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6216B -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6216B
CN104796216B CN201510149623.XA CN201510149623A CN104796216B CN 104796216 B CN104796216 B CN 104796216B CN 201510149623 A CN201510149623 A CN 201510149623A CN 104796216 B CN104796216 B CN 104796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mbler
cell
allocated
scramble code
candidate scram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96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6216A (zh
Inventor
楼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96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6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6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6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6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6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并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以实现减少在分配扰码后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降低相邻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常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特征参数来区分相邻小区的信号。在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用扰码来区分同频网络的相邻小区。
TD-SCDMA的网络需要进行下行导频码和扰码的规划。一个下行导频码对应4个扰码,它们即可看作一组。在进行码规划时,首先要确定每个逻辑小区下行导频码在32个可选码组中的序号,然后根据所处的序列位置在对应的4个扰码中为小区选择一个扰码。
现有的扰码分配方法是基于邻区关系确定邻区集合,并按照扰码分配规避原则来选择最优的扰码,但是根据现有的扰码分配方法分配扰码后,小区间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较大。如果小区1和小区2的复合码重合,则小区1内的终端和小区2内的终端距离比较近时,就可能出现不能区分两路数据的情况,即,小区1和小区2之间出现较大的同频干扰。当相邻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大到影响基带物理层的解调性能时,会造成链路性能的恶化因而影响系统的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降低在分配扰码后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扰码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
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由下述公式确定: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较佳地,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较佳地,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中至少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
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较佳地,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包括: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扰码分配装置,包括:
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候选扰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
扰码分配单元,用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较佳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较佳地,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中至少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
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较佳地,所述候选扰码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上述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然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并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即在获得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后,可以对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按照相关性度量值的高低进行排序,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相关性度量值高的最优的候选扰码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最匹配,也是最适合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候选扰码,用以实现减少在分配扰码后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降低相邻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扰码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其中,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
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较佳地,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必须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尽量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较佳地,所述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包括:
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由下述公式确定: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较佳地,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等效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较佳地,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包括: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扰码分配装置,包括:
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候选扰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其中,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
扰码分配单元,用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较佳地,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必须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尽量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较佳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较佳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较佳地,所述候选扰码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上述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然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最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由于在进行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时,将距离待分配扰码小区最近的第一圈小区也进行了扰码规划规避处理,可以以实现减少在分配扰码后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降低相邻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扰码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扰码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扰码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扰码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能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下面使用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过程都是在TD-SCDMA通信系统中实现的,仅仅出于示例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通信系统中同样可以实现下述实施例。
3GPP规范中定义了TD-SCDMA系统的128个扰码序列,使用其中的扰码序列不仅可用于完成TD-SCDMA系统上/下行链路的扩频序列加扰,而且可以对来自TD-SCDMA网络的相邻小区信号进行标识。
TD-SCDMA系统在小区内区分不同的用户依靠的是OVSF(Orthogonal VariableSpreading Factor,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其中在下行链路仅使用扩频因子SF=16的OVSF码,在上行链路中则可以使用可变化的扩频因子,SF可以是1,2,4,8,16等不同取值的扩频因子。区分不同的小区则依靠的是长度为16个码片的扰码,扰码的数量是128个,3GPP规范中给出了每个扰码具体的定义并按顺序分为32个分组与32个下行导频码一一对应。在同频组网的条件下,区分不同小区间不同用户的数据等效于使用OVSF码与扰码按位相乘之后得到的复合码。
