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2096A -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2096A
CN104812096A CN201510115596.4A CN201510115596A CN104812096A CN 104812096 A CN104812096 A CN 104812096A CN 201510115596 A CN201510115596 A CN 201510115596A CN 104812096 A CN104812096 A CN 104812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network
packets
stream
r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55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2096B (zh
Inventor
T·克林根布林
U·S·巴巴尔
S·巴拉苏布拉马尼安
S·拉马钱德兰
A·斯瓦米纳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12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2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2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2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91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4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qual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了便于在无线接入技术(RAT)间切换期间对服务质量(QoS)上下文进行高效转换的系统和方法。具体而言,本申请描述的技术用于:建立规则,所述规则是关于应该由用户设备单元(UE)还是相关联的网络来建立混合模式应用的QoS;当在RAT间切换期间转换QoS时识别流到承载映射;对相应的RAT的QoS参数进行映射;在有多个切换时减轻QoS折损;如果在新RAT中QoS不可接受就执行一个或多个动作;在隧道模式期间维护QoS;以及对于UE在使用网络发起QoS的RAT和使用UE发起QoS的RAT之间移动的情况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08月23日,题为“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申请号为201080067562.8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而言涉及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对设备在相应的网络之间的切换进行管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例如,可以通过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来提供语音、视频、分组数据、广播以及消息传递服务。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来支持多个终端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样的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在这样的系统中,每个终端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来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多输入单输出(MISO)、单输入多输出(SIMO)或者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在各种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中,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和/或其它手段可以根据各种服务质量(QoS)参数来进行操作,这些QoS参数可以为该应用指定在数据速率、差错率、信道质量或其它方面上的相应要求。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单元(UE)和/或其它适当的设备,和/或无线通信网络本身,可以发起QoS预留过程,以便于UE和网络之间的通信。此外,在UE基于各种标准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之间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所建立的对应于该UE的QoS上下文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从该切换中所涉及的一种RAT转换到另一RAT。因此,人们希望实现便于以基本上高效的方式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RAT间切换期间对QoS上下文和/或其它QoS参数进行转换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了对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种方面的简单概括,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一个基本的理解。该发明内容部分不是对所能设想到的所有方面的全面概述,其既不是要标识出关键或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要界定这些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以简单的形式给出所公开的方面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更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一个方面,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与针对网络应用而执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间切换相关联地,将与第一RAT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映射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对应的QoS参数;至少部分地通过对与所述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所述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第二RAT是否为所述网络应用提供了足够的QoS;以及如果确定所述第二RAT并未为所述网络应用提供足够的QoS,则便利对所述第二RAT上的所述网络应用的调整,以使其适应于所述第二RAT的QoS。
本申请描述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可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与应用有关的数据,所述应用便于在与RAT间切换相关联的至少源RAT和目标RAT上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将与所述源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映射到与所述目标RAT相关联的对应的QoS参数,至少部分地通过对与所述源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所述目标RAT相关联的QoS参数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目标RAT是否为所述应用提供了足够的QoS,以及如果确定所述目标RAT并未为所述应用提供足够的QoS,则便于对所述目标RAT上所述应用的操作进行调整。
本申请描述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其可以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便于在与RAT间切换相关联的至少源RAT和目标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映射单元,用于将与所述源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映射到与所述目标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对应的QoS参数;以及调整单元,用于如果与所述目标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指示对于所述应用来说不足的QoS,则对所述目标RAT上所述应用的操作进行调整。
本申请描述的第四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识别便于在与RAT间切换相关联的至少源RAT和目标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将与所述源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映射到与所述目标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对应的QoS参数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如果与所述目标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指示对于所述应用来说不足的QoS,则对所述目标RAT上所述应用的操作进行调整的代码。
本申请描述的第五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方法,其可以包括:对第一网络上分组流的QoS进行初始化;响应于所述初始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监测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变化;以及响应于所监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更新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本申请描述的第六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可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与分组流、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有关的数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进行初始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监测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变化,以及响应于所监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更新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本申请描述的第七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其可以包括: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与网际协议(IP)流以及能在其上利用所述IP流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有关的数据;初始化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IP流的QoS进行初始化;建立单元,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IP流的QoS进行初始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以及更新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IP流的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更新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
本申请描述的第八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获得与IP流以及能在其上利用所述IP流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有关的数据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对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IP流的QoS进行初始化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IP流的QoS进行初始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IP流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更新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的代码。
本申请描述的第九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方法,其可以包括:通过到第一网络上的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获得与所述网络设备相关联的分组流有关的信息;将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检测所述网络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网络;以及响应于所述网络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网络而启用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可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与网络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网络以及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有关的数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通过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获得与对应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分组流有关的信息,将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检测所述网络设备进入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以及响应于所述网络设备进入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而启用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的QoS上下文。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一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其可以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UE和到所述UE的隧道连接;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到所述UE的隧道连接来接收与IP流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IP流是由所述UE在与所述UE相关联的网络上利用的;初始化单元,用于针对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网络,将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以及启用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UE进入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网络后启用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二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识别UE和到所述UE的隧道连接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通过到所述UE的隧道连接来接收与IP流有关的信息的代码,其中所述IP流是由所述UE在与所述UE相关联的网络上利用的;用于使计算机针对相关联的网络将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在检测到所述UE进入所述相关联的网络后启用所述IP流的QoS上下文的代码。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三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方法,其可以包括:识别便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应用;检测进入与RAT相关联的网络;确定所述RAT的QoS是用户发起的还是网络发起的;如果所述RAT的QoS是网络发起的,则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指导所述应用的操作;以及如果所述RAT的QoS是用户发起的,则独立于QoS来指导所述应用的操作。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四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可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与便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应用、通信网络以及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有关的数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检测进入所述通信网络,如果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利用所述应用,以及如果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并未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独立于QoS来利用所述应用。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五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其可以包括:用于识别网络应用、通信网络以及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的单元;用于检测进入所述通信网络的单元;用于如果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利用所述应用的单元;以及用于如果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并未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独立于QoS来利用所述应用的单元。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六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识别网络应用、通信网络以及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检测进入所述通信网络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如果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利用所述应用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如果与所述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并未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独立于QoS来利用所述应用的代码。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七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方法,其可以包括:识别便于在至少第一RAT和第二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检测所述应用从所述第一RAT切换到所述第二RAT;确定与所述第二RAT相关联的网络是否被配置为对所述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确定来在所述第二RAT上建立所述应用的QoS。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八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可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与便于在至少第一RAT和第二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以及所述应用从所述第一RAT到所述第二RAT的切换有关的数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第二RAT相关联的网络是否被配置为对所述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确定来在所述第二RAT上建立所述应用的QoS。
