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4503B -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4503B
CN104734503B CN201510177011.1A CN201510177011A CN104734503B CN 104734503 B CN104734503 B CN 104734503B CN 201510177011 A CN201510177011 A CN 201510177011A CN 104734503 B CN104734503 B CN 104734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module
output module
signal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70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4503A (zh
Inventor
邓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770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4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4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4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4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直流信号,将第一直流信号转换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一输出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从控制模块接收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经储能、滤波、反馈调节使其平滑后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第一输出模块输出第二直流信号;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用于当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禁止输出第二直流信号,将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直流信号合并成第三直流信号。本发明改善不同负载模式下电源工作效率,提高对电源输出端的铝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代通信科技越来越发达,而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先进,尤其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中的移动终端,特别是基于第三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和长期演进系统(LTE)的智能终端中硬件配置越来越强大,功能应用越来越繁多使其成为现如今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针对各种电子产品,基本上都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DC/DC电路将输入电压转化为芯片需求的各种电压。然而在很多设计中都会留有一定的余量,比如负载满载工作时需要的电流为1.5A,我们往往都会选这一个输出有2A或2A以上的芯片来实现。再加上有些负载会带有睡眠模式或者standby模式,这样供电芯片需要提供的功耗就会大大降低,这样会带来两个不好的结果:
第一个结果是对电源芯片来说,就是拿一个输出能力较大的电源给一个较轻的负载供电,这样也会导致电源的转换效率较差,从而浪费功耗。
第二个不好的结果是在电源输出端的储能滤波铝电解电容将会在轻载模式下体现不出其在大电流下的储能平滑纹波的用途。
现有市场上直流转直流的芯片有单路输出、多路输出、小电流输出、大电流输出。但是每路输出能力大都都是固定的一种,不能满足负载从重载或满载到轻载时大电流、小电流转变模式下的合理运用,以及摆脱不了对铝电解电容运用的依赖,进而降低产品寿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DC/DC的芯片输出能力固定,不能满足负载从重载或满载到轻载时大电流、小电流转变模式下的合理运用,以及摆脱不了对铝电解电容运用的依赖等种种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DC/DC的芯片输出能力固定,不能满足负载从重载或满载到轻载时大电流、小电流转变模式下的合理运用,以及摆脱不了对铝电解电容运用的依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应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源转换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轻载模式下发出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重载模式下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直流信号,并将第一直流信号转换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若干个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出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引脚接收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经过储能、滤波、反馈调节使其平滑后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输出第二直流信号;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与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用于根据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是否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确定是否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的输出使能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多个输出模块连接的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用于当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禁止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直流信号合并成第三直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反馈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二反馈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第二反馈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和第二反馈控制单元用于反馈调节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储能、滤波后,使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并将其输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储能电感和与所述储能电感连接的若干个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和第二反馈控制单元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分压电阻。
可选地,所述输出使能单元包括一MOS管,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包括N个并联连接的MOS管;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MOS管的开启或关闭由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控制;若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则开启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的MOS管,关闭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MOS管;若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则关闭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的MOS管,开启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MOS管。
可选地,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MOS管的栅极与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一端相连接,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并联连接MOS管的栅极与另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ISL8036的控制主芯片。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提供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参考电压调整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使其转换成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包括一铝电解电容,所述铝电解电容的一端与所述N个MOS管中的第一个MOS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铝电解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铝电解电容仅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重载模式下使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转换系统;及与该电源转换系统连接的中央处理模块。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电源转换系统改善不同负载模式下电源工作效率,提高对电源输出端的铝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并且摆脱了对铝电解电容运用的依赖,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使用寿命长,且可以在轻载模式和重载模式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电源转换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电源转换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电子设备
10 电源转换系统
11 中央处理模块
101A 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
101B 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
102 控制模块
103A 第一输出模块
103B 第二输出模块
104 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
101A 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
101B 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
103A1 第一反馈控制单元
103A2 第一输出单元
103B1 输出使能单元
103B2 第二反馈控制单元
103B3 第二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系统10,应用于电子设备1,请参阅图1,显示为电子设备的原理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轻载模式还是重载模式的中央处理模块11,若处于轻载模式,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若处于重载模式,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1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如图1所示,所述电源转换系统10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1连接。请参阅图2,显示为电源转换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并请参阅图3,显示为电源转换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源转换系统10包括: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控制模块102、第一输出模块103A、第二输出模块103B、及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
至少两个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转换系统10包括两个通用输入/输出模块,即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和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1通过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和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102用于接收第一直流信号,并将第一直流信号转换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02具有若干个引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流信号由直流电压提供。所述电源转换系统10是以控制主芯片ISL8036为中心,完成双路直流电压转换输出,而且每一路都可以达到3安培的输出能力,同时具有双路并用一路输出,将其输出能力达到6安培。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主芯片ISL8036具有25个引脚。
与所述控制模块102连接的第一输出模块103A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模块103B,在本实施例中,包括1个第二输出模块103B,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和第二输出模块103B用于当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和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从所述控制模块102的一引脚接收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经过储能、滤波、反馈调节使其平滑后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输出第二直流信号;所述第二输出模块103B与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连接,所第二输出模块103B包括与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连接的输出使能单元103B1,所述输出使能单元103B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是否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确定是否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即当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确定不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当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确定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至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包括第一反馈控制单元103A1和与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103A1连接的第一输出单元103A2。所述第二输出模块103B还包括第二反馈控制单元103B2和与所述第二反馈控制单元103B2连接的第二输出单元103B3;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103A1和第二反馈控制单元103B2用于反馈调节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03A2和第二输出单元103B3用于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储能、滤波后,使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并将其输出。所述控制模块102的第九引脚还提供一参考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和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即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和所述第二输出模块103B分别接收从所述控制模块1-2的第十八引脚和第一引脚接收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经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输出第二直流电压。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包括第一反馈控制单元103A1和第一输出单元103A2,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03A2包括第一储能电感L61,第一滤波电容C2216,第二滤波电容C2217,第三滤波电容C2217,第四滤波电容C2491,及第五滤波电容C2492,所述反馈控制单元103A1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285,第二分压电阻R1289(0欧姆),及第三分压电阻R1293。