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3941A -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33941A CN104733941A CN201510141115.7A CN201510141115A CN104733941A CN 104733941 A CN104733941 A CN 104733941A CN 201510141115 A CN201510141115 A CN 201510141115A CN 104733941 A CN104733941 A CN 104733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cket
- circuit breaker
-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 jack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ens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1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包括插座面板(1),以及位于插座面板(1)表面的至少一组电极插孔(2),还包括控制模块(3),以及至少一组电控通断装置,各个电控通断装置分别包括测距传感器(4)和断路器(5);上述装置模块,基于本发明设计技术方案进行连接,构成设计的自断电式智能插座,设计引入智能检测电控结构,通过测距传感器(4)针对插头上电极插入电极插孔(2)中的位置进行实时检测,据此,控制断路器(5)的工作,针对插座内的供电,实现实时控制之用,能够针对插头上电极部分位于电极插孔(2)中、部分裸露在外,以及插座上无插头的情况,有效实现插座安全供电切换操作,时刻保证插座用电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插座,按用途分可以分为民用插座、工业用插座、防水插座、普通插座、电源插座、电脑插座 、电话插座、视频插座、音频插座和移动插座;并且插座生产厂家还在不断努力,设计生产具有更多功能、更佳使用感受的新型插座,诸如专利申请号:201310634564.6,公开了一种插座包括:壳体、旋转机构、电路模组、挡板及导电片,所述壳体开设多个第一插孔,所述旋转机构收容于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相抵接,并遮盖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电路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电路模组上,并与所述电路模组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插座,在未插接插头时,第一插孔被遮盖,令插座的内部不与外界接触,不但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由于疏忽等原因使用者与插座内部接触而造成的电击事故,也可防止灰尘通过第一插孔进入插座的内部。
还有专利申请号:201310634681.2,公开了一种插座,包括插座本体、USB支架和盖体,插座本体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底部设有导电插孔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槽底部的USB接口座;USB支架安装于插座本体背向容置槽槽口方向的一侧,USB支架内设有电路转换装置和连接USB接口座与电路转换装置的数据线;盖体与容置槽相匹配,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插座本体,盖体设有与导电插孔和USB接口座相对应的插孔。如此,当需要插头插入插座时,旋转盖体使盖体的插孔对应容置槽底部的导电插孔和USB接口座,实现充电,使插座多功能化,使用方便。当不使用时候,旋转盖体可对导电插孔和接口座进行遮蔽,防止小孩用金属等物品插入导电插孔和USB接口座,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410005802.1,公开了一种插座,用于发光模块,所述插座包括一壁且可安装在诸如一散热器之类的一支撑表面上,而且所述发光模块包括一盖和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盖的一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安置在所述插座内,这使得所述LED组件的端子与所述插座上的接触件对齐,所述盖和所述插座中的一个具有多个坡道,而另一个具有多个肩部,所述盖可以相对所述插座旋转,以使所述多个肩部相对于所述多个坡道滑动,从而将所述LED组件引导到所述插座中。当所述LED组件连接于所述插座时,所述LED组件的端子与所述插座上的接触件对接。
从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现有的插座设计、生产均是从结构、功能入手进行改进、设计,力求获得更多的使用功能和更好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现有的插座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得很完善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却发现还存在着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诸如当插头被插入插座上后,插头与插座两者之间的固定仅仅是依靠插孔中结构对插头电极进行固定,而这种固定方式中,针对每一片电极均是采用两片导电片对其进行夹持实现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却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固定方式,一旦插头或是与插头相连的电线受到一定力量的拉力时,插头就很容易从插座中向外移动,若插头全部退出插孔,插头电极上不带电,无安全隐患,但是当插头被向外拔,但又没有完全被拔出时,即插头上电极一部分插在插孔中,一部分露在外面,此时插头电极上依然通着电,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插座进行改进,能够自动检测插头插入电极插座中的位置,并以此针对插座供电实现实时控制的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包括插座面板,以及位于插座面板表面的至少一组电极插孔,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至少一组电控通断装置,电控通断装置的组数与电极插孔的组数相等,并且彼此一一对应,其中,各个电控通断装置分别包括测距传感器和断路器,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断路器相连接,控制模块连接供电网络分别为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断路器进行供电;控制模块和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断路器设置在插座面板背面,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插座面板表面上对应电极插孔的中间位置,且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工作端与插座面板表面相平齐,测距方向垂直插座面板表面向外;各组电极插孔分别经对应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断路器与供电网络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距传感器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为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断路器为微型断路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自断电式智能插座,针对现有插座进行改进,设计引入智能检测电控结构,通过测距传感器针对插头上电极插入电极插孔中的位置进行实时检测,据此,控制断路器的工作,针对插座内的供电,实现实时控制之用,能够针对插头上电极部分位于电极插孔中、部分裸露在外,以及插座上无插头的情况,有效实现插座安全供电切换操作,时刻保证插座用电安全;