本申请描述的第十九方面涉及一种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其可以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应用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RAT上所述应用的QoS是网络发起的还是用户发起的;以及建立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确定而在所述第二RAT上建立所述应用的QoS。
本申请描述的第二十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识别应用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确定所述第二RAT上所述应用的QoS是网络发起的还是用户发起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响应于所述确定而在所述第二RAT上建立所述应用的QoS的代码。
为实现上述和相关目的,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了在下面充分描述和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各种特征。下面的说明和附图详细阐述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某些示例性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指出了可利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之基本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少数几种。此外,所公开的方面旨在包含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各种方面的便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系统的框图。
图2-3是根据各种方面的便于为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建立QoS的相应系统的框图。
图4是根据各种方面的结合在RAT间切换期间转换QoS来识别流到承载映射的系统的框图。
图5-7是根据各种方面的便于对与多个RAT相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映射的相应系统的框图。
图8示出了其上可以运用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面的一组RAT上的示例性QoS参数配置。
图9-10是根据各种方面的便于在连续的切换上保存QoS参数的相应系统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各种方面的用于在RAT间切换之后对一个或多个网络应用的不足的QoS进行处理的系统的框图。
图12是根据各种方面的用于通过隧道模式操作来在多个RAT上维护QoS信息的系统的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各种方面的可用来维护QoS信息的示例性隧道配置。
图14-15是根据各种方面的便于在RAT间切换期间处理QoS建立操作的相应系统的框图。
图16-19是用于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的QoS建立进行管理的相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与RAT间切换相关联地执行流到承载QoS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1-22是便于对与多个RAT相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映射的相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3-24是便于在多个RAT间切换上保存QoS参数的相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5是用于在RAT间切换之后出现QoS降级的情况下调整网络应用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6-27是用于利用隧道来在多个RAT上维护QoS信息的相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8-29是用于在RAT间切换期间处理QoS建立操作的相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30-43是便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相应装置的框图。
图4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阐述的各种方面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
图45是示出了其中可以运用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面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种方面,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在通篇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说明,给出了大量特定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无需这些特定细节而实现这样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其它例子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方面。
在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意指计算机相关实体,其可以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集成电路、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来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该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进程和/或线程内,并且,一个组件可以位于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于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另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可以例如根据一个信号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处理进行通信,其中该信号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通过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进行交互,和/或跨诸如互联网这样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
此外,本申请结合无线终端和/或基站描述了各种方面。无线终端可以指为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无线终端可以被连接到计算设备,比如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或者它可以是自含式设备,比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设备、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者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设备、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基站(例如,接入点或节点B)可以指接入网络中的设备,其经由空中接口,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通过将接收到的空中接口帧转换成IP分组,基站可以充当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络(其可以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基站还协调对空中接口属性的管理。
此外,本申请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来实现,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或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包括任何便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位置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可由计算机存取的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器件、或可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想要的程序代码、并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另外,任何连接也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这样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来传输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这样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申请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盘(disc)包括致密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盘(BD),其中磁盘(disk)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disc)则采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以及其它这样的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申请中经常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型。另外,CDMA2000涵盖了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这样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等等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将要发布的版本,其采用了E-UTRA,其中E-UTRA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
下面将针对能够包括许多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给出各种方面。将要明白和理解的是,各种系统可以包括附加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略去结合附图而说明的一些或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使用这些方式的组合。
下面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其便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RAT间切换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如图1中所示,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UE 102(本申请中也称作移动设备或站、终端、接入终端(AT)等),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104进行通信。在一个实例中,相应的网络104可以根据各种RAT来进行操作,所述RAT例如是3GPP LTE、高速分组数据(HRPD)、WiMax、WLAN、UMTS或其它。此外,系统100中相应的网络104可以包括和/或以其它方式关联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例如向相应的UE 102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例如,节点B或演进型节点B(eNB)、小区或网络小区、接入点(AP)、网络节点等)、网络控制器和/或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根据一个方面,UE102可以参与和网络104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UL,本申请中也称作反向链路(RL))通信,并且类似地,网络104可以参与向UE 102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DL,本申请中也称作前向链路(FL))通信。
根据一个方面,UE 102可以是多无线电无线设备,和/或是可根据多种RAT来进行通信的另一适当的设备。因此,UE 102能够与多个网络104进行通信,其中每个网络可以与一个或多个RAT相关联。在一个实例中,在UE 102离开网络104的覆盖范围、要求不同于与当前服务网络104相关联的RAT所提供的服务的服务的情况下,和/或当发生了其它适当的触发事件时,则UE 102和一个或多个网络104可以执行切换(handover)操作,其中,UE 102离开第一网络104(在本申请中称作源网络)并进入第二网络104(在本申请中称作目标网络)。在进行切换的源网络和目标网络104利用不同RAT的情况下,称该切换为RAT间(inter-RAT,或IRAT)切换。对于下面的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针对LTE和HRPD RAT之间的切换提供了各种例子,但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技术可以应用到任何适当RAT之间的任何RAT间切换的情形中。此外,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应当理解的是,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RAT或其间的切换。
根据另一方面,UE 102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网络应用,用于向系统100中的网络104和/或其它实体进行通信。这样的应用可以与各种QoS参数相关联,这些QoS参数可以在最大比特率(MBR)、累计MBR(AMBR)、保证比特率(GBR)、信道质量(例如,采用QoS类别标识符(QCI)等给出的)或其它方面上指定该应用的所要求的最低性能。在一个实例中,UE 102可以利用QoS预留过程来获得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应用的这些参数。随后,可以针对UE 102来发起RAT间切换,此时与UE 102相对应的QoS上下文可以被配置成从源RAT转换到目标RAT。因此,人们希望实现用来以基本上快速的方式来执行该QoS上下文转换的技术。此外,人们希望实现这样的功能,UE 102可以用其来处理不清楚应该由UE 102还是网络104来发起QoS的情况。第三,在不同RAT之间的QoS参数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希望实现用来使网络104能够基于资源可用性来在新RAT中分配转换后的QoS的技术。第四,人们希望UE 102有能力来确定新QoS是否可接受并针对任一情况采取适当动作。
在LTE和HRPD之间的切换的特定的、非限制性的情况中,系统100中的各种应用和/或其它操作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使网络或设备能够发起QoS的选项。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不清楚UE 102应该遵循哪些规则来确定例如应该由UE 102还是网络104来发起给定应用的QoS。可以理解的是,由UE 102和网络104二者均发起QoS会造成效率降低;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人们希望有清楚规定的过程来定义QoS。
此外,在试图从一种无线域转换到另一无线域的情况下,系统100可以在如下的期望下操作,即源网络104负责在创建QoS流并执行其它这样的操作之后,在切换中将QoS推送至目标网络104。因此,在LTE到HRPD的切换的例子中,QoS可以被从LTE网络推送至HRPD网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RAT之间的转换,继续QoS的规则可能是不清楚的。另外,在从由网络发起QoS的网络向由设备发起QoS的网络的切换(或者反过来)的情况中,情况会更复杂,人们希望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另一特定例子中,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无线域可以具有不同的用于指定QoS的规则,使得QoS参数在各RAT之间是不同的。因此,例如,LTE可以通过QCI来指定QoS参数,所述QCI可以被实现为数值,其中每个值表示一个不同的QoS类别(例如,尽力服务、延迟敏感服务、数据速率敏感服务等)。相反,演进型HRPD(eHRPD)可以通过流简档(flowprofile)等来指定QoS,所述流简档等可以被实现为指示业务类型、所要求的延迟和/或数据速率等的不同值。在另一对照例子中,WLAN可以通过规定数量的QoS级别(例如4个)来指定QoS,所述QoS级别可以区分出特定流的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例如,得到总共8个QoS级别,对应于针对控制的4个服务类型和针对数据的4个服务类型)。因此,由于不同的RAT所利用的QoS参数之间不同程度的细节、以及相应的RAT对于如何将QoS值在不同RAT之间进行映射的不同期望,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并不清楚如何在RAT之间对QoS进行映射。
因此,至少基于上述考虑,根据各种方面,系统100中的UE 102和网络104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和/或其它手段来解决RAT间切换过程中QoS管理的上述缺点,并且便于在这样的切换期间高效地转换QoS上下文。例如,UE 102处的QoS创建指示分析器110和/或网络104处的QoS创建指示器模块170可以用来定义和/或应用规则,所述规则是关于在发生RAT间切换时应该由UE 102还是网络104来为混合模式操作建立QoS(例如,通过QoS建立模块120)。在第二实例中,当在RAT间切换过程中转换QoS时,UE 102可以利用流/承载映射模块130和/或其它手段来确定网际协议(IP)承载映射。在第三实例中,UE 102和/或网络104可以包括QoS映射模块140,其便于对不同RAT的QoS参数进行映射。在第四实例中,UE 102和/或网络104可以利用隧道连接模块150和/或其它手段来在RAT间切换的上下文中在隧道模式期间维护QoS。在第五实例中,当在新的RAT中QoS不可接受的情况下,UE 102处的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可以用来便于进行一个或多个动作。在第六实例中,UE 102和/或网络104可以包括QoS存储模块180和/或其它手段,用以在多个切换时避免QoS折损(depreciation)。本申请详细给出了可以利用与UE 102和网络104相关联的模块110-180和/或其它适当机制的各种例子。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本申请描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在RAT间切换之后,等价的QoS可以在目标接入技术上继续。否则,在QoS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会出现无法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对应的应用会终止底层的服务。替代地,在QoS过高的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会产生网络中QoS资源的浪费、可能的对用户的过度收费、和/或其它后果。
下面转到图2,示出了第一系统200,其便于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建立QoS。如图2中所示,系统200可以包括UE 102和网络104,其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RAT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应用或其它服务来相互通信。在一个实例中,一个应用可以总是由UE来发起(例如,类型1的应用),在该情况下该应用的QoS被从设备进行推送,因此并不期望网络104来发起QoS。可替换地,一个应用可以总是由网络来发起(例如,类型2的应用),因此由网络104来负责发起QoS。然而,对于一些类型的应用,例如类型3的应用或“混合模式”应用,并不清楚是UE 102还是网络104(例如,通过应用服务器(AS)和/或其它手段)负责发起QoS。因此,在这种情况下,UE 102和网络104都可能尝试发起QoS,这会造成低效和/或不一致或不准确的QoS。举例来说,这样的应用可以对应于一种服务,其在归属网络中使用网络控制的QoS、但被配置为在无法在网络端保证QoS的拜访网络中使用UE控制的QoS。
因此,UE 102和/或网络104可以利用一种或多种技术来建立规则和/或其它机制以确定针对混合模式应用要如何发起QoS。在第一实例中,网络104可以使用标志和/或其它机制来指示(例如,通过QoS创建指示器模块170或其它手段)在UE 102和网络104中谁应该负责发起QoS。因此,例如,网络104可以识别便于与至少一个UE 102进行通信的应用,确定该应用的QoS要由网络来发起还是由至少一个UE 102来发起,构建确定结果的指示,并将该指示传送给至少一个UE 102(例如,通过QoS创建指示器模块170)。在QoS要由网络104来建立的情况下,网络120处的QoS建立模块120和/或其它手段可以用来建立QoS,并且QoS信号通知模块222等可以用来将所建立的QoS传送给UE 102。反过来,如果QoS要由UE来发起,则UE 102处的QoS建立模块120等可以用来建立QoS。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由网络104在建立底层应用的QoS的过程中针对每个应用来提供关于QoS要由UE 102还是网络104来发起的指示,或者可替换地,网络104可以提供全局标志和/或其它指示,其规定了例如所有应用和/或一个或多个类别或种类的应用的QoS将一直由网络104来推送或者从不由网络104来推送。因此,QoS创建指示器模块170可以构建全局指示,其有关于多个应用的QoS要由网络来发起还是由至少一个UE 102来发起,一旦构建,就可以将该全局指示传送给至少一个UE 102;或者可替换地,QoS创建指示器模块170可以构建针对每个应用的指示,其有关于该个应用的QoS要由网络来发起还是由至少一个UE 102来发起,基于此,可以将针对每个应用的指示传送给至少一个UE 102。
