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0987B -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0987B
CN104750987B CN201510130572.6A CN201510130572A CN104750987B CN 104750987 B CN104750987 B CN 104750987B CN 201510130572 A CN201510130572 A CN 201510130572A CN 104750987 B CN104750987 B CN 104750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villages
small towns
questionnaire
satisf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05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0987A (zh
Inventor
林姚宇
李贵才
顾正江
叶磊
王丹
刘嘉瑶
梁舒舒
张翔
唐君
杨轶
郭源园
张文敏
柳柳
苏文航
魏子恒
张银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5101305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0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0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0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根据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根据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确定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本发明,相比现有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所选取的宜居指标更加全面,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目标全面的反映县域或者村镇区域的宜居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二战后,西方城市纷纷进入大规模的物质空间重建期,针对城市建设中的种种问题,以及规划、建筑、地理等学科研究的片面化,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并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以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包含乡村,集镇,城市等不同的空间形式。但一直以来,“城市形态”被认为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趋势”,备受国际组织、政府和学术界的青睐。随着西方大量城市中产阶级从城市向郊区、农村地区迁移,逆城市化推动乡村正在演变成新型的城市社区,各类设施的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并在农业林业用地、绿色资源、乡村建筑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极大地提升了乡村地区的宜居水平。全球发展趋势表明,提升人居环境的“宜居性”已经日益成为城乡居民的共同关注重点,已经成为构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国宜居建设研究与实践同样以“宜居城市”为起点。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导致村镇地区积累了非常严峻的问题。新世纪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相继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城乡二元化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转变。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下,以村镇地区为主体的县域单元将成为优化发展的主战场,立足差异提升村镇地区的人居环境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方向。建立科学的村镇区域宜居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建设主题下,改善和提升城市、集镇、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已经逐步成为政府的政策选择和工作目标之一。但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虽然呈现出从城市向乡村渗入的趋势,但针对村镇区域的研究成果较少,因对乡村人居环境内涵的差异认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住宅—建筑环境倾向、村落—景观环境倾向、自然-生态环境倾向、制度—文化环境倾向、综合指标倾向。村镇区域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村镇区域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的指标集合,作为连接发展现实与发展目标的桥梁,具有测量、评价、比较、预警的功能。在具体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围绕村镇地区人居环境主题,开展了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社区建设、农民生活质量不同视角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测试指标体系。
立足于评价主体、评价目的的差异,形成以官方、机构为主体和以学界为主体的两类评价指标体系。前者以上层级政府对下层级政府考核评选为目的,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有《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湖北省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评价标准》、《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等等为代表。根据研究人员对于村镇宜居内涵的不同理解,形成层次化的指标体系,例如李建娜等(2007)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陈鸿彬(2007)构建了农村建制镇宜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李军红(2013)构建了乡镇级农村宜居指标体系等。
立足于资源观和人本观的不同视角,形成了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前者将宜居的相关要素视作资源,从资源供给视角关注人们满足需求的能力,相应的指标多来自于统计年鉴;后者从人本观的视角出发,基于个体需求满足的程度逐步汇总成整体满足需求的程度,相应的指标数据来自于社会调查。但从艳国等(2010)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发现满意度(主观指标)与建设状况(客观指标)呈现趋同与趋异两种状况,部分指标的客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居民却不甚满意。事实证明,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才能够将居民主观诉求与改善客观供给能力的行为相衔接,不断缩小宜居供给(建设行为)与需求(满意度)之间的差距,更有效地提高宜居水平。
当前,立足于“宜居村镇区域”的研究并不多,但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指标体系,这恰恰是对“宜居”内涵理解和价值取向不一的反应。在要素和指标选择方面,体现出了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的差异。
微观层面,以住房及周边环境为核心关注点。王竹等(2011)以江南乡村为范例探索“生态人居”模式,尝试构建“乡村基本生活单元”,突出强调地方特色的院、墙等要素的回归。俞义等(2004)以古慈城为样区,选择了基址、明堂、水系、山系、区位条件4个一级指标,71个评价因子,建立了水网平原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观层面,重点关注居住及与之紧密关联的要素。程立诺等(2007)开展了小城镇人居环境调查,认为地方特色、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环卫设施等是主要考虑的因素,并由此构建了由居住环境、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医疗保障及交通治安5个分项18个单项评价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李伯华等(2009)从自然生态环境满意度、基础设施满意度、建筑质量与设计满意度、社会关系及服务满意度4个领域构建了包括25个指标在内的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居住环境“舒适性、健康性、便利性.安全性”的表述,建立了考核体系。
宏观层面,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广义宜居”的特征在“宜居村镇”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关注经济、社会、环境、支持系统等广泛的领域,认为“宜居”应满足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多重需求。李健娜等(2006)从乡村生态环境、乡村聚居环境、乡村聚居条件、乡村社区社会环境、乡村社区经济条件、乡村聚居能力、乡村成长性、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8个层面,选择33个单项指标建立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李军红(2013)从经济富裕、社会和谐、生活便捷、环境适宜、乡风文明、公共卫生安全6个方面构建了包括4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黄祖辉等(2008)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导向,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政治5个准则层、11个领域层、71个单项指标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然而,上述建立的宜居指标,还是不够全面,因此通过这些宜居指标计算得到的宜居指标得分值不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目标全面的反映县域或者村镇区域的宜居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建立的宜居指标,不够全面,因此通过这些宜居指标计算得到的宜居指标得分值不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目标全面的反映县域或者村镇区域的宜居水平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
