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1025A - 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51025A CN104751025A CN201310752212.0A CN201310752212A CN104751025A CN 104751025 A CN104751025 A CN 104751025A CN 201310752212 A CN201310752212 A CN 201310752212A CN 104751025 A CN104751025 A CN 1047510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cense
- time
- timeliness
- add
- enab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07—License processing; Key processing
- G06F21/1078—Logging; Meter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包括: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当所述时效生成时机到时,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icense的控制装置。本发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配置和调整License的生命周期,提高了License控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软件通常采用License(授权许可)来对软件的使用权进行控制。通过License技术,可以控制用户可使用的软件功能、可管理的资源数量、以及可使用的时间期限等。例如,一个复杂的软件往往具有很多功能,如果用户暂时不需要全部功能,可以为该用户产生特定的License文件,使用户可以使用其中对他而言必要的功能,并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如果以后用户需要更多的功能,可以重新生成新的License,支付一定费用后获得所需的新功能。
对软件厂商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对软件的生命周期进行控制,即控制软件使用权的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购买软件使用权的客户可能会有不同的启用需求,而不同的销售策略,如先试用再购买和直接购买,也会要求不同的使用时限控制,这些都对如何灵活控制License的生命周期提出了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包括:
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
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
当所述时效生成时机到时,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装置,包括:
时机生成单元,用于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
计算方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
生命周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向操作人员提供设置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和时效计算方式的机会,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配置和调整License的生命周期,提高了License控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License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中授权码生成时段License生命周期相关属性值初始化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中License激活时段的时效设置流程图;
图4是运行本发明的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icense控制装置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产品厂商在提供给客户产品功能及服务的同时,需要通过License控制其使用权限。权限控制范围除了功能及容量外,还需要控制使用时限。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产品中内置的软件来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即将License启用时间、失效时间的计算方法固化在产品中内嵌的License软件中,具体而言,通常包括以下两种的方案,选择其中一种采用:
第一种方案是在License授权码生成时计算:在产品销售给用户前,在授权码生成时赋予License启动时间和失效时间,将License启动时间设定为根据生成时的当前时间加上一个固定的时延,失效时间为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时限长度。设定启动时间时所用的固定时延主要用来按产品的客户需求情况适当延长有效期。
第二种方案是在License激活时计算:当用户申请License激活时赋予License启动时间和失效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为申请激活时的当前时间,失效时间为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时限长度。
可见,现有技术中一旦产品完成生产过程,License的生命周期就限制为为一种既定模式,无法根据之后发生的销售和使用情况来进行调整,对License生命周期控制不够灵活。
具体而言,对第一种方案来说,如果用户在收到厂商发出授权函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开始使用,就会有损失;如果遇到延迟发货等不可预知的因素,用户要求补偿时限,厂商还需要通过申请临时License的方式来弥补用户的损失。对第二种方案来说,用户在激活产品时启用License,如果涉及到多局点统一采购部署的情况,不同局点的用户系统建设与上线正式运行的时间可能不一样,也会导致用户方的损失。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License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实施例一的流程如图1所示。
在步骤S110,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
时效生成时机指设置License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的时间点或时间段。例如,时效生成时机可以是产品设置时段,在产品处于设计阶段即可确定License生命周期,由产品规划人员确定;时效生成时机可以是授权码生成时段,由授权码生产人员确定;时效生成时机可以是激活时段,此时可以由用户决定License的启用时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激活可以是购买产品后初次安装时的激活,也可以是之后多次激活中的任意一次激活;可以是对整个产品的激活,也可以是对基于基本功能的附加功能的激活;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S120,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
时效计算方式指如何得到License启用时间、以及如何计算失效时间的具体方式。生产人员(或用户)除了可以设置License何时或如何启用,还可以设置计算License时效的不同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License控制的灵活性。