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储能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十八引脚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2216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221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滤波电容C2216,第二滤波电容C2217,第三滤波电容C2217,第四滤波电容C2491,及第五滤波电容C2492并联。斯所述第一电阻R128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能电感L6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285、第二分压电阻R1289、第三分压电阻R1293串联连接。所述反馈控制模块103A1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102提供的参考电压调整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使其转换成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例如,所述控制模块102接入3.3V的直流电压,为了实现1.8V的标准输出直流电压,所述控制模块102提供参考电压0.8V,输出电压=0.8*(R1285+R1293)/R1293=0.8*(124+100)/100=1.792V,在标准输出直流电压的(-5%,+5%)范围内。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输出模块103B包括与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连接的输出使能单元103B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是否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确定是否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所述输出使能单元103B中MOS管Q1的栅极与一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1连接,所述输出使能单元103B1包括MOS管Q1,其型号为IRLML6401,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引脚相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相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有电阻R1。所述第二输出模块103B还包括第二反馈控制单元103B2和第二输出单元103B3。其中,所述第二输出单元103B3包括第二储能电感L60、第六滤波电容C2215、第七滤波电容C2214、第八滤波电容C2209、第九滤波电容C2497,其中第二储能电感L6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02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储能电感L60的另一端与第六滤波电容C2215的一端相连接,第六滤波电容C2215、第七滤波电容C2214、第八滤波电容C2209、第九滤波电容C2497相互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反馈控制单元103B2包括第四分压电阻R1432、第五分压电阻R1431(0欧姆)、第六分压电阻R1433,第四分压电阻R1432、第五分压电阻R1431、第六分压电阻R1433之间串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模块103B的输出使能单元103B1主要是采用MOS管Q1开启或关断将控制模块102的4引脚上拉到高电位或者不拉高通过R2电阻将其置低,Q1开启或关断是受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控制,这样可有效控制第二输出模块103B按照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的高低电平来决定是否输出直流电压。所述反馈控制模块103B3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102提供的参考电压调整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使其转换成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例如,所述控制模块102接入3.3V的直流电压,为了实现1.8V的标准输出直流电压,所述控制模块102提供参考电压0.8V,输出电压=0.8*(R1432+R1433)/R1293=0.8*(130+100)/100=1.84V,在标准输出直流电压的(-5%,+5%)范围内。
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1和多个输出模块103连接的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用于当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禁止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输出模块103A和第二输出模块103B输出的第二直流信号合并成第三直流信号。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包括N个并联连接的MOS管。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中N个并联连接MOS管的栅极与另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MOS管的开启或关闭由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控制;若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则开启所述输出使能单元103B1中的MOS管,关闭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MOS管;若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则关闭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的MOS管,开启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MOS管。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为双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所述双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包括2个并联的MOS管,这两个并联的MOS管采用型号为SI4401BDY-T1-E3的MOS管。所述双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中2个并联连接MOS管Q208、Q209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1连接。所述MOS管Q208、Q209与电阻R592、电容C1138、电阻R1430、及电容C2496并联连接。所述MOS管208的源极与电阻R1430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相连接,所述MOS管208的漏极与电容C1138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113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相连接。所述MOS管209的源极与电容C2496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249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相连接,所述MOS管209的漏极连接滤波电容C249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1包括一铝电解电容C76,所述铝电解电容C76的一端与MOS管Q208的漏极相连接,所述铝电解电容C7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铝电解电容仅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重载模式下使用,而在轻载模式下不使用从而延长了铝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
所述双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104主要是采用双MOS管Q208,Q209开启或关断将控制模块102的两路输出合并到一路输出。MOS管Q208,Q209开启或关断是受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在轻载模式时只有第一输出模块103A输出,在重载模式时PCB板上的CPU把检测的信息通过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和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GPIO2,GPIO1)拉低将图3中的MOS管Q1,Q208,Q209都打开,将第二输出模块103B出和第一输出模块103A合并成一路输出。从而可以达到6A的输出能力。使用Q208,Q209并存的原因是因为MOS管有体内二极管。将R1432的电阻从124K调大到130K的原因是想把第二输出模块103B输出直流电压调整高一些,由于Q208,Q209的Rds微小的导通电阻对电压的衰减的原因。
当CPU检测到负载进入轻载模式后再将第一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A和第二通用输入/输出模块101B(GPIO1,GPIO2)状态释放,即拉高状态,将图3中MOS管都关掉,只保留第一输出模块103A输出以达到提高电源的利用效率,此时铝电解电容C76在重载模式时使用在轻载模式时不用从而也延长了铝电解电容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改善不同负载模式下电源工作效率,提高对电源输出端的铝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并且摆脱了对铝电解电容运用的依赖,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该电子设备的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10和与其连接的中央处理模块11。
本发明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改善不同负载模式下电源工作效率,提高对电源输出端的铝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并且摆脱了对铝电解电容运用的依赖,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使用寿命长,且可以在轻载模式和重载模式间切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应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在轻载模式和重载模式间转换的电源转换系统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轻载模式下发出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重载模式下发出的控制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直流信号,并将第一直流信号转换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若干个引脚;
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出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引脚接收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经过储能、滤波、反馈调节使其平滑后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输出第二直流信号;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与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用于根据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是否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确定是否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的输出使能单元;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提供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参考电压调整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使其转换成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
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多个输出模块连接的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用于当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禁止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直流信号合并成第三直流信号;
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包括N个并联连接的MOS管,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还包括一铝电解电容,所述铝电解电容的一端与所述N个MOS管中的第一个MOS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铝电解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铝电解电容仅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重载模式下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反馈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二反馈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第二反馈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和第二反馈控制单元用于反馈调节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储能、滤波后,使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转换成第二直流信号,并将其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储能电感和与所述储能电感连接的若干个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单元和第二反馈控制单元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分压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使能单元包括一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的开启或关闭由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控制;若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则关闭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的MOS管,关闭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MOS管;若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则开启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的MOS管,开启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MOS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使能单元中MOS管的栅极与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一端相连接,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多路合成输出使能模块中N个并联连接MOS管的栅极与另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ISL8036的控制主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提供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参考电压调整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使其转换成为所述第二直流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及与该电源转换系统连接的中央处理模块。
CN201510177011.1A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734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7011.1A CN104734503B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7011.1A CN104734503B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4503A CN104734503A (zh) 2015-06-24
CN104734503B true CN104734503B (zh) 2018-03-06