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指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
人口分布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问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相比现有技术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所选取的宜居指标更加全面,因此通过这些宜居指标计算得到的宜居指标得分值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目标全面的反映县域或者村镇区域的宜居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
以下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来介绍每个层面所包括的评价指标:
一、社会经济
1、收入分配
(1)基尼系数(县域)
2、家庭经济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村镇,即县域内不含县城及县级以上独立管理的开发区、大学园等城市化功能区)
3、社会和谐
(3)社会安全满意度(村镇,主观)
(4)村(镇)务公开满意度(村镇,主观,参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之“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5)邻里关系满意度(村镇,主观)
(6)食品安全满意度(村镇,主观)
二、环境生态
4、环境质量
(7)空气质量达标率(县城)
(8)地表水质量达标率(县域)
5、绿化环境
(9)环境绿化满意度(村镇,主观)
三、基础设施
6、交通设施
(10)村内道路硬底化率(村内)
(11)道路设施满意度(村镇,主观)
(12)乡村公交覆盖率(以自然村的个数计)
(13)交通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7、饮水设施
(14)居民家庭自来水普及率(村镇)
(15)供水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8、电力设施
(16)居民区道路照明覆盖率(村镇)
(17)供电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9、环卫设施
(1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村镇)
(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村镇)
(20)环境卫生满意度(村镇,主观)
四、公共服务
10、社会保障
(21)医疗保险参保率(村镇)
(22)养老保险参保率(村镇)
(23)社会保障满意度(村镇,主观)
11、文化教育
(24)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25)师生比(县域)
(26)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12、医疗卫生
(27)千人医生数量(县域)
(28)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13、养老服务
(29)公共养老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14、商业服务
(30)购物便利满意度(村镇,主观)
五、建成环境
15、住房水平
(31)人均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村镇)
16、村镇风貌
(32)村镇风貌满意度(村镇,主观)
17、公共活动空间
(33)公共活动空间满意度(村镇,主观)
在步骤S102中,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的输入界面录入村镇区域的基本信息,并存储所述基本信息在评价系统中。
其中,录入的基本信息包括县域总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辖区面积、行政区域图、村镇数量、村镇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村镇辖区面积,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的备注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可以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在步骤S103中,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中设置有下拉菜单,通过下拉菜单可以选择一精度,通过该精度以及步骤S102确定的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可以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具体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测算方法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基本公式为:
其中,n为所需样本量;Z表示某置信水平下的Z统计量;S表示样本总体的标准差;d代表置信区间的1/2,在实际应用即为允许误差。但在实际调查中引入变异系数的概念:变异系数V=标准差S/平均值,X≤1,则上述公式变形为:
其中,P表示相对误差,即精度。根据一般经验,变异系数多在50%以下。对于比例型变量,可以采用最保守的估算方法,即V=0.5。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的前提下,估算P在不同绝度误差下所需的最大样本量,即样本容量。
表1示出了置信程度95%的前提下,不同相对误差所需样本的最大样本量。
P绝对误差 0.01 0.02 0.03 0.04 0.05 0.10
最大样本量 9604 2104 1067 601 385 96
表1
另外,在进行调查前,还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其中,可以根据步骤S101中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来设计调查问卷。
具体的,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包括专家问卷、客观指标问卷和主观满意度问卷。
其中,根据录入的专家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步骤S101中确定的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具体的,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录入的专家问卷结果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所述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客户指标问卷中包括县域层面的客观指标和村镇层面的客观指标。
其中,县域层面的客观指标包括:户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基尼系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元)、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质量达标率(%)、千人医生数量(人/千人)、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师生比、人均GDP、村内道路硬底化率(%)、乡村公交覆盖率(%)、人均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m2)。
其中,师生比包括:在校学生数(人)(包括普通高中、初中、职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专任教师数(人)(包括普通高中、初中、职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其中,村镇层面的客观指标包括:社区(个)、行政村(个)、自然村(个)、户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户数(户)、辖区面积(km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村内道路硬底化率(%)、乡村公交覆盖率(%)、居民家庭自来水普及率(%)、居民区道路照明覆盖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养老保险参保率(%)、人均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m2)、千人医生数量(人/千人)、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师生比、在校学生数(人,包括普通高中、初中、职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人,包括普通高中、初中、职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其中,附图2中示出了一份主观满意度问卷,包括20个问题,被调查人根据问卷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录入回答的结果信息至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中。