因此,UE 102可以识别要用于系统200内的通信的应用,从网络104接收与QoS发起有关的、与该应用相关联的指示,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指示来确定(例如,通过QoS创建指示分析器110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要发起该应用的QoS还是等待网络来发起该应用的QoS。如前所述,该指示可以是与多个应用的QoS发起有关的全局指示、或者是与一个或多个特定应用的QoS发起有关的针对每个应用的指示。
根据一个方面,如果UE 102接收到的指示规定应用的QoS要由移动设备来发起,则UE 102可以通过QoS建立模块120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来发起该应用的QoS。可替换地,如果该指示规定应用的QoS要由网络来发起,则UE 102可以被配置为等待网络来发起该应用的QoS。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UE 102被配置为等待网络来发起QoS的一些情况下,网络104可能最终提供与该应用所要求QoS的不同的QoS。在这种情况下,UE 102可以利用内部定时器,其可由定时器模块212和/或其它机制来控制,可以用于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网络104尚未创建可接受的QoS(例如,如QoS分析器214等所确定的)则触发UE发起的QoS创建和/或其它适当的动作。例如,UE 102可以响应于QoS发起(例如,通过应用的QoS请求)而初始化定时器,在定时器指定的时长内等待由网络发起该应用的QoS,以及如果在定时器指定的时长内网络未发起被认为是该应用可接受的QoS,则发起该应用的QoS。在进一步的实例中,在定时器到期后UE发起的QoS创建失败的情况下,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可以用来通知底层应用和/或便于进行任何其它适当的动作,以适应于该QoS创建失败。
可替换地,UE 102可以被配置为总是尝试发起QoS,并且依赖于网络104来拒绝该QoS(如果网络104选择亲自创建QoS的话)。这由图3中的系统300来进一步详细示出。根据一个方面,系统300中的UE 102和网络104可以使用试错法来操作,其中并没有关于由谁来发起QoS的假定。相反,UE 102可以被配置成在所有情况下都尝试进行QoS发起,而网络104可以利用QoS拒绝指示器模块322和/或其它手段来向UE 102传送拒绝,该拒绝表示网络104将处理QoS发起。因此,在一个实例中,网络104可以识别UE 102以及由UE 102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检测UE 102针对该应用而尝试的QoS发起,并且响应于检测到UE针对该应用而尝试的QoS发起,如果该应用的QoS被认为是由网络来发起的,则将拒绝消息传输给UE 102。反过来,UE 102可以尝试对便于与网络104进行通信的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确定(例如,使用QoS拒绝分析器312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是否从网络104接收到QoS拒绝,并且响应于从网络104接收到QoS拒绝,至少部分地基于该QoS拒绝而等待从网络104初始化该应用的QoS。
根据一个方面,网络104处的QoS拒绝指示器模块322和/或其它适当的机制可以对拒绝消息进行配置以指示“软拒绝”或软QoS拒绝,以便表示将进行QoS网络发起。例如,网络104可以利用特殊的原因码(例如,在拒绝消息中的原因码字段中)来指示QoS拒绝是软拒绝,从而允许UE102将该拒绝与常规的QoS拒绝区分开。例如,与UE 102相关联的QoS拒绝分析器312和/或其它机制可以确定从网络104接收到的QoS拒绝是否包括至少一个指示软拒绝的字段,并且响应于从网络104接收到包括至少一个指示QoS网络发起的字段的QoS拒绝,便于等待从网络104初始化该应用的QoS。
根据另一方面,当UE 102接收到如前所述的软拒绝消息时,UE 102可以使用定时器模块212和/或其它适当的定时器机制来允许网络104用一定时间来创建QoS。如果网络104未在定时器指定的时间内创建QoS,则UE 102可以(例如,通过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向底层应用通知没有QoS可用、亲自发起QoS、和/或采取任何其它适当的动作。例如,在将拒绝消息传输给UE 102之后,网络104可以被配置成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发起该应用的QoS。相应地,响应于从网络104接收到QoS拒绝,UE 102可以初始化与该预定时间间隔相对应的定时器,并且在与该定时器相对应的预定时间间隔内等待网络104对该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随后,如果在与该定时器对应的预定时间间隔到期时确定网络104尚未对被认为是该应用可接受的QoS进行初始化,则UE 102可以再尝试对该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向该应用通知QoS对于该应用不可用、和/或执行其它适当的动作。
因此,如图2-3所示,UE 102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利用定时器模块212。例如,定时器模块212可以用来实现基于软拒绝的定时器、默认启用的定时器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定时器机制。在一个实例中,定时器模块212可以用来实现多种方面的功能。因此,例如,UE 102可以利用第一定时器来等待网络104对QoS进行初始化,随后当在UE处初始化QoS时利用第二定时器来检查QoS拒绝消息,从而在网络104不支持软拒绝信令或者网络104被指定来建立QoS(例如,在网络发起的应用的情况下)但建立失败的情况下提供故障安全功能(fail-safe)。
根据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的各种机制和/或其它适当的机制可以用来便于对UE 102和/或网络104所使用的QoS流区分优先级。例如,如果是在切换的目标端上创建QoS流,则UE 102可以被配置为以给定的优先级顺序来与目标进行关联。因此,所选择的建立QoS流的顺序可以基于由有关的QoS参数(例如,QCI等)规定的优先级顺序来进行配置。
下面参考图4,示出了根据各种方面的系统400的框图,该系统用于结合在RAT间切换过程中转换QoS来识别流到承载的映射。根据一个方面,网际协议(IP)流可以通过业务格式模板(TFT)来描述其特征,所述TFT可以是过滤器,其描述了要将哪些分组分配给该流。例如,TFT可以指定过滤器参数,例如IP和端口地址等,使得仅具有匹配参数的分组才会被路由至该流上。在一个实例中,TFT提供的过滤器可以是一个流的唯一描述,其可以描述针对给定的相关联的QoS要应用的数据类型。而相关联的QoS又可以采用QCI、简档标识符和/或任何其它指示该流的特征的标识符来给出。因此,可以理解的是,TFT可以识别流,并且流的类型可以基于其QoS映射来确定。此外,承载的特征可以表示为具有相同QoS要求的一组IP流。换言之,具有相同QoS的IP流一般地可以被映射到同一个承载上。在一个实例中,承载也可以具有TFT,其是映射到该承载上的基本上所有IP流的组合TFT。
根据一个方面,当在移至新的RAT之后网络104创建QoS(例如,通过QoS建立模块120等)时,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承载TFT信号通知模块422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来仅指定承载TFT。因此,UE 102可能需要推断将哪些IP流映射到该承载上,以便确定IP流是否将获得与旧的RAT上的QoS相同的QoS。
因此,UE 102可以利用流/承载映射模块130和/或其它手段来将IP流的TFT与承载TFT(例如,如由流TFT识别器412和承载TFT识别器414所分别识别的,等等)进行匹配,以使得将IP流映射到将对与该IP流TFT相同的分组进行路由的承载上。因此,例如,流TFT识别器412可以识别至少一个IP流以及与该至少一个IP流分别相关联的相应IP流TFT。此外,承载TFT识别器414可以从网络104接收QoS建立消息,其对应于至少一个承载以及与相应的承载有关的至少一个承载TFT。基于流TFT识别器412和承载TFT识别器414所识别的信息,流/承载映射模块130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将IP流TFT与承载TFT进行匹配来确定相应的IP流和承载之间的关联。作为特定的、非限制性的例子,从网络104接收到的QoS建立消息可以对应于RAT间切换。在另一特定例子中,可以由UE 102以独立于应用的方式来确定与承载TFT相关联的相应IP流。在又一例子中,流/承载映射模块130所进行的TFT匹配可以基于流TFT和承载TFT之间的完整或部分TFT匹配。因此,可以基于对于IP流TFT和承载TFT之间的基本上全部匹配的尝试检测或者对于IP流TFT和承载TFT之间的至少部分匹配的尝试检测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由流/承载映射模块130执行的匹配确定。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由UE 102来执行TFT索引和/或其它类似的操作。例如,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每个IP流,所有分组均被配置为路由至同一承载。因此,该特征可以被UE 102所利用,以例如通过构建匹配IP流TFT的特定分组报头并且尝试将所构建的分组报头与所有承载TFT进行匹配,来简化确定映射的过程。举例来说,可以认为一个IP TFT具有范围X中的参数1和范围Y中的参数2。因此,UE 102可以将参数1和2设置为特定值并随后找到匹配的承载TFT,因为来自该IP流的所有分组都将被映射到对应的承载上。
根据又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混合模式应用,当关于发起QoS的实体存在不确定性时,该应用将规定所要求的最低QoS。因此,如果网络推送QoS,而该QoS基于应用简档来看是不可接受的,则该应用可以识别不可接受的QoS并释放相关联的IP流。因此,在一个实例中,UE 102可以协助应用通过进行如前所述的TFT映射来确定网络提供的QoS是否可接受。具体而言,当网络104推送特定的QoS时,一开始并不明显网络104针对哪个应用推送了QoS,这是因为QoS被配置为仅指示TFT自身,而TFT与其相应的对应应用之间的映射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清楚的。因此,该应用还可以指定TFT,使得UE 102处的流/承载映射模块130和/或其它机制可以确定网络104所推送的哪个(些)TFT对应于哪个(些)应用。
鉴于上述情况,UE 102可以识别与所选择的IP流相关联的应用的QoS要求,将与所选择的IP流相关联的应用的QoS要求和在与所选择的IP流相关联的承载TFT的QoS建立消息内提供的的QoS参数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在该QoS建立消息内提供的QoS参数指示对于该应用来说基本上不可接受的QoS,则释放所选择的IP流。在一个实例中,QoS要求可以是由该应用提供的、与该应用可用的基本上所有无线接入技术(RAT)相对应的QoS要求。附加地或可替换地,UE 102可以识别由应用提供的、与该应用可用的参考RAT相对应的参考QoS要求,并将该参考QoS要求映射到与网络104所利用RAT相对应的QoS要求。
下面转到图5,示出了根据各种方面的系统500,其便于对与多个RAT相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映射。可以理解的是,QoS参数在一些情况下在RAT之间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希望实现UE 102可以将不同RAT的QoS参数512映射成可以相比较的参数的技术。因此,UE 102处的QoS映射模块140可以用来在接入技术间切换的情况下对与多个RAT(例如,与相应的网络104相关联的)相对应的QoS进行重映射。
根据第一方面,QoS映射模块140可以便于对QoS参数进行映射,而无需来自底层应用(例如,在协议栈的数据服务层内,等等)的交互。图6中的系统600进一步详细示出了采用该方式的QoS映射模块140的操作。如图6中所示,UE 102可以利用QoS映射模块140和/或一种或多种其它机制来识别与第一RAT相关联的第一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第二组QoS参数。此外,UE 102可以获得与所利用的网络通信应用(例如,网络应用612)有关的信息、以及第一组QoS参数中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基于该信息,QoS映射模块140可以独立于网络应用612而将第一组QoS参数中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在一个实例中,将第一组QoS参数中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可以通过与QoS映射模块140相关联的软件和/或任何适当的机制来执行。根据一个方面,由系统600执行的映射可以在切换期间用于UE发起的和网络发起的QoS转换二者。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由分别与UE 102和网络104相关联的QoS映射模块140来执行在系统600中进行的映射,以避免多个切换后的QoS变化,这将可能触发额外的QoS重新协商。因此,将第一组QoS参数中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可以由UE 102与网络实体(例如,与网络104相关联的)协作进行,其中网络应用612便于与该网络实体进行通信。根据一个方面,本申请中进一步详细描述了避免这样的额外的QoS重新协商的进一步的技术。
根据另一方面,如果网络104准予的QoS小于映射值,则可以通知网络应用612,并且网络应用612可以随后采取适当的动作。否则,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用软件和/或对于网络应用612透明的其它手段来完成QoS参数的映射。例如,如系统600所示,与UE 102相关联的QoS分析器214可以确定通过上述映射所获得的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是否便于实现网络应用612基本上可接受的QoS。如果通过映射获得的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并未便于实现网络应用612基本上可接受的QoS,则QoS分析器214可以通知网络应用612。
根据第二方面,网络应用612可以被配置为在注册后传递多种接入技术的QoS参数,而映射可以基于此来进行。图7中的系统700进一步详细示出了该过程。如系统700所示,与UE 102相关联的QoS映射模块140和/或其它机制可以识别便于与相关联的网络(例如,网络104)进行通信的应用(例如,网络应用612),从网络应用612获得与相应的RAT有关的相应的QoS参数(例如,通过网络应用612的注册),识别网络应用612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从网络应用612获得的相应的QoS参数,将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并与第一RAT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并与第二RAT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
在一个实例中,当UE 102连接到一个RAT、而网络应用612并未指示该RAT的QoS时,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网络104创建QoS,则网络应用612在一些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切换之后获得该QoS;然而,网络应用612可能无法检查该QoS。因此,QoS映射模块140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是否从网络应用612获得了与切换相关联并与第一RAT有关的QoS参数或与切换相关联并与第二RAT有关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如果未从网络应用612获得这样的QoS参数,则QoS映射模块140可以独立于网络应用612而将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并与第一RAT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与网络应用612相关联并与第二RAT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可替换地,如果未从网络应用612获得与第一RAT有关的QoS参数或与第二RAT有关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则QoS映射模块140可以等待网络来建立网络应用612的QoS。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在网络发起的QoS上下文转换的情况下,系统700中所应用的QoS映射模块140可以识别由网络应用612指定的、与网络104所选择的QoS映射不同的QoS映射。在这种情况下,UE 102可以尝试与网络104重新协商QoS。
在另一实例中,对于在RAT间切换期间UE发起的QoS上下文转换,仅UE 1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映射。可替换地,对于网络发起的QoS上下文转换,UE 102和网络104都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映射。可以理解的是,UE 102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该映射,以便检查由网络104分配的QoS对于网络应用612来说是否是可接受的。
根据第三方面,可以利用分别由系统600和700示出的两种技术的混合方式来进行QoS映射,其中,如果应用不支持系统700所示的QoS映射,则自动地使用系统600所示的QoS映射。因此,例如,如果网络应用612并未提供QoS参数,则QoS映射模块140可以被配置为自动地执行映射。此外,再参照系统600,如果网络应用612可用于提供QoS参数,则QoS映射模块140可以从网络应用612获得一组QoS参数和第二组QoS参数,并将从网络应用612获得的第一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从网络应用612获得的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在UE和网络端以一致的方式来指定QoS映射,使得在UE和网络之间来回的多个切换不会改变任何一端的QoS,从而便于网络发起的QoS转换。由此,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防止出现不希望的情况,例如,由于RAT A处的QoS x映射到RAT B处的QoS y而接着又映射回RAT A处的QoS x-1,导致在多个切换之后出现QoS漂移(drift)。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关的应用并不知道已降级的QoS,则会由于已降级的QoS参数而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如果应用知道已降级的QoS,则会引发可能的QoS重新协商,其可能导致用于额外的信号通知的网络资源的增加、创建QoS过程中的延迟等等。此外,在QoS在多个切换之后变得膨胀这样一种相反情况中,可能出现资源浪费、可能的过度收费和/或其它不利的结果。
在一个实例中,本申请中所应用的用于减轻至少上述不利结果的映射可以被配置为在各种QoS参数之间一致地来回进行转换。这些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GPRS/UMTS业务类别、和/或其它有关的QoS参数;LTE QCI、MBR/GBR、和/或其它有关的QoS参数;3GPP2流简档;其它RAT(例如802.11、WiMax等)的QoS参数。
在另一实例中,当在RAT之间移动时,在一些情况下在QoS参数之间会有多对一的映射,例如附图8中的图800所示的。例如,在如图800中所示的情况中,第一RAT中的多个QoS参数{a,b,c}可以被映射到第二RAT中的单个QoS参数x。然而,如果UE被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且又切换回第一RAT,则可以理解的是,UE应该能够再次获得其最初的QoS。为了便于上述情况,可以基于例如网络是否能够在RAT间切换之间存储QoS上下文来执行各种技术。这些技术由图9-10中的系统900-1000示出。
先参考图9中的系统900,网络104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配置为拥有在对应的UE 102离开给定的RAT时对该UE所具有的QoS进行存储的能力(通过QoS存储模块180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其它RAT之间的多个切换之后,每当UE 102返回该给定的RAT时,就可以重新建立所存储的该RAT的QoS。因此,例如,网络104可以用于识别UE 102和该UE在一个RAT上使用的QoS参数,检测UE 102从该RAT退出、以及UE 102重新进入该RAT,以及响应于UE 102重新进入该RAT、至少部分地基于UE 102在该RAT上使用的QoS参数来重新建立(例如,通过QoS建立模块120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UE 102的QoS。重新建立UE 102的QoS可以通过例如存储UE 102在该RAT上使用的QoS参数并且响应于UE 102重新进入该RAT而重新建立UE 102在该RAT上使用的QoS参数来进行。在一个实例中,网络104还可以用于向UE 102指示存储QoS参数的能力。
如前所述,网络104可以在UE 102移至不同的RAT时存储QoS,以及可以在UE 102重新进入最初的RAT时利用所存储的映射。根据一个方面,其它RAT上的QoS变化可以被进行监测并应用到UE 102,以便于向UE 102提供其当前RAT的最近的QoS。因此,例如,网络104可以用于获得与UE 102在一个不同的RAT上所建立的发生改变的QoS参数有关的信息(例如,通过与UE 102相关联的QoS协商模块912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并响应于UE 102重新进入与网络104相关联的RAT而重新建立UE 102在该不同的RAT上所建立的发生改变的QoS参数。
