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0247B -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0247B
CN104820247B CN201510253225.2A CN201510253225A CN104820247B CN 104820247 B CN104820247 B CN 104820247B CN 201510253225 A CN201510253225 A CN 201510253225A CN 104820247 B CN104820247 B CN 104820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able
main frame
infinite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32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0247A (zh
Inventor
施龙青
高卫富
翟培合
韩进
李常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2532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0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0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0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02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包括一主机,主机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电缆插口,第一电缆插口中插接有第一电缆,第一电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接口,每一个电极接口均对应与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夹相连;所述第二电缆插口中插接有第二电缆,第二电缆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电极接口,每个电极接口均对应与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夹相连;外用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接;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的第一无穷远电极与主机的B接口相连接,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的第二无穷远电极与主机的N接口相连接;主机上还设置有将采集完成后的数据导出的RS232接口。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利用该电法仪的探查方法。其利用巷道空间,实现对工作面的顶、底板的全空间三维勘探数据采集。

Description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井下全空间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器及其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探查地下水赋存规律和运移状态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地面物探和矿井物探,地面物探在探查地下岩层富水规律的方法有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人工可控源法(CSAMT)、大地电磁等方法。地面直流电法发展相当成熟,不仅有二维高密度电法,还可以实现三维高密度电法,直流电法具有施工效果高、探测精度准等优点,但探测深度有限。瞬变电磁对低阻体敏感,探测精度准,但容易受低阻体干扰,影响其探测精度。CSAMT法探测深度大,但该方法探查范围存在一定的盲区。大地电磁法广泛用来探查大地构造,对于地下水的探查很少应用。地面物探技术由于探测深度和范围的影响,制约其在矿井物探方向的发展。矿井物探具有探查目标准确,施工效率高的特点。
矿井物探技术是在地面物探的技术上发展而来,当前矿井物探在探测矿井水文方面的方法主要有小线圈瞬变电磁法和直流电法。小线圈瞬变电磁法对探查准确率高,对低阻体敏感,容易受到矿井周围复杂环境的干扰,且存在探测盲区。井下直流电法施工效率高、受周围环境影响小,成图形象、直观,得到广大矿井水防治者青睐。但由于井下矿井的空间的限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复杂性一直制约着其发展。
当前很多研究院所正在研究及推出井下直流电法,都是将地面电法仪器照搬到井下使用,将矿井全空间当成地面半空间,直接将采集的数据按照地面物探技术进行处理使用,从而导致矿井物探探查结果不准的评价。当前很多学者并没有针对井下的全空间电流场环境,设计专门的井下电法仪器及探查方法进行相应数据的采集。
中国专利申请CN101603419A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顺煤层透视的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方法,其采用四极AB-MN的直流电法探测装置方式,在测量过程中相对固定电机A、B,在另一巷道移动测量电机M、N,在AB-MN最短距离处为中轴线的两侧呈扇形扫面测量了根据电场的分布规律,使用地电成像方法计算出工作面内部的视电阻和视电阻率的分布规律;由此探测工作面煤层内部是否存在地质构造。该专利申请需要在巷道内不断固定电极和移动电极,实现测量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测量工程量大,工作效率低,且探测成果以二维平面图的形式呈现,只能测量工作面内隐伏构造,对工作面内顶、底板岩层富水情况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在充分利用巷道空间基础上,设计井下全空间环境下得观测系统,在保证采集数据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多次分布测量方式,既能提高施工效率,又能实现对工作面的顶、底板岩层富水性三维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电缆插口,第一电缆插口中插接有第一电缆,第一电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接口,每一个电极接口均对应与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夹相连;所述第二电缆插口中插接有第二电缆,第二电缆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电极接口,每个电极接口均对应与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夹相连;外用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接;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的第一无穷远电极与主机的B接口相连接,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的第二无穷远电极与主机的N接口相连接;主机上还设置有将采集完成后的数据导出的RS232接口。