由于TD-SCDMA的扰码长度比较短,并且扩频因子取值比较小,不同小区间的复合码就存在重合的情况,特别是在上行采用取值较小的扩频因子的情况下,一个符号对应的码片数将低于16,扰码仅有部分片断起作用,相邻小区间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将会增大。
当OVSF码取SF=16时,如表1所示,128个扰码可以被分为12组,每组包括的扰码数量各不相同。
表1、扰码组
表1中,同一组内,任意两个扰码之间均可能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情况,而不同组之间的任意两个扰码之间则不会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情况。
同一组内任意两个扰码之间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当OVSF码取SF=16时,每个OVSF码与扰码相乘得到的复合码都一定会有且仅有一个OVSF码与另一个扰码相乘得到的复合码出现重合。当OVSF码取SF=8时,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将更大,体现为表1的扰码组会进一步合并为7个分组,每个分组内任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大大增加,而分组之间的扰码则不会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情况。这7个分组的具体情况是:A组和C组合并,B、F和I组合并,G组和L组合并,H组和K组合并,外加独立的D组、E组和J组。
在进行扰码的规划时,还需要考虑更小的扩频因子以及不同扩频因子间复合码重合的情况。表1中的扰码分组是扰码规划的约束条件。
基于此,图1示出了一种扰码分配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可以由扰码分配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器内,也可以是无线网络控制器。如图1所示,该流程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01,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具体的,所述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是根据小区的邻区关系确定的。首先针对每个待分配扰码的小区,根据每个小区与其第一邻区、第二邻区间的距离进行排序,其中一个小区的第一邻区为该小区的邻区,一个小区的第二邻区为该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然后,将排序后的小区按照邻区的数量的多少进行划分优先级,比如,若某小区的第一邻区的个数大于或等于X(X为大于0的整数),则将该小区的扰码规划优先级设置为高,若某小区的第一邻区的个数大于等于Y且小于X(Y为大于0的整数,且Y小于X),则将该小区的扰码规划优先级设置为中,若某小区的第一邻区的个数小于Y,则将该小区的扰码规划优先级设置为低。
针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高的待分配扰码小区,根据每个小区到其前N个第一邻区的距离之和生成扰码规划顺序值,根据该规划顺序值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高的小区进行排序,一个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值越小,说明该小区到其第一邻区的距离越近,则该小区的优先级最高。
针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高的待分配扰码小区,根据每个小区到其前Y个第一邻区的距离之和生成扰码规划顺序值,根据该规划顺序值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中的小区进行排序。
针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低的待分配扰码小区,由于扰码规划优先级低的小区的邻区数量比较少,因此不必进行排序。
根据上述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的确定过程可以看出,将邻区数量越多的小区其扰码分配优先级越高,这样可以减小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步骤S102,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
所述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为设定的N(N>1)条扰码规避原则,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所述设定的N条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的必须规避原则。使用这一扰码规划规避原则可以尽量避免待分配扰码小区与其距离近的小区出现扰码相同时导致的复合码重合的问题。其中,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设定距离可以依据经验设置,如可以是300米,即位于一个待分配扰码小区300米内的小区都是该小区的第一圈小区。
所述N条扰码规避原则中还可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之一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N条扰码规避原则中还可包括以下尽量规避原则之一或任意看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基于所述N条扰码规避原则,最优扰码的确定过程可以包括: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比如,对于待分配扰码小区与该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的必须规避原则,该必须规避原则所对应的候选扰码,若当前待分配扰码小区使用它,其扰码和主频均不会与该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扰码和主频相同。然后,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其中,所述第一分值和所述第二分值可以依据经验设置,比如第一分值可以设为10分,第二分值可以设为1分,用于表示不同规避原则下的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分值越高,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步骤S103,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具体地,步骤S103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仅有一个,则将该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当前待分配扰码的小区。
进一步地,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可以先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该相关性度量值可以由公式(1)确定:
CS(i)=∑S(i,j)………………………………………………(1)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通过公式(1)获得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可以对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按照相关性度量值的高低进行排序,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相关性度量值高的最优的候选扰码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最匹配,也是最适合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候选扰码。
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与(Pi,Pj)相关,可以取(Pi,Pj)的倒数,(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和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
优选地,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所述干扰矩阵是移动通信系统网络频率规划中的核心参数,用于描述网络中任意两个小区之间的干扰情况,换而言之,干扰矩阵描述了每个小区将受到的所有潜在干扰影响的区域面积和话务量的情况,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阈值可以依据经验设定,可以依据邻区的密集度设定,如可以设为10,i>0,j>0。当有干扰矩阵时,检测到的第一圈小区j的平均电平越高,表明两个扰码之间的干扰影响越大,则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也就越小。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阈值可以依据经验设定,可以依据邻区的密集度设定,如可以设为10,i>0,j>0,所述第一圈小区j的平均电平可以是干扰矩阵中的干扰小区平均P-CCPCH(Primary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RSCP值(Received Signal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Pi,Pj)可以通过查询互相关性系数变获取。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的距离越近,表明两个小区的扰码之间的干扰越大,即扰码间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
依据上述步骤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后,基于此,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即将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最匹配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上述实施例表明,在最优的候选扰码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最优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可以减少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降低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从而提高基带物理层的解调性能。