在步骤S104中,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专家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根据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根据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根据主观满意度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
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县域层面指标总得分。
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
具体的,通过下面的过程计算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
一、社会经济
1、县域经济
(1)基尼系数(县域)
指标解释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县域层面收集的基尼系数,但因当前没有收集到该项数据,建议采用2013年珠海市基尼系数,现状值为0.473。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负向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目标值设定为0.4(采用国际通用的警戒线)。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2、家庭经济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村镇)
指标解释
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应。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优先用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户籍人口比例加权计算;如果没有收集到乡镇层级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就用县域层级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替,斗门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13888元。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县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3、社会和谐
(3)社会安全满意度(村镇,主观)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社会安全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附图2中的调查问卷第3题。即:就您所生活的地方,您对其社会安全(比如治安、交通事故、食品、自然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4)村(镇)务公开满意度(村镇,主观,参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之“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村镇政务公开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4题。即:对于您所在的村庄(集镇),就村镇村务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而言,您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F、不知道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满意度等级选 非常满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 不知道
分值 100 80 60 40 20 无效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5)邻里关系满意度(村镇,主观)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邻里关系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5题。即:您对您所在的村庄(集镇)的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6)食品安全满意度(村镇,主观)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6题。即:您对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二、环境生态
4、环境质量
(7)空气质量达标率(县城)
指标解释
指每年中大气质量达标的总天数与一年总天数的比值,反映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县域层面收集的“空气质量达标率”,但因当前没有收集到该项数据,建议采用2013年珠海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现状值为88%。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100%(参照《广东省宜居村庄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8)地表水质量达标率(县域)
指标解释
所有抽查的地表水中,达到《地表水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汇编》标准规范要求的所占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质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县域层面收集的“地表水质量达标率”,但当前没有收集到该项数据,建议相关部门补充收集相关数据。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5、环境绿化
(9)环境绿化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环境绿化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7题。即:就您的亲身体验来看,您对周边环境绿化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三、基础设施
6、交通设施
(10)村内道路硬底化率
指标解释
即村道硬化道路里程/道路总里程。硬化道路指在已经形成的道路路面上面覆盖硬化层,如沥青、混凝土等。农村土路不属于硬化道路。该指标能反映农村道路的路况,硬化率越高表明农村的道路基建情况越好,对于居民的日常出行越便利。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优先选用乡镇级数据与自然村占比加权计算县域数据。如果无乡镇数据,用县域层面的“村内道路硬底化率”代替。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参照《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城郊型村庄100%,农业型村庄80%)。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1)道路设施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道路设施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8题。即:您对村镇内的道路路况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2)乡村公交覆盖率
指标解释
区(县)公交所到自然村数目/区(县)内的自然村总数。该指标即从区或县发出所到达自然村的公交线路,反映了农村到县城的出行方便程度。越高的乡村公交覆盖率则表明乡村与县区的通勤联系越紧密,村民的出行越方便。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优先选用乡镇级数据与自然村占比加权计算县域数据,如果无乡镇数据,用县域层面的“乡村公交覆盖率”代替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3)交通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交通服务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9题。即:您对公共交通服务(如乡村客运、乡村公交的运行)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7、饮水设施
(14)居民家庭自来水普及率
指标解释
供水户数/总户数。反映供水普及与便捷的程度。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2020年,参照《全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5)供水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供水服务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4题。即:您对于家里的自来水供应是否感到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8、电力设施
(16)居民区道路照明覆盖率(村镇)
指标解释
有照明的自然村/自然村总数。反映道路的照明普及情况,道路照明能帮助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7)供电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供电服务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5题。即:您对于家里的电力供应是否感到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9、环卫设施
(1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村镇)
指标解释
生活污水处理率=(一、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量+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及土(湿)地处理系统处理量)/村内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农村生活污水有量大、来源杂、处理率低、增长快等特点,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优先选用乡镇级的常住人口数,如果没有,则建议用乡镇户籍人口数替代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村镇)