在一个实例中,另一RAT上的QoS变化在其进行期间可以在网络104利用的RAT上得到连续的维护。因此,例如,网络104可以针对与UE 102相关联的QoS变化来监测该不同的RAT。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可以在切换时和/或在切换之后将另一RAT上的QoS变化推送回网络104,使得网络104可以响应于UE 102重新进入与网络104相关联的RAT而获得发生变化的QoS参数。
根据另一方面,如果网络104未被配置为拥有在UE 102离开给定的RAT时对该UE所具有的QoS进行存储的能力,则可以如图10中的系统1000所示的那样来基本上防止由于UE 102的多个切换而导致的QoS折损。如系统1000所示,在相应的RAT之间可能具有多对一的QoS映射的情况下,可以维护标准化的映射表(例如,RAT间QoS映射表1012),其中每当可能有多个QoS值时就使用标准化的默认值。如系统1000进一步所示,UE 102和/或网络104处的QoS映射模块140可以用来获得有关于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由RAT间QoS映射表1012所指定的)的信息,识别在第一RAT上利用的QoS参数,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而将在第一RAT上利用的QoS参数映射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因此,如果在第一RAT上利用的一个QoS参数对应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多个QoS参数,则QoS映射模块140可以识别在第一RAT上利用的该QoS参数和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多个QoS参数中选择出的一个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例中,基于QoS映射模块140的上述操作,网络104和/或UE 102在返回给定的RAT时可以利用默认映射值。随后,与UE 102相关联的软件和/或其它适当的机制可以尝试与网络104重新协商(例如,通过QoS协商模块912),以获得其在切换前所具有的相同QoS。因此,UE 102通过QoS协商模块912等可以根据通过QoS映射模块140获得的、与给定的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来和与该给定的RAT相关联的网络104建立QoS。如果这样的协商失败并且与网络104建立的QoS被认为对于至少一个相关联的应用来说是不足的,则UE 102可以通知受影响的应用。
在另一实例中,网络104可以用于向UE 102指示该网络是否能够存储QoS参数(例如,如系统900所示的)。因此,如果UE 102获得网络104的关于建立(例如,通过QoS建立模块120等)与对应的RAT相关联的QoS参数的能力的指示,则UE 102可以从网络104获得与所述RAT相关联的被映射的QoS参数。
下面参考图11,示出了根据各种方面的系统1100,其用于在RAT间切换之后对一个或多个网络应用的不足的QoS进行处理。如系统1100所示,在根据RAT间切换而重新映射QoS参数(例如,基于UE 102处的QoS协商模块914、网络104处的QoS建立模块120等的协商)之后,UE102可以将在新的RAT上创建的QoS与旧的RAT上的QoS进行比较。如果UE 102确定QoS作为RAT间切换的一部分而发生降级,则UE 102处的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和/或其它机制可以采取一个或多个适当的动作。例如,与针对网络应用而进行的RAT间切换相关联地,UE 102可以将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映射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对应的QoS参数,至少部分地通过对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进行比较来确定第二RAT是否为该网络应用提供了足够的QoS,以及如果确定第二RAT并未为该网络应用提供足够的QoS,则便利(例如,通过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对第二RAT上的该网络应用的调整,以使其适应于第二RAT的QoS。
在一个实例中,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可以利用应用通知器1112和/或其它手段来向相关联的网络应用通知在第二(例如,目标)RAT上创建了不足或不够的QoS。随后,该应用可以采取一个或多个适当的动作,例如,释放连接,以降级的QoS来继续,等等。可替换地,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可以独立于相关联的网络应用来尝试对与目标RAT相关联的QoS参数进行重新协商。在一个实例中,该重新协商可以由QoS重新协商模块1114来进行,其可以被配置为在UE 102的协议数据服务层内和/或被实现为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在一个实例中,应用通知器1112可以用来响应于QoS重新协商模块1114所进行的不成功的对于QoS参数的重新协商尝试而向相关联的网络应用通知第二或目标RAT上不足的QoS。
根据一个方面,可以基于底层网络应用的能力来确定对于给定情况是否要利用应用通知器1112和/或QoS重新协商模块1114。因此,例如,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可以识别网络应用是否配置了至少一个过程来处理不足的QoS。基于该确定,如果该网络应用具有至少一个过程来处理不足的QoS,则应用通知器1112可以向该网络应用通知与切换相关联的第二RAT上的不足的QoS。否则,如果该网络应用并不具有至少一个过程来处理不足的QoS,则QoS重新协商模块1114可以独立于该网络应用而尝试重新协商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两个步骤针对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HRPD)来对QoS进行协商。在第一步骤(也称为QoS核准步骤)中,UE102可以提供一系列的QoS简档,而网络104可以用可接受QoS简档的子集来进行响应。在第二步骤中,UE 102可以挑选一个特定的简档并从网络104请求所选择的简档。作为特定的例子,UE 102可以将LTE QoS映射到多个HRPD简档ID,后者是在QoS核准步骤中提供的。随后,网络104可以采用简档ID的子集进行响应,UE 102可以确定所批准的QoS简档中是否有任何QoS简档可以接受。如果没有,UE 102可以停止尝试与网络104进行进一步协商,并可以通知相关的应用采取适当的动作。
因此,更一般地,针对上述情况,UE 102可以将和与切换相关联的第一RAT相关联的一个QoS参数映射到和与切换相关联的第二RAT相关联的多个QoS参数。UE 102然后可以确定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多个QoS参数中是否有至少一个QoS参数对应于对于该网络应用来说足够的QoS,以及如果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多个QoS参数中没有QoS参数对应于对于该网络应用来说足够的QoS,则将第二RAT上不足的QoS通知给网络应用。
转到图12,示出了根据各种方面的系统1200的框图,该系统用于通过隧道模式操作来维护多个RAT上的QoS信息。如系统1200中所示,UE102可以通过相关联的网络1041(其可以根据给定的RAT来操作)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进行通信。根据一个方面,UE 102和网络1041可以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应用相对应的QoS。此外,为了减少将来切换到另一网络1042(其根据一个不同的RAT来操作)而产生的延迟和/或其它影响,可以在UE 102和网络1042之间维持隧道连接以便于在隧道模式操作期间维护QoS。如系统1200所示,可以通过UE 102和/或网络1042处的相应的隧道连接模块150和/或其它手段来便于实现UE 102和网络1042之间的隧道连接。
根据一个方面,应用可以基于数据活动来暂停和恢复QoS。例如,网络1041处的数据活动监测器1222和/或系统1200内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例如,UE 102)可以基于数据活动监测器1222所识别的数据活动来暂停和/或恢复一个或多个相关应用的QoS。在(e)HRPD的特定例子中,在关闭QoS的情况下,QoS上下文可以由UE 102和(e)HRPD服务网关(HSGW)来保持。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当QoS随后重新启用时,QoS上下文并不需要重新建立,从而减少了呼叫创建时间并提供其它适当的益处。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LTE核心网络的另一特定例子中,可以将QoS配置为当其不再需要时将其去除,使得当其再需要时可以要求再从头创建。
因此,对于使用LTE的网络1041和使用eHRPD的网络1042的特定的、非限制性的实例,UE 102可以利用QoS更新模块1212和/或其它适当的机制通过隧道来与网络1042处的eHRPD网关维护QoS上下文,使得QoS在切换到eHRPD之后就能够在网络1042处可用。在一个实例中,UE 102可以通过隧道尽快在eHRPD中建立QoS上下文,并且UE 102和网络1042都可以尝试当QoS上下文处于LTE上而又发生变化时通过该隧道将该QoS上下文保持为最新。当在隧道上时,可以在HSGW中关闭相关联的QoS流。随后,一旦发生到eHRPD的切换,就可以开启QoS流。
根据一个方面,为了避免每次恢复QoS时不得不在eHRPD上重复创建QoS,与网络1042相关联的eHRPD网关可以利用QoS存储模块180和/或其它机制来存储QoS。当处于该状态时,当LTE核心网络实际上去除了QoS时,可以将QoS标记为“关闭”。因此,如果UE 102稍后返回(e)HRPD,则可以直接在网络1042处开启QoS,而不要求进行反复创建。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在网络1042处使用基于定时器或者事件的机制来关闭HSGW中的QoS。因此,如上面针对与LTE和eHRPD网络104交互的UE 102的特定的、非限制性的实例所述的,QoS上下文可以被缓存在eHRPD中,并且当其在LTE上被移除以及重新创建时可以通过隧道来开启和关闭。
根据另一方面,系统1200可以如下以针对多RAT环境通用的方式通过隧道模式来利用QoS上下文更新。在第一实例中,UE 102可以对第一网络1041上分组流的QoS进行初始化,响应于该初始化、通过到第二网络1042的隧道连接来在第二网络1042上建立该分组流的QoS上下文,监测第一网络1041上该分组流的QoS变化(例如,分组流的终止,分组流的重新建立,等等),以及响应于所监测到的第一网络1041上该分组流的QoS的相应的变化而通过到第二网络1042的隧道连接来在第二网络1042上更新该分组流的QoS上下文。此外,网络1042可以用来通过到在第一网络1041上操作的网络设备(例如,UE 102)的隧道连接来获得有关于与UE 102相关联的分组流的信息,将与该分组流相对应的网络1042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检测UE 102进入网络1042,以及响应于UE 102进入网络1042而启用网络1042的QoS上下文。在一个实例中,网络1041还可以用于通过到UE 102的隧道连接来接收与网络1041上的该分组流相关的更新后的QoS信息,并且根据更新后的QoS信息来对与该分组流相对应的网络1042的QoS上下文进行更新。
根据一个方面,如系统1200中所示,可以以多种方式通过隧道连接来维护QoS。在第一实例中,可以通过隧道以持续的方式来维护一个或多个流和/或对应的应用的QoS。可替换地,可以在网络1041上创建了一个QoS流之后就通过隧道连接来在网络1042上创建该流,并且随后,随着该流在网络1041处被丢弃和重新创建而通过隧道在网络1042处开启和关闭该QoS流,从而节约了与通过隧道来持续地对QoS进行维护相关联的资源。例如,当UE 102在网络1041上时,网络1042处的QoS存储模块180和/或其它手段可以用于对流的QoS进行缓存,使得在UE 102移至网络1042后就能对与该流相对应的QoS进行转换。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针对每个具体情况来实现用于通过隧道来维护给定流的QoS的特定技术。因此,举例来说,对于某些流而言,可以基于流的相对优先级来选择性地进行持续的隧道连接,使得能够通过隧道以持续的方式来维护实时流、优先级流等的QoS,而对其它流的QoS则不进行这样的操作。在一个实例中,这可以便于节省与信号通知、功率等相关联的开销,这种开销与通过隧道维护所有流的QoS相关联。例如,UE 102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识别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一种或多种分组流类型,并且,如果一种类型的分组流被包括在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该一种或多种分组流类型中(例如,如UE 102处的QoS分析器214和/或其它机制所确定的),则响应于初始化,通过到网络1042的隧道连接来在网络1042上建立该分组流的QoS上下文。如前面所指出的,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分组流类型可以由UE 102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对分组流优先级来识别。
在另一实例中,上述技术可以应用到IP语音(VoIP)呼叫流的情况。对于示例性VoIP呼叫服务,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连续地多次进行、并随后终止语音呼叫。因此,与在第一RAT中创建VoIP的QoS并且和在第二RAT中发生的事件同步地丢弃QoS不同的是,QoS可以被创建一次并且当应用被终止时保持关闭而不是被丢弃。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减轻隧道上的负载,这是因为与开启和/或关闭QoS相关联的负载小于与通过隧道重新创建QoS相关联的负载。
根据一个方面,在应用的QoS被安装在网络104处并且希望在网络104处开启该应用的QoS(例如,由于UE 102移至网络104)的情况下,该应用可以利用暂停/恢复呼叫和/或其它手段以便于管理QoS。在一个实例中,在应用在第一RAT上被终止并且第一RAT删除QoS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必在第二RAT上开启并删除QoS,这是因为该应用可以重新开始和重新发起QoS创建。因此,在应用在第一RAT上变为不活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隧道来关闭该应用的QoS。随后,如果相关联的UE 102移至第二RAT,则可以确定该应用是否为活动的,并且如果是,则可以开启该应用的QoS。
例如,基于上述,网络1042可以用于接收指示,该指示表明分组流在网络1041上不活动。随后,响应于UE 102进入网络1042,网络1042可以确定该分组流是否为活动的。如果该分组流不是活动的,则可以丢弃网络1042的QoS上下文。否则,如果该分组流是活动的,则可以为该分组流建立QoS,其对应于网络1042的QoS上下文。此外,在接收到该分组流在网络1041上不活动的指示之后,网络1042可以基于至少一个因素来丢弃网络1042的QoS上下文,所述至少一个因素例如是在接收到该分组流在网络1041上不活动的指示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的到期、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因素。
根据另一方面,图13中的图1300示出了一种示例性隧道连接结构,其可以用在包括演进型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和eHRPD网络的无线通信环境的特定实例中。如图13所示,UE可以通过隧道连接来与E-UTRAN和eHRPD网络进行交互。E-UTRAN可以包括eNB、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以及服务网关(S-GW)。此外,eHRPD网络可以包括演进型接入网络(eAN)和HSGW。如图1300进一步所示,两个RAN都可以与PDN(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CRF)以及应用服务器(AS)进行交互。采用和前面所述类似的方式,UE可以便于通过隧道连接模式来维护两个RAN上的QoS。例如,在S-GW,基本上每次当需要QoS时都可以创建和/或删除QoS。此外,在HSGW,当需要QoS时可以创建并随后开启/关闭QoS流(例如,使得QoS上下文被“缓存”)。
针对图1300,对于UE发起的QoS,应用可以指示所需要的QoS。对于LTE,这可以转换成QoS的创建/删除,而对于eHRPD,QoS仅可以被开启或关闭,从而保持上下文。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对于网络发起的QoS,应用服务器可以向PCRF指示何时需要QoS,在该情况下每次都可以创建或删除完整的QoS上下文。
根据又一方面,无线通信环境中的UE 102和/或一个或多个网络104可以实现相应的技术,来处理UE 102在使用网络发起的QoS的RAT和使用UE发起的QoS的RAT之间移动的情况。在第一实例中,图14中的系统1400示出了可以用来管理这种情况的一种技术。如图14所示,在UE 102利用非QoS感知(QoS-unaware)的应用1442的情况下,QoS可以被配置为从不由UE 102来请求。因此,当UE 102从与采用网络发起的QoS的RAT相关联的网络104移至与采用UE发起的QoS的RAT相关联的网络104时,在一些情况下QoS将不会被重新建立。然而,当UE 102移回根据采用网络发起的QoS的RAT来操作的网络104时,网络104可以(例如,通过QoS建立模块120等)再建立QoS。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非QoS感知的应用,在一些情况下QoS可以仅在支持网络发起的QoS的RAT中可用。此外,在UE 102移至使用网络发起的QoS的E-UTRAN的特定例子中,E-UTRAN可以决定是否要与和eHRPD网络相对应的HSGW建立QoS上下文(例如,通过S101隧道)。
在一个实例中,基于上述,系统1400中的UE 102可以识别便于在系统1400中进行通信的应用,检测进入到与RAT相关联的网络104,并且确定该RAT的QoS是用户发起的还是网络发起的。基于该确定,如果该RAT的QoS是网络发起的,则UE 102可以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指导该应用的操作,或者如果该RAT的QoS是用户发起的,则UE 102可以独立于QoS来指导该应用的操作。在另一实例中,UE 102可以用于检测进入到与一个RAT(其QoS由网络发起)相关联的第一网络104,根据由第一网络104建立的QoS来建立该应用的QoS上下文,检测从第一网络104移至与一个RAT(其QoS由用户发起)相关联第二网络104,并且响应于该移动而释放该应用的QoS上下文。
在替换的实例中,在UE 102与QoS感知的应用相关联的情况下,对该应用的QoS的管理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进行,如图15中的系统1500所示。在系统1500示出的第一种情况中,UE 102可以从具有网络发起QoS的RAT的网络104移至具有UE发起QoS的RAT的网络104。在这种情况中,在确定(例如,通过QoS创建分析模块1512)网络104将不会发起QoS之后,UE 102可以自己发起相关联的QoS感知的应用1516的QoS(例如,通过QoS初始化模块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在一个实例中,在UE 102正移至E-UTRAN的情况下,UE 102还可以通过S101隧道与HSGW创建QoS上下文(但是处于关闭状态)。
在系统1500示出的第二种情况中,UE 102可以从具有UE发起QoS的RAT的网络104移至具有网络发起QoS的RAT的网络104。在这种情况下,由于UE 102与QoS感知的应用1516相关联,所以应用1516可以向UE 102指示特定过滤器所要求的QoS。一旦发生向网络发起QoS的RAT的RAT间移动,UE 102可以检查(例如,通过QoS建立模块120和/或其它适当的手段)由网络创建的QoS是否是令人满意的。UE 102然后可以将该信息传送给应用1516,后者可以决定当QoS不令人满意时要进行的操作(例如,通过QoS失败处理机模块160等)。例如,在不令人满意的QoS的情况下,应用1516可以决定在没有QoS的情况下继续操作、通知用户、拆除服务、重新请求不同的QoS、和/或执行任何其它适当的动作。此外,采用与前面描述的第一种情况类似的方式,在UE 102正移至E-UTRAN并不得不通过S101隧道与eHRPD进行预注册的特定实例中,UE 102还可以与HSGW创建QoS上下文(处于关闭状态)。
考虑到上述情况,系统1500中的UE 102可以用于识别便于在至少第一RAT和第二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1516,检测该应用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确定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网络104是否被配置为对该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确定来在第二RAT上建立该应用的QoS。在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网络104未被配置为对该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的情况下(例如,是从网络发起QoS的RAT向UE发起QoS的RAT进行切换),UE 102可以在第二RAT上初始化该应用的QoS,通过到第一RAT的隧道连接来与第一RAT建立QoS上下文,和/或执行任何其它适当的动作。
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在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网络104被配置为对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的情况下(例如,是从UE发起QoS的RAT到网络发起QoS的RAT进行切换),UE 102可以识别应用1516所要求的QoS,获得与在第二RAT上该应用1516的网络发起的QoS有关的信息,并且基于应用1516所要求的QoS来确定该网络发起的QoS是否令应用1516满意。另外,这种确定的结果可以被指示给应用1516。在确定网络发起的QoS令应用1516不满意之后,可以将该令人不满意的QoS指示给应用1516。此外,在这种情况下,UE 102可以通过应用1516来便于进行一个或多个动作,例如:在没有QoS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应用1516、向应用1516的用户指示令应用1516不满意的QoS、终止应用1516、重新请求应用1516的QoS等等。在另一实例中,UE 102还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到第一RAT的隧道连接来与第一RAT建立QoS上下文。