所述主机为集电极转换器与电阻率测量仪为一体的测量装置。
所述第一、第二电缆均长为300m,其上每隔10m设置一电极接口。
数据采集时,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所述主机的采集模块中,当介质内存在双异性点电源供电电极A(+I)和供电电极B(-I)同时供电时,I为电流,测量电极M、N间的电位差ΔUMN为:
Δ U MN = Iρ 4 π [ 1 AM - 1 AN - 1 BM + 1 BN ] - - - ( 1 )
AM、AN、BM、BN为相应电极间的距离。
在全空间均质各向同性介质内视电阻率公式:
ρ = K Δ U MN I - - - ( 2 )
式中,K为装置系数,值为:
K = 4 π 1 AM - 1 AN - 1 BM + 1 BN - - - ( 3 )
数据采集时,采用二极装置,即B、N电极接无穷远,
相应(3)式为K=4πAM(4)。
在上巷道铺设m个电极,切眼处铺设n个电极,共铺设2(m+n-2)个电极,其中供电电极数量记作t,测量电极数量记作x,电极极距记作d,供电点和测量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供电点和测量点的距离AM,整理得到以下几种情况:
当1≤t≤m时,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m<x≤m+n-1时, AM = d ( m - 1 ) 2 + ( x - m ) 2
②m+n-1<x≤2m+n-t-1时,
AM = d ( n - 1 ) 2 + ( 2 m + n - x - t - 1 ) 2
③2m+n-t-1<x≤2m+n-2时,
AM = d ( n - 1 ) 2 + ( x + t - 2 m - n + 1 ) 2
④2m+n-2<x≤2m+2n-4时,
AM = d ( n - 1 ) 2 + ( 2 m + 2 n - x - 3 ) 2
当m<t≤m+n-1时,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⑤m+n-1<x≤2m+n-2时,
AM = d ( m + n - t - 1 ) 2 + ( x - m - n + 1 ) 2
⑥2m+n-2<x≤3m+2n-t-3时
AM = d ( m - 1 ) 2 + ( 3 m + 2 n - t - x - 3 ) 2
⑦当3m+2n-t-3<x≤2m+2n-t-3时
AM = d ( m - 1 ) 2 + ( t + x - 3 m - 2 n + 3 ) 2
⑧当m+n-1<t≤2m+n-2,2m+n-2<x≤2m+2n-t-3时
AM = d ( 2 m + n - t - 2 ) 2 + ( x - 2 m - n + 2 ) 2 .
一种利用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仪器采集共分3站完成,第1站数据采集是将第一电缆和第1-30个电极铺设到0~300m处,第二电缆及第31-60个电极铺设到300~600m处,将主机、第一、第二电缆和第1-60个电极连接好后,将第一无穷远电极和第二无穷远电极与主机连接好,并将其钉入无穷远处;
2)仪器连接好进行连接检测和参数设置后,进行第1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3)第1站数据采集完成后,将第一电缆铺设到第600~900m处,第二电缆不需要移动,将数据采集主机移到第2站位置,进行第2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4)第2站数据采集完成后,将第二电缆移动到900~1200m处,第一电缆不需要移动,数据采集主机移到第3站位置,进行第3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5)按照上述步骤1)-步骤4)的规律,铺设电缆围绕工作面一周,直到数据采集完成为止。
本发明在研究地面直流电法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仪器采集模块中供电点和测量点之间的测量距离计算方法及全空间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充分利用巷道空间,设计井下全空间环境下得观测系统,通过多次分布式测量,实现对工作面的顶、底板的全空间三维勘探数据采集及观测。
本发明仪器在进行三维数据采集时,首先对采集模块中的数据采集软件进行相应的设计。
(1)地面传统的仪器根据电极间距和电极个数直接计算供电点和测量点的距离,而井下三维观测系统只能在巷道内进行采集数据,供电点和测量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供电点和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能根据电极间距及电极个数计算,需要根据实际的测量距离进行计算。因此,井下采集软件根据观测系统的测量距离AM变化进行相应的测量计算。
(2)地面的直流电法理论都是半空间电场理论,井下进行测量时根据全空间电场理论进行数据采集。根据全空间电场理论,井下观测系统的装置系数K也将随之改变。采集软件中装置系数及视电阻率进行相应的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电极控制器与电阻率测量主机为一体,便于携带,方便井下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装置系数K的变化,确保采集数据为井下全空间数据,地面装置系数K=2πAM,而井下装置系数K变为原来的2倍;通过总结井下工作面测量距离AM的变化,编制简单程序只需输入m和n即可计算出AM距离。例如当m=25,n=15,t=3,x=28,即第3个电极供电,第28个电极测量时,测量距离而二维直流电法测量时AM'=250,通过设计后,很容易得出AM的测量距离。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分布式测量的好处:首先是保证供电点和测量点的信号的质量。假设在工作面周围进行一次性测量,供电点和测量点距离太大,那么影响采集数据的信号质量;其次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两根电缆交替使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最后,提高了井下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取分组合作、交替施工的方式,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提高了施工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矿井工作面分布式三维电法仪主体结构图;