指标解释
全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全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100%。即乡镇建成区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占全部生活垃圾的百分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指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技术,降低垃圾及其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物排放,做到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卫生填埋、制造沼气和堆肥等,相关处理方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有力与改善生活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优先选用乡镇级的常住人口数,如果没有,则建议用乡镇户籍人口数替代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20)环境卫生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8题。即:您对村庄(集镇)的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四、公共服务
10、社会保障
(21)医疗保险参保率
指标解释
指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人数与政策规定应参保人数的比值,反映地区的医疗保险覆盖状况。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参照《广东省宜居村庄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22)养老保险参保率(村镇)
指标解释
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与政策规定应参保人数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的养老保险状况。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参照《广东省宜居村庄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23)社会保障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社会保障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2题。即:您对目前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医疗,失业、生育、住房、工伤、养老、救济)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1、文化教育
(24)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村镇,主观)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9题。即:您对您所在的村庄(集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25)师生比
指标解释
本县专任老师总数/本县在校学生总数,包括普通高中、初中、职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某待定教育层次在指定年份工作的教师人数与同年同一教育层次的学生人数之比。师生比反映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较高的师生比表明每位老师所担负的教育学生的数目越少,越能保障每位学生获得教育的质量。同时该指标也能反映出某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普及程度。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直接采用县域层面师生比统计数据,如果没有统计数据,则采用本县专任老师总数/本县在校学生总数。斗门区的区级师生比为1:16.5。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23(参考:《九年义务教育规定》)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26)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0题。即:您对村镇地区的公共教育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2、医疗卫生
(27)千人医生数量(县域)
指标解释
1000*县域内注册医师和助理医师的总数/县域内的常住人口。该指标反映医疗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便利程度。医生数目越高表明居民越能方便获得医疗服务。
指标现状值计算
直接采用县域层面的千人医生数统计数据,如果没有统计数据,则采用1000*县域内注册医师和助理医师的总数/县域内的常住人口。斗门区的区级数据为1.28人/千人。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2.8(参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28)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1题。即:您对村庄(集镇)医院/门诊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3、养老服务
(29)公共养老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2题。即:您对您村庄(集镇)所提供的公共养老服务(比如养老院)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14、商业服务
(30)购物便利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购物便利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3题。即:您对村庄(集镇)地区日常消费、购物的便利性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
五、建成环境
15、住房水平
(31)人均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平方米)
指标解释
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常住人口。指农村居民按人平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的室内面积。房屋面积从内墙线算起,不包括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的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房屋的梁、柱、承重墙等主要部分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砖木结构是指梁、柱、承重墙等主要部分是用砖、石和木料建造的。该指标反映了乡镇居民的住房水平情况。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35㎡,参照《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城郊型村庄居住条件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归一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16、村镇风貌
(32)村镇风貌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村镇风貌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6题。即:您对于所生活的村庄(集镇)的建设风貌、村庄美观是否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7、公共活动空间
(33)公共活动空间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7题。即:您对目前村庄(集镇)范围内的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如广场、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村镇区域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
指标现状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具体的,通过下面的过程计算乡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
一、社会经济
1、县域经济
(1)基尼系数
指标解释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县域层面收集的基尼系数,但因当前没有收集到该项数据,建议采用2013年珠海市基尼系数,现状值为0.473。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负向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目标值设定为0.4(采用国际通用的警戒线)。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2、家庭经济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指标解释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应。
指标现状计算
采用本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县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3、社会和谐
