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8579A -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8579A
CN104778579A CN201510217361.6A CN201510217361A CN104778579A CN 104778579 A CN104778579 A CN 104778579A CN 201510217361 A CN201510217361 A CN 201510217361A CN 104778579 A CN104778579 A CN 104778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yment
user
authentication
electronic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73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新悦
李鸿明
刘文博
陶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d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173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85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8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包括步骤: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显示支付结果信息。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电子身份信息对移动终端的支付过程进行鉴权,同时基于NFC技术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信息,使用户通过简单的贴卡操作即可实现安全快捷的支付。

Description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支付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衍生出各种方式的移动终端支付,特别是智能手机终端的支付。主要包括短信支付、扫描二维码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等。移动支付种类根据其账户性质可以分为银行卡支付、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以及通信代收费账户支付。移动支付方式的简单便捷,使得该支付方式越来越流行。但由于需要输入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使得移动终端的支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更安全地提供更简单快捷的移动终端支付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该方法利用公安部对个人身份信息的加密手段,即eID信息,对支付过程进行鉴权,用户只需利用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进行贴卡操作,即可由第三方应用软件完成身份的鉴权。鉴权过程,只需对表征用户身份的eID信息进行远程认证,认证成功将支付数据提交到银行,由银行进行扣款操作,从而完成支付。该过程不涉及个人信息的直接传输,且点对点的贴卡操作可避免远程联机中被拦截,大大增强了支付的安全性,同时简单的贴卡操作使得移动支付更加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具体的,确定所述第二远程接口所需的信息来自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或者来自预设数据。
进一步的,鉴权成功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唯一一个银行账户,以在提交支付数据前确定所述的第二远程接口。
具体的,鉴权之前,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可选的,鉴权之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具体的,鉴权之前,通过第三远程接口,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帐户之间是否具有绑定关系,仅当绑定关系存在时,执行后续步骤。
具体的,鉴权之后,发送请求给第三远程接口以完成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帐户之间的绑定关系。
具体的,将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帐户之间的绑定关系记录到预设列表中。
具体的,所述电子身份是指对个人身份信息加密生成的数字化身份标识。
具体的,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与用于组成所述支付数据的银行账户信息。
具体的,所述感应操作,利用NFC技术实现。
较佳的,感应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有效范围被约束为3至8厘米。
具体的,所述支付数据包括银行账户信息、所述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
具体的,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为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
具体的,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PIN码校验发送给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
可选的,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为独立于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密码。
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的感应支付装置,包括:
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鉴权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支付数据提交模块:用于当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具体的,确定所述第二远程接口所需的信息来自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或者来自预设数据。
具体的,鉴权成功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唯一一个银行账户,以在提交支付数据前确定所述的第二远程接口。
具体的,鉴权之前,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可选的,鉴权之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具体的,鉴权之前,通过第三远程接口,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帐户之间是否具有绑定关系,仅当绑定关系存在时,执行后续步骤。
具体的,鉴权成功后,发送请求给第三远程接口以完成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帐户之间的绑定关系。
具体的,将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帐户之间的绑定关系记录到预设列表中。
具体的,所述电子身份是指对个人身份信息加密生成的数字化身份标识。
具体的,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与用于组成所述支付数据的银行账户信息。
具体的,所述感应模块,利用NFC技术实现。
较佳的,感应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有效范围被约束为3至8厘米。
具体的,所述支付数据包括银行账户信息、所述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
具体的,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为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