图2是二极装置剖面扫点示意图;
图3是井下400m*200m工作面测量示意图;
其中1-60.电极,61.第一无穷远电极,62.第二无穷远电极,63.第一电缆,64.第二电缆,65.外用直流电源,68.RS232接口,69.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仪器装置包括铜质电极1-60,每个电极上有一电极夹,用来与电极接口连接;第一电缆63上每10m处有一与电极夹相对应的电极接口,第一电缆长300m,第二电缆64上每10m处有一与电极夹相对应的电极接口,第二电缆长300m,将电极1-60钉入岩层中,电极1-60通过电极夹与第一电缆63及第二电缆64的电极接口相连接;集电极转换器与电阻率测量仪为一体的测量主机69,第一电缆63通过主机插口66与主机69相连接,第二电缆64通过电缆插口67与主机69相连接;外用直流电源65通过导线与主机69相连接;第一无穷远电极61通过主机69的B接口相连接,并将实现无穷远电极61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第二无穷远电极通过主机62的N接口相连接,并将实现无穷远电极61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RS232接口68将主机69采集完成后的数据导出。
主机的采集模块中,当介质内存在双异性点电源供电电极A(+I)和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I)同时供电时,I为电流,测量电极M、N间的电位差ΔUMN为:
&Delta; U MN = I&rho; 4 &pi; [ 1 AM - 1 AN - 1 BM + 1 BN ] - - - ( 1 )
AM、AN、BM、BN为相应电极间的距离。
在全空间均质各向同性介质内视电阻率公式:
&rho; = K &Delta; U MN I - - - ( 2 )
式中,K为装置系数,值为:
K = 4 &pi; 1 AM - 1 AN - 1 BM + 1 BN - - - ( 3 )
数据采集时,采用二极装置,即B、N电极接无穷远,
相应(3)式为K=4πAM(4)。
数据采集时,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如图2所示,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如图3所示,在上巷道铺设m个电极,切眼处铺设n个电极,共铺设2(m+n-2)个电极,其中供电电极数量记作t,测量电极数量记作x,电极极距记作d,供电点和测量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供电点和测量点的距离AM,整理得到以下几种情况:
当1≤t≤m时,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m<x≤m+n-1时, AM = d ( m - 1 ) 2 + ( x - m ) 2
②m+n-1<x≤2m+n-t-1时,
AM = d ( n - 1 ) 2 + ( 2 m + n - x - t - 1 ) 2
③2m+n-t-1<x≤2m+n-2时,
AM = d ( n - 1 ) 2 + ( x + t - 2 m - n + 1 ) 2
④2m+n-2<x≤2m+2n-4时,
AM = d ( n - 1 ) 2 + ( 2 m + 2 n - x - 3 ) 2
当m<t≤m+n-1时,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⑤m+n-1<x≤2m+n-2时,
AM = d ( m + n - t - 1 ) 2 + ( x - m - n + 1 ) 2
⑥2m+n-2<x≤3m+2n-t-3时
AM = d ( m - 1 ) 2 + ( 3 m + 2 n - t - x - 3 ) 2
⑦当3m+2n-t-3<x≤2m+2n-t-3时
AM = d ( m - 1 ) 2 + ( t + x - 3 m - 2 n + 3 ) 2
⑧当m+n-1<t≤2m+n-2,2m+n-2<x≤2m+2n-t-3时
AM = d ( 2 m + n - t - 2 ) 2 + ( x - 2 m - n + 2 ) 2
利用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3所示井下400m*200m工作面数据测量图,仪器采集共分3站完成,第1站数据采集是将第一电缆63和第1-30个电极铺设到0~300m处,第二电缆64及第31-60个电极铺设到300~600m处,将主机69、第一、第二电缆63、64、和第1-60个电极连接好后,将第一无穷远电极61和第二无穷远电极62与主机69连接好,并将其钉入无穷远处;
2)仪器连接好进行连接检测和参数设置后,进行第1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61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62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3)第1站数据采集完成后,将第一电缆63铺设到第600~900m处,第二电缆64不需要移动,将数据采集主机69移到第2站位置,进行第2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61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62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69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4)第2站数据采集完成后,将第二电缆64移动到900~1200m处,第一电缆63不需要移动,数据采集主机69移到第3站位置,进行第3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61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5)按照上述步骤1)-步骤4)的规律,铺设电缆围绕工作面一周,直到数据采集完成为止。