(2)本发明设计的自断电式智能插座中,针对测距传感器,设计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强度的光亮环境下,有效保证了设计智能插座的使用效果,不受环境光亮强度影响;并且针对断路器,具体设计采用微型断路器,使得设计智能插座的体积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设计插座保持与现有插座一样简洁的外观;不仅如此,针对控制模块,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智能插座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计自断电式智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插座面板,2. 电极插孔,3. 控制模块,4. 测距传感器,5. 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包括插座面板1,以及位于插座面板1表面的至少一组电极插孔2,还包括控制模块3,以及至少一组电控通断装置,电控通断装置的组数与电极插孔2的组数相等,并且彼此一一对应,其中,各个电控通断装置分别包括测距传感器4和断路器5,控制模块3分别与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4、断路器5相连接,控制模块3连接供电网络分别为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4、断路器5进行供电;控制模块3和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断路器5设置在插座面板1背面,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4设置在插座面板1表面上对应电极插孔2的中间位置,且测距传感器4的测距工作端与插座面板1表面相平齐,测距方向垂直插座面板1表面向外;各组电极插孔2分别经对应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断路器5与供电网络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自断电式智能插座,针对现有插座进行改进,设计引入智能检测电控结构,通过测距传感器4针对插头上电极插入电极插孔2中的位置进行实时检测,据此,控制断路器5的工作,针对插座内的供电,实现实时控制之用,能够针对插头上电极部分位于电极插孔2中、部分裸露在外,以及插座上无插头的情况,有效实现插座安全供电切换操作,时刻保证插座用电安全。
基于上述设计自断电式智能插座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测距传感器4,设计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强度的光亮环境下,有效保证了设计智能插座的使用效果,不受环境光亮强度影响,并且针对红外测距传感器,具体设计采用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同时,针对断路器5,具体设计采用微型断路器,使得设计智能插座的体积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设计插座保持与现有插座一样简洁的外观;不仅如此,针对控制模块3,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智能插座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包括插座面板1,以及位于插座面板1表面的至少一组电极插孔2,还包括单片机,以及至少一组电控通断装置,电控通断装置的组数与电极插孔2的组数相等,并且彼此一一对应,其中,各个电控通断装置分别包括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和微型断路器,单片机分别与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微型断路器相连接,单片机连接供电网络分别为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微型断路器进行供电;单片机和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微型断路器设置在插座面板1背面,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插座面板1表面上对应电极插孔2的中间位置,且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工作端与插座面板1表面相平齐,测距方向垂直插座面板1表面向外;各组电极插孔2分别经对应电控通断装置中的微型断路器与供电网络相连接。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工作,并将实时检测获得的距离结果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接收实时上传的距离结果,并判断距离结果是否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实际应用过程中,距离阈值可以设计选择0.2cm),若距离结果大于距离阈值,则单片机判断此时插座的该电极插孔2中无插头电极插入,或者该电极插孔2中存在插头的部分电极,电极的另外部分裸露在外,此时,单片机控制与之相连、对应该电极插孔2的微型断路器工作,断开供电网络为该电极插孔2的供电,则该电极插孔2中无电,对于上述插头电极相对于该电极插孔2的位置,不存在安全隐患,保证了安全用电;反之,当距离结果不大于距离阈值,则单片机判断此时插头电极完全插入该电极插孔2中,单片机控制与之相连、对应该电极插孔2的微型断路器工作,连通供电网络为该电极插孔2的供电,进而实现为完全插入该电极插孔2的插头电极进行供电,通过上述实施应用过程,有效保证了设计智能插座的供电与用电操作的安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包括插座面板(1),以及位于插座面板(1)表面的至少一组电极插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3),以及至少一组电控通断装置,电控通断装置的组数与电极插孔(2)的组数相等,并且彼此一一对应,其中,各个电控通断装置分别包括测距传感器(4)和断路器(5),控制模块(3)分别与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4)、断路器(5)相连接,控制模块(3)连接供电网络分别为各个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4)、断路器(5)进行供电;控制模块(3)和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断路器(5)设置在插座面板(1)背面,各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测距传感器(4)设置在插座面板(1)表面上对应电极插孔(2)的中间位置,且测距传感器(4)的测距工作端与插座面板(1)表面相平齐,测距方向垂直插座面板(1)表面向外;各组电极插孔(2)分别经对应电控通断装置中的断路器(5)与供电网络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4)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为GP2Y0A02YK红外测距传感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5)为微型断路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为单片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41115.7A