现在参照图16-29,示出了可以根据本申请阐述的各种方面来执行的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更简单而将这些方法示为和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动作顺序的限制,这是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其它动作同时发生,而不同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并明白,一种方法也可以替代地被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例如,在状态图中)。此外,对于实现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方法来说,并非所描绘出的所有动作都是必需的。
参考图16,示出了便于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的QoS的建立进行管理的第一方法1600。应当理解的是,方法1600可以由例如UE(例如,UE 102)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1600开始于框1602,其中,对要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进行通信的应用进行识别。在框1604,从网络接收与该应用相关联的、与QoS发起有关的指示。在框1606,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指示来确定是要发起该应用的QoS还是要等待网络发起该应用的QoS。
图17示出了便于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的QoS的建立进行管理的第二方法1700。方法1700可以由例如通信网络(例如,网络104)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执行。方法1700开始于框1702,其中,对便于与至少一个UE进行通信的应用进行识别。在框1704,确定该应用的QoS是要由网络来发起还是要由该至少一个UE来发起。在框1706,构建该确定的结果的指示。在框1708,将该指示传送给该至少一个UE。
接下来参考图18,示出了用于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的QoS的建立进行管理的第三方法1800。方法1800可以由例如移动设备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执行。方法1800开始于框1802,其中,尝试对便于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在框1804,确定是否从通信网络接收到QoS拒绝。在框1806,响应于从通信网络接收到QoS拒绝,至少部分地基于该QoS拒绝,执行方法1800的实体等待从该通信网络对该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
图19示出了便于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的混合模式应用的QoS的建立进行管理的第四方法1900。方法1900可以由例如无线通信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执行。方法1900开始于框1902,其中,对UE以及该UE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进行识别。在框1904,对UE针对该应用而尝试的QoS发起进行检测。在框1906,响应于检测到UE针对该应用而尝试的QoS发起,如果该应用的QoS被认为是网络发起的,则将拒绝消息传输给UE。
转到图20,示出了用于与RAT间切换相关联地进行流到承载QoS映射的方法2000的流程图。方法2000可以由例如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000开始于框2002,其中,对至少一个IP流以及与该至少一个IP流分别相关联的相应的IP流TFT进行识别。在框2004,从相关联的网络接收QoS建立消息,其对应于至少一个承载以及与相应的承载有关的至少一个承载TFT。在框2006,至少部分地通过将IP流TFT与承载TFT进行匹配来确定相应的IP流和承载之间的关联。
现在参考图21,示出了便于对与多个RAT相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映射的第一方法2100。方法2100可以由例如UE、为UE提供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100开始于框2102,其中,对与第一RAT相关联的第一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第二组QoS参数进行识别。接着,在框2104,获得与所利用的网络通信应用和第一组QoS参数中与所利用的网络通信应用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有关的信息。在框2106,独立于所利用的网络通信应用,将第一组QoS参数中与所利用的网络通信应用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
图22示出了便于对与多个RAT相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映射的第二方法2200。方法2200可以由例如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200开始于框2202,其中,对便于与相关联的网络进行通信的应用进行识别。在框2204,从该应用获得与相应的RAT有关的相应的QoS参数。在框2206,对该应用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进行识别。在框2208,执行方法2200的实体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从该应用获得的相应的QoS参数,将与该应用相关联并与第一RAT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与该应用相关联并与第二RAT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
现在参考图23,示出了便于在多个RAT间切换上保持QoS参数的第一方法2300。方法2300可以由例如无线接入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执行。方法2300开始于框2302,其中,对UE以及该UE在RAT上使用的QoS参数进行识别。接着,在框2304,对UE从该RAT退出以及UE重新进入该RAT进行检测。在框2306,响应于UE重新进入该RAT,至少部分地基于UE在该RAT上使用的QoS参数来重新建立该UE的QoS。
图24示出了用于在多个RAT间切换上保持QoS参数的第二方法2400。方法2400可以由例如UE、为UE提供服务的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执行。方法2400可以开始于框2402,其中,获得有关于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信息。接着,在框2404,对在第一RAT上利用的QoS参数进行识别。在框2406,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在第一RAT上利用的QoS参数映射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
参考图25,示出了用于在RAT间切换之后出现QoS降级的情况下调整网络应用的操作的方法2500。方法2500可以由例如移动设备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500开始于框2502,其中,与针对网络应用而执行的RAT间切换相关联地,将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映射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对应的QoS参数。在框2504,至少部分地通过对与第一RAT相关联的QoS参数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QoS参数进行比较,确定第二RAT是否为该网络应用提供了足够的QoS。在框2506,如果确定第二RAT并未为该网络应用提供足够的QoS,则执行方法2500的实体可以便于对第二RAT上的该网络应用进行调整以使其适应于第二RAT的QoS。
图26示出了用于利用隧道连接来在多个RAT上维护QoS信息的第一方法2600。方法2600可以由例如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600开始于框2602,其中,针对第一网络上的分组流来初始化QoS。接着,在框2604,响应于该初始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在第二网络上建立该分组流的QoS上下文。在框2606,对第一网络上该分组流的QoS的变化进行监测。在框2608,响应于所监测到的第一网络上该分组流的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在第二网络上对该分组流的QoS上下文进行更新。
图27示出了用于利用隧道连接来在多个RAT上维护QoS信息的第二方法2700。方法2700可以由例如为一个或多个UE提供服务的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700开始于框2702,其中,通过到第一网络上的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获得有关于与该网络设备相关联的分组流的信息。在框2704,将与该分组流相对应的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在框2706,对网络设备进入第二网络进行检测。在框2708,响应于网络设备进入第二网络而启用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现在参考图28,示出了用于在RAT间切换期间处理QoS建立操作的第一方法2800。方法2800可以由例如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800可以开始于框2802,其中,对便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应用进行识别。在框2804,对进入与一个RAT相关联的网络进行检测。在框2806,确定该RAT的QoS是用户发起的还是网络发起的。在框2808,如果该RAT的QoS是网络发起的,则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指导该应用的操作。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在框2810,如果该RAT的QoS是用户发起的,则独立于QoS来指导该应用的操作。
转到图29,示出了用于在RAT间切换期间处理QoS建立操作的第二方法2900。方法2900可以由例如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2900可以开始于框2902,其中,对便于在至少第一RAT和第二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进行识别。在框2904,对该应用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进行检测。在框2906,确定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网络是否被配置为对该应用的QoS进行初始化。在框2908,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确定而在第二RAT上建立该应用的QoS。
接下来参考图30-43,示出了能够便于实现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面的相应的装置3000-4300。应当理解的是,装置3000-43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模块,其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所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模块。
先参考图30,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一装置3000。装置3000可以由UE(例如,UE 102)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002,用于识别便于与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应用;模块3004,用于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与该应用的QoS发起有关的标志;以及模块3006,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指示来确定是要发起该应用的QoS还是要等待由无线通信网络来发起该应用的QoS。
图3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二装置3100。装置3100可以由通信网络(例如,网络104)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102,用于识别与至少一个UE进行通信的应用;模块3104,用于生成指示该应用的QoS是要由网络来发起还是由UE来发起的标志;以及模块3106,用于将该标志传输给该至少一个UE。
接下来转到图32,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三装置3200。装置3200可以由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202,用于针对便于与相关联的网络进行通信的应用来尝试QoS发起;模块3204,用于确定是否从相关联的网络接收到与该应用有关的拒绝消息;以及模块3206,用于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拒绝消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到的拒绝消息来等待从相关联的网络针对该应用进行QoS发起。
图33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四装置3300。装置3300可以由通信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302,用于识别所尝试的QoS发起过程,该过程是由UE针对该UE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来执行的,以及模块3304,用于响应于所尝试的QoS发起过程,如果该应用被配置为利用网络QoS发起,则将QoS拒绝用信号通知给该UE。
参考图34,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五装置3400。装置3400可以由网络设备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402,用于识别与相应的分组流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FT;模块3404,用于从相关联的网络获得与QoS参数有关的信号通知,其中所述QoS参数对应于与承载TFT相关联的指定承载;以及模块3406,用于至少部分地通过将与相应的分组流相对应的TFT和承载TFT进行匹配来将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分组流映射到该指定承载。
接下来参考图35,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六装置3500。装置3500可以由UE、为一个或多个UE提供服务的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502,用于获得有关于与第一RAT相关联的第一组QoS参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第二组QoS参数以及便于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的信息;模块3504,用于识别第一组QoS参数中与该应用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以及模块3506,用于独立于该应用,将第一组QoS参数中与该应用有关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第二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
图36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七装置3600。装置3600可以由UE、为一个或多个UE提供服务的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602,用于从网络应用获得与相应的RAT有关的一组QoS参数;以及模块3604,用于将从该网络应用获得的一组QoS参数中与第一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映射到从该网络应用获得的一组QoS参数中与第二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
转到图37,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八装置3700。装置3700可以由通信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702,用于响应于网络设备通过第一切换离开相关联的RAT来识别该网络设备在相关联的RAT上利用的QoS参数;以及模块3704,用于响应于该网络设备通过第二切换重新进入相关联的RAT,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网络设备在相关联的RAT上利用的QoS参数来建立该网络设备的QoS。
接下来参考图38,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九装置3800。装置3800可以由移动设备、为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802,用于识别至少一个应用可以在其上进行网络通信的第一RAT和第二RAT;模块3804,用于获得有关于在第一RAT的相应的QoS参数和第二RAT的相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的信息;以及模块3806,用于根据该映射,至少部分地通过获得与该应用所利用的第一RAT的QoS参数相对应的第二RAT的QoS参数来建立第二RAT上该应用的QoS。
图39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十装置3900。装置3900可以由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3902,用于识别便于在与RAT间切换相关联的至少源RAT和目标RAT上进行通信的应用;模块3904,用于将与源RAT相关联的QoS参数映射到与目标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对应的QoS参数;以及模块3906,用于如果与目标RAT相关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指示该应用的不足的QoS,则对目标RAT上该应用的操作进行调整。
图40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十一装置4000。装置4000可以由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4002,用于获得与IP流以及其上可以利用该分组流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有关的数据;模块4004,用于对第一网络上该IP流的QoS进行初始化;模块4006,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网络上该IP流的QoS进行初始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第二网络上建立该IP流的QoS上下文;以及模块4008,用于响应于第一网络上该IP流的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第二网络上更新该IP流的QoS上下文。
接下来参考图4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十二装置4100。装置4100可以由无线接入网络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4102,用于识别UE和到该UE的隧道连接;模块4104,用于通过到该UE的隧道连接来接收有关于由该UE在与该UE相关联的网络上所利用的IP流的信息;模块4106,用于针对相关联的网络,将该IP流的QoS上下文初始化为不活动状态;以及模块4108,用于在检测到该UE进入相关联的网络之后启用该IP流的QoS上下文。
转到图42,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十三装置4200。装置4200可以由UE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4202,用于识别网络应用、通信网络和与该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模块4204,用于检测进入该通信网络;模块4206,用于如果与该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提供了网络发起的QoS,则根据网络建立的QoS来利用该应用;以及模块4208,用于如果与该通信网络相关联的RAT并未提供网络发起的QoS,则独立于QoS来利用该应用。
图43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针对RAT间切换来进行高效的QoS上下文转换的第十四装置4300。装置4300可以由移动设备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模块4302,用于识别应用从第一RAT切换到第二RAT;模块4304,用于确定第二RAT上该应用的QoS是网络发起的还是用户发起的;以及模块4306,用于响应于该确定而在第二RAT上建立该应用的QoS。
