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565B - 共存的标准和专有连接使用 - Google Patents

共存的标准和专有连接使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565B
CN104769565B CN201380057446.1A CN201380057446A CN104769565B CN 104769565 B CN104769565 B CN 104769565B CN 201380057446 A CN201380057446 A CN 201380057446A CN 104769565 B CN104769565 B CN 104769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type
computing device
host computing
typ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4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565A (zh
Inventor
B.桑德斯
R.邓斯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7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e.g. protocol converters for incompatible systems, open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86Bus impedance matching, e.g. 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共存的标准连接和专有连接使用的方法。方法可包含将外围装置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其中外围装置经由标准连接类型和专有连接类型中的一个来连接。方法可包含检测连接类型。方法可包含确定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所述连接类型。方法还可包含如果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则呈递指示主机系统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Description

共存的标准和专有连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向主机计算装置提供标准化和专有装置的支持的技术。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确定外围装置的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的(与专有相对),并且是否是专有的(如果主机计算装置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并且如果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则呈递消息。
背景技术
当今的计算机支持用于与外围装置通信的多种接口技术。取决于正连接的外围装置的类型,不同的接口技术提供不同的优势。一些接口技术可以是与标准规范接口协议关联的标准连接类型。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类型与USB标准规范接口协议关联。其它接口技术可以是专有连接类型,其在使用标准连接类型时,尝试经由专有接口协议与主机计算机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在通信上耦合到外围输入/输出(I/O)装置的主机计算装置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图示在通信上耦合到主机计算装置的外围装置的实施例的过程流程图。
图3是图示提供在通信上耦合到主机计算装置的标准化和专有装置的支持的方法的框图。
图4是确定在主机计算装置处是否支持外围装置的连接类型并且如果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则呈递消息的流程图。
图5A-图5B是图示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化连接类型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A-图6B是确定是否支持专有连接类型的流程图。
遍及本公开和图使用相同的标号来参考相似的部件和特征。100系列中的标号指代最初在图1中找到的特征;104系列中的标号指代最初在图2中找到的特征;等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描述用于提供将标准化和专有装置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的支持的技术。每个标准连接类型包含标准化技术用于使用标准的连接器来建立到主机装置的连接。以此方式,主机计算装置可以依靠标准连接器来根据建立的标准而执行。现有的I/O标准连接类型(例如,USB)可经由专有信令方法与一些外围装置一起工作。例如,主机计算装置可经由移动高清链路(MHL)(其使用USB连接器来提供从移动电话到高清电视(HDTV)的音频和视频信号)而耦合到外围装置。使用USB连接器用于MHL包含以USB标准不指定的方式来使用USB连接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专有接口协议。在此实施例中,主机计算装置可呈递指示不支持专有连接类型的专有接口协议的消息。
在本文中提及的连接类型是基于连接器的接口的线以及配置为在接口的线上提供功率、控制和数据信号的接口协议的组合。连接类型可以是标准连接类型或专有连接类型。
在本文中提及的“标准连接类型”是与工业标准化连接器和接口协议关联的连接类型。在本文中提及的术语“标准装置”是使用标准连接类型(与工业标准化接口协议关联的标准连接类型)的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准化接口协议规范可包含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协议、高清媒体接口(HDMI)接口协议或DisplayPort接口协议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本文中提及的“专有连接类型”是与标准连接器关联的连接类型但是使用专有接口协议。在一些实施例中,专有连接类型可包含移动高清链路(MHL)接口协议。MHL接口协议可配置为使用与标准连接类型(例如,USB连接类型)关联的物理通路和专有接口协议。换句话说,MHL连接类型可“劫持”与USB端口关联的USB数据线,并且向主机计算装置提供编码的视频信号。在本文中提及的术语“专有装置”是使用专有连接类型的装置(专有连接类型与专有接口协议关联)。
图1是包含在通信上耦合到外围输入/输出(I/O)装置102的主机计算装置100的系统的框图。主机计算装置100可包含检测器104。检测器104可配置为检测包括用来将外围装置102连接到主机装置100的标准连接类型和专有连接类型中的一个的连接类型。因此,外围装置可以是标准装置或专有装置。检测器104可配置为确定主机计算装置100是否支持由外围装置使用的连接类型。主机计算装置100还可包含存储装置106以及安装于其上的操作系统108。操作系统108还可包含用户接口110。用户接口110可配置为呈递指示主机计算装置100何时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例如,主机计算装置100可以是膝上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移动装置、电视、服务器以及其它。主机计算装置100可包含主处理器116(其适应于执行存储的指令)以及存储器装置118(其存储可由主处理器116执行的指令)。主处理器116可以是单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计算群集或任何数量的其它配置。主处理器116可实现为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或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处理器、x86指令集可兼容处理器、多核或任何其它微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单元(CPU)。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处理器116包含双核处理器、双核移动处理器等。