具体的,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PIN码校验发送给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
可选的,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为独立于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密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贴卡感应方式进行支付,相比现有的网银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方式,更加便捷,通过贴卡代替手动输入银行账号密码或支付宝账号密码等方式,使得移动支付更加简单快捷。
2、采用电子身份识别载体对用户的支付进行鉴权,对通过贴卡操作获取的表征用户身份信息的电子身份信息,经由第一远程接口进行鉴权,避免了输入用户身份的明文信息造成的信息泄露。且支付过程需要输入电子身份识别载体对应的PIN码或其他独立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的密码进行验证,可以在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丢失的情况下保证银行账户的安全。
3、校验用户输入的电子身份识别载体对应的PIN码或其他独立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的密码,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执行完成,相比通常的联机校验,可以防止黑客通过网络进行拦截,保障所述密码的安全性。
4、通过预先绑定用户银行账户信息和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建立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支付时直接调出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由用户直接选定支付的银行账户。支付过程的身份鉴权,用户仅需要登录应用软件账号进行贴卡操作,由鉴权模块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用户身份进行鉴权。由此在无需银行卡的情况下也可完成支付。
5、绑定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通过贴卡感应获取身份信息及银行账户信息,经由第三方远程接口确定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从而实现用户身份的鉴权,无需通过第一远程接口鉴权,且无需输入密码,直接贴卡完成支付。
6、由于在网络中使用eID来标识用户身份时,这些信息与传统的身份证号码不同,未包含任何个人隐私,且在每个站点都是不同的,即使被窃也不会发生隐私泄漏,所以通过第三方应用软件连接eIDLink平台进行联机认证eID,不会泄露任何用户的身份信息,以更加安全的方式实现用户身份的鉴权。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为利用360生活助手进行手机话费充值的充值界面;
图4为利用360生活助手进行手机话费充值的支付界面;
图5为利用360生活助手进行手机话费充值的支付成功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远端网络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远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WNS服务器之间可通过任何通信方式实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3GPP、LTE、WIMAX的移动通信、基于TCP/IP、UD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基于蓝牙、红外传输标准的近距无线传输方式。
本发明所述电子身份是指对个人身份信息加密生成的数字化身份标识,如Electronic Identity,简称为eID,也可以为经由其他手段生成的用于表征个人身份信息的数字化身份标识。其中,所述eID以密码技术为基础,智能卡芯片为载体,在不泄露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在互联网上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远程识别。eID由公安部建设和开发,使用eID在网络中来标识用户身份时,eID信息与传统的身份证号码不同,其将个人身份证号、姓名、年龄、户籍等个人信息经过算法加密,生成不可逆的加密字符串。eID信息未包含任何个人隐私,且在每个站点都是不同的,即使被窃也不会发生隐私泄漏,故eID的技术手段可以用于本发明对移动终端的支付过程进行鉴权。本发明以eID为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当然,本发明所述方法不受eID技术的限定,也可以是由其他手段生成的其他形式的个人身份标识作为鉴权手段,该领域技术人员对其他形式的变例应予以知悉。
NFC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场通信,是一种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基于RFID技术,结合了非接触式感应以及无线连接技术,能够实现在短距离内对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进行数据交换。NFC通信常在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产生,两者之间以交流磁场的方式相互耦合,并以ASK方式或FSK方式进行载波调制,传输数字信号。发起设备产生无限信号来初始化通信,目标设备则响应发起设备发出的命令,并选择由发起设备所发出的或是自行产生的无线射频磁场进行通信。
NFC之间的通信分为主动通信模式和被动通信模式,主动通信模式为20cm,被动通信模式为10cm。主动模式下,每台设备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都必须产生自己的射频场;而被动模式下,NFC发起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由于NFC通信是极短距离的点对点通信,可以避免传输的信息遭监控或窜改,其安全机制也可以通过加/解密系统来确保移动装置间的安全通信。且NFC处理速度非常快,从检测移动设备、身份确认到数据的存取仅需要0.1s的时间即可实现,故本发明基于NFC技术进行近距离通信。
参阅图1所示,以下作为实施例一,对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现今大多数手机都内置有NFC芯片,可以基于NFC进行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本发明所述感应操作利用NFC技术实现。用户将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放置于手机的感应区域,即NFC芯片识别区域,其中,优选的感应操作的距离为3至8厘米。由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对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进行识别,并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接收并读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为加载用户身份信息eID的金融IC银行卡,其存储的信息包括所述的用户身份信息eID与用于组成支付数据的银行账户信息。当手机中的NFC芯片读取到所述银行卡的数据信息时,由用于解析所述数据信息的SDK进行解析。由于银行卡都遵循PBOC2.0或3.0标准,故通过解析相应的字段可以获取相应的银行账户信息。如字段5F28表示发卡银行国家代码的标签,其后的2个字节即为具体的发卡银行国家代码,通过其代码即可确定发卡银行。同时,通过解析获取银行卡所加载的用户身份的信息eID。其中,所述PBOC2.0或3.0标准即由人民银行颁发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规定卡片和终端的接口、卡片本身的技术指标、终端的技术指标以及交易流程等,保证金融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S12、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将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一个链路提交到eIDLink平台,对用户是身份信息进行鉴权。