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6878A -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6878A
CN104766878A CN201510178988.5A CN201510178988A CN104766878A CN 104766878 A CN104766878 A CN 104766878A CN 201510178988 A CN201510178988 A CN 201510178988A CN 104766878 A CN104766878 A CN 104766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ductive
hole
horizontal
insulating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89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6878B (zh
Inventor
曹进
张雪
周洁
谢婧薇
陈赟汉
陈安平
魏翔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1789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6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6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6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6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68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在基板上横向依次交替设置的电极和显示层;显示层为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发光层为量子点材料;与电子注入层连接的电极为阴极,与空穴注入层连接的电极为阳极。由于本方案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在基板上设置“卧式”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结构,而且两显示层之间巧妙的共用一个电极,极大的降低了制造难度和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在基板上制作成一厚度非常薄的显示面板是可以实现,而且每个点可以发出多种颜色,色彩饱和度较高,而且分辨率也可设置的非常高。

Description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发光的元器件,其结构为类“三明治”结构。QLED的发光层为:量子点,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量子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
然而,由QLED所构成的显示面板,所发出的光较为单一,色彩单调,色彩饱和度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提供一种能够发出多种光,色彩饱和度较佳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一种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横向依次交替设置的电极和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为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所述发光层为量子点材料;与所述电子注入层连接的所述电极为阴极,与所述空穴注入层连接的所述电极为阳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交替设置的所述发光层为依次布设的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及蓝色量子点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色量子点层、所述绿色量子点层及所述蓝色量子点层的面积依次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开设第一导电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阳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电导通;
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而设置的第二导电通孔,所述第二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阴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电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而设置的第一导电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阳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电导通;
所述第一绝缘层开设第二导电通孔,所述第二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阴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电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绝缘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两侧的导电件;两侧的所述导电件分别与所述阴极、所述阳极电连接,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射层薄膜,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的外侧向外延伸呈倾角朝外的斜面,且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的外侧设置反射层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通孔和所述第二导电通孔的外侧为绝缘层,内侧为导电介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电子阻挡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
由于本方案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在基板上设置“卧式”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结构,而且两显示层之间巧妙的共用一个电极,极大的降低了制造难度和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在基板上制作成一厚度非常薄的显示面板是可以实现,而且每个点可以发出多种颜色,色彩饱和度较高,而且分辨率也可设置的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实施方式的发光点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一实施方式的发光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一实施方式的发光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设有反射层薄膜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以下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电极和显示层。在本实施例中,基板可以为一整块基板,在该基板上设置多个由电极和显示层构成的发光点构成。
具体地,该发光点的显示层为:在基板上横向依次设置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发光层为量子点材料。另外,该发光点的电极为:与电子注入层连接的电极为阴极,与空穴注入层连接的电极为阳极。由此构成的显示面板,可以根据设置的不同颜色的量子点材料,即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包括白光。
同时,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在基板上设置“卧式”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结构,而且两显示层之间巧妙的共用一个电极,极大的降低了制造难度和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在基板上制作成一厚度非常薄的显示面板是可以实现,而且每个点可以发出多种颜色,色彩饱和度较高,而且分辨率也可设置的非常高。
进一步地,交替设置的所述发光层为依次布设的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及蓝色量子点层,是显示的三基色,可以通过控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为了更好的发出白光,同时避免红白蓝三色之间的相互干扰,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及蓝色量子点层的面积依次减小,这样面积较大的量子点层所能够发出光的面积较大。在红白蓝的颜色混合中,由于能量较高的发光层(例如蓝光量子点层)会被能量较低的发光层(例如红光量子点层)吸收,通过改变设定的面积,各种颜色可以得到很好的调配。
可以理解,发光点的中心可以是电极,且电极可以为阳极或阴极,只要确保是交替的设置阳极-阴极即可。相类似的,发光点的中心可以是量子点,只要确保交替的设置不同颜色量子点,可以是红绿蓝、蓝绿红或者其它颜色的布设。当然,也可以仅设置一种或两中颜色的量子点。
结合附图4,在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基板采用的共用,无需专门设置。具体地,基板为发光元器件的支撑载体,在基板上横向的设置电极、发光层以及各电子、空穴注入层、传输层,两电极对应分别与外部电连接,故该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固化思维的“三明治”结构。
然而采用传统的“三明治”的结构,OLED/QLED发光元器件的发光区域在发光层,因此发出的光需要穿过各层才可以照射至外部,故在各层都有光损耗,大大的降低了出光率。
而本方案所采用的“卧式”结构,是一种突破传统思维的结构,发光层向外发光不需要经过各层直接向外照射,极大的提高了出光率。在同等情况下,“卧式”结构较之“三明治”结构,其出光率至少提高20%以上,参见如下5次试验测试表。
发光器件结构 发光值1 发光值2 发光值3 发光值4 发光值5
(系数比) (系数比) (系数比) (系数比) (系数比)
“三明治”结构 1 1 1 1 1
“卧式”结构 1.35 1.23 1.38 1.47 1.42
由此可见,只要发光层根据设置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量子点发光材料即可。另外,在同等发光亮度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发光材料也相应的减少,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附图5,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设置在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电子阻挡层设置在发光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尤其是在发光层的两侧设置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分别且有效的阻挡空穴和电子穿过发光层,使得更多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相遇形成激子,激子复合后发光,进一步的提高发光效率。
结合附图6~7,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基板为层状,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具体地,电极及各注入层、传输层及发光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上,然后在第一绝缘层开设第一导电通孔,第一导电通孔分别与阳极、第一导电层电导通;另外,贯穿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绝缘层而设置的第二导电通孔,第二导电通孔分别与阴极、第二导电层电导通。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分别对应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负极电连接.
可以理解,第一导电通孔可以贯穿至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通孔贯穿至第一导电层。即,贯穿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绝缘层而设置的第一导电通孔,第一导电通孔分别与阳极、第二导电层电导通;第一绝缘层开设第二导电通孔,第二导电通孔分别与阴极、第一导电层电导通。同样,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分别对应与外部电源的负极、正极电连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结合附图8,基板分为三部分,包括:绝缘件,以及设置在绝缘件两侧的导电件。两侧的导电件分别与阴极、阳极电连接,绝缘件与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连接。即,阳极、阴极分别与导电件的接触面积相同,确保导电件不与其它注入层、传输层产生电连接。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通孔和第二导电通孔的外侧为绝缘层,内侧为导电介质,或者内侧可以填充导电材料,例如铜、铝、银或金等。
结合附图9,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的基板的顶层设置反射层薄膜,例如Al、Ag等金属薄膜。发光层发出的光为发散状,就有一部分光会向下方发射,向下发射的光经过反射层薄膜的反射向上方发射,提高出光率。
另外,还可以把阳极和阴极的外侧向外延伸呈倾角朝外的斜面,并在阳极和阴极的外侧的斜面上设置反射层薄膜,当阳极和阴极采用的是透明电极的时,发光层向两侧发射的光透过电极,且经过反射层薄膜的反射并朝外部发射,进一步的提高了出光效率。
当然,若电极采用的为非透明电极,则可以把电极的内侧设置为倾角朝外侧的斜面,利用金属电极的对光的反射特点,可把发光层所发射的光向外反射,也可提高光的出光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横向依次交替设置的电极和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为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所述发光层为量子点材料;与所述电子注入层连接的所述电极为阴极,与所述空穴注入层连接的所述电极为阳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交替设置的所述发光层为依次布设的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及蓝色量子点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层、所述绿色量子点层及所述蓝色量子点层的面积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开设第一导电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阳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电导通;
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而设置的第二导电通孔,所述第二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阴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电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而设置的第一导电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阳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电导通;
所述第一绝缘层开设第二导电通孔,所述第二导电通孔分别与所述阴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电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绝缘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两侧的导电件;两侧的所述导电件分别与所述阴极、所述阳极电连接,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层薄膜,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顶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的外侧向外延伸呈倾角朝外的斜面,且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的外侧设置反射层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通孔和所述第二导电通孔的外侧为绝缘层,内侧为导电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电子阻挡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
CN201510178988.5A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6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8988.5A CN104766878B (zh)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8988.5A CN104766878B (zh)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6878A true CN104766878A (zh) 2015-07-08
CN104766878B CN104766878B (zh) 2017-10-03