存储器装置118可以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SRAM、DRAM、零电容器RAM、SONOS、eDRAM、EDO RAM、DDR RAM、RRAM、PRAM等)、只读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EPROM、EEPROM等)、闪速存储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存储器系统。在存储器装置118中存储的并且可由主处理器116执行的指令可用于呈递指示何时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主处理器116可通过系统总线120(例如,PCI、ISA、PCI-Express、NuBus等)连接到适应于将主机计算装置100连接到外围装置102的输入/输出(I/O)装置接口122。
例如,外围装置102可包含智能电话、键盘和指向装置,其中指向装置可包含触摸板或触摸屏、外围装置(例如,照相机、媒体播放器、打印机以及其它)。外围装置102可以是类似于主机计算装置100的主机计算装置。I/O装置接口122可配置为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口协议与外围装置对接。接口协议可包含由主机计算装置100支持的接口协议。检测器104可配置为检测主机计算装置100是否支持外围装置的接口协议。
主处理器116还可通过系统总线120链接到适应于将主机计算装置100连接到显示装置114的显示接口112。显示装置114可包含显示屏幕,它是主机计算装置100的内置部件。显示装置114还可包含计算机监视器、电视或投影仪以及其它,它外部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10可以是在显示装置114上显示的图形用户接口。备选地或此外,指示主机计算装置100何时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可显示在显示装置114上。此外,显示装置114还可使用检测器而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以此方式,显示装置可以是标准或专有装置。
存储装置106可包含物理存储器,例如,硬驱动器、光驱、闪存驱动器、驱动器阵列或其任何组合。存储装置106还可包含远程存储驱动器。存储装置106可在其上存储指令以在支持所述连接类型时,根据与装置关联的规范来列举外围装置102。例如,外围装置102可经由USB连接类型而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100。当标准USB装置作为外围装置而首先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100时,开始列举过程。通过将复位信号发送到标准USB装置来开始列举。在复位信令期间确定USB连接类型的数据率。在复位之后,主机计算装置100读取USB连接类型的信息并且USB连接类型分配有唯一的7位地址。如果主机计算装置100支持USB连接类型,则在主机计算装置100处加载经由USB连接类型与标准USB装置通信所需的装置驱动器,并且USB连接类型被设置为配置的状态。如果重新启动主机计算装置100,则为所有连接的外围装置102重复列举过程。
图2是图示在通信上耦合到主机计算装置100的外围装置102的实施例的框图。图2图示外围装置102的备选实施例。外围装置102可以是标准装置102A、102B或专有装置102C、102D。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装置102(标准装置102A或专有装置102B)可经由线缆204、206而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100。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围装置102(标准装置102B或专有装置102C)可直接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100。在任一实施例中,外围装置102可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如由箭头205指示的)。如以上参考图1所论述的,主机计算装置100可包含检测器104。检测器104可包含逻辑控制电路208。逻辑控制电路208可配置为从外围装置102接收指示连接类型的信号。
如上面提到的,检测器104可检测连接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连接类型可包含基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识别与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供应商识别索引值、可以直接呈递在消息中的供应商的文本表示或任何其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检测连接类型可仅仅是确定是否支持所述连接类型而不识别与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
呈递的消息由任何适当的消息传递机制实现,并且呈递消息可以与点亮使用户能知道是否支持装置的指示灯(未示出)一样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呈递的消息可以是由主机计算装置100显示的连接类型的供应商的文本表示。供应商的文本表示可包含与连接类型关联的制造商、连接类型的公共名称、与连接类型关联的型号、版本信息或任何其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其它实施例中,呈递的消息可指示用户联系主机计算装置100不支持的连接类型的制造商。例如,外围装置102可以是智能电话并且主机计算装置100可以是高清电视(HDTV)。智能电话可经由MHL连接类型而连接到HDTV。因为不是所有HDTV都配置为识别MHL连接类型,所以HDTV可呈递将在HDTV上显示的消息:HDTV不支持所述装置并且联系MHL连接类型的制造商。通过呈递消息,可通知用户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
作为另一示例,可在标准化工业规范(包含USB功率递送规范)中定义连接类型。USB功率递送规范的扩展可用于在使用基于标准的方法(即,USB列举)列举连接类型之前识别连接类型,相对于使方法用于基于由主机计算装置实现的专有方法来列举和/或配置与连接类型的接口。
应该注意到,主机计算装置100与专有连接类型之间的接口的配置可以关于主机计算装置与标准连接之间的接口而变化。换句话说,一旦用于发现标准对专有连接类型的方法完成,主机计算装置和专有连接类型可以重新配置它们之间的接口来与外围装置的能力对准。在USB示例中,这可包含使通常根据USB规范操作的高速数据信道重新配置为通过不同的协议或使用不同的电信令规范。支持这样的专有连接类型的主机计算装置还可配置为满足标准操作的规范,包含当使用标准连接类型时通过依从性和互操作性要求。