例如,可以将时效计算方式按照启用时间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种类型,绝对时间类型和相对时间类型。其中,绝对时间类型根据生产人员或用户指定的绝对时间来确定License启用时间;如,以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相对时间类型按照满足时效生成时机的当前时间来确定License启用时间;如,以当前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以当前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在步骤S130,当所述时效生成时机到时,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例如,对时效生成时机是产品设置时段的情况,在产品配置时由产品配置人员指定启用时间或者以当前绝对时间作为启用时间,以启用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或者再加上一定的延时时间作为失效时间;再如,对时效生成时机是激活时段、当用户第一次激活某项功能时设定,则可以将用户第一次激活该功能的当期绝对时间作为启用时间,以启用时间加上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失效时间。
License的时限长度可以固化在产品内嵌的软件中,也可以由生产人员进行设置。License的生命周期包括License的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对启用时间为当前绝对时间的情况,一般只需计算失效时间即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中向操作人员(可以是生产人员,也可以向用户)提供设置License何时或如何启用的机会,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销售和使用的具体情形灵活控制License的启用和失效时间,并且能按照实际情况的发展变更原来的设置,具有极好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适用于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为激活时段的情形,向用户提供设置License启用时间的机会。
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具体为激活时段。
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本实施例中,由用户输入指定的绝对时间,来作为License的时效计算的基础。一种可能的方式是,以用户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启用时间,以启用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以用户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启用时间,以启用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也可以将在用户指定的绝对时间之后,首次使用某项功能的时间作为启用时间,来计算License生命周期,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License的时限长度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
为了避免用户不慎输入了早于当前时间的值作为指定的绝对时间,使得其利益受损,可以判断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是否大于当前时间,如果是,使用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如果否,则向用户进行输入有误的提示。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将激活产品的时间作为License启用时间,本实施例中用户申请License激活时可自行赋予License启用时间,并以此计算失效时间,用户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来控制产品License的生命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可以作为在产品中内嵌的License软件的外层软件来实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中License生命周期参数不再由内嵌的License软件计算,而是本发明所在的外层软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内嵌的License软件,由其直接使用计算结果来对产品软件的License进行控制。
以下给出一个应用本发明后完整的License的全生命周期控制流程,包括产品License配置、授权码生成、License激活、License激活作废、License变更等阶段。其中,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包括三种:产品设置时段,授权码产生时段,和激活时段;时效计算方式包括两种:绝对时间类型和相对时间类型。
一、产品License配置:可以以项目编码为单位进行配置。项目编码是描述某一物料(如软件)的统一编号,所有与生产有关的物料(如软件)都有一个唯一编码,通过编码进行区分和检索。
1、设置License的时限长度:默认永久有效;如选择非永久有效,需设置具体的时长。
2、设置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当设置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非永久有效”时才需要配置。提供两种配置类型:
1)绝对时间类型:由时效生成时机到时的操作人设置明确的License启用时间;
2)相对时间类型:需进一步配置延迟时长,默认为0天,可修改成其他天数值。
3、设置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当设置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非永久有效”时才需要配置:
1)产品设置时段:在License产品配置时设定。如果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配置成绝对时间类型,由产品配置人员进一步配置License启用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总时限长度为License失效时间;如果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配置成相对时间类型,默认按配置时当前时间加上延迟时长作为License启用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License失效时间;
2)授权码生成时段:在License授权码生成时设定。如果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配置成绝对时间类型,由授权码生产人员在授权码生产时设置License启用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License失效时间;如果配置成相对时间类型,默认按生产授权码时当前时间加上延迟时长作为License启用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License失效时间;
3)激活时段:在License激活时设定。如果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配置成绝对时间类型,由激活申请人员在激活申请时设置License启用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License失效时间;如果配置成相对时间类型,默认按激活申请时当前时间加上延迟时长作为License启用时间,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License的时限长度为License失效时间。
二、授权码生成:授权码生成时License生命周期相关属性值初始化流程请参见图2。
1、当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设置为产品设置时段:License启用时间赋值为项目编码配置对应的启用时间;License失效时间赋值为项目编码配置对应的失效时间;总时限t为产品配置的License的时限长度,且等于有效剩余时限r。
2、当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设置为授权码生成时段:License启用时间由生产人员赋予或为当前时间加延迟时长;总时限t为产品配置的License的时限长度,且等于有效剩余时限r;License失效时间赋值为License启动时间加上总时限t。
3、当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设置为激活时段:License启动时间为空;总时限t为产品配置的License的时限长度,且等于有效剩余时限r;License失效时间为空。
三、License激活:License激活申请的时效设置流程请参见图3.
