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9535A -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9535A
CN104809535A CN201410041823.9A CN201410041823A CN104809535A CN 104809535 A CN104809535 A CN 104809535A CN 201410041823 A CN201410041823 A CN 201410041823A CN 104809535 A CN104809535 A CN 104809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quipment
node
alarm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18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杰
林征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Fuj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Fu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Fu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Fu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18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9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9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9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及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对动力资源的管控拓展到了可视化的领域,能够可视化地呈现供配电路由关系、以及故障影响范围等,提高了维护人员的维护能力;同时,也使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易用性与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Description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动力资源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动力资源管理系统是针对动力资源运维管理的集中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支撑系统,它能支撑动力资源日常例测巡检、故障抢修、应急保障和网络优化、动力减扩容等运维管理工作。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具有动力资源管理、动力规划支撑、作业计划管理、专题效能、应急指挥、动力监控等多个功能模块,能对各专业资源进行梳理,从而实现资源数据的规范化、以及各类告警的统一标准化。
但是,在现有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无论是作业计划管理信息,还是设备履历信息、预警信息等,基本都是以表格形式存在,对机房的管理不够直观、故障分析定位和影响信息不够清晰、监控以及预警功能都无法达到全局可视,从而也导致维护人员在进行动力维护时,操作上不够直观,无法更全面地分析问题,进而也无法提升动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高效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可视化地呈现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信息,提升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易用性与便捷性,提高维护人员的维护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其中,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设备;
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
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
优选地,所述动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空间资源以及动力设备资源。
优选地,所述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包括:
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根据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
基于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优选地,所述以图形界面进行告警,包括:
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告警;
在对处于告警状态的节点进行告警时,呈现告警列表和/或告警统计分析图。
优选地,所述监控内容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构建模块、集成模块和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其中,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设备;
所述集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
优选地,所述动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空间资源以及动力设备资源。
优选地,所述创建模块还用于:
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根据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
基于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优选地,所述监控模块,还用于:
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告警;
在对处于告警状态的节点进行告警时,呈现告警列表和/或告警统计分析图。
优选地,所述监控内容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文所述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各节点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节点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产生告警,并呈现出与告警状态相关的数据。如此,能够将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关联起来,并能依据此关联将动力运维各项工作进行整合与集中式组态化展现,解决了现有动力资源管理缺乏可视化的运维管理手段的问题。此外,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动力资源中各数据间的关系更加清楚、明了,提高了维护人员的维护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易用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技术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的告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其中,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设备。
这里,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还可包括服务器、负载等设备。
这里,所述动力资源至少包括:空间资源以及动力设备资源。
目前,组态技术在自动化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已有大量应用;并且,组态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模拟现场图面上相应于对象的图元进行操作,就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和控制器等的操作和管理;对现场设备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形象化地表示出对现场设备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并且可以反映到人机界面上供编程或操作人员直观分析和修改。基于此,构建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时,可基于组态技术进行构建,具体过程可参见图2。