图3是图示提供在通信上耦合到主机计算装置的标准化和专有装置的支持的方法300的过程流程图。在框302处,外围装置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外围装置经由标准连接类型和专有连接类型中的一个连接。在框304处,检测连接类型。在框306处,确定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在框308处,如果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则呈递指示主机系统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还可包含:当支持所述连接类型时,根据与外围装置关联的规范来列举外围装置。例如,外围装置可经由主机计算装置所支持的MHL连接类型来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当MHL连接类型首先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时,开始列举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304处,检测连接类型可包含识别与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供应商的识别可基于在列举期间识别的供应商识别索引值。在其它实施例中,供应商的识别可基于可以直接呈递在消息中的供应商的文本表示,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与连接类型装置关联的制造商、连接类型的公共名称、与连接类型关联的型号和版本信息。例如,连接类型可以是MHL连接类型。如果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MHL连接类型,则可基于上述元素之一来识别MHL连接类型的供应商。当主机计算系统不支持装置时,呈递的消息可使用供应商识别来显示供应商信息。
图4是确定在主机计算装置处是否支持外围装置102的连接类型并且如果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则呈递消息的过程流程图400。在框402处,外围装置可经由连接类型而附连到主机计算装置。在框404处,主机计算装置可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化连接类型,例如USB、HDMI或DisplayPort。如果连接类型是标准化的,则在框406处,主机计算装置可继续进行标准列举(如以上相对于图1所论述的)。如果连接类型不是标准化的,而是专有连接类型(例如,MHL连接类型),则在框408处,主机计算装置可验证主机计算装置支持专有连接类型。如果主机计算装置支持专有连接类型,则在框410处,主机计算装置将继续进行专有列举。然而,如果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专有装置,则在框412处,可呈递错误消息。
图5A-图5B是图示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化连接类型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参考图4,在框404处,可由一个或多个方法来实现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化连接类型。图5A图示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化连接类型的第一方法502。在框504处,检查在连接类型处的接口管脚。接口管脚可展现指示连接类型的特性。例如,特性可以是预定义来指示连接类型的极性。在其它实施例中,特性可以是电阻等级、阻抗等级、电压等级、电流等级等。换句话说,在框504处检查接口管脚来在框506处确定特性。在极性特性的情况下,高的极性可指示连接类型是标准连接类型。低的极性可指示连接类型是专有连接类型。当与以下讨论的第二方法比较时,因为方法可只涉及硬件,所以第一方法502可快速并且成本更低。第一方法502还可按照实现而变化,例如管脚可具有多于一个功能性,只要标准对专有连接类型的确定为了在接口附连时间处的这个确定的目的而不同。
图5B图示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化连接类型的第二方法508。第二方法508可包含,在框510处,检查经由在配置接口上的初始通信中的连接类型提供的消息字段的值。类似于第一方法502,第二方法508可在如何实现它的方面上变化。例如,值和消息字段可从通信流中的单个位的状态变化成通信的多使用字段中的确定性模式或值。方法508还可包含,在框512处,确定连接类型是否是标准连接类型可发生为跟在装置附连(图4的402)之后的下一顺序步骤以便知道基于标准的方法是否应该用于配置接口的剩余方面或者是否应该使用专有方法。
图6A-图6B是确定是否支持专有连接类型的流程图。主机计算装置可经由专有连接类型而连接到外围装置。参考图4,可由附加的过程来实现在框408处的验证。在图6中图示的方法600可用于验证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专有连接类型。方法600可包含,在框602处,检查消息字段的值来确定专有连接类型的身份。可通过接收与专有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特定识别号来确定身份。在框604处,方法600还可确定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专有连接类型。例如,字段的值可指示与向主机计算系统确立接口的配置以成功操作的专有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特定识别值。与此相反,主机计算系统可能不支持供应商特定识别值,但是呈递与消息中的供应商特定识别值有关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可通知用户:不支持专有连接类型。消息还可识别接近哪个供应商来解决不工作的专有连接类型。
一些实施例可以硬件、固件和软件的一个或组合实现。一些实施例还可实现为存储在有形的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上的指令,计算平台可读取并且执行指令来执行描述的操作。此外,机器可读介质可包含任何机制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来存储或传送信息。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可包含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媒体;光存储媒体;闪速存储器装置;或电、光、声或其它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或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接口以及其它。
实施例是实现或示例。在说明书中对“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各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但不一定包含在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的各种出现不一定全部参考相同的实施例。
不是本文描述并且图示的所有部件、特征、结构、特性等都需要包含在特定实施例中。例如,如果说明书陈述“可”、“可能”、“可以”或“能够”包含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则不要求包含那个特定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或“一个”元素,则那不意味着只有一个元素。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附加的”元素,则那不排除有多于一个附加元素。
要注意,虽然已经参考特定实现来描述实施例,但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其它实现是可能的。此外,在图中图示和/或本文描述的电路元素或其它特征的布置和/或次序不需要以图示并且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布置。根据一些实施例,许多其它布置是可能的。