图2示出了另一种扰码分配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可以由扰码分配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器内,也可以是无线网络控制器。如图2所示,该流程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01,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具体的,所述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是根据小区的邻区关系确定的。首先针对每个待分配扰码的小区,根据每个小区与其第一邻区、第二邻区间的距离进行排序,其中一个小区的第一邻区为该小区的邻区,一个小区的第二邻区为该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然后,将排序后的小区按照邻区的数量的多少进行划分优先级,比如,若某小区的第一邻区的个数大于或等于X(X为大于0的整数),则将该小区的扰码规划优先级设置为高,若某小区的第一邻区的个数大于等于Y且小于X(Y为大于0的整数,且Y小于X),则将该小区的扰码规划优先级设置为中,若某小区的第一邻区的个数小于Y,则将该小区的扰码规划优先级设置为低。
针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高的待分配扰码小区,根据每个小区到其前N个第一邻区的距离之和生成扰码规划顺序值,根据该规划顺序值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高的小区进行排序,一个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值越小,说明该小区到其第一邻区的距离越近,则该小区的优先级最高。
针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高的待分配扰码小区,根据每个小区到其前Y个第一邻区的距离之和生成扰码规划顺序值,根据该规划顺序值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中的小区进行排序。
针对扰码规划优先级为低的待分配扰码小区,由于扰码规划优先级低的小区的邻区数量比较少,因此不必进行排序。
根据上述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的确定过程可以看出,将邻区数量越多的小区其扰码分配优先级越高,这样可以减小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步骤S202,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其中,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
所述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为设定的N(N>1)条扰码规避原则,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所述设定的N条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的必须规避原则。使用这一扰码规划规避原则可以尽量避免待分配扰码小区与其距离近的小区出现扰码相同时导致的复合码重合的问题。其中,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设定距离可以依据经验设置,如可以是300米,即位于一个待分配扰码小区300米内的小区都是该小区的第一圈小区。
所述N条扰码规避原则中还可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之一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N条扰码规避原则中还可包括以下尽量规避原则之一或任意看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基于所述N条扰码规避原则,最优扰码的确定过程可以包括: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比如,对于待分配扰码小区与该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的必须规避原则,该必须规避原则所对应的候选扰码,若当前待分配扰码小区使用它,其扰码和主频均不会与该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扰码和主频相同。然后,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其中,所述第一分值和所述第二分值可以依据经验设置,比如第一分值可以设为10分,第二分值可以设为1分,用于表示不同规避原则下的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分值越高,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步骤S203,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具体地,步骤S203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仅有一个,则将该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当前待分配扰码的小区。
进一步地,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可以先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该相关性度量值可以由公式(1)确定:
CS(i)=∑S(i,j)………………………………………………(1)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通过公式(1)获得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可以对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按照相关性度量值的高低进行排序,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相关性度量值高的最优的候选扰码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最匹配,也是最适合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候选扰码。
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与扰码互相关性系数(Pi,Pj)相关,可以取(Pi,Pj)的倒数。
优选地,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所述干扰矩阵是移动通信系统网络频率规划中的核心参数,用于描述网络中任意两个小区之间的干扰情况,换而言之,干扰矩阵描述了每个小区将受到的所有潜在干扰影响的区域面积和话务量的情况,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阈值可以依据经验设定,可以依据邻区的密集度设定,如可以设为10,i>0,j>0。当有干扰矩阵时,检测到的第一圈小区j的平均电平越高,表明两个扰码之间的干扰影响越大,则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也就越小。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阈值可以依据经验设定,可以依据邻区的密集度设定,如可以设为10,i>0,j>0,所述第一圈小区j的平均电平可以是干扰矩阵中的干扰小区平均P-CCPCH的RSCP值,(Pi,Pj)可以通过查询互相关性系数变获取。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的距离越近,表明两个小区的扰码之间的干扰越大,即扰码间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
上述实施例表明,通过使用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和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分配最优的扰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复合码重合概率大的问题,在考虑了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近距离的小区后,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实施过程。
步骤1,获取小区的邻区关系。小区包括第一邻区和第二邻区,所述第一邻区为小区的邻区,所述第二邻区为小区的邻区的邻区。先检查小区与相邻小区是否为互为邻区,如A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有B小区,B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有A小区,则A小区与B小区互为邻区。如果该小区与其相邻小区不是互为邻区,则直接修改邻区关系,使其成为互为邻区。如A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有B小区,B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没有A小区,则A小区与B小区不是互为邻区的关系。
步骤2,在获取小区的邻区关系后,根据小区的邻区关系,规划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并确定出待分配扰码小区。由于小区密集度较高的地区在对小区分配扰码时难度较高,需要进行优先分配,因此,需要对小区密集度较高的地区的小区划分优先级,优先级高的小区,在分配扰码时优先考虑。
所有需要分配扰码的小区,根据其与第一邻区、与第二邻区的距离,分别对需要分配扰码的小区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然后对排序后的小区依据邻区数量的多少规划优先级,若小区的第一邻区个数大于12个,则这些小区的规划优先级最高,再按照其前6个第一邻区到小区的距离之和生成规划顺序值,值越小,规划优先级越高。若小区的第一小区个数大于6个且小于12个,这些小区规划优先级次之,同样按其前6个第一邻区到小区间距离之和来排序,生成规划顺序值,值越小,规划优先级越高。小区的第一邻区个数小于6个,则小区规划优先级最低,不需要按第一小区到主小区的距离之和排序。将其中规划优先级最高,且规划顺序最靠前的小区确定为待分配扰码小区。
步骤3,根据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扰码,如表2所示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表,包括了5条必须规避的原则和3条尽量规避的原则,其中表中的本站间是指同一基站下互为邻区的两个小区,第一邻区间是指互为邻区的两个小区,第二邻区间是指同一小区下的两个不是邻区关系的邻区,即小区第一圈小区是指以待分配扰码小区为中心300米内的小区。
表2 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表
基于上述8条扰码规划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8个候选扰码集合,根据扰码在所述8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128个扰码中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是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10分,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1分。最后选取得分最高的扰码为最优的候选扰码,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所述得分最高的扰码的分数越高,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最匹配。