本发明在研究地面直流电法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仪器采集模块中供电点和测量点之间的测量距离计算方法及全空间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充分利用巷道空间,设计井下全空间环境下得观测系统,通过多次分布式测量,实现对工作面的顶、底板的全空间三维勘探数据采集及观测。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其特征是,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电缆插口,第一电缆插口中插接有第一电缆,第一电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接口,每一个电极接口均对应与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夹相连;所述第二电缆插口中插接有第二电缆,第二电缆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电极接口,每个电极接口均对应与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夹相连;外用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接;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的第一无穷远电极与主机的B接口相连接,钉入无穷远处岩层中的第二无穷远电极与主机的N接口相连接;主机上还设置有将采集完成后的数据导出的RS232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其特征是,所述主机为集电极转换器与电阻率测量仪为一体的测量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电缆均长为300m,其上每隔10m设置一电极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其特征是,数据采集时,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其特征是,所述主机的采集模块中,当介质内存在双异性点电源供电电极A和供电电极B同时供电时,I为电流,测量电极M、N间的电位差ΔUMN为:
&Delta;U M N = I &rho; 4 &pi; &lsqb; 1 A M - 1 A N - 1 B M + 1 B N &rsqb; - - - ( 1 )
AM、AN、BM、BN为相应电极间的距离。
在全空间均质各向同性介质内视电阻率公式:
&rho; = K &Delta;U M N I - - - ( 2 )
式中,K为装置系数,值为:
K = 4 &pi; 1 A M - 1 A N - 1 B M + 1 B N - - - ( 3 )
数据采集时,采用二极装置,即B、N电极接无穷远,
相应(3)式为K=4πAM(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其特征是,在上巷道铺设m个电极,切眼处铺设n个电极,共铺设2(m+n-2)个电极,其中供电电极数量记作t,测量电极数量记作x,电极极距记作d,供电点和测量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供电点和测量点的距离AM,整理得到以下几种情况:
当1≤t≤m时,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m<x≤m+n-1时, A M = d ( m - 1 ) 2 + ( x - m ) 2
②m+n-1<x≤2m+n-t-1时,
A M = d ( n - 1 ) 2 + ( 2 m + n - x - t - 1 ) 2
③2m+n-t-1<x≤2m+n-2时,
A M = d ( n - 1 ) 2 + ( x + t - 2 m - n + 1 ) 2
④2m+n-2<x≤2m+2n-4时
A M = d ( n - 1 ) 2 + ( 2 m + 2 n - x - 3 ) 2
当m<t≤m+n-1时,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⑤m+n-1<x≤2m+n-2时,
A M = d ( m + n - t - 1 ) 2 + ( x - m - n + 1 ) 2
⑥2m+n-2<x≤3m+2n-t-3时
A M = d ( m - 1 ) 2 + ( 3 m + 2 n - t - x - 3 ) 2
⑦当3m+2n-t-3<x≤2m+2n-t-3时
A M = d ( m - 1 ) 2 + ( t + x - 3 m - 2 n + 3 ) 2
⑧当m+n-1<t≤2m+n-2,2m+n-2<x≤2m+2n-t-3时
A M = d ( 2 m + n - t - 2 ) 2 + ( x - 2 m - n + 2 ) 2 .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的观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仪器采集共分3站完成,第1站数据采集是将第一电缆和第1-30个电极铺设到0~300m处,第二电缆及第31-60个电极铺设到300~600m处,将主机、第一、第二电缆和第1-60个电极连接好后,将第一无穷远电极和第二无穷远电极与主机连接好,并将其钉入无穷远处;
2)仪器连接好进行连接检测和参数设置后,进行第1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3)第1站数据采集完成后,将第一电缆铺设到第600~900m处,第二电缆不需要移动,将数据采集主机移到第2站位置,进行第2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4)第2站数据采集完成后,将第二电缆移动到900~1200m处,第一电缆不需要移动,数据采集主机移到第3站位置,进行第3站数据采集;采用二极装置,把第一无穷电极即供电电极B和第二无穷电极即测量电极N放置到无穷远处,通过主机的电极测控器控制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的距离,当第1电极作为供电电极A时,第2、3、4……k电极,依次作为测量电极M进行测量,k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60的整数;
5)按照上述步骤1)-步骤4)的规律,铺设电缆围绕工作面一周,直到数据采集完成为止。
CN201510253225.2A 2015-05-18 2015-05-18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0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3225.2A CN104820247B (zh) 2015-05-18 2015-05-18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3225.2A CN104820247B (zh) 2015-05-18 2015-05-18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0247A CN104820247A (zh) 2015-08-05
CN104820247B true CN104820247B (zh) 2016-03-09

Family

ID=53730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32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0247B (zh) 2015-05-18 2015-05-18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0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5143A (zh) * 2016-08-11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直流场固定式电源勘探方法