在图中示出的每个系统中,在一些情况下的元素可各自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或不同的参考标号来暗示所表示的元素可以是不同和/或类似的。然而,元素可以足够灵活以具有不同的实现并且与本文示出或描述的系统中的一些或所有一起工作。在图中示出的各种元素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哪一个被称作第一元素并且哪一个被称作第二元素是任意的。
要理解,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任何地方使用在前述示例中的细节。例如,还可相对于本文描述的方法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现上述计算装置的所有可选特征。此外,虽然本文可使用流程图和/或状态图来描述实施例,但是技术不限于那些图或本文的对应描述。例如,流程不需要经过每个图示的框或状态或以本文图示并且描述的完全相同的次序移动。
本技术不限于本文列出的特定细节。实际上,具有本公开的受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在本技术的范围内作出来自上文的描述和附图的许多其它变化。因此,由包含对其的任何修改的随附的权利要求来定义本技术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共存的标准连接和专有连接使用的方法,包括:
将外围装置连接到主机计算装置,其中所述外围装置经由标准连接类型和专有连接类型中之一连接;
检测所述连接类型;
通过检查接口管脚的极性来确定所述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所述连接类型,高的极性指示所述连接类型是标准连接类型并且低的极性指示所述连接类型是专有连接类型;以及
如果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则呈递指示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其中,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与所述专有连接之间的接口的配置关于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与所述标准连接之间的接口而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支持所述连接类型时,根据与所述外围装置关联的规范来列举所述外围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连接类型包括:基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识别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
供应商识别索引值;
指示所述连接类型的版本的版本数据;以及
可以直接呈递在所述消息中的所述供应商的文本表示,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与所述连接类型装置关联的制造商、所述连接类型的公共名称以及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型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呈递的所述消息可指示方法的用户联系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的连接类型的制造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连接类型由所述主机计算装置内的逻辑控制电路实现,所述逻辑控制电路接收指示所述连接类型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准连接类型与工业标准化接口协议规范关联,所述工业标准化接口协议规范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协议;
PCI Express(PCIe)接口协议;
高清媒体接口(HDMI)接口协议;或
DisplayPort接口协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专有连接类型包括在标准化接口连接器上提供的专有接口协议。
8.一种主机计算装置,包括;
检测器,用于检测包括用来将外围装置连接到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的标准连接类型和专有连接类型中之一的连接类型,其中所述检测器将进一步通过检查接口管脚的极性来确定所述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所述连接类型,高的极性指示所述连接类型是标准连接类型并且低的极性指示所述连接类型是专有连接类型;以及
用户接口,用于呈递指示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何时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其中,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与所述专有连接之间的接口的配置关于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与所述标准连接之间的接口而变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类型是标准连接类型,还包括:
处理器;
存储装置,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在其上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主机计算装置在支持所述连接类型时根据与所述装置关联的规范来列举所述外围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其中检测所述连接类型包括:基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识别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
供应商识别索引值;
指示所述连接类型的版本的版本数据;以及
可以直接呈递在所述消息中的所述供应商的文本表示,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制造商、所述连接类型的公共名称以及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型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其中呈递的所述消息可指示用户联系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的连接类型的制造商。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所述主机计算装置内的逻辑控制电路,所述逻辑控制电路接收指示所述连接类型的信号。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其中所述标准连接类型与工业标准化规范关联,所述工业标准化规范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协议;
PCI Express(PCIe)接口协议;
高清媒体接口(HDMI)接口协议;或
DisplayPort接口协议。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其中所述专有连接类型包括在标准化接口连接器上提供的专有接口协议。
15.一种计算系统,包括;
主机计算装置;
外围装置,包含连接类型来尝试与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的对接;