优选地,所述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包括:
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根据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
基于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具体地,所述组件中至少封装有节点设备以及与节点设备对应的输出分路关系。
这里,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实现方式来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具体如何创建及其创建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均为预先已知或预先设置的关系。
这里,建立好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后,以上述模型为基础,即可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例如:从组态元素库中读取与所述各模型对应的组态数据,根据所述组态数据调用相应的类与接口,在界面上呈现出供配电路由图。
步骤102: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
这里,所述相关工作支撑包括作业计划管理、动力资源管理、动力规划支撑、专题效能等。
这里,具体如何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3: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
具体地,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优选地,所述以图形界面进行告警,包括:
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告警;
在对处于告警状态的节点进行告警时,呈现告警列表和/或告警统计分析图。
这里,所述监控内容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
本实施例中,通过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并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能将局楼的供配电路由通过组态视图呈现;并且,能对动力设备的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等状态进行监控,如此,将对动力资源的管控拓展到了可视化的领域,使维护人员能够实时、准确、形象地了解动力资源尤其是动力设备的使用情况,不仅提高了维护人员的维护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易用性与便捷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技术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的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设置组态数据格式,并建立相关表结构。
优选地,所述建立相关表结构,包括:
首先建立组态元素表,然后分别为每个组态元素建立子表。
一般来说,在组态中,通常将节点、线条、文本框统称为组态元素。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节点一般为动力设备;所述线条用于表示各节点之间的关系;所述文本框用于对组态图及组态图中的各节点、各线条等进行解释说明。
这里,各组态元素的属性组成了组态数据格式。
所述各组态元素的属性包括场景身份标识号码(ID,IDentity)、所处位置、所要呈现内容等。
当然,末端节点也可以为负载或服务器等设备。
优选地,建立组态元素表时,共用同一个主键。具体地,可选择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作为主键。
实际的组态技术应用中,如果把整个组态称为场景,那么,场景中不仅包含节点、线条、文本框;场景中还可以包含区域组态(也即小场景),其中,所述小场景中也包含节点、线条、文本框。因此,小场景的数据格式与场景的数据格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场景数据格式具有自身包含自身列表的情况。并且,组态元素的属性之一为具有场景ID。另外,如果是跨区域的线条,即该线条的起始组态节点与末端组态节点所属的区域不同,则该线条的属性包含两个区域的场景ID。由于场景对象与组态元素均有自身的ID,因此,在保存动力资源ID时,将所述动力资源ID、所述场景对象ID、以及与所述场景对象对应的组态元素ID相关联,如此,通过关联ID可以获取对应的动力资源的ID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组态场景对应动力资源中的局楼和机房,其中,场景由组态元素构成;且组态元素包括设备节点、线条、文本框;组态节点对应动力资源中的动力设备;组态线条对应动力资源中的输出分路。
步骤202:将动力资源中的数据同步到组态数据中。
优选地,在对动力资源中的数据进行同步时,先进行设备同步,再进行线条同步。
具体地,在进行设备同步时,可采用延时加载策略。例如,在维护人员触发机房场景或局楼场景时,再进行同步处理。
具体地,对机房场景下的设备进行同步处理,包括:
触发机房场景时,以动力设备ID(组态中为组态元素的关联ID,动力资源库中为动力设备ID)为标识,先检查机房场景的数据是否与动力资源库的数据是否一致,也即判断机房场景的数据与动力资源库的数据的差集中是否有数据,有数据则代表不一致。如不一致,则进行同步:先删除机房场景减去动力资源库的差集数据,再添加动力资源库减去机房场景的差集数据,实现数据同步。
具体地,对局楼场景下的设备进行同步处理,包括:
触发局楼场景时,首先要遍历局楼场景下每个机房的同步,然后再处理局楼场景下设备的同步。
具体地,在进行线条同步时,以“起始组态节点ID-末端组态节点ID”为标识。
因此,在线条同步中,需要通过动力设备ID找到组态节点ID。
此外,局楼同步、机房同步的原理也和设备同步一样,利用动力资源库和场景两者的差集进行数据同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局楼、机房有包含关系,所以在将局楼、机房转化为场景时,还需要建立了一张组态树,以保留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步骤203:将组态数据转化成相应的组态对象,并呈现出来。
具体地,所述将组态数据转化成相应的组态对象,并呈现出来,可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
从组态元素库中调用与所述组态数据对应的类与接口,转换成组态中的组件,在界面上呈现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有节点、线条、文本,区域等布局在同一个画布对象上,并且,区域对象中不放任何组态元素,而是将组态元素与区域对象关联,当组态元素改变时,刷新区域对象,达到区域对象包含组态元素的效果。
当然,将节点与线条进行关联,拖动节点时更新与所拖动节点关联的线条对象。
为了达到好的关联效果,添加的顺序比较重要,优选地,先添加区域及区域内组态元素,再添加节点,再添加文本框,再添加线条;其中,区域内组态元素的添加顺序也是先节点、再文本框、再线条。
之所以按照上述顺序进行添加的原因是:
添加节点时,要找到与节点关联的区域,所以,区域对象要比节点先添加;添加线条时,要根据节点判断该线条归属哪个区域或场景,所以,节点要比线条先添加;把线条放在文本框之后添加,是防止以后文本框与线条有关联。
根据上述步骤201~203,即能够完成基于组态技术的供配电路由图的构建。
另外,有组态元素数据进行更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有变化的组态元素数据,对所述有变化的组态元素数据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是对所有的组态元素数据进行处理,而是先提取出有变化的(如:增加的、删除的)组态元素数据,再对所述有变化的组态元素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大大地减少处理量,进而加快处理速度。
具体地,可采取下述方式进行提取:
首先,在组态元素中,定义一个用于保存原生数据的变量;
然后,比较当前状态的数据与原生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返回空;如果不一致,则返回所述当前状态的数据。
优选地,在返回所述当前状态的数据时,对所述当前状态的对象进行标识;
其中,所述标识包括:增加、修改;
具体地,若该对象有原生数据,则标识为修改,若无原生数据,则标识为增加。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构建模块31、集成模块32和监控模块33;其中,