具体鉴权过程为:首先,由eIDLink分析提交的eID是否真实,通过专线与公安部数据库进行交互确认该eID的真实性;其次查找该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最后,eIDLink将eID是否真实的结果以逻辑“真”或“假”的形式返回,将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以“是”或“否”的形式返回,从而完成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鉴权。其中,所述eIDLink平台具体指eID身份服务平台,其屏蔽了eID载体在发行和使用上的差异,方便各种应用接入。当然,对于其他形式的身份信息标识,也可以通过第一远程接口链接到相应的平台,按照其预设的逻辑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其中,在进行鉴权之前,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密码并对其进行校验,所述输入密码为用户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即eID信息,对应唯一的PIN码,且该数据存储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即所述银行卡芯片中。用户进行支付操作时输入PIN码,当用户输入的PIN码为初始密码时,提示用户进行修改。由用户设定新的PIN码,并将新的PIN码、原来的PIN码以及身份信息提交到银行,银行进行认证后将验证码发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上,用户输入验证码后确认更改PIN码。
对所述用户输入的PIN码进行校验,具体校验操作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执行。将该PIN码发送给所述银行卡的内置芯片,由芯片对其进行解析,并将该PIN码与其存储的PIN码进行对比校验。该密码校验方法不同于通常的远程联机校验,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校验,该点对点的短距离传输方式可以防止信息被拦截,避免密码的伪造或篡改,保证了支付过程的安全。
诚然,也可以在鉴权之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所述界面同样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PIN码并对其进行校验。所述界面同时提供银行卡号、卡类型、发卡银行等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支付金额、密码输入框等,当用户输入PIN码并确认后,对该PIN码执行以上所述的校验过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用户输入密码也可以为独立于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的密码,该预设密码存储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芯片中,其校验过程通过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
S13、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所述界面显示获取的银行账户信息以及交易金额,还可以包括最近交易信息、交易对象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银行、银行卡号、卡类型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卡内余额、交易次数等相关信息。优选的,可以对银行卡号或其他敏感信息以星号标记进行部分掩挡。
根据获取的银行账户信息确定第二远程接口,即确定由哪个银行执行支付。通过第二远程接口向银行提交支付数据,所述支付数据包括所述银行账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交易时间、交易使用的应用名称等相关信息。银行根据提交的支付数据进行相应的扣款操作,完成支付交易。
S14、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完成支付过程以后,提示支付成功,调用相应功能模块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如公交卡充值,则支付完成后调用公交卡充值的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公交卡充值界面,具体为显示更新后的公交卡余额信息。又如购买彩票,则调用用于购买彩票的相关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彩票购买界面,具体显示购买到的彩票信息。
下面以用户通过360生活助手进行话费充值操作为例,说明上述基于本发明所述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的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
如图3所示,用户打开话费充值界面,填入手机号码并选择所要充值的金额,点击“立即充值”按钮进入支付界面。选择贴卡支付,将银行卡放置于内置NFC芯片的手机感应区;如图4所示,显示支付界面,同时将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行名称、发卡行logo、银行卡号、卡类型,及充值金额显示于支付界面,用户在该界面输入密码并再次贴卡,所述输入密码为银行卡PIN码,或者为独立于银行卡的其他专门预设的密码。如图5所示,如果密码校验成功则直接显示“支付成功”的界面,用户通过接收手机短信确认话费充值成功。
其中,也可以在用户第一次将银行卡置于手机的感应区域时,弹出密码输入界面,等待用户输入密码,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可以为银行卡对应的PIN码,也可以为独立于银行卡的其他专门预设的密码。当输入密码校验成功后,显示支付界面,同时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行名称、发卡行logo、银行卡号、卡类型,及充值金额显示于支付界面,用户点击“确认”按钮,显示“充值成功”的界面,通过接收手机短信确认话费充值成功。
以实施例二为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法做进一步阐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用户将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放置于手机的感应区域,即NFC芯片识别区域,其中,优选的感应操作的距离为3至8厘米。由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对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进行识别,并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接收并读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还可以为仅用于存储用户电子身份信息的eID卡。当手机中的NFC芯片通过感应读取到所述eID卡的数据信息时,由用于解析该数据信息的SDK进行解析,获取其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即eID信息。
S22、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对上述步骤获取的用户eID信息进行鉴权,所述鉴权过程为:首先,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将用户的身份信息eID,经由一个链路提交到eIDLink平台,由eIDLink分析提交的eID是否真实,通过专线与公安部数据库进行交互确认该eID的真实性;其次查找该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最后,eIDLink将eID是否真实的结果以逻辑“真”或“假”的形式返回,将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以“是”或“否”的形式返回,从而完成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鉴权。其中,所述eIDLink平台具体指eID身份服务平台,其屏蔽了eID载体在发行和使用上的差异,方便各种应用接入。
其中,在进行鉴权之前,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密码并对其进行校验,所述输入密码为用户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即eID信息,对应唯一的PIN码,且该数据存储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即所述eID卡芯片中。用户进行支付操作时输入PIN码,当用户输入的PIN码为初始密码时,提示用户进行修改。由用户设定新的PIN码,并将新的PIN码、原来的PIN码以及身份信息提交到银行,银行进行认证后将验证码发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上,用户输入验证码后确认更改PIN码。
