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2961B -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2961B
CN104802961B CN201510227061.6A CN201510227061A CN104802961B CN 104802961 B CN104802961 B CN 104802961B CN 201510227061 A CN201510227061 A CN 201510227061A CN 104802961 B CN104802961 B CN 104802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volume
air inlet
inlet pipe
aqualu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70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2961A (zh
Inventor
孙祥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270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2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2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2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水中呼吸器主要包括浮力座,浮力座依次与空气容腔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相连通,第一进气管的顶部低于顶盖,空气容腔的下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空气容腔还与出气管相连通;其中,所述浮力座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空气容腔、顶盖和第一进气管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将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空气容腔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呼吸装置还包括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相连通的面罩,面罩上具有松紧带,且浮力座还与绳索相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水中呼吸器,能够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为落水者提供空气防止溺亡。

Description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水运交通工具当中,多备有救生圈和救生衣等救生装置,来提高灾难发生时落水人员的生还几率。作为公知常识,人体在没有食物与水的供给状态下,视体能状态差异,理论上能存活3-7天。但是当船员和/或游客落水后,即使穿着救生装置,也多数会在8小时内溺亡。其主要原因为:人体借助救生装置,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在风和浪的作用下,人体会四处漂浮,体力快速丧失,约4-6小时过后,人体到达生理极限,处于濒死状态,无力再与风和浪进行斗争。而风和浪会将河水和/或海水吹向人体面部,造成呛水,时间过长,即使人佩戴救生装置处于漂浮的状态下,也会发生溺亡。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装置,使意外发生时能够使处于漂浮状态的人长时间正常呼吸,防止溺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水中呼吸器及呼吸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能够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且不易下沉,能够为落水者长时间提供空气,提高落水者的生还几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中呼吸器,包括浮力座,浮力座依次与空气容腔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相连通,第一进气管的顶部低于顶盖,空气容腔的下端与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空气容腔还与出气管相连通;
其中,所述浮力座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空气容腔、顶盖和第一进气管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将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空气容腔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
优选的,平行于第一进气管轴线方向的顶盖的投影将第一进气管完全覆盖。
优选的,所述空气容腔内还具有多个气囊,相邻的气囊被导气管连通,其中一个气囊与出气管连通;且任一个气囊的下端均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囊以第一进气管为中心呈圆周状固定连接于空气容腔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空气容腔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部分位于空腔容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不高于空气容腔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浮力座为气囊、胶体或泡沫。
优选的,所述浮力座或出水管与重力球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吸装置,该呼吸装置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具有能够环绕并紧绷于人体头部使面罩紧贴于人体面部的松紧带,所述面罩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浮力座还与绳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面为尖角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人体在穿着救生装置漂浮于水面上时,将面罩紧扣于面部,濒死状态下能够保持正常呼吸,防止溺亡,为获得后续救援提供了保证,极大的提高了生还几率;
(2)作为另一种方式,本装置也可在游泳训练和/或水中作业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在漂浮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在漂浮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气管,2、连接杆,3、顶盖,4、空气容腔,5、浮力座,6、出水管,7、出气管,8、气囊,9、第二进气管,10、导气管,11、重力球,12、连接管,13、面罩,14、松紧带,15、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水中呼吸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浮力座5,浮力座5与空气容腔4固定连接,空气容腔4通过连接杆2和顶盖3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4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1相连通,第一进气管1的顶部低于顶盖3,空气容腔4的下端与出水管6相连通;
所述空气容腔4还与出气管7相连通;
其中,所述浮力座5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5、空气容腔4、顶盖3和第一进气管1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6将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空气容腔4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