1、校验用户自行输入的新授权码的有效剩余时限r,当存在r=0即已过期的授权码时,激活失败,用户需重新输入。
2、如果授权码的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已存在于数据库中,说明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设置成产品设置时段或者在授权码生成时段,则直接获取原有的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即可。
3、如果授权码的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在数据库中不存在,说明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设置成激活时段,判断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是否配置为绝对时间类型,如果不是,默认的License启用时间为当前时间加延迟时长。
4、如果需要用户自行输入启用时间,判断激活申请用的设备是否已关联相同产品有时效性控制的授权码(即相同产品上已激活的授权码,可能有多个),如果没有则启用时间默认为当前时间;如果有,首先将已过期的授权码舍弃掉,由未过期的授权码获取其失效时间,取失效时间最晚的值作为默认新激活的启用时间。
5、用户自行输入修改启用时间后,校验输入的时间要大于等于当天。
6、由以上3种情况下生成的授权码启用时间,再根据有效剩余时限r计算失效时间。
补充说明:当存在激活申请需要审批或者其他延迟生成的情况时,启用时间需要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
四、License激活作废
未过期授权码更改状态未发货未激活,定时作业停止更新其r值。
五、License授权变更
1、原设备的License激活作废。
2、新设备激活:
1)获取有效的授权码,与激活申请的规则相同,丢弃掉该设备上曾经激活的已处于过期状态的授权码;
2)原设备对应的授权码的License启用时间和有效剩余时限r保留不变。
六、授权码时效数据及状态自动维护
通过定时作业以天为单位刷新处于激活状态的授权码的有效剩余时限r,作业执行当天时间如果大于License启用时间即开始做r=r-1操作;当r=0时,设置授权码状态为过期。
举例说明:
厂商有3款软件产品需要License控制且有时效性,项目编码为item01、item02、item03,2013年11月1日产品管理人员进行产品配置,首先设置License的时限长度,假定item01的License时限长度为1年,则设成365天,item02设为30天,item03设为90天。
接着配置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item01设置为绝对时间类型;item02设置为相对时间类型,且延迟时长为60天;item03设置为绝对时间类型。
下一步设置License时效生成时机:
1)item01选择产品设置时段,由于其License时效计算方式为绝对时间类型,配置人员需进一步设置其License启用时间为2014年1月1日,则License失效时间自动计算为2015-1-1,此种配置适合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厂商活动推出的短期产品的License控制场景,配置完成后其生命周期已定;
2)item02选择授权码生成时段,License启用与失效时间暂为空;此种配置适合常规产品且厂商主导类型;
3)item03选择激活时段,License启用与失效时间暂为空。此种配置适合常规产品且客户主导类型。
2013年11月15日厂商同时进行3个产品的授权码生产:
1)由item01生成授权码lic01,取产品配置时赋予的数据,License启用时间为2014年1月1日,License失效时间为2015年1月1日,时限长度t=365天=有效剩余时限r;
2)由item02生成授权码lic02,License启用时间为2013年11月15日加60天即2014年1月14日,License失效时间再加30天即2014年2月13日,时限长度t=30天=有效剩余时限r;
3)由item03生成授权码lic03,License启用时间为空,License失效时间为空,时限长度t=90天=有效剩余时限r。
经过厂商发货,2013年12月1日用户申请License激活,使用lic01,lic02,lic03同时做首次激活:
1)3个授权码的r都大于0,通过校验;
2)lic01,lic02在数据库中已存在License启用时间和失效时间,直接获取;
3)lic03需用户自行输入License启用时间,判断用户录入设备的信息在数据库是否已关联相同产品激活的且有时效性控制的授权码,如果有舍弃掉过期的授权码,并获取未过期授权码中最晚的License失效时间作为默认的License启用时间,假定此例没有未过期授权码,默认为当前时间2013年12月1日,用户输入2014年2月1日提交,lic03的License启用时间为2014年2月1日,License失效时间加上90天为2014年5月2日,时限长度t=90天=有效剩余时限r。
与上述流程实现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本发明是通过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其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本装置可以运行各种有License控制功能的设备上,在从硬件层面而言,除了图4所示的CPU、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有License控制功能的设备通常还包括其他硬件,来实现该设备的常规功能;从硬件结构上来讲该设备还可能是分布式的设备。
图5所示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时机生成单元、计算方式生成单元和生命周期计算单元,其中:时机生成单元用于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计算方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生命周期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时效生成时机到时,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
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可以是相对时间类型:即以当前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以当前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也可以是绝对时间类型:即以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包括:产品设置时段,授权码产生时段,和/或激活时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是激活时段;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是: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从以上各种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产品生产完成即固定了对License的生命周期控制,应用本发明后,生产人员和用户可以根据销售和使用的具体情形灵活控制License的启用和失效时间,还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发展修改原来的设置,大大提高了License控制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
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
当所述时效生成时机到时,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为:以当前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
以当前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为:以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
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包括:产品设置时段,授权码产生时段,和/或激活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为:激活时段;
所述时效计算方式具体为: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
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6.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机生成单元,用于生成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
计算方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
生命周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License的时限长度按照所述时效计算方式计算License的生命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为:以当前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
以当前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当前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计算方式为:以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
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6到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包括:产品设置时段,授权码产生时段,和/或激活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icense的时效生成时机为:激活时段;
所述时效计算方式具体为: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或者
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启用时间,以用户输入的指定的绝对时间加License的时限长度、再加延时时长作为License的失效时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2212.0A CN104751025B (zh) | 2013-12-30 | 2013-12-30 | 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US14/577,459 US20150186801A1 (en) | 2013-12-30 | 2014-12-19 | License contro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2212.0A CN104751025B (zh) | 2013-12-30 | 2013-12-30 | 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1025A true CN104751025A (zh) | 2015-07-01 |
CN104751025B CN104751025B (zh) | 2018-08-24 |
Family
ID=5348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52212.0A Active CN104751025B (zh) | 2013-12-30 | 2013-12-30 | 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186801A1 (zh) |