(3)社会安全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社会安全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3题。即:就您所生活的地方,您对其社会安全(比如治安、交通事故、食品事故等方面)的满意情况怎么样?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社会安全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4)村(镇)务公开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村镇政务公开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4题。即:对于您所在的村庄(集镇),就目前的村镇村务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而言,您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村(镇)务公开满意度计算公式如下: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5)邻里关系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邻里关系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5题。即您对您所在的村庄(集镇)的邻里关系感觉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邻里关系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6)食品安全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6题。即您对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视频安全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二、环境生态
4、环境质量
(7)空气质量达标率
指标解释
指每年中大气质量达标的总天数与一年总天数的比值,反映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县域层面收集的“空气质量达标率”,但因当前没有收集到该项数据,建议采用2013年珠海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现状值为88%。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100%(参照《广东省宜居村庄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8)地表水质量达标率
指标解释
所有抽查的地表水中,达到《地表水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汇编》标准规范要求的所占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质量。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县域层面收集的“地表水质量达标率”,但当前没有收集到该项数据,建议相关部门补充收集相关数据。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5、环境绿化
(9)环境绿化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环境绿化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7题。即:就您的亲身体验来看,您对周边环境绿化情况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各镇环境绿化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三、基础设施
6、交通设施
(10)村内道路硬底化率
指标解释
即硬化道路里程/道路总里程。硬化道路指在已经形成的道路路面上面覆盖硬化层,如沥青、混凝土等。农村土路不属于硬化道路。该指标能反映农村道路的路况,硬化率越高表明农村的道路基建情况越好,对于居民的日常出行越便利。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村内道路硬底化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参照《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城郊型村庄100%,农业型村庄80%)。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1)道路设施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道路设施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8题。即:您对您所在村镇内的道路路况及其附属设施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道路设施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2)乡村公交覆盖率
指标解释
区(县)公交所到自然村数目/区(县)内的自然村总数。该指标即从区或县发出所到达自然村的公交线路,反映了农村到县城的出行方便程度。越高的乡村公交覆盖率则表明乡村与县区的通勤联系越紧密,村民的出行越方便。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乡村公交覆盖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3)交通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交通服务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9题。即:您对公共交通服务(如乡村客运、乡村公交的运行)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交通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7、饮水设施
(14)居民家庭自来水普及率
指标解释
供水户数/总户数。反映供水普及与便捷的程度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居民家庭自来水普及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2020年,参照《全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5)供水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供水服务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4题。即:您对于家里的自来水供应是否感到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供水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8、电力设施
(16)居民区道路照明覆盖率
指标解释
有照明的自然村/自然村总数。反映道路的照明普及情况,道路照明能帮助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居民区道路照明覆盖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2020年,参照:无)。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7)供电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供电服务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5题。即:您对于家里的电力供应是否感到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供电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9、环卫设施
(1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标解释
生活污水处理率=(一、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量+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及土(湿)地处理系统处理量)/村内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农村生活污水有量大、来源杂、处理率低、增长快等特点,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标解释
全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全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100%。即乡镇建成区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占全部生活垃圾的百分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指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技术,降低垃圾及其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物排放,做到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卫生填埋、制造沼气和堆肥等,相关处理方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有力与改善生活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20)环境卫生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8题。即:您对村庄(集镇)的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环境卫生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四、公共服务
10、社会保障
(21)医疗保险参保率
指标解释
指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人数与政策规定应参保人数的比值,反映地区的医疗保险覆盖状况。
指标现状值
采用本镇医疗保险参保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参照《广东省宜居村庄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22)养老保险参保率
指标解释
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与政策规定应参保人数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的养老保险状况。
指标现状值计算
