (zh) 一类非线性混成系统的建模与面向路径的可达性分析方法
Li et al. Structure reduction of liveness‐enforcing Petri nets using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CN104821892A (zh) 路由交换系统跨平面行为验证协作方法及装置
CN103389964A (zh) 用于求解数学规划问题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68305B (zh) 逻辑处理方法、装置及测评系统
Gavanelli et al. What-If Analysis Through Simulation-Optimization Hybrids.
CN109993526A (zh) 区块链校验方法、处理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4050082A (zh) 一种面向修订的条件判定覆盖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
CN104050083A (zh) 一种面向条件判定覆盖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
CN103441886B (zh) 基于概率的传感器网络划分方法
Yang et al. Least squares Monte Carlo and pathwise optimization for merchant energy production
CN103942278A (zh) 通过分析用户主动交友意愿进行朋友推荐的方法
CN106066608A (zh) 多变量连续过程模型的机理建模与实验建模融合辨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