Family

ID=5345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7011.1A Active CN104734503B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45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243A (zh) * 2010-12-03 2012-06-0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以及具有多个电源供应器的供电系统
CN103178713A (zh) * 2011-12-20 2013-06-26 深圳市汇春科技有限公司 显著降低待机功耗的低压降稳压器及方法
CN103259422A (zh) * 2012-02-20 2013-08-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
CN103930848A (zh) * 2011-06-24 2014-07-16 英特尔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功率管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243A (zh) * 2010-12-03 2012-06-0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以及具有多个电源供应器的供电系统
CN103930848A (zh) * 2011-06-24 2014-07-16 英特尔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功率管理
CN103178713A (zh) * 2011-12-20 2013-06-26 深圳市汇春科技有限公司 显著降低待机功耗的低压降稳压器及方法
CN103259422A (zh) * 2012-02-20 2013-08-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4503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2093B (zh)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5141134B (zh) 一种开关电源和控制该开关电源的方法
CN105958823B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CN105119334A (zh) 一种宽电压输出范围的变压电路和直流充电桩
CN103312178B (zh)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应用其的电池检测设备
CN207150424U (zh) 一种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3560550B (zh) 一种可同时给移动电子设备供电及充电装置
CN105471049B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110165892A (zh) 一种混合电容电感降压变换电路及实现方法
CN107947608B (zh) 一种具有自动均衡直流输出电压功能的ac/dc变流器
CN106100374A (zh) 电源及电气设备
CN104052307A (zh) 一种桥式模块化多电平双向开关电容交流-交流变换器
CN108667285A (zh) 调整开关频率与负载电流关系的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6992670A (zh) 用于pfm模式升压型dc‑dc转换器的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电路
CN107911025A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压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CN208190338U (zh) 一种低损耗的供电切换电路
CN104734503B (zh) 一种电源转换系统及具有该种电源转换系统的电子设备
CN101741260A (zh) 电源装置和变压装置
CN207896874U (zh) 可扩展的并联供电dc-dc电源装置
CN106533218B (zh) 一种三相整流电路及驱动控制方法
CN110224584A (zh) 家电设备及其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7426985U (zh) 单级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
CN206099754U (zh) 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辅助源电路
CN208691141U (zh) 一种逆变器特殊开关电源
CN218868119U (zh) 供电电路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2

Address after: Room 10242, No. 260, Jiangshu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ixian Road No. 3666

Patentee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1

Address after: 226463 Zhongtian Industrial Park, Hekou Town, Rudong,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42, No. 260, Jiangshu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