现在参考图44,提供了根据各种方面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的图示。在一个实例中,接入点44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如图44中所示,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4404和4406,另一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4408和4410,再一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4412和4414。虽然图44中针对每个天线组只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每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在另一实例中,接入终端4416可以与天线4412和44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4412和4414通过前向链路4420向接入终端44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4418从接入终端4416接收信息。附加地和/或可替换地,接入终端4422可以与天线4406和4408进行通信,其中天线4406和4408通过前向链路4426向接入终端44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4424从接入终端44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系统中,通信链路4418、4420、4424和44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44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44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组天线和/或它们被设计用来进行通信的区域可以被称为该接入点的一个扇区。根据一个方面,天线组可被设计用来与接入点4400所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在前向链路4420和4426上进行的通信中,接入点4400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不同的接入终端4416和44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另外,与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接入点相比,利用波束成形向随机散布在其覆盖范围内的的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接入点会使相邻小区内的接入终端受到较少干扰。
接入点,例如接入点4400,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作基站、eNB、接入网络和/或其他适合的术语。此外,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4416或4422,也可以被称作为移动终端、用户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无线终端和/或其他适合的术语。
现在参考图45,提供了说明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4500的框图,在该系统中可以运用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面。在一个实例中,系统4500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其包括发射机系统4510和接收机系统4550。然而,应该理解,发射机系统4510和/或接收机系统4550也可以适用于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其中,举例来说,多个发射天线(例如,在基站上)可以向单个天线设备(例如,移动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符号流。另外,应该理解,本申请描述的发射机系统4510和/或接收机系统4550的各种方面可结合单输出单输入天线系统来使用。
根据一个方面,在发射机系统4510处,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被从数据源4512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4514。在一个实例中,每个数据流然后可以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4524进行发送。此外,TX数据处理器4514可以基于为每个相应的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在一个实例中,然后可以使用OFDM技术来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可以是例如用已知的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此外,在接收器系统4550处可以使用该导频数据来估计信道响应。返回发射机系统4510,可以基于为每个相应的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M-QAM)来对每个数据流的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例如,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在一个实例中,可由处理器4530执行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接下来,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可以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4520,其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4520然后可以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给NT个收发机4522a~4522t。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收发机4522可以接收并处理一个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每个收发机然后可以进一步对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上变频),以提供适用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已调制信号。相应地,然后可以分别从NT个天线4524a~4524t发送来自收发机4522a~45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
根据另一方面,在接收机系统4550处,所发送的已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4552a~4552r所接收。从每个天线4552接收到的信号然后可以被提供给相应的收发机4554。在一个实例中,每个收发机4554可以对一个相应的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已调节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以及然后对采样进行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RX MIMO/数据处理器4560然后可以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收发机4554的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在一个实例中,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可以包括作为针对对应的数据流而发送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的符号。RX处理器4560然后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对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来处理每个符号流,以恢复对应的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因而,RX处理器4560所进行的处理可以与发射机系统4510处的TX MIMO处理器4520和TX数据处理器4514所进行的处理互补。RX处理器4560还可以向数据宿4564提供处理后的符号流。
根据一个方面,RX处理器4560所生成的信道响应估计可用于执行接收机处的空间/时间处理、调节功率电平、改变调制速率或方案、和/或其他适合的动作。另外,RX处理器4560还可以估计信道特征,例如检测到的符号流的信干噪比(SNR)。RX处理器4560然后可以向处理器4570提供所估计的信道特征。在一个实例中,RX处理器4560和/或处理器4570还可以推导出系统的“工作”SNR的估计值。处理器4570然后可以提供信道状态信息(CSI),其可以包括有关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信息。该信息可包括例如工作SNR。CSI然后可由TX数据处理器451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4580进行调制,由收发机4554a~4554r进行调节,并被发送回发射机系统4510。另外,接收机系统4550处的数据源4516可以提供将由TX数据处理器4518进行处理的另外的数据。
返回发射机系统4510,来自接收机系统4550的已调制信号然后可以由天线4524接收,由收发机45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45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4542进行处理,以恢复由接收机系统4550报告的CSI。在一个实例中,所报告的CSI然后可以被提供给处理器4530,并用于确定数据速率以及将要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编码和调制方案。然后可以向收发机4522提供所确定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用于量化和/或用在稍后向接收机系统4550的传输中。附加地和/或可替换地,所报告的CSI可以由处理器4530来使用,以生成针对TX数据处理器4514和TX MIMO处理器4520的各种控制。在另一实例中,CSI和/或由RX数据处理器4542处理的其他信息可以被提供给数据宿4544。
在一个实例中,发射机系统4510处的处理器4530和接收机系统4550处的处理器4570指导其相应的系统处的操作。另外,发射机系统4510处的存储器4532和接收机系统4550处的存储器4572可以为分别由处理器4530和4570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提供存储。此外,在接收机系统4550处,各种处理技术可用于处理NR个接收到的信号,以检测NT个所发送的符号流。这些接收机处理技术可包括空间和空间-时间接收机处理技术,其也可以被称为均衡技术和/或“连续置零(nulling)/均衡和干扰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其也可被称为“连续干扰消除”或“连续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
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各种方面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所述系统和/或方法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时,它们可以被存储于机器可读介质中,所述机器可读介质例如是存储部件。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者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意组合。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变元、参数或存储器内容,将一代码段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方式,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和网络传输等,对信息、变元、参数、数据等进行传递、转发或发送。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以采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单元可以被实现在处理器之内或者在处理器外部,在后一种情况下,它可以通过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方式来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
上文的描述包括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例。当然,不可能为了说明上述方面而描述组件或方法的每一种可想见的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认识到,各种方面的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也都是可行的。因此,所描述的方面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而言,该术语意指包含式的,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一词在权利要求中被用作衔接词时所解释的那样。此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者”意在表示“非排他性的或者”。

Claims (26)

1.一种方法,包括:
对第一网络上分组流的服务质量(QoS)进行初始化;
响应于所述初始化,通过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监测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变化;以及
响应于所监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相应变化,通过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更新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监测包括:检测所述分组流的终止;以及
所述更新包括: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向所述第二网络指示所述分组流的终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监测包括:检测所述分组流的重新建立;以及
所述更新包括: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向所述第二网络指示所述分组流的重新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包括:
识别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以及
响应于所述初始化,如果所述分组流的类型被包括在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中,则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对分组流优先级来识别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
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存储与分组流、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有关的数据;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服务质量(QoS)进行初始化,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监测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变化,以及响应于所监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上所述分组流的QoS的相应变化,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更新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检测所述分组流的终止来监测变化;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向所述第二网络指示所述分组流的终止,来更新所述QoS上下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检测所述分组流的重新建立来监测变化;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向所述第二网络指示所述分组流的重新建立,来更新所述QoS上下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有关的数据;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初始化,如果所述分组流的类型被包括在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中,则经由到所述第二网络的隧道连接来在所述第二网络上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上下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对分组流优先级来识别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来识别为其配置了QoS隧道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流类型。
11.一种方法,包括:
经由到第一网络上的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获得与所述网络设备相关联的分组流有关的信息;
将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第二网络的服务质量(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
检测所述网络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响应于所述网络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网络而启用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上与所述分组流有关的更新后的QoS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QoS信息来更新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分组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上不活动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用包括:
响应于所述网络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网络,确定所述分组流是否为活动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分组流不是活动的,则丢弃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分组流是活动的,则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其中所述分组流的QoS对应于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组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上不活动的指示,基于至少一个因素来丢弃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丢弃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分组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上不活动的指示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到期后,丢弃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1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存储与网络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网络以及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有关的数据;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经由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获得与对应于所述网络设备的分组流有关的信息,将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QoS)上下文初始化为处于不活动状态,检测所述网络设备进入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以及响应于所述网络设备进入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启用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的QoS上下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经由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隧道连接来接收有关于与所述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网络上的所述分组流的更新后的QoS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更新后的QoS信息来更新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通信网络的QoS上下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所述分组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上不活动的指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启用包括:
响应于所述网络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网络,确定所述分组流是否为活动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如果所述分组流不是活动的,则丢弃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如果所述分组流是活动的,则建立所述分组流的QoS,其中所述分组流的QoS对应于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组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上不活动的指示,基于至少一个因素来丢弃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丢弃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分组流在所述第一网络上不活动的指示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到期后,丢弃与所述分组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网络的QoS上下文。
CN201510115596.4A 2010-06-21 2010-08-23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Active CN104812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19,318 US8908636B2 (en) 2010-06-21 2010-06-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819,318 2010-06-21
CN201080067562.8A CN102948216B (zh) 2010-06-21 2010-08-23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562.8A Division CN102948216B (zh) 2010-06-21 2010-08-23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2096A true CN104812096A (zh) 2015-07-29
CN104812096B CN104812096B (zh) 2018-10-09

Family

ID=4358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5596.4A Active CN104812096B (zh) 2010-06-21 2010-08-23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CN201080067562.8A Active CN102948216B (zh) 2010-06-21 2010-08-23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562.8A Active CN102948216B (zh) 2010-06-21 2010-08-23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908636B2 (zh)
EP (3) EP3503626A1 (zh)
JP (3) JP5774692B2 (zh)
KR (3) KR20140115376A (zh)
CN (2) CN104812096B (zh)
TW (1) TW201201548A (zh)
WO (1) WO201116278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91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映射方法、接入网实体以及smf
WO2018223974A1 (zh) * 2017-06-06 2018-1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9803329A (zh) * 2017-11-16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前转隧道确定方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设备及基站
US11012895B2 (en) 2017-06-06 2021-05-1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45003A (zh) * 2019-07-31 2022-03-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能够实现具有不同数据通信能力的第一和第二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5493B2 (en) * 2009-08-05 2011-06-21 Eaton Corporation Motor control center and subunit therefor
US8908636B2 (en) 2010-06-21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87172B2 (en) 2010-06-21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45266B1 (en) * 2010-10-25 2016-03-16 Alcatel Lucent Control of access network/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for the routing of IP traffic by a user equipment, and QoS support, in a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06509A1 (en) * 2010-10-27 2012-05-03 Thomas Klingenbrunn Data reprocessing in radio protocol layers
WO2012078008A2 (ko) * 2010-12-10 2012-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무선접속기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478320B2 (en) * 2010-12-13 2013-07-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llaborative radio resources allocations to applications of mobile units
US20120198081A1 (en) * 2011-01-27 2012-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user equipment initiated and network ini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flows
US8625534B2 (en) 2011-05-20 2014-01-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hroughput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US8395985B2 (en)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US9237537B2 (en) 2012-01-25 2016-0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a multicarrie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US8995405B2 (en) 2012-01-25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943813B2 (en) 2012-04-01 2024-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762634B2 (en) 2012-04-06 2017-09-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transmit digital broadcast grade video via a cellular data network
CN104322106B (zh) * 2012-04-13 2018-04-24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流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825419B2 (en) 2012-04-16 2023-11-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582704B2 (en) 2012-04-16 2023-02-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252679B2 (en) 2012-04-16 2022-02-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WO2013162085A1 (en) * 2012-04-24 2013-10-3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Network selection scheme
EP2850879A4 (en) * 2012-05-16 2016-02-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TRAFFIC DISCHARGE
US11882560B2 (en) 2012-06-18 2024-01-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11622372B2 (en) * 2012-06-18 2023-04-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4017873A2 (ko) * 2012-07-26 2014-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이상의 무선접속기술(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을 이용한 신호 송수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357431B2 (en) * 2012-08-31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network parameter configuratons based on network identification of non-IMS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N103702364B (zh) * 2012-09-27 2017-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WO2014054644A1 (ja) * 2012-10-02 2016-08-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第2の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CN105122777B (zh) 2013-02-15 2018-12-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网络控制的wtru地址/锚点选择的方法
KR102196939B1 (ko) * 2013-03-20 2020-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클라우드 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동기 장치 및 방법
WO2014188277A2 (en) 2013-05-03 2014-11-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ime efficient counters and meters architecture
US10560887B2 (en) * 2013-05-06 202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ting modification based on handover detection
US9888422B2 (en) * 2013-06-03 2018-02-06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access and handove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prior history in a multi-RAT environment
US9907006B2 (en) * 2013-06-03 2018-02-2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Cross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ccess with handoff an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ing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data
US9794870B2 (en) 2013-06-28 2017-10-17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feedback of flow-to-rat mapping preferences
US9814037B2 (en) 2013-06-28 2017-11-0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fficie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beamforming in FDD system by exploiting uplink-downlink correspondence
CN105359582B (zh) * 2013-07-02 2019-06-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9716991B2 (en) * 2013-09-09 2017-07-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system with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EP2869602A1 (en) * 2013-11-05 2015-05-06 Gemalto M2M GmbH Radio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ulti-domain monitoring and access management
US9596588B1 (en) 2013-11-26 2017-03-1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QI verification for a roaming WCD
CN104703238A (zh) * 2013-12-10 2015-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US9705807B2 (en) * 2014-03-04 2017-07-11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Distributed counters and meters in packet-switched system
WO2015192317A1 (zh) * 2014-06-17 2015-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装置
US9838948B2 (en) * 2014-07-29 2017-12-05 Aruba Networks, Inc. Deep packet inspection (DPI) aware client steering and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infrastructure
CN104135541B (zh) * 2014-08-15 2017-10-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和资源共享系统
CN106576294B (zh) * 2014-08-26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装置
US9516665B2 (en) * 2015-02-03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 selec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preference
WO2016171716A1 (en) * 2015-04-24 2016-10-2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lexibl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inter-base station handovers within wireless network
ES2940614T3 (es) * 2016-04-08 2023-05-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étodo y aparato para el mapeo de flujo de subservicio de plano U
JP7395106B2 (ja) * 2016-05-12 2023-12-1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中でのフローベースの処理
US9961600B2 (en) * 2016-06-30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mploying antenna switched diver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734563B (zh) 2016-08-12 2020-0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US10849058B2 (en) * 2016-11-03 2020-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72022B2 (en) 2017-02-10 2020-09-08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917901B2 (en) 2017-03-23 2021-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configurations for radio bearers with multiple data flows
CN108811153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集中式单元、分布式单元、基站及终端设备
US20180359660A1 (en) * 2017-06-09 2018-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network connection
US11082908B2 (en) 2018-01-19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nd/or apply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8965166A (zh) * 2018-06-13 2018-12-07 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映射系统/方法、划分/转发/关联方法及终端
US11196674B2 (en) * 2018-11-09 2021-12-07 T-Mobile Usa, Inc. Message type mapping for packet traffic prioritization
US11277772B2 (en) * 2018-11-29 2022-03-1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TWI719836B (zh) * 2019-02-18 2021-02-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ps承載處理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11166217B2 (en) * 2019-10-14 2021-1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Handoff assistance across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11445410B2 (en) 2021-01-21 2022-09-1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delivery responsive to user equipment (UE) handove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10A (zh) * 2006-03-15 2009-04-08 摩托罗拉公司 提供网络事件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09067494A1 (en) * 2007-11-19 2009-05-28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Low latency handover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1640952A (zh) * 2009-08-31 2010-02-03 北京邮电大学 实现异构网络QoS动态映射的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6703B1 (en) 1998-05-01 2008-12-16 Alcatel-Lucent Usa Inc. Scalable high speed router apparatus
US7558472B2 (en) 2000-08-22 2009-07-07 Tivo Inc.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US7254392B2 (en) * 2000-02-28 2007-08-07 Nokia Corporation Intersystem handover with modified parameters