对所述用户输入的PIN码进行校验,具体校验操作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执行。将该PIN码发送给所述银行卡的内置芯片,由芯片对其进行解析,并将该PIN码与其存储的PIN码进行对比校验。该密码校验方法不同于通常的远程联机校验,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校验,点对点的短距离传输可以防止信息被拦截,避免密码的伪造或篡改,保证了支付过程的安全。
诚然,也可以在鉴权之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所述界面同样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PIN码并对其进行校验。所述界面同时提供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信息,以及支付金额、密码输入框等,其中,所述银行账户列表预先记录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用户输入PIN码并确认后,对该PIN码执行以上所述的校验过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用户输入密码也可以为独立于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的密码,该预设密码存储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芯片中,其校验过程通过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
S23、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用户银行账户信息预先记录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具体由用户通过界面进行操作,登录其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输入其银行账户的卡号和密码。第三方应用软件将所述的输入银行账户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信息提交给银行,由银行进行授权,并发送验证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号码,用户输入验证码进行确认,第三方应用软件记录该银行账户与当前应用软件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其中,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将多个银行账户与该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进行绑定,其授权过程分别由多个银行执行,生成一个该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用于记录多个银行账户信息的预设银行账户列表。
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唯一一个银行账户,所述界面还可以显示用户选定的银行账户信息以及交易金额,还可以包括最近交易信息、交易对象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银行、银行卡号、卡类型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卡内余额、交易次数等相关信息。优选的,可以对银行卡号或其他敏感信息以星号标记进行部分掩挡。
根据用户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的银行账户确定第二远程接口,即确定由哪个银行执行支付。通过第二远程接口向银行提交支付数据,所述支付数据包括所述银行账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交易时间、交易使用的应用名称等相关信息。银行根据提交的支付数据进行相应的扣款操作,完成支付交易。
S24、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完成支付过程以后,提示支付成功,调用相应功能模块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如公交卡充值,则支付完成后调用公交卡充值的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公交卡充值界面,具体为显示更新后的公交卡余额信息。又如购买彩票,则调用用于购买彩票的相关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彩票购买界面,具体显示购买到的彩票信息。
下面以用户通过360生活助手进行话费充值为例,说明上述基于本发明所述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的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
用户打开话费充值界面,填入手机号码并选择所要充值的金额,点击“立即充值”按钮进入支付界面。用户进行支付时,在手机的感应区域贴所述eID卡,360生活助手弹出支付界面,显示一个银行账户下拉菜单,以及支付金额,用户选定银行账户并输入密码,所述输入密码为eID卡的PIN码,或者为独立于eID卡的其他专门预设的密码。如果密码校验成功则直接显示“支付成功”的界面,用户通过接收手机短信确认话费充值成功。
其中,也可以在用户第一次将eID卡置于手机的感应区域时,弹出密码输入界面,等待用户输入密码,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可以为银行卡对应的PIN码,也可以为独立于银行卡的其他专门预设的密码。当输入密码校验成功后,显示支付界面,同时将一个银行账户下拉菜单,以及支付金额等信息显示于支付界面,在用户选择银行账户,并点击“确认”按钮后,显示“充值成功”的界面,用户通过接收手机短信确认话费充值成功。
针对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下面以实施例三为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S31、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用户将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放置于手机的感应区域,即NFC芯片识别区域,其中,优选的感应操作的距离为3至8厘米。由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对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进行识别,并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接收并读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为加载用户身份信息eID的金融IC银行卡,其存储的信息包括所述的用户身份信息eID与用于组成支付数据的银行账户信息。当手机中的NFC芯片读取到所述银行卡的数据信息时,由用于解析所述数据信息的SDK进行解析。由于银行卡都遵循PBOC2.0或3.0标准,故通过解析相应的字段可以获取相应的银行账户信息。如字段5F28表示发卡银行国家代码的标签,其后的2个字节即为具体的发卡银行国家代码,通过其代码即可确定发卡银行。同时,通过解析获取银行卡所加载的用户身份的信息eID。其中,所述PBOC2.0或3.0标准即由人民银行颁发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规定卡片和终端的接口、卡片本身的技术指标、终端的技术指标以及交易流程等,保证金融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S32、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本实施例将本步骤所述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的步骤,以如下方式替换:
通过第三远程接口,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第三方应用软件的用户账户之间是否存在绑定关系。即将上述步骤获取的银行卡的eID信息与当前用户的账户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查询两者是否存在绑定关系,如果存在绑定关系则该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存储有用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账户之间绑定关系的预设列表。