如果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有多个,则先根据公式(1)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1)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通过公式(1)获得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可以对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按照相关性度量值的高低进行排序,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相关性度量值高的最优的候选扰码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最匹配,也是最适合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候选扰码。
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与扰码互相关性系数(Pi,Pj)相关,可以取(Pi,Pj)的倒数。
其中,如果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10,则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所述干扰矩阵是移动通信系统网络频率规划中的核心参数,用于描述网络中任意两个小区之间的干扰情况,换而言之,干扰矩阵描述了每个小区将受到的所有潜在干扰影响的区域面积和话务量的情况,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当有干扰矩阵时,检测到的第一圈小区j的平均电平越高,表明两个扰码之间的干扰影响越大,则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也就越小。
如果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10,则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等效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所述第一圈小区j的平均电平可以是干扰矩阵中的干扰小区平均P-CCPCH的RSCP值,(Pi,Pj)可以通过查询互相关性系数表获取。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的距离越近,表明两个小区的扰码之间的干扰越大,即扰码间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图3示出了一种扰码分配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扰码分配方法的流程,该装置可以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器内,也可以是无线网络控制器。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候选扰码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
扰码分配单元303,用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303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1)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1)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优选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303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优选地,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中至少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
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优选地,所述候选扰码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扰码分配装置,如图4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执行扰码分配方法的流程,该装置可以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器内,也可以是无线网络控制器。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候选扰码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其中,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
扰码分配单元403,用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优选地,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必须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尽量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优选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403还用于:
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403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1)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1)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优选地,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优选地,所述候选扰码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然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并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以实现减少在分配扰码后出现复合码重合的概率,降低相连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提供基带物理层的解调性能。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
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由下述公式确定: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mrow> <mi>S</mi> <mrow> <mo>(</mo> <mi>i</mi> <mo>,</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i>d</mi> <mrow> <mo>(</mo> <mi>P</mi> <mi>i</mi> <mo>,</mo> <mi>P</mi> <mi>j</mi> <mo>)</mo> </mrow> </mfrac> </mrow>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中至少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
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包括: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6.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其中,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
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必须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尽量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包括:
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由下述公式确定: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mrow> <mi>S</mi> <mrow> <mo>(</mo> <mi>i</mi> <mo>,</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i>d</mi> <mrow> <mo>(</mo> <mi>P</mi> <mi>i</mi> <mo>,</mo> <mi>P</mi> <mi>j</mi> <mo>)</mo> </mrow> </mfrac> </mrow>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等效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包括: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12.一种扰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候选扰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
扰码分配单元,用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其中,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mrow> <mi>S</mi> <mrow> <mo>(</mo> <mi>i</mi> <mo>,</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i>d</mi> <mrow> <mo>(</mo> <mi>P</mi> <mi>i</mi> <mo>,</mo> <mi>P</mi> <mi>j</mi> <mo>)</mo> </mrow> </mfrac> </mrow>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中至少包括以下必须规避原则:
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扰码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17.一种扰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的扰码规划顺序,确定待分配扰码小区;
候选扰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扰码规划规避原则以及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关系,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其中,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至少包括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第一圈小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时的必须规避原则,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
扰码分配单元,用于将最优的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必须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同一基站下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扰码相同;