所述构建模块31,用于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其中,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设备;
所述集成模块32,用于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
所述监控模块33,用于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
这里,所述动力资源至少包括:
空间资源以及动力设备资源。
优选地,所述创建模块31还用于:
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根据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
基于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优选地,所述监控模块33,还用于:
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告警;
在对处于告警状态的节点进行告警时,呈现告警列表和/或告警统计分析图。
具体地,所述监控内容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
上述各处理模块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而实现。
上述装置可设置于动力资源管理系统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动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际应用中,所述创建模块31、集成模块32和监控模块33,由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在进行告警时,可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示告警等级,比如,颜色越深,告警等级越高;也可通过百分饼图的颜色和大小的变化来对处于告警状态的动力设备的告警次数及告警级别进行统计。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的告警示意图,如图4所示,斯图兹空调、分裂开关电源系等动力设备处于告警状态,图4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展示了预警信息、告警状态、告警统计、激活告警列表等内容。图4中的百分饼图展示了发生告警的斯图兹空调的百分饼图,告警列表中展示了发生告警的分裂开关电源系的相关信息,如告警时间、设备类型、设备所属机房、告警标题等。如此,根据动力设备运行情况、告警级别、告警列表,维护人员可以很直观、清晰地了解发生告警的供配电路由的当前情况,便于对处于告警状态供配电路由进行维护,以及对发生告警的动力设备进行预防控制、校正控制或紧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系统,所述动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设置有上述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了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框架中,以oracle为数据库层,J2EE平台为应用层,Flex应用为表现层。
J2EE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的、端到端的性能管理解决方案。具体地,J2EE为三层体系结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库层;其中,表现层主要指用户界面,它要求尽可能的简单,使最终用户不需要进行任何培训就能方便地访问信息;应用层也就是应用服务器,即常说的中间件,所有的应用系统、应用逻辑、控制都在应用层,系统的复杂性也主要体现在应用层;数据库服务器层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数据逻辑,所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完整性控制、数据的一致性、并发操作等都是在数据库服务器层完成。采用J2EE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具有如下优点:能有效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简化管理;适应大规模和复杂的应用需求;可适应不断的变化和新的业务需求;访问异构数据库;能有效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能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
由于Flex界面表现力一流,能够根据业务的需要实现较强的可视化组态渲染效果。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组态技术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框架中,可以采用Flex作为表现层,即采用Flex技术构建一套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由于oracle数据库具有可用性强、可扩展性强、数据安全性强、稳定性强等优点,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组态技术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框架中,以oracle为数据库层。
与现有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系统,运用组态技术能实现对动力资源的端到端管理,实现了机房智能一体化综合监控和管理,充分发挥组态可视化的技术优势,为故障影响范围分析与解决、建设规划、设备运行状态、应急抢修、空间数据等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应用支撑,为实现动力专业信息化管理提供高效友好的管理界面,强化了过程管控流程,并提升了跨专业资源关联与相互支撑能力。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其中,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设备;
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
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空间资源以及动力设备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包括:
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根据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
基于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图形界面进行告警,包括:
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告警;
在对处于告警状态的节点进行告警时,呈现告警列表和/或告警统计分析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内容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
6.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构建模块、集成模块和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其中,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的节点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设备;
所述集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上集成动力运维相关工作支撑;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供配电路由图中各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在节点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以图形界面对所述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告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空间资源以及动力设备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模块还用于:
创建可视化的动力资源组件;
以所述动力资源组件为基础,根据各动力设备之间的供配电关系,机房与所述各动力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局楼与所述各动力设备、各机房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