如果用户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之间不存在绑定关系,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绑定:
1、用户登录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在账户管理中心点击绑卡,按照提示进行贴卡操作;
2、将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放到手机感应区,手机的NFC芯片读取卡的数据信息,并由应用软件中内置的用于解析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信息SDK进行解析,获取eID信息。
3、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具体鉴权过程如下:
首先,由第三方应用软件将eID信息提交到eIDLink平台,eIDLink分析提交的eID是否真实,通过专线与公安部数据库进行交互确认该eID的真实性;其次查找该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最后,eIDLink将eID是否真实的结果以逻辑“真”或“假”的形式返回,将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以“是”或“否”的形式返回,从而完成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鉴权。
4、如果鉴权成功则记录该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与eID之间的绑定关系。即:
鉴权成功后,发送请求给第三远程接口,对用户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进行绑定,即将所述绑定关系记录于云端服务器的预设列表中。
通过绑定eID和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用户可以登录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直接进行所述银行卡的贴卡操作完成支付,无需输入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或专门预设的密码。
S33、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所述界面显示以上步骤获取的银行账户信息以及交易金额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最近交易信息、交易对象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银行、银行卡号、卡类型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卡内余额、交易次数等相关信息。优选的,可以对银行卡号或其他敏感信息以星号标记进行部分掩挡。
根据获取的银行账户信息确定第二远程接口,即确定由哪个银行执行支付。通过第二远程接口向银行提交支付数据,所述支付数据包括所述银行账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交易时间、交易使用的应用名称等相关信息。银行根据提交的支付数据进行相应的扣款操作,完成支付交易。
S34、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完成支付过程以后,提示支付成功,调用相应功能模块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如公交卡充值,则支付完成后调用公交卡充值的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公交卡充值界面,具体为显示更新后的公交卡余额信息。又如购买彩票,则调用用于购买彩票的相关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彩票购买界面,具体显示购买到的彩票信息。
下面以用户通过360生活助手进行话费充值为例,说明上述基于本发明所述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的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
用户打开话费充值界面,填入手机号码并选择所要充值的金额,点击“立即充值”按钮进入支付界面。如果用户将eID信息与生活助手账户进行了绑定,则进行支付时,在手机的感应区域贴所述加载eID信息的银行卡,360生活助手弹出支付界面,显示其银行账户信息以及交易金额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最近交易信息、交易对象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银行、银行卡号、卡类型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卡内余额、交易次数等相关信息。用户在该支付界面下再次进行贴卡操作,则显示“支付成功”的界面,用户通过接收手机短信确认话费充值成功。
如果用户未将eID信息与生活助手账户进行绑定,则可以通过选择账户管理中心的“绑定”按钮,进入绑定界面,按照提示进行贴卡操作,当生活助手对eID鉴权成功后,弹出确定绑定的界面,用户点击“确定”按钮确认绑定。
相应地,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装置,包括感应模块11、鉴权模块12、支付数据提交模块13、显示模块14,其中,
感应模块11用于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现今大多数手机都内置有NFC芯片,可以基于NFC进行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本发明所述感应模块11基于利用NFC技术实现其功能,其内置有NFC芯片,用户将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放置于感应区域,即NFC芯片识别区域,其中,优选的感应操作的距离为3至8厘米。由NFC芯片对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进行识别,并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NFC芯片接收并读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为加载用户身份信息eID的金融IC银行卡,其存储的信息包括所述的用户身份信息eID与用于组成支付数据的银行账户信息。当所述内置NFC芯片读取到所述银行卡的数据信息时,由感应模块11中用于解析所述数据信息的SDK进行解析。由于银行卡都遵循PBOC2.0或3.0标准,故通过解析相应的字段可以获取相应的银行账户信息。如字段5F28表示发卡银行国家代码的标签,其后的2个字节即为具体的发卡银行国家代码,通过其代码即可确定发卡银行。同时,通过解析获取银行卡所加载的用户身份的信息eID。其中,所述PBOC2.0或3.0标准即由人民银行颁发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规定卡片和终端的接口、卡片本身的技术指标、终端的技术指标以及交易流程等,保证金融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还可以为仅用于存储用户电子身份信息的eID卡。当所述NFC芯片通过感应读取到所述eID卡的数据信息时,由感应模块11中用于解析该数据信息的SDK进行解析,获取其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即eID信息。
鉴权模块12用于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鉴权模块12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将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经由一个链路提交到eIDLink平台,对用户是身份信息进行鉴权。具体鉴权过程为:首先,由eIDLink分析提交的eID是否真实,通过专线与公安部数据库进行交互确认该eID的真实性;其次查找该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最后,eIDLink将eID是否真实的结果以逻辑“真”或“假”的形式返回,将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以“是”或“否”的形式返回,从而完成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鉴权。其中,所述eIDLink平台具体指eID身份服务平台,其屏蔽了eID载体在发行和使用上的差异,方便各种应用接入。当然,对于其他形式的身份信息标识,鉴权模块12也可以通过第一远程接口链接到相应的平台,按照其预设的逻辑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其中,在进行鉴权之前,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密码并对其进行校验,所述输入密码为用户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即eID信息,对应唯一的PIN码,且该数据存储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即所述银行卡芯片中。用户进行支付操作时输入PIN码,当用户输入的PIN码为初始密码时,提示用户进行修改。由用户设定新的PIN码,并将新的PIN码、原来的PIN码以及身份信息提交到银行,银行进行认证后将验证码发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上,用户输入验证码后确认更改PIN码。