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的检测器,用于检测包括标准连接类型和专有连接类型中之一的所述连接类型,其中所述检测器将进一步通过检查接口管脚的极性来确定所述主机计算装置是否支持所述连接类型,高的极性指示所述连接类型是标准连接类型并且低的极性指示所述连接类型是专有连接类型;以及
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的用户接口,用于呈递指示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何时不支持所述连接类型的消息,
其中,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与所述专有连接之间的接口的配置关于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与所述标准连接之间的接口而变化。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接类型是标准连接类型,还包括:
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的处理器;
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的存储装置,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在其上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主机计算装置在支持所述连接类型时根据与所述装置关联的规范来列举所述外围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检测所述连接类型包括:基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识别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供应商:
供应商识别索引值;
指示所述连接类型的版本的版本数据;以及
可以直接呈递在所述消息中的所述供应商的文本表示,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与所述连接类型装置关联的制造商、所述连接类型的公共名称以及与所述连接类型关联的型号。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呈递的所述消息可指示方法的用户联系所述主机计算装置不支持的连接类型的制造商。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所述主机计算装置内的逻辑控制电路,所述逻辑控制电路接收指示所述连接类型的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标准连接类型与工业标准化规范关联,所述工业标准化规范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协议;
PCI Express(PCIe)接口协议;
高清媒体接口(HDMI)接口协议;或
DisplayPort接口协议。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专有连接类型包括在标准化接口连接器上提供的专有接口协议。
CN201380057446.1A 2012-11-30 2013-11-20 共存的标准和专有连接使用 Active CN104769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90965 2012-11-30
US13/690,965 US9229836B2 (en) 2012-11-30 2012-11-30 Coexisting standard and proprietary connection usage
PCT/US2013/071008 WO2014085162A1 (en) 2012-11-30 2013-11-20 Coexisting standard and proprietary connection us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565A CN104769565A (zh) 2015-07-08
CN104769565B true CN104769565B (zh) 2019-11-19

Family

ID=5082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446.1A Active CN104769565B (zh) 2012-11-30 2013-11-20 共存的标准和专有连接使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29836B2 (zh)
CN (1) CN104769565B (zh)
TW (1) TWI512495B (zh)
WO (1) WO20140851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9836B2 (en) 2012-11-30 2016-01-05 Intel Corporation Coexisting standard and proprietary connection usage
US9710406B2 (en) * 2014-12-15 2017-07-18 Intel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CIe protocol via USB port
JP6455382B2 (ja) * 2015-09-24 2019-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055378B2 (en) 2016-04-28 2018-08-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upling connector to management port or system port
KR102639882B1 (ko) 2016-05-04 2024-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876902B2 (en) 2018-09-28 2024-01-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dules attachable to computing devices
DE102019126690A1 (de) * 2019-10-02 2021-04-0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peripheriegerät und einer datenerfassungseinheit, peripheriegerät sowie datenerfassungseinhei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480A (en) * 1997-09-12 1999-12-28 Telxon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evice driver wherein the peripheral downloads the device driver via an I/O device after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I/O device has the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peripheral device
US6810481B1 (en) * 1999-09-01 2004-10-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providing power supply control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84503U (zh) 1972-11-13 1974-07-22