CN (1) | CN104751025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0353A (zh) * | 2016-09-30 | 2017-04-19 |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WEB的license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093318A (zh) * | 2017-12-29 | 2018-05-29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ON系统License认证的方法和OLT |
CN110008659A (zh) * | 2019-03-29 | 2019-07-12 | 深圳华锐金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软件许可的离线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43782A (zh) * | 2019-11-08 | 2020-05-12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软件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3282371A (zh) * | 2021-05-27 | 2021-08-20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性能管理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1451A (zh) * | 2004-11-18 | 2007-10-24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管理能在网络部件上执行的计算机应用的时间受限的许可证的方法 |
CN101247400A (zh) * | 2008-03-03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许可证控制方法及管理装置 |
CN101930516A (zh) * | 2010-09-09 | 2010-12-29 | 南京中兴特种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嵌入式设备的许可证使用方法 |
CN102075973A (zh) * | 2010-12-24 | 2011-05-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icense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24378A (en) * | 1988-06-13 | 1990-05-08 | Prime Computer, Inc. | License mangagement system and license storage key |
JP2005018378A (ja) * | 2003-06-25 | 2005-01-20 | Sony Corp | 情報サーバ、情報機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
2013
- 2013-12-30 CN CN201310752212.0A patent/CN104751025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2-19 US US14/577,459 patent/US2015018680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1451A (zh) * | 2004-11-18 | 2007-10-24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管理能在网络部件上执行的计算机应用的时间受限的许可证的方法 |
CN101247400A (zh) * | 2008-03-03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许可证控制方法及管理装置 |
CN101930516A (zh) * | 2010-09-09 | 2010-12-29 | 南京中兴特种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嵌入式设备的许可证使用方法 |
CN102075973A (zh) * | 2010-12-24 | 2011-05-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icense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0353A (zh) * | 2016-09-30 | 2017-04-19 |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WEB的license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093318A (zh) * | 2017-12-29 | 2018-05-29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ON系统License认证的方法和OLT |
CN108093318B (zh) * | 2017-12-29 | 2021-05-18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ON系统License认证的方法和OLT |
CN110008659A (zh) * | 2019-03-29 | 2019-07-12 | 深圳华锐金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软件许可的离线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008659B (zh) * | 2019-03-29 | 2021-03-23 | 深圳华锐金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软件许可的离线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43782A (zh) * | 2019-11-08 | 2020-05-12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软件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1143782B (zh) * | 2019-11-08 | 2023-02-28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软件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3282371A (zh) * | 2021-05-27 | 2021-08-20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性能管理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1025B (zh) | 2018-08-24 |
US20150186801A1 (en) | 2015-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80004488A1 (en) | Project modeling using iterative variable defect forecasts | |
US773048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pattern installation by cloning software installed another computer | |
CN104751025A (zh) | 一种授权许可License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US20100281478A1 (en) | Multiphase virtual machine host capacity planning | |
JP6122621B2 (ja) | プロジェクトの計画及び管理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及び視覚化 | |
US10796254B2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optimal outage coordination in energy delivery systems | |
CN103679401A (zh) | 一种流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 |
US8620820B2 (en) | Management of dynamic assembly and licensing of appliances | |
CN101197025A (zh) | 用于管理企业资源计划项目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051681A (zh) | 利用平台层协调应用程序部署 | |
JP2006251869A (ja) | 受発注システム | |
CN110889608A (zh) | 工程变更流程的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170117880A (ko) | 제조 재료 공급 사슬 중단 관리 시스템 | |
CN109918432A (zh) | 提取任务关系链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11494468B2 (en) | Rights management of cloud resources | |
Samiri et al. | Toward a self-adaptiv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learning and prediction models | |
JP7080199B2 (ja) | 作業工数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工数予測システムを備える生産計画立案支援システム | |
KR100967442B1 (ko) | 통합 상품 관리 시스템 | |
Muñoz-Fernández et al. | REFAS: a PLE approach for simulation of self-adaptive systems requirements | |
CN115904933A (zh) | 代码仓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776618A (zh) | 分布式工作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150242785A1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stakeholder market simulator for energy delivery systems | |
Trei et al. | An ISO 26262 compliant design flow and tool for automotive multicore systems | |
Chen et al. | Multiseason production planning under export quotas | |
US20190043014A1 (en) | Determining vendor components, kits, and logistics based on construction drawing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