同时,平行于第一进气管1轴线方向的顶盖3的投影将第一进气管1完全覆盖,来防止大浪从上方直接进入第一进气管1,造成本装置下沉。
所述空气容腔4内还具有多个气囊8,相邻的气囊8被导气管10连通,其中一个气囊8与出气管7连通;且任一个气囊8的下端均与第二进气管9相连通。
所有的气囊8以第一进气管1为中心,呈圆周状固定连接于空气容腔4的顶端。
所述第一进气管1的一部分位于空腔容腔4内部。
所述出水管6的顶端不高于空气容腔4的底面,便于空气容腔4排水。
所述浮力座5可选为胶皮气囊、胶体或泡沫。
所述浮力座5或出水管6与重力球1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浮力座5提供浮力,当较大的浪打来时,顶盖3能够防止浪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当较小的浪从顶盖3与空气容腔4之间进入第一进气管1时,水就会顺着出水管6再次流入水中,不会沉积于空气容腔4内部,则本装置即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空气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然后依次经第二进气管9、气囊8和出气管7后,供落水者呼吸。即使空气容腔4内的水较多时,因气囊8中具有一定的空气,也可供落水者几次呼吸之用,能够保证水不会快速从出气管7流向人体体内,造成呛水。待空气容腔4内的水排出后,第二进气管9和气囊8中的水随之排出,则第二进气管9可继续实现进气作用。
重力球11能够保证本装置长期处于垂直漂浮状态,降低倾覆的几率。
实施例2:一种水中呼吸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浮力座5,浮力座5与空气容腔4固定连接,空气容腔4通过连接杆2和顶盖3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4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1相连通,第一进气管1的顶部低于顶盖3,空气容腔4的下端与出水管6相连通;
所述空气容腔4还与出气管7相连通;
其中,所述浮力座5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5、空气容腔4、顶盖3和第一进气管1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6将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空气容腔4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
同时,平行于第一进气管1轴线方向的顶盖3的投影将第一进气管1完全覆盖,来防止大浪从上方直接进入第一进气管1,造成本装置下沉。
所述空气容腔4内还具有多个气囊8,相邻的气囊8被导气管10连通,其中一个气囊8与出气管7连通;且任一个气囊8的下端均与第二进气管9相连通。
所有的气囊8以第一进气管1为中心,呈圆周状固定连接于空气容腔4的顶端。
所述第一进气管1与空气容腔4一体成型。
所述出水管6的顶端不高于空气容腔4的底面,便于空气容腔4排水。
所述浮力座5可选为胶皮气囊、胶体或泡沫。
所述浮力座5或出水管6与重力球1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浮力座5提供浮力,当较大的浪打来时,顶盖3能够防止浪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当较小的浪从顶盖3与空气容腔4之间进入第一进气管1时,水就会顺着出水管6再次流入水中,不会沉积于空气容腔4内部,则本装置即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空气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然后依次经第二进气管9、气囊8和出气管7后,供落水者呼吸。即使空气容腔4内的水较多时,因气囊8中具有一定的空气,也可供落水者几次呼吸之用,能够保证水不会快速从出气管7流向人体体内,造成呛水。待空气容腔4内的水排出后,第二进气管9和气囊8中的水随之排出,则第二进气管9可继续实现进气作用。
重力球11能够保证本装置长期处于垂直漂浮状态,降低倾覆的几率。
实施例3:一种呼吸装置,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浮力座5,浮力座5与空气容腔4固定连接,空气容腔4通过连接杆2和顶盖3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4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1相连通,第一进气管1的顶部低于顶盖3,空气容腔4的下端与出水管6相连通;
所述空气容腔4还与出气管7相连通;
其中,所述浮力座5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5、空气容腔4、顶盖3和第一进气管1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6将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空气容腔4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该呼吸装置还包括面罩13,所述面罩13具有能够环绕并紧绷于人体头部使面罩13紧贴于人体面部的松紧带14,所述面罩13通过第二进气管与出气管7相连通。
所述浮力座5还与绳索15固定连接。
所述顶盖3的顶面为尖角状结构,便于分水。
同时,平行于第一进气管1轴线方向的顶盖3的投影将第一进气管1完全覆盖,来防止大浪从上方直接进入第一进气管1,造成本装置下沉。
所述空气容腔4内还具有多个气囊8,相邻的气囊8被导气管10连通,其中一个气囊8与出气管7连通;且任一个气囊8的下端均与第二进气管9相连通。
所有的气囊8以第一进气管1为中心,呈圆周状固定连接于空气容腔4的顶端。
所述第一进气管1的一部分位于空腔容腔4内部。
所述出水管6的顶端不高于空气容腔4的底面,便于空气容腔4排水。
所述浮力座5可选为胶皮气囊、胶体或泡沫。
所述浮力座5或出水管6与重力球1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浮力座5提供浮力,当较大的浪打来时,顶盖3能够防止浪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当较小的浪从顶盖3与空气容腔4之间进入第一进气管1时,水就会顺着出水管6再次流入水中,不会沉积于空气容腔4内部,则本装置即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空气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然后依次经第二进气管9、气囊8、出气管7、连接管12和面罩13后,供落水者呼吸。即使空气容腔4内的水较多时,因气囊8中具有一定的空气,也可供落水者几次呼吸之用,能够保证水不会快速从出气管7流向人体体内,造成呛水。待空气容腔4内的水排出后,第二进气管9和气囊8中的水随之排出,则第二进气管9可继续实现进气作用。绳索15的一段与本装置相连接,另一端可系在落水者身上,防止本装置于落水者脱离。
重力球11能够保证本装置长期处于垂直漂浮状态,降低倾覆的几率。
实施例4:一种呼吸装置,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浮力座5,浮力座5与空气容腔4固定连接,空气容腔4通过连接杆2和顶盖3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4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1相连通,第一进气管1的顶部低于顶盖3,空气容腔4的下端与出水管6相连通;
所述空气容腔4还与出气管7相连通;
其中,所述浮力座5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5、空气容腔4、顶盖3和第一进气管1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6将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空气容腔4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该呼吸装置还包括面罩13,所述面罩13具有能够环绕并紧绷于人体头部使面罩13紧贴于人体面部的松紧带14,所述面罩13通过第二进气管与出气管7相连通。
同时,平行于第一进气管1轴线方向的顶盖3的投影将第一进气管1完全覆盖,来防止大浪从上方直接进入第一进气管1,造成本装置下沉。