采用本镇养老保险参保率。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参照《广东省宜居村庄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23)社会保障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社会保障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2题。即:您对目前您所在的村庄(集镇)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比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廉租房、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情况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社会保障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1、文化教育
(24)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9题。即:您对您所在的村庄(集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25)师生比
指标解释
本镇专任老师总数/本镇在校学生总数,包括普通高中、初中、职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某待定教育层次在指定年份工作的教师人数与同年同一教育层次的学生人数之比。师生比反映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较高的师生比表明每位老师所担负的教育学生的数目越少,越能保障每位学生获得教育的质量。同时该指标也能反映出某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普及程度。
指标现状值计算
直接采用乡镇层级师生比统计数据,如果没有统计数据,则采用本镇专任老师总数/本镇在校学生总数,因斗门示范区已经在教育方面实现了区域统筹,采用斗门区的区级数据1:16.5代替。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23(参考:《九年义务教育规定》)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26)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0题。即:您对村镇地区的公共教育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2、医疗卫生
(27)千人医生数量
指标解释
1000*镇域内注册医师和助理医师的总数/镇域内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优先选用镇域常住人口数据,如果常住人口缺省,则采用镇域户籍人口数据。该指标反映医疗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便利程度。医生数目越高表明居民越能方便获得医疗服务。
指标现状值计算
直接采用乡镇层面的千人医生数统计数据,如果没有统计数据,则采用1000*镇域内注册医师和助理医师的总数/镇域内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因斗门示范区各镇数据缺省,暂时采用斗门区的区级数据1.28人/千人代替。
正负向及目标值
该指标为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2.8(参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28)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1题。即:您对村庄(集镇)医院/门诊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3、养老服务
(29)公共养老服务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2题。即:您对您村庄(集镇)所提供的公共养老服务(比如养老院)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F、不知道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公共养老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4、商业服务
(30)购物便利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购物便利情况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3题。即:您对您对村庄(集镇)地区日常消费、购物的便利性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购物便利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五、建成环境
15、住房水平
(31)人均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指标解释
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常住人口。指农村居民按人平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的室内面积。房屋面积从内墙线算起,不包括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的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房屋的梁、柱、承重墙等主要部分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砖木结构是指梁、柱、承重墙等主要部分是用砖、石和木料建造的。该指标反映了乡镇居民的住房水平情况。
指标计算
采用本镇人均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35㎡,参照《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城郊型村庄居住条件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归一化值大于100的,赋值为100
16、村镇风貌
(32)村镇风貌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村镇风貌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6题。即:您对于所生活的村庄(集镇)的建设风貌、村庄美观是否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村镇风貌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17、公共活动空间
(33)公共活动空间满意度
指标解释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村镇区域居民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第17题。即:您对目前村庄(集镇)范围内的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如广场、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指标现状值计算
对于问题所得满意度等级选项,按照百分制赋值,具体赋值过程如下。
本镇公共活动空间满意度计算公式:
正负向及目标值
正向指标。
目标值设定为100分。
指标无量纲化
计算公式:
本实施例,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相比现有技术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所选取的宜居指标更加全面,因此通过这些宜居指标计算得到的宜居指标得分值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目标全面的反映县域或者村镇区域的宜居水平。另外,在对评价指标的得分值进行计算时,采用“无量纲化”的计算方法,可以消除不同统计方法、计量单位之间的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标体系的测试应用是以斗门区为案例,所以指标的现状值都是斗门区及其下辖镇区的数据计算得到的。但实际应用时,并不限于斗门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的具体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3包括:指标确定单元31、人口分布确定单元32、问卷确定单元33和第一输出单元34。
其中,指标确定单元31,用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
人口分布确定单元32,用于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问卷确定单元33,用于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第一输出单元34,用于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具体的,所述调查问卷包括专家问卷、客观指标问卷和主观满意度问卷。
具体的,所述客观指标问卷包括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和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4包括:
指标权重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专家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所述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县域客观指标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
村镇客观指标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
主观指标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观满意度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
县域总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县域层面指标总得分;
村镇总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3,还包括: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根据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和/或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和/或