CN106504493B (zh) * 2016-11-04 2022-05-10 珠海国勘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法勘探分布式电缆数据传输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1686A1 (fr) * 1992-07-31 1994-02-02 Eugesol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sondage et de contrôle d'un volume de sous-sol
JPH08145926A (ja) * 1994-11-22 1996-06-07 East Japan Railway Co 2極法比抵抗法による薬液注入形態の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101435787A (zh) * 2008-12-19 2009-05-20 天津录能泰矿用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高密度电法仪
CN101581797A (zh) * 2009-06-30 2009-11-18 东华理工大学 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
CN102087369A (zh) * 2010-12-20 2011-06-0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井下数字直流电法仪
CN103235344A (zh) * 2013-04-07 2013-08-07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巷多电极电透视探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592A (ja) * 1994-06-30 1996-01-19 Noritz Corp シャワー装置
US8019547B2 (en) * 2006-06-22 2011-09-13 Bryant Consultants, Inc. Remotely reconfigurable system for mapping subsurface geological anomal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1686A1 (fr) * 1992-07-31 1994-02-02 Eugesol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sondage et de contrôle d'un volume de sous-sol
JPH08145926A (ja) * 1994-11-22 1996-06-07 East Japan Railway Co 2極法比抵抗法による薬液注入形態の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101435787A (zh) * 2008-12-19 2009-05-20 天津录能泰矿用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高密度电法仪
CN101581797A (zh) * 2009-06-30 2009-11-18 东华理工大学 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
CN102087369A (zh) * 2010-12-20 2011-06-0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井下数字直流电法仪
CN103235344A (zh) * 2013-04-07 2013-08-07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巷多电极电透视探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巷并行三维电法探测煤层工作面底板富水区;吴荣新等;《煤炭学报》;20100331;第35卷(第03期);第454-45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0247A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6585B (zh) 一种用于地下掘进工程中的隐患电法超前预报方法
CN102508303B (zh) 地下工程聚焦层析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方法
CN105891890B (zh) 一种盾构搭载的非接触式频域电法实时超前探测系统与方法
CN105604066B (zh) 电阻率剖面法在建筑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水检测中的应用
CN205120128U (zh) 一种基于惯性测量技术的管道三维姿态测量仪
CN103645514A (zh) 多同性源电极阵列电阻率的地下工程超前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3630946B (zh) 单孔电磁波层析成像超前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7861159A (zh) 双电偶源地‑井瞬变电磁探测方法
CN103837898A (zh) 高密度电法近端偶极电磁测深方法
CN108303729B (zh) 建筑物下盾构隧道影响区域岩溶探测方法
CN104375191A (zh) 一种大地电磁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03809204A (zh) 一种野外音频大地电磁的数据采集方法
CN202837558U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
CN103207412A (zh) 一种探测酸法地浸采铀溶浸和地下水污染范围的方法
CN212083694U (zh) 井下时间域电磁多分量远探测仪器及基于其的探测系统
CN105301663A (zh) 时频电磁勘探数据空中采集装置及系统
CN104407392A (zh) 一发三收式对充水采空区的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3955000A (zh) 一种三维电测深方法
CN105842740A (zh) 固定点旋转照射大功率瞬变电磁探测方法
CN104714254A (zh) 一种基于瞬变电磁法探测煤矿积水采空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61359A (zh) 一种隧道含水地质构造超前探测方法
CN202256504U (zh) 井中土壤电阻率测试探头
CN111796329A (zh) 城市深部地下空间电性源拖曳式电磁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4820247B (zh) 矿井分布式三维电法仪及其观测方法
CN102236105A (zh) 全方位直流电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