US20030039259A1 (en) 2001-07-10 2003-02-27 Lila Madour Traffic flow template for managing packet data flows
JP4145032B2 (ja) 2001-08-07 2008-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
US7227865B2 (en) 2001-08-16 2007-06-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Utiliz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for identifying user equipment resource reservation setup protocol capabilities
US7330448B2 (en) 2002-08-21 2008-02-12 Thomson Licensing Technique for managing quality of services levels when interwork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th a wireless telephony network
ITTO20020824A1 (it) 2002-09-20 2004-03-21 Telecom Italia Lab Spa Procedimento per erogare servizi di telecomunicazioni, relativo sistema e prodotto informatico
US20040064555A1 (en) 2002-09-27 2004-04-01 Renaud Cuny Service level allocation for IP networks
US20040121778A1 (en) 2002-10-08 2004-06-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mapping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280505B2 (en) 2002-11-13 2007-10-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technology handoff from WLAN to cellular network
JP2004297157A (ja) 2003-03-25 2004-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統合システム
US7747255B2 (en) 2003-03-26 2010-06-2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andwidth estimation of network links
EP1531645A1 (en) * 2003-11-12 2005-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text transf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prising plural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ATE480971T1 (de) * 2004-07-02 2010-09-15 Alcatel Lucent Mechanismus für das weiterreichen für mobile ip- protokolle
US7680133B2 (en) * 2004-07-28 2010-03-16 Broadcom Corporation Simulcasting or multicasting of multimedia call sessions in a LAN/WLAN/PAN via a broadband access gateway
WO2006044672A2 (en) 2004-10-15 2006-04-27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inter-frequency handoff of mobile termi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6071155A1 (en) 2004-12-29 2006-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iority bearer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708423A1 (en) 2005-03-29 2006-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ter-domain context transfer using context tranfer managers
US7929437B2 (en) * 2005-04-29 2011-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hanging service quality of a content adaptively
JP4711760B2 (ja) 2005-07-08 2011-06-2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BRPI0613558A2 (pt) 2005-07-19 2011-01-18 Qualcomm Inc sistemas, métodos e aparelho para processamento de qualidade de serviço
KR20070013444A (ko) 2005-07-26 2007-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종망간 핸드오프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WO2007016964A1 (en) 2005-08-09 2007-02-1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Handover based on a quality of service metric obtained from a mac layer of a received signal
US7894815B2 (en) * 2005-10-21 2011-02-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providing hand-off quality of service of inter-access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of
US8140078B2 (en) 2005-10-28 2012-03-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with a mobility analyz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100788893B1 (ko) 2005-12-10 2007-12-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액세스 시스템의 서비스 품질 보장 장치 및 방법
US8218530B2 (en) * 2006-01-05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access networks with saved session information
US8064948B2 (en) 2006-01-09 2011-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Seamless roaming for dual-mode WiMax/WiFi stations
US8041837B2 (en) 2006-01-10 2011-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for filtering data packets in a transmission
KR100752770B1 (ko) 2006-02-01 2007-08-29 주식회사 팬택 고속 Inter-RAT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이동 통신단말기의 효율적인 타이머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WO2007128343A1 (en) 2006-05-02 2007-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twork initiated bear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ES2384649T3 (es) 2006-05-05 2012-07-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y sistema para configurar dinámicamente una plantilla de flujo de tráfico
CN102883381B (zh) 2006-06-16 2016-12-0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在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用于为终端传送pdp上下文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A2655684A1 (en) 2006-07-07 2008-01-10 Dsm Ip Assets B.V. Flame retardant products
US7870231B2 (en) 2006-07-21 2011-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ly assigning precedence values to new and existing QoS filters
KR20080087454A (ko) 2007-03-27 2008-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 시스템 간 서비스 품질 파라미터매핑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16142B1 (ko) 2007-06-11 2013-10-10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링크 계층 서비스 품질 파라미터 매핑
EP2007162A3 (en) 2007-06-18 2011-11-16 Motorola Mobility, Inc. Non-3GPP IP access to E-UTRAN access inter-RAT handover
BRPI0814169A2 (pt) 2007-07-30 2015-01-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ó em um sistema de rádio celular, estação móvel, e, método para selecionar fluxo de mídia em um sistema de rádio celular
US8144662B2 (en) 2007-09-17 2012-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ighbor list updates
KR101018551B1 (ko) * 2007-12-18 2011-03-03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끊어짐 없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방법
KR101167523B1 (ko) 2008-01-17 2012-07-20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멀티-레이트 코덱 비트 레이트 제어
US8204505B2 (en) 2008-06-17 2012-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network-ini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setup in mobile device and network
US20100056157A1 (en) 2008-08-26 2010-03-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ndover Decision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094943B2 (en) 2008-09-19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and mobile device ini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BRPI0921337B8 (pt) 2008-11-06 2022-07-12 Sharp Kk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ue) e gateway de dados por pacote (pgw)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para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US8902850B2 (en) 2008-11-24 2014-12-02 At&T Mobility Ii Llc Selection of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for handover from cellular network to femto cell
US8891490B2 (en) * 2008-11-24 2014-11-18 At&T Mobility Ii Llc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management for handover from cellular network to a femto cell
US8959245B2 (en) * 2008-11-25 2015-02-17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pathway session setup to support QoS services
GB2466225B (en) 2008-12-15 2013-10-02 King S College London Inter-access network handover
US8532061B2 (en) 2008-12-16 2013-09-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handover mechanism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US8743775B2 (en) 2009-04-30 2014-06-0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handling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asurement reques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908636B2 (en) 2010-06-21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87172B2 (en) 2010-06-21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310737A1 (en) 2010-06-21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10A (zh) * 2006-03-15 2009-04-08 摩托罗拉公司 提供网络事件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09067494A1 (en) * 2007-11-19 2009-05-28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Low latency handover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1640952A (zh) * 2009-08-31 2010-02-03 北京邮电大学 实现异构网络QoS动态映射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91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映射方法、接入网实体以及smf
WO2018223974A1 (zh) * 2017-06-06 2018-1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1012895B2 (en) 2017-06-06 2021-05-1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3329A (zh) * 2017-11-16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前转隧道确定方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设备及基站
CN109803329B (zh) * 2017-11-16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前转隧道确定方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设备及基站
US11184809B2 (en) 2017-11-16 2021-11-23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ata forwarding tunnel,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and base station
CN114145003A (zh) * 2019-07-31 2022-03-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能够实现具有不同数据通信能力的第一和第二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CN114145003B (zh) * 2019-07-31 2024-04-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能够实现具有不同数据通信能力的第一和第二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38373A (ja) 2017-02-16
TW201201548A (en) 2012-01-01
KR20140115375A (ko) 2014-09-30
EP2928237A2 (en) 2015-10-07
EP3503626A1 (en) 2019-06-26
EP2583500B1 (en) 2018-10-31
US20110310851A1 (en) 2011-12-22
KR101487858B1 (ko) 2015-01-29
WO2011162783A1 (en) 2011-12-29
CN102948216B (zh) 2016-02-17
CN102948216A (zh) 2013-02-27
JP2013533688A (ja) 2013-08-22
JP6293835B2 (ja) 2018-03-14
KR101557674B1 (ko) 2015-10-06
KR20130054320A (ko) 2013-05-24
EP2928237A3 (en) 2015-10-21
CN104812096B (zh) 2018-10-09
JP2015156676A (ja) 2015-08-27
US8908636B2 (en) 2014-12-09
US20150003243A1 (en) 2015-01-01
EP2583500A1 (en) 2013-04-24
JP6009600B2 (ja) 2016-10-19
JP5774692B2 (ja) 2015-09-09
KR20140115376A (ko) 2014-09-30
US9924402B2 (en)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8216B (zh) 在无线接入技术之间映射服务质量参数
CN10294821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期间进行qos上下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EP1754384B1 (en) Wireless station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US10548044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QoS control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EP2763465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 i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41129B1 (en) Offered bit rate at handover
TW20120161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41108B2 (ja) 目標ノードからの予測情報に基づくハンドオーバ
CN105075334A (zh) 具有非gbr承载的用户设备的切换
DK3025552T3 (en) PROCEDURE FOR IMPROVED ACCESS SELEC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IN A MOBILE PHO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ACCESS SELEC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WO2023182335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13647142A (zh) 数据传输方式的更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