CN104733941A (zh) | 2015-03-30 | 2015-03-30 |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41115.7A CN104733941A (zh) | 2015-03-30 | 2015-03-30 |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33941A true CN104733941A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5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41115.7A Withdrawn CN104733941A (zh) | 2015-03-30 | 2015-03-30 |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3394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26977A (zh) * | 2016-04-21 | 2016-08-03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位置检测实现电动汽车自动安全放电的方法 |
CN106303887A (zh) * | 2016-10-25 | 2017-0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类型的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654737A (zh) * | 2016-11-16 | 2017-05-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排插的通电方法及装置 |
CN107404030A (zh) * | 2017-09-05 | 2017-11-28 | 杭州蓝鹤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插座 |
CN109103702A (zh) * | 2018-08-26 | 2018-12-28 | 陈良培 | 一种触发式自防护插座面板 |
CN114498211A (zh) * | 2022-02-09 | 2022-05-13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一种具有用电能效综合管控功能的智能插座 |
-
2015
- 2015-03-30 CN CN201510141115.7A patent/CN10473394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26977A (zh) * | 2016-04-21 | 2016-08-03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位置检测实现电动汽车自动安全放电的方法 |
CN106303887A (zh) * | 2016-10-25 | 2017-0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类型的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654737A (zh) * | 2016-11-16 | 2017-05-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排插的通电方法及装置 |
CN106654737B (zh) * | 2016-11-16 | 2019-06-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排插的通电方法及装置 |
US10547177B2 (en) | 2016-11-16 | 2020-01-28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Energ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trip, and storage medium |
CN107404030A (zh) * | 2017-09-05 | 2017-11-28 | 杭州蓝鹤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插座 |
CN109103702A (zh) * | 2018-08-26 | 2018-12-28 | 陈良培 | 一种触发式自防护插座面板 |
CN114498211A (zh) * | 2022-02-09 | 2022-05-13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一种具有用电能效综合管控功能的智能插座 |
CN114498211B (zh) * | 2022-02-09 | 2023-05-12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一种具有用电能效综合管控功能的智能插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33941A (zh) | 一种自断电式智能插座 | |
CN105896736B (zh) | 一种家用智能远程电力控制系统配电箱 | |
KR102641084B1 (ko) |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204793460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插座 | |
CN107154565B (zh) | 一种交直流通用的充电桩插头、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102408U (zh) | 电热水壶 | |
CN110212944B (zh) | 一种i型集中器路由通讯模块批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05544529U (zh) | 一种分体式遥控器 | |
CN206516839U (zh) | 一种电源转接插头 | |
CN103236613A (zh) | 一种电源插座 | |
CN208849200U (zh) | 家用电器 | |
CN206135038U (zh) | 一种智能入墙式插座 | |
CN205646927U (zh) | 一种双枪交流充电桩 | |
CN102117997A (zh) | 一种智能插座和智能插头 | |
CN205353152U (zh) | 电能表插接件 | |
CN104767083A (zh) | 一种断电自保护式电源插座 | |
CN210243763U (zh) | 一种ii型集中器远程通讯模块批量检测装置 | |
CN203932530U (zh) | 一种新型智能插座 | |
CN205194977U (zh) | 一种usb自动通断电插座 | |
CN206116778U (zh) | 一种插座 | |
CN203180251U (zh) | 一种电源插座 | |
CN219180822U (zh) | 一种新型网关工具箱 | |
CN205543369U (zh) | 一种微观感应控制开关的智能安全节能插座 | |
CN20897087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排插 | |
CN204374267U (zh) | 新型智能电能计量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4 |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