基于动力设备模型、机房模型、局楼模型、以及与各局楼对应的动力设备使用监控模型生成与动力资源相关的供配电路由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还用于:
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告警;
在对处于告警状态的节点进行告警时,呈现告警列表和/或告警统计分析图。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内容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电、性能测试、下电、报废。
11.一种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装置。
CN201410041823.9A 2014-01-28 2014-01-28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4809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1823.9A CN104809535A (zh) 2014-01-28 2014-01-28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1823.9A CN104809535A (zh) 2014-01-28 2014-01-28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9535A true CN104809535A (zh) 2015-07-29

Family

ID=5369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1823.9A Pending CN104809535A (zh) 2014-01-28 2014-01-28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95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2031A (zh) * 2018-11-20 2019-03-29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运维系统中的设备组态方法
CN110058879A (zh) * 2019-04-08 2019-07-26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快速组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859A (zh) * 2012-01-20 2012-07-11 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智能化供电系统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JP2012256206A (ja) * 2011-06-09 2012-12-27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作業進捗状況管理システム
CN103064682A (zh) * 2012-12-27 2013-04-24 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设备的人机界面组态设计方法
CN103400226A (zh) * 2013-07-31 2013-11-20 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 一种烟草行业信息安全运维一体化应用平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6206A (ja) * 2011-06-09 2012-12-27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作業進捗状況管理システム
CN102567859A (zh) * 2012-01-20 2012-07-11 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智能化供电系统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CN103064682A (zh) * 2012-12-27 2013-04-24 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设备的人机界面组态设计方法
CN103400226A (zh) * 2013-07-31 2013-11-20 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 一种烟草行业信息安全运维一体化应用平台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乃胜: "《电信技术》", 《电信技术》 *
贺远毅: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图形编辑组态软件研究", 《万方学术论文库》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2031A (zh) * 2018-11-20 2019-03-29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运维系统中的设备组态方法
CN109542031B (zh) * 2018-11-20 2021-10-26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运维系统中的设备组态方法
CN110058879A (zh) * 2019-04-08 2019-07-26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快速组态方法
CN110058879B (zh) * 2019-04-08 2023-06-09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快速组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3001B (zh) 一种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三维数字工厂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2394778B (zh) 网络拓扑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022039B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CN110110174A (zh) 数据可视化页面的生成、监听及展示方法、浏览器及服务器
CN102426666A (zh) 基于Away3D引擎的机房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236024A (zh) 一种基于webgis的电力系统协同仿真系统
CN101894192A (zh) Afdx网络设计与验证的仿真和演示系统及其仿真和演示方法
CN104243193A (zh) 一种网络拓扑的动态配置及展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66245A (zh)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可视化供电方案辅助编制方法
CN102609985A (zh) 三维电站图形平台
CN103914307A (zh) 一种基于可复用库的交互界面快速实现方法
CN104571026A (zh) 全流程冶金制造执行系统构建平台及构建方法
CN103984750A (zh) 基于b/s框架模式的拓扑图生成方法
CN104866567A (zh) 一种业务数据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04391701A (zh) 一种能效评估软件开发方法
CN105591803A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3927185A (zh) 基于能源管理的网络拓扑建模装置及其引导方法
US9269113B2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screen gen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789520A (zh) 一种飞机装配过程可视化建模方法
CN103500094A (zh) 一种支持用户可视化自定义的服务平台监控模型
CN104809535A (zh) 基于组态化呈现的动力运维集中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41988B (zh) 跨gis平台数据迁移方法
CN104036341A (zh) 一种三维可视化低压台区管理系统
CN107995026B (zh) 基于中间件的管控方法、管理节点、受管节点及系统
CN103593188A (zh) 一种用于仪器所见即所得菜单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