US5812951A (en) 1994-11-23 1998-09-2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60094B1 (en) 1998-07-08 2002-10-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ripheral device configured to detect the type of interface to which it is connected and configuring itself accordingly
US7610331B1 (en) 2000-09-13 2009-10-27 Lightsurf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uploading and execution of applications and drivers between devices
JP4984503B2 (ja) 2005-11-28 2012-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ソフトウェアインストール方法
US8060418B2 (en) * 2008-03-03 2011-11-15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Digital footprint driven multi-channel integrated support system
US8082369B2 (en) * 2008-12-08 2011-12-2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601173B2 (en) * 2010-06-30 2013-12-03 Silicon Image, Inc. Detection of cable connec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8874820B2 (en) 2010-12-28 2014-10-28 Silicon Image, Inc.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a configurable port-typ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host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US8683087B2 (en) * 2011-04-11 2014-03-25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uto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229836B2 (en) 2012-11-30 2016-01-05 Intel Corporation Coexisting standard and proprietary connection usa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480A (en) * 1997-09-12 1999-12-28 Telxon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evice driver wherein the peripheral downloads the device driver via an I/O device after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I/O device has the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peripheral device
US6810481B1 (en) * 1999-09-01 2004-10-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providing power supply control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29836B2 (en) 2016-01-05
US20140156875A1 (en) 2014-06-05
TWI512495B (zh) 2015-12-11
TW201443661A (zh) 2014-11-16
CN104769565A (zh) 2015-07-08
WO2014085162A1 (en)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9565B (zh) 共存的标准和专有连接使用
TWI605337B (zh) 用以在統一的協定通訊中交換錯誤資訊之設備、方法及系統
CN109558282B (zh) 一种pcie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920702B1 (en) Providing orientation support in receptacles
US10311003B2 (en) Detection and identifcation of supported connection protocols in a multi-purpose storage bay
US9324294B2 (en) Graphics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digital display interface standards
US20170177537A1 (en) Adapter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11119960B2 (en) Adapter to concatenate connectors
JP5859663B2 (ja) 接続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io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及び動作方法
CN106199374A (zh) 通用型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US8607101B2 (en) RS-485 port test apparatus
CN104330685B (zh) 一种查线方法及查线装置
US11354214B2 (en) Judgment method for hardware compatibility
CN116701267A (zh) 一种主板pcie接口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接口转换装置
US20140052883A1 (en) Expansion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7185679A1 (zh) 提示数据线类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4836245U (zh) 快检试剂的快速判别系统
US9360524B2 (en) Testing system for serial interface
CN202334790U (zh) 跨平台兼容的视频设备测试装置
CN109254937B (zh) Usb集线器、usb设备枚举异常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395044B (zh) 跨平台兼容的视频设备测试方法
CN219552587U (zh) 测试板及测试系统
US20150032231A1 (en) Switch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54601A1 (en) Debugging device
US20180046528A1 (en) Hard disk dr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