对所述用户输入的PIN码进行校验,具体校验操作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执行。将该PIN码发送给所述银行卡的内置芯片,由芯片对其进行解析,并将该PIN码与其存储的PIN码进行对比校验。该密码校验方法不同于通常的远程联机校验,由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校验,点对点的短距离传输可以防止信息被拦截,避免密码的伪造或篡改,保证了支付过程的安全。
诚然,也可以在鉴权之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所述界面同样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PIN码并对其进行校验。所述界面同时提供银行卡号、卡类型、发卡银行等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支付金额、密码输入框等,当用户输入PIN码并确认后,对该PIN码执行以上所述的校验过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用户输入密码也可以为独立于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专门预设的密码,该预设密码存储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芯片中,其校验过程通过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中内置的芯片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也可以为仅用于存储用户电子身份信息的eID卡。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鉴权模块12执行的操作也可以由如下方式替代:
鉴权模块12通过第三远程接口,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当前第三方应用软件的用户账户之间是否存在绑定关系。即将上述步骤获取的银行卡的eID信息与当前用户的账户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查询两者是否存在绑定关系,如果存在绑定关系则该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存储有用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账户之间绑定关系的预设列表。
如果用户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之间不存在绑定关系,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绑定:
1、用户登录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在账户管理中心点击绑卡,按照提示进行贴卡操作;
2、将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放到手机感应区,手机的NFC芯片读取卡的数据信息,并由应用软件中内置的用于解析电子身份识别载体信息SDK进行解析,获取eID信息。
3、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具体鉴权过程如下:
首先,由第三方应用软件将eID信息提交到eIDLink平台,eIDLink分析提交的eID是否真实,通过专线与公安部数据库进行交互确认该eID的真实性;其次查找该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最后,eIDLink将eID是否真实的结果以逻辑“真”或“假”的形式返回,将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以“是”或“否”的形式返回,从而完成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鉴权。
4、如果鉴权成功则记录该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与eID之间的绑定关系。即:
鉴权成功后,发送请求给第三远程接口,对用户身份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进行绑定,即将所述绑定关系记录于云端服务器的预设列表中。
通过绑定eID和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用户可以登录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账户,直接进行所述银行卡的贴卡操作完成支付,无需输入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具有的PIN码或专门预设的密码。
支付数据提交模块13用于当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所述界面显示获取的银行账户信息以及交易金额,还可以包括最近交易信息、交易对象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银行、银行卡号、卡类型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卡内余额、交易次数等相关信息。优选的,可以对银行卡号或其他敏感信息以星号标记进行部分掩挡。
根据获取的银行账户信息确定第二远程接口,即确定由哪个银行执行支付。支付数据提交模块13通过第二远程接口向银行提交支付数据,所述支付数据包括所述银行账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交易时间、交易使用的应用名称等相关信息。银行根据提交的支付数据进行相应的扣款操作,完成支付交易。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银行账户信息预先记录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具体由用户通过界面进行操作,登录其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输入其银行账户的卡号和密码。第三方应用软件将所述的输入银行账户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信息提交给银行,由银行进行授权,并发送验证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号码,用户输入验证码进行确认,第三方应用软件记录该银行账户与当前应用软件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其中,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将多个银行账户与该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进行绑定,其授权过程分别由多个银行执行,生成一个该第三方应用软件账户用于记录多个银行账户信息的预设银行账户列表。
用户身份信息鉴权成功后,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唯一一个银行账户,所述界面还可以显示用户选定的银行账户信息以及交易金额,还可以包括最近交易信息、交易对象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发卡银行、银行卡号、卡类型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卡内余额、交易次数等相关信息。优选的,可以对银行卡号或其他敏感信息以星号标记进行部分掩挡。