第四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生成主观满意度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
具体的,当所述评价指标为正向指标时,所述指标得分模块先计算所述评价指标的现状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再将所述比值乘以100得到所述指标的归一化得分;
当所述评价指标为负向指标时,所述指标得分模块先计算目标值与所述评价指标的现状值的比值,再将所述比值乘以100得到所述指标的归一化得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可以应用在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一中,详情参见上述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其中,所述社会经济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社会安全满意度,所述环境生态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环境绿化满意度,所述基础设施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交通服务满意度,所述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社会保障满意度,所述建成环境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村镇风貌满意度;
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其中,所述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包括专家问卷、客观指标问卷和主观满意度问卷,所述客观指标问卷包括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和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
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包括:
根据所述专家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所述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具体的,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录入的专家问卷结果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根据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
根据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
根据所述主观满意度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
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县域层面指标总得分;
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之后,还包括:
根据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和/或
根据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和/或
根据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生成主观满意度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评价指标为正向指标时,先计算所述评价指标的现状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再将所述比值乘以100得到所述指标的归一化得分;
当所述评价指标为负向指标时,先计算目标值与所述评价指标的现状值的比值,再将所述比值乘以100得到所述指标的归一化得分。
4.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指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3个评价指标,所述33个评价指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成环境5个层面,其中,所述社会经济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社会安全满意度,所述环境生态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环境绿化满意度,所述基础设施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交通服务满意度,所述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社会保障满意度,所述建成环境层面的评价指标至少包括村镇风貌满意度;
人口分布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录入的村镇区域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
问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选择的精度以及所述县域人口及村镇人口分布信息确定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其中,所述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包括专家问卷、客观指标问卷和主观满意度问卷,所述客观指标问卷包括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和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录入的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调查问卷结果信息得到县域层面和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并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具体包括:
指标权重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专家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所述3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县域客观指标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
村镇客观指标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
主观指标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观满意度问卷的结果信息生成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
县域总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县域层面指标总得分;
村镇总得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权重、所述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和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得到所述村镇层面指标总得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根据县域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生成县域层面客观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和/或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村镇层面客观指标归一化得分生成村镇层面客观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和/或
第四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观满意度归一化得分生成主观满意度指标评价分析图并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评价指标为正向指标时,所述指标得分模块先计算所述评价指标的现状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再将所述比值乘以100得到所述指标的归一化得分;
当所述评价指标为负向指标时,所述指标得分模块先计算目标值与所述评价指标的现状值的比值,再将所述比值乘以100得到所述指标的归一化得分。
CN201510130572.6A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Active CN104750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0572.6A CN104750987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0572.6A CN104750987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987A CN104750987A (zh) 2015-07-01
CN104750987B true CN104750987B (zh) 2018-08-10

Family

ID=5359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0572.6A Active CN104750987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0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7410B (zh) * 2019-04-23 2020-12-04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及装置
CN111353924A (zh) * 2020-02-27 2020-06-3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面向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的调研信息采集方法与客户端