所述扰码规划规避原则还包括以下之一尽量规避原则或任意组合: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频率相同、复合码组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主频相同、下行导频码相同;
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与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邻区的邻区的辅频相同、扰码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分配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存在多个,则根据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从多个最优的候选扰码中选择一个候选扰码分配给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所述第一圈小区为距离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在设定距离内的小区,所述相关性度量值用于表示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CS(i)=∑S(i,j)
其中,CS(i)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i>0,j>0,两个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越大,两个扰码的复合码重合的概率越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干扰矩阵,且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大于等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或者
若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没有干扰矩阵,或者有干扰矩阵但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有测量报告的邻区个数小于阈值,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优的候选扰码与第一圈小区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
<mrow> <mi>S</mi> <mrow> <mo>(</mo> <mi>i</mi> <mo>,</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i>d</mi> <mrow> <mo>(</mo> <mi>P</mi> <mi>i</mi> <mo>,</mo> <mi>P</mi> <mi>j</mi> <mo>)</mo> </mrow> </mfrac> </mrow>
其中,S(i,j)表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相关性度量值,d为待分配扰码小区和第一圈小区j的距离,(Pi,Pj)为最优的候选扰码i与第一圈小区j的扰码的互相关性系数,i>0,j>0。
22.如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扰码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设定的N条扰码规避原则确定符合各自规避原则的N个候选扰码集合,所述N条规避原则中包含必须规避原则以及尽量规避原则,N>1;
根据扰码在所述N个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计算每个扰码的得分,其中,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必须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一分值,若一个扰码在一个尽量规避原则对应的候选扰码集合中出现一次,则将该扰码的得分加上第二分值,第一分值大于第二分值;
将得分最高的扰码确定为所述待分配扰码小区的最优的候选扰码。
CN201510149623.X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796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9623.XA CN104796216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9623.XA CN104796216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6216A CN104796216A (zh) 2015-07-22
CN104796216B true CN104796216B (zh) 2018-05-01

Family

ID=5356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9623.XA Active CN104796216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62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725A (zh) * 2010-04-19 2011-10-19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
CN102572895A (zh) * 2012-01-16 2012-07-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的邻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2571256A (zh) * 2010-12-30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扰码对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8835B2 (en) * 2000-03-18 2004-08-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physical channe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0502252C (zh) * 2006-07-18 2009-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延时特性的码分多址系统扰码分配方法
CN102083075B (zh) * 2009-11-30 2014-02-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邻区优先级的频率规划和扰码规划方法和设备
CN103491552B (zh) * 2013-09-25 2016-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扰码设置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725A (zh) * 2010-04-19 2011-10-19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
CN102571256A (zh) * 2010-12-30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扰码对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572895A (zh) * 2012-01-16 2012-07-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的邻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6216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608B (zh) 用于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的系统和方法
JP567085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CN103747445B (zh) 一种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3160A (zh) 一种小区工作频段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338533B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3297978B (zh)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6060946A (zh)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272585B (zh)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Uyanik et al. Optimal channel assignment with aggregation in multi-channel systems: A resilient approach to adjacent-channel interference
CN110505696A (zh) 一种波束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428702B (zh) 一种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026169B (zh) 一种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设备
Wei et al. Dynamic system level frequency spectrum allocation scheme based on 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
CN104796216B (zh)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170309B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Sun et al. Joint mode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many-to-many reuse in D2D-aided IoT cellular networks
CN106507380B (zh) 一种热点区域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234683B (zh) 异频组网下的pci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079277B (zh)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4734830B (zh) 一种配置频段的方法及设备
CN104066188B (zh) 一种基于节点度的k‑筛选邻居信道分配方法
CN106550367A (zh) 一种基于负载变化的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Sorayya et al. The model of spectrum sharing between a primary and two secondary operators
CN101594679B (zh) 一种wcdma网络的自适应扰码分配方法
Yen et al. A two-stage game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and radios to links in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