根据用户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的银行账户确定第二远程接口,即确定由哪个银行执行支付。支付数据提交模块13通过第二远程接口向银行提交支付数据,所述支付数据包括所述银行账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象等必要信息,还可以包括交易时间、交易使用的应用名称等相关信息。银行根据提交的支付数据进行相应的扣款操作,完成支付交易。
显示模块14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完成支付过程以后,提示支付成功,显示模块14调用相应功能模块向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如公交卡充值,则支付完成后显示模块14调用公交卡充值的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公交卡充值界面,具体为显示更新后的公交卡余额信息。又如购买彩票,则显示模块14调用用于购买彩票的相关功能模块,显示相应的彩票购买界面,具体显示购买到的彩票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的感应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远程接口所需的信息来自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或者来自预设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鉴权成功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唯一一个银行账户,以在提交支付数据前确定所述的第二远程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鉴权之前,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鉴权之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6.一种基于电子身份识别的感应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获取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所存储的身份信息;
鉴权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鉴权;
支付数据提交模块:用于当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远程接口提交支付数据以执行支付;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支付结果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远程接口所需的信息来自所述电子身份识别载体或者来自预设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鉴权成功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从预设的银行账户列表中选定唯一一个银行账户,以在提交支付数据前确定所述的第二远程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鉴权之前,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鉴权之后,提供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对其进行验证,仅当密码验证成功后,执行后续步骤。
CN201510217361.6A 2015-04-30 2015-04-30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Pending CN104778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7361.6A CN104778579A (zh) 2015-04-30 2015-04-30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7361.6A CN104778579A (zh) 2015-04-30 2015-04-30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579A true CN104778579A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0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7361.6A Pending CN104778579A (zh) 2015-04-30 2015-04-30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857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4011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Nfc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655947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7180341A (zh) * 2017-05-02 2017-09-19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及相应的便携式终端、第三方支付平台
CN107403312A (zh) * 2016-05-18 2017-11-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快捷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8171510A (zh) * 2018-01-18 2018-06-15 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 对网络支付账户统一鉴权的线下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84999A (zh) * 2017-07-20 2019-01-29 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网络终端的交易认证方法及系统
WO2020146971A1 (zh) * 2019-01-14 2020-07-23 林武旭 电子交易卡
CN111833176A (zh) * 2020-07-08 2020-10-27 北京比财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账户的开户方法、开户装置及开户系统
CN112862480A (zh) * 2021-01-25 2021-05-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交通卡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667A (zh) * 2013-06-07 2013-08-21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终端上eID身份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89028A (zh) * 2013-09-23 2014-01-01 深圳前海君浩银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ic卡、多协议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03985042A (zh) * 2014-06-04 2014-08-13 孙国华 一种基于nfc手机及ic卡的数字信息加解密方法
CN104102995A (zh) * 2013-04-12 2014-10-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银行卡、移动终端、绑定方法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
CN104574047A (zh) * 2015-01-21 2015-04-29 孙国华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ic卡支付平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2995A (zh) * 2013-04-12 2014-10-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银行卡、移动终端、绑定方法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