CN112579978A (zh) * 2020-12-18 2021-03-30 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分析方法
CN113610346A (zh) * 2021-07-02 2021-11-05 华南农业大学 基于多源数据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及村庄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14049012B (zh) * 2021-11-15 2023-04-07 东南大学 一种村镇宜居社区微气候环境评价方法
CN115713145A (zh) * 2022-11-04 2023-02-2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村镇社区效能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51553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县域尺度农村环境评价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511A (zh) * 2011-12-14 2012-06-27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城镇绿地生态综合评估信息系统
CN10357767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西安元朔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的灰色加权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511A (zh) * 2011-12-14 2012-06-27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城镇绿地生态综合评估信息系统
CN10357767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西安元朔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的灰色加权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李健娜 等;《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0703;第192-195页 *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研究;胡伟 等;《城市发展研究》;20061126;第11-17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贵州3个喀斯特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周晓芳 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15;第132-138页 *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生态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苏敬瑞;《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30515;J145-352 *
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胡伏湘;《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21015;C038-50 *
黄河流域县城人居环境比较研究;王婷 等;《四川环境》;20100226;第70-7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987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0987B (zh) 一种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的评价方法、系统
Zwierzchowska et al. Introduc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to urban policy–facts and gaps. Case study of Poznań
Menegat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grated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Porto Alegre, Brazil
Serra-Llobet et al. Opportunities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 under Ecuador’s new legal framework
Delipınar et al. Policy, legislative and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s for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Turkey
Fatone et a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urban densification
Sethi et al. Governance framework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Challenges in urbanising India
Ohm Reforming land planning legislation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emerging influence of smart growth and livable communities
Gimenez-Maranges et al. A new analytical tool for a more deliberat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
Franco-García et a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water governance in Mexico: the case of Guadalupe basin near Mexico City
Douglass et al. The livability of mega-urban regions in Southeast Asia-Bangkok, Ho Chi Minh City, Jakarta and Manila compared
Za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green blocks
Yang et al. Does the pilot construction of new-energy cities promote particulate matter 2.5 (PM2. 5) redu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Shrivastava et al. Compact cities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Sapountzaki et al. The element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Greek statutory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A real operational concept or a political declaration?
Alhosani et al. Ajman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ity with its quality of life: review of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by Ajman Municipality and Planning Department
Baki et al. Coastal management plan in the south of the Black Sea
Romano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wards green (er) Chinese cities?
Nietoa et al.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methodologies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at the urban leve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aspects of metropolit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mmittee [meeting held in Geneva from 23 to 29 June 1964]
Pontrandolfo et al. Inteligentne miasta dla zrównoważonego rozwoju społeczności lokalnych na przykładzie Wołynia i miasta Lublin
Pontrandolfo et al. Smart Ci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the Cases of the Volyn Region and the City of Lublin
Aldegheishem Assessing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Saudi Arabia: A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l-MedinaAl-Munawwarah
FENG A study on green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of new urban areas in Europe
Jacobs Planning sustainable cities through nature-based solutions: perspectives from the Global Sou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