所述空气容腔4内还具有多个气囊8,相邻的气囊8被导气管10连通,其中一个气囊8与出气管7连通;且任一个气囊8的下端均与第二进气管9相连通。
所有的气囊8以第一进气管1为中心,呈圆周状固定连接于空气容腔4的顶端。
所述第一进气管7和与空气容腔4一体成型。
所述出水管6的顶端不高于空气容腔4的底面,便于空气容腔4排水。
所述浮力座5可选为胶皮气囊、胶体或泡沫。
所述浮力座5或出水管6与重力球1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浮力座5提供浮力,当较大的浪打来时,顶盖3能够防止浪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当较小的浪从顶盖3与空气容腔4之间进入第一进气管1时,水就会顺着出水管6再次流入水中,不会沉积于空气容腔4内部,则本装置即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空气从第一进气管1进入,然后依次经第二进气管9、气囊8、出气管7、连接管12和面罩13后,供落水者呼吸。即使空气容腔4内的水较多时,因气囊8中具有一定的空气,也可供落水者几次呼吸之用,能够保证水不会快速从出气管7流向人体体内,造成呛水。待空气容腔4内的水排出后,第二进气管9和气囊8中的水随之排出,则第二进气管9可继续实现进气作用。绳索15的一段与本装置相连接,另一端可系在落水者身上,防止本装置于落水者脱离。
重力球11能够保证本装置长期处于垂直漂浮状态,降低倾覆的几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水中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座,浮力座依次与空气容腔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容腔的上端与第一进气管相连通,第一进气管的顶部低于顶盖,空气容腔的下端与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空气容腔还与出气管相连通;
其中,所述浮力座提供浮力使得浮力座、空气容腔、顶盖和第一进气管漂浮于水面上;出水管将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空气容腔的水导通至下方水中;
所述空气容腔内还具有多个气囊,相邻的气囊被导气管连通,其中一个气囊与出气管连通;且任一个气囊的下端均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
平行于第一进气管轴线方向的顶盖的投影将第一进气管完全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空气容腔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部分位于空腔容腔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不高于空气容腔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座为气囊、胶体或泡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座或出水管与重力球相连接。
7.一种呼吸装置,该呼吸装置包括面罩和水中呼吸器,所述面罩具有能够环绕并紧绷于人体头部使面罩紧贴于人体面部的松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呼吸器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水中呼吸器,所述面罩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水中呼吸器的出气管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座还与绳索固定连接。
CN201510227061.6A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2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7061.6A CN104802961B (zh)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7061.6A CN104802961B (zh)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961A CN104802961A (zh) 2015-07-29
CN104802961B true CN104802961B (zh) 2017-09-26

Family

ID=5368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70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2961B (zh)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2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1702B (zh) * 2018-05-23 2019-10-15 江苏禹高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泳池用自浮式供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0290A (en) * 1981-02-25 1982-08-30 Tadao Hayazaki Float type breathing device for diver
CN2168823Y (zh) * 1993-04-06 1994-06-15 段恒明 具有游泳呼吸器的自动救生衣
CN2637324Y (zh) * 2003-07-15 2004-09-01 张维奇 游泳呼吸器
WO2007011100A1 (en) * 2005-07-15 2007-01-25 Sung Chil Joo Diving respirator
CN2892667Y (zh) * 2006-04-13 2007-04-25 白少伦 多功能潜浮两用游泳衣
CN200942870Y (zh) * 2006-08-03 2007-09-05 王守军 水上救生呼吸器
CN201254278Y (zh) * 2008-08-13 2009-06-10 汤华云 一种根本上防止呛水的结构简单的组合式水下呼吸器
CN102530205B (zh) * 2012-03-02 2015-07-01 张辉 游水双重安全装置
CN204587268U (zh) * 2015-05-06 2015-08-26 孙祥瑞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961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0371A (zh) 一种单进单出浮潜面罩
CN108163162A (zh) 一种船用海难逃生救生衣
CN209051570U (zh) 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呼气功能的浮潜呼吸器
CN104802961B (zh)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CN203372379U (zh) 游泳潜水装置
CN109110089A (zh) 浮潜呼吸器
CN204236754U (zh) 多人水下自救呼吸器
CN203832733U (zh) 一种新型游泳面具
CN104859818B (zh) 水下自然呼吸器
CN207956000U (zh) 一种潜水呼吸器
CN105752295B (zh) 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救生圈及具有该救生圈的救生装置
CN204587268U (zh) 一种水中呼吸器及具有该水中呼吸器的呼吸装置
CN206734585U (zh) 游泳防护装置
CN208882085U (zh) 浮潜呼吸器
CN102530205B (zh) 游水双重安全装置
CN207328784U (zh) 一种新型救生组合圈
CN206841687U (zh) 一种浮潜面罩
CN204996014U (zh) 溺水者生存呼吸、水面报警器
CN111516827A (zh) 汽车游轮船舱内水中吸氧浮出逃生救命器
CN201980403U (zh) 水下呼吸器
CN202180925U (zh) 一种防溺水呼吸器
CN104773128B (zh) 一种车载救生装置
CN104890837A (zh) 一种救生娱乐面具
CN212166451U (zh) 防呛水游泳面罩
JP6153006B2 (ja) 携帯式津波救命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