CN103259667A (zh) * 2013-06-07 2013-08-21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终端上eID身份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89028A (zh) * 2013-09-23 2014-01-01 深圳前海君浩银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ic卡、多协议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03985042A (zh) * 2014-06-04 2014-08-13 孙国华 一种基于nfc手机及ic卡的数字信息加解密方法
CN104574047A (zh) * 2015-01-21 2015-04-29 孙国华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ic卡支付平台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47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6559470B (zh) * 2015-09-30 2021-03-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7403312A (zh) * 2016-05-18 2017-11-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快捷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7403312B (zh) * 2016-05-18 2024-03-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快捷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6204011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Nfc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7180341A (zh) * 2017-05-02 2017-09-19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及相应的便携式终端、第三方支付平台
CN109284999A (zh) * 2017-07-20 2019-01-29 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网络终端的交易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171510A (zh) * 2018-01-18 2018-06-15 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 对网络支付账户统一鉴权的线下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146971A1 (zh) * 2019-01-14 2020-07-23 林武旭 电子交易卡
CN111833176A (zh) * 2020-07-08 2020-10-27 北京比财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账户的开户方法、开户装置及开户系统
CN112862480A (zh) * 2021-01-25 2021-05-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交通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62480B (zh) * 2021-01-25 2023-05-30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交通卡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66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transaction process via mobile device
CN104778579A (zh) 基于电子身份识别载体的感应支付方法及相应装置
JP6077531B2 (ja) モバイル機器と共に使用する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と方法
EP3017580B1 (en) Signatures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N104915829B (zh) 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交互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879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Local Transactions
Chen et al. NFC mobile payment with Citizen Digital Certificate
CN103123706A (zh) 账单代付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88353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双因子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0483392C (zh) 通信终端、服务器及电子采购支持方法
GB2390211A (en) Ticket and authentication data stored on portable handset
KR102574524B1 (ko) 원격 거래 시스템, 방법 및 포스단말기
KR20160030342A (ko) 인터넷 접속 및 대응 단말기를 통해 상업적 웹사이트 상에서 제품 또는 서비스에 대해 결제하는 방법
US20130166410A1 (en) Payment agency system, user terminal and market server
CN106779672A (zh) 移动终端安全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9711A (zh) 基于eID的安全支付方法及装置
Poroye Secure contactless mobile financial services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KR101772358B1 (ko) 결제수단 등록을 위한 타사 앱 자동 식별 방법
Galhotra et al. Mobile Payments: Assessing the Threats, Challenges and Security Measures
CN106789839B (zh) 移动终端安全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58861A1 (en) A payment authentication device, a payme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payment
CN1954333A (zh) 内容的电子支付
WO2005066907A1 (e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7242470A (zh) 通过启用加密的智能卡进行多因素认证
WO2014118525A1 (en) Mobile to mobile payment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Xinyue

Inventor after: Li Hongming

Inventor after: Liu Wenbo

Inventor after: Tao Weihua

Inventor after: Wu Long

Inventor after: Guo Hui

Inventor after: Liu Hailong

Inventor after: Guo Hongjie

Inventor before: Ma Xinyue

Inventor before: Li Hongming

Inventor before: Liu Wenbo

Inventor before: Tao Weihu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2

Address after: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EID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Gold card ICT Information Security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