Family

ID=53648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89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6878B (zh)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687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715A (zh) * 2015-09-16 2015-12-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子限域结构的qled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87897A1 (zh) * 2015-05-22 2016-1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元件
US9673411B2 (en) 2015-09-24 2017-06-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9088007A (zh) * 2018-06-29 2018-12-25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48709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5210A1 (en) * 2000-11-07 2002-05-09 Kuang-Chung Pe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US20030025446A1 (en) * 2001-07-31 2003-02-06 Hung-Yi Li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OLED display panel
CN104241330A (zh) * 2014-09-05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5210A1 (en) * 2000-11-07 2002-05-09 Kuang-Chung Pe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US20030025446A1 (en) * 2001-07-31 2003-02-06 Hung-Yi Li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OLED display panel
CN104241330A (zh) * 2014-09-05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7897A1 (zh) * 2015-05-22 2016-1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元件
US9893308B2 (en) 2015-05-22 2018-02-1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 dot lighting devices
CN105206715A (zh) * 2015-09-16 2015-12-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子限域结构的qled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6715B (zh) * 2015-09-16 2019-09-1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子限域结构的qled及其制备方法
US9673411B2 (en) 2015-09-24 2017-06-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WO2019148709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装置
CN109088007A (zh) * 2018-06-29 2018-12-25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6878B (zh)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563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4766878A (zh) 基于卧式qled发光元器件的显示面板
CN106653806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US20120161111A1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N106328786B (zh) 一种qled器件
WO2016123916A1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显示设备
KR102607857B1 (ko) 코어쉘 구조의 나노 입자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
CN104868026A (zh) 量子点发光元件
CN103824877A (zh) Qd-led像素显示器件、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205666251U (zh) 一种自发白光发光二极管
CN104779353B (zh) 卧式oled/qled发光元器件
CN106299146A (zh) 基于量子阱结构量子点的白光qled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10212104A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3367623A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51988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860416A (zh) 像素结构及具有该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KR20230135554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CN105206754A (zh) 色温可调的高显色指数woled器件及其调节原理
CN104779333B (zh) 大面积量子点发光装置
CN105322096A (zh) 有机发光元件
CN112289959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提高亮度均匀性的方法
CN107768420A (zh) 一种显示器件
KR10228001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소자
CN103427030A (zh) 量子点白光发光器件
CN207320170U (zh) 一种电致侧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